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5篇

时间:2019-05-13 23:4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

第一篇: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

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

通过这10个细节,让我们共同循着“学生立场”,发现课堂改革的风向标。需要提示的是,10个细节是对高效课堂实践中过度行为和不及行为的纠偏和辩证性审视,适用于进入课改深水区的学校和教师。

从固定小组到动态小组

小组学习不等于合作学习,有时候,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却未必有真正的合作和协同。小组凝聚组员的最大公约数是团队的共同需求。从固定小组到动态小组意味着审美疲劳的打破,意味着小组因需要而建,意味着小组成为一个“自组织”。

从共识到我见

合作讨论不仅仅是为了达成共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目的,就是聚集不同意见。当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一己之见”,才更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小组讨论从达成共识到发现不同,听到不同的声音,标志着真正讨论的发生,否则,就意味着灌输与接受。

从展示到分享

展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展示往往是已知的内容。从展示走向分享,意味着分享问题,分享思考,分享想法,而非展示答案;分享注重的是生成的内容,表达的是动态思考的内容,是真实学习的体现。从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

也许我们太过重视学生的表达了,以至于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习惯于抢着举手。如果学生只关注自己要表达什么,而忘记了倾听,则会掩盖真实的学习。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说之前重要的是听。只有听清楚了别人说了什么,才能发生学习的交互。从学会说到学会问

当课堂完成了学生说的解放之后,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让学生从学会说到学会问,是一个重要命题,因为课堂是从问题开始,到产生新问题结束的;因为课堂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从关注学生会的到关注学生不会的

好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可以说出自己懂的,说出正确的,还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不会的和错误的。课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而非仅仅展示正确的地方。从说出会的到说出不会的,意味着教学理念的跃升。

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

新课堂是以群学为典型特征的,但群学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独学。学习是从独学开始,经历群学、展示,再到独学结束的。独学可以产生合作的需要,独学可以深化合作的结果,独学才是整个学习链条中的重要部分。

从单一性学习到混合式学习

新课堂不仅仅是从教师讲走向学生学,不仅仅是从被动听走向合作学。新课堂需要从同步学习走向异步学习,从统一性学习走向个性化学习,从单一性学习走向混合式学习,进而实现多种教和学方式的跨界、融合。

从竞争性的合作到探究性的协同

当学生合作学习时过度在意与其他小组的PK时,我们要思考,这种基于竞争性的合作可能会遮蔽真实学习。从竞争性的合作到探究性的协同,不仅是一种纠偏,更是一种深化。

从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到学情观察员制度

新课堂不只关注教,更关注学生的学。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发现真实的学情,发现具体的学情呢?观课时,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小组内安排一名老师作为学情观察员,原生态记录小组里发生了什么。这一学情观察员制度更有利于帮助教师调整教学。

内容摘自:中国教师

第二篇:关注课堂细节

关注课堂细节,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为此,教师们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课本剧表演、新闻发布会、法庭审判、辩论会、小老师登台等新颖形式,开展了翻天覆地的课堂变革。这种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表面的浮华热闹之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2011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就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文中的四种观点(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和两种新假说(生理说、发泄说),开展新闻发布会,展示科研成果。这节课竞赛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掌声、笑声不断,然而学生很少与文本对话,何谈品味语言、鉴赏文本?最终得分也可想而知。如此大动干戈而又收效甚微,不如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学情出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

一堂课首先应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为什么而学,从而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常规做法是教师把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一闪而过。这些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诸如“举一反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品味语言韵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阅读中的再创造能力”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大都是教师想当然、大而无当的目标,而不是学生自己愿意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况且一闪而过,学生不可能清楚明了。那么学生完成这些目标的积极性将大受影响。

倒不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先思考:我们要学习这首诗的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鉴赏”。我进一步引导:我们应具体鉴赏《登高》这首诗的什么?学生回答:“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这首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赏?学生认识到“名句赏析”。最后梳理归纳,得出学习本诗要完成的目标是:1、概括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作用;2、体会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3、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制定(最起码感觉上是)的目标,学生对之清楚明了、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课堂是为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由于是在学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学的内容,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切入点: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一般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从第一部分、第一句开始讲起,或从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开始讲起,这样的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谈不上是课堂的主角了;这样的开头,太过突兀,一时半会也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心灵上的共鸣。不妨先了解学情,明了学生知道什么,以此为出发点,步步设问,层层深入文本。就《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学习而言:

我首先问学生:初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从“独怆然而泣下”看出作者的心情悲伤、低落。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作者为什么悲伤?

