第一篇:江苏人才工作网汇报资料
江苏人才工作网及相关平台简介
江苏人才工作网是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官方网站,隶属于江苏省委组织部。平台面向全省760万各类人才,并针对双创人才、333工程人才、科技型企业家、产学研人才、科技镇长团等30万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配套建设集人才工作动态信息、文件等发布,项目资金专项申报系统集成,并建立以各地市、区县、园区人才工作部门组成的线下服务体系在内的多模式、多系统的省级综合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平台。
平台除提供人才政策文件发布、通知会议公告、人才工作措施等资讯类信息外,还整合有江苏省人才指标体系、人才项目网上申报评审申报系统、高层次人才管理系统、江苏省“333工程”项目资助经费申请系统、海外人才库,以及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多个申报管理系统及子平台,并整合了科技厅、商务厅、经信委、教育厅、人事厅、经贸委等20多个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的各类政府、行政资源。
与此同时,基于网站平台用户需求以及江苏人才发展趋势,还与雨花区政府共同建设了江苏省软件人才交流服务基地,基地建设包括软件人才数据库、基于高校科研院所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高层次软件双创人才孵化器、软件人才E-LEARNING网上培训系统等多个网络平台与服务体系。此外,还吸纳中兴、东软等有实力的大型软件企业作为引才实习培训基地;建立高校、企业对接软件人才培训基地;针对各类企业软件人才需求,与高校联合,进行订单式培训项目的开展。
之后,平台根据《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以及省委、省政府对于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基于江苏人才工作网以信息、文件发布为主的特性,继而开发、建设了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网络子平台。该子平台进一步整合了省经信委面向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资源;科技厅直属单位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产权交易资源;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面向特定高层次人才的期刊、专利信息库查询资源;省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项目资源;省内知名高校人才培训资源等优势资源,建设集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拓、高层次人才E-LEARNING在线培训,以及高层次人才线下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在内的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江苏人才工作网已发展成为拥有两个网站平台、六个人才专项申报管理系统、十多个网站频道、100多个网站栏目,以及176名分布在全省各地市、区县、园区、科技部门的人才信息员,与来自省内各大高校选派的400多名科技挂职镇长。截止到10月底,网站累计访问量近400百万,日累计PV值近3万。
根据网站运营规划的要求,网站平台将在近期着手建立基于网站功能以及相关资源,针
对全省各类人才、科技型企业家、政府相关人才管理部门等人群,整合移动通讯资源,定制开发的集手机、短信通道、网络平台及相关功能拓展、手机报、电子期刊(杂志)等多种手机拓展应用。同时,为了方便人才之间的交流,平台还将建立以高层次人才、科技型企业家等为服务对象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家俱乐部或交流中心,并配合举办各类人才联谊、交流、沙龙活动,以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与互动模式的探索,提升网站在各类人才中的影响力,增加网站对于用户的黏着度。
随着本平台功能、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可以帮助江苏人才工作网更加紧密地拉近与各类人才的距离,建立于人才即时沟通的通讯渠道,贴近人才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而且还将有效地将线上政策、公告发布,结合网站自身的短信平台与相关移动通讯平台,以及人才个体的手机终端集合在一起,实现线上信息发布、线下服务交流、手机即时沟通三维一体的服务体系,旨在打造国内人才第一品牌,为更多的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篇:通辽人才工作网栏目设置1
各地各部门:
通辽人才工作网将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那天由市领导启动开通,优秀稿件信息我们将在通辽人才工作网上发布,请各地各部门提前踊跃投稿,以便我们筛选。
通辽人才工作网栏目设置
工作动态:左侧放动态消息照片,右侧为文字内容,以本地区工作动态为主。(图片式的新闻图片和文字式的都可以,图片式的请标注图片说明。)
领导讲话:以本地区领导讲话为主,根据需要可发布国家、自治区领导讲话。
经验交流: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方式方法、重要言论、理论文章、外地做法等。
政策文件:国家政策、自治区政策、通辽市政策文件类。人才工程:包括各类人才工程、项目、计划等。
专家工作:包括有关文件、政策、待遇。
科尔沁英才:科尔沁英才工程简介,各子工程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的政策等;首届百名“科尔沁英才”介绍。
人才风采:各类人才典型介绍及事迹,包括六支人才队伍。旗县市区、市直部门园地: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人社局、市农牧业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这个栏目是专门为各地各部门提供的展示自己工作的平台,投稿的时候要区别于其他“工作动态、经验交流、人才风采”等栏目,重点展示各地各部门人才重点工作,包括各地各部门出台的有关人才工作政策文件。
注:请各地各部门根据栏目设置投稿,同时自行标明投到哪个栏目。
第三篇:人才工作资料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培养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队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胡锦涛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我们要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要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三要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人才事业发展增添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四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鼓励各类人才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大胆探索创造,倾心本职岗位、注重工作实效,淡泊个人名利、无私奉献才能,建设一支饱含爱国热情、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务实作风、善于团结协作、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要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胡锦涛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真诚奉献的人生理想,在投身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善于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深入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关心人才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甘于奉献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温家宝强调,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不能求全责备,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让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
温家宝指出,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人才的成长服好务。一要大胆使用和吸引人才。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家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要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三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探索和超越,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交流了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找准了进一步搞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抓手,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建设人才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努力使人才工作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深刻认识、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客观性,避免片面性,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抓紧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人民日报社论:建设人才强国的行动纲领
不久前,中央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制定实施《人才规划》,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部署,既是立足国内发展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
