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我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论文
我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摘要:要确定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首先必须明确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从学生学的角度看,一堂好语文课应是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课。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一堂好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提问讲究艺术,尽量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强势智能;注重双基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文: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时下“评好课”已成为一个最受教师们热议的话题。议课是逗号,评课是句号,要评好课就必须做到评课与议课二者的结合。议课也好,评课也罢都离不开“标准”二字。一个教师不管其评议课的水平如何,他在从事这项教研活动时,有意识或潜意识中总有评课的标准在。学科不同,评价的标准自然也不同。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相对在评议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方面有我的认识与体会。下面具体谈谈。
要确定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首先必须明确一所好学校的标准。
如果把打造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大目标的话,那么打造好学校教师上的每一堂课就是要完成学校大目标中的一个小目标。既然大小目标紧密相连,那么评价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与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就理一致,至少是不能相抵触的,这跟宪法与其它诸法律之间的关系一样。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有哪些呢?我们来看几位专家教师对此的看法——
“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获得很累的学校,绝不是一个好学校,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觉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校,也一定不是一所好学校”江苏泗洪归仁镇安河小学教师王绪卫队号学校给出这样的判断。
在他看来,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应让多数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不断有体验成功的机会。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自主”“ 学得愉快”“ 学有收获”?显然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学校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由他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再想想评价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我们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从学生学的角度看,一堂好语文课应是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的课。
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得自主,我看少不了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课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二是语文课教学教师应尽量减少讲课时间,而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三是不要拘泥教学设计所定的教学时数,急于在某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以教学内容。若学期总教学时数不够,可根据教学需要每单元选择一到两篇课文全让学生自学。
要让学生学得愉快,离不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的创设,离不开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使用,离不开教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及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强势智能理念的树立。
要让学生学有收获,教学就必须要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好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梦想的故乡。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教育的成功就是给了每一个孩子一个梦,没有梦想的教育,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能给人梦想的学校绝不是好学校。”“好学校应该是师生是吸纳生命意义的地方,是师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是校长、教师、学生追求幸福的地方。”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班主任培训工作专家郑立平给出这样的判断。
在郑立平老师看来,一所好学校应该是能成为孩子们一生的骄傲,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丰富有效的精神营养的学校;它的环境、氛围能给孩子们的成长打上自信、自强的烙印的学校;能让孩子们从学校中获得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能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的学校。
由他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再想想评价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我们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一堂好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数理化而言,每一堂语文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要容易些,但实际上也并非每一堂语文课教学的内容都直接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着重转向对学生回答老师提问态度方面的正确导向评价,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态度的正确导向评价)课堂提问讲究艺术,尽量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强势智能;(提问的要做到点面的结合;提问的问题要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要注意量的问题;要注意根据具体的问题提问相应的学生,尽量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强势智能);注重双基教学,注重学法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最根本的要求。实现这一双基目标的关键就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评价一堂语文课应该要特别注重对教师教材处理能力与学法指导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我在看了一期《中国教师报》后,由此及彼的一点心得体会。但愿它对同仁们评好语文课能有一定启迪与帮助。
参考文献:2010年其中一期的《中国教师报》。
