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2 01:5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第一篇: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专题二十 品德养成辅导与问题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转化/学习评价

作业要求:

题目: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要求提示:选取一类或一个你熟悉的问题学生,分析成因,提出你自己的教育转化策略,并依据自己当前掌握的相关知识适当论证这些策略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留作自己今后学习和实践的参考。

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一.“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他的产生与其生活的外在环境息息相关。

1.从家庭因素寻找对策。

2.从学校教育寻找对策。

3.从社会问题寻找对策。

4.从多种外在诱因寻找对策。

二.是从内在心理寻找“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

1.针对不良心理结构寻找对策。

2.针对自卑心理寻找对策。

3.针对心理障碍寻找对策。

4.针对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寻找对策。

5.针对学习困难进行分析寻找对策。

三.是从个案分析寻找“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是经验总结中寻找“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

1.帮扶指导方面。

2.谈心说教方面。

3.契机策略方面。

4.全面总结方面。

五.是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寻找“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

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学生。

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

3.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合理评价问题学生,注重评价的艺术。

4.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启发问题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5.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使问题学生自我转化。

六.对问题学生研究的反思

“四忌”是:“一忌”翻旧帐。“二忌”冷漠处之,对问题学生缺乏热情。“三忌”宽严失度。“四忌”忽略问题学生的潜力,只克其短未扬其长。

“三进、三出、一跟踪”。“三进”即: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学生“;三出”即: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从学生出发“;一跟踪”即:持续跟踪,建立问题学生动态跟踪档案。“三进”是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掌握一手资料;“三出”是在“三进”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具体指导办法“;一跟踪”是检验指导办法的正确性,及时调整日后工作方式方法的中心线。从根源上找到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产生

良好的效果。

1.要重新审视“问题学生”:“问题”是学生人生发展所必需的,“问题学生”的标准是发展的,“问题学生”自身也是有潜力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主观世界。

2.要重新反思转化策略所依据的理论和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问题学生”主观框架的转化思路:第一,调整转化过程,以适应问题学生的资源,包括问题学生的优势、成长的内在力量以及获得和使用他人帮助的能力和认识力。第二,调适转化关系,调适包括下列治疗性过程:给来访者的资源和观点提供空间;提供改变的条件;灵活地反应;调整治疗,使其符合来访者对什么会有帮助的看法;把来访者看作是改变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三,调适转化,使之适应问题学生的改变理论。

3.教育视角中的以人为本(1)教育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其核心就在“人本”,人即是本、本就是人,这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之本。(2)教育应以个人为出发点。(3)教育应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尺度。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一般来讲是,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多动症、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语言不文明、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心理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自卑、早恋、迷恋网络,耐挫性差等。“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棘手的问题。问题学生过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下面结合我平时工作实际浅谈一下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与转化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 我认为产生问题学生应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

①学习智力水平因素。智育落后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上都缺乏良好的内在动机,态度消极,导致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思维反应缓慢,达不到其实际年龄应达到的水平。②意志品质因素。有些问题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表现在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抄袭作业,上课不愿动脑筋,遇到困难退缩。

③是非观念模糊,有些学生是非观念不清,以穿奇装异服,迷恋网吧,看黄色书刊为时尚,以能顶撞老师,打架斗殴,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为“英雄好汉”。

2、家庭原因

①家长行为的负面影响。有的家长不能作自己小孩的榜样,每天沉迷于打牌和吃喝,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更为严重的是家长的行为被孩子耳闻目染,结果导致小孩上课逃课,结伙玩牌赌博,抽烟、喝酒等不良恶习。

②单亲和留守家庭的因素。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家庭和留守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心灵扭曲,日常行为异常,对事非常敏感,逆反心理特别强。

3、学校原因 现在许多学校仍然重“应试教育”,轻德、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为了提高学校的身望,扩大学校的影响,追求升学率,只抓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差生”的教育,这就滋长了优生的自大心理,挫伤了差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教育方法不当,对成绩差的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严厉训斥,无情责难,实行以罚代学,以罚代管。但事