《人才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到2020年“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战略目标,是在对我国人才队伍实力和现状认真分析、科学预测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切实可行、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是在全面总结我国人才开发成功经验、积极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形成的,对于推动我国人才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现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推进人才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贯彻好落实好《人才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深刻认识颁布实施《人才规划》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宣传《人才规划》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落实人才服务职能;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人才规划》的落实和监测督促机制,搞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效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加强对《人才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我们相信,随着《人才规划》的贯彻落实,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一个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作贡献的大好局面必将形成,我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为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入,优先创新人才制度,是构筑人才优势的必备条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各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放眼长远,培养造就青年英才任重道远。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需要统揽全局、细加谋划、奉力笃行。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良禽择木而栖”,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要靠创新体制机制去构建。只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培养人才,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让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才能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才智是人的力量,品德是人的灵魂。培育、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时刻不可放松对人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爱国奉献、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勇攀高峰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在素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求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迅速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完善的政策,定能迎来“揽得天下英才”的喜人局面。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发展、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所干的事业是前无古人、充满希望的开创性事业。伟大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沃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开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能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日报评论员: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在人们的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轻视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调整,轻视人才结构调整。比较重视各个领域、行业、项目中的物质投入,轻视人才投入。比较重视一般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轻视人才制度创新。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人才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把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关键就是坚持“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必能使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突出工作重点 统筹人才建设
——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人才工作千头万绪,建设好各类人才队伍是中心任务。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加强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离不开一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离不开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队伍。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对人才队伍建设布局作出了全面安排,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纲要的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突出人才建设的工作重点,关键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挑战,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发展遭遇瓶颈和短板。只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们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占领战略制高点,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只有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才能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奠定最可依靠的人才基础。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应该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整体推进。在实践中,要统筹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与非公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统筹好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急需人才与后备人才的队伍建设,尤其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做好这些工作,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扎实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我们必将迎来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用好用活人才 提高人才效能
——四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人才工作,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换句话说,培养、发现、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效能,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现实情况看,在不少地方,人才使用离“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首先是人才“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其次是人才“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再者是人才“没用好”,缺乏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合适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另一方面更要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性障碍,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人才的培养开发,要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以致用、以用为本。人才的评价和发现,要坚持实践第一、德才兼备,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以贡献评价人才。人才的选拔任用,要坚持民主、公开、择优、竞争,唯才是举、机会均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人才的科学配置,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作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务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的激励保障,要结合工作业绩、体现人才价值,激发广大人才的内在动力。只有形成一整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构筑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的使用效能才会不断提高。
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工作始终,克服人才管理中“官本位、行政化”的倾向,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铺路子,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就会脱颖而出、不断涌现,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就会如清泉出涧、奔流不息。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德才兼备 提高人才素质
——五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队伍,必定是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这样的队伍,应该具有饱含爱国热情、勇于追求真理的品格,具有务实作风、善于团队协作、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素质。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重才轻德,历来是用人的大忌。具备良好品德,才有忠于事业、为民服务的恒久动力;具备出色才干,才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德才兼备,我们的人才队伍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创造骄人的业绩。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对人才工作一贯的要求。从“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到“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德才兼备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培养造就选拔任用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也要看到,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些人放松了品德修养的要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人才队伍中责任缺失、信念动摇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如何把握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是人才工作新的时代考题。
