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志祥《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丽》
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丽
如皋市郭元镇中心初中 王志祥
语文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者藉以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品德熏陶,引领学生成长为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的新世纪接班人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让所有语文老师汗颜:了无生气、高耗低效的语文课已经退居到可有可无甚至是让学生头疼的地步。其实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语文,只是不喜欢语文课。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实在是个无奈的悲剧。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如果我们能及时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改革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语文课还是可以很美丽的。
一、辩论,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必须要着眼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明确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可是长期以来,学生早已习惯了听众或是书记员的角色,不要说辩论,就是平时课堂发言也很少,即使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究其原因是在传统的“注入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话语权,他们唯老师是从、唯参考书是从,却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习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总量大了,才有可能启动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因素,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起思维的火花,把所想所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中考试题给了我启发: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教完课文后,我随即把学生分成了正方和反方,并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一周后开展辩论活动。辩论中学生的发言质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当教师的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学的时候,教学就回归了它的核心,李希贵老师如是说,我也深信。
二、续写,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
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续写前必须真正读懂文章,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习惯要非常了解,对文章的写作风格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在续写的时候,学生首先要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开头、结尾或其他线索,明确续写的方向和路子;其次是续写时,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人物的思想要前后一致,叙述的语气上下也要一致。这种“再创造”的过程既能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无形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是短篇小说的典范,文章成功的塑造了两位人物: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文章中那个靠窗的病人耗尽心力为病友编造窗外美景,而不靠窗的病人却妒心发作,以至于在病友生命垂危之时却见死不救,文章结尾是当不靠窗的病人迫不及待的搬到靠窗的病床上时,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透过病房的窗户,读者窥视出了两人心灵的善恶美丑,起到了很好的扬善贬恶的效果。
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时,他会产生什么心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都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瞬时被激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不靠窗病人的心理行为做出了许多猜测,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三、探究,让多元解读还阅读教学一片明媚的天空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仿佛是一幅优美的中国画,总要留点“飞白”,留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不记得是谁曾经说过:文本自身蕴含着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空白点,这些正是阅读过程中很好的语言实践切入点。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语文能力训练点,把要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思考学习的内容,适当展开引导,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问无疑是教师讲授和学生思考能力之间的纽带。
《孔乙己》是一篇经典范文,课文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选取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①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为什么“黑而且瘦”了?他只穿着一件破夹袄,它的长衫哪里去了?②在本文中“小
伙计”这一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③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你为什么觉得他可怜?在讨论探究中,学生一改以往课上寂然无声的现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投入到讨论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哑巴语文”的责任归结为学生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等等,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多想想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有没有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多动脑筋,多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一定能创造一片欢乐与光明的教育前景。
第二篇:低年级写话也可以如此美丽
低年级写话也可以如此美丽
翠竹小学 王林林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低年级学习中,只有作文基础打得牢固,学生才能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要改变学生对作文“薄情”的现象,作文教学就要提前起步,要抓早抓小,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技能上初步接受训练,才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学说,为写打基础
