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

时间:2019-05-12 23:1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

第一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逐步开放化、灵活化、多样化了。课改成果累累,“发现法”、“对话法”、“讨论法”、“探究法”„„各种新方法、新思路蔚为大观、异彩纷呈。可是有的教学活动浮华、热闹的背后却是对文本解读和感悟的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的课堂则是“传达文件”式的“复制教参”、“克隆教案”,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失。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形象、语言、情感、主题、技巧的体验中来,“入乎其内”,参透文本意图,品味文本语言,领悟文本写作技巧;然后大胆对文本进行开放性建构,将文本从“平面的”、“静态的符号”还原为“立体的”、“鲜活的生命”,真正“出乎其外”,实现“文本读者化”。下面笔者将从概括文意、改写原文、述评人物、学后心得、深入探究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浅见。

概括:系马高楼垂柳边

《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10期A版)刊登了语文特级教师彭俊姣的文章《唱响这支不老的歌》,文中刊载的课例,应该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启发。’

学习《长亭送别》,彭老师作了这样的引导: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有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也是一首撩人心弦的离歌,有柔肠百绕的离别苦痛:又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请大家阅读全文,概括文意,要求用七字句或其它更好的表达形式表述。

平心而论,笔者教《长亭送别》也有三四次了,对于“概括文意”这一问题,还从没考虑过设置如此“苛刻”的条件,殊不知这一小小的限制,恰恰是彭老师的高明之处。

再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

生1:暮秋送君心欲醉,食难下咽愁满怀。莫恋功名盼君归,残阳离影秋风吹。

生2:深情送郎醉霜林,饮酒将别悲长亭。功名利禄如浮云,古道残阳总是情。

生3:送行十里到长亭,风悲马鸣。长亭设宴送张生,离人伤悲。临别赠诗泪满襟,人心憔悴。夕阳残照人远去,愁思千里。

一首首离歌,一阕阕心曲,师生唱响的是“语文”之歌,擎举的是“语文”之旗。霜林醉,风悲凄,离人落泪;残照里,送君去,人心憔悴。学生的解读激活了文本,再创造了文本,如此处理,文本的意义更为丰富,文本的价值更为厚重。彭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把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使这一环节更具“语文味”,实乃“天成之笔”,值得借鉴。当然概括文意可以设置不同的限制,比如拟写对联,骈散结合,以诗(词)解文等等。

改写:歌舞化作彩云飞

改写也是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可以把诗歌改为散文(或小说),把散文(或小说)改,为诗歌;文本场景具体化,文本“空白”充实化„„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理透文本旨意,遵从文本基调,有解读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同时要合情合理。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代表作。文本的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文中那皎洁的月光、凉爽的院落、润湿的苇眉、透明的薄雾、清新的荷香、淳朴的民风„„意境纯美,如诗似画,读来让人如坠仙境,如痴如醉、赏心悦目。

可是,如何才能通过阅读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呢?分析、鉴赏、品评„„总觉得还是“语文味不够浓重”。“诗体小说”具有“诗化”的语言,何不将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改为一首诗!果真,一经改写,境界全出!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苇眉子

湿润润的女人

坐在院中

手指上

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的怀里

跳跃着

不久

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花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淀里

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水面

茏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

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香

这种基于文本的再创作,更为集中体现了文本之美,是深入文本、充分理解文本的外显,值得尝试。

述评:等闲平地起波澜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对文本中人物的理解分析,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理解文本”的层面,对人物仅仅做些“程式化”的概括,大致一致的“标准答案”、“固定结论”,单调平淡,不足以显示语文感性之美的特质。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片段:

你冤气冲天,高声指控:天,是不分好歹;地,是错勘贤愚。那一腔怨气在瞬间喷发,震惊了天地,浮云为你而阴,悲风因你而旋。而你一个弱女子至死不渝地抗争终于将三桩誓愿一一倾诉。“血溅白练”诉你奇,“六月飞雪”道你怨,“亢旱三年”遗你恨。当这些一一应验时,没人知道你的灵魂飘到哪里。历史,又多了一个悲剧故事;天空,又响过一个女子长长的哀怨„„

