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点滴体会
农村小学语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点滴体会
肥东县实验小学周亚琼
近几年来,本人一直尝试把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积极创设开放式的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工作,实践证明: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的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了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一、传统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网络语文教学的比较。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长着“独角戏”,很少有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应对考试和分数,过分强调了“以(课)本为主”,只是让学生读书,做练习,从而割断了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下去,学生的悟性受到禁锢,学生的个性被泯灭了,灵性被淹没。传统的教育技术的落后是封闭的教育观念的落后。开放的观念把我们带进了多媒体信息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含有对人的较多的研究和对学习者较多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的教学环境,必将给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带来巨大的变革。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可以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可以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也可以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二、农村小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
1、不少教师由于怕麻烦,不想用。因为现在做课件费财、费力,上一节课所需的课件,往往要用好几天时间来制作课件。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许多教师不会用,要上课就得求人。因此,多数学校只有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才使用多媒体,因而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
2.不少学校的教师在实际的CAI课件制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把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这种缺少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农村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语文教学更好的与时代接轨。
语文教学与国际互联网和时代接轨,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资源的短缺,这也
符合如今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如,我在教学六年制第八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由于课文对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讲得多,而对被毁灭的经过和毁灭后的现状讲得少,我针对学生理解较困难的情况,事先将备课时收集归纳的教学信息,体现在网络教学软件中,并且通过教学软件的导航链接指向互联网上的相关内容(如:圆明园复原图,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情境片等)。其中关于“圆明园”的图像、图片、声音相关资料文件一应俱全,并且图文并茂。学生眼界大开,既提高了兴趣,又极大地增长了知识。其实,和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很多,尤其中央电教馆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课件。我们的语文老师只需简单的工作就可由过去的讲授者成为一位“导游”,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向导。网络信息的这种丰富性和即时性特点,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学生虽然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巧用多媒体发掘文章内容结构美。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线索,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而电教手段的运用则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美”的线索、真实表达美。如,六年制第十册《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它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层次特别清楚。教学中,我就运用播放录像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深刻鉴赏的同时,理清文章的线索。我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先完整播放课文录像,再按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分段播放。播放第一遍后,学生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播放第二遍后,学生就能整理出这篇文章的结构进行复述。同一部录像的多次使用,是学生的感受逐次加深,不仅感受到了情境美,而且升华到对红军战士机智、英勇、顽强等崇高品质的认识,深切体会到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美”。
4.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创设教学情景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运用它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拥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火烧云》一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火烧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
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模仿课文说话。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⑵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计算机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三味书屋》,那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要真切理解课文内容会有一定困难。教师事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上课时让学生根据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就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⑶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就需要把十六船泥沙铲入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准备四只相同的大木船,两只先装满泥沙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扣住铁牛,另两只空船分别靠在旁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上,这样原先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就被捞起。原先的空船此时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这样流水作业既可以少花一半时间捞起八只铁牛,又可以不将泥沙铲入黄河,保持河道的畅通”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把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5.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学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⑴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知热情、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①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想象,从而在头脑中设立了一个抽象的学习环境,往往脱离实际。而在多媒体课件中,由于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描述课文故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有利于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资料,尽可能联系实际,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的使用环境有较扎实的认识,再由教师引导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视觉感知带动想象,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很快地抓住实质,而且还留有宽阔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提出问题则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
⑵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离不开知识,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多媒体课件友好的交互环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合理性。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特点,来设置学习的能力阶梯,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学得的知识较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由于学知的过程富有创造性,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就不会墨守成规。
⑶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
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占有和利用信息,对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具有协作功能的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比如:讨论、交流、研究等。该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因此,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总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开展的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材方面,基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尤其,咱们农村小学电教发展不易,每位农村小学教师都有义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提高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最后充分让学生利用信息进行交流、创新。既能促进信息的交互,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又能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知识。
