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观摹特级教师之课有感
2012年9月踏入一小以来,曾有幸受学校领导指派,到新乡和县外国语小学观摩垂听国家级名师的课堂。听了几节课和报告会后,我个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激荡不已,感触很大,收获颇多。拨云见日,扫清尘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教学之路更为明确。下面就我个人的收获向大家作一下汇报。
一、教学理念要正确
教学如果理念不对,怎样努力也不会有多大成功,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前行。贾老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应是看“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教“语文”就是教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字习文。只有时刻关注学生字词句篇的掌握情况,才算是找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否则,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一句话课堂上应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以生为本,关注全体;以练为主,激励潜质,产生动力。”说起来人人都明白,但“共做”的少,现在上课都是追求“新”,上课是上给同行看,上课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公开课的准备不是重在钻研教材,而是重在用什么“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亮点的吸引”。把传统行之有效的东西丢了。古人没有这些,诸葛亮照样舌战群儒,《出师表》照样感人肺腑。
二、教学老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自课改以来,我们学“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西峡模式”,再加上多媒体的冲击,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但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读依然很差,添字、掉字、重复、不流畅、感情不对的现象没有根本性变化。习作依然畏难,写不好,下笔没话说的现象仍然很突出。语文课堂花了很多时间,收效甚微,低效,令人迷茫。这不禁让我们疑问,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对老师有怎样要求?
经过此两次听课,我看到了专家们身上的共性的语文特质。①丰富的文化底蕴;②坚定的教学理念;③幽默创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语言评价能力;④高超的朗读能力;⑤吃透教材和学生的熟练能力。他们要求老师眼要“毒”—一看文章就知奥妙;目要“准”—一读就能提纲挚领;心要“善”—心中充满爱,薛瑞萍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权力惩戒。”;嘴要“甜”——讲究语言评价艺术,具体而又能激励。“广博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做一个有深厚文艺修养的老师,永不停下读书的脚步。
三、教学要把“读”放在首要位置
专家们教学要求,上课应①读写结合;②读议结合;③读演结合④读想结合;⑤读画结合。始终都强调读的重要性,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一课时就是指导读书和写字。指导读的时候,让学生读,注意读法指导,读出文章的感觉。要多读少问,问也是为了读。最后通过读书不分析文章就已经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和感情倾向,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强调范读,学生读的不好时,不可泛泛表扬,应直接指出错误,并指导正确读法,反复进行,直至读好为止。只有读的水平上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上去,才能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四、教学要实在有用
①“真实”不花架子。语文就是为了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教授母语,需诵读感悟,涵绿体味,积累,传统的成功之处,符合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应坚持。课堂需要更多的是书声,静静思考揣摩,而不是活泼无目的低效的形式;
②“简化”上课抓主要词语、句子,问题,进行反复训练。
③“不精彩”却“精彩”。贾老师刚上来就告诉我们不要关注他,他的课“不精彩”,初听让我甚为疑惑,听后方才恍然大悟。贾老师说所谓“不精彩”指的是不故意追求“表演”,而实际上课堂精彩无处不在。大胆干净幽默充满感情的评价,让学生在他的课堂经熏陶个个生龙活虎。一个个平常坐在那一动不动的也能够频频举手,妙语连珠,表现让人甚为意外。
④强调练。贾老师等特级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练,营造一种“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课堂,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
五、领会了我怎样学课
贾老师的“三看”“三不看”简洁明了,却又至理至真,道出了读文课的真谛。一看教学,不看表演。听课学课时,一是要关注别人怎样驾驭课堂;二是怎样处理教材;三是如何启迪学生;四是如何设计教案。看他们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不是看老师表演怎样好。课堂不是戏剧表演,看得是“台下十年功”老师的功底,而不是“台上一分钟,回想确实如此。原来听课,总感觉别人讲课好,但不真,感觉学不来,也做不来,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味道,越想越佩服贾老师言少而理深,真是听师一堂课,胜教一辈书。拨开云雾见太阳,原来也去郑州听过省级公开课回来后感觉心情激荡,兴奋不已,向领导同事汇报,也是侃侃而谈,但是说说而已,无法实践到课堂中去。
二、看学生,不看老师,先看学生的读和说,次看学生的写。读说的能力可预见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省特级教师展示课听后有感
编织一个语文梦
——省特级教师展示课听后有感
怀着一颗对语文的热爱之心,在这个美丽的三月,我又去了一趟杭州,参加省小语教研组长培训和观摩最新特级教师展示课。
来不及欣赏怡人的西溪公园,来不及游走幽雅的西子湖畔,来不及再一次目睹古老的宋城千古情„„只因语文,这位拨动我心弦的“情人”。
与特级教师面对面的时候,总让我们有不少收获,也让我们时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真正有效?我们该如何继续走这条漫长的语文之路?
