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基本功
性质和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教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要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3、体现开放性。
4、坚持可行性。
语文教学理论及方法:
1、了解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并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2、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提示了语文课堂上教与学的规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评议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评议的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
3、了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特点,并能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
识字教学:教师要了解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教学:教师要了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
习作教学: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家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主要作品《李太白全集》《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他的诗歌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阶级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有《绝句》《迟日江山丽》《江畔独步寻花》。
王昌龄:人称“诗家天子王江宁”。《芙蓉楼送辛渐》《出塞》。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选入《猫》《草原》《趵突泉》《林海》《养花》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家》《春》《秋》。选入《索桥的故事》《鸟的天堂》《海上日出》。
冯骥才: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铺花的岐路》;短篇《雕花烟斗》。选入《捅马蜂窝》《珍珠鸟》《挑山工》等。列夫托尔斯泰:俄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杂志《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俄罗斯读物》,其中《李子核》《狼来了》《七颗钻石》为熟知。选入《跳水》《穷人》等。法布尔:法国人。曾称他是作家,昆虫学家。主要作品《昆虫记》选入《蝉》。屠格涅夫:俄,作品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教材中《麻雀》选自《猎人笔记》。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践法等。依据是: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问题的要点。
接受学习:是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习方案。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依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岁至成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的主要思想:“我们将教些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法?”其中,“教些什么”是最主要的。
1、学习学科的基本机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早期教学,“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3、发现学习。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及基本学习水平层次: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学习动机的策略: 教学吸引: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兴趣激发: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观这两首诗,都不自强课外活动指导,发觉地运用了“乡愁展学习兴趣。反馈和是……”这一句式,评定、奖励和惩罚、请学生仿照这一句合作与竞争、归因指式写一写乡愁。学生导。
句中就出现了“乡愁教学设计环节: 是一杯浓浓的酒”、“指导思想与理论依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据;教学背景分析:月”、“乡愁间故乡那包括学习内容分析、湾永远流淌的小溪学生情况分析、教学”、“乡愁是别离时妈方式与教学手段说妈不断的挥手”、“乡明、技术准备,以及愁是远去时父亲久前期教学状况、问久地伫望”、“乡愁是题、对策等研究说一个人一辈子也走明;本课教学目标设不出的精神之家”。计:包括知识与技这样,在所学的知识能、过程与方法、情上,经过再加工,再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创造,学以致用,受维教学目标,教学内益非浅。
容安排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应附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多媒体资料;教学反思。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综合性学习: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评价的着眼点:
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3、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4、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5、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迁移实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并将运用到实践中去,如《乡愁》教学中迁移训练:综
第二篇:语文基本功考核
语文基本功考核
1、《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布鲁纳著名的教学四原则是(动机的原则)、(结构的原则)、(程序的原则)、(强化的原则)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的新课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被誉为我国“创造教育之父”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
6、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四大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
(六)条,简约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判断(10分)
1、《师德规范》要求我们“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学生自愿买资料,教师从中得点回扣是正当的。(×)
3、家长极力要求老师为孩子补课并愿意给点报酬,这不属于有偿家教。(×)
4、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结果记入责任人的业务档案。(√)
5、时代发展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知识结构。(√)
二、连线(注意最佳搭配)(5分)
布鲁纳 发现学习法 自主探究 杜威 儿童中心论 以人为本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活动课程 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 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
三、选择(5分)
1、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的教学要有(A)(1分)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2、下面的评语主要体现了(定性评价)(1分)
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 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口头检查法 ;
(2)直观检查法 ;
(3)实习检查法。
10、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12、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23、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29、教学方法是指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31、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 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 的广泛的概念。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 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
41、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 通过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或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42、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
43、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44、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设置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
45、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主探索 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46、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家庭的日常生活 情境中、社区生活 情境中以及 工作岗位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 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4、“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决定于部分。受其启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
教材教法(30分)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 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让学生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 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的功能。
第三篇:语文基本功考核
1、《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布鲁纳著名的教学四原则是(动机的原则)、(结构的原则)、(程序的原则)、(强化的原则)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的新课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被誉为我国“创造教育之父”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
6、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四大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有
(六)条,简约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判断(10分)
1、《师德规范》要求我们“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学生自愿买资料,教师从中得点回扣是正当的。(×)
3、家长极力要求老师为孩子补课并愿意给点报酬,这不属于有偿家教。(×)
4、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结果记入责任人的业务档案。(√)
5、时代发展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知识结构。(√)
二、连线(注意最佳搭配)(5分)
布鲁纳发现学习法自主探究
杜威儿童中心论以人为本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活动课程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
三、选择(5分)
1、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的教学要有(A)(1分)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2、下面的评语主要体现了(定性评价)(1分)
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 1
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口头检查法;
(2)直观检查法;
(3)实习检查法。
10、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12、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 三大类。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23、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29、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31、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 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 的广泛的概念。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 等。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
