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名校一盏灯
名师名校一盏灯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不惑之年,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世人对教师期望值的升高,面对见多识广、精灵古怪、满脑子问题的学生,要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做到不误人子弟,无愧于良心,自感的确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一直希望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我这一愿望。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和专家、教授、名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参观了名校,观摩了名校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评课,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的具体操作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两点汇报如下。
一、把名师当做一盏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前,听过不少名师的优质课、观摩课,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积极的多元评价;一唱三叹的排比导读;咬文嚼字式的品词析句;还有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介绍„„总之,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常常被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入微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所深深折服。慨叹之余,不仅沉思:名师为什么能把课上成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非常赞同《小学教学》2009年第5期中《我们该向专家
学习什么》一文的作者朱荣霞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专家“钻研教材的精神、艰辛磨课的精神、海量阅读的精神”。可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却实在有些迷茫。
此次培训中,听了武凤霞老师《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武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具体应该怎样做,读那些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智慧,并告诉我们怎样去读。武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怎样解读文本,怎样掌控课堂的学问。还有何风彩老师、郭文祥老师,周雁翎老师,都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成长的经历、成功的经验。使我如沐春风,受益颇多。今后,我将把这些名师的做法作为教学的指路明灯,沿着这些名师所指的道路不懈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像名师一样创设出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让学生也能在欢乐中成长;像名师一样营造出最具氛围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也能感到学习的幸福; 像名师一样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像名师一样拥有最能打动学生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喜欢倾听。
一、把名校当做一盏灯,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的影响,使学校和老师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应用,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而忽视了语文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和读书兴趣的培养。虽然现在素质教育表面上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学校、老师基本上还摆脱不了老的窠臼,还是在走以前的老路。我们痛心地看到好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乃至大学
生,不会握笔,不知道握笔的正确姿势,不知道书写笔顺的比比皆是,他们写的字歪七扭八,不堪入目,简直是糟蹋祖国的文字。老师改起作业来,头晕眼花,心情郁闷,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至于读书方面,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都开始倡导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好像已经比较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好多学校是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农村学校。好的学校,负责任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读背一些古诗而已,所以读书活动并没有正真开展起来。
此次培训中,我们参观了郑州市金水区试验小学,惊喜地看到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就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学生的字字体端正,结构合理,笔画规范。参观的老师无不发出啧啧赞叹。我们还观摩了一年级老师的写字课教学,看到他们教学生写字时那么认真,首先要学生口述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握笔姿势也要口述,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横画的长短、位置,竖画的悬针、垂露的区别,以及勾的大小方向都要口述出来。另外听他们介绍他们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用橡皮,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书写、不出差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个学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也观摩了他们学校老师的阅读教学课,二年级的绘本课外书的阅读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六年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以了解三国人物和感受三国兴亡史为中心的游戏进行得妙趣横生,教室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和
热烈的掌声。课间,我们参观了学生的作业展览,看到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上面特别显示出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生动、有趣、感情自然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五六年级的作文更是训练有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都由学生先行批改,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以及努力方向,再由老师做最后把关。我们还看到学生平时开展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籍,有《上下五千年》《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成长故事》《窗外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等,每一本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孩子的认真阅读后的感悟。看到这些每一个参观者都感慨颇多,赞叹不已。不仅如此,作课老师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成功经验。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强调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名校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重视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做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我们的学生怎能不终身受益,何愁学生写不出一手漂亮字,何愁学生写不出一篇篇文思泉涌、生动感人的文章呢?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把握了最新的教学动态,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以名师名校为楷模,把他们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明灯,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小学语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街区马固小学孙桂花
