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时间:2019-05-12 00:5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第一篇: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三年,我们信息技教师首先接受了新课改理念的洗礼,认真解读和领悟了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新课程为指导,努力改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在以促进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践中我们以课堂为主渠道,转变过去教师授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模式,变为更多关注学生学会了多少,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理论知识点,学生不但学的很乏味,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记忆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完成答题就会出现flash小游戏,分数越高,游戏越好玩,学生们为了能玩上更好玩的游戏,就认真答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自然掌握了理论知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生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从上学期开始结合我校生源少、基础弱的问题,在初一年级开展了一系列教改实验。引入“洋思”“黛溪”中学的成功经验,以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与以往的初一年级相比,精神面貌好,学习氛围浓。

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开展教学评析活动,组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情景进行诊断性研讨,老师们根据新课程理念,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互相争议,碰撞交流,共同提高。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 ——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关注学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带动学习方法的生成;教学效果是否使学生学有所获等。我们提出了“五个一”的做法,即读一本教学理念书,上一节示范课,定一个研究课题,写一篇论文、反思或报告,做一个课件,引导老师从一个个单项任务中去落实科研工作,形成“工作——反思——改进”的研究习惯。

我们相信,在新课程改革中,通过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学校领导的不断努力,教师们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定使我们乘着课改之舟,乘风破浪,一定会早日到达胜利的彼岸。

第二篇:南头中学新课程改革总结

南头中学新课程改革总结

毛小玲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区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我校也义不容辞。为此,我们政治科组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高中政治课程改革。

一、理念创新落实处

科组在新课程观念的引领下,在学校“文化立校、传承创新、以人为本、和畅共生”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本科组的教学理念:合作、探究、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本科组从以下几方面对我们的教学理念进行诠释:

1、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科组始终坚持不懈进行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以抓基础促高考,以辅导促全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高。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建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新课程方案,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确保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主线,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以“尊重学生主体和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四让”(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我调控、让学生自我创造、让学生自我评价)的教学策略贯穿教学全过程。从学科特点出发,要求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自学讨论法、导读法、实践课题研究法等,注重教学双向交流,师

生互动;注重学科的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着眼“三维目标”,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优化教学方法,着眼“四导”有效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⑴、着眼于诱导。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⑵、着力于引导。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层次,引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⑶、着重于疏导。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变“难学”为“易学”,并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⑷、着手于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基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重点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严格控制辅导资料的数量,高

一、高二每学期每学科的辅导资料只能

有一本,高三不得超过两本;加强对政治学科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努力跳出题海战术的圈子。同时,加强对课外作业量的调控(一个星期一般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教学过程中的测验、考试,题目的难度要求控制在0.70左右。学生政治学科学习兴趣较浓,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的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为此,政治组教师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内研究性学习,如在高一年级开展的《投资的选择》、《就业与创业》、《企业的经营》等课题,在高二年级开展的《聚焦文化竞争力》《台湾问题研究》等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两翼”齐飞促发展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政治科组在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课改研究和课改实验,努力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学科品牌,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1、以课改为契机,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组教师十分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每学期外出听课、外出学习多次,并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通过外出听课、学习带回的信息和本校公开课后的评课和反思以及教师参加的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本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转变和提升。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和牵引下,科组老师凭借扎实的基本功、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8、2001年政治科高考均分居全市第三,2006年高考张倩同学以786分的成绩成为南山区政治X科的状元、2007年,冯文雅同学以政治133分的高分获深圳市政治科状元。

在教改和课改的扎实推进中,科组老师积极将最新的课改理念和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较好的整合和创新,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新课改的经验,并将其在南山区以及区外进行推广:2005年9月,李雅玫老师给南山区高一政治教师进行了一次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培训,传授了课改的新理念,使课改的理念和经验在全区得到推广。并代表学校在宝安区西乡中学讲授了一节新课改的示范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课改的理念和经验在区外也得到推广和运用。毛小玲老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2005年5月,举行市级公开课《投资的选择》,以其科学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获得同行高度评价。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繁忙的工作之余,科组老师潜心研究教改、课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推出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毛小玲、李雅玫老师参加省级课题《新课标下高中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已基本结题。孟凡强、闫一等老师参与编写了《新课程教学评价与设计》一书,本书已由上海出版社出版。科组大部分老师都有省、市级或学校课题。