生:怀才不遇

师:从哪看出?

生:课下注释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下注释(生读)

师:课下注释中有一个信息点,幽州台是燕昭王延揽天下才俊之地,在诗中有没有所指?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不见什么样的古人?不见什么样的来者?

生: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

师:所以此句中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生:渴望明主而不得

师:那么“前”“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我接着又从学生的已知点引导:作者悲伤难过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可能与“念天地之悠悠”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生无语)

我引导:这句写了什么?

生:天地辽阔广袤

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我们刚学过的有没有写天地广袤的诗句?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师:作者写天地广袤之时个人是什么情感?

生:表现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师:那在本诗中作者是……

生: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李海林教授在《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不懂,即‘将已知转化为未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在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发掘精华,要在学生觉得平凡的地方发掘出深刻。”《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层层设问,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虽表面懂了,但其中仍有未知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如此设计,以学生的已知点为主线,贯穿前后,使课堂紧凑精巧。学生会觉得不懂的内容懂了,觉得语文课堂有用,从而喜欢上语文。

三、答案出示:从学生口中说出

课堂是解决一个又有一个问题的过程,若遇到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总是习惯将答案公布,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或直接把难点答案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养成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等待老师讲解的习惯。如此这般,本篇课文理解了,下一篇下下一篇呢?正像李海林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关键是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这样的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有何用?学生又怎会喜欢上语文?如上文提到的《登幽州台歌》的学习,学生不知“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刚刚学过的诗句,不断引导,最终答案从他们口中说出。又如:

我在讲王维的《终南山》时,问到: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为人称道,其妙在何处?

学生无语,但我并不急于把答案说出,而是引导:“隔水问樵夫”中有没有声音?

学生立刻认识到:水声、问声、砍柴声。

我进一步引导:这些声音有何妙处?

生:动静结合,给终南山之景带来生机活力

我又引导:“欲投人处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隐居。

这显然有些不合适,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联想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我问:“欲投人处宿”和“王孙自可留”一样么?

生:有点不一样,“欲投人处宿”仅是投宿,“王孙自可留”却是留居于此

师:留居于此可称隐居,投宿一夜呢?

生:不是隐居,只是不舍得走

师:那这句就表达了作者对终南山的什么情感?

生: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其实,想知道答案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学生从不知道引导到知道,这也正是一个教师的功力所在。如果课堂仅仅是简单地揭晓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将会索然无味。其实,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未知点想知

道答案时,是最投入、最积极思索之时,若能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领着学生的思维去“爬山”去探索,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最终答案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那种攻克难关的成就感和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大的变革,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但它是为学生自己的目标上的,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让学生弄懂未知点的,让学生有成就感的课堂,这不仅是本色的富有韵味的语文课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课堂,也是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优秀课堂。

第三篇:关注课堂教学细节_打造整体高效课堂

注重课堂教学细节

构建整体高效课堂

江西省广丰县永丰中学-陈达洲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细节的敏锐的发现、捕捉和挖掘,常常成为教学的细节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又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效果,决定着教学的生机与魅力。中国俗语: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概括的就是细节的重要性,昭示了细节的不容忽视。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一节成功的课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中的若干细节。因此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如何把一堂课讲好、讲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只有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才能成就一堂整体有效的课堂。

一、教学细节的意义诠释

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就是一个整体中极为细小的组成部分或一个系统中平时极易被人们忽略的环节和链接。通俗一点讲,就是细枝末节的意思。什么是教学细节?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它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小的环节和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错误,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也可能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漠然处之……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格式和复杂的结构,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细节与有效课堂教学的关系

整体是细节的整体,细节是整体的细节,无数的细节构成了整体,每一个细节都是整体的基石。教学的整体是指什么,我以为是我们课堂以及课堂上师生的发展状态。我们设计和发现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显其价值。专家说:“如果课堂好似一棵繁茂的树,那细节就是那生机勃勃的树枝。”有老师说:“一趟完整的语文课,犹如画一张静物素描,大框架粗线简拉,小细节细线描画。”细节构成整体,整体制约细节,只有每个细节优化,且每个细节之间和谐,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握细节,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然而,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很难做到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很容易忽略掉细节之中隐藏的线索,而反之,过分注重细节往往会缺少

对整体的觉察,同样的会破坏掉整体的完美,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努力的就是关注细节,把握整体。