2009年5月26日
名师名校一盏灯
孙桂花
上街区马固小学
2009年5月26日
第二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所谓名校,就是在教学和管理,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很有名的学校。就是说名校的造就不能由名师造就
乍一看,二者关系很大,老师教学上出了名,自然是因为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所以才会出这样的名师。类似于时事和英雄的关系。与其说名师和名校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而我却认为这更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名校就像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社会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我们承认人的作用,但那是在承认环境的条件下,不能撇开环境,一味的强调人的作用。因此时间久了,这所学校自然也会被成为名校。因为这所学校有名师。一说某某名师出自某某学校,人们自然会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颇有点“夫贵妻荣”的味道。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说,一个学校真的出了名师,就会成为名校?我认为,这有点绝对化了。最起码,这样的学校是没有根基的。
原因如下:第一,名师是个体,学校是整体,一个人的出名,不一定会带来整体的改变,即使学校一时名气大了,但由于没有“后援”,时间一长,也就烟消云散了。第二,如果这位名师离开了这所学校,那么,名校还能被称为“名校”吗?也就是说,这种名校是没有坚实基础的。
当然,我不是否认名师在创建名校过程中的作用,而是想说,在创建名校过程中,名师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过于依赖它。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场辩论中我方持的是名校造就名师,到底什么样的学校称之为名校,什么样的老师称之为名师呢?所谓名校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机构,而所谓名师则应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基本功,鲜明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育工作者。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教育工作者,没错,工作。老师的义务是将学校这个教育机构的思想发扬光大,而所谓教育机构则包括教育工作者,正是因为学校本着教育的宗旨才会有教育工作者的出现。老师以前是学生,当他是学生时,在良好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培训,之后成了老师,既然连成名师之前的老师都是因为有学校的才出现的,那么之后的老师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我方的观点再明白不过,名校造就名师!
老师客观的来说只是一个职业,而名师只是他将这个职业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生动,比如上课的质量,本身的道德修养,于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使之成为优秀的教师,最后赞扬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成了名师,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将自己的运作模式发挥好了,于是帮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那么顾名思义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好企业,于是这个企业再接再厉他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多,名气就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一个名企,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个企业能够成为名企呢?就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个推动作用,而一个好企业或者说一个名企就能造就一个社会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企业仅仅是社会管辖的一部分,企业在社会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改善自己,于是最终才走向成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企。所以名校造就名师就好比以上事例。
我们再来一条实事政治,在“十一五”规划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事实素质教育,一切以人为本,追求教育本真,有为治标,无为治本,高举质量大旗,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形成办学特色,以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像“质量+特色,创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大家请注意,邓爷爷再三强调的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是学校?要按正方的观点,邓爷爷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几个名师,再创他几个名校。这样不更省事吗?可事实不是这样,白纸黑字的文件写明了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正是因为邓爷爷知道,只有一个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除学生外,老师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所以我方再次强调:名校造就名师!
名校之所以有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办学特色,二是文化背景,学习氛围,三是教学效能。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很难集三者于一,有的学校即使经历百年的历史,也不能达此,如果说仅靠几个名师就想达到这种境界,那我不得不怀疑此命题的真实度。
名师,很多时候,要看如何形成的。如果名师仅仅有名师的称号,而没有名师的内涵,怎么能够称之为名师?离开了名校,名师的内涵又怎么获得呢?离开了名校,名师的真正优势又怎么发挥呢?发挥不了优势的教师,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师呢?
如果是因为在校期间,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那么这样的名校里的老师就是我们最期待的名师了。
再比如,北师大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师范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名师的一号种子啊。所谓一般结论,就是能够普遍推广适用的,那么,对方辩友觉得是名校造就的名师多呢?还是名师造就的名校多呢?结果想必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名校出名师!
