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细节追求高效--例会发言材料
关注细节 追求高效--例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为领导安排我发言深感惭愧,说实在的真是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交流的,我做的只不过跟大家一样,既然安排了,我就把工作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我觉得自己比较注意从教学的各环节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从阅读到读背到课堂听讲到作业练习
一、阅读课
提高阅读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教学任务。阅读课上我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及学生注视书面位置的变化及时判断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且提出相关的阅读要求检查反馈阅读效果,以督促学生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品味状态。
在讲读课的预习过程中,先训练学生自主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把他们经过思考而形成的书面材料收集起来,并逐一打分反馈,对成绩差的跟踪指导,使之在一次次的自主学习中逐渐提高学习成效。
二、读背课
读、背、积累是语文学习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是促成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过程。
我会思考学生最佳的背书方式,如长篇课文分段背,长段文字分层背等,并限定相应的时间让学生产生紧迫感,如一段四行的文字,10分钟内一二三号背完,四号最多用15分钟,这样目标明确、反馈及时的任务学生会马上进入状态,之后在观察中发现一二号中有的5分钟内即背完,我就把这些同学的名单写在黑板上加分表扬,而且对10分钟内完成的四号也在黑板上记名加分表扬,这样一节早读原本可以背两段的背书任务就会完成四段,各层次的学生背书速度都会大有提高,并且他们会逐渐掌握背书的方法。
三、讲授课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我先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使课堂思路清、目标明。为此,我在讲一节课之前除了自己深入解读教材理出教学思路外,还会查阅网上资料补充漏掉的教学内容,并且同时使课堂问题的设计更提纲挈领,处理重难点的过程更简单化、科学化。一节思路清,过程衔接紧凑,任务解决彻底的课学生才很大程度上不会心不在焉。
此外,努力做到学生会的不讲或少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还有就是课堂上尽量在教室巡视、走动,并通过提问反馈把握学生听讲的情况,一节课结束我一般找3~5人调查听讲效果,简单的一人一个问题,3分钟即可获得调查信息,这也会使其他同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四、作业的布置及反馈
对语文练习,每课讲了之后及时做练习,且做了之后及时讲评、批改,反馈优、良、差。要求学生课下及时纠错,下一节上课前先把作业放桌子上检查是否改正。同时对练习成绩中进步的及时表扬,差的限定当天之内当面补错,并分析原因,且要求其同样的错误下次应尽力避免。这样学生因为不想次次都找老师补差就会用心听讲,认真练习,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即使成绩不会提高很快,也会有较大进步。
这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在大家面前发言确实有班门弄斧之感,我在许多方面做的还差强人意,我应该更多的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师多请教才是,说的不当之处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第二篇:关注细节,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注细节,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不仅能让课堂教学亮点纷呈,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凸显教者的教学风格,体现其教学本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悉心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使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一、关注预习细节,创造灵动课堂
今年从开学起,我对孩子们的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一点是熟读课文后至少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我会收回问题进行梳理,并及时调整教案。没想到,孩子们提出的许多看似简单而幼稚的问题,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让课堂真正达到了有效、实效、高效。
第一单元有篇文章叫《平分生命》。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年仅10岁的哥哥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剩下的生命。预习本上,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男孩为什么要平分生命?”“男孩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我发现张蕊蕊提出的问题很特别:“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还有孩子提出:“这男孩真傻,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我思考了一下,觉得教学完全可以从这两个问题入手,于是迅速调整教案。上课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在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读全文,思考:文中的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大多都说: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等等。这时,我抛出第一个问题:“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请仔细在文中去找答案。有孩子回答:这男孩也不勇敢,因为第三自然段写:“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求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我再请孩子们在这段中找出体现男孩不勇敢的词语“犹豫”,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思考:此时此刻,男孩犹豫的是什么?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男孩犹豫的不是自己输不输血,而是担心自己输血死后相依为命的妹妹没人照顾。孩子们讨论到这里,我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这男孩真傻吗?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孩子们结合上下文一读,马上明白:这男孩不傻,只是家里穷,没读过多少书,他以为献血就会死去。我又接着引导:“男孩明明知道献血会死去,可他怎么做的?”“当医生告诉他不会死去时,他又怎么做的?”“你从他的犹豫和他最后的选择中体会出了什么?”五个大问题,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一直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深刻领悟。
问题来自孩子,最终由他们自己解决。这节课我上得很轻松,孩子们也学得很主动,双方受益,也许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些智慧亮点吧。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亮点,我想,创造灵动的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关注提问细节,创造思辨课堂
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教师若能将“课堂提问”这一细节一层一层 “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品读古诗时,我为同学们播放了西湖晴天时的美景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和欢呼声过后,学生读第一行诗还是不够美。于是我问学生:“同学们,美丽的西湖美景一定令你久久不能忘怀,想想,在这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你还能看到什么?”„„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会看到湖面上美丽的白天鹅、会看到水里绿色的水草等等。体会好了情境,学生再读第一行诗时,感觉、韵味都读出来了。因此,只有教师敏锐地发现这精彩的细节,耐心叩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三、关注评价细节,创造和谐课堂
