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写作重点1
各类新闻记者的原动力。灾难新闻:发现灾难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以改善当地受众的生活。犯罪新闻写作原动力:1自己有信念:意识到自己能够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带来公正”。2有时,我们是受害者唯一能够寻求帮助的地方。人物新闻;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平凡,无趣味的。灾难新闻;关注人。促进当地政府部门的改善措施。犯罪新闻;影响环境、带来公平;受害者唯一能寻求帮助的地方。深度报道;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看到事情的本质和内因。
东西方新闻写作差异与共性:第一,报读对象选择差异。第二,新闻内容差异。第三,东西方共性:人性。东西方文化差异,存在于对宏大叙事体验的差异,而人,即大社会中小人物的故事,则是具体的个体情感,这些内容是没有差异的。
新闻体裁,指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分类:新闻报道,新闻评论 副刊体裁
消息:作为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最主要的新闻体裁,消息,能够用最简要的文字及时有效的传播新闻事实。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特写: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精悍的新闻体裁。2.特写的特点:1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2侧重“再现”3艺术手法
放倒人物导语(是“聚焦人物式导语”的无用;定义:在报道开头提及的人物,正文中却没有关于这个人的支持性信息。这个人就扑通一声倒下,对读者而言是种误导)政治新闻写作内涵1.“政治新闻”(“政府报道”):帮助公众了解完整的政府活动内容。包含警察局、医院、消防局、法院、气象局等部门。2.报道内容:立法活动、行政部门活动、财政和预算事项、人事变化、征税和纳税、出版物。
如何做政治记者重点!把政府和读者联系起来报道。1.与部门的负责人保持联系。
2.解释政府活动,通过表象发现深层问题。3.充分了解政府构架。
如何写好1.人情味2.避免大量使用“术语”和枯燥的数字。3.避免陈词滥调。4.避免枯燥引语。5.避免面面俱到。!记者必须有独立的信息来源和独立的思考,以免记者成为完完全全的政府发言人。
深度报道
一、传统意义中的“深度报道”1.深度报道的最初形态:调查性报道
叙事新闻学内涵:1.作者应紧跟新闻源。2.广泛阅读,从各种文本中学习新的叙事可能。3.在阅读中找到不同的叙述结构和叙述可能。4.作者采用的语言应该具有“适应性”。1.定义(1)目的:通过精确的措辞和独特的叙事结构将读者带到“目的地”。
(2)内容:a.文字中应体现故事叙事者的“声音”。b.叙事新闻学在“主观性”上附着了“事实性细节”。c.“时间性因素”是关键要素之一。2.叙事新闻学包含的重要因素:
(1)细节(细节的内容,名称等;细节作用真实;叙事新闻学真正旨趣在于小说化细节)(2)时间顺序的安排小说化的新闻意义:造就文本气质的独特叙事模式、修辞方式。
掌握写作程序的途径:FORK结构法,报道重点focus结构顺序order,重复关键词),消息源各自集中(kiss off)
eg《红色的警告》作品分析:(调查性报道写作特点)1.调查的目标明确、坚定。观念上:揭示问题。2.重视表达技巧,让读者能够看得下去。首先,分析透彻、认识深刻。其次,导语情境化,引人注目。
“深度报道”类型2种1聚焦式结构:呈现的是逻辑结构模式。2故事式结构;呈现艺术结构模式。2多样化形态
eg《新周刊》的写作特点:a生造词。b注重口语和民间语文。c主体介入和替代陈述。d概括性陈述和叙事节奏。总体上,《新周刊》文本丰富了“深度报道”表现形式和写作方式。
eg《长崎投弹记》获“普利策新闻报道奖”评语:1.新闻敏感与专研精神的统一。2.对材料的精心选择。3.历历如绘的情景再现。
eg“时务文章”的特点:1内容,结合时事,针对现实,针砭时弊,有鲜明政治观点,突破了“代圣立言的教条。2.写法,不拘一格,既吸收了古典文学的长处;又突破了古典文学的框限。3语言,明白通晓,浅显流畅,舍弃了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最后的粪桶》作品分析1选题突破了新闻不写普通人、普通事的传统,关注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背粪工。2写作上突出冲突感,形成环环相扣的文章结构。3细节描写凸显镜头感和现场感。
eg “普利策新闻奖” 评选标准 看东西方新闻写作差异
1.主要以负面的调查性报道为主。2.奉行客观主义的新闻价值观。3.面对悲剧报道,凸现人与自然的对立。4.重视新闻作品的个性化,常采用素描化的写作方式,报道主角为个人或家庭的文章占了多数。5.突出深度报道的地位。6.本土情节。“批评的眼光、永不满足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愿望是普利策的天性。所以,普利策才能将趣味性、刺激性和教育性完美结合。”斯旺伯格
二、新闻定义中的基本特性:1.时效性2.接近性3.反常性4.显著性5.人情味:6.冲突性7.影响性
杂文4种: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报告文学。
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文)定义: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新闻事件中一个富有特征的片段、或者人物活动,或令人感兴趣的场景,用文学笔法加以细致描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文)定义:有“述”和“评”两个方面。把一个新闻事件的起因,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加以综述,在综述的过程中加以分析、评论,预示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调查报告(新闻、历史、政论)围绕一个新近发生的事件和人们所关心的某方面问题,全面系统地报道其起因、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力图揭示其本质或者问题症结所在。报告文学:用文艺的手法描述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从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面貌。
(2)脱胎于传记、游记的“通讯”.类型:纪实性通讯、旅游考察通讯、人物传记。“调查报告”三写法:结论性调查报告。揭露性,材料性。
