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管理局工作总结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4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7.3万户,从业人员26.5万人,累计注册资金85.41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13.16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16.11∶42.82∶41.07,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37.76%,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87%,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20.26%。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 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0.1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7.4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3.24亿元,新增利润5.36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39.07%。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扶持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年初召开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我省新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3、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创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建一流业绩创优争先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呈现出团结向上、努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和企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情况的调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的调查、全市轻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开展全民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加快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情况的调查、规模以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等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认真落实包抓责任制,着力包抓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帮助解决投融资、证照办理、纠纷调处、土地使用、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已排查矛盾、解决问题50多件次,有20个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县区局领导通过入驻企业现场办公,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积极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局联手包抓的70多户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包抓效果明显。
[page]
(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1、精心组织招商引资。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现代中药、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项目上。围绕西洽会和各种项目推介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兴业。“西洽会”上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亿元。通过参会招商、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吸收外地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全年签约招商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合同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
2、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借市县区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部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60多户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支持。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的条件达标入围,我们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管理水平好、诚信意识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及企业,多方面争取金融部门支持。
3、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主要放在优质项目的扶持方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财政扶持项目考察、论证、编制、审定工作。我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个,申请资金*万元。申报省财政扶持乡镇企业项目*个,省财政已下达我市该*个项目无偿资金*万元。
(三)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1、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编刊《工作交流》简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审阅,汇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全年编刊简报13期27篇。发挥互联网作用,扩容了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站,并与市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及时维护更新了市局网站,全年编刊各类信息120多条。开展了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调查。
2、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继柞水县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县区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后又建成了****等4个县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共举办职工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训班35期,培训各类人员**多人次。市局、*县、*县中小企业培训中心正在积极申报筹建,以实现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县区级全方位覆盖。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经过精心组织,举办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商洛班,培训管理人员*人,培训效果明显。
(四)加强发展的指导和规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围绕突破发展的目标,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做大做强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业实力,大力发展医药化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业通过矿产资源整合,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材业、医药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生产、规模扩张,走多层次发展的路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重点调度规模企业,开展经济形式分析。通过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主要产品的季度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运行中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了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群集发展。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突破发展,在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制定《**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XX-2015)。各县区积极规划和筹建一批新的县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科技园完成详细规划,**午峪工业园区、*县中村钒业小区和钒镁现代材料产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柞水桃园盘龙小区和洛南陶岭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从完善设施,强化服务入手,吸引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进驻园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工业园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0.85%,总量接近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县盘龙生态产业园内3户龙头企业,带动了3户配套性企业较快发展,**工业区2户龙头企业带动了7户配套性企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群集效应更加凸现。
(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1、实施科教兴企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培训,重点培训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职工培训1.9万人次,其中培训厂长经理86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591人。鼓励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推广新技术21项,开发新产品21项。争创名牌,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支持企业打造一批**名牌、全国名牌产品。科企对接,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合作,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创建科技先导企业9个。