这是一段脱胎于经典名篇《窦娥冤》的人物述评。文段眺出了单一的“人物概括评价”的窠臼,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既有分析述评,又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女主人公的遭际。文段笔调悲愤,饱含情感,慷慨豪放,大胆粗犷,不仅解读了文本,而且融入了解读者激愤哀怨的情感,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读者”与“文本”的共鸣。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搜集并深入阅读类似语段,讨论探究人物述评的写作方法,努力让学生以“人物述评”为踏板,跃上文本人物解读“读者化”的层面。

笔者选了学习《史记(选读)》中《晁错》一文后,学生写了这样_段人物述评。

晁错之义,放射出万丈光芒。他生就冷峻,收地削藩,雷厉风行;朝堂之上,拍案而起,怒目圆睁,舌战窦耍;更令卅章,横眉冷对,从容官场。他留给我们,留给历史的是一个绝不妥协的背景。“天子不尊,宗庙不安”,让他寝食难安;违逆父劝,割舍亲情,显其铮铮铁骨。“衣丧服”,咽泪水,昂起头,痴心不改;“诛晁错,清君侧”,诸侯起,晁错蒙冤。为江山,为社稷,为国家,为大义,他,死而无憾,死而无悔,死而无怨。

不难看出,文字中的晁错已然从“严峻刚正,不圆滑世故,爱国忠君,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的刚性概括的基础之上,活脱脱地站了起来,封闭的静态的分析变成了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动态建构。这样的人物述评实现了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心得:听喟新翻杨柳枝

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文本作者的过去视界与领会者主体现在视界的融合”,“教学生学课文,特别是学古代作品,一定要超越时空距离,通过生命的表现,才能获得对文本及作者的真正理解”。吁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恰恰契合了这种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就做了“读心得,习方法,写心得”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名篇,是各种版本教材的必选篇目。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一句,体现的社会管理理念与当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相同,学生肯定有话可说,于是笔者就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写上一段“心得”。

孟子的看法实在深刻。人和自然的确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可曾几何时,我们人类以战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荣,我们“励精图治”,向山争地,向水夺田,毁林而耕,毁地采沙,乱捕滥杀,伐木取石„„大自然在哭泣。利益,确切地说是短期的利益驱使那些,无知的人,如此狰狞、如此恣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几千年前的孟子已然明白向大自然索取必须有节制,守时律,难道我们不应因我们龌龊的举动而汗颜?“竭泽而渔„‘寅吃卯粮”,长此以往,人类将自食恶果,自取灭亡!

这段很给力的“心得”,既没有规避文本意图,又讽喻了现实,足见该学生对文本理解之深,文学功底之厚。另外如,《游褒禅山记》中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断,《前赤壁赋》中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悲叹,等等,这些都是“上佳语料”。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更不可轻易放过: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要写写入之执著: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写写入之傲骨:学“一蓑烟雨任平生”要写写入之坦荡;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要写写入之无奈与郁闷„„

探究:横看成岭侧成峰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以鲁人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荆轲》一文为例,太史公带着他的全部感情描写荆轲为解救燕国危急而谋刺秦王的全过程,富有戏剧性、紧张感的矛盾冲突,富于表现力的人物描写,凸现出一个重义、机智、刚毅、深沉、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英雄荆轲形象。这样厚重的作品,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的奇异色彩,停留于篇章结构的解剖分析,甚至只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浅尝辄止”,依选修课高于“必修”的教学要求,“应该有层次地深入进去,开掘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矿藏,用于滋养我们的心智,润育我们的灵魂,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为此,笔者发动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有史以来对荆轲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评价。如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评日:“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重后世,岂妄也哉!”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也赞其“江湖侠骨”,而苏洵评荆轲之举“始速祸焉”,朱熹则更认为“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品味历代名人的评价,深入探究荆轲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与精神价值。经审慎的品鉴、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自古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王推进了统一的进程,大势所趋,顺应历史,是伟人;荆轲之行,成功与否,注定不会生还,他毅然决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在失败中超越了悲剧,展现了一种不屈的激扬,是对权势不可遏止的蔑视,是种再也寻不回的凄绝之美,其举悲壮叉勇,亦是英雄。这种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使学生获得的是人生观的洗礼和价值观的提升。同时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有了有力的注脚。

笔者在教学中,还整理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内容。如学习《屈原列传》探究“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与“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两种价值观、人生观,哪一种更值得推崇;学习《石钟山记》探究“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是否适合一切领域、一切场合;学习《鸿门宴》探究“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与“细节决定成败”两观点是否冲突。

