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唤醒学生激活课堂
唤醒孩子
激活课堂
—《
8、五彩池》教学反思
洛阳市西工区后李小学
崔景丽 2012年6月 唤醒孩子
激活课堂
—《
8、五彩池》教学反思
“藏龙山上有奇池,形态万千色斑斓。疑是瑶池在凡间,却见池底石笋现”,这首不成体统的小诗是在今天学习《
8、五彩池》一课时,我和同学们即兴而作。虽然还未经推敲,但却是大家在品味作者语言、领略五彩池的美景后最深切的表达。
这本是一篇略读课文,由于有了前面《
6、桂林山水》、《
7、走进丽江》两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做铺垫,这一课,我原来没有打算深入展开,没想到孩子们兴致很高,因此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字词后,我抛出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很快就有了答案。接下来,我就指名学生读书,第一个自然段读完,让学生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段意,并且板书在黑板上。然而后来的情况证明,就是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举,在孩子们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举起小手,畅谈自己的见解,真好;走上讲台,体验当老师的感觉,真棒!读到了介绍五彩池特点的重点段,学生读书概括十分踊跃,在说自己的读书感受时,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一双双眼睛神采飞扬,一反平日里的沉默。有些孩子在读书后开始发问了:作者在晴天去看五彩池有没有特别的理由呢?不足一亩是多大?不过一丈是多深?第一个疑问是孩子们通过读书交流解决的,而亩和丈的概念则有老师讲解举。当学生想象体会到大水池不足一亩,就是六百平方米左右,大概就是十二间教室那么大;深不过一丈,就是三米左右,大约一层楼那么高,他们的心里马上就有了清晰的感知。再听孩子们齐声读这些句子时,那悦耳动听、乐在其中的琅琅书声,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惊喜和愉悦。孩子们在积极思考的同时,我也趁机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水池都有什么形状?“„„”表示什么作用?你还能想到水池像什么?孩子们都很兴奋,他们的想象力确实出乎我们成人的意料。在读到第三自然段中关于色彩的描写后,学生们还想到了许多别的颜色。课文读完了,我引导学生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们的答案可丰富了:神奇、魅力、形态万千、色彩斑斓„„那一刻,我觉得大家真的是把作家笔下的美景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留在了自己的心中,在读到第四自然段,明白了五彩池的形成原因后,大家恍然大悟,不禁对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赞叹不已,于是就有了那首小诗。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哪!原来简单平淡的一篇略读课文,在师生不断的互动中,在淋漓尽致的表达中,竟成了难忘的一课!我也从中悟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的真谛—只有唤醒学生,才能激活课堂!
第二篇:唤醒思维 激活潜能
唤醒思维 激活潜能
杜郎口中学校长 崔其升
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西北部即聊城市茌平县,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到目前(2008年5月20日)前来参观、听课的人次已达26万。
一、理念引领,以生为本
98年之前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师一味地讲授灌输,一言堂、霸语权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等下课,等放假,有的学生耐不住,便找到一百个理由弃学了,真正辍学的原因不在于家庭贫困,不在于主管部门、行政部门、家长不重视教育,而是学生不入门,跟不上班,学困而导致厌学使其然矣。其根源就是不关注学生的体验、参与、探究、感知、情绪,视学生为容器,严重地被物化,而不是被人化。简单地说,学生学知识遭遇障碍,千山万水,欲达无望更别说造就人格,个性发展了。鉴于此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学习有关先进教学理论,缜密推敲,决定进行彻底的教学改革,并逐步形成了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
1、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2、教学宗旨: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3、课堂主题: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4、教学意图: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5、培养目标: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6、教学要求: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7、教育目的: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
8、学生、教师、课堂的转轨。
学生:⑴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有自主人格的人;⑵由对考试的准备变为对人生的理解; ⑶由对知识的背记变为规律的总结;⑷由内向羞涩变为勇敢大方;⑸由自私变为公益。
教师:⑴由主演变为导演;⑵由经验变为科研;⑶由现成变为生成;⑷由师长变为朋友;⑸由老师变为学生。
课堂:⑴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⑵一言堂变为百家鸣;⑶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⑷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变为多种解答;⑸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⑹精英式变为大众化;⑺死记硬背变成体验感悟;⑻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⑼接受式变为探究式;⑽ 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
二、创设环境解放学生
世界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校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做了一些改变。
1、撤掉讲台,搬走讲桌。
从2003年开始,为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总结,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撤掉讲台搬掉讲桌。教师成为引导者,策划者,参于者,追问者,合作者;学生成为探究者,研讨者,体验者,表达者,创造者,成功者。
2、取消插秧式课桌排放,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
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强强、强弱、弱弱,师生之间,组别之间开展相互质疑,相互探究、相互融会、相互阅纳、相互补充、相互碰撞,达到百家争鸣,感染促进,双赢多赢。教师吸纳借鉴学生的见解、思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优生通过与对手切磋、„过招‟增添新鲜血液,通过对弱生的帮扶,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方法技巧进一步巩固,拓展。弱生通过优等生的帮助,迷茫变的清晰,疑虑变成具体真实,尤其是通过诸多层次的立体式接触,实现了优秀生的自尊,中等生自强,薄弱生的自信,真可谓皆大欢喜合作共赢。
3、增加黑板,提高板面利用次数,短平快实现了课堂效益最大化。
杜郎口中学各班教室的黑板多:前黑板,后黑板,北黑板,走廊黑板。有参观者说,该申请世界吉尼斯记录,黑板是学生用笔来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建立自我反馈和知识训练及巩固的阵地,是产生自信,增强学习能力的神板。用山东省教科所原所长王积众的话说:不能把教室内外的„四面黑板‟等同于学生的练习簿,它有三个作用,即第一通过黑板上的展示,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批改,做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知识的及时强化和巩固;第二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写到黑板上,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因而也就拓宽了学生彼此的知识面;第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写字的机会。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提高了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人们普遍担心的计算机时代学生不会写汉字的问题。