三、注重课堂教学细节的价值和意义

1、注重细节,在预设中有效把握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忽视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质量不高,导致课改表面化,也是课堂教学的通病。有的教师对可能出现的细节和如何把握课堂细节心中无数,寄望于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结果只能是平平庸庸;课堂上往往出现“尴尬”的局面,这是师生共同的遗憾。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破重难点,我们一定得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以下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学生的探究活动怎样进行?要引用那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我该提出哪些问题?面对我的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尽可能出现的回答?对学生的这些回答,我应怎样评价?对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会怎样处理?等等。只有我们在备课中充分的注重了对这些细节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面对一个个学生,用有备而至的行动,教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2注重细节,在捕捉中及时发现

尽管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预备,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出乎教师“预料”的信息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具体的教学

中,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到不按预设跳跃出来的一个个鲜活的课堂细节, 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让预料之外的细节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上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主体。”

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一棵树》,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大树的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谈感受时,一个孩子这样说:“大树是无私的,可这种无私却助长了男孩的自私,以至于他一次次贪婪地向大树索取,而不懂得心疼大树,回报大树。”这是多么可贵的个性化思维的体现呀!可这位老师只是简单地肯定男孩:“你很有想法!”就让男孩坐下来了。这闪着灵动的“亮点”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如果这位教师能用心地倾听,及时捕捉信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找到男孩每次索取时的表现和大树每次为男孩奉献的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品读句子,深入挖掘,孩子们的感受会更深,更为这棵大树即使面对这不会回报的男孩,也毫无怨言,仍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精神而感动。

可是遗憾的是,课堂上很多老师不希望学生作出意外的回答、提出意外的问题、或者发生意外的事故,生怕影响自己设计好的教学任务,殊不知这正是“意外的教学资源”。当“意外”出现时,智慧的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学生深入、独立思考后擦出的火花,正是我们教育所期望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3、注重细节,在生成中绽放美丽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经常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是生成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让生成的错误演绎出细节的美丽。

一位教师在上《羚羊飞渡》时,让学生读句子:“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而起,„„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该生把“一座”读成了“一座座”。)另一生指出他的错误,老师却微笑着说:“我觉得他读得挺有道理!”这时有一位学生说:“我明白了,一老一少两只羚羊跳过悬崖时,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是“一座”生命桥,现在是一队队羚羊飞跃山涧,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弧线,那不就是“一座座”生命桥吗?”教师激情飞扬地说:“这真是一曲‘生命的壮歌’!”全班再次齐读时,读得更悲壮。当学生朗读出错时,这位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得到温馨的呵护,体验了一次意外的喜悦。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是在对教学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中,用灵动的教育智慧去灵活处理,以实现有效生成,变生成资源为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使课堂闪烁智慧,充满灵性。

4、注重细节,在平等中倾听对话。

时常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个人主义”突出,上课不肯倾听。的确,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

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课上学生不能倾听,难道都是孩子们的原因吗?透过以下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让我们反躬自问,或许能够找到答案。这是课堂上一个“指名轮读课文”的环节,学生逐个朗读。在朗读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倾听。”而教师在干什么呢?他在低头翻看着他的教案。或许这只是个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倾听,而把自己置身度外,高高在上。这样的细节在现在的课堂里并不少见:学生读错了,教师没有发现;学生说话出现了明显的语病也不指出;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就打断„„凡此种种,都表明我们没有倾听,不愿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是师生平等的体现。”又有几位老师真正理解了教育家的这一哲言?“教师是学生鲜活的榜样,教师耐心、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能对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把自己当成了与学生平等的课堂中的一员,都是有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的倾听,能给予学生激励和帮助;教师有效的倾听,更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无须过多的对学生说倾听有如何重要,你的行为就是最好的示范。

5、注重细节,在体验中张扬个性

细节中展现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例如在教张洁的《捡麦穗》这节课时,在后半部分让学生谈谈喜

不喜欢这个情景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喜欢这部分这个情景,因为前面讲的故事,这里描写,前后不协调,所以不喜欢。像这样的个性思维的火花却常常只在瞬间迸发又会在刹那间消逝,因此,我们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生态,抓住课堂上的细节,让这一刻凝固,让这一刻绽放学生的独特的思维火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6、注重细节,在提问中彰显智慧