第三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我是这样打造名校的
运城中学
黄孟强
运城中学是山西省原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劳模单位、省示范高中、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多年来,我们紧扣“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总目标,依据“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办学理念,激励教师终生学习,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力培养具有全球眼界、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运中获得成功,让每一名学生从运中展开腾飞的翅膀。高考达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有10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学,140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运城中学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之所以成为一所三晋名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正高级职称1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1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23人,省级教学能手31人,省级骨干教师28人,运城市名师1人。在多种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都自信满满,成绩优异。2014年,共有45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其中阴磊老师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教师,李彩娟、李海霞老师被确定为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运中的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校长,自己首先应该是教育者、引领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执政理念和过硬的执政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广泛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一、坚持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的终身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筑牢这条教育底线。仅在去年,我们就先后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来校作“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与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上海七宝中学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为教师做心理辅导培训讲座,北京清华附中赵谦翔做了题为“敬业、创业、乐业”个人成长规划讲座等,同时,多次开展 “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扬师风”系列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教师“安于其业、乐于其业、勤于其业、精于其业、日新其业”,努力造就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幸福感。抓好“五业”,全力为这五业服务,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就是为队伍建设养精、聚气、凝神。
二、坚持平时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教学科研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决定着高效课堂建设,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也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加大教研密度,才能确保课改方向不走样,才能及时排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生成。我校的学科教研方式为“一周一小研,一月一大研”。我们对学科教研时间进行了细致规划,每一年级的每一学科一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一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三个年级的同学科教研。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又观照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同步交流,共同提高。
三、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相结合。课改要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和平等首席,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驾驭新型课堂的能力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要因素。每一,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力行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积极推出崭新的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全程评价和指导。随后依托赛讲活动开展教研,各学科组组围绕课标、教材、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争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教研阵地。
四、坚持“手牵手”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对于进校不满三年的教师,我们为其指定专任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导师相互听课。导师必须要有听课记录和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在听导师课的同时,还要对导师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听课资料展览,对于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师徒对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伴互助是每个学科组内教师自主形成的学习团队,主要是在平时针对某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协作,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提高。这种教研方式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五、坚持读书引领和交流反思相结合。五年来,我们坚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精神品位。在倡导教师个人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教师发放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坚持每月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教育专家的书籍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构建、新课标的解读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以案例或经验的形式发表在我校的校刊杂志上。截止今年底,《教育科研通讯》已出版86期。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升。