4、把时空还给学生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曾经制定课堂“10+35”“0+45”时间规定,在改革初期,由于教师传统惯性作怪,课堂上出现“教师一开口就闭不上嘴”,千百年来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不让讲就暗着讲,不让站到讲台上讲就在学生中间讲,甚至有的教师还派出哨兵来对付领导查课。于是校委就出台了“0+45”,即课堂上凡知识性的不准教师讲,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小组中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学生中的首席。到了2002年老师们找到了新课程的感觉,进入到了改革的角色,我们又提出了“10+35”,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学生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大于35分钟。时间是检验学生是否是课堂主体的试金石。把空间给学生,学生为了学习可以随意走动,到黑板上写、画、作、练;可以下桌到另一个同学或老师那里请教,几个学生可以走出教室去排练课本剧。有的同学在黑板上讲题,全班的同学可以围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半圆形、圆弧型、方阵型皆可,同学们有创作,有发明,可以到教室的中心„小广场‟的聚焦处演讲,发表意见。黑板上的书写满了,同学们可以借用水泥地面权当黑板,课堂上学生无拘无束,没有清规戒律更看不到教师的一统天下,有的只是学生们心灵相约、感情奔放,普通的学生要我学,优秀学生的我要学,杰出学生的要学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杜郎口的孩子们人人是优秀者,个个是杰出者。
5、形式多样,自主发展。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发现,有利于学生的生成,我们都要给予支持。我们几年来坚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为教学原则,课堂上自主发言,声音洪亮,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你追我赶,讨论热烈,辩论激烈,笑逐颜开,热闹非凡。讲、析、问、辩、演、唱、画、作,课本剧编排,擂台赛,小对子,情感激励,自我发现。你方唱罢我登场,感动,生动,活波,精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动态的课堂、成果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快乐的课堂、精品的课堂、深化的课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6、预习、展示、反馈成为特色课型。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几年来,我们坚持: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展示课能否获得成功。基本操作步骤是:
1、师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
2、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
3、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做好预习指导;
4、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笔记;
5、小组反馈预习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我们遵循这么一个展示原则: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遇到困难比较大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将是我们展示课重点的展示对象。有了预习课的充分准备,我们的展示课完全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变成了学生的才能的展示舞台。在展示课上,教师分配完任务后,学生讲解,学生点评,学生反馈,展示是对预习的升华,是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通过展示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在每节反馈课上,注重体现:重点学生(弱势群体)和重点问题;让组中的同学进行帮扶;教师通过学生板演进行检测的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三、体制变革,机制保障
改革历经十年,其中促进改革深化、成功的是体制的转变。
1、班主任的把关课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等的管理者,更是班级教育教学的管理者,班主任聘任教师,考评、量化、奖励、辞退教师,每周听评课在5人次以上,坐班听评课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召集本班教师进行听评课,对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调度相关教师进行整改,推出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年终对班主任的考核主要依据本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2、级部主任的反馈课
级部主任聘任班主任,每周在本年级听课7节以上,把教师的课堂情况及时地反馈给班主任、学科主任。级部主任通过对教师课堂的评价,分别对班主任进行量化,听的是教师的课,评价的是班主任,这样进一步促进班主任对教师课堂的管理,强化以班为单位的团体合作精神的形成。
3、学科主任的科研课
2004年以来,我们把教务处的职能转化为学科管理,因为教务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有心无力,于是学科主任承担全校本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科每周例行3节公开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一般教师的研究课,薄弱教师的提高课,除此之外,学科主任还主持三个方面的教研工作:一是学科内的业务论坛,针对共性问题,群策群力想办法找措施攻克;二是结合本科特点创新课堂,打造自己的特色课;三是做好帮扶工作,优弱结成对子,制订以周为单位的提高计划,选好突破口进行提升。
4、验评组的考核课
验评组是验收评估小组的简称,业务校长是组长,文理两科各有4名成员,每天听评课在5人次以上,利用每日上、下午课前的反思会,及时反馈教师课堂情况,每周把教师的上课情况对年级、学科进行量化评比。
四位一体的抓课堂,班主任抓好本班教师的课堂创新,级部主任抓班主任,学科抓本科教师,验评组抓年级、学科,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科研者。
第三篇:激活学生主体 构建高效课堂
激活学生主体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眉县常兴镇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在这百花争艳、万木争荣的五月时节,在这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时期,我们常兴镇中心小学做为眉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市级实验校,迎来了宝鸡市对这一教改项目的检查验收。首先我谨代表全校一千余名师生,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教育领域内一场革命。又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构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2009年10月,市教育局适时引进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在全市推广“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眉县教育局,教研室对我县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整体部署、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突出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推广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提炼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要求,印发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项目研究推广指导实施意见》,在小学层面确定了师资力量强,学生基础好的实验小学、东关小学及槐芽中心小学为率先试行教改项目的实验班。2011年3月又把这一教改实验推广至我校。