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备考如何激活学生的主动性
复习备考如何激活学生的主动性
多年以来所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在高三复习阶段更是要不得。
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教师不能过多的占用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一定要从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导者退居到二线,甘当学生的教练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进行建构。
变讲堂为学堂、变“主演”为“导演”。
1、要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过多的占用学生的时间。否则无疑是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应该根据考试大纲,教师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确每一个考点,然后围绕着考点指导学生不断进行建构,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2、发挥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确定学习内容和范围,管理学习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3、正确指导而不强迫接受。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答题技巧等方面和学生一道进行分析归纳,能够调动学生良好的心理,于是比较自然地接受认同。反之教师强迫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屡见不鲜,徒劳而无效。
抓好科学训练与测试。考试与练习作为一种对教与学检测与促进的手段,作为高考前的必要热身,毫无疑问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头戏。以考促进学习,以考调控教学,也是各校毕业班工作的重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练习与考试尽管是高三语文学习的法宝,一旦走过头,其负面因素便袒露无余。在名目繁多的考试下,学生从应付到厌倦到麻木,最后连考试的感觉都找不到了。尤为严重的是,频繁的考试冲击了对语文知识的系统复习。学生语文基础没有铺实,缺乏语文学习之根本,当然不可能提高应试水平。此外,语文试卷难度的失控或故意拔高,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一次次遭否定,一次次被打击,使得相当多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大减,甚至接近放弃。科学的训练与考试,要突出两点:一是适度,包括考试次数与难易度,要注意降低考试频率、考试难度,使之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参考热情,真正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二是导向与互补。就是试卷中体现的有效信息能给学生复习与应试以启迪,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架起桥梁,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齐头并进。
其实学生语文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积累不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里没有货。因此应该把大量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到对每个考点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与提高上面来,不能急于求成,而要不断积累,不断储备,扫除盲点、扫清障碍,从量变再到质变,终会稳定提高。但如何去积累?我认为也要讲科学,否则积累就会落空。所谓科学积累,就要科学分析每个知识点、每个考点的特点,然后总结方法,科学训练,日积月累,不断储备,不断提升。《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考生必须“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等,这些内容所占分值较多,内容也较多。我觉得应该先“测试”后识记,先从大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针对未掌握的进行集中识记。比如“字形”,我们可以先从大方面整理出常见又易出错的词语,然后利用一到两个课时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明确他所未掌握的、易出错的字,这样减少了总量,只有少数是需要识记的,再集中精力识记,这样一来效率就提高了。
当好指南针和催化剂。对高三学生来说高考不仅是对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情感、意志、能力的挑战。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人生道路,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加上家长过高的期望,这就使得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老师要当好教练。教练的作用常被比喻为指南针、催化剂。好的教练能够因材施教,帮助运动员看清位置和目标,帮助运动员清理障碍,走向成功。无论是在运动员取得成功时,还是在遭受挫折时,好的教练员在言谈举止,仪态表情,处身行事等方面都会抱着对运动员关心、爱护、支持、鼓励的态度,循循善诱,孜孜不倦,以使其汲取力量和勇气,不断前进。
好的教练员在帮运动员对存在的问题理清真相后,他还要起催化剂作用。教练相信,运动员是有潜能的,有力量的,也是有智慧的。可是有些时候,他们的潜能并没有表现出来,他不行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受到了干扰,这干扰是心理的,比如顾虑、担心、害怕失败,都会影响行动。教练需要通过沟通,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清除干扰,还要激励、摧动,促使被教练者制定行动计划,挑战行动目标,承诺行动日期等,以使对方提升潜能,将计划付诸行动。
第二篇:激活工作主动性
邮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塑造培训班的学习体会
梁婉华
7月13日,参加了市局举办的邮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塑造培训班的学习,黄培伦教授为我们讲授了《修炼套路,应挑战》课程,黄教授通过其本人的研究和部分成功企业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导出管理的理念,教导我们作为一名邮政企业管理人员应怎样工作,应具备如何的职业化心态和素养,借此机会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到收获颇丰:一是在邮政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了个人观念的转变,端正了工作态度;二是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强了应对改革的信心和能力;三是使自已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
二、通过对这次所学到的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围绕“17条管理忌语”进行了反思,具体情况如下:
(一)由于邮电系统工作相对稳定,邮电分营以后,部分员工工作上容易满足现状,工作主动性有所下降,甚至出现等结果的现象。如:下发相关工作到县(市)局后,过几天,下属机构没有上报,没有主动去跟进,有时会说 “他们还没答复我呢”。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工作主动性下降。经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认识到随着企业的转型,企业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人员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就是把自身的工作主动性激活,杜绝在工作出现“他们还没答复我呢”,“没人告诉过我”等管理
念。要主动开展本职工作,对下发的工作要及时跟进,加强对下属机构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每项工作完成后总结归纳,为下次提供有益经验。同时,遇到新的工作要认真请教同事和其他先进的兄弟局,以他山之石,促进自己的业务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二)当前单位也会出现这样情况,由于长期处于同一工作岗位,工作容易凭经验开展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新业务、新知识不主动接受,判断事情有时出现“依我看,应该会的”管理念。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学习不注重全面系统,工作凭经验开展,自我满足,对新事物不主动接触。这种情况,会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知识陈旧,不适应邮政企业转型发展新形势,使自已缺竞争力,这不利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目前是知识经济年代,是学习化社会,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增强自已的竞争能力。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向同行学习,请交他们专业的知识,一边加强自身业务和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通过网络、培训班等形式,从而提升自已的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发展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平时工作中,随着从事工作时间的推延,工作有时会出现疲态现象,如:有时出现“没人告诉过我”的推委理由。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主动性不强,思想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
针对这种思想状况,我们必须尽快扭转满足现状的心态,重新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主动翻阅文件,遇到属于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作,主动思考,并尽快规划好,布置好下属机构执行,使到工作能按上级要求完成。
三、鼓足干劲、勇挑责任
当前邮政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本人所处部门正是负责改革的部门,作为工作人员,除了要参加选聘外,还要担任竞聘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很大。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党员我必须面对困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鼓足干劲,积极参与改革工作,为改革工作顺利进行贡献力量。
以上是本人参加培训班的一些学习体会。
人力资源部梁婉华
第三篇: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无论是从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极好载体。正由于本教材具有这一特色,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研究在阅读活动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读通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研究后学生认定“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以此突破重点,集中了“研究”的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一件事(板书:谈《水浒传》)。你觉得哪些句子值得研究?”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管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最后得出两个句子值得研究:“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研究阅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反复感情朗读和研究性地讨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使学生品味出鲁迅先生在夸自己“记性好”时,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囫囵吞枣”。虽然伯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知道,伯父是在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在这同时,伯父不愿伤“我”的自尊心,这是伯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使我感受到“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当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鲁迅先生关爱青少年的有关资料,还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因为伯父关心爱护青少年,所以得到 的爱戴。”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青少年的爱戴。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学习第二件事(谈“碰壁”)时,着重研究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学生以前一件事的学习方式,来研究阅读这一件事。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因这句话比较难理解,教师就作了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真正懂得了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鲁迅先生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因此得到了许许多多爱国人士的爱戴。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研究”主题:“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突出重点,辐射全文,收以一当十之效,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充满了人文精神。
第四篇:如何激活学生乐学2.
