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理清层次
1.简介历史背景。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3.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
(2)男生读,指名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4.讨论、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继续研讨
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 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学生齐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 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撞”、“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解题
2、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二、检查预习
(一)交流本课的资料,并相机评价。
预设:
1、和氏璧的资料。引出无价之宝一词。
2、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课文的出处。
4、蔺相如的资料。提醒大家注意蔺的写法等。
(二)、文章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三、学习完璧归赵
1、指导璧的写法
2、探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1)自由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自由发言
(5)学习重点句子“他理直气壮的说……”
(6)指导朗读
(7)总结人物个性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较长篇幅的课文,然而,由于受教学时间的影响,我们需要长文短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课文《将相和》就是一篇长课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长文短教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截取的文字要短,发挥的效应要长。
将蕴涵事情意义的文字或人物关键细节要作为教学重点。
《将相和》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或记事(包括场面描写),或写人。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性细节,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点。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表现蔺相如性格特点的词句是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国事为重的品质,同时感性认识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时间教师的指导要短,学生的实践要长。
1、教师的指导要短问题要集中。要切实做到长文短教,首先问题要集中。在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层层展开学习。他们从故事的发展中知道这两员大将之所以不和的最终原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那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颇的头上呢?学生通过阅读很快会找到结果:是因为蔺相如聪明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帮楚王解了围。
2、学生的实践要长:
(1)、初读感知,读书时间要长: 课文的初读,留给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课文读一遍。使学生能比较充分的感知课文。
(2)、点上深入,思考交流时间要长: 在寻找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时,我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书、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才是班上的反馈、指导。教学效果还不错。长文短教,是个老问题,又是个新问题。新课程语文,长课文多而课时总量少,长文短教显得尤为迫切。
总之,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理清层次
1.简介历史背景。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3.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
(2)男生读,指名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4.讨论、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
二、继续研讨
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 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学生齐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 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较长篇幅的课文,然而,由于受教学时间的影响,我们需要长文短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课文《将相和》就是一篇长课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长文短教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截取的文字要短,发挥的效应要长。
将蕴涵事情意义的文字或人物关键细节要作为教学重点。
《将相和》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或记事(包括场面描写),或写人。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性细节,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点。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表现蔺相如性格特点的词句是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国事为重的品质,同时感性认识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时间教师的指导要短,学生的实践要长。
1、教师的指导要短问题要集中。要切实做到长文短教,首先问题要集中。在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层层展开学习。他们从故事的发展中知道这两员大将之所以不和的最终原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那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颇的头上呢?学生通过阅读很快会找到结果:是因为蔺相如聪明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帮楚王解了围。
2、学生的实践要长:
(1)、初读感知,读书时间要长: 课文的初读,留给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课文读一遍。使学生能比较充分的感知课文。
(2)、点上深入,思考交流时间要长: 在寻找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时,我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书、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才是班上的反馈、指导。教学效果还不错。长文短教,是个老问题,又是个新问题。新课程语文,长课文多而课时总量少,长文短教显得尤为迫切。
总之,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权,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权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学习“完璧归赵”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过渡: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四、学习“渑池之会”
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2)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3)“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五、学习“负荆请罪”
1、小组合作学习
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交流学习结果
廉颇知错就改。(看图读课文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蔺相如顾全大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质疑、释疑
附:板书设计
蔺相如廉颇
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知错就改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