参考文献:

①于漪:《岂能消极的复制文本》,《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7年第2期。

②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2004年版。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开放性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成为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有效拓展的界定、策略、原则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以期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内涵形成内心价值认同和外在行为实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拓展

策略

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拓展,正如新课程标准中谈到:“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感悟。”在一堂课中,好的“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会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那么,是否所有的拓展都是有效的呢?随着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流行的“拓展时尚”开始了冷静的思考,发现拓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已成为现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个值得重点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从教学实践从发,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拓展的概念界定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指出:“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在这种大的教改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拓展是一种必然的教学行为。但有许多教师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的情况,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于是乎,打着“拓展”的旗号,以课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思想品德课“切换”成了影视音乐欣赏课、热热闹闹的自修课、表演课等。基于此,有必要对什么是拓展教学做一个概念的界定。

笔者从时下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网络就思想品德拓展教学找到这种定义:“思想品德拓展教学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思维,进而丰富学生感知信息和思维层次,是提升情感,优化态度,建立和巩固高尚的价值观的教学方式。”从这一定义出发,不难理解,真正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是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师生间、学生间展开多边活动。这一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来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拓展、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反观,当前的拓展教学在定义的理解、过程的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盲目实施、流于形式、设计不当等。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光有理论的指导还不够,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注意方法策略。下面将围绕拓展的能否预先设定来谈谈几种策略。

二、拓展的几种策略

1、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备课,做好预设性拓展

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充分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精心设计必要的拓展的环节叫预设性拓展。预设性拓展可以分为制造悬念导入、渲染情景导入、巧设矛盾导入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预设性拓展按时机还可以分为课前拓展、课中拓展、课后拓展;按内容可分为知识性拓展、思想性拓展。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相逢在花季》。全课涉及的是青春期的男女生如何开展交往的话题。选入教材时刻意回避了“早恋”这个词,我们能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但作为话题的解读来说却是一种避无可避。所以在课前准备中应加入对这一内容的备课,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提出的质疑。现在的学生在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持有比以往时代学生更开放的态度,这当中有时代的因素,但我们也更有理由相信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更成熟、更明理,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能够懂得如何把握男女生交往的 度,展开自主、正常的交往,对早熟的“青苹果”进行舍弃。这一内容就要在备课时作好准备,你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认知判断能力,可以把它放在课中或课后进行拓展。课前多做一些准备,多一些预测,多几种假设,多想想学生将会有什么反应,教师顺势如何进行引导,这些准备是可预设性的。2、立足课堂及时应变,进行生成性拓展

预设性拓展是课前准备好的,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但是课堂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预设的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新颖的思维往往会使预设性拓展出现偏差。课前精心预设的拓展方案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出现新情况时,教师应及时调整预设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根据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拓展叫生成性拓展。生成性拓展的教学形式在时下的课堂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拓展呢?笔者从两方面举例进行探讨。巧用错误,归谬引申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这些错误中找准豁口,因势利导进行拓展,在对错误的暴露中辨析,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中作为和不作为这两个概念时,出现了意外。一学生举手发言道:“作为就是有所动作、行为,不作为就是不采取某一动作、行为。”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全班同学的认同。这位学生为自己所引起的认同自鸣得意。我未对这一回答提出纠正意见,而问他另一个问题:“假如课文案例的主人公海因茨面对偷药救妻子的巨额法律、道德代价,主动选择不偷药、放任妻子生命的离去,还是不作为吗?乳制品厂家主动选择在出厂的乳制品中不添加三聚氰胺是不作为吗?你该怎么解释呢?”这位学生怔怔地看着我,然后抓抓头发思考起自己刚才的回答。此时,他才明白作为和不作为的区分不是简单的是否采取行动。于是我乘机讲解在行为的分类上,作为和不作为是以是否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标准的,并让学生当堂举例,做到举一反三。

