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学生,创建高效课堂
关注学生,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全日制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吸收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忽视了课堂上的有效吸收,如放弃有价值的、有效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等,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英语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全日制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思想大多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价值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目标,让学生学得更多呢?这是许多教师正在考虑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有益探索,英语教学工作的改进。
一、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实现了这个目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只专注于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指导,就会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不能跟上课堂进程。关注学生,需要教师尝试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认识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教学。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中的个体差异,设定针对不同学生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不同的能力水平,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同时,要留出思考和准备回答问题的时间,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这也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二、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感体验,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或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创设多种合作学习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师可以尝试着给学生分组、分任务,让他们都能参与进来,觉得“我能行”。于是,在教学“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句型时,笔者将他们分成两大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用英语来描述。笔者给那些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的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表演。一旦他们能用英语描述动作,笔者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Well done./You are very smart./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凡此种种,这不是唯一的,笔者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感激之情,也看到了成功和信心的光芒。可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那些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会使他们感到安慰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课堂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时间观念特别强,课堂流畅,学生可以专心学习。教师首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让学生轻松学习,不感到枯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发挥良好的课堂教学作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语言实践。
其次,坚持课前三分钟的自由对话,加强口语训练,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在这次培训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并能提前做好准备。学生谈论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事务、课堂活动、区域气候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和睦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讨论后,根据时间、内容、小组对话,决定哪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并成为鼓励奖得主。实践证明,小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适当应用(如信息交流、访谈、角色扮演、游戏等),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W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优化学习氛围,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语言,通过视觉手段,如实物和创造情境,用眼睛、嘴巴、手势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教师就可以尽一切努力创造语言环境,多练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成为真正的学习大师。
一般来说,只有在民主、和谐、幸福的氛围中,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和蔼、耐心、积极、乐观、鼓励、满意的微笑、点头、机智、幽默的语言,将给学生克服困难的无声力量和信心。只要教师关爱学生,信任他们,用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形成一个和谐、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更加积极地发展;也只有如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才是负责任的。
总结自己的教学,不断创新,真正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努力创造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义务。重视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做到的。笔者坚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做得更好!
第二篇: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圣雄甘地》一课的启发 东莞高级中学 曹军辉 前言
感受的基本感念是指感官侦测到外境的能量变化,于个体内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同时感受也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介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而学生感受则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当中根据老师授课内容的变化而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也是学生对新知识生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同时学生感受还是学习产生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衡量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方式重心指向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主体互动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做到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就必须从关注学生的感受开始。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不能通过试验重演,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受,要通过多种资源途径、教学策略来实现。我所选择的《圣雄甘地》一课,由于时间、空间、文化的差异,学生特别难以理解,是一个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课例,我想通过对此课教法的探究,挖掘关注学生感受的课堂魅力。
一 在自我陶醉中发现问题 1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整个过程以老师讲述概念和过程为核心。
导入:以电影《甘地传》作为开头,引起学生注意。过程:
第一介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定义。
第二介绍讲解甘地其人和甘地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第三详细介绍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经过、原因、结果等)第四根据所学知识来讨论如何评价甘地和其思想。2 自我陶醉
在我看来,《圣雄甘地》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当有难度,学生对于印度和甘地本人知之甚少,所以我在授课过程当中追求详尽,努力呈现印度的背景,每个概念的解释,每次具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详细讲解,希望给学生一个尽量完整的知识结构,甚至连如何评价甘地都有参考答案。在我看来绝对是面面俱到,详尽到了及至,在授课过程当中我也是讲的酣畅淋漓,自认为自己准备充分,讲述到位,一定会赢得赞赏和喝彩。在调查中惊醒
课后学生调查:(以谈话方式进行)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细,但是我们感受不是特别深刻,内容有点偏多。”
学生的回答可谓当头棒喝,让我内心一头雾水,自认为天衣无缝洋洋自得的课(本以为学生会大加赞赏),到头来竞混了个“感受不是特别深刻”,让我着实“伤心”了一番。
老师:你觉得“感觉不是特别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一切都是您讲述的,我们被动的听自己思考的少,所以感受就不是很深刻。
同时在搜集了夏老师研究课题里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一:学生评价表”,发现打分较低的集中出现在2、3、5项,和学生反映的问题吻合。
仔细想想非常有道理,我在这堂课中只关心了自己的感受,是这堂课不成功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由于想全面详尽地呈现面面俱到,造成重点不突出。
第二、认为学生基础背景知识缺乏,老师“满堂灌”,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第三、学生关注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第四、事件间因果联系不强,缺乏系统性。
暴露问题:整个授课过程我高度关注了自己的讲授,陶醉于自我讲述。二 在集体教研中研讨问题推进思路(第二次授课,全科组老师听课并录像)
首先,是对详略做了处理,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事件列表,挑选其中最为典型的第二次进行讲解,用典型案例代替三次罗列。其次,加强了师生的互动,选取部分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例如: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总结。再次,我加强事件的因果联系与系统性,注意讲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联系,突出知识结构框架,采用整体宏观知甘地,环环相扣识甘地,全面思维悟甘地的逻辑结构,特别是在导入方面,采用流行语代替视频,统领全课,作为本课的突破口和灵魂点。
科组老师评课:
孙老师:详略得当,知识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基本功扎实,比较充分地挖掘了教材,整体来说很不错。
毛老师:思路清晰,老师比较全面的呈现了甘地跌宕起伏的一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驾御课堂,讲述生动,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是堂出色的课。
其他老师对此纷纷表示赞同。
我认真看了每个老师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二:课堂观察评价表
”,数据统计显示,这堂课受到了同事高度的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讲述到位,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是一堂不错的示范课。再次做学生调查:
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尽,但是还是觉得甘地很难理解。老师: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那里?
