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常见错题分析》听后反思
《小学生常见错题分析》听后反思
为民小学汤静
错题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能力、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在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对常见错题的反馈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的错误全部视为不合理时,学生自身知识系统的发展就处于一种瓶颈状态,错误此时成为“限制因子”。而当我们用生态学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平衡观等重新认识错误的本质,充分挖掘和利用错误中的合理元素,学生的知识系统就能在一种不断逼近或扩展瓶颈的过程中波浪式前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老师平时课堂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当成教学资源,而不是从错题中去全盘否认学生的思维。
第二篇:小学生常见错题解决对策
小学生常见错题解决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的教,而进行了研究。在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对常见错题的反馈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的错误全部视为不合理时,学生自身知识系统的发展就处于一种瓶颈状态,错误此时成为“限制因子”。而当我们用生态学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平衡观等重新认识错误的本质,充分挖掘和利用错误中的合理元素,学生的知识系统就能在一种不断逼近或扩展瓶颈的过程中波浪式前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一)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题
错题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学生知识构成中薄弱环节的真实再现。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错题,不要把学生的不同意见乃至一些创见都当作错误而抛弃,使教学丢失了重要的价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回避教学中的错误,应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和指导,发挥错题的教学价值。当学生出错后,不能随便埋怨和指责,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和思考出错的原因。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差错观。首先,给他们讲数学家、科学家对待差错的故事。其次,引导学生看到差错的价值。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吃一堑,长一智”,不犯相同的差错。第四,在差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要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不害怕自己的错误,不嘲笑别人的错误。
1.反馈评价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反馈是指学习者通过一定的线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学习结果中得到反馈时,评价才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作业收来后,教师应尽快批改、反馈,通过反馈,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强化,或对知识错误进行矫正,改善学习状况。
针对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可以课堂上与学生集中评讲;针对个别问题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充分暴露出错误的思考过程,从中发现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根据这条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原则,学生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艾宾浩斯的单词记忆实验的结论)。可见,如果反馈评价不及时,随着学生对练习题内容和解题思路记忆的消减,寻求正确答案及分析错误原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下降,“遗忘规律”就起作用了,这显然不利于对错误的纠正和缺失知识的弥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排除负面心理因数的影响,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错题的产生。
2.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的每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有开发“错例资源”的意识,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让它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生成资源。教师利用这些资源,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可以有效地避免相同错误的出现。例如前文提到的学习乘法分配律后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开发利用的话,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实现飞跃。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设立“错题集”,定期进行整理,汲取当中的营养。把错误解法进行全面分析、系统分类整理,把错例设计成题组、判断题、辨析题等,通过对错例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结合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透过错例发现知识的盲点,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让错例资源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
(二)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反思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④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缺一不可。
1.自主检查
当学生解题后应当养成自主检查的习惯。检查是否按题目的要求;检查数字、符号有否抄错;方法是否正确。自主检查应当是反思的第一步。
2.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在自主检查后,要引导学生从五个层次进行反思:
(1)这题运用了那些知识点?(想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我是怎样想的?(想解题方法)
(3)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解题依据和解题的思路)
(4)还有其它方法吗?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通过改、换条件或问题的方式来变成另一道题?(想一题多变,促进发散思维)
如果发生错解,更要进行反思:错题的根源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怎样克服?怎样才能避免重复犯错。“吃一堑,长一智”,学生每遭遇一次错误,就增添一次打破和超越已有经验的机会。经历错误并克服一次错误,学生的已有智慧结构就会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的反思。经过系统的训练就可以形成习惯。
第三篇: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一)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生活经历展开分析:
1、生理因素
孩子做计算题经常会出现看错符号、抄错数、漏掉数等情况,如一年级题目2+5=10,5-3=8,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简单归结为孩子不认真、粗心,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还在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二是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三是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些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粗心的概率自然降低。
另外孩子的视觉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会关注到其新奇、兴趣的部分,这会掩盖事物的整体信息。比如在计算 如105-42+58=5时,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将关键的42+58去凑100。而全然忘记了计算顺序。