汪潮教授的报告《当前一堂好语文课的要求》中指出,我们的语文好课堂应该是有记下几点内容的体现:目标整合、板块设计、语言习得、学生为本、师生对话、气氛活跃、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和教风朴素等。
纵观两天的语文课,每位特级教师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去实现自己的语文课堂,各有千秋。
一、明确目标,板块分明。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应该课前目标明确准确,课堂板块分明清晰。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有所得,得的不是文本内容,而该是语文方法。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个实例:
张敏华老师执教的《夏夜多美》目标定位:
1.通过集中与随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通过自力分析学习“哭”字,在阅读活动中区别“趴”和“爬”音行义的不同。
2.创设童话情景,体会角色心情,读好角色对话,感受美好情感。3.通过想象说话,发展学生的形象力,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张老师的目标定位,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合理选择生字的个别教学,让学生有所侧重地、有方法地去学习生字;而不是用完全的灌输来代替。张老师依据这样的目标定位,将课堂教学分为“情境导入”(通过用“啊“来赞美夏夜,提升口语能力),“多方识字”(通过随文识字、字理分析、抓多音字、叫唤名字等方式),“精读理解”(通过抓关键词理解、指导朗读、编绘本阅读等方式),清晰的板块设计,为我们呈现了一堂优质的低段语文课。
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学生就该永远是课堂的主体(主要参与者)。脱离了学生主体的教学,不能称为合格的语文课堂。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要以生为本,还要以学定教。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下,再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夏夜多美》的最后一个环节,张老师的细节教学感动着我:教师指导书写生字:“他”和“她”的时候,端坐在椅子上,拿起铅笔,放在投影上一笔一画地写。还时不时地提醒孩子们:写字的时候,姿势要正确。这正好体现了修改版课标的变化与强调之处:写字姿势要正确。
三、习得语言,学以致用。
王慧琴老师执教《买木雕的少年》,通过两组词语的教学,让学生能将词语的认读、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组词语: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景色壮观 清晰可变
第二组词语: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还运用这些词语,将课文的内容梳理清楚,并完整地加以概括了。
最后一个环节:用上面的词语说一说课文的大概意思:大瀑布真是()。这里(),()。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仔细观赏,()。当我因为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不得不放弃购买象墩时,为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买木雕的少年赠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我很感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把词语理解、句意理解、课文朗读和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仅习得语言,还学以致用,何乐而不为呢?
四、丰富资源,活跃气氛。
我们追求朴素语文,但是不排斥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趵突泉》引用两段小视频,让学生的想象得到直观的感受;《夏夜多美》出示夏夜图,让学生感受夏夜的美丽,激发阅读兴趣;《画家和牧童》引用书法家绘画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浓墨涂抹”,什么是“轻描细笔”;《买木雕的少年》,展示各种木雕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词语;《梦想的力量》中间穿插展示非洲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只有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利用好我们的资源,那么我们的语文课肯定更加活跃与精彩!
五、返璞归真,提高效率。
来自苍南的特级教师何必钻在执教《梦想的力量》这一课时,精彩之处就在于设计独特,却又朴实有效。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花边的游戏。通过课堂本身的优化设计,来引人入胜。就如电影《碟中谍》一般,何老师的课也是环环相扣。
由“导入,激发阅读期待”开始,让孩子们快速进入课堂的主题《梦想的力量》;
图”的知识梳理方法来理清主要内容。
第三步,引出“瑞恩到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情况,建构阅读话题。让学生自己去质疑,提出问题。
第四步,让学生自己去解疑,探析梦想的力量(如何产生?如何实现?有何效应?)学习写话(没有写,只是说)提炼主题。
最后,由教师总结,延伸梦想故事。
正如新课标里提出的对高年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点就提到:“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何老师不但搜集了课外有用信息,还利用这一信息,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真是一箭双雕啊!妙哉!