学生: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考太少,缺乏历史体验。
学生的回答再次刺激了我,一堂老师普遍任课的历史课,在学生这里不过还是个勉强及格,原因何在?经过多方反馈和调查,我发现一堂真正的优质高效的课,它只所以成功关注点绝不仅仅是老师自身感受,也不是听课老师的感受,而应该是听课学生的真实感受。
结论与共识:整个授课过程要关注学生感受,在师生互动中推进教学。三 在磨课中不断走近学生(第三次授课全体科组成员参加并进行录像)
1、从现在走向过去: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引起思考,引发感受历史的兴趣通过对“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的导入说起。
老师: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历史人物:他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而我们生活当中确实很多人很难理解他,用一句流行语来评价他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么他是否真的只是个传说?到底我们“要不要迷恋他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答案自有分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辉哥课堂”。
(1)课前预习所反映的学生学习的困惑
在预习阶段学生早已困惑不已,“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是怎么将印度民众团结起来的?”“甘地为什么会选择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会成功?”。对于环环相扣的概念,学生很难寻找到突破口,特别是对甘地思想和做法的理解更有难度,完全不是中国人的思维,思维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尚度远远超出学生认知程度,那么如何才可以让学生领会甘地精神,读懂甘地呢?这个问题一直刺激着我的神经,偶然的机会我来了灵感——流行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2)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用最精炼的流行语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大家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真相,还原客观历史人物的热情。怎样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呢?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课堂感受,只有我们真切的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学生才会被真正的调动和吸引,这时历史教学和教育才会真正意义上地逐步展开。
从课堂导入阶段开始,我就开始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我曾有过三种导入方式的思考设计,第一用电影片段(《甘地传》当中的开篇)视频的作为导入,但是弊端是时间长,手段并不新颖,况且大部分学生已经看过,此视频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大大降低,第一次授课时采用了此做法,反响一般。第二考虑过利用名言导入,主要是想用世界名人对甘地的评价,但是缺点是生硬,缺乏活力,难以在瞬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种我是从学生口味入手进行思考,利用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那么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来作为引导,在学生和甘地间建立一种联系,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的主线,最终我选择了这种导入方式。
学生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用笑声反映了他们的关注度,就连坐的姿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的神情和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3)网络流行语与理解甘地人生的联系
选用“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是考虑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甘地是陌生的,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如此对于他的评价和赞赏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用这句流行语真实表达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同时整个课堂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是在回答学生甘地的生平事迹(包含印度的背景,甘地大事件等等);是否要迷恋他则是要解决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个贯穿整个课堂的导入,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加强了整个课堂教学的系统性。
甚至对于一个字我也做了大量思考,考虑学生的感受,防止误导学生,加强导向,在关于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还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当中,我思考了很久,一个是“哥”,一个是“他”。最终我选择了用“他”,理由如下:第一前面已用“哥”做了导入,适当幽默引起学生注意,点到为止,如果后面继续使用“哥”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戏化甘地的思想,(甘地毕竟被称为印度的“圣雄”)而用“他”则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幽默中而不失去理性。多方合围: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历史感受的强度(1)从图片与<<辞海>>里找到对甘地的最初印象
首先在音乐声中(印度音乐,创造学习气氛),集中播放甘地不同时期的照片,每张照片下方陪以犀利的文字,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受。
伴随着印度音乐和图片播放下列文字:
甘地啊!想说爱你不容易!有人说甘地是一个奇迹!有人说甘地是一个乞丐!有人说甘地是印度的福娃!有人说甘地是祖国的叛徒!有人说甘地你总是心太软!有人说甘地你真的很勇敢!有人说甘地是爱的化身!有人说甘地一出生就是用来崇拜的!有人说甘地的一生就是一个传说!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感受历史(评价)用印度音乐不经意间将学生在带入一种情境,用冲突性和对立性的语言展现世人对甘地的评价,告诉学生关于甘地的评价其实是多元的,主要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刺激学生思维,观看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思想与知识间交流的过程,同时在此也埋下伏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甘地,有没有权威的说法?
