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为了全面深入推行“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深入探究“散文”类文体的教育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本组教师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得到收益,得到提高,我们全组教师参加了由教导处统一部署,语文组组织实施的以“散文”教学为专题的全员汇报课听评课活动。
一、本次活动的特点:
第一,充分展示了“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学生参与面广。有些老师的课很精彩,显示了丰厚的教学功底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知识底蕴丰厚,容易与学生沟通,且虚心好学,在课堂上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第二,显示了各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为了上好公开课,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备课、听课、评课,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全员参与,研究“散文”教学艺术。三个年级的语 文老师共20名统一安排,每人一个课题,并将课调在下午上,目的是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听上课。公开课的顺序是先九年级,再七年级,最后八年级。
第四,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组教师张甲芳、王吉东、王孝珍等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显示了我组教师主动成长、积极进取的精神。张厚霞、梁伟等老师在听课研讨后,主动反思之外,积极探索,授课水平不断提高,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二、公开课的优点:
1、坚持运用“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授课。
二十名语文教师都能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标准上好课,环节齐全,备课认真,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展示精彩!
2、目的明确、胸怀全局。
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难易程度如何、那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反复强调、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上能掌握多少,课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授课老师对这些应该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数陈法国、陈允红、赵延勇、孟祥国四位教师。
3、精巧设计课堂、凸显“语文”味
做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张厚霞老师的课,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张弛有度,学生的兴奋点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课让学生紧张而快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在我校的“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课堂上,所说的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之间有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老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老师不能对学生随意呼来喝去,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尊重学生由不知到知之的过程,允许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允许学生出现的思维错误,允许学生从错误里爬出来。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教学方法的灵活,指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指老师面对课上突变问题的灵活反应,还指老师课堂上的授课技巧。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对待,我们在“模式”的大框架下,对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就会更上一层楼。
5、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力求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的材料做支撑。比如陈法国、王燕伟授课时举身边的例子,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让课堂充满了趣味。
关于课堂语言,我想把我对陈允红老师的评语写在这儿: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我们这样评价孟祥国的课堂语言: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提问有吸引力,对学生的评价有说服力。
以上几个问题,实际上只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即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一个是“术”,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次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方面:
1、参与面窄,部分班级发言人数少,总是那么几个,参与率不高。小组观念和小组意识还不强,学生单打独斗,合作淡薄。
2、不能认真倾听并及时点评同学的发言。
3、讨论不能做到轻声细语,声音较大。
教师方面:
1、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问题
我们的许多老师唯我独尊,在学生面前充当着权威的角色。这里有几种表现:一是课堂教学中突出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老师只满足于自己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的“教”最终要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师引导学生、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的过程。二是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上。对学生的疑问置之不理,对学生的回答如果不符合老师的想法就粗暴的予以否定,对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极力遮掩——其实,老师不是全知全能,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老师不一定比学生知道的多,比如对微机的操控,我们有些老师可能还不如学生,所以在学生面前坦诚自己的不足,只能让学生更尊重我们。
2、课堂设计问题
有些老师的课堂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在出示教学目标任务时,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操作性不强,也没有交待什么工具书或资料来学习,怎么学等等。缺乏对学生的启发,缺乏课堂上的检测,学生没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课堂效率低下。这样的课基本上谈不上什么教学艺术。
3、平均用力,重点难点不突出。
所有的问题都讲到了,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至于学生学会学不会就看学生自己的本事了,学不会就只好用课下时间了。造成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长,学习效率却非常的低。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前松后紧,甚至未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下课去完,应付一下就行了,第二天也不去检查、补救。
4、课堂语言问题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用语问题,一个是语调问题。课堂语言不同于聊天说话,老师要对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负责任。有些老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随意,想说什么说什么,用非常随意的语言来解释严谨的科学知识,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有些老师上课说话的语调像聊天,没有抑扬顿挫,没有必要的停顿和节奏,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课堂疲惫。另外有些老师讲课带着明显的方言,这是不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
5、预习课问题
过度预习,课堂生成性差。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继续深入探索“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精髓所在,研究、探索、总结教法与技巧,力争把这种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地步!
2、精心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我们的课堂变得“活”一些,让学生“爱”一些,趣味“浓”一些,真正成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3、老师上课要有激情,学生的兴奋点才能被激发出来,老师死气沉沉,学生很难兴奋起来。
4、老师也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把课讲好。老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去揣测学生的理解程度,那样十有八九学生掌握不好。
5、要把握好课堂节奏,锤炼自己的授课语言,没有节奏的课堂容易让人疲惫,拖沓冗长的授课语言会让课堂变得面目可憎。
总之,通过本次全员汇报课,教师都在原有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很好的借鉴、吸收了同事们好的教法,弥补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可谓是获益匪浅。此次获得的经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教海无涯,研无止境!