坚持德才兼备,提高人才素质,要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努力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到党和人民需要、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经受考验、积累经验,鼓励各类人才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大胆探索创造,倾心本职岗位、注重工作实效,淡泊个人名利、无私奉献才能,激发各类人才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是人才队伍建设须臾不可放松的重要任务。
国以才立,才以德先。只有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提高人才素质,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才能形成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最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化武器,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此,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期盼在贯彻落实上动真格、下功夫、见实效。
四项监督制度,是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总结基层探索和创新基础上制定的,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链条。《责任追究办法》细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了责任追究的主要情形,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是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杀手锏”;《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应当报告的有关事项和审核程序,前移了监督关口,为选人用人安装了“过滤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要向全委会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强化了全委会在用人监督上的作用,为评估选人用人效果提供了“度量衡”;《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市县党委书记即将离任时,要对其选人用人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市县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是一种“用人审计”。四项制度全面加以实施,将有力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健康进行。
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没有效果;不抓制度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贯彻落实四项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增强原则性、体现战斗性,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对报告的事项要认真审核,严格入口监督;对民主评议的结果要充分运用,做到奖优惩劣;对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要切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查实的用人问题要纠正问责,不搞下不为例。要做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宣传,将有关执行情况在党内和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监督、参与监督、支持监督。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检查工作和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硬任务,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有硬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以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为契机,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整饬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干部人事纪律松懈现象,始终保持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在继续整治拉票贿选问题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买官卖官行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要密切关注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新变化新动向,不管刮的是什么风,不管风从什么地方来,都要坚决抵制。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机制,坚持有案必查、鼓励自查、上级督查。坚持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失职追责。既要发挥查处的惩戒功能,更要发挥查处的教育功能,做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教育一片。
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担负重大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带头落实制度要求,坚决纠正违反制度行为,用党性原则、刚性制度和铁的纪律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遵守四项监督制度,自觉履行用人职责、规范用人行为、接受用人监督。
第四篇:江苏村官考试资料
村官的理解:是否热爱自己的家乡,是否热爱本村的村民,是否有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否能成为本村群众的知心人。
构建社会主义乡风文明
意义: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首先要做到
(一)移风易俗,要改变当下农民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陋习,形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
(二)要宣扬法律知识,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提倡社会道德,家庭美德,使乡民在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方面遵循一定道德规范,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三)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日常的文化活动,文化学习,以及科学指导,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培养成为一名具有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专业技能强的现代化农民。
如何构建:建设文化农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还需要精神建设作为保障,要构建好乡风文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发展农村社群文化组织
(二)创建农村文艺团体,老年人协会,农民文艺队等
(三)加大农技科学馆,图书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农民文化和农业技能知识,建设体育设施,乡村公园等,满足农民的文化和健身需求。
构建村容整洁的新型农村
意义:是指围绕农村整治环境,美化,净化,绿化村容村貌,村容整洁是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必然途径,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好农村的外在体现。
如何构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关键在于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在于做好农村规划,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现阶段的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景,为了农业发展,农村绿化遭到严重破坏。改善农村环境,首先要“保绿,还绿,增绿”推经农村绿化建设,其次要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和农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
(二)统筹好城乡规划,做好农村与城镇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好农村新兴产业,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农民致富
(四)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乡村公路建设,水利建设和能源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做好农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农民的生活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关注好,满足好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六)创新发展机制,保护农民耕地,维护好农民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大学生村官的长远意义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发展,即是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党和国家殷切期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一些文化水平高,思想观点新,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名,大学生正好符合新型农民的标准。国家设立大学生村官一职,具有长远战略的意义
1.大学生具有思想文化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的优点。大学生到基层任村官一职,将会给基层干部带