如此教学设计,体现的就是何老师的设计理念——着力追求撒个转变:一是从“文本内涵的感悟”转向“阅读策略的渗透”;二是从“以教为首”转向“以学为主”;三是从“关注言语内容”转向“关注言语形式”。返璞归真,又有高效,让学生真正从语学文。
„„
两天的语文课堂都充满着课堂意识、效率意识和生本意识,这也是让我们语文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语文课本来就该沿着这样的趋势走下去。
即使拥有特级教师的冠环,也难免有遗憾的地方,因为我们都是一名在课堂上的语文老师。我想,我们语文老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弃内容,不拖堂。
拖堂了,孩子还是端坐在那里;可是心呢?早已飞到窗外去游戏。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尽量不要拖堂,为了孩子可以拥有宝贵的休息时间,也为了我们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
2.重视练笔,不忽视。
两天的课堂,真正在课堂上练笔的机会几乎没有。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语文课的课堂练笔意识还不够深刻。有无强调的必要?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与实践。
3.修炼过渡,要精致。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除了设计优化之外,我觉得教师的过渡语也十分重要。过渡语不认真地加以思索,就不能正确有效地引领孩子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太过随意的语文课堂,就会使得课堂效率不高,让语文课杂乱无章。
4.练习国语,要标准。
汪潮教授自嘲说自己到处讲座,最多只能得九十八分,其中两分那就是因为普通话不准。我们语文老师要让孩子们讲好普通话,首先自己也该讲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由于,我们处于一个方言与普通话相差甚远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时时拿起普通话书来练习练习,不至于我们的普通话说不好,甚至让孩子们笑话了。
„„
语文课,该是怎么样的?
回想自己读小学时,我的语文课就是一位语文老师,一本语文书,一支粉笔。仅此而已。这也是我心目中的最真实的语文课堂。无功利性,无目的性,只是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享受中学习真语文。
让我们都来编织一个语文梦,慢慢地,耐心地。不要繁花似锦,只需真材实料。
第三篇:特级教师课例
特级教师课例:对中班综合活动“和筷子做朋友”的改进和反思 作者:朱文华来源:早期教育时间:2013-02-06点击:207次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安全及礼仪常识。活动准备
筷子人手一双。每组一盆豆子,PPT:美丽的筷子、外国人进餐、筷子的发展,图片:握筷姿势图。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兴趣
1.猜谜:兄弟两个一样长,上下饭桌总成双,酸甜苦辣好滋味,都请它们先来尝。
2.幼儿学习正确表述:两只筷子,一双筷子。
二、欣赏筷子,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1.欣赏筷子。
(1)提问:谁家里有筷子?你家里的筷子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
(2)看PPT“美丽的筷子”,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2.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1)提问:我们中国人吃饭都用筷子,那美国人、法国人这些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呢?
(2)幼儿观看外国人进餐的PPT。
(3)游戏:餐厅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看不同的进餐图片,幼儿觉得是中餐的。就模仿中国人吃饭,觉得是西餐的,就模仿西方人进餐。
3.了解筷子的起源。
(1)提问: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其实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你知道筷子是怎样发明的?
(2)教师出示筷子发明图,请幼儿给这些图排序。排序后教师结合PPT简单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
三、学习使用筷子
1.幼儿第一次尝试使用筷子。
(1)提问:中国人发明了筷子,每个中国人都会用筷子,你们也想用筷子吗?
