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课堂 关注细节 释放智慧
聚焦课堂 关注细节 释放智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习惯养成的主渠道,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以建设高效课堂为目标,回归常规,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精心打造经典课堂,开展了一系列听评课活动。教师个个争上优质课,人人推出精品课。从中我们发现:在这些课上,最令人感动,最值得回味的是细节,是一个个教学片断,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课的全部。于是我们采撷教师课堂上的最亮点,把他们做成一个个特写镜头,展现出来,让教师们看个仔细,弄个明白,品个透彻。从而让这些细节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融入每个教师心中,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每个教学细节后面都有一段解说文字,算是这些“特写镜头”的“画外音”吧,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
新课精彩导入,令人欣赏。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气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们在新课导入环节创造了许多方法:有的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景,使学生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有的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的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不论是以“情”、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匠心思考,表现出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设计。
课堂精彩评价,值得回味。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一节课的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适当的评语,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新,从而收获得更多。
最有价值的是课堂展开、生成、提问等细节,它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有效的课题展开起于疑,序以疑。起于疑,起于学生质疑,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序以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
课堂精彩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课堂的必然,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只有在这样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学生才能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才能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我们老师的课堂,和谐、融洽、自然的动态生成激活了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课堂精彩提问是教师自身业务功底的展示。教师的课堂提问,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之中,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
从一个个经典细节中,可以看出我校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切领悟,可以看出他们的学养的丰厚,师德的高尚,可以看出他们对文本的准确而独到的解读,可以看出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从他们身上沉淀下来的是真实和成熟。
聚焦课堂,关注细节,让我们收获的是感动,体验的是快乐,释放的是智慧。
第二篇:聚焦课堂关注有效
聚焦课堂关注有效
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对于这个命题,我们思考的逻辑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
一、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其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从时间维度看,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实施阶段,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从空间维度看,课堂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构成。教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对每一堂课的反思中,积累实践性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建功之地。课堂也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经常说:“三尺讲台维系着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质量关系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其三,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目前,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由主要聚焦专家顶层设计到聚焦一线教师的操作,从关注课程形态建设到关注课堂教学实施的新阶段。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改的成败在课堂。文本课程要转化为真实的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教学现场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环节。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
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要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摒弃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里。更好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行为。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的核心环节,抓住了有效性这个核心要素,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深入课堂,才能走向有效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一直倡导学校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改的深化推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1、深入课堂,是优化教学行为的关键
到底是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领导或专家,还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我们的观点是,应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尤其应该深入课堂,并以课堂为轴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现教学行为的优化。
2、深入课堂,有利于正确的决策
课堂能反映出教与学的现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进入课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经验和不足、困惑和困难,以及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的落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了解学校管理的运行现状等,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工作作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从而对学校教学不断发展作出及时、科学、正确的决策。
3、深入课堂,有利于科学的引领
课堂教学中有具体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实,老师通过对教学现场的观察,获得课堂教学领导的话语权,并从事实层面(教什么)、技术层面(如何教)、价值层面(为什么)作出指导和引领。其中,价值思想的引领是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价值思想缺席,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灵魂。因此,老师要把握教学改革的价值思想,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鼓励和指导教师用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科学地引领学校的教学工作。
4、深入课堂,有利于老师的有效管理