老师:众多资料和观点,一方面为我们了解甘地提供了众多资料,但是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如何才能够客观快捷的了解真实的甘地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权威方便的方法——查找《辞海》。下面请同学根据甘地照片和《辞海》词条说出你对甘地的第一印象。下面开始阅读词条。“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留学英国。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大党。主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和妇女与“不可接触者”的地位平等。1948年在教派纷争中,为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辞海》1963页。
设计意图:给学生介绍一种历史学习方法,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可以查找《辞海》,启发学生在遇到历史问题时,不仅要查阅资料,而且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客观性,同时之所以选择这段介绍,是因为它基本概括了甘地的一生,后面讲述的核心都可以在这段文字中有体现,所以这段文字既做到了宏观展现(达到了整体宏观知甘地的目的)又可以顺利向后面过渡。
吴颖诗:“他看起来有点像印度版的犀利哥,(笑声)虽然穿的破烂,但内心最知人间冷暖” 李嘉裕:“睿智而又仁慈的老人”
黄妙玲:“他表里不一,看上去是一个很干瘪的小老头,但是内心却蕴涵了极大的力量,领导了这么多的运动,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有爱”
刘晓君:“他的外表看上去像泥土一样质朴,但是他有一颗强大的心灵”
吴国钊:“我想用两个词来形容他,一个是复古,一个是非主流,即穿着复古,行动和做法非主流” 谭杰熙:“我想用关汉卿的话来形容他,他就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烂,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因为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且即使受到了镇压也绝不退缩,因此真是响当当。”
分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努力的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给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肯定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2)“食盐进军”视频赏析中重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现场
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非暴力”定义的不理解,我决定用一段典型视频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用具体的史实来解读概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用心去体味曾经的历史。
电影片段:“非暴力不合作”(食盐进军)
为了第一时间捕捉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感受,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这段视频,请大家看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用电影片段展现非暴力的画面,首先是让学生用眼睛看到非暴力不合作的具体做法;其次通过画面展示,让学生感到困惑(很难理解印度人的做法),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与发问;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利用视频的强大冲击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最后,因为是谈直观感受,是一个感性问题,类似于感想,这个问题是针对所有同学的,只要他认真看了就会有想法,只要谈了自己的真实感想就是值得鼓励的。
学生观看:很认真,不时还发出“啊!好残忍啊!”等感叹。利键衔:“我想用一个词形容:震撼” 李嘉裕:“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笑声)张素恒:“很暴力”
刘晓君:“我被感动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退缩” 谭杰熙:“很傻,很天真”
老师:傻,傻在那里?天真,天真在那里?
谭杰熙:“傻在站在那里不动被人打!天真就天真在还认为这样的做法很有效!” 老师:还有其他感想或问题吗?
蔡旭如:“他们为什么是一排排走上去?而不是一齐上去?一起上去不是更有威力吗?”