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副刊体裁,包括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写“硬导语”三要点a信息的顺序b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使用C延缓身份识别.三种主要“软导语”类型a轶事式导语从故事或事件开始。理念:读者能把自己与某个人的问题更好的联系起来。b描写式导语 描写一个人、地方或事件。它类似于聚焦人物的描写式导语,但并非要聚焦一个人。它关注的是人物的行为和动作。c.叙述式导语 用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使读者产生现场感。叙述式写作,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
2.三种变体“软导语”类型a用引语建构的导语b并列式导语c.提问式导语 3.应该避免的三种“软导语”写法a放倒人物导语(是”聚焦人物式导语"的无用;定义:在报道开头提及的人物,正文中却没有关于这个人的支持性信息。这个人就扑通一声倒下,对读者而言是种误导)b旅行箱导语c.天气预报式导语
第二篇:新闻写作复习重点
新闻写作复习重点
1.简述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
(1)要真实的、最重要的、有政治价值的事实。
(2)最新鲜的,昨天或者今天发生的事实,不能是陈旧的事实。(3)最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4)最精炼的,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现场。
(5)富有形象的,生动有趣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事实。
2.提炼主题的一般原则
(1)选择政治上重要的问题(2)选择为受众所注意的问题
(3)选择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什么是新闻主题?如何表现好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表现的方法有:
1.选择提炼好的主题:(选择政治上重要的问题,为受众所注意的问题,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2.选取巧妙的角度展现主题:(1)对某方面工作具有全面性影响的或者有重要意义的角度(2)选择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角度(3)选择适应读者心理的角度。
同时,还要在变化中寻找新角度,要从比较中发现新角度,要从人们的思想动向中发觉新角度,要从相同中寻找不同,抓住有个性特点的新角度。3.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传播的组织和策划。
3.消息写作的两个结构形式
(1)倒金字塔式: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后推,形成“虎头蛇尾”状,又犹如倒放着的古埃及“金字塔”,因此,称作倒金字塔行。这是最常见的传统新闻结构形式,常用于事实性消息写作,其好处在于写作模块化,便与操作,便与记者组织材料,也给编辑和读者提供方便。
(2)华尔街体结构:由一具体事例写起,然后通过过度段落,进入新闻的主题部分,叙写完毕后又回到开头的视窗。此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即在枯燥的事实前,加入一段具体的新闻故事(或是新闻现场,或者一小视窗,使新闻由死变活吸引读者,因华尔街日报惯用而得名。多用于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简述消息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构成:标题 消息头 导语 主题 结尾 新闻背景。
分类:事实性消息:动态消息 非事实性消息:结构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4.新闻如何做到真实性?
1.要准确
(1)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2)引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背景资料、数字、史实、引语典故等必须是无讹的。(3)新闻中引用的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细节、思想认识也必须要准确 2.要客观
用事实说话,对事实的分析、解释必须是科学的,更没有任何曲解、夸张或缩小。3.要全面
(1)要树立两点论,反对片面化。
(2)在分析问题时,不要形而上学与绝对化(3)注意具体事实真实和整体事实真实的统一。4.在形式上要做到
(1)少用形容词、副词
(2)同一新闻事实要有多方材料论证
(3)要有明确的新闻源,站在客观的立场
(4)少出现“可能”“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词。
5.专访写作的特点以及应注意哪些问题
特点:1.采访内容、对象的单一性
2.强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3.写作手法自由,灵活多变,现场气氛较浓
应注意的问题:1.确立专访主题,注重报道时机 2.熟悉采访对象,拟制访问提纲(对象的确定、访问前的准备、拟制访问提纲)3.有访有问,突出现场
6.消息导语的写作方法、内涵、应注意的问题
写作方法:注意三要素(开头、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果、提要、高潮)
定义: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领全文,吸引读者。
内涵:在消息开头中用来提示新闻要点和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导语一般在第一段,一般不超过35个字;非事件新闻,由新闻由头与核心段一起构成导语。注意的问题:1.导语中必须突出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 2.导语内容要具体、实在、不能空对空 3.导语中应突出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 4.导语要有针对性
5.导语中背景材料不宜过多 6.导语句子要简洁 7.导语不要重复标题
7.通讯写作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特点
从与消息的区别上来说: 1.外在表现形式不同 2.写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3.表现手法不同 4.结构形式不同 5.篇幅长短不同
6.时间性上的要求不同
从体裁上说:1.深刻性
2.生动性 3.灵活性 4.评论性
要求:1.一个聚焦的主题.主题要正确、深刻、鲜明。
2.围绕主题选材,材料要真实、典型、新鲜。
3.有一个合理的结构,结构安排要完整,严谨,精致巧妙,自然和谐,服从通讯主题表达的需要。
人物通讯的要求:1.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2.避免人物塑造脸谱化 3.杜绝程式化人物形象处理