现代教学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是人,老师唯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才能真切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充分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唯有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服务课堂,才能提高教学领导力,从而整体优化教学行为,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课堂,提高教学水平的突破点在老师的课堂教学领导力。
第三篇:关注课堂细节
关注课堂细节,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为此,教师们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课本剧表演、新闻发布会、法庭审判、辩论会、小老师登台等新颖形式,开展了翻天覆地的课堂变革。这种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表面的浮华热闹之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2011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就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文中的四种观点(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和两种新假说(生理说、发泄说),开展新闻发布会,展示科研成果。这节课竞赛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掌声、笑声不断,然而学生很少与文本对话,何谈品味语言、鉴赏文本?最终得分也可想而知。如此大动干戈而又收效甚微,不如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学情出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
一堂课首先应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为什么而学,从而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常规做法是教师把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一闪而过。这些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诸如“举一反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品味语言韵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阅读中的再创造能力”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大都是教师想当然、大而无当的目标,而不是学生自己愿意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况且一闪而过,学生不可能清楚明了。那么学生完成这些目标的积极性将大受影响。
倒不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先思考:我们要学习这首诗的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鉴赏”。我进一步引导:我们应具体鉴赏《登高》这首诗的什么?学生回答:“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这首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赏?学生认识到“名句赏析”。最后梳理归纳,得出学习本诗要完成的目标是:1、概括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作用;2、体会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3、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制定(最起码感觉上是)的目标,学生对之清楚明了、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课堂是为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由于是在学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学的内容,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切入点: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一般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从第一部分、第一句开始讲起,或从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开始讲起,这样的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谈不上是课堂的主角了;这样的开头,太过突兀,一时半会也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心灵上的共鸣。不妨先了解学情,明了学生知道什么,以此为出发点,步步设问,层层深入文本。就《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学习而言:
我首先问学生:初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从“独怆然而泣下”看出作者的心情悲伤、低落。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作者为什么悲伤?
生:怀才不遇
师:从哪看出?
生:课下注释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下注释(生读)
师:课下注释中有一个信息点,幽州台是燕昭王延揽天下才俊之地,在诗中有没有所指?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不见什么样的古人?不见什么样的来者?
生: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
师:所以此句中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生:渴望明主而不得
师:那么“前”“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我接着又从学生的已知点引导:作者悲伤难过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可能与“念天地之悠悠”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生无语)
我引导:这句写了什么?
生:天地辽阔广袤
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我们刚学过的有没有写天地广袤的诗句?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师:作者写天地广袤之时个人是什么情感?
生:表现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师:那在本诗中作者是……
生: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李海林教授在《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不懂,即‘将已知转化为未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在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发掘精华,要在学生觉得平凡的地方发掘出深刻。”《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层层设问,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虽表面懂了,但其中仍有未知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如此设计,以学生的已知点为主线,贯穿前后,使课堂紧凑精巧。学生会觉得不懂的内容懂了,觉得语文课堂有用,从而喜欢上语文。
三、答案出示:从学生口中说出
课堂是解决一个又有一个问题的过程,若遇到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总是习惯将答案公布,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或直接把难点答案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养成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等待老师讲解的习惯。如此这般,本篇课文理解了,下一篇下下一篇呢?正像李海林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关键是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这样的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有何用?学生又怎会喜欢上语文?如上文提到的《登幽州台歌》的学习,学生不知“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刚刚学过的诗句,不断引导,最终答案从他们口中说出。又如:
我在讲王维的《终南山》时,问到: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为人称道,其妙在何处?
学生无语,但我并不急于把答案说出,而是引导:“隔水问樵夫”中有没有声音?
学生立刻认识到:水声、问声、砍柴声。
我进一步引导:这些声音有何妙处?
生:动静结合,给终南山之景带来生机活力
我又引导:“欲投人处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隐居。
这显然有些不合适,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联想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我问:“欲投人处宿”和“王孙自可留”一样么?
生:有点不一样,“欲投人处宿”仅是投宿,“王孙自可留”却是留居于此
师:留居于此可称隐居,投宿一夜呢?
生:不是隐居,只是不舍得走
师:那这句就表达了作者对终南山的什么情感?