第二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然而为了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品味,资源的拓展更是必要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以偏偏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哲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很多教师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升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那么如何做到依托视频辅助教学,让拓展有效甚至高效,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品味得到提升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入环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学习的最佳途径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绘,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海底世界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本地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见到过海,对海底更是一无所知。缺少对海底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海底的神奇,显然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课件来再现海底。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地观看海底世界奇异景色、丰富物产,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想了解海底世界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在课文里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海底世界再次亲密接触,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和感官的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学习,研读文本。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讲述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描绘的是恢弘的历史画卷。虽然内容丰富,情感真实,但他所反映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优势,可在课前创设情景,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红军强渡大渡河,巧过金沙江,英勇无敌,气壮山河,这一切在悲壮、激昂、气势磅礴的音乐中再现,学生进入了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真切地感受到红军的不畏艰险,英勇乐观的精神。当看到十几名敢死队员在由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上一边铺木板一边同对岸的敌人战斗的情景时,同学们不禁为所有战士捏了一把汗;当看到战士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渡过浩浩荡荡的金沙江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当看到战士过草地陷入泥潭永远没有起来时,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正是利用多媒体,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造了一座桥梁,实现了时空的跨越,让学生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字拓展,使讲解更加丰富
有时教材是一篇文章的节选或改变,呈现的文本内容是单薄的,学生从中进行的解读也是单薄的;有时我们的教学会遭遇难点或重点,于是我们的解读需要超越,于是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一些文字资料补充,这就是文字拓展。文字拓展,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更能走进文字,与文本进行对比整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
当学生在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二自然段,对“褪色”、“过时”等语句进行研读时,教师适时地出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并提出要求:“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时老人自己节俭,对海鸥毫不吝啬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屹立于学生的脑海,此时引领学生再次对文本进行品读,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拓展,使语言更加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讲,写景的文章,以及文章的表达抽象的时候,需要借助形象、多彩的图片,帮助理解文本,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这就需要图片拓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课,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出示多彩的颐和园图片,让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老人与海鸥》,课堂中学生讲到“谈起海鸥老人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有说不完的话题”时,老师出示老人谈论时的照片,生动的眼睛以及动作,结合照片,学生的感悟更加形象。
任老师《盘古开天地》一课中,课前出示风景图片进行语言训练,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风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有效地弥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感悟文本的时候出示了重点句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如感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时,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配合盘古上举天,下踩地的插图,让学生更加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
四、视频拓展,使情境更加真实 为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情境,渐入佳境,有时需要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基调,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那个时空,体验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让情感随着情境而推进,与此共鸣,同时能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使语文更加真实,这就需要视频拓展。
例如在《观潮》一课中多次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观潮,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视频拓展,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理解词句和朗读句子。所以后来的读仿佛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视频拓展引导学生由不愿意读到读出了味,读得意犹未尽,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播放当时地震视频,因为本课故事发生在地震时候,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学生不易感受其中的情景,无法理解地震带给人们的危害与灾难。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故事背景,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环节简短又轻松,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却不可或缺,因为让学生凭空想象是很难完成的,这些视觉资源的引入使语文课平添了生气。
这样动态演示与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使陌生的生字与熟悉的环境和生活经验产生了某种联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除了综上所述的拓展形式外,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结合的形式,例如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口头与图片拓展结合等等,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多通道的拓展,调动多种感官与文中语言进行比照,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现在利用多媒体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拓展,是语文课堂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这种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品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第三篇:浅谈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美术课教学
浅谈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美术课教学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小学 曹洪福
内容提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从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出发,阐述了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如何解决常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从美术欣赏、工艺设计及绘画教学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对培养美术课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审美教育是一次初探。
关键词:美术 学生 多媒体
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历史的航船进入了新世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那么,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电脑多媒体教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
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CD---ROM),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比如:六年级的《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
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二、美术工艺设计课
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因为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供用户使用。
比如说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显示。就以重复构成来说,在电脑中用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曲线工具、圆形工具等)绘出一个基本形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如COPY(复制)——PAST(粘贴),或DUPLICATE(复制)或ARRAY(阵列)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避免了人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
例如:五年级《形的重复》这一课,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把图案进行方向、大小、颜色的变化,再加以动画设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知能力。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总体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利的。
三、绘画教学的新路子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基本上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应用电脑绘画,有着一定的优势。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而让学生了解各个画种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却有是必须的。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
1.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做法。
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动手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基础图案》 雷桂元 《电脑美术》 上海书画出版社
浅谈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美术课教学
单位: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小学
姓名:曹洪福 电话:3366193
