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坪送教下乡观摩课有感
南坪送教下乡观摩课有感
苏喜红
有幸于4月11日在页崖小学聆听了南坪小学苏小丽老师带来的一节五年级语文观摩课,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具体有以下四点:
一、角色-先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
听了苏老师的这一节课,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她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走下讲台,和学生在一起参与课堂,把课堂的自主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而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她的这一种角色转换把我们领到了一个新型的课堂。走下讲台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可以引导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像朋友一样的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这让我想起了我平时给学生上课,总觉得自己就是权威,站在讲台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
二、魅力-源于课堂语言艺术地生动演绎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当我听了苏老师的课后,我感触极深:原来一个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竟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苏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优美,语调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独特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思绪。苏老师讲的是《游子吟》这首诗,她的导入别出心裁,先让同学们听了一段音乐《儿行千里》,然后由歌曲的内容过度到了课文的内容,自然又到位。
引用了几个赞颂母亲的比喻句和排比句,语言极有魅力,烘托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是:一段美妙的音乐、几句感人肺腑的过度语言、以及老师深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的强烈的震撼,感受到老师的语言实在是太美了!自己也要像老师那样去读,从而唤醒了学生模仿的欲望。这些都是因为苏老师的教学功底深厚,学识内涵丰富造就而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所以我真的需要学习再学习。
三、氛围-我们不缺少微笑和鼓励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苏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始终是面带笑容,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是如此。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做任何批评。所以学生不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不敢举手回答,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在读诗的过程中,还采用了比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或读诗时她总会说:“不用担心你说的不好,把你想的说出来,老师相信你能说好!”或者说“有谁还愿意试一下?”“那个同学读比这位同学更好?”等等,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这一点也值得我学习。
四、教法-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知道教学方法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也极富弹性与变化。苏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学生的心
理,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采用点拨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在解决一些较难问题时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与组展开团体赛,使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些较难的任务。在参与活动中学生始终是主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进行反馈、及时矫正,教师只作启发性的点拨和补充,提问也很有针对性。分层教学、渐次推进。多种方法的灵活使用既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要我学”的现状,较好地实践着“我能行”→“我要学” →“我会学”的梦想。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好好学习,所以,我要以这次的听课为契机,改变自己以往的一些陈旧的教法,认真的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研究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激情—感染学生、激活课堂的法宝。
我们知道,做什么事都需要激情,尤其是教育更不能缺少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社会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感情。缺乏激情的教育只能是一潭死水,也不会培养成具有激情的人才。苏老师在这一方面做表现的很出色,一节课,她一直激情饱满,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激活了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她和她所教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她以高度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着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从苏老
是的上课中,我才真正的感觉到了一个老师的激情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激情,它使我们如春水般平静的课堂多了几道波纹,也使我们平凡的人生增添了几抹光彩。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就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话: “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所以,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永远牢记:教育因生命而美丽,课堂因激情而精彩!我们的教学离不开激情的注入。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本着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目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可学习的机会,积淀教学素养,将所学到的先进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二篇:观摩“送教下乡”优质课有感
观摩“送教下乡”优质课有感
当天,作为“送教下乡”活动接待点所在幼儿园的一位教师,我有幸观看了一堂优质课,安庆市优秀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优秀的大班音乐活动。
