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实践“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教学效果
浅谈实践“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心动”通过实践学生自主学习,我体会到,一定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搭建自主、合作、互动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光要考虑如何去教,还要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学。自主学习首先是从课前预习学案的的设计入手。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要适度,稍微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又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后能得出结论。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预习学案的设计最后环节是学习体会共用三个问题,(1)通过自主学习,你学到的新知识是什么?(2)通过自主学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通过自主学习,这节课留给我的疑惑或是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是什么?以便教师能很好的了解学生。
自主学习后教学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渴望展示自己,如果在学生已经懂点的基础上讲授,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回答问题会很积极,很渴望老师能点到自己的名字给同学们展示。为了展示,孩子们都在认真专注的思考探究。这样让学生的心真正的动了起来,另外我感觉在预习的基础上讲授新课,改变在课堂上探究的环节,把探究的过程放到课前的预习上,把上课的时间放在解决探究的疑惑,知识的反馈,训练以及难点突破和能力的形成上。老师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现状,并且能给更多学生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出现问题时让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作为数学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应着力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起来,成为有知识、有学习能力、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贾涵
第二篇:关于学生自主学习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落实这一理念,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发展,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不少老师却把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之间划为等号。有些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际上这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不少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也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哄哄闹闹,一派繁华的景象。还有一些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信奉和误读了“解放学生”的理念。教学设计不符合学情实际,对课堂预设不足,大甩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是学生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一堂课下来所获无几。课堂从原来的 “注入式”走向“放羊式”,从形式上好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教学效率却非常的低。
笔者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
有学者将学生自主学习解析为四个要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想学’到‘学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意志品质。
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良好的习惯更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自主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反思和练习的习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有四个要素和环节;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二是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三是要有巡查和指导;四要有检查和评价。
第一步,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目标分解的越细致、越具体,产生的内在动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效益就越高。基于此,在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时,一要给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让学生明白通过自主学习后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达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样以来,才能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的,学有动力,学有次序,学有实效。
交代学习任务要坚持分层原则。对于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自主学习轻松。但基础差、自学能力弱的同学自主学习几乎是一个很难翻越的障碍。教师在交代学习任务时,不必追求整齐划一的完美效果,因为这不现实。把学习内容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去完成。并积极鼓励他们朝更高的领域探索。向他们明确几个课堂中必须要展示的问题,迫使他们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实现自学过程,获得过程的体验,思维训练。
第二步,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时间。没有时间的保证就没有效率的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有效利用时间是效率,盲目消耗时间是浪费。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务必要保证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一是要充分保证学生自主自学的时间。二要限制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三要给予学生和各组整理小结的时间。
第三步,巡查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何,教师必须要有巡查和指导。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和指导,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在检查中给学生以督促和“警示”,使自主性较差的同学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自觉不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步,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交代完自学任务和要求之后,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整体普查(一般时间不允许),也可以是抽查,或者学习小组内互查汇报,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也是个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的检查与评价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得以实现,这一点在教学和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上非常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检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时,首先,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唤起学生新的认知需要和成就需要,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检查与评价要有较强的指导性。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动力,帮助他们开启思维的闸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鼓舞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再次,检查评价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教师要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基础,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不要求学生与学生比,要求学生与自己比,给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和提升中,逐渐使新课程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篇: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开县谭家镇中心小学:何素芬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引导写,依靠自身的努力,自觉、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人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较强的进取探索精神。因而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有效教学。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想学、要学,在快乐中学,感受在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并常常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恰当选择自主学习题目
兴趣它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后,教师就要选择好实用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选择的题目要精,量不能求多,力求每道习题都联系得到知识点上。