老师:对呀,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来学习这一课,相信大家会在最后找到答案。
视频的冲击力很快的显露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都对非暴力有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不深刻,但是他们已经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甘地了,同时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说明她独立思考了,而且看出了一些问题。
(3)从甘地的语言里感受甘地的内心世界
老师:请大家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寻找关键词(提炼非暴力思想的基本内涵。)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
材料1: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
材料2: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甘地
材料3: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甘地
设计意图:首先让大家抢答看谁速度快,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在查找的过程就是领会非暴力基本内涵和定义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再次通过材料寻找共性基础,突出爱的主题。
老师:点评学生回答,总结非暴力思想的基础——爱与善。继续提出问题,印度有3亿人,为什么是甘地提出了非暴力思想?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教材的第一部分提取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在你看来哪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陈敏玲:“我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吧,英国的法律学习生涯,南非的工作经历让他产生了非暴力思想,应该说经历改变了甘地” 陈恪恒:“我出生在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从小我就形成了一个既内敛又腼腆的性格,我还曾去英国学习法律,接着我还有幸到了南非,还遭了几顿打,从中体验到了暴力的残忍,所以我最终产生了非暴力思想。”
老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班的甘地,谢谢!”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进一步地熟悉教材;其次在合作探究讨论中理解甘地非暴力思想产生的原因;再次通过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最终点透国情元素和甘地成长共同成就了非暴力思想。多元评价: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在全面思维悟甘地这个教学环节当中,我就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前面知识整合挖掘学生心中的甘地。
(1)世人眼中的甘地
老师:“通过对甘地的学习,我们发现他不是一个传说,但是我们是否要迷恋他呢?其实也就是我们要面临一个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甘地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展示图片和文字:
图片:教派冲突,新德里恐怖事件,孩子渴望的眼神,印度军舰、导弹等等 文字:他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马歇尔” 他是“印度自由的工程师。——蒙巴顿”
他是“一位纯粹用人性尊严对抗欧洲残暴,而不屈服的人。——爱因斯坦” 他“为人类的爱与和谐而战。——网友”
“印度政府正在用实际行动反对甘地主义。” ——网友 “印度正在积极研制洲际导弹和核武器。” ——新闻
“印度火车纵火案”、“印度新德里连环爆炸案”、“印度遭恐怖袭击” —— 社会现实 “印巴冲突使美丽的克什米尔变成杀戮、冲突、核战争的代名词。” ——人民网
老师:“印度曾经积极的在推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今天印度却花23亿购买了航空母舰,积极研发导弹,地区宗教冲突不断,恐怖事件接二连三,这个现状十分发人深省,印度通过非暴力实现了独立,可是当他独立之后又逐渐的走向暴力,这里面我们看到了期待的眼神,印度人正在逐步放弃非暴力,而作为中国人你觉得甘地当何去何从?非暴力思想当何去何从?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
(2)“我”眼中的甘地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评价甘地。指标数 大爱指数
甘地得分(0——100分)感动指数 勇气指数 智慧指数 实用指数
可以添加……
学生讨论,给各项指标打分,并说明理由,老师过程点评。
刘晓君:“我想评甘地的感动指数,我给他90分,另外10分我是给了他的支持者,他们的行为一样感人。”
老师:“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甘地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嘉裕:“我想添加一个感染指数,给他打100分,因为据我所知他的这种非暴力思想和行为还被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所学习,比如越南”
老师:“很好,也就是说甘地的思想被其他国家继承和发扬,大家思考一下,世界上还有甘地第二?甘地第三吗?比如美国有吗?南非有吗?”
学生:马丁路德金、曼德拉。
张素恒:“我给他智慧指数100分,第一军事上,他很聪明,因为打不过英国,所以就采用非暴力来斗争,而且在行动上,他身体力行,增强了感染力和号召力;第二在经济上,很有经济头脑,号召印度人自己织布发展民族工业;第三在思想策略上,利用众多粉丝,采用多次绝食,而且把非暴力和宗教信仰相结合来发动群众;所以他是军事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的组合体,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给我解答了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
谭杰熙:“我也是打智慧指数,我给他100分,我觉得他和中国的不结盟思想很像,中国不与苏联结盟,维持了中美关系,同时不与美国结盟,维持了中苏关系,中国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甘地也是,他用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在英国统治的时候不会引起英国殖民者的绞杀,而又因为非暴力而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他在群众与英国殖民者之间取到了一个平衡点,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觉得他的智慧指数100分”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提到的是有原则的妥协,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实在是高!。”
陈恪恒:“我要反对两点,第一勇气指数只能60分,因为我觉得他从小内敛腼腆,他的勇气真实来源应该是民众,因为他是一个精神领袖,他不得不有勇气,所以他的勇气是外在的,别人施加给他的。(老师: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被”,是吧?)第二我觉得他的智慧也不应该得到高分,因为他对英国殖民者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幻想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果他是失败的。”
黎秀娴:“我想添加评价他的幸福指数,我给他80分,首先在他整个领导民族运动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朋友、群众都非常支持他,追随他实现愿望,虽然有着很多困苦,但是依然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行,所以再苦也是幸福的。” 刘晓君:“我想添加一个创新指数,在别国都走暴力革命道路的时候,他却选择非暴力,同时他也开创了一种别样的领袖模式,当别人用枪炮和武力建立功勋的时候,他却“柔情似水”、爱心满怀地选择用爱来感化敌人,用强大的感染力来征服敌人,所以我给他100分。”
老师:“这里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暴力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非暴力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
陈恪恒:“我想添加一个健康指数,(笑声)首先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我给他90分,但是他经常绝食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虐,所以我给他30分,综上述所述平均下来给他60分。”
毛楠:“我想评甘地的勇气指数,我想给他打100分,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长枪大炮面前他不露怯色,在宗教冲突面前可以面带微笑,国家危难之时能够勇敢的挺身而出,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欲求民主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甘地用他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印度文明之痛苦,他引导印度人民勇敢地站起来,他明知道前方有虎,却挺胸阔步向前,不畏艰难,勇敢地穿越历史的长河鼓舞着我们,他们的勇敢就像星辰一样闪耀在夜空之中,所以我给他100分。”(掌声!)