与愿违,受训或受罚的学生产生了自卑畏惧和怨恨心理,最后自暴自弃,越变越糟。

4、社会原因

①拜金主义。学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认为与其在校苦熬,活受罚,不如趁早出去打工挣钱实惠。

②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看到社会上有的人没上几年学或上学调皮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了老板、大款;而成绩好的,受老师偏爱反而下岗,混得不怎么样,看不到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和作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觉得读书无用,从而厌学不学的情绪加深。

③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由于文化管理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盘、网络游戏、色情网站来毒害我们的学生,轻者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行为下流,导致犯罪。

二、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组成部分,与个性倾向性共同组成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在个体素质发展过程中,使个体的素质发展有明确的指向性使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个性倾向性对素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性倾向性只有依赖与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应当充分利用个性心理特征对素质发展的影响,解开其心理的障碍,积极培养良好的个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追循生物进化论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传统,始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改造上,因为儿童时期,其家庭、学校环境对个性成长、学习成效的影响最为典型和特殊,行为主义者自然把儿童的发展、儿童的行为研究当作重要方面。华生本人曾宣称,“历代为骗子、为凶手、为窃贼、为娼妓所生的婴儿,只要是身体强壮,没有缺陷,我们都可以将他们教养成善良的人。”

三、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学生”我就近几年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1、严爱相融,关心、尊重 “问题学生”

由于问题学生意志相对薄弱,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存在问题的克服和矫正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度,不是揪住不放,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是他们最敏感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微笑,少一些威严架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和蔼可亲,切不可总是冷若冰霜,带理不理,讽刺挖苦,流露出厌恶感。教师只有真心爱护他们,贴近他们,耐心帮助他们,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不高,教师在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在备课时考虑为问题学生设计几个问题,上课时让他们得到参与,作业也应区别对待,让问题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高分”的喜悦。其次要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其爱好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组、书法组、绘画组、文学社等,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展示,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会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教育,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与班集体荣辱与共。

3、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由于问题学生身上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他们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细致地观察

他们的行为,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不要轻易发火,要有耐心,真诚对待学生的过错,努力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给他们自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反省中逐步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4、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

问题学生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和学生家长共商教育的方法,形成合力。面对问题较大的学生,如在校外打架、偷东西,应经常借助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派出所等执法机关。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到劳改场去参观,请服刑人员来校现身说法,请法制人员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如2008年4月份我校请劳改场三位犯人来校现身说法,活生生的例子给学生很大的振憾和教育。第三是要动用社会力量清理校园周边环境,让不健康网络远离学生,让不法社会青年远离学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5、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但惩罚不同于体罚,惩罚教育是“另类爱心”教育,是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强制措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提倡表扬、奖励、鼓励的同时,不应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只有正面教育和惩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而且效果明显。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他们每克服或纠正一点问题,取得一点点进步都是可喜而不易的,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因此,我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允许他们有一个过程,对他们充满信心、耐心,反复抓,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各个击破使一个一个具体问题转化,达到问题学生的逐步转化。从而对学生,对社会也作出了一份贡献。

第二篇:班级管理学专题二十作业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一般来讲是,问题学生可分为三大类:学习问题类、行为问题类和心理问题类。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多动症、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语言不文明、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心理问题类学生常见问题有:自卑、早恋、迷恋网络,耐挫性差等。“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最棘手的问题。问题学生过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下面结合我平时班主任工作实际浅谈一下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与转化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我认为产生问题学生应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 ①学习智力水平因素。智育落后的学生,多数在学习上都缺乏良好的内在动机,态度消极,导致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思维反应缓慢,达不到其实际年龄应达到的水平。②意志品质因素。有些问题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表现在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抄袭作业,上课不愿动脑筋,遇到困难退缩。③是非观念模糊,有些学生是非观念不清,以穿奇装异服,迷恋网吧,看黄色书刊为时尚,以能顶撞老师,打架斗殴,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为“英雄好汉”。

