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化学教学论教学总结
2009年化学教学论教学总结
本学年我承担的教学工作是06级1班的化学教学论课程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教学研究,两课程合一周学时为5。该班学生总人数49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31人。在教学中,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热情辅导,按时按质批改作业,尽心尽力完成好各个教学环节,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教学:
1、强化专业教学基本技能培训。
这些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化学教具制作及板书技能。
2、优化教学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性
教学中我紧跟世界教育理论的发展潮流,紧跟化学科学教育的要求,紧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选体现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教材。首先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反映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然后在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在试讲中反思、在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中反思等具体的活动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
熟悉教材。针对学生对中学化学教材不熟悉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做教材后面和至少一本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在做习题的时候,要从教师的角度对习题进行分类,并改编和扩展习题,在此基础上,弄清 1
教材的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开展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让学生熟悉教材,为备课和试讲做准备。
了解学生。首先我们鼓励学生多作家教,通过家教了解学生。其次我们经常带学生到中学听有经验的教师讲课,听他们评课,在听课中体会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的感性材料,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习惯。
案例教学。学生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通过看教学录像或听中学教师讲课体会教学,然后让学生试讲,师生一起评课,讨论,修改,再让学生看录像,体会教学,再修改教案,通过案例模仿教学,为试讲做准备。
试讲训练。试讲的时候,利用现代化的微格教学手段,首先针对学生的教态,板书,语言进行反复训练,其次把教学过程分成片段训练学生,如一堂课开头的艺术,结尾的艺术,过渡的艺术,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艺术。微格训练结束后,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对学生进行整堂课的训练,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试讲。
二、改革考试方法和手段,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制定了《学生教育能力自评手册》评价以自评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期末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成绩、书面考试成绩、试讲成绩。平时成绩占20%左右包括中学化学习题的改编、分类;到中学听课、评课的记录;读书笔记或资料摘录;出勤或课堂提问。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成绩站30%左右,我们将从实验的全过程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科学素养,为此,对每一个实验我们制定了一个评价标。书面考试成绩占2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掌握情况。试讲成绩站30%左右,要求学生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领会有关中学化学教学的技能技巧,使之在教育实习中能尽快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化学教学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多思考、多比较、多感悟、多实践,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
第二篇:化学教学论总结
第 1 章
导 论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
化学教学论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一,化学教育的成形期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奏定学堂章程》(1903)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
第二,化学教育的充实发展期 ;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1)化学教育目的的扩大;不仅注重知识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2)化学课程程度的提高;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均有化学。(3)大学实科的注重;(4)化学师资的改进;
(5)化学设备的充实等。滴定管的使用和精确天平较为普遍。第三,化学教育新的关键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承载着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特殊任务。
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
(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3)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原理等知识(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第 2 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 1
要归宿。
我国学者主张:科学素养包括:
(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是工具性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从性质上可分为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
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一: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二: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 一: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 二: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 三:内容标准描述的方式多样化
第三章
国外学者认为,影响教材的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五个方面:
目的目标
内容
④学与交流的方法
⑤测试 化学课程的理念分为几类?以及其具体的内容?