老师:“我仿佛听到了甘地的颁奖辞!”
蔡旭如:“我想添加一个矛盾指数,我给他打100分,因为我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矛盾综合体,第一他生性内敛,但是为什么他又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第二他接受了英国的教育,但是他又教育他的民众不要接受英国的奖章,教育等等;第三他运用非暴力抵抗英国,但是他又以支持英国的战争为筹码争取印度的独立;第四他同意印巴分治,但是当印巴分治的时候他又很忧伤的躲起来,还说印巴为什么要分治呢?我觉得他这样很矛盾。”
设计意图:首先用新颖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通过打分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和评价甘地;再次就是设计了学生可以添加项目,决不束缚学生思维,保证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宏观上再次感悟甘地的爱,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达到知识的巩固,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在课后思考题设计环节当中,我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依托所学知识,大胆设想、推测、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精神,综合考察学生历史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实践性、创新性,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最终想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提升认识。
设计思路:没有预设答案,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把历史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过程,从历史中汲取历史智慧,最终发展学生的能力。
设计原则:坚持梯度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坚持开放性设计,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坚持深化主题性设计,解答问题的过程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过程;坚持趣味性设计,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有疑问的话题。(课后思考题:“甘地曾五次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但始终未获得。你认为他是否该获此奖项,如不应该请陈述理由,如应该请为他撰写一份100字以内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评课:
孙老师:“这次授课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推进和演绎教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学生在课堂中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收获,而且成功地解决了上节课的问题和缺陷。”
毛老师:
第一,借助流行语言,在“以问诱趣”中演绎了精彩的历史人物。第二,借助知、识、用,在追寻甘地中呈现了统率课堂的灵魂。第三,借助多元评价,在钩沉思想中点亮了当今的智慧。
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真实的交流,说实话,一堂课能让学生有如此的高度和认识,恰恰说明了曹老师在本节课中有了最让人欢喜的成功之处。
反思:
从师生互动交流来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从我们手指间流过,有些教师教过70后、80后、90后,将来还要教00后。但是凭心而论,我们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几何?确实,我们手中的90后有时新潮,有时另类,有时飘忽不定难以琢磨,但是有多少老师真正进入了90后的内心?有多少老师真正感知了90后的喜与悲?有多少老师真正和我们的90后在心灵上做过细致的沟通?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90后也是如此,他们出生在一个强大的信息世界里,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热点事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他们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和呼声,对待历史他们也有着自己犀利的眼光,所以作为今天的历史老师,我们决不可以忽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决不可以盲目地灌输知识,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依托,建立起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这个沟通渠道的起点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一切顺理成章,没了兴趣的知识对于学生一定是味同嚼蜡。
从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以来,一个声音被无数次放大,那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但是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两个问题一直触动着我的神经,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喜欢用“你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们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却很少问学生“你在想什么?你想了解什么?你还有其它想法吗?”。我们不经意间忽视的学生感受,其实恰恰是我们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因此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回声,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远胜于老师直接告诉他问题的所在。正如卡里·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说“你可以把爱给他们,但别灌输思想给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老师不应该轻易去做学生人生的导演,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愿望和想法,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课堂的真实感受,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备课应该备学生,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准确引导学生,就必须需要对学生上课的感受有个及时的反馈,只有我们清楚学生现在的真实感受,才可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向前迈步。一个问题绝不可能是为所有层次的学生准备的,但是在题目的设计当中我们可以将它设计出层次,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难度系数,但是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得自己对知识的一个感知,承认问题多元,答案多元,让学生在多元中解读和感悟知识。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
所以,备课绝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需要备学生。一堂成功的课,不是我们老师讲了什么东西,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一堂成功的课,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设计教学,而在于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在师生思想的互动中前行。关注学生感受其实就是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和体味课堂教学。具体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激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分层,使学生各有所得;反馈,使学生因势利导;探究,使学生化客为主;放开,使思想百花齐放。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感悟知识。
我想通过对《圣雄甘地》的反思性研究,尝试了解学生的心声与感受,在信息反馈中推进历史教学,同时反思在关注学生感受过程当中的经验、技巧与不足。
本案例不能解决太多问题,只是我开始在历史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感受的尝试,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继续努力和探索教学。
第三篇:创建高效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
—实验小学听课有感
[摘要]: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传统的课堂模式以不符合于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人们亟待寻找一种更为优秀的教学模式,于是高效课堂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席卷中国各大中小学校。但是,怎样真正的落实创建高效课堂,真正地发挥其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此,我谨以在监利县实验小学听课的感触为例,浅谈本人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
[关键字]:高效课堂;教师;学生;创新;灵活性与多样性