2、家庭原因 ①家长行为的负面影响。有的家长不能作自己小孩的榜样,每天沉迷于打牌和吃喝,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更为严重的是家长的行为被孩子耳闻目染,结果导致小孩上课逃课,结伙玩牌赌博,抽烟、喝酒等不良恶习。②单亲和留守家庭的因素。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家庭和留守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家庭的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心灵扭曲,日常行为异常,对事非常敏感,逆反心理特别强。

3、学校原因 现在许多学校仍然重“应试教育”,轻德、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为了提高学校的身望,扩大学校的影响,追求升学率,只抓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差生”的教育,这就滋长了优生的自大心理,挫伤了差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教育方法不当,对成绩差的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严厉训斥,无情责难,实行以罚代学,以罚代管。但事与愿违,受训或受罚的学生产生了自卑畏惧和怨恨心理,最后自暴自弃,越变越糟。

4、社会原因 ①拜金主义。学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认为与其在校苦熬,活受罚,不如趁早出去打工挣钱实惠。②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看到社会上有的人没上几年学或上学调皮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了老板、大款;而成绩好的,受老师偏爱反而下岗,混得不怎么样,看不到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和作

用。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觉得读书无用,从而厌学不学的情绪加深。③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由于文化管理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和光盘、网络游戏、色情网站来毒害我们的学生,轻者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行为下流,导致犯罪。

二、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转化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组成部分,与个性倾向性共同组成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在个体素质发展过程中,使个体的素质发展有明确的指向性使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个性倾向性对素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性倾向性只有依赖与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出来。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素质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应当充分利用个性心理特征对素质发展的影响,解开其心理的障碍,积极培养良好的个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追循生物进化论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传统,始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改造上,因为儿童时期,其家庭、学校环境对个性成长、学习成效的影响最为典型和特殊,行为主义者自然把儿童的发展、儿童的行为研究当作重要方面。华生本人曾宣称,“历代为骗子、为凶手、为窃贼、为娼妓所生的婴儿,只要是身体强壮,没有缺陷,我们都可以将他们教养成善良的人。”

三、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如何转化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学生”我就近几年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1、严爱相融,关心、尊重 “问题学生” 由于问题学生意志相对薄弱,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存在问题的克服和矫正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度,不是揪住不放,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是他们最敏感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微笑,少一些威严架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和蔼可亲,切不可总是冷若冰霜,带理不理,讽刺挖苦,流露出厌恶感。教师只有真心爱护他们,贴近他们,耐心帮助他们,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不高,教师在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在备课时考虑为问题学生设计几个问题,上课时让他们得到参与,作业也应区别对待,让问题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高分”的喜悦。其次要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其爱好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组、书法组、绘画组、文学社等,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展示,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会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教育,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与班集体荣辱与共。

3、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耐心引导,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促其转化由于问题学生身上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他们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细致地观

察他们的行为,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不要轻易发火,要有耐心,真诚对待学生的过错,努力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给他们自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反省中逐步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4、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家校社会配合做好转化工作问题学生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和学生家长共商教育的方法,形成合力。面对问题较大的学生,如在校外打架、偷东西,应经常借助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派出所等执法机关。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到劳改场去参观,请服刑人员来校现身说法,请法制人员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如2008年4月份我校请劳改场三位犯人来校现身说法,活生生的例子给学生很大的振憾和教育。第三是要动用社会力量清理校园周边环境,让不健康网络远离学生,让不法社会青年远离学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5、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用适当的惩罚促进转化工作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但惩罚不同于体罚,惩罚教育是“另类爱心”教育,是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强制措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提倡表扬、奖励、鼓励的同时,不应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只有正面教育和惩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帮助的,而且效果明显。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他们每克服或纠正一点问题,取得一点点进步都是可喜而不易的,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因此,我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允许他们有一个过程,对他们充满信心、耐心,反复抓,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各个击破使一个一个具体问题转化,达到问题学生的逐步转化。从而对学生,对社会也作出了一份贡献。

第三篇: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达朝鸿,该生性格内向、执拗,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遇到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铅笔盒、板凳、簸箕都是他打架的工具,同学们既讨厌他又畏惧他。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充满仇视心理。在家中,家长对他毫无办法,不敢严厉批评,稍一管教就乱发脾气,轻则将书本撕烂,重则离家出走。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很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还经常无故不到校。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自尊心很强,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很强。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问题的症结:解读这个学生

