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杜郎口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体会
学习杜郎口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体会
杜郎口初中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全员参与,展示自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观摩学习使我感受到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杜郎口的思想品德教学后,我对我们现在的思想品德课进行了反思。尽管我们也尝试着把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这几方面的问题。
一、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的问题:
1、从课堂的时间分配上,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甚至有个别教师还在满堂灌。
2、从课堂的活动空间里,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还没有真正从讲台走到学生里,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难有表现自我的活动空间。
3、当堂的教学效果,全班学生是否大多数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还没有真正理解,把握?是否体现面向大多数?教师心中无数。课堂里只满足于对学生的集体发问和学生的机械回答。
4、让学生围绕教材的重点,发散式的思维与发问,还没有落到实处,一堂课中学生发言的机会极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
5、把课堂还给学生,流于形式,无实质的变化。—进入课堂,看到的只是学生课桌椅排列形式的变化。授课的形式依然如故,体现不了这种变化对课改有何意义,甚至有时还影响到学生对老师正常讲课堂板书的视线。
课堂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说明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还远没有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成为要学、会学的主人翁。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的尝试,不断的探索,还需要我们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作指导。
二、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的合理方法:
第一、将课堂变成“座谈会”。
初中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具了小孩与成年人的双重心理。好奇、积极、主动、爱发表意见、自制力差是初中生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就可以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如教学“自觉履行环保义务”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环保为目的,提出“我校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你有哪些好的措施和建议?”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纷纷站起来说:“学校死角没有利用起来搞绿化”“食堂剩饭不能乱倒”“学校操场尘土飞扬,应种点草”“学校对小卖部应加强管理”等等。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校环境问题还真不少呢。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做到“知、情、义、行”的统一,随后我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蓝天绿水点子公司”、“学校食堂负责人”“环保小卫士”“校长办公室”,让他们分角色地为学校提出合理记建议。这样一来,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学校出金点子的高手,每个人也都从自己的角色出发,为学校的环保献计献策。通过这样的教学,把个性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我该怎么办?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样逃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第二、将课堂变成“辩论赛”。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们往往对许多问题都有了粗浅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的教师和家长大出意外。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
这种“辩论”式的体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比如:在初中生中“追星”现象成风。根据这一实际,在讲授“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追星有益还是有害”的辩题。
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拔,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
4、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当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
“辩论式”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第三、将课堂变成“实验室”。
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我认为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中也能引入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形象行为。
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物理的力和反作用力的实验。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推一张桌子,与从同一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细心观察实验,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往一处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实验虽然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同时还使学生发现了各个学科之间是可以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将课堂变成“小舞台”。
歌曲、小品、游戏等都是大众喜欢的文娱形式,在思想品德课中偶尔插入歌曲、小品、游戏,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
如: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名学生表演一个小孩在陌生地为了到达目的地搭乘一辆摩的后,可能出现的几种发展方向。学生一方面能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正真正领会到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这样穿插了小品、歌曲、游戏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多面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的好处:
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以下一些好处:
第一、可以避免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反复叮咛,反复纠正,时时处处在课堂中讲个不停,以致引起学生的厌烦或逆反心理,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又能够心甘情愿地从传授知识的主角退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帮助者。这样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得以缓解。
第二、可以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位学生根据不同的层次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体现个别辅导,更有时间辅导差生。
第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避免学习的强迫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特别是差生,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第四、可以把教师从知识点的网络中解脱出来,不再是忙于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而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视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目标。这样,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对差生压力不大,逐步使差生乐学,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四、把思想品德课堂还给学生对老师的要求:
把课堂还给学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责任心、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多。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只能精讲,针对性的讲,而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对教师的备课、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因为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组织教学活动,调控课堂便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师更应具备调控课堂的能力,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进度,而并非是放任自流。
第三、更应发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教学效能。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让优秀生浪费时间,更不能让差生无所事事。要充分体现学习的层次性,体现出班级的整体学习和个别辅导,让所有学生都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总之,通过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娱乐、求知、自我发展的殿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兴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学生应该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他们应该得到的是渔猎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猎物和鱼。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应大于单个的老师。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教学要求,使得把课堂还给学生势在必行。我们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点滴体会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点滴体会
康县城关中学侯晓东
这几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同事交流从而了解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获益颇多,“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在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体会如下:
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由课堂十大转轨所想到的:
(1)一言堂变为百家鸣:每一个开放的时代,文化的开放必然使人的素质得到提高,只有在那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下,文化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人的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2)虽然我代的是数学,但有一堂语文教学视频也让我感受颇深。我听到老师在讲授《绿》这篇文章时,老师让学生举出一个带绿字的词语或片段,当时就有一个学生唱了一段《天仙配》中带绿字的黄梅戏,全场情不自禁地响起了掌声。他把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
由此想到,在我们学校,自己的教学理论相当匮乏,我们只是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教学理论,而没有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实践中,充分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由“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所想到的:
看似比较乱的预习课,内核是明显的,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来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课本产生了兴趣,自主学习才能得到拓展。
三、由教学课堂所想到的:
学生通过上黑板自我展示,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的心理,易于对知识的掌握,这种成就感源于学生对知识的预习程度,学生预习得越深,成就感就越强,获得的知识就越多。
四。、由老师点评所想到的:
老师在上完本节课内容,都会华几分钟时间作简要的总评,说出学生或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下节课上课注意,提升课堂效率。两点感受是:
一、浓浓的课改氛围笼罩校园。校园随处可见课改理念。这些理念可谓系统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开放的课堂异彩纷呈。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预习交流、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落实。课堂成了学生竞技的赛马场地,教室成了百舸争流的知识海洋,班里成了燃放智慧火花的露天广场。一点反思是:如何解读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我的一孔之见是,这一模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具体化,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它给我的启发是:首先,教师要勇于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旁观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其次,要寓教于乐,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再者,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以达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学习杜郎口中学体会
学习杜郎口中学体会
八五〇农场子弟校
吴 斌 2009年3月
学习杜郎口中学体会
几年前在教育报上了解到杜郎口中学的那新颖的、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的那份激动与震撼的心情似乎就发生在昨日。想到马上就能面对面的聆听到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老师的报告,真是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一天的时间,不停的听,不停的记,却没有丝毫感到累。回到家又趴到网上对杜郎口一顿搜索,不舍得放过任何一个有关这个学校的信息。两个同去听课的中学朋友也意犹未尽,吃过晚饭马上来我家主动要求谈感受,都感觉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感悟颇多。概括起来为两点:
一、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
在杜郎口,“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不再是一句套话。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杜郎口的任何一节课堂上,首先,教师让位,真正“放羊”,让课堂自由呼吸。我们随便走进哪个班的课堂,看到是学生的课堂,是他们的主阵地,他们在板书、在讲题、在默写、在帮扶、在批改。或站着、或蹲着、或围在一起、有争抢发言的、有评价对方的。在这里,老师是学生,学生还是学生。竟然还能站在凳子、桌子上发言,怎么看都像农村的集市。然而,正是这个集市,却真正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张扬个性的场所。在那么高涨的“乱”的气氛中你竟然看不到“开小差”的学生,而且学习目标竟然一个个达成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你看不到老师满堂言的现象,老师却似局外人,只做组织、点拨的极少发言,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面对着如此生动的课堂,我深思:如果再不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我的教育之路恐怕会越走越窄。这种形式课堂的转变就是杜郎口的精髓。我们学校搞课改,我们也转变课堂模式,但我们的手没有完全放开,我们学习杜郎口该怎么做?我认为我们不是照搬杜郎口,也不可能照搬,也照搬不了,我们而是学习他们的理念,让课堂“活”起来,这种“活”起来主要是指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我想我们找准了基调,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退出,让新鲜血液注入,这样,我们教师能从课堂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进去。
反思自己的课堂,“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一直主宰着课堂,激情地上演“独角戏”。我们有多少次同样的题做了一遍又一遍,浪费学生多少精力;有多少次同样的题讲了一遍又一遍,浪费了学生多少时间;有多少次老师满堂“灌”而学生满堂“听”,我们每天又做了多少无用功,说是 “为了学生的发展”,但自己的做法又阻碍了多少学生的发展。有多少学生是在主动的学习?有多少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有多少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课堂改革在杜郎口中学成功实施,取决于崔其升校长的观念的改变和课改的决心,他在学校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认为只有打破传统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正因为他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铸就了今天的杜郎口。现在我们也在搞课堂改革,我们所有老师的观念都要改,传统的课堂必须要该,我们改革改什么?就是改变课堂模式,根本又是为了什么?为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找到课堂上学习的乐趣,让我们的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课堂的高效!