2、促进企业节能排减,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引导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落实扶持政策、先进评选等工作中,非常重视企业节能排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情况。**南等县的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小水电站,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秦东水泥厂通过技改,建起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生料中添加节能减排增加剂效果良好。**县**化工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年产100吨黄姜皂素清洁生产线,现已投入试产。
3、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市局与各县区局、县区局与重点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特别是矿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查隐患,堵漏洞,确保安全生产。采取多途径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44次,发放传单16.8万多份,悬挂横幅618条,出动宣传车120辆,制作展版237块,签订安全责任书539份,安全生产培训人员1.14万人,配合安监、国土、公安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多45次,确保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安全生产。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条件看:一是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二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项发展政策,在执行中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规模小、层次低,集团型、外向型企业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分布在商业、流通服务业及初加工领域,而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较少;三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今后发展中逐步解决。
第二篇:中小企业管理局总结怎么写(DOC)
中小企业管理局总结怎么写
XX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实现突破发展为目标,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年任务*亿元的*%,占全市gdp的*%,比全年任务*%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比增长*%,比计划增长速度12%提高了*个百分点。预计上缴税金*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是全年任务*亿元的*倍。非公有制经济总数发展到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万户,从业人员万人,累计注册资金亿元,当年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864户,新增从业人员4897人,新增注册资金亿元。
发展特点:
1、运行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采取增产提效措施,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增速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亿元,同比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特别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表现突出,全市已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00多户。部分企业推行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改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品种、档次、功能、包装等方面均有较快提高。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产内部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一、二、三产比重达到∶∶,优于全市整体水平。第一产业突出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兼营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二产业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旅游、房地产、物流、信息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很快。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型企业,进 一步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规模企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的%。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
4、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建成投产重点建设项目52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项目17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按建设性质划分,新建项目33个,技改项目10个,续建项目9个。建设项目总投资亿元,本完成投资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新增营业收入*亿元,新增税金亿元,新增利润亿元。
5、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出口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品种,出口创汇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80%,同比增长%。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区域不断扩大,出口主要国家和地区由以往的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已延伸到美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欧美国家。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召开为契机,加大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宣传力度。市、县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并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产业、行业动态和创业典型。与市电视台合作,深入7县区和重点企业调研采访,历时3个月,完成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专题片制作,着力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就,分八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提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了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2、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扶持政策。近年来,中、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全面贯彻各项政策措施,我们积极协调,狠抓政策落
第三篇:中小企业工作总结
中小企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按照年初制定的整体工作思路和计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现有企业提升为目标,实行台账式管理,强化服务协调,狠抓督导落实,范县中小企业得到较好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运行调控,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对全县工业生产加强监测、调控和指导,使全县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运行质量得到了提升。截止 月底,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较去年增长25.5%;完成销售产值 亿元,较去年增长38.3%;实现税金 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利润 亿元,同比增长 %。
2、抓好督导落实,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实行重点项目建设月报制,经常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年,我县共有市定重点建设项目 个,概算投资 亿元,投资计划
亿元,其中投资 0 万元以上项目18个。对每个市定重点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精心制作项目建设工作台账,每个重点项目有一名县级干部分包,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解决项目“落地难”作为重中
之重,明确县工信局负责新建工业项目建设所有审批手续的办理,在项目落地、办理相关手续、投产运营期间,做到两个“零接触”,即项目业主与群众“零接触”,与有关职能部门“零接触”,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止6月底,22个市定重点建设项目,已有20个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达到91%,完成投资16.06亿元,占投资计划的78.6%。元-6月份工业投资总额24.6亿元,工业投资增长率40.5%。
3、以帮助重点企业解决问题为切入点,认真开展企业服务工作。