本学期来我校以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为目标,以更新教师理念、转变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积极实施、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我校四至六年级推行“先学后导 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目前,我校四至六年级全部参与了这一教改实验,四(1)、五(1)、六(1)为实验引领班,其余七个班为跟进班,实验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综合、品德等八门学科,参与实验的学生为623名,实验教师有27名,分别占到学生总数的61.2%,教师总数的54%。全体实验教师在准确领会实验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开辟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各自所任班级班情、所授学科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同时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育科研的校本化,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将我校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从具体做法、初步成效,体会感悟,今后设想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
1、规范了实验管理,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运作。
为确保教改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承担实验之初,学校就成立了以王军伟校长为组长的教改项目领导小组和以刘爱爱为组长课题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工作安排、后勤保障及考核等指导等,课题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信息采集、资料整理等。
随后相继出台了《实验管理办法》《实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课题研究小组工作要求》《一把手负责制》《实验教师职责》《实验工作考评细责》等一系列的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落实了包抓实验班的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对实验工作实施指导,支持和调研等,使实验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各实验教师结合眉县教学研究室提出的“三四四 ”课堂教学模式及业己形成的生态创生教育成果与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学校实验方案及科学特点,制定了适合本班、本学科实验工作计划,计划从导学案入手,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关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问题的导读、生成、训练、及其评价单的结合、凸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展示交流,强调了对资源的整合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显示了教师对重组知识,再造课程、优化课堂的深透理解。
2、加大资金投入,创设了实验的物质条件。
实验开展至今,学校已累计投入3万余元,其中用于氛围营造方面投资3千余元,制作专用条幅6幅,办专题板报2期4版,设计展板3面,开通校园广播15期等,为实验工作的起步运行宣传造势,浓厚氛围;另外设备购置方面投资___元,用于购买打印机1台,还有布置教师方面投资___元,用于添置小黑板40面、制度牌10面、档案袋300个及纸张、油墨等实验用品。用于教师培训方面投资___元,用于外出学习、打印材料___份,为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创设了物质条件。
3、强化了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1学习:三月中旬到四月,我校在教师会、教研组会及集体办○公时间,召集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会不下十期。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一教改项目的指导手册发布校园网上,方便教师独立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我校教师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掀起热潮。各实验教师分散学习的时间均超过10个学时。在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中,我校教师的实验学习笔记人均5000余字。
2培训:为加三个引领班的实验老师的学习笔记均在8000字以上。○快实验进程,学校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教师理论培训,先后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实验小学推广员来校专题辅导、临床诊断和专业引领,并积极组员参与观摩研讨活动和兄弟学校的成果展示活动。本学期共组织二批次23人次赴县室参加实验专题会议或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眉县实验小学李海娟老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一场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收看了一节高效课堂的优质实录,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分年级分
3学科组进行了研讨活动,促使各教师对实验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研讨:学校坚持校本教研制度不放松,以教研组、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理论培训,从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和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指导和探讨交流,同时鼓励教师业余自学和课堂大胆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随着各教师对实验认知程度的的加深及有效课堂的探索尝试。实验进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导致学生分组、组织困难,汇报交流占用时间偏长,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积累、个性品质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导致导读单、生成单及训练单完成的质量、数量及时限受到影响,个别学困生不能参与学习过程,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的同时,要求各教师将自己实验中的得失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大力倡导各教师相互研讨,协作攻关。经过课前交流讨论—课堂尝试实践—课后总结经验的步骤,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现已初步解决了大班额班级学生分组、学生汇报交流时间偏长、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限时完成“三单”等问题,其中八名年轻实验教师还开展了网络教研,学校也组织了二次不同层面的实验工作研讨交流会。实验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教师的研讨交流与协作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4、改革了课堂教学,促使了课堂向高效迈进。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学校加强集体备课研究,着力打造精品课。通过集体备课,与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实验教师每月分别打造1-2节体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的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示教,以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5、转变了学生学习,发挥了小组合作功能。
1、为使学生“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即把知识梳理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每节下课时,由实验教师将下节课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主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留足自己学习及合作探究的时间。