在导课部分,该教师设计了手指游戏以稳定幼儿情绪达到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效果,后该教师以乐器——鼓切入主题,请幼儿仔细听鼓声,并引发幼儿注意节奏、轻重的区别。待幼儿完整听完两遍鼓声,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该教师将鼓声配合琴音与幼儿一同尝试按其节奏发声。在以上基础上,教师请幼儿探索随音乐做简单律动——用手指代替鼓锤随音乐敲在腿上、肩膀上……致此,幼儿完全掌握了音乐的节奏。从以上环节的设计中可看出,该教师综合运用了幼儿的多种感知觉进行探索学习。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该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幼儿直观表象的思维特点,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歌词。教师向提示幼儿随音乐仔细听歌词,把相应图片按顺序摆放整齐,完成该任务后,教师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请幼儿尝试独立回忆出图谱内容即歌词来,无形中又是幼儿加深了对音乐及歌词的理解与掌握。
幼儿在该次活动中,更多地是依靠外部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欣赏音乐,教师给予幼儿多次机会体验音乐节奏,到之后环节中幼儿的听音乐做律动、听音乐加歌词则显得水到渠成。整节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对富于节奏的鼓声充满好奇,50%以上的幼儿表现积极,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在对该音乐的掌握上,幼儿基本上都可以辨清节奏,按节奏做出律动,并能有效地记忆歌词内容,收效显著。
该次活动中教师将每个环节设计的环环相扣,幼儿学习时也感到轻松愉悦,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传播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也留给了我们良多的思考。
第三篇:-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有感
“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有感
10月7日晚上,我来到火车站想买动车8日去杭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可惜票早就买完了。由于近来身体不适,8日上午我挂了点滴,12:00乘快客到杭州。此次送教学科有初中数学(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吴文军,湖州南洵数学教研员褚水林)、科学、历史与社会(杭州市滨江区教研室办公室主任朱秋蓉)、思想品德(杭州市西兴中学徐亚娟,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教研员、省特级教师胡柏富)一行六个人,14:00踏上了浙江省“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之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开了将近3个小时终于到达金华磐安。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在这祖国六十华诞,注定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兴奋和为之骄傲并将其铭刻在记忆里的月份,我们来到了金华磐安,来完成省中心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送教活动:初中科学、思想品德学科在县实验初中举行,初中数学、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安文初中举行。
9日上午7:45听了磐安县实验初级中学卢素梅老师执教的一堂《汽化》的课,卢老师课上得真不错。我在卢老师这节课上幸喜看到了:
1、浓浓的“科学味”——体现一种“做科学”的理念,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她课堂引入:变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二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知识。
2、体现“科学即生活”,科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科学理念,整堂课有许许多多生活实例:拖过的地面、湿衣服、晒谷、烘手器、电风扇、高烧病人、游泳、人淋了雨、狗、沙漠冰箱等等。
3、体现“和谐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平等带进课堂。播撒爱的种子、培育民主沃土、构筑宽容绿洲、创建兴趣乐园、编织成功摇篮。听了之后我很是高兴:边远山区的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不错的,新课程实施后的成效是显着的。
8:40——9:25我也为他们上了一节展示课。课后,付校长从八个方面对我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几句鼓励的话语,使我心中顿时充满一股暖流,我感到幸福、快乐和自豪。活泼生动的课堂局面更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节课反映了“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的一些新理念”而已。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理念,是正确无误的,要想科学教学有效性,就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新课改的路走下去,钻研新课改的理论,修炼自身内功,并努力付诸实践。当然付校长评价有许多恭维的成分,但最使我高兴的是,在吃饭的路上,一位中年教师赶到我跟前,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这节课上得真好!”。一句鼓励的话语,使我几天来的疲惫,一下子抛到九宵云外,心中顿时充满了一股暖流,让我再次感到幸福、快乐和自豪!
然后是要我评价卢素梅老师这堂《汽化》的课,由于事先没有告知,所以我只是凭直觉对卢老师课进行了一番点评。
吃好中饭后,和他们实验初中的付校长交流了一下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真的佩服磐安县政府对教育的大投入。(08年磐安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而我们海宁是亿元)。
下午是安排我做一个2个小时讲座。在这讲座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磐安教师的身上闪烁着一种可贵的品质——谦虚。整整2个小时,下面79位老师没有一个人讲一句话,没有一个教师的手机响起,下面是一片寂静!我感受到了他们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感受到了他们渴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精神;感受到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害得我本来不想讲的一些实战的经验都一一倒了出来。
这次送教活动,我连续工作了7个时,虽然很累,但是累过后就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时可以独自回味讲台上的一处处精彩。从中收获的东西能让我受用一生。我们都看见了各自的进步与成长,体验着成长中的痛苦与快乐。只有不断学习、勤于交流、善于总结,勇于反思,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送教下乡,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给我搭建了一个展示教学艺术的平台。同时,送教下乡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虽然离开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淳朴、天真、渴望的眼神。活动结束了,我们乘着车迎着晚霞返程了,但我的思绪一直在延伸:我将秉持教育的梦想,满怀虔诚的信仰,汇聚生命全部的激情和智慧,向着远方,风雨兼程!