(2)幼儿拿着筷子尝试去夹豆豆。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幼儿拿着筷子练习,3.幼儿再次尝试使用筷子夹豆豆。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练习的孩子。
四、了解使用筷子的一些安全、礼仪知识
教师用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不正确的筷子用法,提醒孩子不玩筷子,吃饭时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敲打餐具。
活动分析与改进
分析内容:幼儿进入中班以后,将逐步从使用小勺用餐,过渡到使用筷子用餐,有部分幼儿也已经有了使用筷子用餐的生活经验。因此,在中班上学期进行本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真正与幼儿实际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而且教学内容也比较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发展。
分析目标: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安全及礼仪常识”。不仅满足幼儿生活技能学习的需要,也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使双手的动作和眼、头、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同时在活动中还知道使用筷子的安全知识及进餐的基本礼仪。另外,关于“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这条目标是幼儿已有的认知,不需要定在目标里。在活动中幼儿对不同外形特征的筷子有一定的兴趣,但又不完全了解,因此,建议可以将这条目标重新调整,改成“了解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这样目标就根据《纲要》的要求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分析过程:由于幼儿思维呈直观、具体和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有目的地创设和运用多元感官的学习场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建议将教学活动的场景创设成与本次活动密切相关的“娃娃中餐馆”,让幼儿一下子就进入进餐的游戏情景。活动就在进餐的游戏中进行,幼儿来餐厅进餐一观察不同的筷子一了解中国的筷子文化一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一知道使用筷子的安全方法及用餐的礼仪。
整个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原来的方案是让幼儿先自己尝试使用筷子,在对筷子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通过语言、图片介绍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握筷基础后,马上让幼儿用筷子练习夹豆子。整个过程中,教师说教、幼儿看图片的时间太长,而且幼儿刚学习使用筷子,马上就让他们夹豆子,难度太大,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我建议让幼儿在进餐游戏中不断操作练习,将活动过程这样调整:
一、幼儿进入餐厅,认识筷子
幼儿进入餐厅后,马上就看到用餐的筷子,由于每位幼儿用的筷子都不一样,引起了幼儿对不同特征筷子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着重从色彩、材质、造型方面引导幼儿相互观察、交流、概括。知道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二、游戏:娃娃中餐馆
第一盘炒什锦:(有各种蔬菜、荤菜)请小朋友用筷子夹一些蔬菜和荤菜到自己的盘子里。(提醒孩子只能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抓)在进餐过程中,有的幼儿会用筷子夹菜,可有的幼儿怎么也夹不起来。怎么办呢?让会用筷子夹菜的幼儿来传授经验。教师再和幼儿一起将用筷子的方法编成儿歌:小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拿起小筷子;食指中指管外筷,无名指放在里筷下;轻弯食指和中指,夹起饭菜吃得香。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配上PPT进行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
第二盘是馄饨:幼儿用刚学会的方法学夹馄饨,数数每人能吃到几个馄饨。让幼儿在吃馄饨的游戏中,巩固练习用筷子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关注个别差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找到适合的练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盘才是夹豆子比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豆豆,比比谁夹得又快又好。教师和幼儿共同比赛,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
三、大家来评“进餐小明星”
最后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理由。幼儿都会从用餐技能、礼仪等方面来评。在评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用餐时不玩筷子、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敲打餐具等等用餐的礼仪。
对改进活动的反思
将教学过程创设成餐厅游戏的“情境教学”,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角色间的情感交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将活动目标、内容、方法镶嵌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背景中,能形成以“真”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手段,以“美”为整合,以“周围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1.以“真”为核心——根植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的“和筷子做朋友”作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使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如鱼得水。
2.以“情”为纽带——达成师生的情感交融。建立亲密无间的师幼关系是教学强有力的纽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共同进餐的平等而又融洽的师幼合作关系,并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幼儿,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激起幼儿的情感,情感交融反映了师幼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了对方,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以“趣”为手段——促进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喜欢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参与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娃娃中餐馆”这个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情境一幼儿一教师”三者之间形成相互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磁场环境中,三者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活动中,教师为
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教学的个体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做到教师和所有幼儿的充分活动,达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