2、○为了加大课堂的容量,同时又不挤占学生分组研讨的时间,我校实验引领教师把训练题制成课件,把相关知识点链接起来,运用幻灯片形式播放出来,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内容,用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鲜艳的色彩及动感的画面,呈现出来为课堂增光添彩。
3、针对实验跟进班学生预习习惯尚未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的实际,跟进班实验老师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逐步从先学后教向先学后导过渡。
二、初步成效
1、我校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四月份进行的实验教师问卷显示,实验教师对实验知识掌握已达95%.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实现由懒惰型学生向勤奋型学生的转化的观念,实现由强调自我、弘扬个性、勤奋讲授型教师走向隐退二线,收敛个性,智慧指导型教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片面追求分数的思想已转变成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使学生的终身受益。实验课堂教学由形似逐步走向神同。
2、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有效教学真正把课堂当成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情发挥,乐于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自信心普遍增强,自我展示的欲望明显强烈。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随之增强,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呈现出和谐课堂,和谐班级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尤其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学生的“读、写、疑、想、说、唱、画”的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随着新课程理念真正的落实,教师树立了“先学后导,生进师退”的教学观,教师退出了讲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型做了编剧、导演。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成了课堂的主角,出现了“师生搭台学生唱”的局面。尤其是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拓展”这几个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自由表演,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得到了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就是原来上课不思考、不发言、不动手的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通过实验领导小组的问卷调查、座谈了解,感觉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三、体会感悟
1、管理的核心事理念,行动的先导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度是做好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
2、营造浓厚的实验氛围,创设良好的实验条件,是保证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3、完善的制度保障,规范的实验运作是促进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4、优化教学模式,再造高效课堂,是实验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5、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全面铺开的实验层面上寻找切入点与突破口,充分发挥实验点多面广的优势,是实验工作得以整体推进根本保证。
四、今后设想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有效教学理论学习,让学习贯穿有效教学始终:一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促使教师解放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改实验中,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二是继续学习韩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促使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三是派人外出学习,到兄弟学校去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推动我校教改实验走向深入。同时将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把是否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是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巩固效果是否良好做为衡量一节课的优劣的标准。通过经常开展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等活动加强相互听课、研讨,努力推动课堂教学由讲向导转变,真正做到转变教法,优化学法,提高质量。再就是抓好预习和复习的两头延伸。课前预习文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复习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三部曲,没有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下无根基,上无结果。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则必须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落实。认识到抓两头的重要性后,本期我们将把学生走入文本、完成导读评价单、完成复习评价单作为检查抓落实的重要内容,一是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上给予指导,二是加强检查,将定期统查和每周抽查结合起来,督促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最后就是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案一体化。也就是把有效教学中的一案三单加以整合,编写成教学案,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教师的备、上、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围绕教学案进行。这样,就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教学就有了主轴,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印制三单、编写一案的工作量,也为学生积累整理了系统化的学习资料,真正实现了教和学的一体化。后面我校将在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争取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研讨实施。
尽管我们在实验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市上要求及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深信,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有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示范引领,有各实验教师的辛勤工作与不解努力,我校的实验工作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
第四篇: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昆山市第二中学
凌敏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及方法,重视课堂提问首先要了解提问的要求,其次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掌握一些提问的策略和技
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激活学生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
一、提问的要求:
1、提问要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水平。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因此提问要兼顾各类学生,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安排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安排困难学生回答。对于比较害羞或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事先通知他们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或者适当延长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要只让少数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回答所有问题。
2、避免机械的提问方式。如按照座位顺序,学号顺序逐一进行提问。那样,学生会很快熟悉这种提问顺序,很可能只有在轮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才集中注意力。
3、不要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问题过多会使学生应接不暇,也无法使学生认真思考所有问题的答案。同时,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准备时间,因为准备的时间长短可能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在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或不能给出答案时,教师应该给予某种提示或者变换提问的方式。一旦答案正确,教师应该马上给予肯定,并及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5、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或者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这将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更多的学生从消极地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提问的技巧: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1.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到其趣味性,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例如教学《幼时记趣》时,因课文是学生上初中后遇到的第一篇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学生感到非常难学,特别是一些学生不爱听也难记就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我就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童年时,发生过什么趣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后深入课文,展开讨论学习,最终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也掌握一些文言虚词、实词。可见,激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问”。
2.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即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还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切忌提问过大过空的问题,因为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例如教学《变色龙》时,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回答:“善变。”)再提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变得多”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呢?”(有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很快悟出答案是:“见风使舵的本性。”)最后,教师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逐层设问,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也更好地把握了本文的重难点,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
3.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提问的深度,并且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的同时,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黑暗社会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后,教师继续提问引导,“如果当时社会上都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社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学生经此一问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思想中消极的一面。接着再问:“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他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议论起来,争着说出自己合理而大胆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讨论及教师的点拨,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设疑的时机,提问要随机而设,灵活应变。只要抓住时机,找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能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一般教师应该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提出问题:
(1)牵涉全文的线索处,抓住“文眼”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背影》教学中,“背影”二字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师的提问,就应该抓住文眼,如:“文中几次出现背影?各是什么情况?”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理清思路,从而把握主旨。
(2)蕴含较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处。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发掘,使学生的思考达到较高的层次。例如《白杨礼赞》教学中,最后的一组排比句气势磅礴,蕴含深刻,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义,教师提问就应加以体现,“反问句式能否改为陈述句,为什么?四个难道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让学生理解了反问句所起到的强调作用,领悟了文章主旨。
(3)引起不同意见处。如郦道元的《三峡》在写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着四季的顺序来写呢?以此提问加深对三峡地貌的理解,水借山险、山借水威而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
(4)课内外知识衔接处。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上哪些人也具有“莲”的精神品质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
总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7期
(2)陈运永《语文课堂提问的三个原则》《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5期)
(3)王孟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略》之研究方案
第五篇: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宜阳县盐镇二中