在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延伸拓展阶段,这就更加要求老师注意到提问的细节。如有两位教师在教学生学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后,就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其效果也就不同。一个老师问:“同学们,学完课文,那你们想变点什么呢?”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没人回答。这时,老师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点,不得不又提示:“请先说我想变点儿什么,再说去干什么。”虽然如此,但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人回答,说的答案也雷同。而另一位老师的问法是:“在夏天里,你最喜欢哪些可爱的动物、漂亮的植物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这时老师又问:“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你可以想变什么就变什么,那你最想变成什么?然后去干什么?”学生同样都举起了小手。同样一个训练点,老师不同的问话,学生回答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当学生有欲望表达,有兴趣表达时,他们才会畅所欲言。第一个老师的提问设计,让孩子感受到的分明是生硬的规则,于是孩子对说话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不敢大胆表达;而第二位老师的提问设计,则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找准了孩子的兴奋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从而使他们产生

了强烈的表达需要;再者,又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将表达的要求巧妙地融进了情境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于是孩子们个个愿说、想说,从而迸发了一句句灵动而诗化的语言。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表达,真正的语言训练,只有这样的表达训练才会是轻松而高效的。

细节体现本质,看上去不起眼的提问细节,反映的是老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人格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老师丰富的教育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老师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但很多时候,教师提问是没有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一节课,总有一半或多于一半的问题是针对全班同学而设计的。教师也许是考虑到要节约时间,也许是想要学生回答时的气势,但这么做却造成了学生反馈的失真,常常是优生们把答案抢先定了格,大多数学生甚至还来不及考虑就顺口跟着回答了,这无疑是滥竽充数,根本起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狠抓这一细节,尽量不要“大合唱”,应该根据问题的层次抽出不同的学生作答,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可靠的反馈信息,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7、注重细节,在语言中体现关怀

教学细节就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孩子”绝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应该是一种实际行动,在一个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背后,我们清楚地洞悉着为师者的教学理念。教育是爱的教育,关怀的教育。没有爱,没有关怀教

育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本真。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或看到这样温情的“细节”:“要相信自己”、“你能行的,要有信心”、“你看,你就是老师的老师”、“我看你有这个能力”等等,接着于老师再是一个抚摸、一个握手,甚至是一个拥抱什么的。这对常被我们忽视或遗忘的“弱势群体”是多么大的呵护呀!这一切缘于老师敏锐的洞察,缘于老师的“在乎”,缘于老师的“博爱”,缘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待的关注与激励,得到这样温存的学生其情感与态度必将是自由、自信的。

一节课上,一位老师叫一个男孩站起来回答问题,这孩子结结巴巴好不容易才把话说清楚。听得出来,他口齿不太清晰,教师“善解人意”地说:“哦,原来你有先天缺陷呀!”刹那间,男孩的脸红了,接下来,他再也没有举起过手。一位特级教师上观摩课,无意中发现坐在角落中的一个孩子腿有点残疾站立不便,而且特别自卑,于是,就有意识地多给他发言机会,每当提问这个男孩时,都要走到男孩身边蹲下身子,而且坚持让男孩坐着回答。这一正一反、很不起眼的细节,哪是教学技巧的高低,分明是比技巧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的分野,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体现,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8、注重细节,在评价中激励学生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帮助并激励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与催化剂。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赏识,更何况孩子,他们比成人更需要得到欣赏。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和期待。“美丽的谎言”也能激励孩子们前进的勇气,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练,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这样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完成,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科学教学的人文性。作为教师要注意细节评价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找准回答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而对于有创意的回答,我们要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的探讨。教师抓住一切有利资源,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还能引发其创造的欲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刻珍视每一颗童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评价具有发展性、多元性、多样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9、注重细节,在反思中领悟真谛

我们要知道名师课堂上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其实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有位名师在她的报告中说道,她有一个书包,里面装满了纸条。那些纸条都是她平日里记下的教学点滴,有的是一些好的做法和设计,有的是课堂上遭遇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灵感,有的是几

句精彩的语言或形象的比喻,还有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以及学生的学习困难、常犯的错误,提出的问题等等。没时间,她就写成小纸条塞到书包里。有时间时,她就将这些纸条进行归纳整理,写成文章自然就成了教学研究和教学论文。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分析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细节,在反思中领悟教学真谛,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一节课的成功做法或失败之处,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学生问题、各方见解及时的记录下来,以防止遗忘,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积累。教师们写课后反思并不需要用长篇大论,哪怕几句话,也能闪动教师们智慧的灵光。只要我们长久的坚持写教学随笔,写课后反思,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细节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为教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形成教学特色,成就精彩课堂,享受教学快乐。

四、结束语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彰显本质,细节对整体课堂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有人所言:“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倾波涛中的一朵浪花,这些看似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细节,往往是教师智慧与灵感的呈现。”教师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只有关注这些教学细节,才能让我们的整体课堂完美精彩!