事件通讯的要求:1.处理“大”和“小”,把事件放在广阔的背景上2.主要线索突出,写好典型情节3.以事带人4.多种技巧添“色”
工作通讯的要求:1.提出问题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紧迫感
2.从全局角度反映典型问题
3.善于分析,展示和评述结合 4.进入工作现场,具有现实感 5.抓住火候,从群众生活的角度切入 6.虚实结合,追求生动活泼
风貌通讯的要求: 1.抓特点,突出见闻(以今为主)
2.旅游者的角度,新鲜与好奇
3.衬托对比,着力写变 4.缘物寄情,传播知识,5.提炼和聚焦主题
新闻发布名词解释
媒介素质:
所谓媒介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各种媒介所传播信息的选择、诠释、认识、利用、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公关素质:
所谓公关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良好个人品质、较强的公关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科学素质:
所谓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以及理解包含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
“嵌入式”引导:
把记者直接嵌入一个或大或小的战争单元里,让其随作战部队一起行动,随时报道战争的进程。(在舆论上可以显示自由和客观公正,树立文明战争的形象。通过“嵌入”限制记者报道新闻的范围和领域,影响随行记者的判断,达到潜在的控制目的。)
反面报道:
立场完全相反,不利于新闻发布机构的报道,称作反面报道。包括媒体发布内容批评对抗的态度,或歪曲事实达到彻底否定发言人观点的目的,表现出强烈抵制的立场。负面报道:
反面报道的一种。歪曲发言人讲话,或故意渲染发布内容中提到的不良倾向或天灾人祸,以求煽动公众不满的报道,称作负面报道。
新闻发言人传播效果定义:
新闻发言人的传播效果特指新闻发言人经过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使新闻发言人代表部门所关注的受众,以及这些受众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发生预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要尽量符合传播者的要求。
危机传播:
是在危机前后以及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间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重要新闻通报会:是国家、政党、机关、团体、企业举行的向新闻界介绍情况、发布信息的会议。
媒体座谈会:用于主办方邀请媒体代表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进行座谈。主办方听取媒体代表的意见,并且双方交流各自的看法。
记者招待会:常常是一些官方机构、各种团体代表或知名人士等向新闻媒体提供情况时使用。(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之区别另见大题)
宣告性新闻发布会:是指社会组织做出重大决定,重大人事变动以及举行重要会议,制订重要计划或即将发生其他重大变革,临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具有庄严声明,通告世界的性质。
第三篇:新闻写作名词解释重点
新闻写作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
1.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有单行体和两行体。制作新闻标题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
一、要贴切传神,二、要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三、要简练生动。
2.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练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3.悬念式结构:又称为“华尔街报章体”结构,简称结合体结构,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4.新闻材料:就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
5.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应该有消息头,其他新闻文体一般没有消息头。消息头同时也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
6.事件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主要品种。事件,通常指社会影响较大的意外变故与灾祸。而突发性事件实际上是事物处于质的突变时期的一种特殊反映。7.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既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依据,又体现了采访者和新闻媒介的主观倾向,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立统一、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客观和主观的对立统一,具有事实定义应该具备的客观性、鲜明性和普遍性,是一个关于新闻报道的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简答题:
1.新闻报道的受众意识是什么?
答: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受众意识,对于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是指在采访报道中,报纸记者心目中要有读者观念,电视记者心目中要有观众观念。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是搞好采访报道的需要,也是办好报纸、广播、电视的需要。
一、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的更好的问题
二、为受众服务的更好的几个基本点:1.报道要看读者对象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4.报道要引导读者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 2.新闻报道中新的内涵是什么?
注:我个人觉得是在报道的时间和内容上,由于没有明确答案,不做误导。若谁清楚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谢谢!