第二篇: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沈桂春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这时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1、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2、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愈来愈恶化,矛盾愈来愈尖锐,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这一切,都给人,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1、要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
2、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第三篇:论文_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南丰县白舍中学王红英
1、中心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一篇文章,有它的教学重点,一堂语文课,有它的授课中心。只有把握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授课中心,围绕着它们来作文章,写教案,上新课,提问题,做练习,才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深刻,知识得到切实地增加,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现在,有了许多的语文方面的教学参考书,但是编辑的重点不一,有的着重于段落的分析,句子的理解;有的着重于结构的分析,主题的探讨;有的着重于各项能力的训练,问题较多。对这些资料,不能拿着一本照搬照抄,或者糊里糊涂东抄一点,西抓一把,而是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的理念的要求,有所取舍,有些创造,联系学生实际,适当与考试接合,争取一堂课有一堂课的中心,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
2、脉络要清晰,线索要分明
一堂课相当于一篇文章,在中心的提调下,它有着自己的结构,起承转合,有时缺一不可。如果讲课时不讲结构,不理脉络,学生会抓不住重点,听得一头雾水,笔记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记得毫无中心,没有目的。语文课,更是如此,它选的文章较长,知识点较多,分析的内容多,一定要在写教案时确立中心,安排框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心中要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逻辑性
强,层次感强,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3、上课要认真,细节要注意。
上公开课,不能抱着交差了事的心态,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特别是对讲课中的一些细节,要仔细琢磨,不能出现纰漏。比如,朗读时,要有感情,有抑扬顿挫,有停顿,有重音;分析时,语速不要太快,带着学生一块思考;板书时,所写内容尽量要完整,精炼,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注音时,拼音应当用醒目的颜色标示,让学生看清楚;教字词时,点出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词语,加深学生印象;讲重点时,提醒学生注意记下必须要记的笔记;学生回答时,认真倾听,听完后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分析归纳,引导提高……
4、动静要结合,练习要多样。
以前讲课,多是填鸭式,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听得枯燥,可以说是以“动”为主,其中没有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创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做到动静结合,即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适当讲解,总结归纳,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学习不够自觉的情况下。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多默读文章,在静中思考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可以是课后练习,可以选《创新设计》等辅导书上的内容,可以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出的新问题,在静中让学生调动头脑里的储备,积极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多做一点即兴作文,在静中训练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当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做了练习后,老师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对其加以评判,指出优劣,多肯定,激发学生热情,指不足,让学生加以改进。动静结合,练习多样,相信在这种课上,学生一定不会觉得疲倦。
5、阅读要广泛,知识要渊博。
语文,是一门知识浩繁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时一定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有些是关于作者的,他出生于哪个年代,是什么阶级,有些什么经历,为什么会写成这样一篇文章,他想在其中寄托什么思想;有些是关于句子分析的,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整个句子有什么精典之处,它如果有言外之意那是什么;有些是关于主题探讨的,对同样一篇文章以前有哪些说法,哪些是陈旧的,哪些是新颖的,哪些是符合现代实际的,哪些是该丢进故纸堆的;有些是关于文章比较的,将课文与其他的名篇对比赏析,它们在主题上、在写法上、在风格上有何区别………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不能不负责任地凭空乱想,或者讲的时候因为不清楚而一笔带过,而是要广泛地阅读,获得渊博的知识,给学生提供的知识空间大,引导学生分析时能准确能叫学生心服口服。
第四篇: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壹)支玉恒: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贰)靳家彦: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展其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叁)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肆)薛法根: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
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伍)王崧舟: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课。(陆)孙双金:好课像登山
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
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上山是体力锻炼,上课是脑力锻炼,但两者道理相通,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1、登什么山?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峨的泰山,险峻的黄山。课堂上登什么山呢?我认为要攀登“三座人山”。一座是知识的高山,因为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力量;一座是思维的高山,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一座是情感的高山,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学生情感经受洗涤,得到净化。
2、路径由谁选择?可由导游带领,可由登山者自己寻找。各处的乐趣不同。
学习的路径由谁选择?是老师包办代替,还是让学生自主确定?不要做那蹩脚的导游,只会亦步亦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去尝试,去探索。碰壁又何妨?摔倒又怎样?学生就是在摔倒、碰壁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乃正确之父也。错误也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资本。“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呢?