三、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如、我在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的千米的认识时,就处处抓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多了解一千米有多长?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来学习数学,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更好的收获。
四、教师教学要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性学习的落实必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想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抛开传统的课堂即教师‘满堂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敢想、敢说。
总之,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教师更应该有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构建起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增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
第四篇: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你喜欢学习吗?学习可以使人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开启智慧。为了了解自主学习情况而提出的一些问题,目的是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请你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反映出来。
1、你为什么要学习?()
A老师的压力B家长要求C自己愿意
2、对于现有的成绩,你觉得()
A、很满意,继续保持B、满意,不做更大的争取
C、不满足,我要学得更好D、好与差都无所谓
3、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听课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你会()
A、强迫自己听课B、自己看教科书或者拿练习出来做
C、拿其他课外书看D、在下面搞小动作或聊天
4、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你会()
A、自己思考,再寻求(网络或大人)帮助B、不思考便寻求帮助
C、随便填一个答案D、直接空着
5、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试卷发回来后,你会()
A、先自己思考,再留心听老师评讲B、老师评讲时再思考
C、等评讲,记住老师给的标准答案D、老师评讲完就放好,不是很在意
6、你喜欢观察,并能在生活中与学习上相结合吗?()
A能B有时能C从来不能结合7、你喜欢的学习方式()
A监督B自主学习C完全自由学习
8、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你是怎样完成的?()
A独立完成B与同学一起讨论C在同学那儿抄一下
9、对学习的内容,你会预习、复习吗?()
A经常会B老师布置,我就预习C平心情偶尔D从不
10、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对于自己的弱势科目,你会()
A、主动寻求提高B、在父母的要求下去参加辅导
C、有心情时就做练习,没心情就不做D、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第五篇: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
兰滩小学 殷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历史学习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历史的习惯。学生在初学历史时都会感到新奇,因而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1. 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a.小组讨论
课堂上,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评讲材料解析题时,都是老师详细地分析,学生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得听,很被动,也很容易走神。讲完3个大题要花20分钟左右,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辛苦。后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先给答案,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大部分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只是解释难点。这样,既抓住了难点,学生又学得深刻,可谓一举两得。b.担任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让他们来解释。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和思路出发,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的理由,还说出他们的困惑,听者收益非浅,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抓好重点,调整教学的方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而就或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总之,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愿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开创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局面。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从导入新课起,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另外,准确适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从而激活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
对于学习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属于班级中的优秀群体。我们主要关心他们学习热情的持久性,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对于学习态度比较被动,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我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的内心喜好,经常走近他们,要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学习兴趣上花功夫,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平时除了指导他们怎样预习、复习。课上还要鼓励他们勤思考、勤动手、勤发言。课后,教师要融入这些学生中,既辅导知识又辅导学法,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
三、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学
课堂的开放,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开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即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人意,但只要他参与了,就是表现自己了,他就会多一份兴趣,多一点自信。当学生们因为某个问题发生争论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倾听别人发言的机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使学生在争论、互评、自由发表观点中
展示了自我,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死板的历史学习过程变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总之,历史学习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做到了愿学、会学、乐学,才能真正实现主动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深入,许多教育者都意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实践与尝试。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脸红耳赤,真是集思广益,好处多多。但自己实践时,确实也经常看见,活动时,有人滔滔不绝,而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读你的,我想我的。为何同时合作学习,却有如此不同的景观呢?结合我一年中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我经常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的观念是否真正更新? 每一节课中我真正地融入小组学习中了吗?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到了小组学习的快乐吗?当你真的能与他们一起开心一起悲伤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了自己的活力。就象对新生儿,没有真诚的关爱和小心的呵护,小宝宝会健康成长吗?对待小组学习,教师观就应象对待新生儿一样。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试想如果连教师自己都认为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或只认为它是学习的一种便利,缺少应有的期望和热情,那学生的新奇和热情还能持续多久呢?因此,小组合作能否有效、持续地发挥其作用,教师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小组搭配是否合理?
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地发挥。结合书本上的经验介绍,采用异质小组搭配,但需要时刻关注小组成员发展。实验一段时间后,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借讨论问题时说闲话„„等等。这时老师不应简单处理,最好是耐
心询问产生问题的学生,可以单独谈心,可以温和劝说,结合原因进行小组重组,让优弱势趋向合理。小组重组中更重要的是要激发问题学生的自信心,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让弱势也转化为优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如果老师不断地发现弱势,不断地转化弱势,那么最后的局面必定是一派生机勃勃。当然这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努力。
三、小组团体意识有多强?
组合成有生气的小组后,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小组的团体意识。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组,它的意义是更大的。其中培养的不仅有合作精神,更有责任感和荣誉感。有了团体意识,反过来可以团结小组成员,小组每个成员能自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小组的团体意识是需要老师激发的。可以引入适当竞争。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中进行学习,然后分别参加独立测验,最后以达到预定优秀标准的小组成员的多少来奖励。当然奖励应是公平、民主的,不是泛滥的,应是大家都心悦诚服的肯定。使孩子们体会到奖励的珍贵,激励他们积极去争取。
四、是随处小组合作,还是有机结合?