第四篇:关注数学教学细节 打造灵性高效课堂

关注数学教学细节 打造灵性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邮 编:441000

摘要: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增多,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迫使我们数学老师细心体会教材意图,精心捕捉数学课堂上的预设及非预设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学生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菜肴”,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灵性与高效。

关键词:关注:教学细节:生成性:资源:捕捉与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产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产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光要利用预设性生成教育资源,更要学会捕捉和利用非预设性生成教育资源。

一、把握教材内容,精心预设细节中蕴藏的生成性资源。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虽然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前进,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我们想象的意外的精彩。教学时,必须摒弃硬性的按预定教案进行教学的做法,把学生顺应教师的教变为教师顺应学生的学,使课堂更显动态性与生成性。

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教师一番铺垫后: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吗?这节课——

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看到的。

师:那平行四边行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行沿着高剪开拼成长方形。

师: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试一试。(原是让学生探究结论的教学变成了现在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倒行逆施”,打乱了教师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的程序。面对这种现象这位教师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面对,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乘机调整方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时,必须摒弃硬性的按教案进行的做法,注意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根据学生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二、创设灵动课堂,善于捕捉细节中蕴藏的生成性资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精心则表现为教师深入发掘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追问一个问题、创设一种情境、给出一道习题,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结果。预设也是一种生成,在意料中促进的生成。在备《认识乘法》课时,笔者无意间听到其它班的同学在摇头晃脑的背“三四十二,四四十六„„”现在的孩子的文具盒、玩具计数器等许多地方不都印着乘法口诀表吗?二年级的孩子或许对乘法口诀表并不是那么陌生,可能知道其中的一句或是几句,但他们真的弄懂了吗?他们也许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陷入了深思。上这节课时,果然刚板书课题,就有几个机灵鬼迫不及待的在下面小声说“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面对此,我微微一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个算式:2+2+2+2+2+2+2,7+7+7+7+7,5+5+5+5+5+5,然后说:“老师先和大家进行一次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不用说,当然是我赢了。学生有点不甘心,于是我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说:“老师之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有一件法宝。”停顿一下,我接着说:“其实你们也有这个法宝,只是你们不会运用它而已!”学生很是吃惊。我说:“这个法宝就是乘法口诀,有的同学虽然会背,但不了解它,所以它就不会为你服务。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它,运用它。然后再进行比赛,好不好?”接下来的课,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高度重视细节中蕴藏的生成性资源

及时捕捉非预设性生成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巧妙地利用意外进行“生成”,会成为课堂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轻易地判断对与错,更不能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捧上,而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可以使教学平添一些美丽。

例如:“梯形面积的练习课”有一道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3米,下底是2.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一个学生这样回答:1.3+2.5=3.8(平方米),这种解法引发学生的一阵笑声,这位学生十分发窘,教师没有将这种解法一棍子打死,而是让他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孩子的思维是独特而奇妙的:梯形的高是2米,而计算面积是又要除于2,乘2与除于2相互抵消了,实际就是上下底的和。教师进而让学生开展讨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后,形成了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上下底长度的和,不符合题意。正确的列式应为:(1.3+2.5)×2÷2,但在计算时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方法,比较简便。教师为:“是谁帮助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全般同学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那种羞愧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投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独具的“慧眼“,善待学生的错误,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大力挖掘错误潜在的价值,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这样对待学生的错误,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以及不人云亦云的勇气:其作用不仅在于改正题目中的错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学习方法。教师这种对错误宽容的态度、开放而严谨的治学精神影响着学生,保护了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是“错误”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它表现为老师的教灵活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发展,尤其当学生的回答或愿望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的候,教学中随机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的智慧,也是教师的魄力。说是智慧,因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看似“离谱”的回答、“茫然”的眼神中,听出创造、读出渴望来;说是魄力,因为当预设偏离实际时,取舍本身就是一种教学风险。在教学中,到处蕴含这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奇思妙想中,甚至是胡思乱想中。只要蕴含这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连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利用,见机行事,不断优化教学,打造灵性高效课堂!