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先学会有条理地说一段话说话,无论从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或是学生语言的发展顺序来看,总是遵循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再到口头语言发展起来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只有把话说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清楚、写通顺。只有先做到“出口成章”才能“下笔写文” 所以,在低年级,我们要先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话能力。
二年级的课本上有很多图画,我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看图编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更好听、更精彩,让他们都踊跃参加,表现自己。在识字教学中,我结合画面,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学生通过观察和组词建立了词语的概念,为说一句通顺连贯的话打下了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以读为基础,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读,让读书和思考,读书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提高。
二、结合听说,抓写的训练
当学生的说话能力被训练好了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于把口头上能表达的内容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使他们的动口、动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降低了以后的写作难度,变难为易。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教师对学生则要
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要写出一句正确的话,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句型指导,教师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句子应该包括什么,主语、谓语、宾语这些词都比较深奥,学生可能不理解,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是完整的,教师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如让学生把简单的句子写得越来越具体,练写之初,教师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四素”句。
三、学习一字组多词,并用词造句,丰富词汇
小学生认识字少,因此词汇量也比较少。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一字组多词的训练,形式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比如用汉字开花的形式,积累词汇,然后 教师再指导学生用组成的词语造句子,对掌握的词语加深印象,灵活运用。
四、利用文本资源学写话
在写话练习中,教材里的课文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教师借助课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写话的“梯子” 降低写话的难度。
1、模仿佳句。教师可以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让每个学生成为诗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仿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学习写话的必要手段。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示范作用,也就是通常做的“仿写” 练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诗人。
2、用口语交际写话。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但是能听故事,而且能讲出自己听到的故事,讲讲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先说,然后再写出来。
五、坚持每天写日记,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写作来说,素材来自活生生的大千世界中,特别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日记不失为一
种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开始对学生进行“写一句话日记”的写话训练,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或学过的字自己写话,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并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学生只要坚持天天写,一定能提高。当全班学生都能写一句比较完整的话时,我又向他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写好一句话,接着写几句话,写几句有联系的话,写几句有条理的话,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写几句有趣的话。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当他们写日记的时候,教师不要局限他们的写作内容,哪怕是几句简单的话语也要给他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记日记的乐趣,教师可把优秀作品张贴在公开栏里,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表扬并大声朗读他们的日记,让他们心生自豪,从而更加热爱记录生活的片段。
低年级写话训练还有许许多多的途径有待我们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让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篇:排练也可以如此快乐
排练也可以如此快乐
随着雄壮有力的鼓点响起,舞台两侧响起了咧咧的挥旗声,我班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绽放着热情的笑容出场了。孩子们穿着金黄色的练功服,伴随着音乐节奏展现着少林小洪拳的威猛刚勇,他们就像一团团热情的火焰在舞台上燃烧。不错不错,铛铛今天把乌龙盘打使出来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怎么学也学不会,后来我们俩对着镜子可没少练。快进入结尾造型阶段了,真担心梓瞳和乐乐他们走错队形,这可是最后的亮相动作错不得,真棒!好一个完美的定格。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孩子们向观众行礼然后走下台,看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视线也有一些模糊起来„„
一个月前,除了两个上武术培训班的孩子,其他人还从未接触过武术,而如今俨然已经能够自信地展现出小洪拳,表达武术的意境。回想这段排练的时间,可谓曲曲折折,但更多地是对我工作的磨练。
一、节目生成了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孩子们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孩子们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在接到表演任务后教师就把激发他们的兴趣放在节目排练的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孩子们,毕业典礼你们想表演什么节目?”“唱歌”“我会挑拉丁舞的”“我在学民族舞”“我们在学武术”一个简单的询问引来了孩子们各种想法,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我们班已经有一个舞蹈节目了,而且我们男孩子比较多,我们再想想。”我继续和他们商量。“春节晚会的时候有表演武术的,都是男孩子,很帅。”“还是可以唱歌。”“电视里唱歌的时候也有人跳舞的。”孩子们的意见得不到统一。过来好一会,孩子们也觉得商量不出结果来,晓晓提出:“我们来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听谁的?”“投票吧?”这时,意外出现了,乐乐在活动室的空地舞起了拳。“好帅„„”乐乐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赞叹和掌声。当然,孩子们的眼里还闪着兴趣的火花,武术表演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孩子们毕业典礼上表演的节目。