第四篇: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有感
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有感
张红燕 12月18日,马光兰名师工作室和孙成芳名师工作室按照本学期工作计划的部署,送教下乡到黑石川小学。两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马光兰和孙呈芳两人既是校长又是名师,由她们带队,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早晨6:50出发,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承办学校黑石川小学。一到目的地,我们感觉心旷神怡,天空是蔚蓝的,视野宽阔,校园规划整齐,天气虽然寒冷,但黑石川老师的热情让我们的内心感觉暖暖的。
一进教学楼,就感受到了黑石川小学浓浓的文化气息,墙上贴着学生的画,有老师们的书法,装裱的古色古香。来到二楼会议室,两位名师和黑石川小学校长互相交流着各自在工作上的方方面面。
今天出课的教师是三名工作室成员——福利一校的石磊老师和王礼梅老师,以及兰炼二小的王萍老师。参加听课的有黑石川小学及其附近学校的老师,也近二十人。我们还有幸参观了黑石川小学的各个地方。看到了以前从没见过的带有琴键的黑板,听说接电后是可以直接弹的;看到了学生们精致的手工作品;看到了一列列摆放整齐的电子琴;看到了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这样一个农村小学,它的设备绝不亚于我们这样一个城区的窗口学校。中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吃了食堂做的红烧洋芋,真好吃。
下午,我校的他玲老师和张琴老师分别为黑石川的老师做了班主任经验交流和个人课题培训,收到了黑石川老师的一致好评,之后大家合影留念。
马校长的总结发言高屋建瓴,发人深思,提出不论是初中还是小学教学,都要有负责人的态度,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心想:一个好校长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总设计师,是学校发展兴旺的关键,是能否造福一方的领路人。而这三位教师的精彩展现也让我深思,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一是这次活动组织的比较充分,尤其是黑石川小学积极筹备,精心策划承办,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二是出课老师认真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工作室团队的合作,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策略运用得当,手段多样,方法灵活,如发现法、小组探究法、任务型教学法、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合作交流、多媒体的有效使用等,增强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三是教师教学风格各异,魅力十足。授课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善于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师这个“导演”的组织和监控下,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不但“身动”而且也“心动”,课堂上学生活跃,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潜力,有学习的自主性,做到了学习的主人。
无论是哪个学段老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天职。既然我们彼此有缘分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交叉的一段,那么我们就要做学生的“贵人”,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像一条射线一样从原点出发永不停止。
第五篇:送教下乡体会
支教促城乡课改共进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府东街小学
胡爱芝
2012年4月5日到4月11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一周的支教生活,带给我是感谢、感动、感悟„„
一、感谢支教机会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市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教育局能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感谢高阳中心校东辛壁小学的领导、老师和孩子们。
二、感动学校真情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高阳中心校东辛壁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在我们到达之时,老师和学生们就早早等候在校门两侧了。孩子们手捧鲜花热情地欢迎着,孩子们高呼口号热烈的迎接着;全校老师期待的目光、那打心底里盼望的眼神;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肩上的重任的神圣。
走进东辛壁小学那整洁的校园,那设计巧妙的标语、版报,吸引了我的目光。学校虽只有二百来人,但老师们尽心尽力地工作着,全校老师紧紧团结在郭校长的周围,工作中群策群力,各尽所能,这种团结向上的精神令我感动。
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四堂课,听六节课,做一场讲座。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
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东辛壁小学的老师们每次听课记录都十分详细。评课中,好的地方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让我感动的是那种求上的精神。
三、感悟教育快乐
在支教的过程中,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我用心做课、用心讲座,用心交流,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对他人有点滴收获,就很知足,很快乐。这里的学生都很实在,很质朴;这里的教师很敬业,很诚恳;这里的校长很务实,很勤奋。在下乡支教活动中,我收获了更多的热情和温暖,我收获了更多的进步和惊喜。我是快乐的!在这里我感到了希望。不论在那个教室里都能看到学校对班级各项活动的评价,我感到这里有一位有能力的校长,有一些踏实肯干的教师,就会有一群健康成长的孩子,这里的教育充满希望!
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送教下乡,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上完每一节课的确要进行反思,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应该先了解学情,然后再去备课,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标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导学目标,设置可行的教学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次送教下乡让我收获了很多,只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