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挚爱》有感—茹建玮
读《挚爱》悟教育真谛
茹建玮
对于翟京华老师的了解,我是来源于看过的一篇“对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校长翟京华的专访”。这篇文章呈现给我的是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翟京华校长原汁原味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讲述了一个特级教师、一位校长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切身体验,反映出一位校长的教育追求和真知灼见,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境界和办学智慧一览无遗。
当我读了翟京华老师的《挚爱》这本书,使我被她的那种对教育教学的“挚爱”所感染,更加被她爱教书、爱事业、爱学生的真挚的感情和重育人、重主体、重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所指引,翟京华老师从教30年来一直信守着一个目标:既然做教师,就要做一个好教师。当班主任就要把班带好;搞教学就要把书教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翟老师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这本书就是翟老师从教以来的经验总结,是她的心血结晶。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无私的关爱。我对翟老师产生了无比的敬爱,翟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指导着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在实际工作中有了自己的感悟:
一、以爱育生,我无怨无悔。
自从成为教师那一天起,在我心中就有了一个信念:要真诚的对待学生,要爱学生。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有时也会对学生发脾气,但我内心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的。《挚爱》书中这样写到:“热爱学生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在动力,热爱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热爱学生,才会尊重、信任学生,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才环境。”再次给予与我激励。
是的,对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会像伯乐一样,发现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防止人才的埋没;才能因材施教,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像导演一样,安排设计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都有奔头,都在努力,都在扮演自己愿意扮演的理想角色;才会像朋友一样,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亲近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朋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对症下药。
所以,我们教师要用自己的一片真爱,面对每一个学生,把爱寓于教育、教学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的情感。此外,学生也极希望得到老师温暖的爱。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亲密、深厚的感情,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指导,才会亲近、信赖、尊敬老师,自觉自愿地听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管理。反之,如果学生体验不到这种爱,尤其是后进生,就会心灰意冷,放任自流,以此作为得不到老师的爱的“报复”。因此,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离开了爱,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变得苍白无力了。
所以,我们要力求让师爱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幸福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探求知识,发展特长,鼓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奋力进取。
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根源,都出于爱心,而这种爱不是溺爱宠爱,放任自流,它要讲究方法,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
书中写的好:“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它不把学生视为私有财产,而看作社会财富;这种爱是高尚的,它不是溺爱或宠爱,而是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有长辈对晚辈的爱,有先生对弟子的爱,有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既有严格的爱,也有宽容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对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校内和校外的活动中,总感觉着爱的真诚。”
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温暖到每个孩子的心底,塑造学生的身心;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做到分寸合适、宽严有度。
总之,爱是一种情感,爱是一种手段,一种力量。一个教师永远也不要让学生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愿望破灭,而要用教育力量把每一个学生塑造成为有用的人。这虽然要用很多精力,花很多时间,费很多心思,但这是非常值得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用爱去塑造,用心去雕刻。你只要付出了爱心,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以心教生,我勇于钻研。
自从迈上七尺讲台,我就下定决心,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把课教好,用心于课堂教学。
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时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里同时说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里同时说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里同时说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东嘴里同时说出右东„„用手势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个方向,学生们学的就既轻松又愉快。在教学中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来认识方位。例如我在教学“试商”的方法时,先经过两道例题计算后,请学生思考:对除数四舍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对除数五入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最后我们一致确定,认为四舍法调商,可以设为先伸出四指,然后一弯,再伸出大拇指,接着再转换为小拇指,边伸边说:“四舍法,大调小;”接着五人法,创设为先伸出五指向前一推,再由小指转换为大拇指边伸边说:“五入法,小调大。” 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的有趣,对知识点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的数学知识扎实,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读了翟京华老师的《挚爱》,不仅被翟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更被她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所引领,我会以“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与学生共
成长,以“四研、四备”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具有实效性,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第二篇:读《一纸故城,半卷挚爱》有感
读《一纸故城,半卷挚爱》有感
卢刚
近日,偶读《工人日报》中的一篇题为《一纸故城,半卷挚爱》的文章,作者洋洋千言便将戏曲大家齐如山先生记忆中故乡老北平的故事娓娓道来,品读起来,颇让人有种穿越百年时空,身临其境之感,齐如山先生关于故乡的认识深刻翔实,而我,也有我的看法。
对于故土的追寻,是中国历代文人笔下不厌其烦的永恒话题,不论是齐如山、老舍们记忆中的钟楼古巷,城墙胡同,金瓦琉璃,还是朱自清、茅盾们笔下江南水乡似的青瓦白墙,木栅花窗,小桥流水;不论是北方的沧桑厚重和壮丽雄浑,还是南方的小家碧玉,钟灵毓秀。其实,中国人在描绘故乡风情之时大抵是在寻觅一种关于记忆中家的的归属感,这其中滋味百味杂陈,或是平易清浅,或是百般无奈,或是疏离无援,更或是痛彻心扉,但不论这个中滋味为何,都终究逃不过“思念”二字……