4.以“美”为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整合。“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要像艺术那样吸引幼儿。在教学中,我们创设美的场景、美的画面并配合儿歌音乐,将场景、游戏、情感、行为、语言融为一体„„以“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的熏陶感染。在“娃娃中餐馆”的情景中,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特征的筷子,并自己尝试使用筷子。使双手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在进餐的过程中,了解安全常识和基本礼仪,学习怎样做个“行为美”的文明人。修改后的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目标的整合之美、活动过程的情景之美、活动手段的多样之美。
编辑:守望学前
第四篇:特级教师评课讨论稿
全国特级教师评课讨论稿
xx:
听了王xx老师的这节课,我对“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加深了对这种教学理念的认同感。“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目的性更强,对文本的解读更指向学生的写作。《与象共舞》这一课,王老师侧重于命题的方式,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以《与象共舞》为题,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步步深入,目标指向十分明确。
xx:
王xx老师的课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1、以“睹”为线索,既深刻理解了文中“熟视无睹”的含义,又扩展了对带有“睹”字的四字词语的积累,更以这些四字词语与课文的新词,整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这一环节能高效地呈现课文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和运用新词。
2、对第五自然段两句话的精读。王老师通过反复的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大象跳舞一点儿也不觉得笨重,进一步的跳舞的节奏,更甚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也有节奏感。通过深入品读第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引出了“与象共舞”的引申义,拓展学生的思路,为今后的习作命题、选材打下基础。
王老师的整节课从“习作本位”出发,各个环节均以此为目标,可谓是匠心独运。
xx:
王老师以写作本位的读写观指导下的《与象共舞》教学中,首先以课题质疑写法,让学生思考自己来写命题作文《与象共舞》会写什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写法的质疑。紧接着,王老师抓重点段第五段,通过指导朗读,抓“拥”“节奏”等词,让学生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写作密妙,同时感受全文“一语双关”的构思特点,从而渗透读写知识。最后扩展题目,带动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xx:
王xx老师基于“写作本位”目标背景下,上了一节略读课文《与象共舞》。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问题巧设活问,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王老师挥洒自如,不不愠不火,不动声色地带领学生渐入佳境让人倍感自然舒缓。
从“终点”思考,从“起点”出发。王老师以阅读教学实现习作技法迁移的意识非常强烈,他知道这节课的“终点”是要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迁移写法,于是整堂的教学便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王老师从一个“睹”字导入课文,用拆词法和找反义词法理解“熟视无睹”,然后从课题入手,质疑写法,通过抓重点段第五自然段,通过词语“拥”、“节奏”等词体会文章表达,最后再回归课题,扩展题型。教学目标很明确,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有节奏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效果很显著。
文本解读懂得取舍,教学内容还原生活。王老师侧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直接进入教学主题,抓住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王老师大刀阔斧,只选取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层层推进教学情节,得出课题《与象共舞》的深层意思:人与大象亲密无间。然后简略学习课文1-4自然段,引领学习全文,并适当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怎样写这种题材的作文。
但我有一个疑惑,我们常说一课一得最好不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揣摩文本表达,学习习作技巧。但是,1-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也比较特殊(每段有中心句,并且文段内容表面上与课题并无关系),我们是不是应该一两句话粗略带过?课末,王老师以自己的语言直接引出每段中心句,然后总结说这些段落虽然表面看与课无关联,但事实上却是写了大象与人的亲密无间。我在想,既然引领学生学习了第5自然了,学生明白了课题的深层意思说的就是大象与人的亲密无间关系,那让学生迁移学法,回到课文的1-4自然段,让学生快速浏览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课题的关系,而不是老师急于主动概括,这样的方法可取吗?
xx:
昨天听了全国特级教师王xx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这一课,让我再一次近距离目睹名师的风采。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王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细读,与文本全身心的接触,对文本有深刻的认识,对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有高度的敏感,能感受到文本所发出的细微声响,来自灵魂的声响,真正读懂了教材,才会在课堂上驾驭自如。
如王老师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中,由文中的“熟视无睹”带出“有目共睹、先睹为快”等词语,并让学生将这几个词分别填入句中,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起来,巧妙地渗透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方法值得学习。
又如王老师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在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象之间的亲密无间,老师抓住两个关键句子,特别是引导学生品读“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这一句时,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句子对比,(句子部分只保留动作词与原句进行对比),说实在,当时我在听课时,觉得这个句子没什么太明显的地方呀?一时不清楚王老师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什么?后来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轻声读、急促读、快读、慢读、舒缓读等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含义,再回到原句读,体会原句有长句有短句,哪里应读得急促?哪里应读得舒缓?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学生在读中慢慢感受到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一只灵活可爱的大象,这只大象与人之间没什么距离,亲密无间,同时也感受到原来语言文字也有“节奏”,这种“节奏”来自于文字的结构,王老师让学生仿照作者这种写作方法说说其他小动物活动的句子。看到这,我恍然大悟,王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呀,他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写而读,让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真不愧为名师!