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近5年来,我们先后派100多名教师前往英国、北京、上海、江苏、宁夏等地见习学习2周到一个月,通过和名校教师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丰富学养。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黄厚江、陶维林、商友敬、郑杰、平克虹、白涛、叶佩玉等几十名教育专家来我校,以亲自授课、诊断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视点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人的成长质量。要想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得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高远的追求。走进名校、走近专家,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名校是教师珍惜的乐土、教师成长的热土、教师发展的沃土,名师是名校的魂魄,运城中学正是通过大批名师的人品、学识、风度、气质等精神凝聚成了名校的招牌。
第四篇:名校名师名卷1
试卷
(一)一、题目类型及所占分值
二、填空题及选择题涉及知识点分析及分值分布
三、解答题提示及误区分析
四、试卷整体分析评价
第五篇:名校名师校本研修经验谈
名校名师校本研修经验谈
向名校学习校本研训一体化 长沙教育学院 张思明
在名校参观,作介绍的校长都会自豪的告诉参观者: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异,在所处的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后,还会列举若干年的中考排名表,增强说服力。
在名校参观,作介绍的校长都会自豪的告诉你:我们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有多少多少人在全国、全省教学竞赛中获奖,本校有多少多少个省市优秀教师。
当然,这些肯定都是事实,不容置疑。优异的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是我们羡慕的。但是,名校的办学条件不见得生来是最好的,名校教师的基础也不见得是从来就好的。那么,名校的优质量、好教师从哪里来呢?以校为本,研训一体,是名校的共同经验。
一、从问题入手,找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
校本教研要以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的成果要服务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名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恰恰是校本教研的着力点。
东庐中学作为一所普通中学,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并每每以失败告终。学校也曾进行过“企业化的管理”、实施“分班、分流教学”、“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没有给学校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反而还带来常规项目多、定量考核多、教师编造材料多、应付检查多、教师无效劳动多等一些新的矛盾。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产生就是以上述问题的解决为目标,在实践中领悟素质教育的精髓和新课程的教改理念,不断地实践——反思——创新的结果。
洋思中学原本是一所由5个自然村联办的地道乡村学校,学校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一句充满教育哲理的口号,其实,也是办学过程中的无奈。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后果是两个:一是没有可教的学生,学生都流失了;二是没有可教好的学生,因为教师外流、生源差,不能教好。要想保住学校,就必须专门研究“差生”的教育,这样,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绝活。
后六中学也是在面临拆拼、办学条件艰难、设施设备简陋、师资严重短、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加班加点,不上晚自自习,走上了教职工工作负荷相对较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的成功之道。
二、从教师队伍的培养入手,抓住校本研训的核心
从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来讲,共有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媒体。从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来讲,分为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无论从要素和过程来讲,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培养,分为个体培养和群体培养两个方面。个体培养要注重个体素质提高、促进专业发展,群体培养要注重教师群体发展,共同成长。名校的校本研训抓住了教师培养这一核心要素。
名校建立了一套促进教师个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机制,以集体备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究等活动为基本活动形式,而且各有绝招。洋思中学230名教师中,平均年龄只有30岁,学校引导每个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出台了洋思中学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管理办法。学校抓住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这一核心,采用“两课一评”、“一课多评”“天天公开课”、“新学期人人上一堂改革课”、“外出展示课”、“新教师备课比赛”等多种手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正是在教学实践、观摩和反思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三、从自我反思入手,实践和改进教育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也曾形象的说:“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新陈代谢”。可见,教师要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必须不断在学习中工作,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反思是学校不断明晰办学理念的必由之路。名校的发展就是学校不断反思的结果。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全国有名,但绝非一日形成的,经历了自编“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的尝试——运用“导学卡”预习的尝试——“目标教学”和“统一教案、师生共用”的实验——“讲学稿”的正式产生四个阶段漫长的过程。
反思是学校不断改进教学的必由之路。名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结果。后六中学在反思中,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最朴素的基本要求:不要“看上去很美”,要实在的效果。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以教学难度7∶2∶1中的7份为主,教学对象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的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益。反思是教师成长,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洋思中学“草根化”教育科研的系列成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教育案例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教学案例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教学设计集》,都是洋思中学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成果。梅岭中学的发展史上,就有一位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对教师偶儿罚站后进生的做法提出异议,促进学校“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宗旨进一步形成的故事。