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实验中学”,“做中学”。第三类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
分析单元思路是教材微观设计的首要内容,也是教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
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关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栏目应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
教材栏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必须体现“平等对话”的特点,语言的风格亲切,易于被学生接受。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年龄不同,学习任务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也有差异,初中时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栏目设计要形象,生动表现出召唤力,及其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思考、假设到动手验证。是学生在探究中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高中教材的栏目应在思想性、探究性、价值观倾向和职业指导方面有所加强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4-1 化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工程和节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 2
案的工作。
二、教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教学设计的烈性、源流和发展趋势
1、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4点):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试验(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其中试验设计和系统设计属于现代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源流和发展趋势 &4-2化学教学设计的理性要素
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理性要素,是与技术学设计的重要区别。包括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目的论、化学教学策略论、化学教学模式论、化学教学方法论。
一、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设计首要的理性要素
二、化学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目的论
1、化学教学的理念:教学理念诗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通常指有关的理论、观念和某些核心概念。
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中,需要树立的新概念(6点):(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
(4)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
(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
(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2、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
化学教育目的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目的、第二层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层次是指课程目标、第四层次是指教学目标
化学教育目标的分类: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三、化学教学模式论
1、教学模式的含义:是指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2、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
(1)系统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
四、化学教学策略论
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策划和谋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五、化学教学方法论
1、化学教学活动
2、化学教学方法及其发展
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作用于客体,以及跟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手段的规定。
化学教学基本方法主要有讲授—听记、谈话、讨论、指导—阅读、演示—观察、指导—实验、指导—练习、指导—实习、指导—参观。
综合方法有综合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实验—讨论法。
3、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4、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
应注意的问题:(1)是不是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2)是不是适合于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特点
(3)是不是适应学生个体以及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学生是否具有必要的学习准备
(4)是不是具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如必要的实验设备、直观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
(5)是不是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原则
(6)是不是有利于落实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
(7)教学方法本身的教育价值
(8)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使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个人品质和的性特征,等等
&4-3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环节和原则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1、课程教学设计
2、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
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
4、课时教学设计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设计准备
2、设计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
4、设计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媒体
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三、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1、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
第五章
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
教学情境的具体意义和功能主要有:
(1)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
(3)适宜的教学情景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料,还可以提供在事件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链接。
(4)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设置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才能体会学习情景的意义。
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
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二、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1、组织、指导听课
1、指导学生首先注意于听并且学会听
2、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注意,不但善于用耳,而且用眼、用脑、用手善于协调自己的器官,是他们配合
3、对不善于分配注意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提醒他们进行听、看、想、记等活动,注意给与完成这些活动的必要时间
4、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地挺好,教师要重视在课的开头做好学习定向工作,使学生大概的了解学习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2、组织、指导讨论
组织讨论的难点在于控制讨论的方向和时间,使它有较高的效率,而又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1、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讨论题,使其具有较好的思考性、辩论性,难度适中。
2、让学生理解讨论题及其意义,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
3、鼓励并要求学生在认真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积极大胆地发言既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有敢于放弃或修正错误意见;紧扣主题,积极的参与讨论、相互切磋。
4、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疑难、障碍和干预尽量让学生自己分辨是非、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
3、组织、指导练习
1、针对学生发展需要精心地选择、编制练习题。
2、一般看说,在学生开始解题练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进行审题和解题指导,讲清要求和格式。
3、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检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4、对于复杂的练习活动,可以按照“分步练习-完整连贯-熟练操作”顺序分阶段组织练习。
5、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讲评,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自评。
6、坚持改革,力戒走老路。
4、组织、指导自学
1、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学习”是自学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这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增加自身发展潜能的重要意义。
2、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收集、选择学习资料,并学会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
3、让学生知道,自学阅读是不仅要“动眼”看,还要注意动笔。勾划重要内容,摘录要点,及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及疑问,整理、编写知识小结,做好阅读笔记。
4、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内容的规律。
5、组织、指导合作
1、明确个人责任,培养团体精神。
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共同参与。
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
4、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每个成员的参与愿望。
5、适时、合理地评价,调动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
6、组织、指导探究
1、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探究因素。
2、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
3、敢于防守,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4、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规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城市教学信息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4、谈话、提出问题
1、导向性问题
2、形成性问题
3、评价性问题
7、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有效原则 可靠原则 方便原则 经济原则
四、调控与管理的技能
2、常规管理
空间与时间利用,以及纪律、秩序的维持,是课堂管理的常规内容。
宽严适度的教学纪律是保证化学教学顺利进行和搞好化学教学的重要条件。
5、调控
1、建立期望
2、情感调控
3、反馈与强化
4、节奏控制
5、灵活果断与恰当的反应。
第六章
1.化学科学实验是指化学科学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试剂、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6—2 1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3.实验者:教师和学生,主体性
4.实验对象: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对象,既有天然对象,也有人工对象和人造对象 5.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实验手段分成实物形态的手段(也称“硬件”)和观念形态的手段(也称“软件”)
6.化学实验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
7.有无探究价值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8.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9.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绿色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10.控制实验条件,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的记录、是化学实验实施阶段的最主要工作
11.化学实验条件:化学试剂、化学试剂、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化学实验操作
12.实验观察包括:1.观察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 2.观察化学实验操作 3.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3.进行实验观察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辩证性原则 14.进行化学实验记录应遵循的原则:准确无误、周密完整、详细有序 15.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化学用语话、表格化、线图化 6—3
