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
初读《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有一股震撼和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如这三天的理论培训学习,毫不夸张地说,这几天,学到东西比大学三年学到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知识还要多还要丰富;一开始拿到培训手册,翻开推荐阅读书目,150本书名历历在目,而我一眼看到《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心中感慨万千,范文之心得体会: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的个人读书心得体会。作为准老师的我,是不是已经清楚了解怎样做好一名教师,当好班主任,让学生服你?答案是不明确,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我开始阅读了这本书。论文联盟*编辑。
一本写给班主任的书。开篇就是关老师对如何当好班主任的总结,这是一本凝结了关老师30多年教育工作点点滴滴的感悟的书。即“脑、心、情”脑”用脑思考教育,老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指引自己,通过不断学习的途径充实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用心品味学生,老师要用心观察和理解学生,对学生有真心,耐心,虚心,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爱戴和敬爱,接受你受你感化;情”老师用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可能被隐藏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催化剂,最终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到这里,笔者已经被作者亲身对教育的感悟及融入的真挚感情深深吸引并感动着,继续带着学习的心态,巴不得自己像一只海绵,鼓起溺水时渴望空气的那股劲,不断地吸收作者的智慧,日后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能融会贯通,受其启发,运用得上本书的知识观点。
关老师的书不在于宏观叙事,它的特点在于一个个小故事的叙述,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和一个个思想的撞击和闪耀,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这本书很强的可读性。制片人郑琼在谈到纪录片的时候提到:“好的纪录片很简单,说人话,讲故事。说人话是指你的观点,讲故事是你的沟通方式。”好的书也是这样,在故事中蕴含中蕴含思想、轻松,有趣又不乏深度,这才具有吸引力。
整本书很有条理性,看完绝对印象深刻,对整体的框架,对某些小细节,笔者几乎都可以如数家珍了,第一章教师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教育学生先教育自己,立人先立德;第二章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寻找正确的沟通方式,现获得的认可再做进一步交流;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教育学生先要要明确有目的
第二篇:《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心得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书心得
----------王会娟
杨柳依依,春意漾在天地间。行走于绿叶红花边,单调脚步因思想的灵透而变得轻盈、干爽、意趣非凡。信手拈来一抹新绿揉捻之余一股清香留于鼻息,怡神舒意中多了几分惬意。心头有了春意,工作中将处处有新的亮显。
点亮心灯渲染异彩得益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当我拜读完著作后,被关老师的那种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更加敬佩的是关承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在琐碎、单调、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点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教育规律,归纳教育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使自己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
在她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在现代的新型社会背景下,我们教师工作赋予了新的思想、教育方式,我们应与时俱进,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用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正在成长中的一代少年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学校作为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育效果最直接取决于每一个育人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上。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自尊心、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所以这就需要为人师者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将不仅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关承华老师认为‘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时间中不断修炼。”
2.用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在她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曾一次次的和学生谈心、沟通,但往往只是我说,他们听。因为我觉得我是老师,我是教育者,我是为他们好,所以他们就得听我的,一旦出现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学习,不知进取的学生,我就觉得很生气、恼火,甚至还会反感,绝望,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后就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样使得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更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就使得我对学生越来越不了解,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来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一个让学生服的老师,首先得走入学生的心理。学生心中有事情,会向你倾诉;遇到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够的。虽然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但总好象感觉到和学生有一层隔膜,虽然平时总找机会和他们聊聊谈谈,但真正在我面前吐露心事的孩子为数不多,大多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呢?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做一
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3.用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我们的学生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心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味凭主观意想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而且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差。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讲自己的心理话,形成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良性互动氛围。
4.用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让你的学生当时能接受你,亲近你,离开若
干年后记得你、怀念你,只能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完善,去朝着这个目标和境界努力。要用心去悟,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方法,悟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才不至于在飞速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形式下掉队。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凭什
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中,关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许多教育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每位班主任都会经历过的事情。然而关老师在处理这些“小事”时却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们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个教育细节做亮,才有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读好书,好读书。绿意绽放必将染翠角落,迎来教育的春天。
第三篇: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欧洲新城经纬小学都丽
