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鉴定

时间:2019-05-12 11:3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陶瓷鉴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陶瓷鉴定》。

第一篇:古代陶瓷鉴定

古代陶瓷鉴定

咬(也叫吃土):

土咬是出土古瓷带来的特征,熟坑(传世品)的陶瓷不存在土咬,只有生坑(出土)的必然有土咬,古代陶瓷鉴定。

仿制者、小古玩商常常人工做作出土的假象,做假的方法有二,一为人工开片后将器物放入泥浆锅内煮,一为用粘胶水调泥浆抹在瓷器上。前一种泥浆只进入裂缝里,后一种泥浆强粘在表层,洗也洗不了。但是这人工做的很容易识别,而真正吃土的陶瓷器其土咬很深,它是通过釉面沁人胎骨的,在表面上看不到土,通过微观镜下可见清晰的土斑嵌在胎骨里,而是在釉下,在开片的地方有,不开片的地方也有,一般的在不开的釉下有土咬,反而开了片的地方没有土咬。这是为什么?因为瓷器在土中不论开片与否时间长了就会沁入泥土,故开片与否都会有土咬。由于在土中恒温,瓷器不一定开片,出土之后有冷热变化则开始开片,此时开片的裂缝中并没有吃土,就是这个原因很好解释它。所以鉴定真出与假出土瓷一看土咬痕迹便可知道。

结晶斑:

结晶斑是与气泡互抗的,凡是唐、宋瓷都看不到气泡。但一般都有浅色的结晶斑点,也许这是因为那个时期的胎土不纯,不洁白的原因,而明、清瓷主要瓷泥是高岭土,烧制出来的瓷纯白色不存在结晶斑块。所以对高古瓷(元早期及唐宋时期)可以看到结晶斑,如果胎质不是这样即可怀疑它是否仿制?这不是主要条件,仅可参考。

三、色彩比较法

1、色彩(即釉色)是陶瓷艺术中重要的一项。由于不同色彩则产生不同效果和美感。但由于人工操作,人工配方各有各的秘决又由于烧制温度的控制很难划一,所以产生的色彩效果各不相同。如青花的颜色,虽说都是青花,都是钴料(都是由“无名子”原料调制)都由高温烧成,实际上青花的色调无一相似。元青花分前期后期,还分国产与进口料之别。永乐青花色深,宣德青花色正,成化青花淡雅,万历青花泛紫……康熙、雍正、乾颅…各朝各代互不相同,很难用文字说得准确,所以在鉴定中常常会发生争议,有人说色调对,有人则认为不对,因为缺少标准很难统一认识。这就是当前鉴定工作的难度。实际上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数字化标量出来的,这就是笔者所研究的“色彩比较法”。

2、比较的标准,按三基色原理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三基色任意两种或三种色标组成,即基本色为红、黄、兰(也有红、黄、绿)每一种基本色又可分为10个色阶,即0至10,10至20,20至30……以此类推任何一种基色可按从深到淡排列为10个方格,在坐标轴上用某一色作竖坐标,另一色作横坐标,两色合成后可得到100个色标,三个色互相由二色组合后便可作出300个色标,再还可由合成色标再与第三种色标掺合就可得到更多的色标,目前可买到色彩掺合后的标准为400个色标的标准色板(实际使用上来看,应该要更多的色标的才够细微分辨)。

比色法就可以利用这400个标准色来找到相对应的色块位置,可以用文字表达。

3、色彩的明确量化,从色标的分划可以对比各个时代的瓷釉是一个什么标准,只有比较才能区别,不然一个“青”字包罗太多无法定性,而“青色”一词本身就很抽象,古董鉴定《古代陶瓷鉴定》。