通过这样一个“作为和不作为”概念的质疑拓展,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作为和不作为”含义,也懂得了事物概念的判断、定论要谨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自身的任一行为都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学会关注生活。(2)直面发难,润物无声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或者令人尴尬的突发事件,对这些事情处理不当,可能就会破坏教学秩序;反之,则有可能让教学出现意外的精彩。一次,我在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以飞行员李剑英履行军人职责,放弃跳伞,保护人民财产,舍生取义为例讲解时,有一位平时就很调皮的学生嘀咕了一句:“死的不值呀!”周围的同学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很多同学把目光投向我,想看看我怎样处理。这位学生的质疑正代表了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利己的价值观念。于是我放弃自己准备好的对李剑英的评价,而把“李剑英是否死有所值?”作为问题中心来展开讨论。认为“不值”的学生说:“飞行员是祖国花费巨额精力、财力培养起来的人才,应该去战场上拼搏,普通民居的价值无法和一个飞行员相比,更何况大白天上班时间,房子里有没有人还另说,就这样牺牲了太可惜了。”反驳的声音四起:“李剑英是一个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保护人民和人民的财产,他实现了对祖国的承诺,他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剑英的牺牲就属于后者。”学生都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储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也不失时机补充介绍《感动中国》对李剑英的评价:“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他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永恒的十六秒,他用军人的生命谱写了热爱人民炽烈的壮歌。”这样的讨论后的小结,使学生都心服口服。这堂课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还有一次依然是在教学《相逢在花季》一课内容时。为求知识点讲解清晰,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例贯穿。当中有一个情景设置是明明约小丽单独去公园。我的本意是让学生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妥之处,然后归纳总结出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原则。但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个教学班中有个男生尖叫:“他泡妞啊!”我心里有点生气又有点想笑,于是一本正经地问:“你能够说一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他约女生去公园不是泡妞是什么吗?” 我笑着问:“你觉得去哪里才合适呢?” 学生:“去图书馆!” 其他同学不满:“还不是两个人?!” 我追问:“为什么两个人不行?” 学生七嘴八舌:“容易误会啊!”…… 我进一步追问:“那男女生展开正常交往该怎么做?” ……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见青春期的学生对两性问题,对爱情的好奇心理很重。这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在这个网络化的社会里已经普遍早熟,教育如何负责任地面对青春话题的“敏感”不是我这篇文章要探讨的,但作为一线思品教师你却是无法回避的。面对学生毫不留情提出的问题,你的回避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化“堵”为“疏”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育引导效果。

抓课堂对话做好生成性拓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才能自发、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整整的价值认同、实践可能。

三、拓展应有的品性

在一节课中,抓准时机的好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会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但过多、泛化的拓展却会削弱对知识点的解读,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的拓展要有效,实在,就要遵循思想品德课自身的品性。

1、道德性 “人者,德为先。”“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思想品德教师责无旁贷的本分。”⑤这些话语强调的都是突出思想品德课道德内涵的重要性。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等要素都要围绕道德内涵来考虑和设计。尤其是课内的生成性拓展往往有更大的随机性,更应该立足知识点,否则“出口千言,离题万里”。知识点拓展,要超越理论,更要反哺理论,离开知识点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磨砺坚强意志》教学,许多老师图省力,就让学生大段大段的看视频来代替知识点教学,结果是学生知识点归纳,不着边际。如《孝敬父母》教学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随意添加情节、随意创作,结果是课堂表面热闹了,学生却对孝敬父母根本无内心认同可言。这些都将失去拓展教学的“信度”。教师应在设疑激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感悟、体验,才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性评价。“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只有注重道德性原则,才能使思想品德课象思想品德课,不至于上成故事课、影视音乐欣赏课、表演课等。

2、必要性 思想品德课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要树立“大” 思想品德课教学观,密切思想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堂拓展教学体现了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原则中的“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也符合新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和”的要求。但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有些教师由于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内涵的理解的偏差,于是,便随心所欲的将知识点进行任意肢解和拓展,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想拓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不考虑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于是有些拓展就出现了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的闹剧。如在《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的形象化,就在课件中引进了英国皇室家族女皇、王子等画面,这可好,一下子就使课堂炸开了锅,那些学生是高兴了,可是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些拓展不利于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或只对少数几个学生起作用的的话就失去他的实效性,就不予考虑。因此,在进行知识点拓展时,首先要考虑其必要性。

3、适度性 拓展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以量多取胜。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而在于恰到好处。课堂拓展不是教师展现自己渊博知识的“卖点”。笔者听过一堂《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公开课,某教师光介绍打假英雄王海和打假实例、区分假冒伪劣商品的注意点就洋洋洒洒的描绘了10多分钟,这样的课让学生爱听,但由于教师课外知识讲的过多,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解读、指导就相应减少了,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容理解不透,重点没有抓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容量是大了,但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没有什么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心有他人天地宽》中介绍六尺巷历史的变迁、在《承诺是金》中来段即兴的城门立柱小品表演,这样的拓展虽能活跃课堂气氛,却谈不上对课堂教学有任何帮助。适度性原则要求课堂拓展时关注思想品德课本身的内涵,不必“每课必拓”,不要因追求一时的华丽而失去应有的题中之义。