3.新闻语言的基本特色(见问答题中的第二题)4.新闻主题的基本特色 答:①新闻主题是客观性和观念性的统一
②新闻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
③既有“集中性”又有“丰富性” 问答题:
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A.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 B.宣传重重复,新闻重新意 C.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 D.宣传重时间,新闻重实效 E.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2.新闻语言的特色 答:①准确、简洁、生动、具体、形象
②新闻语言有不同的风格
③新闻语言与时俱进
④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3.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的关系 答:①新闻本源就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即“用事实说话”。
②“用事实说话”(新闻本源)的双重含义,实在是相辅相成、相克相生、不可或缺的。
其实实际上是“事与叙”以及“事与意”的双重关系。
③事实与叙述,即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的关系。聪明的读者常常会根据记者“让事实本身说话”的程度来推测新闻报道的可信程度。
④寓意于事(即通过叙事以表达某种意图),记者的报道意图,报道思想不一定要赤裸裸地讲出来,只要对报道内容有所选择,对报道的角度和材料有所取舍,这样报道的意图就体现出来了。
4.举例分析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答:①准确严谨,即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报报道的客观事物;如:《解放日报》曾经报道一位叫陈飞燕女同志怀孕5个月下苏州河救人的事迹中误将“下”苏州河救人,写出“跳”违背了事实真相,使读者误会,失去了一次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机会。
②鲜明生动,即具体明快,而不枯燥乏味;如:仅仅在报道中讲一个出土的花瓶“美丽”,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但若能在报道中指出“这个花瓶有一个人那么高,颜色紫里透红,晶莹透亮”,这就把花瓶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③简练明白,即语言凝炼,晓畅明了,通俗易懂,如:中国前几年有10亿人口,这“10亿”是个怎样的概念呢?太抽象了,一般人都没办法掌握。于是有个记者换了一种说法:“如果10亿人都来玩老鹰捉小鸡,从头到尾可绕地球25圈”这样给人印象就清晰多了。
第四篇: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 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
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
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
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
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1、立论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合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反之,只会浪费读者的时间甚至引起读者的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立论具有新颖性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心理,如果立论没有新颖性,评论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立论的准确性是立论新颖的前提。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了读者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
2、立论针对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其要求表现为:(1)针砭时弊,对症下药。(2)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3)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3、怎样体现立论的新颖性?
(1)论题的新颖。评论只要抓住新矛盾、新事物、新论题做文章,并从中引发出人尚未言的见地和主
张,自然也就有了新意,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2)见解的独到。即表现为是否有一点新鲜的论点,是否言人之所未言,是否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上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
(3)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
(4)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5)交锋中闪现亮点。
4、立论准确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立论准确性的具体要求理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点、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2)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3)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法政策和法规。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夸浮和武断。
5、调查研究对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
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做,才能预防和一直主观和
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有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这些只有靠调查研
究来实现。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6、搞评论工作如何进行调查研究?
(1)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
(2)博采众议,多谋善断。
(3)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情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
(5)做专题研究调查,其方法主要有全面调查、典型抽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信件调查等。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
[选择]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二者在标题上的相同功能在于导读。
2、在结构方式上,新闻评论的标题大多是一行题。
3、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
4、在以线性方式传播的广播、电视台,可以起到导听或导视的作用的是标题。
5、好的评论标题不仅可以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也可以传递作者的某种态度和情感。
6、评论标题的要求主要有题文一致、意见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
7、与“鲜明”相悖的新闻评论标题通常表现为含混、俗套、费解。
8、广播的传播特点要求其评论标题简洁、生动、浅显、平易、明确。
[简答]
1、评论标题的功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抨击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
的事物或要议论的问题。
(2)昭示中心论点: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
和看法凸显出来。
(3)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立
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吸引群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
的兴趣。
2、制作评论标题有哪些要求?
(1)题文一致,即要求评论的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包括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
见血。
发人深思。
及的事实都应与评论的内容一致。(2)意见鲜明,评论标题应有立场、观点、态度,旗帜鲜明,一针(3)言简意赅,做到句式简洁、文字简练,题义精粹耐读(4)生动引人,即通过转换句式、语气等多种手段,做到引人阅读,、如何使评论标题生动引人? 使标题生动引人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1)转化句式、语气。(2)活用成语、俗语。
(3)巧用修辞手法。
【论述】
1、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是什么?
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新闻评论的标题二者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制作目的不同:新闻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
标题以提示论题和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
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体与辅题得组合方
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 较为复杂,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
辅题得大都有一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
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
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2、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1)所用符号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报纸具有可以反复阅读和长久留存的特点,以及文字符号含义丰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优势,使报纸评论的标题在结构、句式和语
言运用上更为灵活多样;广播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有声有语言的感染力和易受性强
的特点,使其能够很快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唤起他们的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但也有稍纵即逝、不易存留的弱点,又使得广播评论的标题更需要简洁、平易生动;电视评论的标题由多种传播符号
构成,包括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其中文字符号是电视评论标题的主体。标题的可重复性、传
播符号的多样性和手法的立体化,使电视评论的标题更有形象感染力。
(2)所起作用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一般至于正文之前,显要的位置与精粹的文字可以起到包括提示、评价、吸引、感染在内党的丰富的导读作用;广播评论的标题往往在正文前播放,为满足受众需要
或增强传播效果,经常在评论播出之后重播评论的标题,因此,其标题既起到导听作用,又起到强
盗的作用;电视评论的标题不一定出现在节目开头,制作成字幕或片头的标题往往在评论播出过程
中多次出现,除与上述评论标题发挥类似的导视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划分层次、调整评论节奏、强
调议论重点、烘托节目气氛等作用。
(3)制作要求不同:报纸评论的标题要求在简洁的基础上深刻、耐读,讲究一定的寓意和文采,带有某
种思辨性和哲理性;广播评论标题只诉诸人们的听觉器官,因而要求其标题在简洁的基础上浅显、平易,语意明确,形象生动;电视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最为立体多样,应恰当处理以文字为主和声
音、图像符号为辅的关系,处理好转瞬即逝的传播弱势与适当重复播出标题以弥补这一弱势的关系,使其在简洁的同时清洗、明了,既有一定的形象感,又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选择】
1、从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以揭示其实质和发展趋势,这种说理论述方法叫总想法。“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是说理论述中的批驳的方法。
2、在一篇评论中,堪称文章灵魂的是论点。
3、在新闻评论中的说理论述中,其中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结合。在新闻评论中,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称为文章的论点。在新闻评论中,能够引起到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之作用的是证据。
4、评论的论据包括两大类,及事实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5、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
6、论据在说理论述中的作用有形成论点、引发议论、证实论点。
7、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主要有据事议理、比较分析、论辩交锋、算账说理。
【简答】
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虚和实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2、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
3、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什么?