按色标的分法是由红、黄、兰三个基色互相掺和而成的各种颜色,它表示方法是C代表红色,K代表黄色,M代表兰色,表示二色或三色掺和成的另一颜色如:元代后期青花是C100-K60,到宣德时的青花可能是C100-K40或C100-K20,雍、乾时期的绿色应为Y100-C20,兰色则是C100-M0,黑色则用C0-K100……诸如此类表示方法则可将色差用文字表示出很具体的一个“量”,无论红、黄、绿、兰、紫的深浅都可从表达为数字化,只有这样做才是科学的方法鉴别。

四、容重测试法

1、原理:任何物体都有它自己的固有容重。容重是物质结构所特有的一个特征,但是人工制作的实物,也有它自身的容重,这个容重则可以有变化,随着时间的迁移、环境的变化,所有的物质皆会与原来形成的状况不同。如岩石在千万年后会变成松散的砂粒。钢铁在恶劣环境下可变成铁屑;红砖只需一百年时间则成为“桃稣”一样的易碎物。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日夜的温差,冬夏的气候变化,冷缩热胀的物理性能,再加上风化水沁等原因,一切物体都会“膨化”,这就是松疏的表现。虽然物质膨胀系数很小,但时间长了影响它自身的体积积累起来就会有明显的差别。体积变大,容重就变小,容重测试法就利用了这个原理,可以发现古的与今的有何不同?

2、方法:容重与比重很相似,数值上一样,但计算单位不同,比重是一个无“量纲”的纯数,而容重是用单位体积中的重量(克/立方厘米)来表示。一般人把容重和比重混为一谈,严格讲还是区分一下好。

容重用公式表达是E=G/V,G是物体的重量(克),V是物体的体积。E就是容重。

只要知道G和V就可知道E,所以这个方法很方便可行,求G只用秤一量便知道,而V的求法要用水静力学原理也容易知道。求到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即为该物体的体积大校

所以求容重是日常条件下便可得出答案。

3、发现的规律:高岭土(即瓷土)本身的容重就在2.52-2.60之间,烧制成瓷器后经过烧结,再结晶的过程容重要小一点,但仍然在2.37-2。40之间。

对现代瓷进行过大批量测试发现容重值都很高,大多数为 2。40,只有高仿品则为2.37。

而对古瓷进行测试则容重大不一样,测试数量已超过200件发现其规律为:

宋汝窑瓷 E=2.04-2.1

4宋均窑瓷 E=2.16-2.25(因为深色脱之故)

宋定(白定)E=2.20-2.2

5宋哥窑瓷 E=2.14-2.27

宋建窑瓷 E=2.21宋青釉小壶 E=2.28

元青花瓷 E=2.00-2.10

元釉里红瓷 E=2.10-2.2

3明代青花瓷(前期)E=1.82-2.20(宣德为2.04)

永乐青花 E=2.28

万历青花 E=2.04

康熙青花 E=2.10-2.20

雍正青花 E=2.10-2.23(2.10为脱胎瓷)

乾隆青花、粉彩瓷 E=2.15-2.21凡是清代以前的老货其E的临界值暂定为2.30以内为妥。

下面有关仿品结果(有的原以为是真品结果经测试应该是仿品)

仿官窑瓷 E=2.3-2.4高仿汝瓷小洗 E=2.4

仿官粉青长颈瓶 E=2.3

5仿郊坛下官窑瓷 E=2.44

仿元青花瓷 E=2.31

仿宣德青花 E=2.44

仿洪武瓷 E=2.34

仿清代青花 E=2.30-2.40

民-国初期仿宋汝瓷 E=2.24(说明已有百年之久)

由以上归纳出的结果能说明凡是现代、近代所仿制的瓷品因为膨化程度还不成熟。

第二篇:如何鉴定古代陶瓷

如何鉴定古代陶瓷

玩收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大事,如何鉴定古代陶瓷。好收藏的人甚多,但懂收藏的人太少,尤其是古陶瓷的鉴定更是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近百年来,古陶瓷的鉴定工作一直是由少数几个专家用传统目测方法说了算,没有明确的标准,只凭个人的感观,他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虽有争议者面对时,也只能各树一帜,无从划一。