永春实验小学校长林福炮谈教科研创新
作者:泉州市教育局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11-14
小白鹤亮翅校园
今年,永春县实验小学迎来了一百年校庆,如何让这所百年老校能够继承传统,再创辉煌?校长林福炮提出,实验小学,要敢于实验,敢于创新,教科研是兴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科研从校长做起。林福炮引导教师形成“抓教学必抓教研,抓教研必促教学”的认识,通过经验交流、论文发表等形式推广好的教学经验,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财富。
“教科研发展还要注重实践效果,要实现普及化、全员化。”教研不能纸上谈兵,要贴近学生、贴近教学。在林福炮的带领下,永春县实验小学的教研工作从只有年段组长参与,变成了全体教师参与;从坐在办公室想课题,到从课堂教学实践的难点热点中找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县立项课题15个,多个课题获评省、市、县优秀课题,其中《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林福炮力求在课程改革上多做实验,寻找突破。他到任之初,“永春白鹤拳进校园”活动正处在萌芽发展阶段,林福炮看准时机,加强白鹤拳操的研究力度,推行“体育艺术2+1”的实施,将白鹤拳推广到每一个师生当中,让其深入课堂,促使学生加强锻炼,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传承优秀的地方武术文化,使之代代相传。目前,学校已经拥有一套较为规范的白鹤拳校本教材和教学安排,而且充分发掘当地课程资源,聘请武馆师傅专门教授白鹤拳,让学生在兴趣班、体育课之外还能学到更多的永春白鹤拳文化和拳法,感受其魅力。2009年,学校课题《小白鹤亮翅》被评为市优秀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实验创新,示范先行,辐射引领,这就是林福炮对永春县实验小学的定位,也是今后这所小学发展前进的目标。(泉州晚报记者 王晓筠)走研训一体化之路 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毕林森教育博客
我们庙仙乡下辖15个行政村,有33000人口。小学布局调整后,现有11所完全小学,4个教学点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3127人,其中幼儿教育447人。在岗教职工人数158人,第一学历中师毕业仅有5人,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如何发展小学教育,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创新进取,狠抓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走出了一条“课题牵动,专业引领,科研促进,研训结合”的路子,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夯实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管理水平不断上台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被县教体局评为“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授予“规范化学校”,被评为省“校园管理示范性学校”,2004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台、信阳电视台、信阳有线电视台、河南教育时报社等各家媒体多次对我乡小学课改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至2005年秋季开学,已有83人次的教学经验文章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青年教师陈玲、李芳芳,中年教师殷萍作为乡村学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在洛阳、南阳召开的全国“会学 == 学会”教学思想研讨年会上作公开课,均获一等奖。今年春季,教育部驻河南省课改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刘志军教授来我乡进行农村课改调研时,听了两位村级小学教师的课后评价:“我不是恭维护你们,我到过许多大城市,而且是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他们的课改,也不过如此。”2004年,我乡在全县组织的小学毕业调研考试评比中,位居全县城乡总评第二名。2005年4月,在全国各地进行送教下乡之际,我乡吴乡小学教师吴继兵却实现了送教进城。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研训结合,促进教师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先进理念的落实,能否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乡小学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状况不得不让我们担忧,2002年启动课改时,我们不仅没有正规师范毕业生,而且教师编制非常紧张,一般村小六、七个教学班只有八、九名教师,教师的教学任务可想而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尽管他们兢兢业业,却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事实摆在面前,我们想到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等、靠,于是我们响亮地提出了“一年变理念,两年变行为,三年求发展”的培训目标。规定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都要接受学历教育,三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四十五岁以上的教师就利用周日由我乡省、市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教材培训。要求教师们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入手,进而转变教学行为,逐步学会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
1、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心灵的沟通,它是教师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所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读书笔记不得少于一万字,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写上一万字的教学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他们利用节假日收看光碟,自觉进行案例分析。课改实践三年多了,胡灵馨、殷萍、傅国友等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都已超过了二十万字。很多教师与课改一起成长,在反思中感悟,进步,正如殷萍老师在她的心得体会中写道:“课改使我领悟到:课改将教师重新洗牌,把许多名师和原来名不传经不传的教师都拉到同一起跑线上,看谁能乘上课改这一时代快车,谁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是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白天鹅的,由原来讲一节乡级优质课就很难办到,到今天能到洛阳全国学术年会上作课,是课改促使我成功„„”又如,罗秀红老师在上完《秋天》这一课后反思到:“今天的课,我尝试到不放手让学生学习而教学失败的滋味,课堂上我生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透,知识点掌握不了,总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下去。比如说:‘秋风,你见过秋风吗?你从哪儿知道的?你爱秋风吗?’又如学生说:‘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已经说得很好了,我却一再问:‘一般谁要穿红袄?把物比着人,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认为这种写法好吗?好在哪儿?’真是废话连篇,从前学生那涌跃发言的场面不见了,只见几个学生零零稀稀地举手发表意见。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进行知识拓展时,我预案重新创编诗歌《我爱秋天》:让学生填写我爱()的秋天,我爱()的秋天„„意想不到的词语从学生嘴中一下子涌出:‘我爱顽皮的秋天,我爱浪漫的秋天,我爱成熟的秋天,我爱天高气爽的秋天„„’学生的世界是这样丰富,我为什么不敢放手呢?”