对思品课堂拓展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素养,新课改下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所应用的拓展虽然有诸多的误区和不足,但它的优点正被广大的教师所实践着。教师只有脚踏实地的以理论为基础,遵循思品课该有的品性,做到“有教无痕,润物无声”,才能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激情的课堂,真正实践道德认同的课堂。

参考文献:

①《浅谈思想品德课堂延伸的技巧》牟希君《新课程研究》2011年5月总第223期 ②《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等主编

第三篇: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观段老师执教《老人与海鸥有感》

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观段老师执教《老人与海鸥》有感

在姜有忠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上,很有幸地聆听了北校段青敏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其实,段老师的教学风格早有耳闻,教学语言简练生动,教学仪态活泼大方,教学内容富有激情与内涵,亲临课堂,果然名不虚传。

上课前,大屏幕便出现了“用心朗读

用心感受

做阅读的主人”几个温馨的大字,教师的教学主线与目标便赫然显现。是的,每一篇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本,如何把它变成学生易接受的形式,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是我们设计者要用心考虑的。显然,段老师是要用《老人与海鸥》为范本,让学生学会阅读,而其中的“朗读”“感受”便是手段与方法。教师的大语文观在课堂伊始便一目了然。

有侧重的字词教学之后,老师便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哪一个情景让你惊异?海鸥有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举动?”巧妙的指引让学生直奔最感兴趣的部分,“未成曲调先有情”,不一般的鸟背后定有不一般的老人,很自然的用学生对海鸥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对海鸥老人的兴趣。段老师的这种变序教学法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因此,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灵活,真正做了阅读的主人。如何从学情出发,抓学生易动情的“突破口”,来引领整篇课文,激发阅读兴趣是值得尝试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最近书记推荐学习的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抓住了“我俩好好活,好好活”这个突破口,串讲了全文,升华了中心。我校评优课中,马慧芳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也是抓住了“鼻子一酸”,找寻原因,感悟了一位平凡母亲不平凡的母爱。三位老师,不同的课文,异曲同工,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指引了一个有效的方向。

在具体的朗读教学中,段老师也是很有层次地展开,自由读,读出个性;默读,读出思考;抓重点句,读出感受;配乐读,读出情感,层层深入,化难为易。在整个课堂上,她就是学生的一个学伴,一个有先见有智慧的学伴。

以上便是我听完段老师课后最深的感受。她的课也让我想到了去张家港学习时,那里专家提出的“原生态课堂”:自主、平等、自然、和谐、真性情的课堂,,天然去雕饰”的课堂。再一次谢谢段老师,也希望段姐姐能够牵起我的手,带我一起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2014年11月22日

第四篇:高中+语文+庄东君+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徐州市教研室“创新杯”论文一等奖

徐州市田家炳中学庄东君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是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高度中观照、在拓展中深化、在阅读中丰富、在现实中思考,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自身探究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文本深度解读

“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问题,会让学生的攀登增强难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蜻蜓点水或是走马观花等现象,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1)王崧舟老师指出,现在的教材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如何在提升自我探究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解读,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问题。

笔者整理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在质疑中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李炳亭认为:“教育的四个核心词是: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2)要想让学生创造、成长,那就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当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亦当是多元的、创新的。笔者在教学《逍遥游》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注释中三处疑难进行了再思考、再探究:一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解释:①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②息为 1

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哪种更符合文意?二是“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中“冥灵”的解释:①大树名;②大龟名。哪种更符合文意?三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中“而”的用法:①连词,表承接;②名词,通假字,通“耐”,能力。哪种解释更好?