何为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该是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而存在的,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配合,才能打造优质课堂。那么,作为应到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参与课堂活动,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丰富而准确的课内课外的知识基础。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我们首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了解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在什么地方和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思维拓展与创新,只有这样的知识素养才能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至于遗漏知识点;同时我们还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时不时的由某些知识点而引出名人故事或者有趣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但是。仅仅有丰富的知识也还是不够的,我们既要求数量,也要求质量,即我们的的知识点必须是精确,准确无误的,不应该存在模凌两可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细小之处。今天的听课研讨会上就有老师提出“二七十四和2*7=14”有什么区别,再比如说“0度的角有几条射线”。这些都是很细小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老师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老师的知识点准确无误,在一些易错点或者易混淆的点给学生指点迷津。
其次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要以学生为本,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现在我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引导者”,这是因为“工程师”研究的是产品,它们都是批量生产,千篇一律,而“引导者”则是在学生的前进方向给与适当指点,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其所能的展示自己,而教师要做的给学生创造良好地条件,让其缺点变优点,优点变得更加优秀、突出。同时,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地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这次听课中,我充分的感受到的费老师和她的学生之间那种和谐的、良好地朋友关系,学生信任她,敢于发言和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整节课堂气氛都是相当活跃,充满生机。
再次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高效课堂要求老师能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叫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与方式。同时在教学中不经要注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费老师的课堂上。我对这点感受颇深,她注重小组的探讨学习,让小组之间找寻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背乘法口诀。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对所回答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评分,学生与学生的的互动做的很好,课堂效率很高,让学生在充满求知的愉悦感。
高效课堂正在探索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的前进着,而作为教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此而付出努力呢?
第四篇: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城关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全校开展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力争用1——2年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办学行为、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以县教育局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指导,通过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训练等方面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并以课堂为主阵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动、静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综合质量。
二、活动目标:
总目标:通过创建高效课堂,全面增强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水平,大幅度、快速度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目标:培养教师在高效课堂中“导学、精讲、点拨、总结”的综合能力。
学生目标:切实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阶段目标:本学期内抓好教研小组建设和培训,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
中期目标:一年内每位教师都能上好每节课,建立高效、开放的课堂。
长期目标: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搞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课堂更加优化高效。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创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及高效课堂指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创建高效课堂工作及指导工作。
组长:张延莉 副组长:曹小军
成员:鲁婧 刘宏伟 赵延丹 高效课堂指导小组组长:鲁 婧 副组长:赵延丹
指导专家:外请专家及县教研室教研员 组员: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
四、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改变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不合理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一般情况下,学生课堂自主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面向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提升质量。以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推动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各种类型、各类层次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全校掀起新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宣传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本阶段目标为: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学习,剖析问题,研究高效课堂的特征、构建高效课堂典型教学模式。
1.成立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学校成立以校长张延莉为组长的创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工作。制定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和规定,结合本校教学特点,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三单”教学模式。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观摩学习先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研究高效课堂特征,依据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推广高效课堂的典型教学模式明确本校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策略。
3.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改革突破口。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本校资源优势,按照“骨干示范,全体参与,整体推进”原则,确立创建活动的重点学科和教师。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4年6月——2015年1月)本阶段目标为:观摩典型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大胆改革,探索创建高效课堂新路子,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创建活动。
具体试验人员:语文学科:鲁婧(教导主任)、赵延丹(教科室主任)、宋文静(高语组组长)、厚利(低语组组长)、王巧琴、王倩、刘雪莲、李婷(骨干教师);数学学科:路春燕(高数组组长)、霍小惠(低数组组长)、刘军建、刘小丽(骨干教师)。
1.观摩典型课堂教学。一是利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典型课堂教学录像;二是开展教导主任“三单”教学模式示范课和专题报告,将“三单”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流程呈现在全校教师面前。
2.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继教导主任示范课之后,由本校语数学科4位教研组长、8位骨干教师执教尝试课,要求以“三单”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并力争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
3.强化校本教研活动。立足校本教研,保障集体教研活动的数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本学期,除以上示范课和尝试课以外,教导处还紧紧围绕“三单”教学模式,安排了专题研讨、教师论坛、专题分享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旨在用理论指导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成果:初步形成我校“三单教学”新模式。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2月——2015年12月)本阶段目标:在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带动、同行互助、整体发展”的思路,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典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教师:全体语、数教师
主要措施:
1、学校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和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的同时,要通过骨干示范、教研组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采取培养典型、过程考核、同课异构、教材教法能手评选、竞赛课、“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措施,落实本阶段工作要求。
2、学校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讲评分析制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分年级,按学科,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资源共享、个人实践、个人修改、课后反思、整理汇编、形成资源),根据知识点,一个课时,一个知识点,一篇课文都可以按“预学——共学——延学”的模式进行研备.教师应根据学生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或根据自己设计的学案预设学生学习后会出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备写共学单,也就是讲授课,讲授课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目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有导入,内容点拨要以学生自学不会的知识为主,以难以讲清的内容为主,以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内容为主,以探究性的内容为主。课后反思要深刻,改进措施要科学合理。
延学单,可针对不同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梯度的练习题。习题要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技能方面的训练,有课文内容及知识点的回顾,可设计拓展性的练习。要精选习题,减少数量,注重质量。要防止演变为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教师无效劳动。
3、学校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开展备课案例评析研究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4、教导处通过加强过程性的备课检查、指导和服务,为教师有效备课提供充足的课件、课例等资源,及时推荐名师备课案例,组织教学设计竞赛、课件制作(说教材)和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等措施,促进全校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5、学校在巩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语、数学科高效课堂达标和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青年教师创优课、中年教师献艺课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坚持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和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6、教导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高效课堂专题研究活动;组织研究课、引路课、示范课;组织部分教师和兄弟学校进行同课异构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实践高效课堂教学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考核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措施,引领实践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7、各学科通过采取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8、教导处通过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评比活动,组织作业改革经验推广,组织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等措施,推进优化作业设计。
成果:
1、形成我校“三单教学”课堂模式。
2、形成我校特有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等。
2、优秀教学设计集。
3、优秀论文集。
4、推选一批优秀教师。
(四)提高深化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活动情况,分析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各种类型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成果:创建高效课堂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保障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创建活动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创建活动,教务主任为创建活动具体负责人,负责活动实施与推进工作,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健全组织和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织和制度,明确各类教研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要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实行教师课堂开放、推门听课及领导听课制度,校长及其它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对听课、评课情况定期统计分析点评,利用学校会议进行交流公布,三是建立专题研讨制度,定期对课堂共性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3.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根据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要求,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要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4.强化督查和指导。加强对课堂改革创建活动的督查。推出典型课堂教学模式。认真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七、关于我校“三单”课堂教学模式的说明
所谓“三单”,即“预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三个学习单。
“三单”的功能如下:
预学单顾名思义,就是同学们课前预学课文的学习单。“预学单”往往设计有帮助同学们自主学习、打好基础的字词和引导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的题目,鼓励大家初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总之,它倡导同学们要带着准备和疑问走进课堂。这样,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好奇心才会更强,课堂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共学单即小组共同学习的活动设计单。它是同学们课堂学习的好伙伴,为同学们在小组化学习中进行合作交流、思想碰撞、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提出更深层的问题提供方法、步骤和建议。
延学单即延伸学习单,为同学们课后延伸学习提供途径。它或围绕本课的重点目标,设计阅读材料,考查同学们运用课堂所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推荐相关阅读资料,加深同学们对某一主题的理解;或设计活动,鼓励同学们带着更深的问题、更新的探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实践。
“预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的设计,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通道,让同学们在课前能够有目标地独立“预学”,课上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共学”,并在课后,及时、有效地拓展巩固,进行“延学”,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有了它,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将得到大幅的提升,学习效果将更为卓著。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校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契机,通过“三单”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富县城关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五篇:高效课堂创建汇报
古浪县土门第二完全小学
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创建
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9月15日
『