真正达到两个转变,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把学习作为享受,作为终身的追求。
二、教师真正研起来,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
学生动的前提是教师先研。只有教师先研才有真正学生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主动去学习、去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学生学情,去研究试题,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让学生在蓝天下自由地展翅飞翔;健康成长。事实上,教师只要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探究教学,积极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嫁接、创新。无论在哪里,还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教师先研的前提是思想观念上的真正转变。上课存在着区别,我们的老师的注意力在课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精力用在了课堂教学的导上;备课存在区别,我们教师的备课多半在备在教上,如何将新知传授给学生,而杜郎口的备课是在备学生的学,采用何种方式学生能学会知识。杜郎口的教学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教师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等活动,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次,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教师并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证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反而学生会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作为学习杜郎口经验的切入口,这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大海!最后,再次引用杜郎口中学的标语“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共勉吧。
吴 斌 2009年3月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八五〇农场子弟校
吴 斌 2009年10月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新课改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先将我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在教学观念上,新课改真正把教学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的潜力,要尊重学生,多表扬学生,缩小课堂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去,达到了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向老师挑战,让学生在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条件下,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敢于标新立异,愿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数学故事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在培养学生个性、主体性上下功夫的教学思想。
在教材的运用问题上,新课程主张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即在大纲精神的指导下,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基础,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可以从报纸、广播、电视、周围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等多方面收集数据资料,编辑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出生动的数学智力活动,改变“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过于划意的要求和过于僵化的教学,使教学焕发生机,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面的创造性。课程资源多样化了,课堂变活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教师将从一个“教书匠”变成实施课程的“研究者”。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上,以独立思考、小组研讨为主,辅以全体教研和大半讲解的组织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研讨和自主活动时间至少达到50%。在教学方法上,以探索式和讨论式为主,逐步引导学生向小学者一样去主动提出问题,制定方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领会课标,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赏识孩子,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以上是我在这几天的学习中的反思和体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创新,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吴 斌 2009年10月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后的心得体会
白泥中学科学组
化学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伴随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体现着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课堂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作为教师,很早以前就发现数学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大,效果越好,因此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必然。
然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要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已经习惯于把课堂抓在自己手里的我们,突然间觉得课堂“失控了”,有时觉得无所适从。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我想它应该包含了两种意思:教师要学生成为主体;学生要成为主体。
教师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中应该体现了老师的一个“导”的作用。导什么,怎么导,就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了。
第一,我们要创设一个情境,它必须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它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并且有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
当然我们创设的情境不一定是相同的。有时可以是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有时可以是一个思维游戏,总之,它必须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它能把学生带进这个学习中来就可以。
第二,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思考、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也是新课程教学颠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最显著的一个特征。那么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最有效呢?一个人能完成的,非要合作,这就是追求形式;合作才能完成的,非让学生独立思考,这就是浪费时间。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讲,难点与重点究竟在哪里,哪些问题学生合作能完成,哪些独立能完成,哪些即使合作了也完不成。把合作能完成的问题抛给学生,即便需要合作也要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再去和别人交流。只有经过了多人“锤炼”的结论,才是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小组合作也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就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带领或指导小组通过探究来完成。
同时,要想落实有效地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一个习惯:勇于表达,善于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这是一个学习的基本功,会说、会表达,是领悟知识的第一步。
第三,倡导自主探索,让学生大胆地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生本理念中有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的确,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永远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没有人是圣者,无所不知,但只要我们教会了学生怎么去学,怎么去发现,学生就会成为大海里的鱼,尽管他无法了解大海的全部,但他却能游到哪里,就学到哪里。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伴随者,支持者,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学习不孤独,他付出我看得到,他努力我在支持,他成功我在喝彩,真正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四,课程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让学生在快乐中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总是感觉,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学习不主动,上课不发言,下课不提问,作业还经常有完不成的,甚至还有的同学厌学,不想到学校了。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怎么会实现高效学习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孩子们没有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没有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习目标的完成,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感受。在课堂上,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学习的过程,这里没有表演,没有伪装;没有老师的一厢情愿、喋喋不休、好为人师,有的是原汁原味、神情专注、始终如一的可持续发展平台;这里每一名同学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活、思路流畅、思考独特、思想深刻、视野开阔、想象宽广。课堂中充满人情味,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激励欣赏、理解原谅,充满人文关怀。有这样一个温馨的课堂,有这样善解人意的老师,有这样“同甘共苦”的同学,同学们怎么会不愿意参与进来呢?
当我们做到了这些,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体,才会实现我们一直追求的高效学习。然而,学生想成为学习的主体,还要有赖于我们为他们提供机会,为他们创造条件,所以实现高效教到高效学的转变,最终还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我们还要一直努力啊!
第五篇: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探讨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探讨
看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录像片,感到特别新奇,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们,你讲、我讲、他也讲。有时还出现顺口溜、笑话、三句半。是素质教育的典范,就像教师精心导演的一部高潮叠起的电视剧。之后静下心来一想,又觉得有点虚构。我们先不管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否加重教师的工作,只来算算时间帐。学生每天五六个导学案,须知这些都是新内容新知识,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独自完成,还要与同学交流排练。基础好的也许勉强能完成,基础差的根本完不成。假设都能自觉完成,每天至少要花五六小时,再加上每天六七节课,每天共需花十二小时左右用于学习。一天两天能够适应,久之能适应吗?至少象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是难以适应的。我校去年上期在一个班开始试行,到现在已经流于形式。杜郎口中学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值得推广?希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