3、怎么上山?可由自己走着上,可由别人抬着上,也可以坐着缆车上。坐着缆车上也能到山顶,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别人抬着上无需自己用力,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身心没有得到发展。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既动脑又动脚,享受登山的快乐。上课呢?教师告诉学生,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领着学生学,学生不会迷失方向,但学习方法是现成得来,不是自己建构,终不牢*。而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情感价值才会终身难忘。(柒)孙建锋: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弥足珍贵。生命属于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依恋另一个生命结伴而行。从生命意义上讲:好课,就是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追求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教师与学生生命共同融入的好课,意味着教师那见功、望利的眼睛能和学生看山、看水的眼睛聚焦,那把弄柴、米、油、盐的手能和学生调弄棋、琴、书、画的手共舞,那踏破红尘的脚能和学生踏青、赶海的脚同步;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轻灵而不轻浮的教学艺术,而且要追求一种纯朴而不雕琢,创新而不因袭的美感。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平等对话。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间的桥;绵绵细雨是天地之间的桥;那么,浓浓情感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桥。好课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作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心桥”飞架,对话变通途:心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话语涓涓而流,心门徐徐洞开。身置此境,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精神漫游。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室不能点亮?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心走向神,不能安放,心走向物,也不能安放,一如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孤零零一颗心,面向异物,何以安放?心走向心,才能找到安顿,找到归宿。好课注重的是学生心走向教师心,教师心走向学生心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智慧相互牖启的过程。
教师节,李老师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下面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
批改作文的时候,李老师读到了送“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穿上真正的皮鞋。现在我没有钱,因为爸爸下岗了,妈妈出走了。我穿着布鞋,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以后,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
讲评作文的时候,李老师拿出“礼物”,宣读习作,并意味深长地道出了心声:“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这就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它不仅使学生用外在的眼睛看到了现象,而且用内在的眼睛看到了意义,进而使意义积淀为学生心灵的财富。(捌)游彩云:怎样才算好课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呢?有这么一节比赛课,上课的老师普通话标准,朗读水平高;学生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小组学习井然有序、场面热闹;教学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课件制作精美,使用恰当;课上得顺利流畅,目标也能基本完成。不少老师都认为这节课不错,应该算是好课。但是再细细思量,我们发现这些表面的成功却隐藏着深深的不足。(1)学生积极但不激动,因为学习任务不经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2)小组学习“热闹非凡”但过于整齐划一,富有个性、创意的思想没有真正呈现出来;(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徐但缺少思想的交锋;(4)孩子们表现不错但看不到他们成长发展的轨迹;(5)老师胸有成竹但教学的智慧没有体现。
我想这是因为参赛的老师顾虑太多了,既怕教学目标不能完成,又怕影响教学进度,总之是被心中那个面面俱到的课堂评价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以至错误地认为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这样就导致教学重心的偏离,殊不知只有关注学情的教学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具体地说老师备课时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作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后,在穷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而作出应对措施后,就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观察他们讨论的状况,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然后该激励的激励,该点拨的点拨,该示范的示范,该调整的调整……做到灵活应变,因势利导。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
(玖)张伟:做到三个“不唯”方始为“好课”
“好课”,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一般,有个性,有“看点”,有新颖独到处,流于一般、四平八稳无所谓“好”课。“好课”应当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我以为可以借用陈云同志的“不唯书、不唯上”,再加一个“不唯课堂”这样“三个不唯”来确立。
不唯书。就是不唯高架的理论和教科书上的现成定论。《马背上的小红军》课文题目经修改后叫作《倔强的小红军》。一位教师为此在自己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比较两个课题,看哪个更适合于眼前的这位小红军。”经过激烈争论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课文说到底就是为了谁„上马‟,因为谁上了马谁就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反之将面对死亡。„倔强‟反映的只是人的性格特点,是单层面的,小红军表现出的那种固执不上马,却不是性格使然,反映的恰恰是他„利在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小红军是上马了,但那正是他牺牲的时刻!„马背上‟给人的是强烈的内心震撼,是„倔强‟不能比拟的。”这样的课是好是坏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唯上。就是不唯专家、领导和权威。这一点对中国的儿童显得尤为重要,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太大,应从娃娃抓起摒除“人治”思想。《黄河象》讲的是一头黄河象历经200万年形成化石的事。一位教师就以“200万年前的事科学家们也没见过,他们说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为题,引导学生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专家的结论,并按照教材提供的黄河象“脚踩着一块石头”的线索,引导学生展开逆推学习,不但自主地得出大象陷入河底和化石形成的过程,对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也进行了验证。同是一样的结论,不是“唯”科学家而得,是在批判中建构,所得是多方面的。
不唯课堂。好课应是能“透过墙壁看世界”的,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它不能仅限于课堂,课本也“仅是一个例子”。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凭借课文中的一个点加以延伸转换,使之与课堂外、现实中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生成和建构起一些新认知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课文,抓住“信息”这一关注点,以“„卡通‟世界”为线索,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以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深化了内容,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取得课堂内、书本上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第五篇:十位教育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十位教育名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壹)支玉恒: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贰)靳家彦: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
一、目标明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展其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叁)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
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肆)薛法根: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
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伍)王崧舟:好课三味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课。(陆)孙双金:好课像登山
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
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上山是体力锻炼,上课是脑力锻炼,但两者道理相通,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1、登什么山?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峨的泰山,险峻的黄山。课堂上登什么山呢?我认为要攀登“三座人山”。一座是知识的高山,因为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力量;一座是思维的高山,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一座是情感的高山,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学生情感经受洗涤,得到净化。
2、路径由谁选择?可由导游带领,可由登山者自己寻找。各处的乐趣不同。
学习的路径由谁选择?是老师包办代替,还是让学生自主确定?不要做那蹩脚的导游,只会亦步亦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去尝试,去探索。碰壁又何妨?摔倒又怎样?学生就是在摔倒、碰壁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乃正确之父也。错误也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资本。“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呢?