一、鉴定古陶瓷方法的现状

其实传统方法就是用考古学知识去识别古陶瓷的一种手段。考古注重的是历史研究、文化内涵传统民俗和风格、艺术等方面考虑。很少去判别它的真与假(仿制)的问题,而当今收藏活动中,是市场经济纯商业化,为了个人利益,以欺骗的手段大搞仿制、造假等行为。让大量的仿品、高仿品充斥市场,鱼目混珠,难分真假。面对如此复杂的商业市场,用考古的手段去鉴别真和假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其实这也是当前在收藏活动中存在的一个“错位”,即“考古”不能取代“鉴定”。

鉴定概念必须有标准和量化,传统方法鉴定古瓷基本上都是概念模糊,无法界定。如专家常用的鉴定术语是:“此器形不对”、“有些不伦不类”、“形似神不似”、“韵味不对”、“没有包桨”、“没宝光”、“分量不对”、“不是重了便是轻了”……

可不知道要什么形状才对?什么是“神”?什么是“韵”?“什么是宝光”?“多大分量才对”?这些都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其实都是一些个人经验,不可言传的东西。他们见过的东西,相似的东西便可以断定,未见过的,不熟悉的东西就无从评说了。这就是传统方法不足之处,他们全凭印象、凭经验、凭想当然,是缺乏标准化的具体表现。

传统方法不能量化(数字表达)也是致命的缺点。例如说:“元青花的纹饰层次多一般七、八层,也有三、五层,这是它的特征。

七、八层与三、五层的差别就是100%的误差,试问以哪个为标准?更可笑的是还有人说:”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只画一两层纹饰。由

一、两层到三、五层、七、八层……差不多都是元青花,这又怎么说是它的特征?在传统方法中描述颜色也是含糊其词,古董鉴定《如何鉴定古代陶瓷》。如“天青”、“天兰”、“粉青”、“青中泛灰”、“兰中泛白”、“秘色”,甚至有的用诗人的语言如:“雨过天睛云开处”、“晨日出海”、“长虹悬挂”等皆无法让人理解。收藏者更搞不清什么是“韵”、“神”、“宝光”、“火气”之类的词意,专家也不可能用具体的数字和语言来表达。互相之间只好用一个字,你好好的“悟”吧,有了“悟性”便都知道了。

这样一种现状在鉴定古陶瓷方面将后继无人,所以研究古陶瓷鉴定标准和量化问题是势在必行了。

近几年,已经出现了碳14原素衰变测试法、热释光法和老化系数法。有的方法对考古适用,对收藏品鉴定不适用,有的方法只能在特定仪器和特定条件下工作,但不适合收藏者个人。所以找出一些简捷、方便又经济的准确鉴定方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近几年进行的研究就针对这个问题。

二、微观测试方法初探

传统方法观测的是外形和工艺及纹饰等。仿制者也基本上仿外形、工艺和纹饰诸方面,由于现代仿制技术的水平提高,仿得完全相像,很难分别真品与仿品。所以从微观去分析内在的和用肉眼直接看不到的,也是仿制者难做到的地方,才有辨别价值。

微观测试法主要工具是50倍至100倍的放大镜,一般传统方法只用5到10倍放大镜,故只看到表面,而微观法所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则可观察到釉下和胎骨里的状况。胎骨里和釉下要看的东西有:气泡的有与无;彩色釉开极细片的状况;釉下胎骨内土咬状况和再结晶斑点、铁锈斑等问题。

这些问题仿制者不曾想到过,同时也仿造不了。所以很有观测的价值。

气泡观测:

1、气泡:是指在釉下藏着的气泡。据观测的古瓷中发现一个规律,即唐、宋到元代初期的古瓷中未发现气泡,在元后期至明、清各时期的瓷器釉下看到气泡特多,这是为什么?