一是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需要切合现实情况;二是要注意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4、何谓引证法?运用这一方法因注意什么?
在说理论述中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这就是引证法。
引证时注意三点:一是引证要准确,切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二是引证要恰当,不宜过多,不要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三是引用的材料要力求深刻、新鲜、引人思考,并且在最重要的时候和地方。
5、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是因为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法,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15、什么叫算账说理法?它有什么功能?有几种具体操作方法?
算账说理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做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其功能有四: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其有三种操作方法:(1)统计算账。(2)推演算账。(3)折合算账。
【综合应用】分析下面这篇评论在说理论述上的特点。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选择】
1、古人写文章要求“言之有序”,是指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称为归纳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新闻评论结
构方式称为演绎式结构。
3、古人所说的写文章要“画龙点睛”,在评论中,“点睛之笔”往往放在结尾部分。
4、报刊评论作为文章的一类特殊的形式,它既要有文采,也要有章法。
5、新闻评论的谋篇布局服务于其逻辑推理。
6、新闻评论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7、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有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
8、新闻评论结构方式主要有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9、评论开头的形式主要有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由事入题。评论的结尾方式常用的有呼
应开头、做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
【简答】
1、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它包括谋篇布局,即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以及如何安排评论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它还包括逻辑结构,即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出结论,如何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
2、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3、如何理解“开门见山”?
不能把“开门见山”简单理解成在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就把论题或论点直来直去和盘托出,而应采用一些办法,变换一些方式,使开头部分在直接挑开话题或点明主旨时,讲求一些艺术和技巧。
4、何谓“摆出结论”式开头?
摆出结论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提出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基本判断或主要结论,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
5、何谓“提出问题”式开头?
提出问题的开头方式就是在开头直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以引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再评论的本论部分具体进行分析、议论,并做出较为明确的回答。
6、何谓“亮出靶子”式开头?
亮出靶子的开头方式是在文章饿开头树起“靶子”,把评论所要针砭的事物或所要批驳的观点告诉读者,以突出评论的针对性或针砭性。
7、何谓“交代意图”式开头?
交代意图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或目的,帮助读者把握评论的意图,增强对全文的理解。
8、何谓“由事入题”式开头?
由事入题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注入事实性信息,以事实的新闻性或新鲜感吸引受众并引发议论,可以使评论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事实可以使具体的事例,也可以使概括的现象。
9、如何理解评论的结尾,其基本要求如何?
评论的结尾同样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所说的写文章要“画龙点睛”,在评论中,“点睛之笔”往往放在结尾部分。
评论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10、何谓“呼应开头”式结尾?
“呼应开头”式结尾就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或选择不同的角度,重复、关照、强化开头部分的内容或观点,形成首尾呼应。
11、何谓“做出结论”式结尾?
“做出结论”式结尾就是在文章结尾部分归纳论题,提炼观点,总结全文,集中作者的思想精华,以简练的文字为全篇“点睛”。
12、何谓“提出呼吁”式结尾?
“引发思考”式结尾就是一种对评论中心论点所做的“理论性引申”或“思想性引申”,以使评论的发人思考或深省。
13、何谓“举一反三”式结尾?
“举一反三”式结尾就是不仅也要就是论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通过联想与生发,开阔读者的思路和视野。
【综合应用】分析下面这篇评论的结构并指出其特点。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选择】
1、写评论要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说理的针对性。
2、评论的语言首先要先做到通俗易懂。
3、形象化说理可以增强评论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思想内容。
5、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文风最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6、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7、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基本要求是深入浅出、形象说理、以情动人、要言不烦。
8、形象说理的方法主要有善于运用比喻、形象化得语言、巧用诗文典故。
【简答】
1、新闻评论为什么需要写得有文采?
