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手段, 它既能体现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又能体现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抓住要点, 寻求思路
草拟提纲, 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开头(开门见山, 紧扣主题), 再围绕这一顺序, 周密选词、造句(所进行的活动), 并拟好结尾(可适当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语言正确、规范地道
尽量使用学过的, 最熟悉的, 也最有把握的句型、结构, 重短轻长, 就易避难, 以写正确、通顺为最基本要求;把长句化为几个简单句来表达相同意思, 复合句要注意连词的正确使用及主从句时态的正确性。
3. 过渡自然, 叙述流畅
过度时尽量用一些转折词或者并列词,是全文语句流畅,过渡自然。前后避免重复,意思一致。
4.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卷面不整洁, 使人无法看清楚写的究竟是什么,就可能按错处理。所以, 写作时, 如果时间允许, 应先打草稿, 修改后再誊写清楚。
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能力升华的结果。写作教学是一个词汇积累和句型结合的过程。“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所在,而英语的写作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也是其中的难点。但是单单加强“写”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
重视口头表达,为英文写作打好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值日生报告,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故事梗概的介绍,根据图画说句子等丰富多彩的口头训练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仿写即仿照有关内容写一篇类似的短文。从仿写作文开始,不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就像盖房子一样,有了材料,要把这些材料以一定的形式堆放在一起才能形成房屋。如何把句子组合到一起,就成了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可以先从仿写作文开始。
引导学生写书面表达有许多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笔者首先采用给出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引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这样学生在书面表达时可减少审题环节,不让学生感觉无从下笔,而且学生很容易理清写作思路。
增强纠错的时效性 要搞好英语作文教学,光注意满堂讲练还不够,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辅助工作。面批作文可使学生及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毛病,须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改进等,而对于教师可以使我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程度对症下药,从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之,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与其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用能力密切相关。只有重视语言的实践性,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灵活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
第二篇: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
改进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设计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导课,教案的设计等。教学中能够把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作为指导思想,理解并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一些好的教学方法,通常来自教学实践,在现实的教学中也是一边教一边总结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通过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这也是教学反思的一个过程。经过近两个多月来的国培远程教育培训的学习,感悟颇多,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教育理念,精通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化我们的教学研究。专家的讲座给我很多启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很多的困惑也有了思路,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使很多教师偏重语法教学,这样长时间使语言教学处于枯竭的状态,泯灭了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很多教师苦苦探索一条适合孩子发展但是又能提高考试成绩的教学之路,于是开始尝试新课改。新课改给我们所有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要改变教法,学法,通过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听说课是学科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积极因素,只有在听说方面采取一些具体的有效措施,包括模仿,跟读和一些听读技巧,一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学习,下面谈谈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的点滴体会和方法: 一.研读新课标,教学理论现结合。教师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的导向作用,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重新构建知识的能力,要熟练的驾驭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教材中缺少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要适当进行补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及任务,分层次教学,重难点要突出,以此来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教材的整合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把英语当成一种技能培养,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注重听说的教学原则。了解掌握听说的心理机制,加强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综合语言交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落实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氛围。把课堂营造成一个完全的英语天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好习惯,这样教师就应该多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上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多使用英语,逐渐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没兴趣的学科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时时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是他们求知的内动力,可以带来学习的动机。
