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早读课的低效现象调查及探究
英语早读课的低效现象调查及探究
建湖县芦沟中学汤红玲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又是一门有声的艺术。学习语言必须在听说上下功夫。早晨是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人一天中记忆的高峰期。因此,早读无疑成为英语学习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英语早读的质量,让早读真正的服务于英语教学,是长期以来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访谈的结果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对如何改变早读课的低效现象作一些探究。
关键词:早读误区高效探究
英语早读是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阵地之一,许多老师都不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早读也是我们最难把握或者常常被忽视的一个课堂,如果驾驭得不合理,顺其自然,教师只是起个看守作用的话,势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班级的教学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笔者针对于早读课,从对老师和学生做的访谈和调查可知,早读课的低效现象的存在,其课堂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早读课的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英语早读”,只查到48篇论文,如《关于搞好英语早读的思考》,《探索初中英语早读课有效教学》《浅议英语早读》《英语早读之我见》《浅谈初中英语早读课》《抓英语早读的几点体会》《解决英语早读的几个策略》等,其中初中英语早读的论文有31篇,这些论文都出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且没有出自“博士学位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由此可见,对于这方面的深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在我们学校,每周早读课是三节,时长45分钟,大家都知道每周的英语课堂时数为四节,由此可见,提高早读课的效益,对于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前段时间对老师做了一个访谈调查,访谈提纲内容是:
1、你认为现在早读课的误区有哪些?
2、你知道早读课有什么意义?
3、如何打造高效的早读课堂?对学生的访谈提纲内容是:
1、早读时你需要老师进行方法辅导吗?为什么?
2、在早读方式上你希望老师如何安排,才能更有效?
3、你希望早读课些什么?
现根据访谈的结果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改变早 1
读课的低效现象作一些探究。
一、低效现象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误区
1、目标模糊
许多老师对初中早读课的目标缺乏整体构架,没有对本学期的早读课目标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安排,由于学生缺乏学法性的指导,朗读课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使早读陷入无序、重复的境地,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2、任务规定太死
有些教师每节早读都给学生圈定明确目标, 布置具体任务, 使学生的学习受到束缚, 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 调整学习策略。长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将缺失。
3、学生大声朗读时间过长
有些教师让学生从头到尾大声朗读, 认为读书声音越高, 收获就越大, 效率就越高,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朗读英语固然重要, 但事实证明, 读书的效果取决于读书者用心的程度和读书的方法等, 与读书的声音高低是不成正比的。
4.教师整体领读,不能因材施教。
有些教师习惯了早自习时间逐字逐句地领读。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它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绩优秀的学生觉得这样束缚了他们, 没有时间去消化、领会语言知识。老师带读部分很多是他们课堂已经会读甚至是会背的内容。而成绩差的学生一节早读下来, 只跟着老师读了几遍, 自己原来不会的问题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 不会读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还是没有弄清楚。这样又何来提高?
5、缺乏检查和验收
早读时间虽然短暂早读时间虽然短暂,必要的检查和验收还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教师只有布置,没有检查,或者验收只是流于形式,让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并且养成对学习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坏习惯。
二、早读课的意义
1、是新课标的要求
开设早读课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视朗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
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的古人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朱作仁也曾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因此可以看出,从古到今都很重视“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一直都为人所采纳。
2、是英语课堂的延续与补充
早读是提高英语口语和组织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 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随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学习的任务随之加重,往往一节课下来,新单词,短语,句型或习惯用语很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肯定很难全部掌握,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所以利用早读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纠正发音,练习语音语调,巩固复习已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增强语感,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3、有助提高记忆效果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早晨又是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根据艾宾浩斯的理论,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而且所学的英语单词也会遗忘的。每天有规律地早读,可以巩固脑子里印象深刻的单词短语。早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复训练、反复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发音、连读、语调等进行锻炼,同时习得英语语法、句型,记忆英语地道的表达方式,减少母语干扰,进行英语思维模式。