让我们携手并进,撑一只长篙,向“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更深处,向“语”“文”的更深处漫溯!
第二篇:高中+语文+庄东君+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徐州市教研室“创新杯”论文一等奖
徐州市田家炳中学庄东君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是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高度中观照、在拓展中深化、在阅读中丰富、在现实中思考,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自身探究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文本深度解读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问题,会让学生的攀登增强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1)王崧舟老师指出,现在的教材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如何在提升自我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解读,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问题。
笔者整理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在质疑中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李炳亭认为:“教育的四个核心词是: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2)要想让学生创造、成长,那就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当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亦当是多元的、创新的。笔者在教学《逍遥游》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注释中三处疑难进行了再思考、再探究:一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解释:①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②息为 1
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哪种更符合文意?二是“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中“冥灵”的解释:①大树名;②大龟名。哪种更符合文意?三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中“而”的用法:①连词,表承接;②名词,通假字,通“耐”,能力。哪种解释更好?
学生讨论很激烈,在一番争论探讨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
一、将“息”解释为止息,是说大鹏飞行六个月才停息,强调飞行时间之长;将“息”解释为大风,是强调大鹏必须借助大风飞行。而联系文意,作者用夸张手法写大鹏鸟飞行时的壮观气势,是为了表明:大的代表大鹏鸟,亦必须凭借大风,即“有所待”,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因此,解释为“大风”似更切合文旨。
二、“冥灵”若解释为大树,与下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之例似有重复之嫌。上文“小年”举“朝菌”、“蟪蛄”为例,植物动物均包括;“冥灵”若解释为大龟,与“大椿”一动物一植物,与上文似更照应,且例子更有典型性,更能说明万事万物都只有小大之辩,而在“有所待”上是一样的。后一种解释似更合理。
三、“而”解释为“耐”,能力,从结构上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结构,更整齐,似更符合古人行文习惯。当然,其他解释亦有其合理之处,不能一概抹杀。经过一番思考、辨析、探究,学生培养了质疑探究、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对文本亦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在高度中观照
语文文本的解读,若只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没有一定的高度,对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禁锢。譬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若仅仅停留在思乡的理解上,无疑是浅薄的。要从文化乡愁和乡愁文化的高度上观照文本内涵。
《听听那冷雨》中处处流露着思慕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丝。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他表示“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乡愁,对于读书人来讲,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它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此时,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升为对文化乡愁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表达乡愁的诗词文章,分析文本
内容和表达特色,体会乡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升了一个层次,对乡愁文化也有了一定认识。这是一种大视野。
三、在拓展中深化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如果只是以本为本,就文论文,则浅薄单调了些。需适度拓展延伸,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一是适度迁移同类知识,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如笔者为学生讲授现代文课外补充篇目《泪珠与珍珠》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白居易《啄木曲》中所用的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手法时,引导其回顾类似的句子,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长亭送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等,了解这种特殊比喻叫通感,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具体的形态,更具体形象,也能造成一种语言上的新鲜感。
二是适量补充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资料,深化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泪珠与珍珠》中有这么一段“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只有了解作者琦君的人生经历,方能体会忧患之中的乡心无限。她故乡是浙江,却长年旅居海外。回乡之泪、见亲之泪,乃是沧桑之泪,亦是欣慰之泪。这或许也是琦君在《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七月的哀伤》等文中反复诉说的忧伤吧。
四、在阅读中丰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两种能力。我们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为理解文本和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带领学生补充阅读了作者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余华的小说《活着》。《命若琴弦》通过一老一少两代盲人艺人的遭遇为我们展现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生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
那张无字的白纸。”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史铁生反复传达的人生信念: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但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
余华的《活着》,主人公福贵一生大起大落,备尝辛酸,相继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孤独终老,只有一头取名“福贵”的老牛陪伴。他的身影是孤独的、苍凉的,却始终未曾倒下。余华在序里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生命的姿态是坚忍,或许这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吧。
学生对这两部作品颇为动容,在研读时也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很有收获。在理解《我与地坛》一文的情感和观点时,就更深刻。
五、在现实中思考
文以载道。优秀的文本必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我们学习文本,不止于辞章,更当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及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如《品质》一文,对格斯拉兄弟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的行为,你如何看待?如果是你,又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但认识相对较浅。笔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补充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激烈的商业竞争,的确残酷。在生存和道德之间,有些人的选择就出现了偏差。如人人谈之色变的奶粉问题、瘦肉精问题等,都是商家利欲熏心所致。然而,生存和道德并非不能两全。我们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可以做广告,但不能做虚假广告;可以适度调价,但不能偷工减料。格斯拉若适当变通,提升其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改其商品品质,或许还有别的路可走。