41、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通过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或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42、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
43、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44、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设置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
45、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主探索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46、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的东西,迁移到家庭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社区生活情境中以及 工作岗位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4、“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决定于部分。受其启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
教材教法(30分)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 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 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的功能。
第四篇: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
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
本月的18日,我校举行了语文教师基本功初赛,现将比赛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落实专人负责。由主管教学的李学义校长主管,在赛前两周对教师进行培训,以确保本次比赛能够赛出水平。
二、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很高。
各位语文教师都在赛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抓紧时间进行练习,精心选好诵读内容,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语音方面经常向年轻的教师请教,老师们都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三、比赛情况。
本次比赛,比赛内容分为:诵读,钢笔字,粉笔字三项。钢笔字与粉笔字的内容由学校统一出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比赛的结果来看,三项内容都完成得最好的是于丹老师,其次是韩再坤老师,他们的诵读语音标准,情感的把握比较到位,在书写方面,都能够按照楷书的标准来完成。其余的四位教师在诵读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是书写相对来说不太好。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通过比赛,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教师在诵读时的状态有点不够自然,情感的把握比较欠缺,个别教师的语音不够标准。书写不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制定好训练措施,使教师们的基本功都得到提高。
时集镇中心小学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中学
周秀梅
“基本功”是指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无论什么人,从事何种工作,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练好哪几方面的基本功呢?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语文教师是这门学科的“领路人”,语文老师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到所“领”的学生。语文教师一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可是别忘了,提出这一要求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又如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呢?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反思、探索、总结,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功,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一、练好“听”的基本功
学会倾听是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之一,那么,是不是每位语文老师都会“听讲”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听不应只是听出学生朗读课文中的问题予以评议、指正,更应听清学生的回答,给学生以点拨,引导他们把意思表达清楚,启发他们思考得更深入。如果教师上课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听完后不能站在一个高度去反馈,师生之间只是简单的你问我答,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怎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呢?“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善于倾听,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二、练好“说”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掌握好教学语言基本功。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工具就是“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劣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这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二级甲等以上,课堂语言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用词要精当,要做到“字正腔圆”,杜绝含糊不清的讲解,模棱两可的表述,以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失误或困惑。同时要惜语如金,能用一句话说明的决不用两句话。有的教师上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认真梳理,会发现大多数是废话。教师应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限度的知识信息量,不拖泥带水,不罗里罗嗦,不用“嗯、啊”之类的口头禅,以免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总之,规范准确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起春风化雨般的示范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袅袅,三日不绝,这与生动的教学语言的魅力关系颇大。教师要想讲好课,吸引学生,就不能长期使用的已经僵化而趋于模式化的陈词滥调,而应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旁征博引;精心地选择教学语言,调动比喻等修辞方法,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述人要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状物要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即便是讲议论性文章等,也要力求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性教学语言的特征在于绘声绘色地再现教学内容的特征,从而给学生留下持久的记忆效果。例如,笔者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是这样教导学生认识“歪、尖、尘”这几个生字的:“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即为尖”,“小小的土粒是灰尘”。这番解说生动形象,让人过耳不忘,并且至今记忆犹新。再如,爱因斯坦对一个不懂相对论的人这样解释相对论:“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旁边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的意义。”一个深奥的理论,经他这么一巧妙比喻,就显得浅显易懂,令人恍然大悟,为之拍案叫绝。古语有云:“话须生动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由此可见,生动形象真是语言的生命。
三、练好“读”的基本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又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既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又能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又能加深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其功能是丰富多样的。其实,朗读自古至今就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从前的人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在读上下功夫,他们朝夕咏度,读到后来,文字也就读顺了,文义自然也就理解了。借鉴古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语文教学时间,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会声会色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这样,文章的风采,层次脉络,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叶圣陶先生曾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记得我在教授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写的悼念父亲的文章时。就是采用了美读的手段。课前我进行了反复的朗读练习。同时对教材的谋篇立意作了透彻的分析,向学生指出这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流畅的悼念文章,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加深认识和理解。在范读的过程中,我把文意的延深发展与自己的感情溶为一体,对文章的韵味,甚至逗号、句号、惊叹号,都在声调中做出无形的示意,使朗读理解、朗读技巧、心灵感悟于一体。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思想活动感情变化,紧紧追随着文章的情节发展,不少学生被作者真挚感情的倾泻而深深打动,以情感人的教学目的,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副对联这样提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让人联想到读书是要读出声的,所谓琅琅读书声,由“琅琅”二字,又使人领会到读书时必须抑扬顿挫,要有旋律节奏,自己能沉浸其中,旁人听了,也觉得悦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练好朗读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
四、练好“写”的基本功 语文教师写字要讲究工整、规范,不能出错。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认真书写。我们大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俊秀、流畅的字迹能给人美的感受,同样,规范的板书会给学生以极好的熏陶和影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义不容辞。近几年,我们学校多次举行粉笔字、钢笔字比赛。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书法水平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也存有不尽人意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板书无计划、字迹潦草,乱用“简化字”、繁体字等等,如果长此下去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将使祖国的传统文化走形变样。所以说必须加大书写基本功的训练
语文教师不仅要写好字,更要写好文章。如何写好文章?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不少教师埋怨,成天备课上课都弄得自己昏头转向,现在哪有闲情没事写文章?没错,我们现在确实没多少属于自己的写作时间。不过,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做:首先,写论文、随笔、杂感、散文、诗歌等,从中去体会写作的酸甜苦辣,从心灵深处去感悟生活,阐释人生。其次,教师要常写下水作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感受一下学生命题立意、选材谋篇的难处。只有这样,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或评改学生作文时,才会产生一些新的灵感,从而运用一些新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理念。再次,语文老师免不了批改作文,而作文的评语也是训练教师语言基本功的一块田地。一段好的评语,不仅仅只是“中心突出,材料丰富”之类的话,如果教师的评语恰当精妙,学生看了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锤炼学生的语言也是有益的。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对诗歌的评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便毫不逊色于原诗。总之,在实行新课标和新教改的总体趋势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除具备上述这些基本功外,从其它角度讲,也许还有更多的基本功和技能需要我们勤学苦练、尽快掌握,以推动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