首先,写评论不像写通讯,容易端架子,不大注意文章的生动性;其次,评论的语言影响社会上语言的运用。
2、何谓深入浅出,如何才能做出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新闻评论要写得深入浅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
(3)运用群众的语言。
3、新闻评论怎样才能做到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如果在评论的论述中适当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或者使用一些形象化得笔法和语言,就可以把评论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具体说来,要做到:
(1)善于运用比喻。
(2)使用形象化得语言。
(3)巧用诗文典故。
4、比喻的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通过鲜明而熟悉的事物理解评论的思想内容。这种说理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增强评论的生动和说服力。
5、如何巧用诗文典故?
评论写作当中要巧用诗文典故,可以从一个故事引发议论,可以依托一个人物形象以古喻今,也不可以借用一句诗文或成语作为标题或用于文中说明自己的观点。总的原则是要用得恰当,特别是要弄清原意,不能随意改动或滥用。
6、如何理解新闻评论中的“零度风格”理论?
所谓“零度风格”的理论,意思是说理的文章不应当带有感情色彩,应当是纯客观的,不动声色、不带感情的。其实这是一种歪曲,起码是误解,而在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在实际生活中,理和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中的理和情应当是一种水入交融的关系,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所谓“零度风格”是不存在的。
7、新闻评论如何能做到要言不烦?
(1)道理实在,言之有物。
(2)论题集中,篇幅适度。
(3)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8、新闻评论如何做到简洁精粹?
首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就是古人说的“炼意”。其次还要“炼句”、“炼字”,就是要锤炼语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得休养
【选择】
1、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得素
质和休养。
2、评论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是其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次通过的时间是1991年。
4、江泽民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依次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狂。
【简答】
1、思想政治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政治觉悟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具体说来,就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同时还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
2、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是指:一是重视知识积累。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利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二是提高业务水平。打好新闻评论业务根底,首先就要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包括较高的文字修养。
3、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的意义是什么?
(1)评论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满足能多领域读者要求的评论;还可以帮
助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2)打好业务根底,评论作者具备了调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后,才能做到多谋善断,才能做到掌握政策,情况,占有材料,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题和论断,也才能避免主观主义,避免武断和错断;较高的文字修养,可以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又扩大宣传效果。
下 编
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
【单选】
1、代表新闻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是社论。它称作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2、国际公运史上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日报是《新莱茵报》。
3、称“社论是报纸的灵魂”的美国人是约斯特。
4、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明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
5、我国报刊史上第一位政论家是王韬。
6、20世纪初,社论写水平据当时报界之首的报纸是《民立报》。
7、重要性仅次于社论的文体是评论员文章。
8、战斗性较强的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属于辩论型。
9、由于逢年遇事都要写,因此特别需要写出新意有力度的社论属于礼仪、纪念型。
【简答】
1、社论的地位如何?
社论之于媒体,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貌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不能代替的。
2、社论具有权威性的根据是什么?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有特殊的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有独特优势。
3、和社论比较,评论员文章有什么特点?
首先,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旧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次于社论的权威性强。
其次,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来说,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重要性时间或问题。它的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有具体些。
再次,社会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独立发表的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因此,他要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最后,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
4、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5、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静心写作,导向正确。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论述】
1、阐述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阐述型社论的任务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其写作要求是:
一是善于交代国情和时代特征,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定并执行方针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二是论述要突出重点,顾及全面,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致陷入片面性。
三是实事求是的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界限。
四是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相关性。
五是善于依托典型来阐述政策,揭示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人们加深对政策的理解你,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六是切忌板着面孔说教,力求说理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耳入洞。
2、启迪型社论(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启迪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针方面问题的发言,从理论用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进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写作要求是:
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导,其次要虚实结合,不要就事论事。另外,为了增强思想引导的实际效果,还要讲究引导的艺术。
3、评介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评介型社论的任务是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其习作要求是:首先,理论要旗帜鲜明,富有远见卓识。其次,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和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切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作表面文章。再次,正确掌握褒与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4、论辩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论辩型社论的任务是: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批或辩正,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其写作要求是:
(1)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针对不同对象,实事求是,区分对待,既敢于论辩,又善于论辩。
(2)摆事实,讲道理,就本质进行论战,坚持以理服人,破中有立,反对简单粗暴,强词夺理,或在非原则
问题上纠缠不休。
(3)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善于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温情麻木的右倾情绪,也要
切忌扣帽子、打棍子或辱骂恐吓等极“左”倾向。
5、礼仪、纪念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饿写作要求是什么?
礼仪、纪念型社论主要是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节性活动。具有阐述形势、明确任务,表明态度、揭示意义,联系实际、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
其写作要求是:
(1)立论要高瞻远瞩,善于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揭示纪念活动或政治活动的现实意义陈述面临的光荣任
务和时代使命,并积极的展望发展前景。
(2)善于联系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或针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思想矛盾来写,以强化舆论引导
的功能。
(3)恰当的通过交代有关事件和活动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或总结有关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
风和中国气派。
烘托其政治价值,强化其现实意义。(4)持论精当,分寸得体,逻辑严谨,文字清新畅达,具有中国作第九章 短评 【选择】、最为常用的短评形式是配发式。、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
3、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4、短评的“新”首先体现在选题新鲜、及时。
5、短评的“活”首先体现为分析说理生动引人。
6、紧扣新闻报道进行议论是短评短小精悍的第一步。
7、对短评的全文长短优劣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和标示作用的部分开头。
8、短评写作的最重要原则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简答】
1、短评有哪些种类和形式?特点?