学生讨论很激烈,在一番争论探讨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

一、将“息”解释为止息,是说大鹏飞行六个月才停息,强调飞行时间之长;将“息”解释为大风,是强调大鹏必须借助大风飞行。而联系文意,作者用夸张手法写大鹏鸟飞行时的壮观气势,是为了表明:大的代表大鹏鸟,亦必须凭借大风,即“有所待”,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因此,解释为“大风”似更切合文旨。

二、“冥灵”若解释为大树,与下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之例似有重复之嫌。上文“小年”举“朝菌”、“蟪蛄”为例,植物动物均包括;“冥灵”若解释为大龟,与“大椿”一动物一植物,与上文似更照应,且例子更有典型性,更能说明万事万物都只有小大之辩,而在“有所待”上是一样的。后一种解释似更合理。

三、“而”解释为“耐”,能力,从结构上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结构,更整齐,似更符合古人行文习惯。当然,其他解释亦有其合理之处,不能一概抹杀。经过一番思考、辨析、探究,学生培养了质疑探究、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对文本亦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在高度中观照

语文文本的解读,若只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没有一定的高度,对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禁锢。譬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若仅仅停留在思乡的理解上,无疑是浅薄的。要从文化乡愁和乡愁文化的高度上观照文本内涵。

《听听那冷雨》中处处流露着思慕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情丝。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他表示“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乡愁,对于读书人来讲,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它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此时,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升为对文化乡愁的理解。再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表达乡愁的诗词文章,分析文本

内容和表达特色,体会乡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升了一个层次,对乡愁文化也有了一定认识。这是一种大视野。

三、在拓展中深化

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如果只是以本为本,就文论文,则浅薄单调了些。需适度拓展延伸,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一是适度迁移同类知识,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如笔者为学生讲授现代文课外补充篇目《泪珠与珍珠》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白居易《啄木曲》中所用的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手法时,引导其回顾类似的句子,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长亭送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等,了解这种特殊比喻叫通感,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具体的形态,更具体形象,也能造成一种语言上的新鲜感。

二是适量补充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资料,深化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泪珠与珍珠》中有这么一段“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只有了解作者琦君的人生经历,方能体会忧患之中的乡心无限。她故乡是浙江,却长年旅居海外。回乡之泪、见亲之泪,乃是沧桑之泪,亦是欣慰之泪。这或许也是琦君在《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七月的哀伤》等文中反复诉说的忧伤吧。

四、在阅读中丰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两种能力。我们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为理解文本和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带领学生补充阅读了作者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余华的小说《活着》。《命若琴弦》通过一老一少两代盲人艺人的遭遇为我们展现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生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就够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

那张无字的白纸。”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史铁生反复传达的人生信念: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但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

余华的《活着》,主人公福贵一生大起大落,备尝辛酸,相继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孤独终老,只有一头取名“福贵”的老牛陪伴。他的身影是孤独的、苍凉的,却始终未曾倒下。余华在序里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生命的姿态是坚忍,或许这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吧。

学生对这两部作品颇为动容,在研读时也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很有收获。在理解《我与地坛》一文的情感和观点时,就更深刻。

五、在现实中思考

文以载道。优秀的文本必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而我们学习文本,不止于辞章,更当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及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如《品质》一文,对格斯拉兄弟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的行为,你如何看待?如果是你,又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但认识相对较浅。笔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补充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激烈的商业竞争,的确残酷。在生存和道德之间,有些人的选择就出现了偏差。如人人谈之色变的奶粉问题、瘦肉精问题等,都是商家利欲熏心所致。然而,生存和道德并非不能两全。我们可以利己,但不能损人;可以做广告,但不能做虚假广告;可以适度调价,但不能偷工减料。格斯拉若适当变通,提升其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改其商品品质,或许还有别的路可走。

再如《老王》,老王是一个关心体谅别人的好人。而今天,好人似乎越来越难做了。好心救人反被诬是肇事者屡见不鲜。是从此对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漠然置之吗?还是不顾个人利益挺身而出?我们如何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又能保护自己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为人处世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

“要想让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

(3)是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积累整合知识,感受鉴赏文本,更要学会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在解读文本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提出自己见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长此以往,方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学语文》,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2009﹒09期,P3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P143-156。

(3)熊伟、朱特,《深入解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云南教育》,云南高等教育学会主办,2011﹒21期,P22。

第五篇: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漫溯,向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更深处

江苏省东台师范附属小学吉云兰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扩大了创造的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说法渐成经典。“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了新课改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亲近文本还要跳出文本,依托文本还要超越文本,广大老师逐渐认识到拓展的重要性。种种原因,让许多老师“为伊消得人憔悴”,绞尽脑汁以求出新。