1.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原因

孩子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为了生意对他照顾不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母亲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再加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弟弟,对他有所关注。父母反映,自从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就觉得他是家中失去了关爱,父母心里只有弟弟,不爱他。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怕父母抛弃他;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在他心中,爷爷生前对他的爱被无限放大,而父母对他的关爱被他曲解为嫌弃。弟弟成了他的仇人,抢夺了他的父母,看弟弟左右不顺眼,经常趁家人不注意欺负弟弟。当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时,母亲又屡次欺骗老师,帮孩子“过关”。性格孤僻偏执,不能与人友好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他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集体原因

该生所在班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活泼,性格外向。他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又爱动手打人,下手较狠,全班同学不愿意和他交往,怕受欺负,孤立他,这种态度导致他失去了自尊,因此自闭,内向脱离群体之外,他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孩子时期是个争强好胜的时期,若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面对这个孩子,虽说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但收效不大。后来,我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掘他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因而,他没有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周围给予他的温暖,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另眼相看。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他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他的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

4.评价原因

其实,该生形成后来的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缺陷以及班级的不正确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据我了解,像“你真没用!”“你真笨!”“你真不可救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些不负责任又大伤孩子自尊的话怎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呢?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要害了孩子一辈子。

三、问题的解决:转变该生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他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不是马上只抓他的成绩提高。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就像这个学生,你若眼睛只盯着他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长,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他的成绩,让他尽情地玩耍,尽可能多地让他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他的心情变好了,也喜欢讲话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这就为转化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自我检讨,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父母,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情、理、导、引”相结合,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以学生的兴趣特长作为突破口

通过平时的观察、家访、与该生的交谈等途径,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车,家中没事就把自行车拆了,重新安装,还帮着他爸爸修理农用车,车上的各种配件都能一一叫出名堂,曾在习作《我的梦想》中写道,他以后要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所以,我鼓励他参加学校开展的班本课程--“航模组”,并和负责该组的沈老师说明了他的情况,希望沈老师能多关注,多表扬,提高他的自信心。后来,沈老师反映,他在航模组装和设计方面有天赋,活动时兴趣高涨,尤其是被评为组长后,他还能主动帮助其他组员,出谋划策。从那以后,他很少有无故不到校的情况,欺负其他同学的现象也减少了,期末课程展示的时候,他设计拼装的“理想号”航空母舰被评为一等奖,在颁奖时,他笑了,虽然还不够灿烂,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笑脸。

3,携手合作,形成长久竞争力。

被同学排斥在外的打击是很大的,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被同学排斥在外还需要同学的帮助。我首先注意到他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该生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他的特长是体育,班长也是体育健将,因此他们结成好朋友。其次开展主题班会:“撒播友谊的种子”,“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引导同学明白像浩宇这样的学生,自卑、压抑、怕交往的心理形成是长期的结果,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他的进步,帮助他从封闭走向交往,从自我走向群体,以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

4.实施的效果

经过长期的努力,他与以往不同的是和同学交流多起来了,课堂上敢于举手了,大家不笑他了,现在还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这一切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语文、科学、数学都有明显的进步,但英语还是比较差。这还需对他进一步的关心和引导。

四、反思与讨论

1.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2.通过对这个教育案例分析,我深刻感受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过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奉献爱心,继续反复、耐心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教师要以正面的形象吸引和感染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与学生从内心情感上达到共鸣,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一种完善的情感生活和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进步的主动性。要与问题4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情感交流,心对心地进行情感启迪,发挥情感教育的教化功能,问题得到了转化,教育也就收到了成效!