再如《老王》,老王是一个关心体谅别人的好人。而今天,好人似乎越来越难做了。好心救人反被诬是肇事者屡见不鲜。是从此对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漠然置之吗?还是不顾个人利益挺身而出?我们如何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又能保护自己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为人处世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
“要想让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
(3)是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积累整合知识,感受鉴赏文本,更要学会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在解读文本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提出自己见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长此以往,方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学语文》,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2009﹒09期,P3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P143-156。
(3)熊伟、朱特,《深入解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云南教育》,云南高等教育学会主办,2011﹒21期,P22。
第三篇:课堂需要向更深处漫溯
课堂需要向更深处漫溯
——参加名师工作室“时政点评课”听课体会
3月27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全市的思想品德学科老师如约来到高密市向阳中学,参加了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周六教研活动即名师工作室时政点评课展评,参加授课的是政治工作室成员张正英老师,张老师以刚结束的两会作为时政点评的对象,紧扣当前时政热点,材料新颖、观点鲜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张老师准备充分,课堂上很好的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讲与练的关系,并且运用了视频观赏、编制快板、集体宣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充分展现了张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深的理论素养。使我们这些参加听课的老师也深受感染和启发,又一次体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成功一定有方法,仔细回顾、反思张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我们会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情境案例的“鲜活性”是时政点评课永远的追求
时政点评课的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家社会形势、政策以及影响深远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时政点评课的任务就是就是通过对这些变幻莫测的时政风云的关注,审视和思考,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把握未来,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张老师以两会为主题,紧扣当前时政热点,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沿着关注两会——走近两会——聚焦两会——感动两会的课堂主线从容有序的向前推进,课堂设计也是由远到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知识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课堂上张老师采用了大量的新颖、真实、感人的情境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心理、情感的共鸣,坚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如针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高房价问题,张老师选取了郑惠强委员的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该部分内容的点评,表明政府为抑制高房价已重拳出击,誓让“蜗居”不再、让“房奴”解放!在今年的两会中,“收入分配”成为代表们最关心的话题”为此张老师选取了张兆安代表的点评录音,“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就背离了目标和方向”,代表们铿锵有力的话语,预示着国家正在下大力气、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把“蛋糕”分好。这种“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举措,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践行着“利为民所谋”执政诺言。另外张老师还特别选取了温总理“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以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演讲视频,在总理这些感人至深的言语中,浸润着真挚朴素的爱国、亲民情感,同时也彰显了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些鲜活、富含时代气息的材料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切入点和突破口,而且还引爆了学生的思维、催生了一场感动,演绎了一场精彩,也使学生们价值观的生成朝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对学生的尊重是时政点评课的不变原则
时政点评课应注重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张老师所选的两会材料中并没有艰涩难懂专业术语,而是从学生耳熟能详、耳濡目染的生活场景入手,立足于学生认知结构和生活实际,如”通过合理制度把蛋糕分好”实际上是 课本上分配制度的延伸,“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则与教材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联系紧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则是当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来源于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连的情境案例贴近了学生心灵,更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机缘,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情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才会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才会摒弃那种“以我为主”式的课堂预设。更多的用心倾听来自学生心底的声音,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为课堂教学挑选出更多的符合学生“胃口”的材料,学生们才会因我们的课堂更接近他们的生活而学的如痴如醉、兴致盎然,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三.正确的价值引领是时政点评课永恒的主题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搜寻时政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把握好标准,辨别好方向,张老师非常注重挖掘时政情境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注重发挥其所存在的教育价值,如在对比中西方在制度上的差异时,张老师列举了美国公民A想竞选总统的例子,通过对总统竞选中步骤和程序的研究以及大财团在竞选中所其的作用,非常直观的说明了西方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大财团的民主,揭露了西方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民意,把解决民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作为问政于民、服务为民的重点。使中国的两会成为世界大国议会中最彻底的“民生大会”。通过这种对比让学生更加明晰在不同的体制下、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支撑下,民主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内涵。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总之,该张老师所提供的这堂公开课,很好的兼顾了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成为师生充分展现自我、演绎精彩的舞台。使双方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兴致盎然,师生相得益彰,使我们这些听课教师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经历了一次收获的感动。