适当的评价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的效果。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风趣幽默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我让学生朗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时完全是唱读的调子,声音又很响亮。我本想直接指出,又怕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说道:“我好像听到小星星在唱歌,我不困,我不睡,我们要在老师窗前开晚会。”全班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于是请这位小朋友再读一遍,她声音轻轻的,笑容甜甜的。她读完了,我这才轻轻地说:“哦,夜深了,我也该休息了,今晚一定会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小朋友们都会心地笑了。
在这样幽默、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放飞,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变得更为透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和谐的光彩。
四、关注生成细节,创造智慧课堂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的慧眼捕捉。这就要求教师做个细心人,及时捕捉,恰当把握。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样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充满智慧。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虞大明教师都能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细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将服装店老板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诵读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他的语言深入体会老板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智慧的语文课。
激情成就梦想,细节扮靓课堂。只有注重教学细节的揣摩与运用,才能创设出灵动、思辨、和谐、智慧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第三篇: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经营目标,成就未来
——读《专注的力量》有感
生活,是诗意的剪影; 细节,是生活的像素。
一、寒梅过无影,唯留翠沾香。
我们通常会惊喜于一朵花绽放的娇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亦会感叹其凋零后的萧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然而我们却很少细心体会其开放凋零过程中的骄傲与无畏——冰雪铸就出的傲人风骨,这是在这一开一合之间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都对生活有或多或少的目标期待值,对未来有或高或低的成就动机,而大多数人只关注于粗略的外在表象,忽略了细节的打磨,因此总会听到类似“时不我与”“英雄末路”的感叹。殊不知,在专注于成就之时,最应关注的却是毫不起眼的细节。
细节,如组合成照片的像素,以无穷的小组合成生活的诗意。以小见大,从最细致的地方便可感知人生的修养,人性的善恶。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只有时刻专注于细节,才能更好的经营目标,实现理想。如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才能化其美于无形。
对于我们信息化工作者更是如此,信息工作是一项极其繁复的工作,我们是项目团队中的一份子,在每一项工作中,承担着不同的、递进的工作任务。要想作品完美,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扶持,但更需要的是每个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信仰。精益求精,便是计较于细枝末节,要以近乎苛刻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小版块,如此,才能更好的为下一个同伴的工作做铺垫,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人的优势,保证工作任务具有阶段性的小成就。这工作虽微不足道,但却能汇成江河以致大海,涌动出生命的芬芳。
二、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
在信息化工作中如何将专注于细节的精神发挥到极致,首先要保证深浅有致,正如“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体察工作的精髓,本质所在,才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出细、润、泽的乐音,体现含蓄之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拥有一颗抱有“如履薄冰”的心才能将工作完成地尽善尽美。关注细节,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如何向深处延伸自己的工作,使其变得更有质感;如何把握每一项工作的进程,使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何将每一个进程处理得当,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工作中,应考虑每一个细微之处,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发现疏漏,感受到细节的魅力所在。若是得过且过、敷衍塞责,那么人生便也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着生活的品质。
作为信息技术人员,首先要锻炼关注细节的性格,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我们要拥有格物致知,严谨缜密的专业精神。因此,改变态度,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完善自己才能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积善成德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德行尚且有赖于善举,做事更需水滴石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做好了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眼高于顶,纸上谈兵终归浮躁。其次,对待小事要有对待大事的态度,事无巨细,均需注重。我们通常容易重视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大事,却认为小事无需在意,这便是自以为是的“雅量”和“气度”。唯有重视了小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从更深层次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形成有效思路,解决实质问题。再次,思虑周全,提高工作质量。思想上的重视终究要化作行动上的实施。工作中,要全面规划每一个工作任务,甚至与任务相关的事务亦要处理得当,比如总揽大局,从整体上把握工作动向;分析各项组成部分,抓住工作重点;将各项工作进行延伸,方便于大家,更方便于自己;预测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保证按部就班;处理工作时仔细核对,及时纠正错误,这一点对于信息化人来说尤为重要,一个符号,一组数据;一个小粗心,一次小走神都可能酿成苦果。注重细节,可提升工作品质,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机会。
三、宛如游龙举,繁姿曲向终
正如一曲舞蹈,忽而月上卷帘,忽而蝴蝶穿花,又如鱼翔浅底,曼妙的舞姿依靠一招一式的琢磨,同样的,细节便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关注细节的最高境界是如入无我之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隐去,心无杂念,做他人无法企及之事,方可拥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般澄澈的心境,如此,无论清淡写意或是浓墨工笔均可收放自如。仔细听听花开的声音,会看到雨露和大地的精华浸润在每一朵花瓣中。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团队,专注于工作是大家奋进的基础,集思广益是我们提升效率的手段,注重细节更是全员提升品质的方向。只有关注了细节,才能经营好自己的目标,最终才能够成就美好的未来。把细节作为剪影,我看见了一张张诗意的照片翩然飞舞,听见了生命里渐次响起花开的声音……