在不知不觉间,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成为了一种教学时髦,然而由于失度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为:

现象

一、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形式花哨,泛语文化

课改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综观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拓展成了一种“招牌”,泛语文化现象比比皆是:一会儿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一会儿对人物进行多元解读,一会儿利用课文引出话题进行辩论,一会儿又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大容量整合„„这种探索看起来活跃了课堂,活跃了学生思维,但也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贫乏和肤浅,难怪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应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而不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搞“非语文的拓展的拓展”,缺乏内涵与深度思考的拓展,离语文似乎远矣。

现象

二、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数量失控,内容不精

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拓展训练,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最终的关键。既然拓展是法宝,那自然“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语文课出现了一哄而上、开发无度的现象。有些老师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拓展延伸,过多过早补充内容。有限的时空内,资源洋洋洒洒,连接四通八达,学生眼界大开,应接不暇。但太多的信息浏览,忽略了对课文本身的研读品味;太多的无中心拓展,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拓展一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伴娘,抢尽所有风头,而真正的新娘——文本却被挤到遗忘的角落,一堂课下来,学生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熟读,更不要说静下心去想象揣摩,品文悟情了,语文本体的学习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

现象

三、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课题序列不清,难易不当:

资料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是新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怎样开发,如何应用什么,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观的随意性使拓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和无序现象。如,一年级学习《世界真美呀》,文中有“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语,老师就借用不少色彩鲜艳的图片学生拓展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二年级上学期学《夕阳真美》,拓展的依然是这几个成语,等下学期学到《台湾的蝴蝶谷》,拓展的还是这几个成语,使教学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另一种无序则表现为课堂上最常见的以深解浅、超越学段要求的行为,如学习《木兰从军》,穿插理解初中才学到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重复、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又磨灭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实在是得不偿失。

阅读教学要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主要阵地,适当的资料性开发与应用必不可少的,可这个话题,却又让人欢喜让人忧!直面困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开渠引水做好资料性资源的收集整理的开发工作?怎样把握资料呈现的时机,让有效课程资源能为我们的课堂画梁雕栋?在课堂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需要冷静、理智地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研究,方能实现其和谐追求。我们沿着课堂的流脉向源头漫溯,努力探寻,如何让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使阅读课堂教学抵达了语文教育的更深处。

一、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主旨的完美补充

资料性资源引入课堂,进行整合,扩大了信息量,有助于学生深化体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基于丰富学习资源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对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科书中心的突破。但是,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开发与应用,它需要我们老师因课而宜,以生为本;也不是不加选择地全部“拿来”,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需要有机地进行筛选,为我所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词时,为了深入讨论“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就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文本的链接——纳兰性德在征途上写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他先请学生们想像: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学生回答说还有牵挂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等。于是老师创设了长亭古道等情境,让学生模拟亲人一次次深情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然后话锋一转,回归文本,“我想再问一问我的老父、爱妻,我真的是轻离别吗?”学生立刻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悟出词人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是因为理想和壮志。“问君何事轻离别”这一链接,是教者在学生与词人对话过程中的拓展,它的链接促进了对话的广度与深度,由此可见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是游离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的有机拓展,开发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应用的是文本包裹着的价值取向。上例子在阅读教学中,资料性资源和文本是同心的圆,他们相同的温度,在课文的情感场中,学生内心的情感在文本和资料的撩拨之下产生了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热度,这种状态就是和谐的温度,即学生情感和心理在多重材料的影响下产生共鸣,孩子们感悟了语言文字的意蕴,提高了阅读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它要求教师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蕴涵的前提下,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做开发与应用,但此并不是简单的拓展延伸,它不是语文教学中简单的量的增加,而应该成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质量的完美补充。这样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对教学主旨进行完美的补充和全面的观照。

二、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2008,北京》(苏教板小语第三册课文)课文描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笔者曾听过两位老师同题异构的课堂,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开发与应用了资料性资源。

第一位执教教师,课伊始,让孩子们自己谈谈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教师作补充。见孩子们知之不多,执教老师播放“申奥宣传片”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录像片段,然后带着大家学课文。虽然教者满腔激情的引导下,孩子们也读得有声有色,但听课的感觉那是一种浮在表面的繁华,缺少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