是啊,怎能不思念呢?我们这个国家,历史之悠久,国土之辽阔,历经苦难之艰辛都难以想象,特殊年代的动荡,造就了太多那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辛酸历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那些一部部有关国家被侵略的名族屈辱史,投射到彼时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身上,就是一段段辛酸无奈的个人漂泊史,无奈的中国文人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出他们内心中对故土的那想得而不可得的思念,于是,便出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地域形象: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余光中笔下的故乡……以及此次读到《工人日报》上《一纸故城,半卷挚爱》一文中齐如山笔下的老北平,这些有关家乡和故土或隽永,或清浅,或疏离,或苦闷,或悲愤的故事无不是发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则家离,这是个凄凉却亘古不变的真理。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民主富强,和平安定,经济腾飞,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快速提升,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关于复兴中华的伟大中国梦的要求,此时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底气使曾经那些国破家离的故事不再发生,旧时文人笔下的破碎山河早已成为记忆,历史也将不再重演,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一个离开家乡,异地工作的新一代中国人,再也无须担心故乡太远,归乡太难,再也无须担心战争的**阻隔了回家的路,再也无须担心许久未见的家人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模样。不论我们是在海峡的这边还是那边;也不论我们是在地球的东边还是西边。我们再也不须跋山涉水,再也不须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的去思念,去牵挂……只要我们愿意,一张机票,甚至只要一部手机便可以立刻拉近我们与亲人之间的距离。万里之隔,朝发夕至已然成为现实。这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给予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最实实在在的幸福。
我作为一个从山西来到郑州工作的年轻人,此时在我的认知中,今日之中国,“故乡”二字已突破了旧时文人笔下那出生之时的一亩三分地的地域局限。
我坚信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是我们想象中,那可爱的故乡……
第三篇:读万玮《班主任兵法》有感
读万玮《班主任兵法》有感
金刀峡小学傅忠彰
《班主任兵法》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谓 “篇篇是美文,招招是良方。”看完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多。有人说,一个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虽然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平时要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但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学生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有时我想,教师就是驾控一叶扁舟行进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断搏击,谨慎行船,才有避免被风浪吞没的危险。驾控技巧就是管理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下面把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体会同大家交流。
一、作者简介
万玮,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现担任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数学教师。2006年上海教育十大人物。200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事业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网友称之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出版有《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遭遇问题学生》等。
二、内容简介
《班主任兵法》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网友评论:“篇篇是美文,招招是良方。”本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三、读书体会
1、教育是爱的艺术。
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离开这一基础都将变得苍白无力。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教师爱学生,师生的感情好,那么在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围追堵截为巧妙疏导,变简单粗暴为精雕细刻,变急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序渐进,变生硬呆板为循循善诱,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代替逆耳的训斥。我不是
阳光,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阳光的沐浴,让他们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的光,透着浓浓的绿,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勃勃的生机!
2、尊重、理解学生是育人的前提。
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凡事以理服人,不要去压制学生。作为老师,如果以身份、气势压服学生,也许短时间内很奏效,但在你面前噤若寒蝉的学生在背后会做些什么,他们的头脑中到底会怎么想便不得而知了,作为一个为学生的素质,终身发展着想的班主任来说,谁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当面一套,背后是另一套的多面人。因此,学生犯错了,我们要容许他们申辩,学生有情绪了,不妨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替他们想一想,不可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更不能认为“小孩子的事,没什么大不了”而简单了事。
尊重学生需要班主任怀着一颗宽容之心,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误。有位名人曾说过,年轻人犯错,连上帝都会原谅的。善待犯了错误的学生,需要班主任有平和的心态,有清醒的头脑,有灵活的策略,能随机应变。
3、注意与学生谈话的形式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最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有时办公室一整天都是或和风细雨、或急风暴雨的场面。在近乎喧闹中我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师的水平。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我们一些老师钟情于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常常忽略效果问题。经常不可避免的使谈话拘泥于形式。
苦口婆心、长篇大论的谈话内容以及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听了往往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实际上,学生违纪多数不是认识问题,而是意识问题。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我们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因此,教育的重点就不是教会学生认识问题,而是督促学生改正问题。而做到这一点,常常并不需要花费整节课的时间。然而,对于犯错学生,不问缘由、不听辩解,一味劈头盖脸一顿狠批,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欠妥当。时间一长,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老师这个规律。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会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实践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当时即引起学生强烈反弹。这种沟通交流的结果是,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却又搞僵,伤害了师生间的感情。实践证明,老师任何情况下的情绪失控,除了降低自身威信之外,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
我们强调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是指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而是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4、注重反思。
在万玮老师的这本书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处理师生关系问题的方法,还懂得了教育反思的重要,教师的工作是重复的,如果能在重复的教学中得到一点什么,便是教学的成功。教育反思,实际是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不断学习﹑反思﹑积累的职业。一种管理策略即使再高明,如果固守不化,效果都是有限的。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便是一个证明,万玮老师仅有短短的七年教学经历,对教师和学生却有这
样深的了解,正是他反思的结果。今后我一定要努力让反思成为自身的思维习惯,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总之,《班主任兵法》一书给我的启示很多,不仅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上值得借鉴,在提高自身修养等各方面也都值得我深思。《班主任兵法》是一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指导班主任提高管理水平的良药,为我今后的教育工作铺平了道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2013.10.