牢固树立寓服务与运行的理念,通过抓服务,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推进在建设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投产项目正常生产经营。一是制定具体工作意见,精心组织实施。结合范县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范县2011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企业服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确定了工作措施。二是为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印发2011年 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和服务企业项目名单。三是坚持政策创新,实现企业服务常态化。首先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相关制度,把企业服务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坚持下去。其次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好省、市围绕企业服务出台的土地、环保、财税、金融、社保等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四是突出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发展。首先是大力发展高成长产业,重点推动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石化、电光源、林纸林板三大产业加快发展。其次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制定出台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建立产品研发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四,认真落实吸收人才优惠政策,采取雇、聘、邀、借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引进人才,破解企业人才瓶颈。第五,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编制推进品牌战略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强化名牌产品发展的宣传、服务和引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第六,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上市工程,加大对、等企业的上市培育、辅导工作,促使企业早日达到上市条件。五是构建服务平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坚持服务企业“周询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零障碍进入、零障碍建设、零障碍经营。坚持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个性问题。注重共性问题研究,集中协调解决企业在融资、培训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构建融资服务平台。3月份组织人员深入调查了解全县企业融资需求,组织企业与建行、工行等商业银行对接洽谈,上半年银企签订贷款协议金额较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年元至六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 万元,本年新增贷款1950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156笔,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金额万4500万元。其次是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上半年,组织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管和财务人员共230余人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投融资研究部主任吴瑕女士主讲的《中小企业融资培训》讲座;组织全县企业管理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傅利平教授《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讲座。充分利用中小企业 网,及时更新信息资源,发布企业产品信息、需求信息和企业管理经营知识,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同时,在我局的指导下,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培训2000余人。通过学习培训,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另外,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尽管我们为全县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县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企业发展融资难、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人才匮乏、天然气短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下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指
导力度,狠抓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健全企业服务体系,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与调控。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搞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和指导,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完成市定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督导,加大协调服务工作力度,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 个市定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任务。三是深入实施企业服务计划,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做好信息化工作,促进“两化”融合。
第四篇:中小企业工作总结专题
**同志从事中小企业服务工作三年来,始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各项工作部署,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我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求真务实、细致全面,积极服务企业。一是建立企业档案,定期走访,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二是强化中小企业网的服务功能。该同志对部分栏目进行调整,及时更新,使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变化。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和市经贸委“千家小企业培训计划”,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五是积极推动企业参加国内外产品交易展会,扩大企业知名度。六是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全力做好“五百工程”。
二、开拓创新、灵活主动,解决企业困难。一是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的各项专项资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随着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逐步显现,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实施,在这种情况下,该同志加强与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的联系,了解相关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银企联谊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加强引导、鼓励本区中小企业借助市中小企业局搭建的融资平台,及时将企业的资金需求反映给各金融单位,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该同志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勤奋、刻苦的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全区转方式、调结构政策的指引下,确保完成分管及交办的各项工作,受到了领导及同志们的肯定和好评。
第五篇:2010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0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市经信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在苏州太仓召开的《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服务功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010年,为210家中小企业提供270笔贷款担保,担保总额8.6亿元;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涉及企业300多家,参加培训达5000多人次;为30多家企业进行咨询诊断;在仪征技师学院建立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地已培训各类技工人才1000多人次;组织19家次企业参加省、市组织举办的产品展示会和贸易洽谈会,签订意向性合同2000多万元;建立“仪征企业在线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公共服务平台。
现将2010年中心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0年中心工作情况
(一)整合社会服务资源,联合打造全方位服务。为更好地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使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资源拥有者在诚信、协调、共赢的氛围中建立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互动关系,我们与仪征市工业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富登担保公司、江苏苏辉晶源担保公司、江苏兴业投资担保
公司、仪征技师学院、仪征市委党校、扬州德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扬州卫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迦南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仕德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扬州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扬州易虎商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无锡艾斯欧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江苏宗申律师事务所、江苏东宇律师事务所等16家社会化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服务范围涉及到融资担保、管理培训、资质认证、专利查新、信息化软件等方面。构建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
(二)发挥融资担保功能,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中心与仪征市工业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富登担保公司、江苏苏辉晶源担保公司、江苏兴业投资担保公司等市内外4家融资担保机构合作,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难题。跟踪走访中小企业,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和资金需求情况,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及时提供担保服务。今年以来,通过向上争取,申报了省财政对担保机构的专项补助资金60万元,增强了融资担保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向省开行推荐10家企业,打包申报省开行的“统贷资金”项目。2010年全市担保机构已为210中小企业提供270笔,共计8.6亿元的贷款担保,有效地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开展各类培训,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目前,中心已初步形成由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企业自