时间:2011年9月28日4时40分
地点:区发展中心106室
出席人:xx xx xx xx xx
主持人:xx
记录人:
发言记录:
1、xx老师:
我精读了麦老师的《<珍珠鸟>文本细读》,麦老师解读细腻,开头引入的形式好,既表现了珍珠鸟的小巧可爱,有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后的教学,把“信赖”和“怕人”的矛盾结合在一起,学生感受到爱,又感受到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相处。
2、xx老师:
我精读了《“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访谈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秘妙”一词。解读文本要有深刻的理解,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发现奥妙。读写结合要注意方法。引导学生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做出判断,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3、xx老师:
我精读了《阅读教学的关键——细读文本》,我非常同意“原文比较阅读”观点,这样比较容易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窃读记》,通过补充原文,孩子们容易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正因为有些人不嫌弃,才造就林海音的文学积累,成为作家。通过背景资料的搜集了解林海音的童年生活,深刻理解窃读的惧怕与快乐,受到感染,激发阅读兴趣。
4、xx老师:
我精读了《“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访谈录和《多文“一”练:“随文练笔”设计的新视角》。我认为单元主题练笔会比较有效。以五年级第一单元为例,主题是:我爱读书,要关注“爱”的表现。所以练笔点的设计可以是这些:(1)爱的动作;(2)爱的语言;(3)爱的心理活动;(4)爱的感受。具体到每一篇课文,如:《窃读记》,人物的动作细节、心里独白、对比的手法场景的烘托等;《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采访记录的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抓关键词提问的方法、选取典型对象的方法等;《走遍天下书为侣》,(1)递进关系的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是,也是。(2)先后顺序的仿写(第7自然段):首先,然后,还会在 ……《我的“长生果”》,举例法、名人名言的用法、总结感悟法等。
5、xx老师:
我精读了《阅读教学之关键——细读文本》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几大缺陷及原因,就是文本细读不够深刻。然后向我们介绍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在上学年在光大听了武凤霞老师的《巨人的花园》和她的讲座,武老师也提到了她是怎样备课的问题,其中如何细读文本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觉得,文本细读可三步走:第一步:以读者的角色感知文本,先不要看教参或其他辅助资料,自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和情感;第二步“以教师的角色,从组织课堂教学的角度再次深入研读,结合具体目标思考、探寻方法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可适当借助相关的资料,进行设计;第三步:以学生的角色走进文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预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理出解决的途径。
例如《梅花魂》的教学,三年前教完这课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反思:教学基本是传授的,只是抓住外祖父谈梅花精神一段,通过朗读、联系实际事例等去理解,感觉这样的效果不好,学生体会并不深,也没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现在我再次教这课,同样也是抓这一难点。我尝试找作者的有关资料,我发现作者有这样的一段自述:”我铭记外祖父的嘱托回到了祖国。我在祖国上完了大学,不幸赶上十年浩劫。由于有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把我从东海之滨的厦门发配到太行山,当教师、当农民,政治上、生活上历尽艰辛困苦。海外的亲友再三劝我出国,但外祖父的墨梅、外祖父关于墨梅品质的谆谆教诲,伴我走过青年时代万苦千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国最危难的岁月,我与祖**亲同在!粉碎四人帮后,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先后出版了18部著作,计600多万字,文章在国内外近百次获奖《梅花魂》一文被选入18种文选和海内外大、中、小学课本,我用梅花的坚贞鞭策我对祖国的忠诚,我以梅花的气节激励我前行的勇气,从而完成了外祖父对我的殷殷嘱托,也身体力行的体味了梅魂——赤子之魂——国魂的深刻内涵。”我对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上课时,我呈现了这些资料,学生对梅花精神的感悟更深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文本细读这方面,还要不断积累经验,做得更好。
第五篇:记特级教师于漪
记特级教师于漪:师魂,岁月深处的烛光
2009年09月05日 作者:李玉兰
来源:光明日报
师魂:岁月深处的烛光
——记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闻一多先生的《红烛》用来描述上海杨浦高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最合适不过。今年80岁高龄的于老师,如同一支红烛,58年如一日,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心灵,也点燃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从教热情。
于老师的语文课有魔力,她的学生们都这样觉得: 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诸多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章的大千世界中翱翔,不知不觉间,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她与深厚的民族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于老师常说,上课是教师“用生命在歌唱”,她执著地要求自己,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至终身难忘。
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坛,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学生,她的“育人”之心始终如一。1975年,于漪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班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近五十堂公开课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观点,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于漪又旗帜鲜明在她《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界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新一轮讨论,并使这场讨论最终在“人文性”上达成共识,写入了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初中、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于漪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众多年轻语文教师的老师,她认为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像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他们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如今,于漪老师早已退休了,但80岁高龄的她,仍然致力于教育事业。她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教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她在全国及上海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海语文课改教材的审查、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作着大量具体而卓有成效的贡献。一颗心殷殷切切,孜孜不倦。(本报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