三、如何打造高效的早读课堂
1、教师要备课
老师应结合教学进度,围绕早读的内容、方式、目标等去备,而且在上课前按要求检查,表扬先进。当然这里不一定就像备正课一样地详细,但最起码的,词汇读哪些,对话读哪里,识记哪几个单词,读哪几篇课外阅读或读什么补充材料都要提前安排好。这其中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记忆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对各个部分分别需要多长时间也要做好充分考虑和预设,以免出现浪费时间或囫囵吞枣的无效现象。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引入早读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竞争能使人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反应,能使人求胜动机强烈,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针对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英语早读时,我们可采用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早读的积极性。
如:教师可采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的方法,设计大体相同又小有区别的任务,来激励学生对所要求识记的单词或要求背诵的篇章进行掌握。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三层任务: 良好———掌握5—10个单词及用法;优———掌握5—10个单词及用法,背会一篇简短的对话;大才女/大才子———掌握5—10个单词及用法,学会背一篇简短的对话(5句话左右),再会背文章中的一小段(不超过五句话)。对于该分层目标的评定方式,教师可通过课堂的随堂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或者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长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并为每个学生设立早读进度表,让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每天早读的成果一目了然。试想,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学生,能达到哪一个等级呢?恐怕人人都能达到良好,甚至绝大多数人达到优秀也是易如反掌。当学生不断挑战新的任务直到被称为大才子或大才女时,难道不会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吗?学好的信心能不增强吗?因此,教师给学生分层提出学习目标对缩小两极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早读课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其一,单词。对于初中基础阶段的学生,一定要教会掌握音标,因为单词的拼写与读音有很大的联系。其二,语法。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语法知识,而纯粹的死记硬背知识点是不够的,也是无趣的,例句则可以帮助说明,解释语法知识点,增强对语法的理解,所以每次讲解一个新的语法点,尽量提供例句,让学生利用早读课熟读熟背,再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有趣,又能比较好的掌握。其三,背诵。通过访谈可知,教师如果在早读时针对具体材料进行一些背诵方法指导,学生的背诵将更快。实践证明,早读课背英语多的同学,英语成绩都比较好,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比较强一点,所以教师应抓住早读课这一重要环节,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多读成诵,多积累语言,勤培养语感。
4、采取合理的早读方式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耐力的缺乏,做事不能持久, 所以要选择多样的方式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效率。首先, 规范语音, 磁带跟读。从学习语言的规律看,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跟读磁带可以避免学生在语言语调方面出现错误, 训练他们语音语调的基本功。早读课的内容是挑选重要的课文或难读的句子, 让学生跟着磁带录音模仿朗读, 并多次反复, 直到熟练为止。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或多数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薄弱环节, 教师就要亲自指导。其次, 要发挥带头作用, 优生领读。英语优生一般英语基础较好, 发音较准确,他们可以在早读课上起主导作用。叫他们事先作好准备, 在早读课上领读、领背。如有错误, 及时纠正, 既纠正了本人的错误, 同时也提醒了全班同学。最后, 是齐读。因为学生良莠不齐, 如果自由读的话, 很多同学往往是无法顺利地读通课文而失去信心, 导致对学习的厌恶。齐读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让他们也能顺利地完成对课文的朗读。
5、落实正确的评价机制
再认与回忆结合,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与巩固知识。朗读的质量、朗读的效率,还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保证。如不检查,学生朗读就缺少压力,缺少压力就没有了动力,自然早读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一定要做好早读效果的检查工作。检查时间一般选在早读课的最后或安排某个专门的时间,检查时根据生的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检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老师组织考试,也可以是同学间口头检查,老师抽查。当学生完成早读任务时应当给予充分的赞扬。科学正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觉得老师亦师亦友,和蔼可亲。和蔼的目光、亲切的态度、赞赏的话语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教师,更能成就无数个优秀的学生。
6、早读资源的开发
通过调查可知,学生的早读资源主要有:
⑴课文。教材(包括读本)的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考试命题也依纲(《考试说明》)据本(教材课文),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⑵教材附录。它涵盖丰富的内容,或为知识梳理归类,或是示例介绍,往往能指点迷津。
⑶课堂笔记。体现了教师授课的精华,也凝聚了同学自己的心血,是教材的“袖珍版”、“缩写本”。
⑷作文。包括平时的训练和应试之作。检阅自己的这些“成果”,品味老师的评语或评分,能发现总结自己写作的优劣。
⑸试卷。主要指自己保存的近期使用的考试卷,一方面可以找出上次或近来考试失误的因素(如题型把握、知识缺陷、审题粗心、经验不足等),避免同一地点绊倒两次。
7、遵循的几个原则