一旦孩子们有了兴趣,接下来就是要看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能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舞跳得好的孩子们一定是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这也是我非常注重的教学环节之一。
二、开始练习动作
武术表演与舞蹈表演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排练舞蹈的一些要领在排练武术中同样适用。例如,舞蹈的意境是通过表演者连贯的过程性动作演绎出来的。过程性动作由于其发力点的差异、力度的强弱、节奏的长短及动作幅度的大小,会造成风格迥异的动作感受。在排练中忽略任何一个细致末节,都会对整个舞蹈的情节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舞蹈中的“摹仿”,可以帮助孩子们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纠正不良的动作习惯。
武术动作分为三个元素,手型,基本功,套路。套路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都是孩子们所不熟悉的内容,体现了排练的困难性。
“孩子们,我们明天开始排练毕业典礼上的武术表演了,除了乐乐和晓晓上过武术培训班,其他小朋友都不会,怎么办?”“那让乐乐和晓晓教我们。”文文说。“人太多了,他们教不过来的。”橙橙反对,“电视上有的,要不我们跟着电视学。”“我妈妈跳的健美操有那个什么教学的,不知道电脑上有没有。”欣欣说,“那我在电脑上搜一搜,你们看看”我说。看了几个武术视频,孩子们觉得太复杂,没有他们需要的教学视频,孩子们沉默下来。“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网上的视频怎么来的?”我启发孩子。“对啊,我们可以请老师拍的。”思维活跃的孩子马上想到了,“我可以帮你们拍,你们想怎么拍?”“乐乐的表演很好看,拍乐乐。”“欣欣,你妈妈那个健美操的教学是什么样的?”我问道。“好像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很慢。”欣欣回忆。“那我们试试看。”
教师拿来了摄像机,请乐乐表演,教师来拍。有的孩子在拍摄的时候已经随着乐乐的动作学了起来。不一会,我把刚拍好的视频导入电脑和孩子一起观摩,很多孩子就发现乐乐的动作比较快,学起来难度比较大。这可怎么办? 就有孩子提出:“我觉得乐乐可以慢一点,我都没看清。” 根据孩子们的要求,我们重新拍摄,乐乐一个拍一个动作,动作清晰,有力。视频好了,孩子们就跟着视频认真地摹仿乐乐的动作。
由于孩子们的能力有限,他们只能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不能准确的掌握好每一个精确的动作以及武术功架。为此,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和乐乐的妈妈一起拜访了乐乐的武术教练,请他给孩子们讲解这套拳的要领,教练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第二天就来到幼儿园进行指导。得到武术教练的指导,孩子们的动作学得更快,学习兴趣更浓。当然,动作也更接近小洪拳所表现的威猛刚勇。
三、配上音乐
音乐在武术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武术表演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武术结构中的有机组合。在武术表演中融入音乐不仅保留了武术的传统性、拓展了武术表演的结构,而且还提升了武术的竞技性。因此,运用合适的音乐可以使武术表演更富魅力,能够展现出武术的“精、气、神”。
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求孩子们动作的规范,一致以及力度要到位,这个排练的过程是枯燥,孩子练了几遍之后,兴趣就减弱了,此时,音乐起了润滑的作用。武术节奏的变化也就是贯穿整个武术演练过程中的灵魂,节奏是联系动作的纽带,如果说动作像一串分散的珠子,那么节奏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线。当然武术表演的动作只有通过节奏才能有组织、有规律的表现出来。节奏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加强节奏感往往能使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教师剪接了一段节奏感强的中国古典乐,孩子们听着音乐踩着节奏排练,兴趣大增,舞得虎虎生威。武术动作融入了音乐也提高了这个节目的艺术性和可看性。
四、加入队形
武术表演中个人的动作、姿态、熟练,皆如文章的词藻,运用得好可以增分,运用得差则减分,然而无关乎大局,只是细微末节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条理分明,层次有序,词藻虽不华美,仍有平易朴实的好处,未必全盘皆输。所以一个完整的武术表演中队形的编排,比细节动机的引发,更为重要。
经过几天的排练,教师有意让排练武术的孩子观看印度舞的排练,看了几次后,有孩子在排练间隙提出:“老师,为什么他们排练的印度舞会走来走去变队形,我们只是在中间打拳?”“那你们想怎么变?”孩子们眼睛眨眨,飞快地动起了,玲儿:“印度舞有一个人在前面,然后3个人排后面,然后再拍后面,人越来越多。”“是什么样的队形?,你能画出来吗?”玲儿按教师的要求画出队形图,如下: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还有别的队形吗?再想想。”教师引导。乐乐:“我上次在培训班汇报演出的时候一个人在中间表演,旁边围着小朋友的。”“你来画一画。”乐乐画图如下: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你们觉得队形可以再什么时候变?”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印度舞里没有人唱歌的时候变队形的。”晓晓说。“那个叫间奏。”葶葶补充。“那我们这首曲子里有几个间奏,就换几个队形好吗?”教师提出意见。孩子们同意了。教师和孩子连续听音乐,卡节奏,最后决定在表演中变换3个队形。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节目成型了,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教师相信孩子在这次排练和表演中获得的快乐和累积下来的经验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第四篇: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原来语言训练可以如此美丽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的几点体会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很难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契机。”集体备课之后,几个同行都深有感触地说。
一篇课文教下来,才发现其实不然。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的几点做法。
一、调动学生的古诗积累,强化学生对“苍凉”的感受
只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称“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那是因为它能在荒凉的、长年冻土的青海高原上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感受高原特殊的气候就成本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了。我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青海高原的句子——让学生读,谈谈印象;再联系插图加深感受,然后再读;然后出示几首边塞诗词,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诗里所描写的环境给你的感受
从军行 凉州词 别董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王昌龄 唐 王之涣 唐 高适 唐 岑参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卷地百草折,孤城遥望玉门关。一片孤城万仞山。北风吹雁雪纷纷。胡天八月即飞雪。