来新鲜的血液,带动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是农村现代化不可忽视的力量。
2.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优点。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能够大胆创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3.大学生到基层任职,能够有利于中央更好的对农村进行管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民服务,为
了实现这一宗旨,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大学生村官作为国家管理神经的最末端,正好体现了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方针。
4.大学生村官是党和国家的后备人才,通过农村的实践和磨练,才能更好的认识国家实情,才能为日
后工作的更好打下基础,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大学生村官如何扎根基层,做好村官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村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依旧呈现着落后的面貌,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低下。这对国家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谐,重点和难
点在于农村,为了实现好落实好国家对农政策,建设好新农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身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毛主席曾说过,农村也是有一番天地的,在这里也是能有所作为的。只有到了农村,才能更好的认识国情,经过农村这个大熔炉的煅炼,才能练就坚强的品质。只要我们能扎下身子安下心,尽心尽力的为民办事,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在很多的青年才子,没有经历过农村的苦难,不愿吃苦,更是对农村,农业的事务,对农民的了解知之甚少,并不愿意去接触他们,所以如何能深入到农村,做好农村工作,需要每一名村官自身不懈的努力。
1.一是在沟通交流上下功夫,和农民“交心”解“融入难”。大学生刚从校门出来,对农村工作还很陌生,经验不足,很难融入到当地农民群众中,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放下自身的架子,多和当地农民朋友特别是村里的年轻党员和共青团员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了解村情民意,和他们交心,做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与村民打成一片,更好的取信于民。2.二是在办事作风上下功夫,用工作“热心”解“支持难”。村干部是村民群众“眼皮底下的干部”,一
言一行村民群众都看在眼里。大学生村官要在办事作风上下功夫,对来访群众要热情接待,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通过走访,调查,与村民联络感情,为民解决实际困难。
3.是在民生小事上下功夫,与群众“贴心”解“开展难”。大学生村官要充分树立民生无小事的观点,想
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办实事、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尽心尽力,与群众“贴心”,这是解决农村工作”开展难”的有效切入点 4.是在以民为师,用工作“有心”解“发展难”。大学生村官刚刚接触农村工作,如何搞好农村的发展是
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工作上“有心”,带着学习的精神、求教的态度去开展工作。要以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为己任。用大学里搞学问的精神和视野来洞察民情民生,以科学发展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来了解农村,把握农村情况的点与面、表与里、虚与实,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难易,利用乡村资源,发展创业。
城镇化建设(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为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具有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由于大城市的容量有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土地分散,各自为战,对于增收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小城镇地处农村,是一些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即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化解农村矛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想富裕,则必须要改变土地分散种植,各自为战的局面。城镇化建设,使大部分富余的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使得农村土地能够顺利的流转到种业大户,家庭农场手中,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集约生产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加快小城镇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4.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仅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农村,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不能强迫农民消费,只有使农民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农民才会自觉地加大消费,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实现农民富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如何加强小城镇建设
1.科学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
1.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工作领导,合理分工协作2.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规划原则,政府不
能为了政绩,为了形象工程大改大建,采用一刀切。而应结合当地现状,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
2.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资源建设等,提升小城镇社会形象
3.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好符合当地特色的县域经济,配置好产业龙头,从而对周边形成辐射,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4.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 小城镇的建设,一,不仅仅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城镇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小城镇准入门槛,同时要普及乡镇待遇。二,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工作职位,为农民提供就业,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卫生,教育等建设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府信贷服务,吸引商业投资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组织概述: 1.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
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使命,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间,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为完成党的农村工作提供坚实保障。2.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材料。3.体现党密切联系群众,和民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好党的工作作风,必须坚持民众路线,保持与民众的血肉联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历史的创造者,党和国家必须时刻关心和照顾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和要求。只有取信于民,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才有希望,基础党组织处在工作第一线,正是体现着党的工作方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基层党建重落实,提高组织工作领导力。制定进一步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建立和完
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等。明确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 夯实队伍抓党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围绕发展选干部,着力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
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完善村两委议事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工作。
3. 依托载体强基础,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4.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
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何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加强自身的知识方面学习:1.熟悉农村政策,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政策理论知识,这是当好村官的基础2.掌握好农村工作方法,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多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多数大学生不懂农业生产,不了解文化习俗,不能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容易与民产生隔阂,不能得到民众信任。所以,大学生村官要想尽快融入农村,需要掌握好农村工作方法,发挥自身才能,积极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成为引领当地民众致富的好村官。3.精通农业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与民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尤其是民众认可的专业技能。