注释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教育专著。

第五篇:关注细节,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注细节,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不仅能让课堂教学亮点纷呈,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凸显教者的教学风格,体现其教学本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悉心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使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一、关注预习细节,创造灵动课堂

今年从开学起,我对孩子们的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一点是熟读课文后至少提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我会收回问题进行梳理,并及时调整教案。没想到,孩子们提出的许多看似简单而幼稚的问题,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让课堂真正达到了有效、实效、高效。

第一单元有篇文章叫《平分生命》。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年仅10岁的哥哥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剩下的生命。预习本上,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男孩为什么要平分生命?”“男孩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我发现张蕊蕊提出的问题很特别:“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还有孩子提出:“这男孩真傻,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我思考了一下,觉得教学完全可以从这两个问题入手,于是迅速调整教案。上课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在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读全文,思考:文中的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大多都说: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等等。这时,我抛出第一个问题:“男孩真有那么勇敢吗?”请仔细在文中去找答案。有孩子回答:这男孩也不勇敢,因为第三自然段写:“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求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我再请孩子们在这段中找出体现男孩不勇敢的词语“犹豫”,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思考:此时此刻,男孩犹豫的是什么?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男孩犹豫的不是自己输不输血,而是担心自己输血死后相依为命的妹妹没人照顾。孩子们讨论到这里,我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这男孩真傻吗?不知道献血不会死吗?”孩子们结合上下文一读,马上明白:这男孩不傻,只是家里穷,没读过多少书,他以为献血就会死去。我又接着引导:“男孩明明知道献血会死去,可他怎么做的?”“当医生告诉他不会死去时,他又怎么做的?”“你从他的犹豫和他最后的选择中体会出了什么?”五个大问题,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一直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深刻领悟。

问题来自孩子,最终由他们自己解决。这节课我上得很轻松,孩子们也学得很主动,双方受益,也许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些智慧亮点吧。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亮点,我想,创造灵动的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关注提问细节,创造思辨课堂

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教师若能将“课堂提问”这一细节一层一层 “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

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品读古诗时,我为同学们播放了西湖晴天时的美景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和欢呼声过后,学生读第一行诗还是不够美。于是我问学生:“同学们,美丽的西湖美景一定令你久久不能忘怀,想想,在这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你还能看到什么?”„„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会看到湖面上美丽的白天鹅、会看到水里绿色的水草等等。体会好了情境,学生再读第一行诗时,感觉、韵味都读出来了。因此,只有教师敏锐地发现这精彩的细节,耐心叩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实现精彩生动的课堂价值。

三、关注评价细节,创造和谐课堂

适当的评价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的效果。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风趣幽默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我让学生朗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时完全是唱读的调子,声音又很响亮。我本想直接指出,又怕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说道:“我好像听到小星星在唱歌,我不困,我不睡,我们要在老师窗前开晚会。”全班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于是请这位小朋友再读一遍,她声音轻轻的,笑容甜甜的。她读完了,我这才轻轻地说:“哦,夜深了,我也该休息了,今晚一定会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小朋友们都会心地笑了。

在这样幽默、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放飞,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变得更为透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和谐的光彩。

四、关注生成细节,创造智慧课堂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的慧眼捕捉。这就要求教师做个细心人,及时捕捉,恰当把握。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样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充满智慧。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虞大明教师都能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细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将服装店老板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诵读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他的语言深入体会老板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智慧的语文课。

激情成就梦想,细节扮靓课堂。只有注重教学细节的揣摩与运用,才能创设出灵动、思辨、和谐、智慧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下载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课堂需要关注的10个细节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教学细节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关注教学细节,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题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

    关注语文教学细节,打造精彩高效课堂(xiexiebang推荐)

    关注语文教学细节,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细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并时刻影响着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课堂教学细节渗透着课堂智慧,其处理方式得当与否......

    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效率

    关注细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

    关注学生,创建高效课堂

    关注学生,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全日制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吸收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忽视了课堂上的有效吸收,如......

    关注细节追求高效--例会发言材料

    关注细节 追求高效--例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为领导安排我发言深感惭愧,说实在的真是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交流的,我做的只不过跟大家一样,既然安排了,我就把工作中的......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课堂亦然。那么,仅就高效课堂流程而言,有5个环节,每个环节有3个细节,共计15个细节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一、关于目标。先撇开大......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深有感触。其中的 第七章的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印象尤为深刻,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上要有......

    关注细节

    关注细节,经营目标,成就未来 ——读《专注的力量》有感 生活,是诗意的剪影; 细节,是生活的像素。 一、寒梅过无影,唯留翠沾香。 我们通常会惊喜于一朵花绽放的娇艳:“唯有牡丹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