3、积极开设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组内老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协助学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并组织落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吴建华、闫

一、刘清旺等老师参加南中大讲堂的讲授,精彩的讲授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李雅玫老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设计并开发了校本课程——《以案说法》,其教学设计在南山区校本课程开发评比中获奖。闫一老师的校本《时政论坛》深受学生欢迎。毛小玲老师辅导学生撰写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在南山区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多名奖项。

4、以参赛和举办时政大赛为依托,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2005年我校代表南山区参加深圳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我们政治科组承担了此次大赛的辅导和培训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组充分发挥团体协作精神,利用中午、晚上、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辅导学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遥遥领先于各区属代表队,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并在全校营造了一种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2006年科组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首届青少年法律竞赛,更是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存在问题与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代表着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新课程改革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探索、有成功也有困惑。经过认真反思,我们觉得,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不够多样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高水准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方面有待于提高。

(二)、问题反思

一是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教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方面的培训,以求得到更多有关的指导,确立高水准的研究课题。

二是为及时获得更多教育教学信息,将尽一切可能的“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到别校参观学习、请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是处理好政治新高考与新课改之间关系,要努力以新课改来促进政治科教学,不因高考而影响新课改,也不因新课改而影响高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科组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创新的态度为百年老校铸就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2007年10月

第三篇:宁冈中学新课程改革教学常规

宁冈中学新课程改革教学常规

1、制定考核细则。重新修订完善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而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而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大随堂听课力度。各学科由行政人员组成学科听课组,加强对每个教师每个学科的随堂听课,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做反思的情况。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评选“教学能手”活动为契机,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建立好差生跟踪档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竟赛出成果。

4、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教研功能,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效率。要使教研组成为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教研组工作必须做到教研活动的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各教研组在学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教研活动要有重点,有专题,有资料记载。

5、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加大了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各课制度。各课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6、上课。教师要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上课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

7、考试。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保证每班每周进行2次随堂测验,并有成绩记载。每单元结束时,备课组长统一组织单元测试。单元测试要备课组成员轮流命题,统一进行,原则上每月一次,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协调安排。单元测试后,各备课组长负责组织统一批卷,成绩统计及试卷分析,并做好成绩记载。高三月考、期中、期末大型考试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8、辅导。早读(7: 30一8: 00)以语文、外语为主,听读兼顾,学生自主学习,班级安排专人负责,班主任关注学生的状态,备课组轮流派值班教师负责指导。下午辅导答疑严格按照教务处安排的答疑课表进行,每周每班至少一节辅导答疑课,辅导答疑课被占用时及时补上。对学生要热情,有耐心。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利用辅导时间集中讲课,或进行测试。

第四篇: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国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改革目标

1、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把学校建设成现代新型的初级中学。

2、建设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

3、学生培养努力做到身心两健、德智双全,个性鲜明,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4、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要有突破,有成果。

5、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内容

1、培养目标的改革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性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①、要使教师认识到,今天在校的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十多年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决定着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每一个青少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②、使教师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

③、建立平等、尊重、互参与,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④、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的精心设计如何教转变成精心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⑤、教学重点的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和技能,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掌握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

①、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要求、目标体系、评价体系。

②、深入学习新教材,全面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意图。③、学习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

④、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操作的过程与方法。

4、改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一言堂”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5、改革学习的目的。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治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是为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掌握建设社会的本领。

6、改革教材的运用方法,用原来的教教材变成现在的用教材教。

四、新课程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1、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资金,逐年提高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教研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资金的投入。

2、建章立制,全面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参与改革教师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

3、加强教师培训,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边上岗边培训。

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有关新课程的培训。

②坚持校本培训,培养各科新课程带头人,用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③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新课程讲座。