第四篇: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仅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从课程功能与课程实施两方面分别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改革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究,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每堂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几何图形,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图形,就可借助多媒体,更加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是形势所需。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体现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
传统的:教师讲授—模仿练习—强化记忆—测验讲评的模式,单纯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而且教师讲授时间长。学生训练时间短,易造成两极分化现象。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新的模式,“提出问题一课件演示(实验)一讨论交流一归纳练习”即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或老师提出明确的吸引力的问题作为导课,接着学生在计算机提供的具有动画的教学课件的支持下做教学试验,促进学习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解释。这样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教师讲授的时间短,学生活动和强化练习时间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能力的提高。同时课件再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作用。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下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作简要说明:直线部分,对称是个重要概念,通过 Sketchboard 的动画功能,形象地表达点对称,轴对称的图像,让学生既能理解对称的特征,又能找到对称的图像或点间的关系,归纳并列出对称的运算式,还可通过对课件的观察,把光线的反射问题,最短距离问题归结为对称问题,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并了解对称在图形中的价值。圆锥曲线的概念很抽象,其轨迹的形成过程,离心率渐近线;平移等需要通过运动的观念理解概念,是学生比较难接受的,需在课件中直观,形象地再现其运动过程。如椭圆、双曲线、轨物线的轨迹是如何产生的,离心率的变化如何影响曲线的形状,渐近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怎样,如何通过平称化简二次方程及平移中变与不变易有哪些,平移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系列直观形象的课件,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实验、猜想、调查等合情推理方式。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多变性、创设实验环境,教会学生善钻研,会思考,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积累是很好的习惯,若把用一单元零散的课件归纳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软件”,既可以让学生自习操作、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为以后教学形成素材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筹建数学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数学课件的构思、制作过程,这样使他们必须先掌握数学知识,才有参与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对课件制作的好奇,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劲头,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爱好和钻研。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设计学生动手做数学实验的环境,能灵活自主地进行变式数学。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
第五篇: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 安徽灵璧一中物理组 李老师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辅助 物理教学
摘 要:多媒体课件的概念、优势,从多媒体课件可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可加强物理规律的应用、帮助分析物理习题,增强实验效果等方面课详细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并对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作用加以精确定位,同时列举了一些现实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几乎无法保证从技术手段上来实现这个目的,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而成为现代教育中的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的含义为:把自己的教学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描述,并存入计算机,经过调试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
2.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有许多的特点及优势,最突出的是它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起来,从而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因此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记忆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 3.1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
高中物理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当抽象的,如电场、磁场等,这些物质抓不着看不见,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 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过程给它展示出来,用不着多加理解,学生一看就清楚了。再如,讲解“波的叠加”这个概念,可以利用计算机把两列波相遇前,相遇过程中,及相遇后就这三个阶段所发生的现象一一模拟并展示出来,学生一看就有了“原来如此”的感觉,作为教师我们还要解释什么呢?
“玻尔模型”以及“氢原子的跃迁”一直是困绕许多学生的一个难点,好多学生在学到这部内容时,感到晕头转向,教师如果能利用三维动画,把电子在核外不同轨道上绕氢原子的运动情况给它展示出来,并模拟电子与光子的碰撞,把氢原子的跃迁过程及条件用计算机展示出来,相信好多学生豁然开朗,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3.2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高中阶段也有很多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因在生活中不易观察或者根本就见不着,而显得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对这个规律理解不了,何谈运用这些规律去处理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适量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到“平抛运动”这个规律时,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先制作一个小球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动画过程,再制作一个相同的小球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动画过程,然后把这两个动画过程合成并展示出来,学生一看就清楚了,原来平抛运动就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再如,“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不过互联网上有一个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完整课件,通过该课件可把机械波在形成过程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前后沿点的带动情况,以及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一一展示出来。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把该课件真接拿过来运用,教学效果相当好。
3.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历年高考中实验均为必考内容,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值。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因为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或是时间、空间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总有一些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接助多媒体的优势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集文、图、声、像于一体,可以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将无声的变为有声的,将微观的变为客观的。
例如,“α粒子散射”实验,一般的学校都没有条件来演示这个实验。就可以利用相关的动画软件先画出原子核,让电子绕原子核旋转,α粒子喷射到画面中,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飞出,只有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返回。把这一过程用计算机直观地模拟出来,学生看后一目了然。
在讲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少数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与大量光子同时通过狭缝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而得出“大量光子波动性显著,少量光子粒子性显著”的结论。
3.4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解题
物理题型复杂多变,市面上的各种复习资料琳琅满目,说成“书山题海”一点都不夸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有效地把物理习题进行梳理、归类。讲透了一种题型,学生对这一类题就有了思路。典型的题型象“传送带问题”、“子弹打木块问题”、“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等等,在教学中若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某种题型运动场景一一展示,那么学生对该题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定能够达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比如,“子弹打木块问题”,可以利用动画计术模拟子弹打木块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子弹的对地的位移、木块对地的位移,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等,利用动画反复演示,并可改变设置,让子弹打穿木块,子弹打不穿木块的情景都让学生看个一清二楚,最后再把该题型加以拓展,如小木块滑上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长木板是不是也属该类问题等,学生用眼观察到的运动过程在其脑海中所留下的直观印象,是纯语言解释所达无法到的。4.多媒体课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因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首先,对课件的定位要准。你制作这个课件的目的是什么,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等,只有明确这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课件毕竟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一个实验,一个原理,一个知识难点的讲解如果可以用其他手段很方便地解决,而且效果一样好,就没有必要耗费精力去制作相关的课件。
再次,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现在互联网上有许多制作好的课件,我们在运用这些课件之前要深入分析一下这些课件的讲解思路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若不适合应该加以修改或整理,使其更好地发挥出作用。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以其独特优势在现在的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熟练地掌握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赵家良,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几个误区,2007年第5期
3、李国平,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的事例与思考,2007年通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