黄沙百战穿金甲,羌笛何须怨杨柳,莫愁前路无知己,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破楼兰终不还。春风不度玉门关。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自由发言后,再来读课文中描写高原环境的句子,仿佛一曲哀伤的《折杨柳》回荡在教室里。
二、找准文眼,进行语言训练,“情”与“言”相得益彰
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的顽强生命力,无疑是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情感教学任务。文中的第七节这样写道:“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地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里作者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对柳树生长中经历的苦难进行的想象。很显然,高原柳树的顽强就浓缩在以句中的加点字里。我想,如果能够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字进行细致的想象,再按以下句式来说一说:
当暴雪来临时,柳树被,后来它 ;当狂风横扫而来,柳树,后来它 ;当雷电轰击时,柳树
,后来它。
学生说得很生动,而且说着说着动了情,再读第七自然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株顽强的柳树敬佩与赞美之情。此时,我沉浸幸福的喜悦之中,文字的训练与情感的熏陶一旦找到契合点,二者就能完美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同构共生”。以情促想,以想促说,在想和说中受到情感熏陶,“情”与“言”相得益彰。
三、借文中语言,表真情实感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小学生来说,运用语言就是用课文中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规范学生不够规范的语言,就是用课文中比较丰富的语言来丰富学生不够丰富的语言。一课下来,我引导学生: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这棵了不起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我相信此时在我们的心里,它已不再仅仅是一棵柳树,他是人,是我们敬佩的人。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一写我们对他的敬佩之情吧。(友情提醒:尽量借用课文中的语言)
十几分钟以后,站起读写话的同学滔滔不绝,精彩纷呈。那些情真意切、词语丰富的话语远不是平时的他们所能说出来的。
回首往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苦思冥想,对精彩课堂的执着以求,忽然想起了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的,当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时,变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那种感觉真好。
第五篇: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拿到朱永新教授所著的这本书,这样醒目的书名,我就自问: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从开始读它的第一天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挥之不去。而这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逃避追问自己的。问又何益?自己早已经只是个一年又一年重复,迷迷糊糊过日子的教书匠了。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书中的这句话似一阵风,扬起我理想的风帆,让我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希望。
朱永新教授心目中“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谈到智育很多人认为就是传授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要给智育来个观念上的更新,智育离不开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和能力基础。
“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读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心中有无数感慨:我们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吗?我们有没有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诚然,人的天赋、能力和爱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表现也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内向文静,有的对知识掌握快一点,有的对问题理解得可能就要慢一些,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个孩子的成功。开学初我接到这个整体班级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班级后,我就对学生提出“每天进步一点点”,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班里原本学习基础不够理想的学生,在期末检测中他们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只要能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的教育就收到了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当读到“理想的教师”那部分时,我陷入了沉思。在书中,朱永新教授这样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不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特别是:“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试问自己,我所教育的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带去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惶恐之至。幸亏朱教授的书及时提醒了我。于是,我开始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本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把自己局限于学校这个小范围,认为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身体和心理健康就是自己的成功了。极少去关心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更不用提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了。试想,连我自己都不去关心这个社会,关心人类的发展和命运,又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去关心这个社会,又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长大后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为了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未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王夫之也曾经说过:身教重于言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素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勤于学习,充实自我,奠定作为一名对社会负责任的优秀教师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的教育理想》让我对理想的教育充满了憧憬,也对我们的教育充满了信心,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美丽:“教孩子六年,为孩子想一生,为国家想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