1.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
(1)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创造兴趣(2)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3)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4)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2.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
⑴以实验为基础
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⑶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⑷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实验探究过程的统一
3.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Ι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 4..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Ⅱ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 5.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教学策略
(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认识实验探究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实验探究教学情景。
(3)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学实验探究方法。6—4 1.化学实验内容改革: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趣味化 2.化学实验设计改革:化学实验的探究化、绿色化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A.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B.微型化学实验C.化学实验的清洁化
4.100%的原子利用率,是绿色化学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5.微型化学实验特点:(1)、节省实验经费(2)、操作安全、污染小(3)、节省实验时间(4)、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6.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配合化学教学内容的教授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的一种教学实验。
7.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一下基本要求: 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操作规范,注重示范;讲、演结合,启迪思考; 简易快速,按时完成;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8.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一下基本要求: 充分准备,指导预习;认真巡视,及时指导; 适时反馈,沟通交流。
第七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式教学。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特征应该是围绕化学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探索活动,经历科学的工作过程
探究性学习要以满足学生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的好奇心为根本宗旨。
探究式教学一般有五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收集证据。
3、形成解释。
4、评价结果。
5、交流发表。
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
1、必须将学生至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
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3、必须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具有驱动性。
2、具有诱发性。
3、具有易参与性。
4、具有可生成性。
5、具有多重教学功能。
实施策略:1 关注 参与。2 实验 探究。3 解释 推论。4 整合 精致。5 反思 评价
第八章
*学习策略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
1从抽象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2从学习的操作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3从结构意义上来讲,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 制”。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
*学习策略基本特征:1学习策略是 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2掌握学习策略的标志不是记住了学习方法和程序本身,也不是对学习方法和程序的机械套用,而是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自觉而 灵 活地 选择、调控和应用特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3学习策略 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 范围,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调用不同的学习策略。4 学习策略不 能凭空 产生,也难以单靠直接传授的方法获得,理论性 8
知识学习策略 *化学 理论性 知识 的 特点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它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在化学教材中起着统领和制约全局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概念图要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向 联系 和 实例。*化学问题 解决 的 策略 :1类比策略2分解策略3逆推策略4探究策略5反思策略
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层面上有四个层次: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 二是课程资源建设
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四是教学应用平台的开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整合的结果使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
第十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职业的倾向性,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 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在: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化学实验教学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影星演示实验教学的能力,设计和改进化学实验的能力及指导实验学生实验的能力
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反思是学会教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拥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3、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有很强的洞察力
行动研究:即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行动研究的特征:
1、为教学而研究
2、对教学的研究
3、在教学中研究
第三篇: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可简要的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
2、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底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4、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6、化学教学策略: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7、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有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技能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
8、教学情境:是指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此外,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9、化学教学实验:所谓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10、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化学实验教学”。
11、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规划。
12、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4、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15、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6、教师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修正自己的决策、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17、行动研究:即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填空
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2、化学课程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3、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
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映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组成。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
5、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新课程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7、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
8、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9、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10、教师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1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12、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实验设计
2、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
3、物质的表征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科学性原则;绿化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13、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优选标准:效果明显;绿色化,操作安全;装置简单;易操作、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14、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具有驱动性、具有诱发性、具有易参与性、具有可生成性、具有多重教育功能。
1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体的学习技巧或规则,如做笔注、画线等都是具体方法。
16、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宏观的、微观的、分子的。“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17、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职业特殊能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三个方面。
18、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19、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写教学日志;观察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20、建构主义学问系理论的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
三、问答
1、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答: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底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答:
1、构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3、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
答:
1、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4、学校的设备条件
5、适合教师自身水平和风格。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或任务。
4、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有那些?
答:
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5、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关系?
答: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是由自我驱动,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是被教师驱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学生可以进入自我驱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启发、示范、指导、讲解、精致等。
6、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答:
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7、教师反思的过程?