3.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人对人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况且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教师的教育智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教师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切忌以分数为唯一亮点妄自评价学生的好与差。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背景,包括他的遗传因素、家庭影响所带来的在智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表现,了解学生并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去尊重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日常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中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是我们履行育人使命的逻辑起点。

第四篇:有关“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有关“问题学生”成因分析的文献综述

1、“问题学生”的界定

1.1 对“问题学生”的定义

这里所指的“问题学生”并非那些有犯罪经历或精神上有严重疾病必须经过医治才能正常生活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在学习、性格、思想道德等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障碍的学生。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情境或某个时期中,暂时遇到自己独立无法解决的困惑,从而与自己平常表现相“异常”的学生。①这些学生的“问题”只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某种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并不是天生愚顽,不可救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业、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偏差或不足。1.2 “问题学生”的主要特点

和其他学生相比,这些“问题学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逆反心理强。常常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总想显示与众不同的自我表现,渴望被人关注,以放弃学习,违纪捣蛋、顶撞他人,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英雄壮举”来引起老师和同学、家长们的注意。

其次,意志薄弱,不求上进。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即使他们知道对错,有时也有强烈的进步意识,但由于受到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束缚,他们在转化过程经常出现反复重犯的现象。久而久之,由于缺乏毅力,他们便产生了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

再次,极度自尊和极度自卑并存。这类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自尊心,甚至自尊心会更强些。但是由于学习或者思想方面的障碍,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在内心深处有着严重的自卑情绪,而表面上又往往表现为傲慢无礼,自以为是,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常常表现为行为偏激,经常不遵守学校纪律,有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

2、“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

车文博教授认为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在中小学学生身上常见的各种不利于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它是品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对象。南京师大孙煌明教授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偏差行为。可见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生问题行为定义。但从行为学的角度可把他们的“问题行为”归属如下几类。

一是“懒惰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上课心绪不定,学习情绪化比较严重,不热心公务,考试作弊,有的甚至连作业都懒得做。为了应付作业检查或老师及家长的要求而出钱请人代劳。

二是“暴力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好冲动、行为鲁莽、固执,做事随心所欲,时常为一些小事骂人、打架,喜欢无论什么事都用武力解决问题。

三是“冷热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做事凭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积极、主动得可爱,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无动于衷,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小动作多、干扰其他的同学学习,有时别人去做时反而会嘲笑,甚至阻止或捣乱。

四是“离群型”。这些学生生性孤僻、不合群、胆怯、害羞、自卑、自责感强,做事缺乏信心,不敢试验。总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3、“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对引起问题行为的原因,很多学者都进行来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观点可以概述如下:绝大多数学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行为的成因极其复杂,它既受社会环境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它是行为主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和环境与教育等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学生的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3.1 外在因素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类也不例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都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比自然环境大得多。而学生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中社会环境包括具体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等,本次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区环境对我国“问题学生”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3.1.1 家庭环境——重要作用

霍金芝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与儿童问题行为高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低或个体经营者家庭、住房条件差、经济水平低、有不良生活习惯、与长辈共同抚养子女和对子女无社会交往培养等都是我国中小学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极为不利因素。赵克林也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方法以及行为的影响,是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本问题。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关重要的。王玉凤等人的研究发现,主干家庭②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核心家庭③次之,单亲家庭④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主干家庭规模比较大,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需要扮演多种角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进行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等等。单亲家庭不论是父母病逝还是离婚,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缺少健全的父母保护和家庭成员之间友好相处的体验,因此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或忧郁心理,进而出现行为问题。当然,任何一种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父母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家庭特有的优势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3.1.2 学校环境——主导作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意味着学校为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工作上的错误,如少数教育工作者由于教育观点上的错误,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蔓延与恶化提供条件。总之,学校教育不能凌驾于儿童发展规律之上,而是要关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现存的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盲目的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多数中小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有碍身心发展。很多学校不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标准,而是以分数和成绩为指挥棒,“重教书、轻育人”,忽视对学生特别是对存在这样或那样缺点错误的“问题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品德行为的严格训练,那么学生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2.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

3.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师生关系疏远、沟通不足,教师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向,导致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4.同伴团体的影响。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

5.“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于管理,做到面面俱到。往往容易产生放弃部分“问题学生”的思想,最后导致学生也自暴自弃。3.1.3 社区环境——长期作用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究其原因,是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下、在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下,由各种消极因素随着身心的成长而长期缓慢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欺蒙拐骗有所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所泛滥,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腐朽没落文化和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时刻腐蚀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盲目追求时尚、个性,偏离了正常的学生生活。3.1.4 小结