3、怎么上山?可由自己走着上,可由别人抬着上,也可以坐着缆车上。坐着缆车上也能到山顶,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别人抬着上无需自己用力,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身心没有得到发展。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既动脑又动脚,享受登山的快乐。上课呢?教师告诉学生,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领着学生学,学生不会迷失方向,但学习方法是现成得来,不是自己建构,终不牢*。而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情感价值才会终身难忘。(柒)孙建锋: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弥足珍贵。生命属于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依恋另一个生命结伴而行。从生命意义上讲:好课,就是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追求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教师与学生生命共同融入的好课,意味着教师那见功、望利的眼睛能和学生看山、看水的眼睛聚焦,那把弄柴、米、油、盐的手能和学生调弄棋、琴、书、画的手共舞,那踏破红尘的脚能和学生踏青、赶海的脚同步;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轻灵而不轻浮的教学艺术,而且要追求一种纯朴而不雕琢,创新而不因袭的美感。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平等对话。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间的桥;绵绵细雨是天地之间的桥;那么,浓浓情感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桥。好课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作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心桥”飞架,对话变通途:心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话语涓涓而流,心门徐徐洞开。身置此境,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精神漫游。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室不能点亮?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心走向神,不能安放,心走向物,也不能安放,一如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孤零零一颗心,面向异物,何以安放?心走向心,才能找到安顿,找到归宿。好课注重的是学生心走向教师心,教师心走向学生心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智慧相互牖启的过程。
教师节,李老师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下面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
批改作文的时候,李老师读到了送“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穿上真正的皮鞋。现在我没有钱,因为爸爸下岗了,妈妈出走了。我穿着布鞋,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以后,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
讲评作文的时候,李老师拿出“礼物”,宣读习作,并意味深长地道出了心声:“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
予就不贫穷。
这就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它不仅使学生用外在的眼睛看到了现象,而且用内在的眼睛看到了意义,进而使意义积淀为学生心灵的财富。(捌)窦桂梅:绿意在课堂生长——我欣赏这样的语文课
何为好课?其标准往往指向公开课。如果把公开课看成是教研活动的名门闺秀,那么,我们给她所附加的框框还真有点“三从四德”的味道。有时我们的导向像过于灵活的风向标,这边刚倡导“合作”,课堂上了就旋起了合作风;那边刚鼓励多媒体教学,全国便普开了课件花……一个个风行的理念,成为评委、教师对公开课和优质课的一道道“紧箍咒”。在如此多的束缚和摇摆下,公开课如何把握学科本质,引领和指导教师们每日的课堂行为,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
没有“围场”的课堂
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
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
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
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
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
生: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
师:精辟!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周老师却如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指挥家”,启发引领、联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挥棒经营自己的“乐队”——启程,抒情,转合,激荡。没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正视学生的关注点,不是居高临下的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蕴涵的外延和内涵却很广,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周教师没有把知识技能看成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合理承认其不确定性,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于是,学生才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色欲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周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教师挈领一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认识:“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观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语文积累:“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内心“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知识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同一个大自然,各人的体会却可以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可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然陷在“围场”内的探索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蕴厚实的教师。家常味的课堂