第四篇: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往今来,许多人往往因为细小的失误而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而有那么一部分人却凭借着细节的完美青云直上,不得不承认,注重细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作为一名农信员工,我们肩负着“服务三农,惠农兴村”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青川信合的员工,我们承载着青川人民“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夙愿。正是这样重要的使命要求我们每一个信合员工在工作中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由于青川信合每一个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在2012年的工作中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每一步的细节。金融行业的工作看似简单繁琐,实则大有学问。试问每一个金融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是否都能做到万无一失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完美细节显得更加重要。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而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我们青川联社能够走得更高、更远取决于我们的员工所能看到的一切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落实到我们中,就表现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暖心的问候,我们从来就不缺客户,我们缺乏的是发现客户,善待客户的心。卢瑞华说过:“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进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作为银行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时刻面临着未知的风险,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谨慎,放眼未来固然有利于我们掌握全局,稳步前进,但着手眼前也至关重要,细节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地基足够牢固,高楼大厦才能禁得起风雨。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细节的完美者吧,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纵使我们不能成为像袁隆平那样的伟人,但至少我们却可以拥有像他一样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过去已不可追忆,未来还很遥远,只有当下握在我们的手中,窗外鸟儿的叫声,顾客一句感激的话语都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关注生活的的细节,可以使我们发现原本生活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关注工作中的细节,可以使我们发现原来事情也可以有条不紊的按质按量完成。
关注细节,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发现客户的需要,并通过不断努力去满足它。要做到,不给企业拖后腿,不给自己留遗憾。
关注细节,要求我们要最大可能的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从自身做起,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给企业找麻烦,不给自己留风险。
水滴穿石,离不开每一个水滴的不懈奋斗。
青川信合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共同耕耘。
亲爱的同事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吧,让追求细节的完美成为我们的信仰,让优良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青川信合会因为你我的改变而更加光彩夺目。
蒿溪信用社
第五篇:关注细节
关注课堂注重细节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意见
课堂教学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关注课堂,关注残疾学生的生命发展,反映了特教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特教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同时,关注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细节,更是特教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着力点。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质。只有关注课堂,注重细节,才能有效地提高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促进残疾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
一、关注差异,注重细节,将“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以人为本”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在特教学校就体现为以生为本。因此,在课堂上,要正视学生残疾,关注学生差异,注重教学细节,注意因材施教,真正将“以生为本”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中。一方面,要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差异,提倡个性教学。特教学校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是巨大的,因此要提倡个性化的教学。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学生而言,个性化的教学应该是针对学生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和分类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对教师而言,个性化的教学应该体现在能够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扩大教学含量,用最优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不能突出“生之不足”。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就要因人而异。要注意多“扬生之长”、“补生之短”,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如在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或发音,或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要把握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区别对待,因人施教。要巧妙、有策略地帮助、引导学生,不留痕迹地“掩盖”学生的不足,使之既有所提高,又不至于在师生面前“颜面扫地”。否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关注课堂,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才能将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来对待,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信息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效运用才是关键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广大讲课教师都十分注意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几乎被所有教师熟练而广泛地运用,对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难点、重点问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应注意:一是课件内容要精简。特教学校的教学课件内容制作不要过于繁琐、花哨,力求简要而使用,突出课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要尽可能地删除,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动感性很强的装饰画面、背景音乐、闪烁或闪动的图标等等。二是课件制作要科学。单维度设计的课件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设计的环节更不能一步紧扣着一步,这样很难适应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三是教师操作要得当。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忙于操作微机,反复切换画面,过于分散精力,有时难免顾此失彼,以至于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四是课件的使用决不能替代板书的设计和运用,特别是低中年级的语文、数学课。