第四篇: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江苏省东台师范附属小学吉云兰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扩大了创造的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说法渐成经典。“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了新课改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亲近文本还要跳出文本,依托文本还要超越文本,广大老师逐渐认识到拓展的重要性。种种原因,让许多老师“为伊消得人憔悴”,绞尽脑汁以求出新。
在不知不觉间,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为了一种教学时髦,然而由于失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为:
现象
一、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形式花哨,泛语文化
课改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综观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拓展成了一种“招牌”,泛语文化现象比比皆是:一会儿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一会儿对人物进行多元解读,一会儿利用课文引出话题进行辩论,一会儿又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大容量整合„„这种探索看起来活跃了课堂,活跃了学生思维,但也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贫乏和肤浅,难怪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应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而不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搞“非语文的拓展的拓展”,缺乏内涵与深度思考的拓展,离语文似乎远矣。
现象
二、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数量失控,内容不精
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最终的关键。既然拓展是法宝,那自然“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课出现了一哄而上、开发无度的现象。有些老师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拓展延伸,过多过早补充内容。有限的时空内,资源洋洋洒洒,连接四通八达,学生眼界大开,应接不暇。但太多的信息浏览,忽略了对课文本身的研读品味;太多的无中心拓展,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拓展一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伴娘,抢尽所有风头,而真正的新娘——文本却被挤到遗忘的角落,一堂课下来,学生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熟读,更不要说静下心去想象揣摩,品文悟情了,语文本体的学习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现象
三、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序列不清,难易不当: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是新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怎样开发,如何应用什么,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观的随意性使拓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和无序现象。如,一年级学习《世界真美呀》,文中有“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语,老师就借用不少色彩鲜艳的图片学生拓展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二年级上学期学《夕阳真美》,拓展的依然是这几个成语,等下学期学到《台湾的蝴蝶谷》,拓展的还是这几个成语,使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另一种无序则表现为课堂上最常见的以深解浅、超越学段要求的行为,如学习《木兰从军》,穿插理解初中才学到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重复、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又磨灭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实在是得不偿失。
阅读教学要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主要阵地,适当的资料性开发与应用必不可少的,可这个话题,却又让人欢喜让人忧!直面困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开渠引水做好资料性资源的收集整理的开发工作?怎样把握资料呈现的时机,让有效课程资源能为我们的课堂画梁雕栋?在课堂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需要冷静、理智地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研究,方能实现其和谐追求。我们沿着课堂的流脉向源头漫溯,努力探寻,如何让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使阅读课堂教学抵达了语文教育的更深处。
一、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主旨的完美补充
资料性资源引入课堂,进行整合,扩大了信息量,有助于学生深化体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基于丰富学习资源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对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的突破。但是,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开发与应用,它需要我们老师因课而宜,以生为本;也不是不加选择地全部“拿来”,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需要有机地进行筛选,为我所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词时,为了深入讨论“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就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文本的链接——纳兰性德在征途上写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他先请学生们想像: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学生回答说还有牵挂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等。于是老师创设了长亭古道等情境,让学生模拟亲人一次次深情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然后话锋一转,回归文本,“我想再问一问我的老父、爱妻,我真的是轻离别吗?”学生立刻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悟出词人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是因为理想和壮志。“问君何事轻离别”这一链接,是教者在学生与词人对话过程中的拓展,它的链接促进了对话的广度与深度,由此可见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是游离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的有机拓展,开发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应用的是文本包裹着的价值取向。上例子在阅读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和文本是同心的圆,他们相同的温度,在课文的情感场中,学生内心的情感在文本和资料的撩拨之下产生了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热度,这种状态就是和谐的温度,即学生情感和心理在多重材料的影响下产生共鸣,孩子们感悟了语言文字的意蕴,提高了阅读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它要求教师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蕴涵的前提下,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做开发与应用,但此并不是简单的拓展延伸,它不是语文教学中简单的量的增加,而应该成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质量的完美补充。这样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对教学主旨进行完美的补充和全面的观照。
二、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2008,北京》(苏教板小语第三册课文)课文描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笔者曾听过两位老师同题异构的课堂,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开发与应用了资料性资源。
第一位执教教师,课伊始,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教师作补充。见孩子们知之不多,执教老师播放“申奥宣传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片段,然后带着大家学课文。虽然教者满腔激情的引导下,孩子们也读得有声有色,但听课的感觉那是一种浮在表面的繁华,缺少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