答:
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
2、观察与分析
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
4、实际验证。
第四篇:化学教学论(精选)
期末作业考核
《化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用“Ⅹ”表示,并简要说明理由)1.化学课程就是指化学教科书。(Ⅹ)2.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是确定化学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的重要依据。(Ⅹ)3.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Ⅹ)4.化学教学目标是进行化学教学评价的手段和依据。(√)5.讲授法容易造成填鸭式,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尽量少用。(√)6.化学教学内容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Ⅹ)7.创设教学情景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中学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9.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编写化学教材的重要依据。(√)10.新的化学课程改革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区别。(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实验探究活动
(2)实验方法论(3)实验事实
(4)实验史实
2.举例说明什么是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答:(1)概念:实验条件的控制
把影响实验对象的诸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可变,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探寻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便找出最佳实验条件的一种科学方法。(2)如:氨的氧化制硝酸
3.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
(3)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4)培养诚实谦虚、脚踏实地的态度(5)培养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6)培养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
4.简述STS教育的基本思想。
答: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它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普通公民而进行的教育。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强调参与 2.重视技术
3.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
4.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5.强调科学素质教育
5.举例说明化学教学中课件的模拟功能。
答:有些化学实验会发生爆炸,腐蚀皮肤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来证明。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直接感知其中的危害。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比如,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一会儿再加热,否则会引起爆炸,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这个顺序操作,我就模拟了这个错误的操作,当学生看到爆炸的模拟场面时,被那巨大的声响给吓了一跳。这样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又渲染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的。
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其主体性,让学生明确其是实验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或参加者,学生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在实验中认真、主动地观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尽量使实验效果明显,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思维,安全要注意,但不可讲太多消极的例子,对学生有太多的束缚。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实验态度
(3)积极采用多种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新的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结合案例说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
答: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比如讲卤族元素氟时,氟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而选择含氟牙膏就可以预防龋齿.因为牙齿经羟基磷酸钙和氟化钠反应生成更坚固的氟磷酸钙。但是氟含量过高也会引起牙齿变黑变黄、不结实,所以高含氟地区的人就不能选择含氟牙膏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选择牙膏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再例如讲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不理解,于是我就用他们平时喜欢喝的可乐为教具,问他们为什么在开盖之前摸起来是硬梆梆的,开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对此我及时进行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接着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
第五篇:化学教学论
以德为主
1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四种“知识支柱”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2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他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 课程内容 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革新与实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5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2个,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建议理工类修至8个学分,化学类修至12个学分。8 教材概念和形式(什么是教材呈现的形式)
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现代观念认为,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9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名实相副 整体自洽 数量适当 便与运用 10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
教学设计经历了设计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理念由自发到自觉,操作由经验到规范的发展过程。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水平。
1直感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者直观感觉来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较差,实践效果没有保证)
2经验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主要依据,以过去教学的经历为模板进行的设计。(设计效果受设计者已有经验和概括水平的影响,教学效果难以稳步发展)
3试验(辅助)设计——设计者先根据某些理论或假说进行验证性教学试验,然后在总结试验情况,形成实践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有所保证,加快了经验的积累过程,也对理性认识起到了检验,修正,完善,发展的作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成熟)
4系统设计——依据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的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提升到行的层次,代表了当今教学设计的最高水平)
试验(辅助)设计的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首先需要树立的新理念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系统运用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设计准备 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2调查,研究学习主体。
3了解,研究教学任务。
4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目标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2制定教学目标是,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各教学要点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要达到最高层次。要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
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的形成需要逻辑思维参与,但它不只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常常还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
设计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媒体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负载化学教育信息,传递化学教育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通常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设计整合,运用和反馈环节
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教学语言的基本提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化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书面语言规范,严谨,详略得当。口头语言简短
适应教育教学要求。讲课语言声音清晰洪亮,流利,发音标准,语速适当,善于运用实验,板书,声情并茂,有感染力。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正确地应用化学术语,确切的表达化学概念和命题。15 板书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
内容:课题名称
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难点
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
要求:要有计划,准确,简洁,富有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考虑板书的形式的版面设计 化学教学媒体
17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19 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联系—预测策略教师的素质有哪些结合经验谈谈
21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1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广博二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实施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胜任化学教学工作。
2化学教师的试验教学能力
化学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试验的能力及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
22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