就象任何一个生命体,光有期待和愿望是不行的,它还需要供其生长发育必要的养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机会,它一样名存实亡。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选择适宜的合作情境。新教材里就有许多可以发掘的情境。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但是我们也不能处处,什么问题都用小组合作解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适当地与独立思考、动手解决、老师或其他学生点拨等方式相结合,使学生时时有新鲜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再说事实上也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合作小组解决。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说说解题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独立运用的能力。如果用篇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景阳乡茨沟中心小学 刘玲玲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探索。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我把自主教育学习所学结合我在教学中积累的点滴谈谈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
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愉快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到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找到自己,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例如:上课开始,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均分》教学中,首先拿出几枝铅笔,让学生自由分给自己小组的成员,看看可以怎么分,哪种分发可以让大家都满意(分一样多,即要均匀或平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虽然一节课时间较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来进行合作条件,自主学习。如: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抓住音,形,义,词几个方面分组自学。弥补自己学习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首先,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不会学习的现象,表现在:家长或老师督促学习,管着学习,不动脑思考,不动手实践等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会学。用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他们的个性。
其次,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如:充分利用长春版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兴趣。像:识字中的字理演变图,小幽默,小儿歌都能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通过动感声像,美丽的图片等吸引学生,还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奖励法等,而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课堂的学生,我则是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学患”,把学习以外的事交给他们去做,像:取送作业本,让他们轮流检查室内外卫生,当一次小组长,来打开他厌学的心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受益终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人的许多习惯都在早年形成(也包括坏习惯),而教师要调查学生的表现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培养,持
续稳定地发展,比如:低年级的孩子上课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听课,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和同学交流等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水平的提高,到了高年级,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乐于提问额度习惯。因此,课堂上我严格培养,帮助,指导养成这种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才会见到成效。
六、加强反思评价,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多,这就要重视反思,及时评价找出自己该做什么?什么该自己做,养成反思习惯。逐步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发展。篇三: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心得体会 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心得体会
《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本书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分析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组织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地训练。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种作用最好超前发挥,超前教给学习,在学习之前先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智力,情感全面发展的地方。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过分热心,过于认真地发现并纠正学生所犯的一切语言错误,我们会无意识地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天赋,他们开始变得谨慎、小心,越来越少地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免频频出错、频频被纠正,因而在全班面前丢脸。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心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让他们伴有焦虑情绪,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坦然地犯错,又要使他们在错误中学到知识。通过错误可以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得以改善。
爱因斯坦说过: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是真理的最大敌人。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学习策略,更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避免给学生造成一种“我说的就是对的”的印象。我们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说“不要相信我们所说的一切”,我们要让学生既对我们所说的感兴趣又敢于怀疑,而且让他们学会推敲和应用我们所说的某些观点。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篇四: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学校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关心人、培育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有效研修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发展是目标,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
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修活动的重要目标,需要研修活动组织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满足的内在动机,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
为了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5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6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7勤于动笔,勤反思,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引导的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于对其以后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2)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3)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4)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5)用“爱”来感化学生。
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
教育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看到这种局限性,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只有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才能真正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待我们的事业。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着力于个人的身心修养,珍惜我们的事业,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篇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佘家湾小学 何昌玉
自推行”自主教育”以来,我自觉学习自主教育理论,践行”小组合作+导学案”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初次尝试,体会颇深。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愿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开创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局面。一堂成功的课,应从导入新课起,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另外,准确适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从而激活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
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中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对于学习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属于班级中的优秀群体。我们主要关心他们学习热情的持久性,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上面可以记自己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问,课堂上的典型例题、解法,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剖析。记笔记时不要把本子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习态度比较被动,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我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的内心喜好,经常走近他们、走进他们,要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学习兴趣上花功夫,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平时除了指导他们怎样预习、复习、怎样写考后反思外,课上还要鼓励他们勤思考、勤动手、勤发言。课后,教师要融入这些学生中,既辅导知识又辅导学法,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
三、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学 课堂的开放,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开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过动手操作理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即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人意,但只要他参与了,就是表现自己了,他就会多一份兴趣,多一点自信。当学生们因为某个问题发生争论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倾听别人发言的机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使学生在争论、互评、自由发表观点中展示了自我,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死板的学习过程变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总之,学习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做到了愿学、会学、乐学,才能真正实现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