如何激活学生乐学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讯猛发展,教育正面临着知识爆发时代的挑战。如何激活学生的乐学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激活学生乐学也就成为了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亮点。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扬起乐学的风帆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以学为乐”的学习态度,是寓教于乐的前提。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学习态度,这是寓教于乐的前提。对学习充满兴趣,并非是每个学生都能有的,尤其是当前经济浪潮冲击,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也会由害怕变为厌学。对这些现象,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社会,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走向社会将无立足之地,在学校学好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既是提高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在社会求生存的需要。以需要激发动机,引发出求知的欲望,真正使他们由“要我学”的“苦学”状态变为“我要学”的“乐学”状态。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彻底摆脱以往单纯的知识灌输的框架,多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到知识的生活功用,以实用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新奇感和求知欲。比如在数理化教学中,可以适时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在建筑设计、农业种植等生活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文科教学中,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科现象解说知识,在写作中更可以点示“合同、广告、说明书”等的广泛应用,以此进行教学等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以需要激发动机,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保持求知乐趣,坚信以学为乐,化苦为乐。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是寓教于乐的关键。
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提高,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中去,在内化中促进素质的形成。如果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教师讲的没劲,学生听的没味,就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就显的很重要。情趣盎然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持久、浓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的探索、积极地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乐在其中。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得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充分体现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采取“一灌到底”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强灌给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然要求要打破这种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踊跃探索、驰骋思维的舞台。其次,要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妙趣横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新奇感,免去课堂的枯燥无味。教师应该努力使每堂课都采用不同的教法,即使是同一堂课,也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学生的情趣,灵活机智地变换不同的手法。例如理科教学中,既可用直观、形象的教法,也可引用多媒体教学手法,使抽象变具体,使枯燥变生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最后,开辟第二堂课,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课后被沉重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就不能真正体现出“乐学”的目的。而开辟第二堂课,如演讲比赛,英语游戏、数理化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活动,除了能将学生从课堂引向更为轻松的课外活动外,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挥其个人的特长,从而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好兴趣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乐学的重要因素。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愉悦的心境可以促使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又会使人迸发出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越有乐趣,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们说,保持愉悦的心境,是保证“寓教于乐”的不可以忽视的心理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就要做到由衷地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情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如沐春风。由亲化悦,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注意控制情绪,使学生在和谐、宽容的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心境,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随便的一句粗暴的批评,往往会破坏学生平静的心境,导致逆反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对一些成绩不理想或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应少斥责,多鼓励,循循善诱。尤其是在课堂,要控制好情绪,不乱发脾气,要让学生始终处于和谐、宽容的学习气氛中。此外,教师还应当多关心学生,以关爱来驱走学生心中的愁云。学习的不理想,家庭和自身的不幸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学生灰心、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这时,教师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关怀呵护的举止,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要细心地开解,帮助他们从逆境中走出来,从而鼓起生活、学习的信心,以愉悦、积极的心境投入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成功地让学生扬起“乐学”的风帆,让学生“以学为乐”,我们的教学也就会乘风破浪地驶向素质教育胜利的彼岸。
仲恺高新区2011年教学评优送评材料
类别: 教学论文
科目: 小学语文
学校: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君子营明宗小学
题目: 如何激活学生乐学
姓名: 温碧芬
联系电话(手机): ***
电子邮箱: junziyingxx@163.com
日期: 2015年5月
第五篇: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要求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掌握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重民主,给学生独立自主的权利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把平等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尊重,学生就会感到宽松、平等、自由,在没有任何形式的一致和束缚下,学生才能自由自在的学习、思考,才能无所顾虑地发表见解,才能实现真正的“主动”学习。其次要把辩论权还给学生,最后要啊评价权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也可以使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或学习内容的评价,来感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起主动探究的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主动地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三、想办法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然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时时处在问题当中。第一要激疑。疑能激发学生兴趣,疑能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疑能引发学生探究问题。激疑的目的是为了生疑,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些无标准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驰骋,引导学生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问题。第二要设障。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障碍,造成一时的困难也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探究。第三要引争。教学中假如能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产生意见分歧,引发争议,必然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积极性了。
总之,面临新的 挑战,首先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认识学好功课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掌握真正本领,懂得做人的道理,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具有高度主人翁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