我培训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培训体系。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专业培训和综合培训。在综合培训中,以“千企升级”管理系列活动为平台,对企业进行综合培训,为企业找出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我中心把仪征技师学院作为培育市技工人才的培训基地,结合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开展创业辅导及各类人才培训,全年向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000多人。中心联合扬州大通金蹀软件公司为环球造船、利德尔电机以及恒通车材等企业实施了金蹀K/3服务项目,其中环球造船通过了财务物流ERP项目的验收;联合扬州易虎商务管理费用顾问公司在仪征开展了5家企业咨询服务,并为企业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体系认证的证书,还根据1家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企业内训。2010年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了“千企升级〃管理升级”乡镇(园区)行、“企业中层管理执行力”、“如何有效带领你的部属”、“档案人员管理培训”、“投资管理培训”、“仪征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训”等各类培训班、讲座19次,涉及企业300多家,培训人数5000多人次。中心邀请江苏创业者服务集团专家在我市实施江苏省创业基地——专家巡诊“121计划”项目,目前已对我市江苏久久防水保温隔热工程有限公司、扬州中电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扬州时会堂茶业有限公司、扬州万事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等3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企业管理问题诊断,针对不同企业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做到一企
一案,有针对性的出具诊断报告。
(四)开展各类经贸交流活动,为企业拓展市场。中心积极利用经信系统举办的各类展会等活动,组织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市场开拓。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利用政府补贴,实施“走出去”战略。2010年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扬州时会堂茶业有限公司、扬州西瑞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苏史福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扬州万事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仪征纳西户外用品厂、江苏华广鹿业酒业有限公司、仪征乐福玩具有限公司、仪征市旺海数控有限公司、扬州安多新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江苏康能生物有限公司、中盾信安(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市三行科技有限公司、仪征苏豪制衣有限公司等19家次企业参加“江苏省第五届跨采会”、“2010中国(苏州)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江苏品牌万里行.长沙站”、“2010中国—意大利贸易洽谈会”等4场国内外大型展会,签订了意向性合同2000多万元,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五)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促进企业两化融合。中心借助省局网站平台,高质量的建好我市中小企业网,实现市、乡、企三级联网,使仪征市中小企业网信息发布量位列全省各县市前茅,成为全省点击率靠前的网站之一。以互联网为通道,降低服务成本,完善服务功能,及时
向企业发布信息、推荐和介绍产品,提供政策、技术、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组织产学研项目洽谈、签约活动;配合科技部门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今年,指导企业申报专利284项;省、市经信委科技创新项目42项,其中已有18个项目获得政策扶持资金共465万元;获得省、市级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8家;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活动,成功签订14项合作协议。
以江苏仕德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建立“仪征企业在线服务平台”,搭建企业网络营销中心,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帮助企业进行网络销售。目前,平台已有注册企业307家,仪征本地商家257家,外地企业50家,产品数676条,各类新闻信息3180条。在上线运行的半月时间已初步实现了平台预计的效果和目标。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一)积极推动市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更好的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
我市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匮乏,从而制约了我市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2011年中心将逐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心将联合市内外多家融资担保公
司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以省再担保公司为龙头,建立市担保公司共同参与的全省再担保网络体系,加强银保合作,完善再担保机制,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再担保规模。
(二)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2011年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建设、维护、运营好“仪征企业在线服务平台”,促进“两化融合”。全年开展注册会员与担保机构、银行、服务机构等之间的各类见面会和交流会,充分发挥平台会员的线下优势,为会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面对面的保障性服务;通过开展一系列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专题培训和提供相关服务,加快中小企业的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通过电子商务培训、广告宣传、注册会员的回访等,采用免费试用的方式让更多的企业体验平台的产品及服务,从而了解全程电子商务的优势和特点。服务平台着眼于提高仪征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为不断扩大的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全程化、一站式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中心将继续加强与上级领导部门工作的沟通、对接,了解和掌握各类项目申报要求和渠道,积极为企业提供便利、高效、快捷的服务,力求有更多的项目获得政策扶持。对照各类项目计划的申报要求,做好前期项目调研工作,同时了解和掌握各类可为项目申报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
包装项目,争取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政策支持。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围绕我市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行动,通过征集和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拜访专家、教授,积极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参加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对接活动。不断延伸产学研合作深度,在人才培训教育、共建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研发实体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推进科技以成果、人才和资本不断向仪征集聚,加快我市中小企业的产业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011年中心力争举办1场“千企升级.管理推动”乡镇行培训;2场管理培训公开课;职业经理人、中小企业主在职培训等各类针对企业中高层以及企业新进员工岗前培训的培训,培训1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推动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建设。组织专家团队走进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免费为企业进行管理诊断,提供个性化辅导方案,并选择1家企业将其打造成信息化中级集成应用企业,作为省“二化融合”示范项目;帮助10家企业初步运用或提升应用管理信息化,包括ERP、HR、OA等。在企业安装清华大学远程培训设备30套左右,便于实施面广量大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操作工人的业务与技能培训工作。
(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全市企业创建优质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2011年中心将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市企业参展需求,归纳整理国内外展会信息,积极引导我市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向全市中小企业推荐各类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展会的同时,与外界具有境外组展资格的组展公司联系,取得境外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相关信息,并将其及时传达于市内企业,对有意向参展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心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联系,努力帮助我市部分有需求的企业申请广交会摊位;同时帮助参加境外展的企业申请专项资金补助。广泛听取我市企业家对成立仪征市企业家俱乐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仪征市企业家俱乐部筹备方案;同时与市相关部门沟通,做好成立企业家俱乐部的筹备工作。
仪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二0一0年十二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