2、心理因素:(1)急躁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基础很好,不加思考,就计算出结果;有的是将作业当成任务,认为早完成早轻松;有的是看到题目条件之间复杂,遂急躁,不深入思考。
(2)缺乏自信
孩子在做某一题型经常出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就是不可能做对的。
3、行为习惯因素
(1)在解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从不进行验算,依赖老师或家长批阅,待有错误再订正。
(2)不认真、严谨对待作业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准确性,如果平时在解题习惯上缺乏应有的基本训练,那会很影响数学学习。比如学生平时不爱用草稿,阅题不划出关键条件等,都会造成解题错误。(3)生活上缺乏秩序意识
这是很多小学生的共性。家长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书本的学习上,导致他们基本生活被包办,这既使孩子失去了训练精细动作的机会,也无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
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经历,所以在面对一些需要生活常识的题目时,往往会不明所以。如以下题目是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有的孩子会写“千克”;
2、南京长江大桥长约6772(),有的孩子会写“米”; 3、1支中华2B铅笔的价格为5(),有的孩子会写“元”。
当错题原因归结为非智力因素时,家长往往将其简单视为“粗心”,孩子对“粗心”的理解一般总视为可以接受的低级错误,殊不知“粗心”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第四篇:空城计听后反思
《空城计》反思
今天,我有幸听到李老师的课。上的课是六年级《空城计》一课。这样开课的目的就是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许多鲜活的理念、方法,让我们能更好地去研讨。在听了一节课后,使我得到了不少的收获。
每一次听课后我都有两种思考,思考一是:这堂课听了以后,想想她们这样上得好吗?算是一堂好课吗?思考二是:如果我来上这堂课,我能像她们这样上得好吗?打算怎么上,哪个地方该怎样处理。李老师说,善于教的老师在课堂内是轻松的,而学生却是学和活动得累的。我会深研这句话的,在教语文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我想今后我会从以下几点逐渐促进自己:
1、像李老师一样把微笑带到课堂教学当中。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当中我要有春风化雨般的柔情和孩子交流,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课堂注重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注意美化课堂教学,情景教学。
2、学习优秀老师们的情感教学,把孩子摆到正确的位置上,从心里上来重视孩子,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和自然,从而去亲近老师,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使学生愿意去学习,自主的学习。
3、课堂教学要注重教材的重点,教学生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而是要跟着学生走,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己去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去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突出了个性的发展。
4、学习年轻老师敢于进行的自我挑战,认真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兴趣,使上的每一堂课都能有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她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教好自己的学,走好自己的路,随时学习随时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补充能量,多读一本好书,多听一堂好课,多写一些反思,增加积累,开拓视野,净化心灵,把教育彻底的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五篇: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分析与纠正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分析与纠正
一、小学生解题产生错误的成因透析
1、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在学生所反映出的解题错误问题中,基础知识与解题技能方面的不足,是错误出现的最主要原因,而这又主要反映在对基础概念了解模糊与自身运算技能欠缺。
2、心理方面的原因
针对小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现象,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遗忘障碍。遗忘导致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出错.(2)急躁。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再加之教师教学陈旧,因势利导不够,且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另外,部分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求成心切,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一般意志力薄弱,易情绪化,紧张浮躁,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时容易出错,特别在紧张的考试中这种问题更为突出。
(3)思维不灵活。现在小学期间的应用问题越来越灵活,需学生从题目内部充分挖掘信息,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但由于有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无从下手,导致解题障碍。当然,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纠正错误的主要策略
1、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素质
考试能够暴露出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考试中,有的学生畏首畏尾、优柔寡断,达不但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答题时潮当然“心病还须心药医”,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认识到解题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气质的个性参与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思维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解题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是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保证,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养成如下良好习惯: ①认真计算②认真审题③认真检查
3、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学生解题受阻后,一旦激发,产生顿悟,欣喜之余往往伴有着一种冲动心态,导致自身干扰增强,记忆冲淡,形成暂时遗忘,使自己陶醉于胜利之中,从而忽视了必要的检查,极可能出错。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以克服学生思维性干扰带来的弊端。这时候反思性的教学显得很重要,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数学日记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学生的“错题档案”,促使他们成为问题本质的发现者。通过数学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慢慢纠正解题过程中的各种错误以及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错一次而收获十倍的效果,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深刻性。
透视小学生的作业与练习,错题随处可见,然而教师们整天埋头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却对数学产生无奈与厌恶。本文追根溯源,确定错误类型主要为做题粗心引起遗憾之错、理解模糊造成似是而非之错、新旧干扰导致无为之错。如何使错题成为学生再探究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错题订正的有效性呢?笔者顺错思措,探寻纠错方法,一是建立错题收集本,预防“敷衍了事”;一是再次探究错题,预防“模棱两可”;三是精心提炼错题,预防“旧病复发”。教师在研错纠错的过程中应细心捕捉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