生: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其实,想知道答案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学生从不知道引导到知道,这也正是一个教师的功力所在。如果课堂仅仅是简单地揭晓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将会索然无味。其实,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未知点想知
道答案时,是最投入、最积极思索之时,若能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领着学生的思维去“爬山”去探索,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最终答案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那种攻克难关的成就感和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大的变革,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但它是为学生自己的目标上的,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让学生弄懂未知点的,让学生有成就感的课堂,这不仅是本色的富有韵味的语文课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课堂,也是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优秀课堂。
第四篇:聚焦细节 构建有效课堂
聚焦教学细节
构建有效课堂
吴兴区八里店小学
陈永祥
【内容摘要】
“教学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细枝末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决定成败,作为语文学科教师,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堂中的每一个微末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凸显文本的亮点和特色,也才能真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 细节 教学细节 有效 语文课堂
“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所谓“细节”,就是一个整体中极为细小的组成部分或一个系统中平时极易被人们忽略的环节和链接。“教学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细枝末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可以是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反应。“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代也有人曾说:“现代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铸就完美,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教师只有关注细节,才能育人有效,作为语文学科教师,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堂中的每一个微末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凸显文本的亮点和特色,也才能真正构建有效性的语文课堂。
一、找准教学细节的落脚点。
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细节有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基于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师生对文本某个“文心”的深度开发,鉴赏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课堂节奏,情感氛围,以及让学生饶有兴致的品味语言等等;基于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她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错误时的包容等等。从发生主体上说,教学细节又可分为由教师做出的教学、由教师与学生之间当场所形成的一种连续反应和互动行为的教学细节、由学生主客观反应的教学细节三类。
据此,我以为,以下几类教学细节是我们关注的落脚点:一是文本潜在的教学细节,如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二是文本对话的教学细节,包括教师对文本“内核”的独特建构和智慧生成,对语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学生对文本词句的独到感受和理解,以及教学进程中师生对文本的深度开发、深层探究等;三是教学互动的教学细节,如师生、生生互动产生的生成信息,师生深层对话中出现的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标新立异的构思等;四是课堂情境的教学细节,如教学节奏和意境的波动和转换,教学资源的再生与组合,学生课堂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体验状态,学习轻松度、融洽度、谐调度等;五是特别行为的教学细节,如学生的课堂异常反应,突发或偶发事件、学生个性情绪或情感的爆发等。
二、把持捕捉教学细节的策略
教学细节的捕捉常常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难以一概而论。但是,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缘此,我们可采取“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的总体思路,从课前和课中两方面着手去捕捉教学细节。
(一)预先打造。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
1.挖掘,显现“隐点”的潜在信息。
文本教材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信息,教师要有意识挖掘与利用。在听了王琦敏老师执教的《江姐》一课,王老师在上江姐接到上级安排她去奉县与丈夫彭永梧联系时,让学生发挥想象:“一年多没见面了,江姐见到丈夫后会说些什么?”有学生说:“江姐会和丈夫说说一年来的相思情”、“江姐会和丈夫说说孩子的有趣事”、“江姐与丈夫憧憬着解放胜利后的幸福生活”„„王老师紧接着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真是一次()地见面。“幸福、高兴、快乐、激动人心地见面„„“学生畅所欲言,个个脸上憧憬着幸福愉快的神情。“是呀,为了党的工作,江姐一年多没与丈夫联系,她多想与丈夫说说心里话,江姐此去奉县与丈夫彭永梧见面真如我们所料吗?同学们,我们读读课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见面?当学生读到“江姐看到木笼里装着被害同志的头颅,边上写着匪首彭永梧几个字时,我想此时学生和江姐的心是一样地为之一颤,心都揪紧了,一个学生原本以为幸福而美满的希望活生生地被支离破碎了,学生流着泪走进文本,走进了江姐的内心世界,这是一次多么残酷的见面呀!