④派教师到外考察学习。

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师业务进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要组织一次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全校性的课程标准考试。

5、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新教材学习心得交流会,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6、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

①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学深、学透,并以此为准则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②学科业务领导要率先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最新操作方法,在探讨研究中与教师共同成长,超前发展,指导学科改革实践。

③组织新课程探路课、引路课。业务领导在深入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有重点地培养一部分走在前列的课改教师,帮助这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改探索课和引路课,课后要组织全校性的大讨论,同时,对于听课中发现的好课例,要精心雕琢,随时组织学科或全校性示范课、研究课。

④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新课程推优竞赛课,在竞赛中推动教师深入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要旨,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付诸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7、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

①邀请专家到校作关于“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专题讲座。

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对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方式的专题培训。

③组织学习方式探究观摩课。

8、全面研究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9、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

①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览教材,并上交学习体会。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10、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①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探索。探索局面考试与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

②探索评价方法、研究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价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技能、工作结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真正全方位立体的展示教师的全过程工作及结果。设计教师的成长记录袋。

五、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孟志明

副组长:刘兵、尹浩然

成员:张晓华、喻翔、丁贵林、何玉成、刘彬、郭志宏、刘华兴

第五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张世宏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新课改包含了很多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所以,它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深入细致地学习,还要将这许多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消化吸收为己所用,将新课改理念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核心,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创造性人才。当前,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情况下,要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我们时刻都要认识到,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成功的教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与之配套的就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要求: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变,将创造力培养正式定为中小学教改的核心。这就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动力之源。

二、新课程改革如何实施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全面实施,宣告了新课程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它是发展创新教育的一个必经阶段,它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从以下几方面可以深刻体会到:

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由封闭式办教育向开放式办教育转变,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观转变。

2.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封闭型,向现代的开放型转变,创设了一种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

3.教材编排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使学生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注重实践,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使课程更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活动,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对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改变,增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水平和能力,倡导网络、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5.在教学评价方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6.在教师创新方面,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新性劳动的宽松环境,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

三、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1.归属于技术领域

过去一直用劳动技术作为技术课程的唯一形式,并且偏重劳动,轻视技术。实际上,技术教育不能等同于劳动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不是培养一定的专门技术,而是培养学生合理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技术的思维方法,了解技术本身的原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社会与技术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就是由过去的侧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转变为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相结合新课程改革后,实行了高一阶段基础必修课程和高二阶段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实际上,这是一种新的课程管理的具体体现。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普通高中课程管理权力逐步分散,从上到下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样,中央能统一调控课程,地方和学校又有很大的自由度、选择权,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获得广泛而坚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全面、个性化地发展。

3.课程内容上有很大的调整

新教材分为高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高二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涉及面很广,又不失灵活性,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淡化了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的描述,转而提高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过去,学生学了2年的信息技术,只会按部就班地执行一条条操作,遇到稍有变化的问题就不会去思考,更别提举一反三了。新教材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

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新课改带来的新问题客观存在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话,学生在进入高中时应该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积累,但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有些初中学校不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根本就不会操作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了解≈0,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习上会有很大的困难。

2.教师能力亟待提高

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也在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物理、化学等科目并列,并且也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门课程。同时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发展很快的课程,知识能力的更新与淘汰都很快,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广阔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新知识、新问题;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结 语:新课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过去的陈旧教育思想,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要真正地实行下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还需要从制度、管理、教师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实践与探索。

下载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纲要(信息技术学科)

    一、指导思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加强信息技术与......

    新课程改革总结

    龙形市中心学校新课改工作阶段性小结 (2013年9月——11月) 2013年下期开学以来,我校在上学期两个班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扩大了试点面,确定五、六、......

    2010新课程改革总结

    城关中学2010年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按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9-20010学年的上学期开始实施,现在高二年级4个教学班、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都进入新课程实验......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县**中学 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几年来,**中学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有效教......

    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

    车盘中学新课程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新课程课改理论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方针,积极倡导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程小梅 自2015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活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

    化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总结(5篇材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7)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