⑴自主性原则: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获,朗读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朗读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英语学习的各方面有所提高。
⑵开放性原则
早读的内容不必强求一致。如果个别学生已经达“标”,就鼓励他们阅读与教材同步的文章,或一些课外材料,如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China Daily等,以拓宽知识面、扩大词汇量。
⑶持之以恒的原则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英语早读,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要知道,只有经年累月的积累,坚持不懈的求索,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需要质与量的有效的积累来提高的。
总之,英语早读课是相当重要的一堂课。只有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早读课质量,才能弥补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氛围差的不足,继而才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王奕君,关于中学英语早读有效模式的设想[J],考试周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37期(上卷);
3、吴彩丽,小议提高英语早读质量的问题和原则[J],中小学电教,探索与实践,2010、74、曾荣,浅议初中英语早读课[J],新课程学习,2011年1 月28日;
5、刘连香,浅议英语早读[J],科技教育,科技资讯,2011 NO.24
第二篇: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一)教学理念方面:教学理念指引、指导、指向教学行为。目前仍旧存在教学理念违背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违背语言教学的交际、意义、应用为重点的外语教学理念。1.教育理念上,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参与、创新的机会,如大部分时间是教师控制、主宰,学生被动跟随,阻碍学生发展,影响教育目标达成。2.学科理念上,教学中仍旧强调语言知识,忽视意义,忽视实际情况,忽视语言运用,教学没有达到运用层面,未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
(二)教学设计表现:教学设计就像建筑图纸一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达成程度的标准。教学设计低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环节不完整,受学科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设计语言应用环节,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或理解层面,致使目标达成程度很低,没有完成课程标准要求。
2.教学程序不科学,对语言教学规律错误认识或者无知,导致语言教学环节紊乱,例如在没有输入或足够的输入便进行语言表现性活动或语言输出。即使是强调交际的任务型教学也要输入在先
3.课堂任务有偏差,错误地理解交际课堂概念,强调任务型语言活动,忽视对语言知识的处理,造成课堂热闹,给人一种交际课堂的假象,没有完成语言学习和应用的任务,影响了外语教学目标的达成。4.教学目标不明确或偏差,1)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检测如果教学目标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目标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学活动就会漫无目的。如果教学目标不具备可检测性,那么教师就既不会关注教学效果,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是指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设计活动等方式检测目标实现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偏差,教学目标侧重语言知识,忽视情景对话口语交际、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重点讲授语法和词汇,词义辨析,语法特例。如培养阅读能力,再如阅读目标改为听力或翻译。
5.忽视语言运用规则,教学内容只注意语言知识,忽视语言运用规则,影响交际效果,继而影响教学达成。
6.教师语言行为违反i+I 输入原则,教师输入语言忽视学生的理解,造成输入无效或低效,也因此无法达到目标达成。
7.教学活动盲目,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活动。然而有的教师没有利用好教学活动,没有发挥好活动的作用。
(三)教师行为中的低效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最为普遍的行为,是教学的常用手段和方法。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可以作为反馈信息调整教学。问题是我们在提问上用心不够,导致提问失效或者低效。
(四)课堂管理的低效问题
1.师生角色错位。学生代替教师唱主角,执行教学活动任务。如学生提问、讲解、答疑、总结。这样,似乎是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但是学生执行教师的任务,本身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失去了教学的作用,本末倒置,影响了达成程度。
2.流于形式 的互动“秀”。教师试图把任务型教学理念渗透到小组活动中,设计了诸如“调查”或“访谈”活动。由于教师事先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做得不够深入、细致,学生未能对问题形成独立的看法和意见,这样的互动反而增加了学生交流时的焦虑感,达不到预期效果。3.教学策略不合理阅读策略有悖于信息处理程序,如第一遍阅读就进入细节问题。理应略读一遍,获取文章主旨大意,再获取详细情况,最后搞懂作者意图、态度等深层目标。停留在阅读文字、理解层面,没有深入探讨作者观点、态度、意图等深层理解。
第三篇: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探究
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探究
一直以来,学校都非常重视英语早读课。“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早读的好处很多,能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好的读书习惯;多多读背,有助于更好地锻炼记忆力;朗读是美的,朗读是一种艺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学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英语早读效率不高,有的甚至是很低。大多老师对于早读课的管理比较随意,不管是早读的内容还是早读的方法指导都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为:
1、老师认为早读课只要教师在岗,学生读书就行,放之任之,甚至利用早读课赶教学进度。
2、有的学生不重视,踏着铃声进教室,慢慢吞吞的交作业等,有读的也是刚开始大声,逐渐小声,最后无声。有的甚至在说话、补做作业,嘻嘻哈哈。
3、早读课没有目标,学生没有动力,东一鎯头西一棒槌,自我发挥;部分有目标,可是模糊不清,每次翻来覆去就是课文、单词和词组,学生都读腻了。