站在教学讲台已近8年,常常会被老教师的一言一行所感染、打动,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也常让我钦佩不已。常去模仿她们的语气和做法,只为让学生服我。但依样画葫芦,总是画不出它的神和精髓。也常疑惑不解„„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敬佩自己,凭什么让自己的学生服自己呢?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放假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时候《让学生服你》这本书,单看书名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读了这本书后,受益匪浅,有很多感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想让学生“服”,教师需要练好内功。
首先,用过硬的能力赢得学生的尊敬。
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自尊心、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所以这就需要为人师者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将不仅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其次,用真诚和理解赢得学生的心。
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总觉得我是老师,我是教育者,我是为他们好,所以他们就得听我的,一旦出现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学习,不知进取的学生,我就觉得很生气、恼火,甚至还会反感,绝望,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后就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样使得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更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就使得我对学生越来越不了解,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来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一个让学生服的老师,首先得走入学生的心理。学生心中有事情,会向你倾诉;遇到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够的。虽然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但总好象感觉到和学生有一层隔膜。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呢?我常看到书中的老师在空余之际会和学生闲聊,学生也会放开地侃侃而谈,还不时地发出笑声。
书中说到,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做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
然后,用高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崇拜你。
我们的学生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心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味凭主观意想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而且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差。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讲自己的心理话,形成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良性互动氛围。
最后,用爱的温暖让师生的心贴的更近。
在《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中书中还写到很多案例是有关于老师的付出,学生能理解多少的。现在我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叫苦“我对学生怎么怎么的付出,可是学生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在背地里骂我„„”。更有些老师实在忍受不了,就直接在学生面前叫苦“我怎样怎样的为了你们,你们却„„”。但学生听完之后感动了吗?结果是还没有,甚至你叫多了,学生还闲你烦!难道学生真的一点都体会不到你的付出吗?原先我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但看了关老师的案例后我开始确定: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只是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理解存在着一个“时间差”。老师的理解应该是“现在进行时”,而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却是“将来时”,因为学生处于弱者地位,他们不成熟、不理智,他们的戒备心态、逆反心理往往是孩子们不会换位思考,也不愿去违背自己自以为正确的意志,所以就做出了种种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表现,让老师们心理不平衡。等时过境迁,学生明白后,他们就开始感激你了。
让学生服你。不要只是责怪学生不听话,而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会用我的心、我的情、我的理念去为这门艺术而奋斗。
第四篇:《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用脑 用心 用情的教育
——《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读后感
内容摘要
作为一名新老师,经常会碰到有学生不服自己的时候,那种时候的无奈、无助的情绪对我们来说是很深刻的,而我们就在这种情绪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心中那个怎样才能当一个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教师的渴望却从未间断过。
关键词:佩服 信服 折服 心服
新教师培训之际,教育局给每位老师推荐了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高级教师关承华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本书。这位具有32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普通中学教师,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在琐碎、单调、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点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教育方法,使自己在教师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她的教育理论深受年轻教师的喜爱。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培训期间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一、用“脑”去思考教育
书中一开始关老师就提出:用“脑”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英国作家笛福曾说过:“一个有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好自己。”关老师在给年轻老师的许多条建议中首先提到,教师要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吧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我们身边来。关老师列举了许多自己身上发生的教育小故事,比如军训与学生共同淋雨训练和解决因“公”丢车的事件,她用自己的敬业精神、良好品格、只是结构乃至高压气质、幽默谈吐,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我们教师本身,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它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修炼。
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和班主任,我深知自己有许多方面的不足,但我缺少的是经验,却绝不是热情。我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尽力弥补着我经验的不足。作为一名新初一接班的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为了树立新生正确的仪容仪表形象,我严格的要求着自己,不穿奇装异服,不带耳环首饰,尽力做到朴实整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班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其他同学表现都非常符合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二、用“心”去品味学生
在书中,关老师还提出了用“心”去品味学生,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还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先信其人,后信其道”,只有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与理解,才会对你所传之道有发自内心的信服。
关老师关于师生间理解的“时间差”提法,我觉得非常好。老师只是比学生先学了几年知识,所以比他们懂得稍微多一些的普通人而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英语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这些语法知识点我都已经教授过学生了,怎么考试的时候,学生们还是老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也常常为此犯嘀咕。但是,在看了关老师的这段文章之后,我的心似乎就放宽了些。作为教师,我们整整比他们多学了至少十年的知识,并且在这个专业知识上专研了许久,运用起来自然自如得多。其实学生们正在不断犯的错,何尝不是我们当年作为初中生是也产生过的疑惑呢?如此一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不在钻进死胡同,而是能够站在一个高度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当然如果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那一点上落后,以及需要何种程度的帮助,那么教师就应当主动地找他个别谈“心”。当我们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要注意,这种谈话不是长时间的讲解,二是加以指点和题写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在班上,有两个男孩子非常贪玩,对篮球有着疯狂的迷恋,甚至一次次为了打篮球而迟到,如何学显然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于是,我总是隔三差五让他们到办公室和校园里散步谈心,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我。亲其师,信其道,渐渐的,他们开始愿意适当的去背诵一些单词了。虽然他们的成绩依然不够理想,但是他们听从了我的建议,愿意去阅读,无论是课文还是课外书,他们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