2.延伸,扩大“拓点”的知识容量。要让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质感画面,必须丰富语言文字的内心视像,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语言形象。捕捉“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地回击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师此时再补充课外知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为清朝政府节余28万两银子,并让学生折合成人民币,学生一算,喜出望外,自豪神情不言而喻。最后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各种人,有清政府要员,曾经看不起我们的帝国主义者,还有老百姓,目睹京张铁路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之窗与创造思维再次被敲响与打开,精彩纷呈地语句,听来令人感动,从而真正实现了“文以载道”的境界。
3.巧用,发挥“盲点”的应有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知识面非常广。而老师和学生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也不可能对所有知识点都熟悉,教参中又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这就形成了我们教学的一个“盲点”。这些知识我们又很难从其他途径来获得,此时,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詹天佑》一课,有一个课外拓展题:画出京张铁路的路线示意图;再如《向往奥运》一课中要求介绍一些奥运明星的资料(其中还包括一些国外的奥运明星)等等,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很难掌握这些资料,而教参中又没有相关知识的介绍,这就形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如何来扫除它呢?此时,网络就取了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网络中输入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又快又全面地了解到有关的知识。把这些资料做成多媒体,教学时,既克服了课文知识的“盲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课堂上得有声有色,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4.体悟,感受“情点”的思想流动。
文本教材中有些地方饱含深厚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些“情点”加以体悟,批文入情在《月光曲》一文中,当盲姑娘问:“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我抓住这一内涵丰富的句子,设计一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可能原因。学生通过各自的经验,回答了七种可能合理的原因:(1)贝多芬承认了;(2)贝多芬十分客气;(3)贝多芬在想《月光曲》这首曲谱,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4)贝多芬急于要弹出《月光曲》,所以没有回答;(5)贝多芬怕其他人知道,带来麻烦;(6)贝多芬遇到了真正的崇拜者,他很激动,忘了回答;(7)是课文省略,下文“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吧”就是回答。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开拓了新意。
5.争辩,提升“异点”的思维品质。
引发“异点”争论,让创新火花迸发。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争论可以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在《赤壁之战》的教学中,学生对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产生了意见分歧,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利大于弊”,感到“曹操很笨”,也有个别同学认为这种分析太片面,曹操并不笨,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少;(3)铁索连船还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后,全班的同学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一场唇枪舌剑,不但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发散思维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二)现场捕捉。
现场生成的教学细节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也许隐藏在奇思妙想、胡思乱想中,也许存在于顺水推舟、逆水行舟中,也许出现于锦上添花、画蛇添足中„„但只要其中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链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教师就要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优化教学。方法如:
1.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
教学中,富于智慧的老师,常常能运用高超的教学调控艺术,善于捕捉课堂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在师生、文本对话中作深度延伸,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某校教学研讨活动中,有教师在执教《葡萄沟》一课时,在品读重点句:“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小凉朋。”指名请学生读时,一位叫小明学生由于疏忽把句中的“茂密”读成“茂盛”,把“四周”读成“四面”,话音刚落,其他同学小手林立争着给他提建议。这位小明同学“唰”一下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此时,这位教师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地场面而束手无策,或草草带过。而是沉着先对提意见同学的专注听讲加以肯定,马上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得感谢小明通过误读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知识。”同学先是一愣,但马上又举起了小手争着抢答,“老师我知道!”“老师我知道!”“老师我知道他告诉我们‘茂密’与‘茂盛’,‘四周’与‘四面’是对近义词。”而后教师引导学生鼓掌表示感谢。此时原本低垂着头的小明脸上洋溢出了笑容。接着,老师又请小明把这个句子正确地朗读一遍。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偶发事件生成可贵的教学资源,同时又使课堂闪烁出人文关怀之光。我们不得不为他的教学艺术所折服。
2.在拓展迁移中捕捉细节。