第四篇:读《我是90后》有感--王彦茹
读《我是90后》有感
五坝小学王彦茹
这些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 《我是90后》的书,它使我收益匪浅,还让我永久不能忘记。
我知道了“90后”,这个响亮的称号,原来就是我们199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中国小公民的专属称号。我在这里也不妨告诉大家一下,我也是一位90后的小公民,我出生在1999年。我们90后的小公民就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充满能量,蓬勃向上,浑身散发出青春的光芒,理想在我们心中尽情闪耀。
书中告诉我们90后的小公民要学会创新,并且要珍惜生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理财等等。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90后的小公民,做的最不好的就是学习创新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两个方面。在家里我总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衣服,裤子,鞋子和袜子都总是爸爸妈妈们给我洗,饭也是爸爸妈妈做好了,盛好了亲自给我送过来,等我吃完后,碗也不拿就跑出去玩了,又是爸爸妈妈亲自端过去,然后烧水洗。所以几乎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我除了做作业,以及玩耍休息,几乎没有为爸爸妈妈做一点家务,无论爸爸妈妈们如何要求我,如何劝告我,我都不怎么听
直到有一天,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回奶奶家去,由于不方便和事态太紧急,爸爸妈妈们就没有带我,并且给了我10元作为我的生活费,就走了。眼看临近1点了,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在饿的催促下,我终于走出了家门,来到一家米粉店前。就在我正想跨进店门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有些犹豫,因为我虽然在外面吃过十多次饭了,可每次都是爸爸妈妈们亲自给我端来,又帮我付好了钱,所以几乎没有跟那些卖饭的人打过交道。我迟疑了一会儿,终于跨进了店门,学着妈妈平时买饭的样子,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在外面吃饭”这项任务。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自己好没用,连自己在外面吃饭都要犹豫半天。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始终没有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直到我看了这本书,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并从中看到及悟到了一些道理。现在,我终于克服这些坏毛病。如今,我已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了。所以这本书的功劳可不小啊!
第五篇:新闻播报 邝建玮
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春城夜新闻”!一起来关注一条本地新闻:
“中国梦·云南美”百部微电影作品展播首映式在昆明举行。经评委会评选,128部优秀作品获各类奖项。
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他表示,举办百部微电影展播活动,旨在繁荣发展云南文化,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此次活动以展现云南省秀美自然景色、深厚文化底蕴、多彩民族风情、和谐人际关系以及云南好人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征集到的微电影作品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城市形象、民间传说、支教工作等故事。
颁奖仪式后,主办方展播了《双语法官》、《跳菜》等6部获奖微电影。虽然每部微电影时长不足30分钟,但是看完片子后,不少观众表示,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传递了温暖的正能量,是对云南真、善、美的挖掘。
再来关注一条世界体育新闻:
在西甲第12轮巴萨罗那主场对阵塞维利亚的比赛中,27岁的梅西在他第289场西甲比赛中完成帽子戏法,攻入了他个人第253粒西甲入球,打破了特尔莫-萨拉自1955年以来无人可破的西甲历史进球纪录——251粒进球。三天后的欧冠小组赛中,梅西又上演帽子戏法,以74粒进球成为欧冠射手王。但是这两个纪录只是梅西职业生涯众多里程碑之一,近日知名体育媒体已将梅球王保持或者打破的多项纪录一一列出。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春城夜新闻”的全部内容,获取新闻资讯,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