2、引导教师同伴互助
老师在自我反思中,常遇到诸多困惑,这就呼唤同伴互助,而面对村级小学的教师少,又没有同级段教师互助的状况,中心校创办了《课改时报》,发表我乡一线教师赋有探讨价值的文章,为他们搭建对话平台。为了给教师们相互交流的机会,我们每学期都举办专题经验交流会、教学业务讲座、校长论坛、课改沙龙等。校长、教研员、省、市骨干教师、乡级课改首席教师和全乡教师们一起,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鲜活事例,解读课程标准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反馈交流在教学实践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质疑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在分享交流和质疑解惑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经验,又借鉴了他人的经验。除此以外,我们还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和“三课”活动,我们的集体备课和“三课”活动是群体参与,能发扬民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好经验相互交流,有新的见解共同享受,有问题共同研讨解决,在互助活动中共同帮助,共同提高,倡导“提问题,说困惑”同“提建议,想对策”结合在一起的同伴互助形式,坚持在实践中去做,在做中去处理继承与发展,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吸收别人先进的教育成果,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成为我校的“本土”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不需要照抄照搬。通过这种合作互助交流活动,教师们学到了自己单独不能学到的东西,扩大和丰富了教师们的信息量。实现了角色的真正转变。
3、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 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由于在理论上缺乏积淀,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只是感性的,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总结、吸收,转化的能力不强。各学科中教师存在着许多难把握和处理的焦点问题。所以,我们定期邀请县教体局教研室的专家和信阳教科院的教授为我乡小学教师作学术报告,和教师面对面交流34场次,给教师们提供新思想、新知识、新视角,如苏教版第二册数学教材,有一个进电影院单双号门的问题,农村没有电影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不知如何是好,经过专家引领,老师们知道教材是一个范例,教师不只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老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和改编教材。同时,我们还请专家深入课堂听课,调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教师进行买菜单式的培训,通过专家与教师互动研讨,对新课堂的难点进行辨析,引领教师自主思考和探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自主发现问题,提升课程理念和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二、抓好课题研究,深化课改实验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前者是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那么后者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教育理念影响和指导教学行为,教学行为蕴含和体现着教育理念。没有开放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行为的探究价值并不低于教育理论的研究价值,为此,我们学校出台了《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方案》中把全乡分为三个联片,每片定期开展活动,并要求村级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一学年要有一个课题,中心校本部要人人有课题,课题不是来源于上面的分配,而是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如:老师该如何对学生讲话,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等等,都能把课堂的某一教学行为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课题。具体做法是:
1、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特别是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临新教材,新教法时的困惑多,问题多。这些困惑和问题不是教师个体知识储存量和信息量能解决了的,往往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因此,新课程下的集体备课较之过去更显重要。中心校每月开展一次的集体备课,备课不再是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法,实现由“教案”到“学案”的转变,立足以学生为本,引导教师自觉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从“三从四得”抓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三从四得”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严要求,搞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使学生爱国情操得到陶冶,社会责任感得到认同,行为规范得到训练,品德修养得到加强。三个联片中心教研组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内容上重点研究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在形式上,有教材分析、课堂教法研讨、经验交流、座谈讨论、教学反思、授课评课等;在策略上,以问题为中心,即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求教师提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理解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或需要研究的问题等,针对问题展开集体备课活动。例如,如何在课堂上把握学生的生成资源展开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何根据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主体性学习要不要教师讲授,等等。我们共同研究了教师们提出的“新课程理念下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式”。教师们众多疑难问题都是在集体备课中得到解决的,使集体备课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积极开展专题研究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是提升教学研究效果的有效途径,没有活动,教学研究就没有生命力。为此我们在《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什么是专题?问题就是专题。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有自己的、带着共性、具有方向性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每次教研活动,都不拘形式,或以教师的自我反思,或以教师的互动,或以教研组,教研片,中心校为基地,以“三课”活动为载体等形式,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内容,做到活动目的明确,问题鲜明突出。每一次活动,教师们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凡是乡校联片组织的活动,我们都是利用节假日,要求人人参与,个个有交流的机会,教学研究由过去的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由过去强制要求转向为教师自我需要。我们在专题研究中,时常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课例进行研讨。教师中许多重点疑难问题都在集体备课中得以解决,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教师们乐于参与。同时,我们每一学期都要进行一次优秀教育叙事、教学论文、教案设计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我们承担的市级“运用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结题,我们还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化部委级重点课题“会学 == 学会”教学思想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的应用研究课题,承担了“十一五”部委级的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困惑问题与出路对策的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和我们日常教学中教学问题相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3、走出去,请进来,博采众长