让我们再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另一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台上,甚至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谈话间次第展开。这节平常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却是一天也不能离开的真正有营养的米饭,而不是钙片、维生素之类的“补药”。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教师是在为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又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周老师跟孩子们从生动的诗句中,已经体察到了“宽广”“辽远”“生命”。周老师这节“原生态”的课堂,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紧紧围绕“学生”二字真实自然地教学,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
综上,我要说,丢开一切“三从四德”式的条条框框,只以课堂前后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或某方面)的落差为依据,来评价课堂是否成功,是有益于学生的真真切切的科研活动而不是演出。这样的课堂真正着陆于学生的真实境况,教师视野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听课的专家们,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借鉴……因此,公开课也应该有“家常课”的心态——“一切为着孩子的发展”。(玖)游彩云:怎样才算好课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呢?有这么一节比赛课,上课的老师普通话标准,朗读水平高;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小组学习井然有序、场面热闹;教学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课件制作精美,使用恰当;课上得顺利流畅,目标也能基本完成。不少老师都认为这节课不错,应该算是好课。但是再细细思量,我们发现这些表面的成功却隐藏着深深的不足。(1)学生积极但不激动,因为学习任务不经努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2)小组学习“热闹非凡”但过于整齐划一,富有个性、创意的思想没有真正呈现出来;(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徐但缺少思想的交锋;(4)孩子们表现不错但看不到他们成长发展的轨迹;(5)老师胸有成
竹但教学的智慧没有体现。
我想这是因为参赛的老师顾虑太多了,既怕教学目标不能完成,又怕影响教学进度,总之是被心中那个面面俱到的课堂评价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以至错误地认为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这样就导致教学重心的偏离,殊不知只有关注学情的教学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具体地说老师备课时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作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后,在穷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而作出应对措施后,就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观察他们讨论的状况,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然后该激励的激励,该点拨的点拨,该示范的示范,该调整的调整……做到灵活应变,因势利导。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
(拾)张伟:做到三个“不唯”方始为“好课”
“好课”,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一般,有个性,有“看点”,有新颖独到处,流于一般、四平八稳无所谓“好”课。“好课”应当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我以为可以借用陈云同志的“不唯书、不唯上”,再加一个“不唯课堂”这样“三个不唯”来确立。
不唯书。就是不唯高架的理论和教科书上的现成定论。《马背上的小红军》课文题目经修改后叫作《倔强的小红军》。一位教师为此在自己的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比较两个课题,看哪个更适合于眼前的这位小红军。”经过激烈争论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课文说到底就是为了谁„上马‟,因为谁上了马谁就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反之将面对死亡。„倔强‟反映的只是人的性格特点,是单层面的,小红军表现出的那种固执不上马,却不是性格使然,反映的恰恰是他„利在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小红军是上马了,但那正是他牺牲的时刻!„马背上‟给人的是强烈的内心震撼,是„倔强‟不能比拟的。”这样的课是好是坏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唯上。就是不唯专家、领导和权威。这一点对中国的儿童显得尤为重要,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太大,应从娃娃抓起摒除“人治”思想。《黄河象》讲的是一头黄河象历经200万年形成化石的事。一位教师就以“200万年前的事科学家们也没见过,他们说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为题,引导学生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专家的结论,并按照教材提供的黄河象“脚踩着一块石头”的线索,引导学生展开逆推学习,不但自主地得出大象陷入河底和化石形成的过程,对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也进行了验证。同是一样的结论,不是“唯”科学家而得,是在批判中建构,所得是多方面的。
不唯课堂。好课应是能“透过墙壁看世界”的,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它不能仅限于课堂,课本也“仅是一个例子”。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凭借课文中的一个点加以延伸转换,使之与课堂外、现实中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生成和建构起一些新认知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课文,抓住“信息”这一关注点,以“„卡通‟世界”为线索,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以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深化了内容,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取得课堂内、书本上所难以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