2、分析:从中国古代的技术的发展史看,以冶炼技术最成熟,化工技术尚未跟上来,所以在陶瓷施釉工艺很可能是沿用冶炼方法,另外从现有传世的均瓷、建瓷、汝瓷和唐三彩的釉回流釉、积釉等诸多非“正常”现象看决非是现代的水溶釉刷釉工艺能解释了的,再通过陶瓷史相关资料才知道古老的施釉方法中有“热熔釉法”,“干粉釉法”和“盐釉法”。由此可以肯定唐、宋时期主要施釉工艺可能皆为热熔釉法,热熔釉法可以用浸釉和浇釉操作,所以才会出现流釉堆积,釉分层次和满浸釉(采用支钉把柄)留下的支钉痕等。也只有是热熔釉工艺,釉料中不用水调和才不会出现气泡之缘故。

3、观测:对任何问题的研究,切忌片面,更不可拿个例普遍推广。本观测过程是对大批瓷器进行实物测定的。

唐陶12件,宋瓷(包括五大名窑、耀州窑、龙泉窑、磁州窑)达145件,明、清瓷78件和现代仿宋五大名窑约500件一一进行观测才发现这一规律:确定从元代初期为分界线,早于元代初期的瓷在釉下是看不到气泡的。这一结论为鉴瓷提出了一个判别要点。

彩釉开片:

1、彩釉开片是指底釉以外的彩绘釉面,因为底釉开片是正常的一般肉眼看得见,而彩釉开片是不正常的是独有的,它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在高倍放大镜下观测。如唐三彩的蝇翅片是极细的片纹,片纹小到一个毫米以下,而且能看到片纹周边往上翘,又如雍正、乾隆时期绿色釉是嫩绿色,兰色釉和绿色釉绘的树叶也有开片。在长不到一公分宽不到三毫米的小叶子上可以开许多片纹,也是只有雍、乾时期才有的特色,所以用微观的观测可以进一步揭示瓷釉的特征。

2、分析:何以唐三彩会出现极细的翘皮釉,这是因为浇釉时胎体是正常温,而釉层

第三篇:古代陶瓷鉴定

一 鉴定的目的:古陶瓷鉴定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辨别真伪,判断时代、产地和质量优劣,揭示历代陶瓷的内涵及价值,从一个侧面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史和社会发展史。同时还起到保护祖国文物,提高人们艺术修养等作用,从而使其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发挥积极功效。

二 鉴定的内容:鉴定一件古陶瓷要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辨伪:即鉴定这件陶瓷确是真品,还是后代的仿品或伪作。这是鉴定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例如,一件带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应鉴别出它确是康熙时期制作的瓷器,还是后代仿造的伪品,要仔细识别。

2.断代:即鉴定陶瓷制作的时代。例如,龙泉窑瓷器,宋、元、明均有生产,要鉴别出它是宋代、还是元代事明代的产品。

3.断窑口:即鉴定陶瓷的产地,属于某一窑口的产品。

4.评价:即评定这件陶瓷质量的优劣,以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例如,器物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变形等。

鉴定的方法

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有分类法、比较法和甄别法。

1.分类法 运用类型学的分类排比法,找出各种陶瓷之间的异同点,加以分类分型,摸索出器物演变的规律,达到认识和掌握的目的。

2.比较法 利用已知的标准器(例如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或器物本身带有年款的陶瓷器),与彼此有某种联系的鉴定对象加以对照,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以已知比未知,使未知变知之,得出合乎事实的判断。

3.甄别法 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考证和科学检验等不同方法,通过逻辑思维和概括,对鉴定对象作出正确的甄别。

鉴定陶瓷

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以碗、盘一类器足的主体。可见器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

(2)看胎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看工艺: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鉴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4)看纹饰: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而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则趋于疏朗。再如,中国瓷器上装饰常用的龙纹,各个时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成为我们鉴定时的参考因素。