短评的特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种类有:发表时有有署名与不署名。在运用时有:一,为针对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二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第五篇:《新闻采访与写作》 期末重点
题型:填空(9个范围)1x16=16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x16=32分
填空:
1.P17通讯文体构成的感染力打动人。(常常使用抒情表达方式)
2.P17新闻评论 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 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 三是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准确; 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3.P18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的,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具有可读性。
4.P21消息文体
5.P21广播媒体的消息文本,是为“供人听”而写的(口语化),因而其语言的生动是与口语化特征(通俗、易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6.P41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
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7.P73“十比一”原则
“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进行一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应成为教条。
8.P45采访对象的分类:
当事人(最重要的采访对象,通常是新闻事件的主体)
知情人(通常不是新闻事件的行动者,但有了解,甚至策划)
目击者(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没参与,没直接联系,强烈现场感受)有关人士(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百姓、社会各界)
名词解释:
1.P129什么是隐私?
所谓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是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介入或者他人不便介入的个人领域。
2.P129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
3.P61什么是策划?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事物的,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
4.P25什么是是信息?
信息,作为一种与物质、能量三足鼎立的客观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5.P1什么是新闻传播?
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对象是对新闻信息有所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它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6.P47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断性的简要信息。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7.P117什么是伪装式采访?
伪装式采访是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
8.P117什么是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取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
简答题:
1.新闻采访写作对采访者(记者)心理素质有哪些要求?P8~22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的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常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抒情、叙事、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2.新闻语言的准确体现在哪些方面?P16
新闻语言的准确,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所交代的新闻五要素、统计数据、人物语言以及细节都确凿无疑,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符合其原貌。
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没有失当之处。
三是指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
3.采访关系中间的三步原则是什么?P27 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完全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不完全是采风过程中请教者与请教对象的关系,更不是刑事侦查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审问者与被审问者之间的关系。
4.新闻采访成功的必要条件?P31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从语言符号的角度说,采访对象在采访者涉及的报道领域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从非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说,采访者必须了解采访对象所表达出来的一些潜台词,以使采访向预想的方向前进。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5.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记者?P34
1.一个称职的记者应当时刻代表人民的利益监督周围的自然及社会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时可进行理性的反思,对人类可能面临的危机及时发出预警。
2.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首先必须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3.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从而在社会或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及时地发出警报。
4.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还必须时刻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理性的反思。
6.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道德素养?P37
基本道德素养:
1.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不会滥用权力);
2.不畏权势,坚持真理(抵制物质利益的诱惑);
3.有社会责任感(以不断提升广大受众的文化品位为己任)
4.对社会公众有起码的人文关怀(要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精神)
其他:
政治素养:表现为记者正确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感。
法律与道德素养: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何方,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科学素养:客观的态度去报道新闻事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7.新闻线索有什么特点?P48
其一,相比与新闻事实(事件),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闻五要素俱全。
其二,相比新闻事实(事件),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新闻线索才可能比较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三,新闻线索稍纵即逝。与新闻事实(事件)一样,新闻线索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四,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其五,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综上所诉,记者应当严格区别新闻事实(事件)与新闻线索的界限。
8.采访提问的技巧有哪些?P87
1.正面提问:是直截了当的讲明;
采访目的: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这种问题开诚公布,干脆利落无需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
2.迂回提问;