语文教学中常常通过拓展迁移,使教学更丰满,学生形成的知识链更完备与牢固。在教学《只见儿童多处行》引导学生理解了字里行间处处透出冰心老人对儿童的那种殷切关爱之情后,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引导学生赏读冰心老人的诗作《纸船》《雨后》及其它资料,在拓展迁移中让学生学会去鉴赏体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继而让学生课后到生活中、到网上等,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的去收集整合各方面有关爱的事例、材料,再自行组织合作学习、交流感受,在互动生成、迁移深化中进一步的巩固学法、形成学力。
3、在课堂倾听中捕捉细节。
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即性的、瞬时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获得评价的客观依据呢?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教师用心倾听,才能听过朗读中的错误进行及时地纠正,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教师唯有用心倾听,才有发言权,也能进行应时应地的评价。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林海》一文时,有位学生在朗读“大兴安岭的‘岭’,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时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老师用自己敏锐的耳朵听到了这一错误,心中窃喜,就抓住了这一错误,让学生理解“大不一样”与“不大一样”的区别,从而区分大兴安岭与秦岭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大兴安岭的温柔与谦虚,表达自己对大兴安岭的无比喜爱。小小一个词语,引出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这正是教师倾听所创造的效果。
4.在语言实践中捕捉细节。
语文教学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隐含着文本与学生的生长点。教师要有以双慧眼,及时地去捕捉与挖掘。在我校的一次校本教研课上,胡老师上《蒙蒙细雨》,在品读了“母女对话”一段后,胡老师结合母女谈话讨论的内容,选取了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语切入点,提炼形成了一个辩论话题:“妈妈,跑一趟路到底值不值得?”让学生各站在“妈妈及女儿”两个角色立场,形成辨论双方的辨题:女儿——觉得妈妈没有必要跑一趟冤枉路;妈妈——觉得应该回家拿衣服。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地激活了,引发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的内心,并展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这种辨论对话表现出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然后接下来的辩论也形成了本堂课的高潮,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
“妈妈你患有肾炎,因为淋了雨而病倒了,同学们也不会安心呀!” “我是一个老师,如果因为我演出不能顺利进行,那我也不会安心呀!” “妈妈,你如果能向同学解释一下,他们也能理解的。” “忘记了,能算理由吗?”
„„
随后教师作出小结,提升了辩论的意义:是的,辩论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同学们的辩论,更加凸显了“女儿对妈妈的关心与体贴,老师对工作的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蒙蒙春雨”的深刻蕴含就在辩论中得到了更完满的诠释。
5.在质疑释疑中捕捉细节。
我们的课堂是个充满问题的课堂,如何捕捉到有价值问题来引领学生导促思。我在教学《阳光》,在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后,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我趁机抓住这个问题,组织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有的学生说:“阳光是金色的,所以说阳光像金子。”有的学生说:“阳光很宝贵,金子也很宝贵。所以说阳光像金子。”我又追问:“那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有学生说:“金子有钱可以买得到,阳光有钱都买不到。所以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教室里一片寂静,无人发言。我适时点拨:“你能不能联系课文,联系平时的感受,说说阳光为什么比金子更宝贵。”学生打思维,各抒己见。“有了阳光,田里的禾苗长得更绿了。”“阳光照在小树上,小树就更高了。照在鲜花上,鲜花更漂亮了。”“阳光照射在河面上,小河就闪闪发光像长长的锦锻,很美丽。”“所有动物、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所以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无疑,这种引导是基于学生认知的需要,学生乐于接受的引导,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是符合情境要求的引导,而不是东拉西扯,无中生有。但我以为,方法虽可例举一些,但最重要的恰恰不是方法,而是教师的敏感心和直觉力,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再好的机会也与你无缘。
三、发挥教学细节的作用。
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元素都处于相互转换之中,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就造成教学细节有效源头的“大口径”。一是来自对文本的费心考究。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因此,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把持文本的“文化细节”,涵咏 “文心”,把握“文脉”,捕捉“文眼”,艺术地进行文本的二度开发和智慧生成;二是来自对学生的用心倾听。如果老师在课上一直惦记的是这个环节的时间把握,是教案的下一句串联词,是下一个环节的内容,是学生的发言是否符合自己的预设,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倾听和观察学生,那将可能遗憾地与精彩“擦肩而过”;三是来自对目标的慧心把握。判断一个教学细节是否精彩,不仅在于它的观赏性,更在于它的有效性,缺乏教学实效的教学细节,无论多么精彩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教学目标清晰,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避免教学陷于枝节而不能自拔。四是来自于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是催生精彩、创造精彩的“前奏”,也是可预约精采的有力保证。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发挥细节优势重在要把细节做“大”,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或突破知识之限,由单纯的“知识教学”提升到“三维目标”的整合,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或走出文本局限,引导学生在辨别与批判中张扬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使细节成为牵扯学生心灵的琴弦,憾动着学生的灵魂;或及时捕捉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实现言语与意义的交融,与精神的和谐共生;或把教学目标直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手段和策略很多,试举几种:
1.开掘意蕴,使细节更深刻。
语文教学不可把文学意蕴视为某种抽象、简单的概念,用知性化的概念来代替文学意蕴的发掘,而应该从作家的个体情感、所处的时代精神及其共性审美意识,去对意蕴作深层次的品味。《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一段中用了两个“清清楚楚”,教学时一定要抓住这一细节,开拓文章意蕴:思考:(1)当时小周晔清清楚楚什么?(2)此刻伯父的脸变得如此严肃,他在想什么?(3)如果说小周晔在当时,她年幼的时候,清清楚楚地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直到周晔长大成人以后的现在,她还清清楚楚地,难道还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就这样,教师牢牢扣住“清清楚楚”这一细节,运用品一品,写一写,说一说的方法,透过字面意义领悟到语言内涵,不但避免了教师的说教,挖掘出了课文意蕴,更使这一细节深刻化,形象化,呈现出五彩光芒。
2.语意伸缩,让细节更鲜活。
要让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质感画面,必须丰富语言文字的内心视像,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语言形象。教学《二泉映月》“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一段,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坎坷),接着围绕“坎坷”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阿炳生活坎坷的语句,再创设多种生活情境,在丰富的想象中进一步使“坎坷”这一抽象的词语形象化、生活化,从中体会阿炳命运的艰辛和多舛,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声音表现“坎坷”。这样,从一个长句子“读”出一个词语,又把一个词语“读”成丰富的意象,就在这样不断地语意膨胀和收缩中,一个历尽艰辛却不向命运屈服的艺人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也使教学细节永驻人心。
3.解构建构,让细节更丰厚。
但凡语言训练,必须要有一定的厚度,如果浅尝辄止,只会导致理解表面跑,感悟走过场。一个老师教《穷人》紧紧抓住“温暖而舒服”做文章,使之形成一组梯度鲜明、层层推进的训练群,引导学生在其间走了几个回合:一是通过读,否定了“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进行了第一次认知建构。二是再次进入文本,在老师引导下,肯定“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完成了解构以后的第二次建构。三是从“温暖而舒适”体会到渔家生活的艰难和贫穷,这一发现在学生的心中又成了固化并滋生“温暖而舒适”这一语言之树的新根须。四是安排小练笔,使学生的精神活动和语言因素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已经实现了同构。就在这样不断地出入文本,不断地解构和建构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提升,语言在丰富,语感在完善。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智慧。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杨再隋先生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关注细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教育报刊社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3、《崔峦教师谈课改》
4、《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实践研究的新范》版社
教育科学出
第五篇:如何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
如何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
马营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 秦财山
课堂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如何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深思,探究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学,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首先我们认为二年级学生不会自学,也不会预习。应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有目的的指导预习。先教孩子怎么预习,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所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对于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些识字基础,但毕竟年龄小,知识量少。应在讲明学习目标后,在前十分钟左右,可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预习,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师指导,在预习中老师要不停巡视,随时解决问题。比如我在讲杜牧的《山行》时,这一首诗描写什么,本来是我确立的重点,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了,所以我就重新确立了讲课的重难点,对古诗词中写景的诗句进行了总结,对写景角度及特点的规律进行了整理归纳,从而让学生通过这一首词达到了触类旁通之效。而且学生在听课时也是很认真,很有兴趣,因为自己不会所以认真。假设我把先前的重点放在学生都已明了的主旨上,我想学生肯定没有多大兴趣,那样的课只能是内容的重复,效率一定不高,浪费时间。
在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我们让学生先学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能或不会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这就对下一步的“教”产生了影响。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预习,我们认为对于我们二年级的老师和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