(二)提高自身素质:1.要团结协作,村两委之间要以诚相待,共同维护好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做到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选准发展道路,加快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民众致富是村干部的第一职责,发展经济首先要选对路子。村干部要学懂弄痛党的方针政策,其次要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带领民众致富3.要有创新思维,敢干之胆。创新是民族之魂,是国家新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创新经济农业。通过大胆创业,科学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4.要工作为民,时刻为民着想。村事无小事,村干部的每一工作都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村干部要深刻意识到其代表着农民的利益,要时刻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5.自身要廉洁自律。要想做到群众满意,必须坚持做到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千方百计的为民办实事,办公道是。
大学生村官创业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改变农村面貌的必备条件,是村官工作的首要职责。如何发展好创业道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需要大学生村官具备以下几点创业素质。
(一):具备强烈的创业意思。要想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强烈创业意识,这是克服创业道路上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保障。
(二):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农村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要想创业成功,需要大力开发农村的资源。每个农村之间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如何利用好本地优势,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创业道路,需要村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三):具备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能力。农村由于受时代相传的思想束缚,一直都是发展农业为主,这也直接导致农村经济落后,农村面貌破旧,农民素质低下的情况长期存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努力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强,思维观点新,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优点,勇于开拓农村资源,打破农业发展为主的限制,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实践作风,走符合农村发展的道路。
(四):坚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对乡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的看法,作为村官,你将如何做?
农村经济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发展方式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家庭承包,土地分块,资源分散,劳动力过剩等,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为了突破这一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必须实现土地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生产现代化。必须加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人均耕种面积,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人均产出,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人口和劳动力。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生产中一次专业化和经营化发展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推动农资供应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方法步骤:
(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差别化用地管理政策。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严格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引入多元化资金,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完善涉农贷款抵押担保、农业保险等机制。探索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的有效办法
(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等公益性服务。
(五)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网络,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生态补偿、粮食产业发展保护等机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大县的奖励资金
(八)整合涉农资金,把专项资金集中起来由试验地区的地方政府统筹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益。各部门要保证支持力度不减,地方政府要确保资金不用于非农领域。九)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注重保护我国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特色,探索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遇到的困难:土地流转困难,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难以言说的情结“一亩三分地过一辈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要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就必须转变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流转费用高,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农业补贴力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的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农民失地后如何保障其生一要落实土地流转补偿措施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二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农民失地后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和创业风险担保三要促使失地农民向市民的快速转变保证农民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鼓励农民将宅基地复垦并适当给予补偿鼓励农民到城镇购房建立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点四要完善就业培训制度扩大就业培训范畴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失地农民向技术型、科技型农民转变五要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建设用工信息平台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栏、现场招聘会、手机通讯等多种方式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六要加大失地农民创业的政策帮扶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人才档案制度支持“联合创业”搭建“优势互补”的创业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给予政策指导和创业帮扶辅助他们选好项目、规避风险、做足准备
中国梦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载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探索,反映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亿万人民共同期盼,成为当今时代最强音,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坚定自信和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村干部要胸怀全局、脚踏实地,依靠辛勤劳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光辉业绩,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而努力奋斗。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争做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先锋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定力量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对提升文化技术素质的新要求,顺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形势,把加强学习作为修身立命之本、创新创业之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学习新知识、勤于钻研新技能、勇于攻克新难题,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技术本领和创造能力,争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
第五篇:汇报资料
安徽省光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淮北工业学校新校区A~F#教学楼
申报“相王杯”汇报材料
安徽省光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 1月2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施工单位安徽光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向今天到位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承蒙在座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今天淮北工业学校A~F#教学楼工程迎来了“相王杯”工程验收工作,下面我对该工程创杯情况作简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