4、早读形式单一,基本是学生自由朗读,最多也就是由科代表带读。
5、其它因素干扰,有教师找学生谈话,组长检查、收发作业,也有学生搞卫生、做练习,还有教师面批学生作业,看杂书、埋头批作业等等教师只管做自己的事,而不去管理学生。
早读课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为了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早读课的目标和任务。
没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学生没有压力,早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很多时候只是浪费时间。这就要求老师给予引导,每一个早读课都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早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早读的目标,不能过高过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早读课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布置,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有信心完成。
2、丰富早读课的内容
早读课的主要内容是朗读,那么读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学什么读什么,这样的内容难免枯燥、乏味。早已经是非常熟练的课文还要反复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应付心理。那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已经熟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课外朗读内容,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刺激他们的朗读欲望,实际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把早读课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板块,早读的内容不能只是选择教科书上的内容,而应该拓展到课外,使学生读得更生动、更广泛,更有兴趣。课外朗读内容可以有这样一些内容:(1)英语小故事和小短文(2)英语小诗和绕口令(3)英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
3、采用多样的早读形式
在早读课上,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早读形式,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可采用集体朗读、集体背诵、小组比赛、男女角色等多种形式的早读,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早读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早读任务,取得良好的早读效果。
4、建立早读课评价机制
光有任务,没有评价和检查,那么英语早读课的效果一定达不到教师的期望。英语早读课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从提高英语兴趣的角度出发,以激励为目的,通过比赛、竞争、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我们可以采用“早读之星”、“早读课领头人”等各种方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效率。
总之,英语早读课对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英语早读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早读课的作用。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早读课指导方式,是英语早读课发挥它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应该起到的作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保驾护航。
第四篇:英语早读课
领读:4人
管纪律:2人
先领读,同学们跟读,管纪律的人让同学们手指到大声读,好的组加分,4人一起领读完算一遍,大概读两三遍后,4人分配好抽读,不会读的让旁边的教他,并站起来。4个领读同学回座位,让刚刚抽到不会读的同学再带大家领读一遍,领读完后,同学们自己读背单词表、句子表和学过的内容。铃声响起,布置完作业,下课。组长再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没做的记黑板上,老师批评。
第五篇:学校语文早读课探究
学校语文早读课探究
论文关键词:中专 语文 早读 内容 形式
论文摘要:“一日之计在于春”,早读课处于记忆最黄金的时间,可中专语文早读课却处境尴尬,现状不容乐观,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剖析了中专语文早读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找出原因,结合职教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对早读课进行了初步设计与规划,使中专语文早读课焕发出新的活力,以适合学生成长,适应职业教育。
“教学千法,以读为本”,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黄金时间,会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补充、深化和拓展,有利于培养语感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早读课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注意。纵观中专语文早读课,现状不容乐观:凸显不了职教特色;学生参与度不高;开始声音大,越到最后声音越小;嘴巴上读,却没入脑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随意性大,没有具体目标与内容。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教师指导,内容单一枯燥,形式老套陈旧,学生不感兴趣。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对现有的早读课进行改革,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使早读课适应中专语文教学,凸显职教特色。
一、早读内容要丰富多彩
1.教材内容
现在的中专语文课本每册共六个单元:第一、二单元为现代文,第三、四单元为文言文,第五单元为小说,第六单元为诗歌。对于每一种体裁的课文,朗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现代文与文言文可以每篇读3~4遍,如果有背诵的,还要熟读及会背;有的小说篇幅较长,可截取重点段落精读;诗歌则要多读几遍,注意重音、停顿等因素,熟读并背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读课文外,一些小知识
点也不能遗忘:中专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词汇量严重不足,导致在表情达意时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故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注意字词的积累。“阅读提示”与注释包含了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字词注音等,古文的注释则更为重要,便于学生疏通词句。故在早读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适当记忆。