(5)看彩料: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看款识: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鉴定陶瓷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窑的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伪也是相当重要的。综上所述,历代陶瓷在造型、胎釉、工艺、纹饰、彩料、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各项依据。但是普遍规律中寓有特殊规律,例如,前述宣德青花大多有黑疵斑点,但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没有黑疵斑点,我们不能因此说它们就不是宣德瓷器。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陶瓷器时,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把握各代陶瓷器的基本特征和典型风貌,联系实物,仔细观察,反复推敲、慎重定论,千万不可因其中有几处类似的特征便妄断真伪。

第四篇: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

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意图:

举世闻名的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如今陶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学生对于陶瓷的发展历史和怎么鉴赏瓷器确实知之甚少,作为中国人必然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可能也是编书者的意图所在,所以我结合学生对陶瓷了解的已知知识和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知、触动、表达、思考、参与中浸润中国瓷器之美!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感受陶瓷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成长与涅槃,并探寻欣赏瓷器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绘制青花图案感知蓝白青花的梦幻迷离素雅之美。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和探究中国瓷器的情感,从而形成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教学重点:

1.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 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

① 青瓷的出现

② 青花瓷的出现

③彩瓷的出现

3. 欣赏瓷器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

1.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

① 青瓷的出现

② 青花瓷的出现

③彩瓷的出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手绘瓷器发展年历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曲《青花瓷》导入(4分)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好吗? Ppt:播放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看完视频后: 师:真美啊!什么美啊? 生:

教师:周杰伦歌唱得美,青花瓷更美!2008年春晚的这首歌将青花瓷的美浸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心!而中国瓷器的美早已震撼了世界!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是一件制作于14世纪早期的元代青花故事纹瓷罐,创造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价格。

Ppt:播放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师:为什么看似这么普通的一件瓷器会卖出2.3亿的天价呢? 生1: 生2:

Ppt:埃斯凯纳齐图片。

师:埃斯凯纳齐一位72岁的老人,他就是2005年以约合人民币2.3亿元买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那位震惊全球的顶级古董商。他认为中国艺术品是全球最好的,中国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最好的。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它一直在演变,在发展。中国艺术涉及到广泛的门类和领域,他说比如你们有瓷器,也有文房四宝,有绘画也有漆画,每一种艺术都能做到如此精湛。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来探寻古代陶瓷艺术这扇大门,去看一看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什么值2.3亿。

板书:

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设计理念:之所以没写珍爱俩字,原因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瓷器发展历史的了解,最好让孩子们由衷的感叹中国不愧是瓷器的故乡,国宝一定要珍爱!

二、新知识学习阶段 Ppt:

环节1: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第五篇:qk古代陶瓷艺术案例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青花瓷)

马宏艳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十六课。为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课在教材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校本化处理,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介绍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欣赏古代陶器;第二课时以点带面,侧重学习瓷器中的主流代表——青花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内涵,在拓展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欣赏和研究其它瓷器。

学生分析

基于五年级学生喜欢直观感受、厌倦抽象说教的特点,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音乐、图像、视频、动画巧妙融合起来,运用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创设清新隽永的青花瓷欣赏氛围,穿梭千年的历史时空,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青花瓷实物的欣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有直观体验,进而从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小组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烧造工艺与创造2005年单件工艺品拍卖价格世界纪录的原因,从而加深感悟,提高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掌握其制作方法、色彩、纹饰、器形等美术知识,探究青花瓷的艺术价值,简短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逐渐掌握陶瓷欣赏的方法。

2.通过《青花瓷》的音乐视频来展现青花瓷的美感,以实物青花瓷来亲身体验青花之美,以多媒体课件来揭示青花瓷的缔造方法与文化价值。

3.通过学习,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自豪情结,在青花瓷中体会“艺术品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教学重点

观察青花瓷实物,小组交流研讨它的器形、色彩、纹饰等外观特征,并填写欣赏卡。

教学难点

了解青花瓷的制作方法,猜测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创造2005年单件工艺品拍卖价格世界纪录的原因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十余件形状纹饰不同的青花瓷实物、欣赏卡。教学过程