这些外在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不能任意将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绝对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必须有机结合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利用、整合、优化它们的积极因素,控制其中的消极因素,这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更有效的作用。3.2 内在因素

“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用心、精力不集中,没有耐心,纪律松散。一些“问题学生”内心深处也有要求上进的愿望,但缺乏持久的动力和毅力。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动摇后退,结果良好的愿望总是不能如期实现。有的学生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和矛盾,便手忙脚乱,想不出应对的措施,只好采取消极应付或过激的办法。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养成了他们处处自我为中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的位置去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遇到不顺之事,不能以平常心坦然处置,而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学生”。

4、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成因的分析,我国学者提出了很多转化“问题学生”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爱的教育,了解、宽容学生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的实验启示告诉我们,永远对学生抱着期待,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更是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爱心和期待,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那么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教学行为都是积极的,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抱着失望的态度,就等于是对这些学生贴上落后的标签,而教师对该学生的消极态度和情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热爱孩子。这种爱不仅仅是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爱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神圣的。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对身边的人存在不信任和排斥,行为上拒绝合作。这时我们不妨来个换位思考,揣摩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缺点,俯下身来听听他们怎么说,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给他们以尊重,让他们从心底里接纳了你,把你当作了朋友,教育转化工作便有了成功的可能。4.2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理念统一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相互支持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大教育的任务和使命。

4.2.1 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家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缺乏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面对着自己唯一的孩子又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仅着对孩子的爱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尤其是在某些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绝大多数隐瞒在校的真实情况而不愿让家长知道,家长对子女的表现情况不清楚,最终导致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脱节。学校教育必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增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康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等。家校合作教育就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4.2.2 从学校教育的现状来看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的根源都是家庭,不同的家庭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所以学校必须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最大程度上与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一致,取得家长的支持,减轻学校教育的难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改善教育策略,强化教育效果。4.2.3 从社会教育的现状来看

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学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接纳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整治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站或者电视节目中低下的内容,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纯洁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人才尽责。

上面提到,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因而教育策略也应该是综合性的,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紧密结合,扬长避短。【结论】

近年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弃之不理或者无可奈何,而是积极寻求教育的办法。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针对“问题学生”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教育策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问题学生”成因的分析大多数归根于外在原因,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最为关注,但是对其他外在因素,比如社区环境等因素重视明显不够。专门研究“问题学生”内在原因更少,这对教师运用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造成一定的错位选择。这是有待提高的一个方面。【注释】

① 武永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11期

② 主干家庭,在中国,是指有两代以上,每一代中只有一对夫妻组成的家庭。这是中国较为普遍的家庭结构之一。

③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④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类型。是由于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参考文献】

【1】 霍丽娟.“问题学生”的成因与道德教育研究[J]中国知网 【2】 刘明芳.调控行为 健全心理[J]中国知网

【3】 虞雪华.“扰乱型”课堂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及矫正[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6月

【4】 杨彦勤 辛全才 赵延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转化[N]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10卷第2期

【5】 李燕青.“问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中国知网 【6】 武永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11期【7】 胡麟祥.班集体建设与“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中国德育2007年10月,第2卷第10期

【8】 陈效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的实证研究[J]中国知网 【9】 曹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嬗变及其研究[J]中国知网 【10】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知网 【11】 杨福义.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9期 【12】 李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知网

【13】 夏帮谷 刘素琼.学生“德育问题”的类型及成因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9卷第2期

【14】 崔新民.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行为及其意志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知网

【15】 高旭灿.中学“问题学生”教学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知网

【16】 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知网 【17】 赖国强.试论社会环境与年轻一代的教育[J]广西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8】 陈好毅 李艳秋.优化环境重视人才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2月第19卷第6期