3.诱导提问: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诱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4.追踪提问(连珠炮式的提问);
5.灵活设问:设问题问法,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6.激将法:谈话要让采访对象即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正面激问);
7.故意错问:记者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适用范围:心存顾忌、不合作、自有主张、无可奉告的人)
8.及时插话;
9.巧用借问: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9.采访方法有哪些?P87和除五章(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① 破冰船起航:简要介绍自己以及采访目的,是普遍方法,礼貌、友好、大气。② 用不具威胁性的顺序安排问题,和平气氛,从简单开始。③ 询问基本信息,5w1h。④ 跟进问题。⑤ 控制采访,感性外向型专用,转移话题的控场方法。⑥ 重复问题,适用于社会心理作祟的。⑦ 询问背景信息和发展过程,以及解释性意义。⑧ 建立事件顺序表。⑨ 转化角色,询问正反两反面意见。⑩ 使用沉默对峙法,归咎他人法,媒人技巧,和概要总结式提问。肯定语结束采访。
10.采访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P97~101
① 注意提问的逻辑性。问题应该围绕采访目标设计,可以试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
② 提问力求简洁明确,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的意思,并迅速做出反应。
③ 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使采访对象的回答能集中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
④ 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巧妙引导消除采访对象的思想顾虑,获得有价值的素材。
⑤ 要避免说外行话。在采访前做大量案头工作,对涉及采访领域的知识做到有大致的了解。论述题
一、如何想法设法的创造采访机会P82~85
A)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合适的场合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合适的采访环境,(该地点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二是合适的采访语境,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记者要努力营造这样的一个环境:首先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注意不要在采访对象睡觉、吃饭或者工作繁忙时打扰他们。其次,要注意营造比较温馨的采访气氛,常用的方法是私下约采访对象下班以后出来喝喝茶,或者在采访对象有空的时候到他们家去坐坐聊聊,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拒绝记者采访。
B)创造合适的语境; 记者应当尽量谈论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奋起来。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由于采访设计新闻事实(事件)会损害采访对象的利益,因此采访对象的敌意是明显的。一味的退让是得不到采访机会,相反绵里藏针、态度强硬到可能是记者获得采访机会。
激将法往往也是很好的强硬之法。
3.采访对象总是让记者吃闭门羹的情况下,迂回战术有两个公认的好处。一是往往会使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行动表示关注,并最终答应两个记者的采访要求;二是如果记者始终无法见到被采访者,这也能获得足够多得新闻素材。
迂回战术采访的主要对象是当事人身边的人。
另一种常见的迂回战术是在采访对象的秘书们身上做文章。
4.“缠住”采访对象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因为采访对象无法接受采访通常采用一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首次采访要求遭到拒绝后明确几天后自己还将登门拜访(给被采访者一定的时间准备)。第二种是使用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进行采访,必要时付出一定代价创造机会。
5.目前比较流行的暗访中,记者角色转换成了商人或者消费者角色,对才发那个对象进行曝光,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但不可以因此而与法律规范相违背、相抵触。
二、试析不同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式P74~79
不需要过多的提问,采访对象会较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记者,而且有较高价值。
设法保护其交谈的积极性,努力控制谈话的主题,学会追问,让谈话围绕主题展开。
“内秀”,对问题思考深入但不善交流,不易表达自己想法)
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出彩的提问。
注意调节采访气氛,保证采访对象有个好心情,又要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2.A.热情的配合记者采访:(一般采访对象从自身利益出发,表现热情)
应对:一定要清醒,在清楚了解对方的动机后客观的评价了接到信息。
B.消极的应付记者采访:(采访和他们没有关联,但有工作原因敷衍记者;或者反感记者)应对:取得他们的信任,采用各种办法调动其积极性。
C.借故回避记者采访:(不愿意接受采访,认为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或者对他们没有意义)应对:给予充分理解,并且应设法让采访对象认识到采访的意义和价值。
D.故意阻扰记者采访:(知道采访对自身不利,百般阻挠,甚至威胁、恐吓记者)
应对:采取更为策略的方式进行采访,一方面巧妙的对付采访对象的阻挠,使事实的真相得以公之于众,另一方面注意加强自我保护。
三、试论如何做一个倾听谈话的有心人 P106
1.动采访对象的记忆。但有些时候也要防止被采访对象欺骗。在不设防的情况下,容易轻信采访对象,所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寻找与采访对象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进行沟通,已确认采访对象叙述情况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记者需要保持耐心,在采访对象的片言片语中寻找新闻线索。要边听边分析,并多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提问来帮助对方进行回忆的表达。
3.也容易偏离采访主题。记者一方面要善于用问题将谈话内容圈定在一定的采访范围内。另一方面要对采访对象叙述的进行梳理,与采访无关提醒他不必叙述,同时注意采访对象的大段叙述中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4.记者进行批评报道或揭露性报道的采访时,会给采访对
象带来压力,担心遭到打击报复,不敢过多与记者沟通。记者要学会听弦外之音,将那些采访对象采取委婉方式传递的信息紧紧抓住。
5.对采访题材或者采访活动本身排斥的采访对象,体现在答非所问、回答问题不耐烦、不透露相关信息。因此记者要学会在采访对象的谈话中找到突破口。
四、试析报道策划的含义组成及其意义P61~36
1.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策划都是关于未来事物的。策划师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策划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报道策划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
2.一个好的报道策划由以下组成:
A.(明确目的)根据新闻线索的核心内容明确报道的主要目的;
B.(决定执行者和动用的资源)预先决定报道的执行者或者执行小组,决定动用的物质资源和媒体内外各种可以整合的资源。
C.(决定时空)决定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决定报道所涉及的空间;
D.(采访细节和采访后的总结安排)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采访和写作的形势以及版面的安排;
E.(预算和效果预测)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报道的预算,确定报道的预期效果,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3.策划对新闻报道的意义
A.策划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由于策划是一种对新闻线索整体的把握,它能使采访准备的更加充分,目的性更加明确,方法更加有效。
B.策划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新闻线索,使报道在时效性和深度上都胜人一筹。高水准的策划对新闻采访和写作可能涉及的背景资料也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便于在短时间内增加报道的深度。新闻从业人员对报道的事实,通常计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真实记录和客观报道的方式;另一种是参与其事在据实进行报道(主观创造性);
C.最后策划能为报道提供强有力的团队。现代新闻报道通常是一种团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