第二位执教老师,先是师生互动简单交流了奥运会的性质、会旗、北京申奥的会徽,了解了学情之后,然后出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的画面,然活对孩子们说:“现在我就是萨马兰奇,同学们听我宣布,世界听我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说到这,她突然停了下来,小声地说:这时候啊,对,所有的人都像你们一样,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听: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她又停顿了一下,然后非常有力量地说出了:北京!两个字。这时候,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体会到了当时场面的紧张、体会到了由我国申办的快乐,体会到了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在这种情绪中,再读课文,孩子们读得激情饱满、神采飞扬。
两位执教教师都注意到了资源的开发于应用,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这十分重要。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和教学目标的制约,必须严格的选择。第一节课上,不加选择,堆砌了过多的教学资源,可谓包罗万象。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空,排挤了学生亲近文本、学习语文的必要活动,造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范”。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信息过剩”的“消化不良”,而且造成了“审美疲劳”。第二节课堂上只选取了几点必要的资料呈现,而且在该出手时才出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成功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意味着它并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配角,它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食”,而应该是“佐料”。这样的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给人一种简约之美、纯净之美、朴素之美。
笔者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和研究,深切地感受到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和谐密度,疏密有致,适度的开发、有序地应用。成功的开发应该是源于文本的开发,恰当的应用更是源于文本的应用。开放与应用首先应该根植于文本,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让文本成为连接课内外的桥梁;而同时又要超越文本,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所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说,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把握时机,符合情理。那些富有内涵、值得品味,形象而有神韵且具有再生价值的课程资源,能够在学生与教材、课内与课外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才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三、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证
请看某特级教师执教的苏教版《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呀!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爷爷把沪宁高速公路称作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纽带”?
师:问得好,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动画全景),沪宁高速公路,它连接上海、南京,图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你知道“珍珠”指什么吗?
生:这六个主要城市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前曾布置同学们去了解这六座城市,现在请大家来谈你了解到了什么?怎么了解的?
生:我知道无锡风景优美,工业发达,被称为中华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我是看书知道的生:我的家乡在常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建设得非常美丽,天宁寺、恐龙圆、红梅公园等都很好玩。
生:上海,现代化的大城市,国际上的名气都很大,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是从网上查找资料知道。
师:同学们课前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了对这六座城市的了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爷爷把这六座城市比作珍珠吗?
生:因为这六座城市都是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重要城市。
师:把沪宁高速公路比作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高速公路把这六个繁荣城市连接起来,这六个城市就能加强联系,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
师:大家试试,该怎样读好爷爷的这句话?
(生齐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沪宁高速公路“真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的黄金纽带啊!”是一大学习难点。教者先借助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的动态全景,用六个不停闪烁的光点代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沿途的6个城市,丰富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珍珠”和“黄金纽带”的浅层含义;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这六个城市的资料,资料性课程资源适时合理地运用,激活了学生,激活了课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不断完善,逐步领悟到“珍珠”和“黄金纽带” 的喻义,并体会到文字背后的赞美、自豪之情。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教者巧用课程资源,帮助理解和感悟,避免了光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板理解的死气沉沉,水到渠成,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作为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它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为原有文本的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原有文本的再度深挖,其用意不在于单一拓展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适当形式的拓展,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文本蕴含的内容,即所谓“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虚,回归文本是真!”“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灰,对击始发灵光。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从文本出发,恰到好处挖掘文本,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而今,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开始走出樊篱,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凭借着文本及资料性资源的力量赋予的力量向语文教育更深处的漫溯。终点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唯愿沿着这光明之路前行,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我生活在不断扩大的圆形轨道,它们在万物之上延伸,最后一圈我或许完成不了,我却努力要把它完成。”
第五篇: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刘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1期
一、资源生成处追问——迈向开阔
很多教师将课堂上学生的突兀回答视为对正常教学的干扰。一旦出现,或一句话搪塞: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或不予理睬、避而不谈。其实,有些回答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是激活其他学生思维、逼近知识本质内核的“导火线”。教师应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追问,以智慧开启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迈向更开阔的“原野”!
教学《梯形的认识》
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异同?
生: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它们都是四边形。根据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用180°×(4-2)=360°。
宋某:我还有一种方法,证明它们的内角和是360°,你能帮我标出它们的四个角吗?师:可以!