四.注重听说课的特点,方式方法多样化。为了使听说课做到有效和高效,我们就必须做好各个阶段的准备工作,时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听力策略,设计好听力活动,分配好听力时间。听前教师要做到准备充分,预设好问题,为听力教学做好铺垫,同时扫清重要词汇障碍,做好背景知识初步感知,语言知识导入。利用课本资源进行听力预测,分析好学情及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整合教材中听力题目,使学生听有所获。听中要做到知识输入合情,听力操作要合理,要依据学情重点和反复听部分听力材料。听后要做到用多种形式输出语言,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听的内容,做到听说结合,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活动,才让学生获取学习的兴趣,掌握知识更丰富,学习更聪明、人格更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成长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使得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努力做到使听说课成为实践课,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使教学和学习都做到有效和高效。真正的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去。
第三篇: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除了加强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外,改进写作教学的教学设计也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提高作水平。在写作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下面的方法改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Step1.导入写作主题,构建mind map.通过guessing-game,video-watching或discussing等活动,导出本课的写作主题,了解背景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构建mind map。
Step2.研读范文,构建写作模式。
通过skimming阅读方式,概括每段大意;通过scanning阅读方法,以questions-answering或filling in the form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和词汇运用,让学生体会谋篇布局技巧。
Step3.小组合作,训练、分享写作信息与技巧。
学生分组合作,每人一句,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小组互相评价,评出最好的文章,最好的句子。
Step4.学生根据写作主题,列出写作提纲。Step5.独立创作,完成首稿。Step6.完善创作,点评学生习作。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先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组间互相讨论评价点评。Step7.课后学生再完善自己的习作。
第四篇: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崇仁县许坊中学
邹幼良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要求: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能根据要求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按要求转述所听、所读的内容;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汉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及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因此,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把写作教学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并不断去改进一些写作教学中的策略,把写作训练与学生的真情实感、兴趣和需要联系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如何有效地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把写作的训练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教学设计:
一、要强化语言输入,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只有通过读和听才能接触地道的英语,也只有在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语言输出。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背诵范文,积累素材。
课文是提供给学生的最好范文,背诵课文又是一个积累语篇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它有理解、感悟、鉴赏和记忆四个阶段。背诵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在诵读过程中学生能感悟内容,内化语言,提高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而语言的内化是语言输出的基本保证,写作时才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但在学生中除了在课堂上说点英语外,其他时间说英语的机会就不多了,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背诵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提高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当然,教师也要向学生传授一些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如理解记忆,形象化记忆,归纳分类记忆等等,以免使背诵走入误区。这些方法和技巧,学生也都会在坚持背诵中慢慢领悟到的。只要教师指导得当,背诵会成为英语写作有效的方法之一。
(2)用好听力,精选素材。
新教材每单元的课后听力练习往往都是精选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习俗,扩大知识面,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为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听懂和复述听力材料内容,还要帮助他们欣赏其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同时挖掘听力材料的文化内涵。我采取如下方式处理课后听力材料:掌握材料中出现的生词词组和句型;讲解连接词在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并比较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体验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
(3)扩充阅读,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因此,在学好课文中的阅读材料以外,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最好是与每个单元的话题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比如订阅一些关于英语的周报,每一期里都有关于这个单元话题的文章,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及句子结构,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要对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指导。
1、注重“词-词组-句子”的关联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