王小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课堂理念,指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和满足学生“学会”,更在于引导他们“会学、想学”。因此,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如何激“活”思品课堂?已经成了思品课堂的主要问题。通过这十几年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思品课堂的兴趣教学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驱力。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置的好坏,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学生们学习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在讲七年级思品《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节时,我给他们讲了有关邓亚萍的故事:“她从小酷爱体育,一心想到省体队去深造,可是由于自己的个子太矮,未被省体队录取,为此她很伤心,但她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这却成了她前进的动力,训练更加努力了。她的出色技艺赢得了郑州市体队的一致好评,顺利加入了市体队,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世乒选手,多次为我国赢得了荣誉。”试想,如果当时邓亚萍在没有被省体队录取就放弃了、气馁了,哪还有现在这样一个出色的邓亚萍,这对我们中国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她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这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正视挫折,都将取得最后的成功。这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志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激情激趣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饱满的教学情绪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流露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思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节时,我先让全体起立,然后我高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革命歌曲。这一举动使同学们的激情顿时高涨,教室一片沸腾,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大大提高,从而使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图片激趣法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思品课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故事等绘制成相应的图片、漫画等。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它们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利用图片的生动形象、幽默直观等特点,改变思品课堂的枯燥、抽象,并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利用图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为了讲九年级思品《依法治国》这一节,特制了一张图片,画了一棵常青树,并在它的各部分标上了相关的字样。在上这一节课时,把它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组织他们讨论图片的内涵。大家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棵根深叶茂的常青树代表了我国的法律万古长青,永存在人民的心中;其主干相当于宪法,侧枝代表了其它的法律,这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其它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音乐激趣法
在思品学习中,由于思品课本身的弱点——枯燥无味、抽象,使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适时地加入一些音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消除他们的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如我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节时,在开头时我播放了一曲《社会主义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曲《走进新时代》,来消除同学们的学习疲劳感,产生快感,感受 2
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师要和学生坦诚相待,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力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信任他们,既不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度偏爱,也不要歧视差生,对他们一定要一视同仁。要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引导,千万不可讽刺或嘲笑。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尤其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促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课堂不再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地方,而成为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看法的天地。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情景在小品表演中让学生断定:“外国人”“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中,那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参加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因势利导开展“评模表优”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品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向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行思品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试题大多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大多会因为与教师不一致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大大下降,哪里还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启发他们多开口,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对某一问题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和想象,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教法上,要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大胆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找规律,逐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 3
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例如在教《大自然的哭泣》这一节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影响大自然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有的说是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有的说主要是人类的破坏,如人类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还有的说生活污水才是罪魁祸首„„一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他们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在思品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抓住“兴趣”不放,思品课就会越上越“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作云《公正是法律的精髓》
人民教育出版社
99.01.27 【2】朱小蔓《九年级思想品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