一、参与瓷器之旅 探寻名称来源 1.板书:China

教师:你们认识这个单词吗?它是什么意思?(中国)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并介绍: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雄鸡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长江与黄河孕育了五千年的历史,也滋养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教师把 “C”改成了小写,设问:这个china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瓷器。我们经常说陶瓷,其实陶器与瓷器是两种东西,瓷器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专利。你们知道中国的瓷都在哪里吗?江西景德镇。(画出地点)(图1)

(图1)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景德镇感受国宝,欣赏古代的陶瓷艺术。(板书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生动的板书绘画,探寻瓷器与中国名称的由来,标示瓷都的具体位置,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对中国瓷器的欣赏充满期待。

二、欣赏《青花瓷》曲 初步感受青花

教师提问:有一件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瓷,在2005年创造了单件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你们知道是哪一件吗?你们想看看吗?(播放青花瓷世界纪录创造者“鬼谷下山”视频资料)(图2)

(图2)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虽然我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但是我们从中感受到,全世界人民对中国青花瓷文化的尊重与认可,用这么高的价格表示出他们的推崇与敬意。我们注重的是青花瓷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那么想解答《鬼谷下山》价值连城的原因,我们还要先了解青花瓷。(板书:青花瓷)

关于青花瓷,你知道什么?……同学们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希望今天这节课能有更多收获。

教师拿出青花瓷大罐,请学生近处摸摸、看看,并介绍:老师这里有一件现代的青花瓷。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你们想欣赏与了解更多青花瓷吗?让我们伴随着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一起走近更多青花瓷的绝世珍品,体验青花之美。(播放歌曲MV)

(图3—图8)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创造世界纪录的瓷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手执青花瓷实物进行历史介绍,并创作歌曲《青花瓷》MV,通过图像欣赏青花瓷,创设视听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瓷器与学生的距离。

三、小组研讨质疑 追问缔造疑团 教师:欣赏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青花瓷如此美仑美奂,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大家心中也一定有很多疑问。关于青花瓷,你有哪些问题?

(图9—图10)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性,使他们成为设疑者与探究者。本课解决的核心问题写在左边,学生现场生成的其他问题写在右边。学生提问教师板书,体现问题的课堂生成性,打破欣赏课中教师一言堂或牵着学生思路走的既定模式,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四、观察青花实物 体验外观特征

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观察真正的青花瓷,来解答这些问题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青花瓷仿品。(每个小组都有器形不同、纹饰各异、颜色浓淡有别的若干件青花瓷)

在欣赏之前,找一名同学大声朗读欣赏卡(图11),了解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与交流,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然后填写欣赏卡。(温馨提示:因瓷器是易碎品,观察时注意轻拿轻放。)

学生欣赏讨论时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小组梳理观点,派主要代表发言,其他人可以补充。请学生来自由选择欣赏卡上的任意一项进行汇报。

(图11)

1.看一看:

教师提问:介绍你手中的青花瓷是什么器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于器形的问题继续思考: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还可以做成什么器形呢?(课件出示)

(图12-图17)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做成青花瓷,它不仅仅美观,还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每一件青花瓷都造型优美,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而是讲究韵味与诗意,需要我们去静静地体味。

教师提问:青花瓷的色彩如何?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归纳并启发学生思考:关于色彩,还有哪个小组想谈一谈?„„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既艳丽又素雅,百看不厌,符合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的审美,这正是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我们不妨对比青花瓷与彩瓷,你们更喜欢哪一个?„„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同的,但两种瓷器都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我们都应该珍爱与保护。(图18)

(图18)

教师提问:观察你手中的青花瓷上有哪些纹饰?画得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并介绍:针对于纹饰的问题,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件青花瓷画工如何?谁来评价?(图19)

(图19)

青花瓷纹饰非常精美,画工细腻,注重浓淡变化与疏密构图。它将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纹饰分类也与中国画相似,山水、花鸟、人物,还有文字。(图20、图21)(图20、图21)