任何语言都有内在联系。英语也不例外,这种联系无非就是:词—词组—句子。许多学生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词汇贫乏,词组不认识,句子不会译。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记单词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提高单词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想学,想记的欲望。我在教学中有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讲解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中Section B 3a中的bush一词时,叫学生查字典后,问学生bush的词义,学生回答“灌木丛”;接着问学生如果将首字母大写是什么意思,我问美国的前任总统是谁,有学生回答“George Bush”。这样做不但拓展了词义,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单词,背单词的兴趣。当然任何单词如果不和其他单词发生联系,就没有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就像砖块,石头一样,如果不把他们砌在一起盖房子,再多也没有用。这就像单词和词组的关系一样,单个单词如不出现在词组中其使
用范围就会非常狭窄,使用率就会很低。例如,come“来”这个单词。他一旦和其他单词组合到一起构成词组,其涵义就远不止“来”。我给学生进行了come一次构成的词组归纳。如:
come from出身于,产于,来自 come back回来
come on(风雨等)开始;举行,演出;(灯)亮,(花)开;进展;赶快 come in进来;到来;存在上市;上台 come across碰到
come along跟去;赶快;进行 come down下降;病倒;传下来 come first在前面,名列第一 come for来拿,来取,来找 come forward涌现
come out 出来,出版;有…结果;开花;洗掉,褪色;罢工 come up走近,走上前来;出现
词组不但增加了单词的内涵,也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任何词或词组离开句子,其涵义是不完整的。come from虽表达了“来自”这一涵义,但他人并不能完全明白你要说什么。只有在句子中,这个词组的涵义才更生动,更完整。
He comes from Shanghai.他来自上海。
This word comes from Latin.这个字来自拉丁文。
The largest and most delicious apples come from Shandong.最大最好吃的苹果产于山东。
如何才能把词、词组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句子中呢?汉语中没有时态的复杂变化,只借助于助词“着,了,过”即可。而英语则有复杂的时态和语态变化。而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则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瓶颈。词—词组—句子,这三点中由于时态和语态,而不能成为一线。因此,要突破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上的这个瓶颈,必须要使学生真正弄明白,掌握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做到运用自如。
汉语中我们说,“他来了。”“他来过。”和“他要来。”这三句话的动词都是“来”。“来”的时间不同体现在助词“了”“要”“过”上。而英语的表达则要通过时态的变化来体现的。
He has come.他来了。(强调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He came.他来过。(动作发生在过去)He will come.他要来。(动作尚未发生)
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是有规律。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以及同各种时态联用的时间状语。例如:
用于一般现在时态的时间状语:every day/week/month/year/summer…
often always usually sometimes… 用于一般过去时态的时间状语:yesterday,the day before yesterday…last week /month /year/summer…two days ago…
用于一般将来时的时间状语: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next week /month /year /summer… 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构成时态和语态的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形式。例如:
work—worked—worked—working—works study—studied—studied—studying—studies go—went—gone—going—goes cut—cut—cut—cutting—cuts 学生只要记住了时态和语态的基本定义,基本形式和标志,再辅之以大量的相关练习,就能随心所欲地运用。造句子的能力也就基本上具备了。
2、注意英汉差异,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法。
许多学生写英文短文,都习惯用汉语去思考。结果写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很拗口,句意生硬,令人费解。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明白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例如:
(1)、英语中的名词:
a.可数名词:包括单数名词、复数名词、规则名词复数的变化和不规则名词复数的变化 b.不可数名词。water,work ,furniture,advice c.名词单复数相同。sheep,deer,fish,swine,salmon d.既能可数又不可数的名词。hair,wood,paper,sand,rain(2)、英语中的代词:
a.人称代词—主格人称代词we, you, they, he, she和宾格人称代词me, your, him, her, us, them b.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yours, hers, his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our c.反身代词myself, yourself, himself, ourselves d.不定代词the other, another, one everyone e.指示代词this, that, those, these f.关系代词that, which ,who, whose, whom(3)学生常常忽视的问题:
a.忽视英语介词远比汉语介词活跃这一特性,用错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一些固定搭配。例如: I don’t know the answer(of)this question.(to)I have a ticket(of)tomorrow.(for)b、常忽视汉语中没有和英语冠词相对应的词语这一特性,常常在使用英语冠词方面缺乏良好的意识和习惯。例如:
()Earth travels round()sun.(The /the)Today I visited the Smiths—my first visit to(a)American family.(an)
c、忽视英语中的一致现象。包括动词与其主语的一致,称谓的一致,主从句中时态的一致等。例如: Help yourself, boys!(yourselves)Either the girl or the boy(have)cleaned the classroom.(has)这些差异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应用的恰到好处。英语写作才能更规范,更标准,更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三、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熟悉文体格式。
习作就像盖房子一样,有了材料,要把这些材料以一定的形式堆放在一起才能形成房屋。如何把句子组合到一起,就成了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给家人写信或写求职信,虽然两者属于同一体裁——书信。但在写作上却有很大不同,家信可以用比较短、比较口语化的句子,用词也较随便,而求职信则不然,所用句子则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不能用口语化的句子,用词要求严谨。以日记的写作为例:日记的写作具体分为下面五项:
1、标题。这一项主要是注明谁的日记。如:A page from Li Ming’s Diary.如果不公开,这一标题可省去。
2、日期和星期。先写月,日,年,再写星期(不用缩写)1996年9月17日,星期二September 17,Tuesday,年可以省去。
3、天气。天气在日期和星期的稍靠右方,常用形容词来表示天气,如:breezy微风的,rainy ,fine later雨转晴,cloudy阴天的,多云的,hot炎热的等等。
4、正文。内容可以抒情,可以议论。
5、时态。多用过去时。
知道上述几点,写作时只要满足这些要求,基本就是一篇符合标准的日记了。
四、要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
1、消除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恐惧感。