2.课外内容
语文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内,况且现在的学生求新意识强,课文因多读几遍后再读就会索然无味。因此,早读的朗读材料应广泛些,可依托课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增加阅读量与知识积累。中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诗词歌赋、课文知识链接、散文美文甚至学生优秀的作文,都可作为早读内容,总之,一切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都可以进入语文早读课。
3.职业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要求,向专业特色倾斜,并且为就业服务。一年级新生对于所学的专业可能不甚了解,在早读课中我们可以添加一些专业介绍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由于二、三年级不再开设语文课,但语文早读还保留,学生可能会出现不知道该读什么的茫然,会出现聊天,甚至睡觉现象,不妨结合专业、就业来增加一些内容。二年级时,教师或学生查找一些关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的资料,也可以打听一下就业的方向及相关企业的文化,这些信息都可以拿来使用,使学生心里有数,并调整学习,完善自己以符合以后将从事的职业的要求。三年级时,学生将走上实习岗位,会去应聘、求职,良好的礼仪及技巧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最基本的应聘、求职技巧,选取若干作为参考。
4.差异性内容
中专生入校成绩差异比较大,同一个班的学生入校分甚至能相差一百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早读课“一刀切”,采取同一步调,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吃
不饱”或“消化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制订差异化内容。
早读课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全班一起参与,后一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分层早读。例如,有的学生大量生字不识,句意表达不清,而有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可区别对待,对前一类学生要强化词汇量积累,多识记词语;后一类学生可再深入一些,侧重感悟与理解。学生的记忆力有差异,在背诵课文时也要区别对待,给学生定不同的任务。
二、早读形式要变化多样
1.朗读
(1)教师范读
早读课也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认为只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读就行,要改变那种教师只要按时到班“看”早读的观念。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追求的情绪和动机。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着书中的一切,欣赏着老师的声音,欣赏着老师的表情,感受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更有激情地朗读。而且教师范读,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分角色朗读
由于性别、性格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对于朗读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这势必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例如,戏剧、剧本特别适合此类朗读方式,学生可以尝试扮演不同的人物,创设情境,融入其中,揣摩人物性格及心理,既锻炼了“读”的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配乐朗读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营造氛围,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以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会更有情调更有感觉。此类朗读方式比较适合诗歌、散文、美文,例如,在读《荷塘月色》时,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地体味月光的轻柔、缥缈、朦胧;在朗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在相似的情境中,体味作者的依恋之情;在朗读《壮丽的三峡》时,配以《长江之歌》,在豪迈的乐曲中,想象壮丽的三峡,感受长江的风采。
(4)竞赛朗读
本种朗读方式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朗读的乐趣和斗志,使之能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可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也可同桌赛读,随机点读等。在朗读前,教师要制订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明确告知学生,提醒学生注意。竞赛朗读既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主动调整自己的朗读,重视停顿、节奏、感情等因素,这将大大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
2.其他形式
(1)说
中专学生在三年后就面临着就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境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我们可以在早读课开始的5~10分钟内设置一个“说”的环节。由班上学生轮流当主持人,播报校内外、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等,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挖掘其思想的深度,会说才更会交流。
(2)唱
虽然早读课是以“读”为主,但也不能局限于读,有的体裁可以换一种方式来体验,用“唱”来辅助“读”。《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学生爱玩,爱唱歌,这是天性,我们就可以利
用这个特性来设计早读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激发其好奇心,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过程中,学生会熟悉诗词并进而理解记忆。
总之,要想使中专语文早读打破陈规,其内容与形式均要创新,都要求变,我们要还早读课更自由、更宽泛的氛围,让学生都爱上早读,让琅琅书声充满校园。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2]王立军.阅读教学切入法则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1(3).[3]金复耕.阅读教学中写作背景资料的巧妙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4).[4]龙莲明.谈谈语文课中教师的范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