宋某:∠1和∠2的和是180度,∠3和∠4的和是180度,它们加起来就是360度。(很多学生露出疑惑的神情)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1和∠2的和就是180度,你是怎样想的?
宋某抓抓头:我暂时还没办法证明,反正我知道它们的和肯定是180度。
其他学生纷纷嚷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怎么知道就是180度呢?(片刻的等待后)宋某激动地说:老师,我知道了。我能到黑板上画图说明吗?
我们以前学过,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1=∠3,因为∠2+∠3=180°,所以∠1加∠2也等于180°。(学生们纷纷点头赞同)
师再次追问:你真了不起,用画图的方法,结合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清晰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关于这个结论,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证明吗?
王某:梯形的一组对边不是平行吗,只要将梯形横着切成两块,将下面一块平移到上面去,那∠1和∠2不就可以组成一个平角吗,它们的和就是180度了。平行四边形同理。
好独特的方法,好聪明的孩子!他的这种方法不正好让学生认识、巩固了梯形的特征吗,而且为后面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孕伏、渗透了平移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这样处理,不是把“梯形的内角和是360°”作为一种知识来教,而是把探究的过程作为一个方法在教,这源于她那非常有效的追问。两次追问,有由表及里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往“深”处;也有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
二、理解疑惑处追问——逼近纵深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会对知识的理解出现疑惑,教师不妨通过有效追问,及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逼近纵深。
教学《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练习》
生:18-2+1=17(种)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次坐两个座位,坐1号和2号是一种情况,但没有平移。以后每平移一次就是一种情况。一共17种。
师: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呢?
教师边问边把上述问题中的条件“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遮住。
思考片刻后,慢慢举起了很多只小手。
生:老师我知道了,只要把刚才的结果乘2就可以了。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小芳在小英的右边的情况,现在题目没说谁在右边,谁在左边,就是两种情况都可以,于是只要把17×2就可以了。
教室里想起了一阵掌声。是啊,说的多清楚啊!但我并未满足于此,继续追问:如果他们来到礼堂一看,发现第一张椅子被一个同学给坐了,现在还有17种不同的坐法吗?生1:没有,只有16种了。因为现在一共可以坐的椅子只有17张,所以只要把17-2+1=16(种),就可以了。
生2:不用这么麻烦,直接用17-1=16(种)就好了。少了一张椅子,就是平移的次数少了一次,所以只要把原来的次数减去一次就可以了。
看到学生理解得如此透彻,我欣喜地又追问了一句:如果是第8张椅子已经坐了一位同学,又有多少种坐法呢?
生:7-2+1=6(种)10-2+1=9(种)6+9=15(种)
师:为什么同样是少了一张座位,坐法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中间有一张坐掉了,就又要少一次平移了,只能算两边各有多少种坐法,然后再相加了。
在追问中学生已经真正理解了本课的知识,所以不管如何变式,都能对答如流。
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问题的思考价值的把握程度,数学教学要努力突显数学思考。有效追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挖掘,进行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该教师连续几次追问,从不同的角度对原问题进行“变式”,既关注全体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把一些非本质的属性撇开,把一些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不断引导学生转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引领学生向思维纵深处迈进。
三、思考粗浅处追问——趋于成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的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教学《小数乘小数练习》
当学生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乘数的小数部分每多一个“3”,积中就多一个“1”和“8”。
师:嗯,这位同学是从积中找到了规律,那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很快说出0.3……3×0.3……3的积吗?
生2:我发现了第一个乘数中有两个“3”,积里就有1个“1”和“8”;第一个乘数中有3个“3”,积里就有2个“1”和“8”,依次类推。所以0.3……3× 0.3……3的积是0.1……1 0 8……89师:你能联系乘数中数字的个数和积中数字个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很好!如果换一个角度再来观察一下乘数和积,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3:我发现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所以 0.3……3×0.3……3的积就有16位小数。
师:你前面的知识掌握得真好!那你能根据16位小数判断“1”和“8”的个数吗?
生4(争先恐后的):积的小数部分“0”和“9”的个数一直不变,各1个,而“1”和“8”的个数又相等,所以这里“1”和“8”分别有7个。
多有条理的思考啊!于是我继续追问:那 0.3……3×0.3……3呢?100个呢?学生已经掌握了规律,所以对答如流。
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一次次充满数学味的适时追问,看似蜻蜓点水,然而这一“点”却充满了睿智,不仅激活了富有情感的课堂,使课堂上呈现了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理与理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启迪,而且带领着学生一步步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思维流于表面的现象。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达到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思维不断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