【19】 柳斌 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8月

第五篇: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分析

一名吸烟学生的转化

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王春升

2009年,我接任了高二五班班主任。一名很普通的一个男生,普通的你就不会对他很关注。学习看起来和其他学生没什么差别,很努力,但成绩一般。但是一天,他在我身边走过时,他身上的烟味一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并没有立即责问他身上为什么有烟味。而是问了他周围的一些同学,他是不是有吸烟的习惯。周围的同学均说没有,没发现他吸烟,如果吸烟,很可能是最近才开始吸的。很快,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当场发现了他吸烟。他低着头跟着我走进了办公室,他很明显知道吸烟是不对的。我问他吸烟在学校是什么样的处分,“留校察看”他知道学校的纪律。但为什么还吸烟呢?他低头不语。你有吸烟的习惯吗?“没有”,家里出现什么问题了吗?“没有”,和同学有矛盾了吗?“没有”。学习压力太大了吗?他不说话。这让我感觉到找到了问题的所在。然后我给他讲了一番道理。现在是高二刚开学,高一没学好没关系,只要高二认真学,还是能够给把成绩赶上去的,我相信你!另外学习要有恒心,贵在坚持,同时吸烟有害健康,违犯学校纪律。他频频点头,并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会改正的。谢谢你”我自认为给他讲了那么多的道理,又明确了学校的纪律。他会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应该会纠正自己的错误。但是,过了一天,政教处的教师通知我,这名男生又吸烟了。我当时真想训斥他一顿。但我马上有意识到,单纯的训斥解决不了问题。我冷静下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师,我不想上了” 高二刚开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怎么就不想上学了,我听到了这句话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联系到他的家长。他母亲告诉了我家里一些情况:他们家庭条件一般,父母的工作不是很好。但为了他的学习,家长给他买了多种学习资料,同时还请了家教为他辅导。家长希望他能够学习上有大的进步,高三能考上大学。我听了这些,家长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咋么会促使他不上学了呢。我又问了这名男生。男生说,从高一结束后的暑假开始,他母亲就给他聘请了家教,他也知道父母不容易,如果不努力学习,很对不起家长。但是开学以后发现,由于自己的基础太差,有几门课还是跟不上。母亲虽然并没有要求自己在班里面一定考到什么样的名次,但至少要有进步。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很努力,自己有时上课还听不懂。马上要到的期中考试,可能考不好,在班里的位次可能还要下降。感到对不起家人,同时又要遭受母亲唠叨和责备了。所以产生了不想上学的念头。通过与该同学和家长这次较为深入的会谈。我感觉到这名男生并不是不愿努力,不想上学。而是由于内向的性格,脆弱的心理,面对父母的期望时,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让自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母亲的急于求成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焦虑,让他要通过吸烟来排解。随后我和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谈,特别明确了学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学生成绩的波动如果不大,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摆脱功利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当着我和男生的面,承认了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孩子能给予谅解。同时希望孩子能及时将内心的话和其沟通。家长态度的转变,使该男生去掉了心结,吸烟问题解决了,不想上学的念头也取消了。同时我根据该男生办事认真特点,安排其担任劳动委员。加强其与同学的沟通,弱化其内向的性格。

启示: 做学生工作,尤其是问题学生的工作,应该坚持“三个统一”: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我们的教育要求相统一,严格要求和倾情爱护相统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统一。只要我们给这些学生再多一点关爱与尊重,再多一点理解与宽容,再多一点信任与欣赏,再多一点耐心与坚持,相信,奇迹就会出现。

下载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的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案例: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少的就是自信。对于问题学生来说,由于某些问题的存在,很有可能经常受到......

    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精选五篇)

    浅 谈 问 题 学 生 的 转 化 策 略 高二(2)班 王丽媛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饱尝了教书的甘苦,也饮够了育人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对......

    关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关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一) 了解学生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转化教育好问题学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教育能做到知人而教,以情助教,这样的教育成功的机会就......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

    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杨斯 [摘 要]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能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可以相信,除弱智以外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任何一项学......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从未来来看,它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把问题学生转化成才?我相信: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像春风化雨一般地去温暖他们,问题学生的转化是能够实现......

    问题学生转化

    一:问题生姓名及存在问题 学困生有的在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尤其是差在基本技能及创造性发挥上。因此,转化学困生工作重点放在转化学生的自信心及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