教育要发展,要创新,没有热情是不行的,但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脑”武装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纵挂信阳师院教科院专业引领的同时,横联河南油田实验小学与油田一小开展手拉手活动,每学期都邀请他们学校的老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和观摩课,同时,选派我校的教师到他们学校去观摩听课,座谈取经,互动式的交流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大长见识。特别是油田的教师到我校即兴作课,令我们感受颇深,同样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初来乍到,师生交往却一见如故,学生跃跃欲试,学得生动活泼,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同样具有潜力,关键是需要教师们用智慧的火花去点燃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生命个体,走进他们,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用心交流,方能形成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三年来,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们先后选派十二人次到油田学校学习,每次实践学习半个月。代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后,从教法和学法给本校的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在目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同时,我们受到了新的启发:要调动教师的主体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和悟性的引导者,首先校长要带头。为此,我们中心校举办了《呼唤适宜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校园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之管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的三次专题讲座,并组织全乡小学校长到南阳油田学习。在学习上,不比办学条件,只学他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空间的建设,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校长们目睹了他们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们的生存状态,无不感慨:课改不是不出质量,而是出更好的质量。回来后,我们不失时机举办校长论坛,论坛上,校长们都表示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不要再做“生产队长”和“灭火队长”式的校长,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为本来谋求学校的发展。
三、创新评价机制 谋求和谐发展
教育评价是促进教育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评价办法只看重的是书本知识的容载量,对学生是一张考卷定终生,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扼杀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需求。新课改要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的过程变成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成长发展的过程。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完善评价办法,做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如评价内容分书面素质和非书面素质,书面素质包括课本,课堂练习本,古诗文朗读档案,低年级的生字本,高年级的作文本,日记本,手抄报,单元测试,唱好歌扫好地档案,课外阅读档案,读书笔记,优秀日记,活动设计等。非书面素质包括听说、口语、朗读、阅读、演讲、辩论,计算能力(口算、笔算,使用计算器),空间想象能力(方位、距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为此,我们利用节假日在家中闲玩的时间,要求学校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要求分四个层次达到六种说法,即:爱说、敢说、有条理地说、有层次地说、质疑说、辩证说。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素质教育展示会,至今已举办五届,展示会上学生的才艺竞展,异彩纷呈。
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再以学生的考分论高低,而是综合考虑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人格魅力等因素,全面评价教师。通过评选乡级课改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开展了五星级达标教师活动。这五星为职业道德星、基本能力星、课堂教学达标星、课堂教学创新星和理论成果星。我们每期都举办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师理论科研新成果展台。我们以中心校校本部为依托,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园地,并规定每周三为课改开放日,教师们自觉参与,乡村领导、学校家长纷纷进行听课,构建了观课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每次活动的开展,我们体现教师的主体意识,如由教师自主申请,提供评价材料,从而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机制,为教师营造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几年来,我们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指导教学,滋养课堂,促进反思,提升实践,为广大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广大教师超越自我,以高尚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完善自我,促进了我乡课改实验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总之,我们的一些做法可能还不成熟,当前,我们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我们有坚定信念,一定抓住课改这个机遇,喊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句口号,推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工作态度,信奉“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美德,追求“勇气、智慧、信念、理想”的人生,创办有特色的学校,争取走出一条农村学校的课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