青花瓷的纹饰画什么内容,画在瓷器上的什么位置,画几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由此把器形美与纹饰美完美融合在一起。

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光滑细腻。轻轻地敲一敲,声音比较轻脆。

这些现代的仿品尚且如此精美,那么可以想象,古代的青花瓷就更漂亮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重点。通过实物的观察接触,使学生对青花瓷有直接的感官认识,在视觉、触觉与听觉上都能得到体验与震撼。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意识与探究精神。通过填写欣赏卡,为学生搭建欣赏脚手架,使学生的欣赏分析从表层深入到实质。

五、交流青花工艺 探究核心问题 1.制作方法

教师:如此形态万千、工艺精湛的青花瓷是如何制作的呢?谁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交流?

这是一组从瓷都景德镇发出的宝贵资料。青花瓷的诞生需要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简要地概括主要步骤:它选用景德镇特有的洁白细腻的高岭土,首先是揉泥,然后做坯,接下来修坯与晒坯,使用钴料画瓷,然后施釉,最重要的是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经过千锤百炼,一件美丽的青花瓷终于诞生了!有机会希望大家可以亲手制作一件青花瓷作品。(图22—图23)

(图22—图23)

2.《鬼谷下山》

教师:在众多青花瓷中,为什么《鬼谷下山》能够价值连城呢?它到底描绘了什么内容?(播放视频:这一元青花瓷罐描绘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战国时候燕国与齐国交战,齐国军师孙膑不幸被俘,他的师父——著名的谋略家鬼谷子乘坐由虎豹所拉的二轮车下山前去营救。)

猜猜为什么创造当时的单件工艺品世界纪录?小组讨论,共同商讨分析后来汇报。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工艺精湛:器形硕大,造型优美,纹饰画法可算是登峰造极,细腻传神,栩栩如生。

⑵题材新颖:描绘中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谋略家——鬼谷子,传说他的徒弟中有孙膑、庞涓,等等。徒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师傅则更高深莫测了。元青花中表现人物故事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这种军事谋略题材的,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⑶数量稀缺:元代青花瓷存世较少,像这样体积硕大、保存完好的青花大罐,全世界不足十件。

若想欣赏更多古代青花瓷,我们可以走进博物馆去学习。在青花瓷上,我们可以读出历史,读出文化,更能读出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而鬼谷下山等一批批古代青花瓷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你们感觉骄傲吗?

经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分析,目前已经解答了制作方法、器形、色彩、纹饰、鬼谷下山等几个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留作以后研究。【设计意图】此环节是难点。通过图像资料,直观真实再现景德镇青花瓷烧造工艺的奥妙,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魅力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使学生认识到:通过瓷器艺术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下载古代陶瓷鉴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陶瓷鉴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陶瓷鉴定 (推荐5篇)

    古陶瓷鉴定瓷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古陶瓷鉴定。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

    古陶瓷鉴定口诀

    古陶瓷鉴定口诀311.何为款识款为阴雕识为凸,识写器内款外书,古陶瓷鉴定口诀。注解阴刻为款,浮雕为识,款在器外为款,款在器内为识。312.款识初鉴大明大清有三多,双圈双方是两多。光......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 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3、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

    陶瓷鉴定术语(共五则)

    古陶瓷鉴定术语 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

    古陶瓷鉴定方法 (合集五篇)

    古陶瓷鉴定方法经常听专家讲:“该器物器型、胎质、纹饰、工艺、款识……与某某朝完全一致,鉴定为某某朝真品”或“该器物青花发色艳丽、纹饰生动、流畅,但胎质、工艺等与某某朝......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器、瓷器艺术。 2 选择一......

    古陶瓷造型鉴定的要诀

    古陶瓷造型鉴定的要诀我国古陶瓷鉴定专家们积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造型鉴定的要诀:首看总体风格,详察局部变化。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是: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案五篇

    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张利 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器、瓷器艺术。 2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