第二位执教老师,先是师生互动简单交流了奥运会的性质、会旗、北京申奥的会徽,了解了学情之后,然后出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的画面,然活对孩子们说:“现在我就是萨马兰奇,同学们听我宣布,世界听我宣布: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说到这,她突然停了下来,小声地说:这时候啊,对,所有的人都像你们一样,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听: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她又停顿了一下,然后非常有力量地说出了:北京!两个字。这时候,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体会到了当时场面的紧张、体会到了由我国申办的快乐,体会到了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在这种情绪中,再读课文,孩子们读得激情饱满、神采飞扬。

两位执教教师都注意到了资源的开发于应用,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这十分重要。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和教学目标的制约,必须严格的选择。第一节课上,不加选择,堆砌了过多的教学资源,可谓包罗万象。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空,排挤了学生亲近文本、学习语文的必要活动,造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范”。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信息过剩”的“消化不良”,而且造成了“审美疲劳”。第二节课堂上只选取了几点必要的资料呈现,而且在该出手时才出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成功的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意味着它并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配角,它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食”,而应该是“佐料”。这样的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给人一种简约之美、纯净之美、朴素之美。

笔者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和研究,深切地感受到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和谐密度,疏密有致,适度的开发、有序地应用。成功的开发应该是源于文本的开发,恰当的应用更是源于文本的应用。开放与应用首先应该根植于文本,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让文本成为连接课内外的桥梁;而同时又要超越文本,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所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说,资料性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把握时机,符合情理。那些富有内涵、值得品味,形象而有神韵且具有再生价值的课程资源,能够在学生与教材、课内与课外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才是教学效度的和谐追求。

三、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证

请看某特级教师执教的苏教版《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呀!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爷爷把沪宁高速公路称作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纽带”?

师:问得好,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动画全景),沪宁高速公路,它连接上海、南京,图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你知道“珍珠”指什么吗?

生:这六个主要城市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前曾布置同学们去了解这六座城市,现在请大家来谈你了解到了什么?怎么了解的?

生:我知道无锡风景优美,工业发达,被称为中华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我是看书知道的生:我的家乡在常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建设得非常美丽,天宁寺、恐龙圆、红梅公园等都很好玩。

生:上海,现代化的大城市,国际上的名气都很大,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是从网上查找资料知道。

师:同学们课前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了对这六座城市的了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爷爷把这六座城市比作珍珠吗?

生:因为这六座城市都是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重要城市。

师:把沪宁高速公路比作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高速公路把这六个繁荣城市连接起来,这六个城市就能加强联系,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

师:大家试试,该怎样读好爷爷的这句话?

(生齐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沪宁高速公路“真是一条串着珍珠的的黄金纽带啊!”是一大学习难点。教者先借助课件演示沪宁高速公路的动态全景,用六个不停闪烁的光点代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沿途的6个城市,丰富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珍珠”和“黄金纽带”的浅层含义;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这六个城市的资料,资料性课程资源适时合理地运用,激活了学生,激活了课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不断完善,逐步领悟到“珍珠”和“黄金纽带” 的喻义,并体会到文字背后的赞美、自豪之情。回顾这个教学片段,教者巧用课程资源,帮助理解和感悟,避免了光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板理解的死气沉沉,水到渠成,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作为语文教学中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它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为原有文本的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但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原有文本的再度深挖,其用意不在于单一拓展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适当形式的拓展,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文本蕴含的内容,即所谓“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虚,回归文本是真!”“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灰,对击始发灵光。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从文本出发,恰到好处挖掘文本,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而今,资料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开始走出樊篱,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凭借着文本及资料性资源的力量赋予的力量向语文教育更深处的漫溯。终点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唯愿沿着这光明之路前行,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我生活在不断扩大的圆形轨道,它们在万物之上延伸,最后一圈我或许完成不了,我却努力要把它完成。”

下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新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5则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刘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1期 一、资源生成处追问——迈向开阔 很多教师将课堂上学生的突......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为了全面深入推行“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深入探究“散文”类文体的教育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本组教师在......

    让思维在操作后的思辨中向更深处漫溯——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

    江苏无锡新区实验小学(214046) 华丽芳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

    小学语文教学中力求高效的新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力求高效的新思考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自己微不足道的见解,或许算不上独特,但它却是我的鲜明感受。下面,我想从以下三......

    未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考

    摘要: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

    未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考

    摘要: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

    未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考_体育论文

    摘要: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

    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新思考2

    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新思考 摘 要:学习色彩构成,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把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