技术永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有效运用才是关键。无视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或过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形式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多媒体课件应立足于突破难点、制造情景和提高效益。教学需要时就用,用的恰到好处能起到事半功位的效果。但决不能因课件而课件,重形式而忽略目的,如果不用课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最好不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要正视学生残疾,最大化地利用其残余感知觉,充分发挥其感知觉优势。
三、渗透新课改理念,合理使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能够注意结合新课改理念,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能不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进行质疑,带着问题读课文等,启发了学生潜能,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并通过拓展延伸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多作业设计或课后练习的设计都具有开放性,能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当前,很多特校教师正在尝试组织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这在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补偿学生生理残疾所带来的学习障碍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说出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展示学生的思想。要从低、中年级就开始组织分组教学,分组讨论,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大胆质疑意识。但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防止组内“一言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发言,抒发个人思想,让学生们迸发出个性思想的火花。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分组,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分组讨论不深入等问题。
四、锤炼教学语言,注意正确、及时地反馈、沟通和评价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师生交流中的问题:一是教师的手势、手指语过多,过于随便或者个别手势习惯性错误等。二是教师教学语言节奏过快,学生来不及反应,口形或者过于夸张或者不到位。三是教学语言不精炼,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难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四是教师的评价或反馈不及时或准确。表扬语言雷同且呈现程式化趋势,缺乏针对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语言教学是各学科在各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因此,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经过锤炼,要精练而有引导或指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切忌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聋校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努力使学生会学语言,学会语言,善于交际,养成习惯。在低、中年级要进一步加强口语教学,强化个别训练,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高年级,要注重手语和书面语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用,立足于实践,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三,教师的反馈应坚持正面引导,以精神奖励为主。尽可能地避免为突出学习效果而使用一些“强刺激”,如美味的食品、精美的奖品或图片、动感过强的课件、刺激的音乐或游戏以及强烈的运动等。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不能不作反应或模
棱两可,更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或批评。第四,对于具有原创价值、创新价值的或“差生”的个别有进步意义的回答,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旗帜鲜明,大胆鼓励。五是要教态自然,亲切可近。要努力让学生在心态彻底放松的状态下去学习、去思考,使之能畅所欲言,发散思维,创造性地学习。
五、注重问题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或表述事件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问题没有难度和价值,起不到启发思维、引领探究的作用,有些问题本身设计就有“问题”。关于课堂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处理。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师要首先学会提问问题。教师的提问要科学,具有指导和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使之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要从低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提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在课文上找到并读出答案,或让学生用课文上的语句回答问题,这样都无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语言的形成以及思维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逐步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或表述意见,而且要完整地回答问题,而绝非一定用课本上的原词、原句。这样做在开始时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坚持下来一定有很好的效果,且越到高年级越能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尤其是在聋校的中、低年级的句式练习、仿写句子或短文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思维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说、主动说、经常说,努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口语表达、独立完成的意识和能力。
六、强化基本功训练,提升专业化程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的中心,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主渠道,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口语(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一定要重视板书的设计和应用。不少教师的课就是因为板书问题而显得美中不足。有的是设计不科学,思路混乱,有的是课件代替了板书,所讲的核心内容没有在板书上出
现。三是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例如数学课,主要是要讲清楚数量关系,弄清楚要求什么?必须先怎么?再怎么?最后如何等数理关系,这应该是其核心问题,必须有条理地讲清楚,而不能局限于一两个例题或课本上的某数某式。四是要尽可能展示课堂教学“原生态”,杜绝教学“作秀”。有些课特别是优质课评选等情况下,教师“表演”的成分很多,却恰恰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五是要在课堂教学上多用功夫,尽可能地减少课堂教学的“硬伤”。要提倡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和教材内涵,在教学时才能真正抓住本质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