三、用“情”去感化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其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首先感受到了师恩、师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真情的师爱,温暖与滋润的是孩子们的心,而心花绽放才是最美丽的。——关老师如是说。
事实证明,父母之间出现的问题,常常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这些问题家庭里的孩子,越来越引起学校以及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关注与爱护,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健康成长。而如何用心观察学生,从蛛丝马迹里发现问题,则成了老师必修的一门内功。
记得在本学期开学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班里有一个上学从来不迟到,学习成绩稳定且听话懂事的男孩子居然上学迟到了。一开始并没有认真询问情况的我只是用眼神责备了他,并要求他课后到办公室找我说明情况。然而,他却在课堂一直闷闷不乐,而且神情不太对劲,平时上课对答如流的他,在被我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时居然也是吱吱呜呜。下课时候情况更不妙了,全班同学都跑到操场上去做早操了,他却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的嚎啕大哭起来。虽然当时我的心里非常着急,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询问他情况。原来,昨晚上他睡着以后,爸爸喝醉酒回到家时与妈妈吵架了,当时大人们一句争吵时的气话“离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惊吓,整晚忐忑不安,无法安心入睡,所以今早上学迟到了。今天这一整个早上,这个小男孩仍然深陷在父母将要离婚的恐惧与悲痛之中。作为一个也曾经在初一时候深受父母感情问题困扰的我而言,我忽然特别心疼这个孩子。调整了心情之后,我稍稍安慰了他,并走出教室,给他的妈妈打了电话了解情况。孩子的妈妈显然完全没有了解孩子从昨晚到今天经受了那么沉重的心灵煎熬,在得到这只是父母间吵架时的气话时,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下了地。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孩子妈妈表示会重视这个问题,而我则再次回到教室,跟孩子解释了解到的情况。经过这样一件事件之后,我真正走进了这个男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不再贪玩,不再爱说小话,对于英语的学习,更是充满了热情,成绩稳步提升。而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从此以后,如果有同学说了我的“坏话”,他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理论的人。
关老师告诉我们,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或者瞬间迸发。书中
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促使我决心做一个“用脑 用心 用情的教育者”,正确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过错,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对自己多一些反思。同时,我还学习到了许多解决手中棘手问题的方法。教育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意义非凡的平凡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奋踏实的工作。只要我们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个教育细节做亮,就有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
姓名:杜新鑫
联系电话:***
地址:广西柳州市永前路三区61号 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学
邮编:545007
第五篇:读《让学生服你》有感
读《让学生服你》有感
近日读了《让学生服你》一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中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让学生服你的理由: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1.用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正在成长中的一代少年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学校作为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育效果最直接取决于每一个育人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上。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自尊心、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所以这就需要为人师者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人格魅力,将不仅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关承华老师认为‘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不是指亲情、亲近、亲爱,学生对老师的“亲”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而真正赢得学生佩服的,是老师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时间中不断修炼。”
2.用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
在她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中用大量感人真实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曾一次次的和学生谈心、沟通,但往往只是我说,他们听。因为我觉得我是老师,我是教育者,我是为他们好,所以他们就得听我的,一旦出现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学习,不知进取的学生,我就觉得很生气、恼火,甚至还会反感,绝望,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后就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样使得学生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更不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就使得我对学生越来越不了解,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来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来越差。
一个让学生服的老师,首先得走入学生的心理。学生心中有事情,会向你倾诉;遇到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够的。
虽然和学生的关系处得不错,但总好象感觉到和学生有一层隔膜,虽然平时总找机会和他们聊聊谈谈,但真正在我面前吐露心事的孩子为数不多,大多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呢?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做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3.用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
我们的学生还未成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感情还很稚嫩,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他们的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心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味凭主观意想而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而且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差。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愿意讲自己的心理话,形成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良性互动氛围。
在《让学生服你》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许多教育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每位班主任都会经历过的事情。然而关老师在处理这些“小事”时却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们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个教育细节做亮,才有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师。读好书,好读书。绿意绽放必将染翠角落,迎来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