土门第二完全小学 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工作的情况汇报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意识,聚焦有效课堂,深化教研教改,全面持续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古浪县教育局关于决定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及土门学区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安排,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近一年来,根据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我们务实开展了系列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效果,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发展。现将近一年的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在开展高效课堂创建实施过程中,通过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与选派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的观摩学习,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意义的重大,对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领导把此项课改活动当做一项极为严肃的教学管理任务来对待,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积极谋划,强力督导,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进程。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摸索、课堂实践,充分认识到了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它的积极意义,思想上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主动地落实,教学改革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健全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开展高效课堂创建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展高效课堂创建实施方案,具 体谋划、落实开展高效课堂各项工作。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深入课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与教师交流、研讨,在学生中调研走访,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积极商讨对策,解决困难,扫除障碍。同时明确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的的工作职能。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又协调联动,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
3、明确目标任务,有步骤,按计划贯彻落实。
学校明确目标任务,规范教学管理,做到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校历安排,开足、开齐、开好应开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组织节假日集体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布置超量作业,不歧视和体罚学生,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动员鼓励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专业水准和课堂引领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努力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高效课堂创建实施活动中各学科课堂要追求单位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评价理念。
4、加强培训,强化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为保证教师深入了解、运用高效课堂的相关理念,学校多次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业务学习集中组织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理念进行培训,确保教师对高效课堂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配合意识都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实施之前我们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的培训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教师教学理论的自学,提高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二是通过学习专家讲座、观摩名师精品课等方式进行培训,为高效课堂的准确实施奠定行动基础。我校选派教师参加了土门教育工作站连片教研活动,语数英教师到泗水教育工作站听课学习,语文教师韩玉花、英语教师罗艳到古浪县城关一小参加教师观摩课。校内组织全体教师集中教研活动公开课,以及土门教育工作站语数英骨干教师到我校送课等活动,使全体教师开阔了眼界,对高效课堂的实施由感性的认识转化理性的理解,对我校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通过网络教研学习,为高效课堂实施提供研究平台。四是通过学习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等形式,增强教师们的自觉约束意识。
5、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1)、优化教学模式,把握操作环节。根据现状学校目前常态下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方式、学习行为、训练途径、评价导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通过调研课堂现状,解剖自我教学行为,借鉴有关先进学校教学经验,结合各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出适合我校教师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2)、我校实施了集体办公备课,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方面要求各学科教师“教”要成功,“备”字先行,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严禁不备课进入教室上课,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倡导集体办公备课工作,创设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确保教师超前备课及备课质量,为上好每一堂高效课提供保障。
(3)、努力做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4)、学校创新了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根据创建高效课堂的要求,我校调整并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制度和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常规的管理方式顺应高效课堂的要求,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学校教学管理过程把教师备、教、改、辅、测等常规资料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范畴。
(5)、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教师要把握学生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熟练掌握和 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我校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善于合理、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成绩
通过开展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能力,对于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起到了积极作用,敢于发言的学生多了,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课堂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全县高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韩玉花被评为连片教研活动优胜者。2014年小学毕业成绩再创佳绩,位居全教育工作站前列。学校其他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成绩明显提升,学校总评成绩位居全土门教育工作站第一,被评为2013—2014学教学成绩优异的单位,受到群众和上级部门好评。
三、主要问题:
1、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多了,展示的机会也多了,但是学生内化、吸收的时间相对减少,对知识的巩固提升还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的,部分学科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各学科教学还存在着传统教学方式,展示的内容缺乏多样性、互动性和生成性,多数课堂上学生质疑少,缺深度。
3、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自学能力。缺乏自我约束力,同时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高,导致一些课堂秩序混乱。
4、在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小组建设不完善,只是注重了小组的建立,但是由于经验的匮乏,忽略了小组建设。因为小组 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有的学科教师只注重初期的建设,缺乏对后期的管理,导致小组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工作的实施要与教学质量相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要抓好语、数、英学科双基教学和优等生的拔高训练。做到培优补差,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各班级、各学科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将自评、互评、评教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效课堂创建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继续抓好各环节的强化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确保课堂内教学环节的完成。
4、调整教学管理措施。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通过推门听课、巡查听课、指导听课、解剖听课、诊断听课、教学效果检测听课等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每学期校长和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2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专任教师不少于15节。
5、完善考评机制,激发教师、学生的动力、潜能,让高效课堂真正发挥高效作用。
6、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培养小组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使高效课堂创建工作充满活力。
土门第二完全小学
201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