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非常怕英文写作,总觉得自己水平不到,能力不够,缺乏自信心。为了避免学生的这种恐惧感,在教学中,笔者从来不搞疲劳战术,始终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安排教学进度,并在写作题材安排上注意难易适度。
2、训练方法的有效性,生动性。
要克服消除学生写作的恐惧感,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和生动性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训练写作时,很少给学生完整的范文。如果经常给学生范文,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写。而是等着老师念范文,自己去背。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背烦的,背烦了就更不愿去写了。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笔者要求学生上黑板上去写。然后加以评改。评改时,一个句子可以多给学生几种表达方式,使学生有选择,增加了写作材料的广度。
3、多鼓励,多表扬。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教学有效果,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切忌:“你写得不行”而是应该说:“好,这个句子用得好”。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去写、去练。有了这种主动性,写作这一教学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要做好写作方法指导。
1、认真审题立意,定文章之灵魂对命题作文必须认真审题,对自由作文必须立好意。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必须具备4个条件:准确、鲜明、深刻、集中。以 “My favorite teacher”为例,文章的主题是关于记叙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因而就不能泛泛谈论老师这一职业或自己的几位老师。
2、草拟提纲,打造文章之骨架审好题,立好意后,就要写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文章布局要做好3件事: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如命题作文中有提示句,还要从提示句的关键词出发,围绕关键词开拓思路,发挥联想,记录下联想到的东西,可以是句子或单词词组,可以是英语或汉语。仍以“My favorite teacher”为例,提纲可以这样写:1)Who is my favorite teacher ? 2)My reasons.3)What can I learn from the teacher?
3、写出段落主题句,理文章之脉络一篇短文的段落一般分为引导段、主题段和结尾段。每段的主题句非常重要,是作者思维的起点,切题的准绳,阐述的对象。看到段落主题句,读者大致了解段落要阐述的内容。段落主题句通常是一个语法结构完整、内容概括、用词简洁明了的单句。通常将段落主题句置于段落的开头,可使文章结构更清晰,有说服力。
4、参照提纲,紧扣主题句,完成各段落,使文章有血有肉。
有了段落主题句后,还需要顺着段落主题句的方向,参照提纲中的思路,从而完成各个段落。引导段要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为主题段铺路架桥。主题段应围绕文章和该段的主题来展开。①确保提纲中段落结构的思路与各段主题句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写段落不偏题,不跑题。②要综合考虑各个段落的内容安排,避免段落内容的交叉。③用好连接词,注意段落间、句子间的连贯性。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而连接词起的正是桥梁作用。
第五篇: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同行们都知道,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我们教师有没有教完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我们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最终目标是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基础,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目的,最终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高和发展。那么,要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施中一点做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明确
新课程要求课程功能要从过去单纯地追求知识与技术,变成同时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根据课程功能改变的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要发生根本的变化。
有效的教学必先要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才能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也才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精读教材,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
二、学习活动的组织要得当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必段体现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的对话,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交流互动中,自主学习、全作交流、探究发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化,问问、答答、讲讲、走过场了事,要提供学生充分展示活动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工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不要进行统一要求的规范训练,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
对一些操作的技巧和思考的方法,最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做到有机渗透即可,不要提出全班一刀切的要求。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尽可能多地说出不同的答案,以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
三、问题情景的设计要有激励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化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激励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欲望。
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如问题的不同场景呈现,练习的不同题材选择以及一些富有游戏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设计,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我们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搬运工,而应是教材的开发者、整合者、编写者,要把新课程的理念、新教材的思想,创造性地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不仅仅要用好教材,而且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课堂评价要全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评价语言要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及。
以上几点仅是自己在学习“国培”过程中的一点收获和平时实践的点滴积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会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热情,不懈钻研,努力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为自己忠职的教育事业而普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