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合作
浅谈教师如何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合作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主体。现在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普遍存在着难以沟通的问题,子女对父母缺乏理解,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太认同,甚至有反感、抵抗等情绪,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这负面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魏书生曾说:“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这见解把握住了人性的弱点,学生受用,对家长也同样受用。教师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象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联系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还应该有孩子取得的点滴成功与进步;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行为,还应该有孩子的思想、情感与情绪;不应该局限于孩子的学习,还应该有孩子的校内外生活。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注意在表情、体态、语言上支持、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注视对方的眼睛,用点头表示认同,用建设性口吻的话语回应对方,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等,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诚的,从而愿意与教师进一步交换意见。同时,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讨论。教师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知识技能。这样,教师与家长互相信赖、彼此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才。沟通结束时,应进一步拟订教育学生的措施,明确家长和教师的分工。
生活中许多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工作意识,近而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真正为家长着想、为学生着想,为每个学生的家庭幸福尽一份力。
第二篇:如何与家长更好地进行沟通
如何跟家长沟通
楼主:卖火柴的小女孩 2009-12-25 12:25 复制该文章地址给QQ/MSN好友 | 回复 举报 引用
打工子弟学校家长的工作都很忙,有的甚至连孩子自己都很难见到家长,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但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家教搞不好,孩子做人的根基就不牢。学习就更难搞好,老师教起来也很费劲。况且有不少家长文化素质低,跟老师们的语言思维频道根本不对。孩子稍有不适就找到学校大吵大闹的也不乏其人。所以怎样跟家长沟通,怎样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爱戴,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事。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过这一难关?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您会怎样应对?希望老师们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困惑难题和其它与此话题相关的感想。
1楼 杨胜华 红旗学校
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最重要的是:让家长知道:一个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将来还要面对社会教育。因此哪一个教育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家庭教育必须跟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起来,互相沟通,齐抓共管。因此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特别是要让家长明白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所以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不应当只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应该为孩子的教育承担应有的责任!
2楼 孙玉珍 东坝实验学校
我已经从事教学多年,怎样和家长沟通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首先老师对待家长要端正好态度,对每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实事求是和家长谈孩子的表现。第二,老师要有同情心,心态好,对差生,困难生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三,如果遇到蛮不讲理的家长,老师不能着急,用理说服他,软硬地实行有效的办法,使家长心服口服加佩服。第四,是老师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共同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用情感动家长,家长会更理解老师的,我觉得家长不是不好沟通,是我们老师有时候办法没有到位。这是我的看法。
3楼 代大志 明欣学校
我同意二楼的看法。我认为与学生家长进行顺畅有效的沟通,是每位班主任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沟通中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爱戴,是一门艺术,也是很深的学问。因此,这个课题很值得让我们全体教师来研究和探讨。
首先,尽可能收集熟悉的学生、家长相关信息;其次,分门别类,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方案措施,确保沟通愉快和谐而有效地进行。一般来说,大吵大闹蛮横无礼的家长是不多见的。我们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已为人父母的,因此我们应该能感受到父母送孩子到学校读书,总希望老师能关照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绝不想跟老师们把关系弄僵!故而,我认为老师只要稍费心思,应该是可以把家长关系处理好的。对此,本人有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教师态度要和蔼,做到“她”气我不气,一定让“她”先坐下说话。2.与家长近距离相坐,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3.见到情绪激动的家长,先不要急着说话,耐心倾听。等“她”把话说完,情绪稳定后再做解释。
4.解释之前要先对“她”的感受表示理解,并肯定“她”对的方面,之后才能与其探讨问题找出矛盾症结。
5.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但要坚持原则方向,解除误会,消除隔阂,有错误的、不对的地方主动承认,解决不了的要解释清楚或说明情况原由,尽全力求得家长的理解,答应的要兑现,不推脱。
总之,沟通方式各种各样,灵活多变。但盛气凌人,强硬粗暴,或敷衍了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4楼 曹靖华 腾龙学校
我觉得跟家长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孩子表现好家长有配合的就不用说了。不过打工子弟学校家长真有刁的。一个小事就可以闹到学校,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外乎有这几种:
一,护短型的。别的孩子碰她一下,或为小事的争执都可能告到学校;
二,不管不问型,不论孩子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从不到学校来;
三,自认清高型,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
对于第一类型的家长,老师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事出都有因,让俩孩子都找出自己不对的地方,家长作为旁观者就不会无理取闹了;对第二类型的家长,老师要写条子,明确,孩子毕竟是他的孩子,老师做的只能是教育孩子,家长不来配合的话,总不能把孩子推给社会吧。站到家长那一边说话,告诉他,老师做的一切是为了他的孩子,有思想的家长很快会向你靠拢。对第三类家长不能太客气,你可以让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让家长签字并检查,如果家长只签字不检查,或根本不签字,那他也清高不到哪去了。最后提醒各位同仁,当老师难,当打工子弟老师更难。
5楼 贺占琴 树仁学校
看来四楼很有感触呀!我认为与家长沟通要看什么样的家长,对于和我们想法一样的家长,我们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爱心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考虑。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体比较特殊,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们对他们的孩子如同自己的甚至胜于自己的孩子,各方面想的比他们还要周到。他们一般都不会与你作对,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多数家长都会感谢你,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有一些让人听着头疼,看着冒火的上帝。当遇到这种人时,要抱着有理走遍天下,不要让他们抓住你的把柄,根据不同的类型来做到兵来挡将,水来土掩的方法,让他们知难而退。
6楼 袁宝华 东坝实验学校
我同意五楼的说法。作为一名教师,与家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从事教育十多年,无论我到哪个学校教学,大部分家长都很支持、配合我的工作。也有极个别的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说:“老师太严厉了„„”我就和他们解释:“您难道希望我什么也别管他们,做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吗?您也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吧!不但我管您也得管,他们出人头地了您也受益。”就这样他们也就能理解了。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琐事,比如在学校里吃饭的学生不好好吃饭,我就检查他们的饭盒。剩下饭的学生我就喂他们吃,这样他们就不再剩饭了。我自己买大的钻笔刀给他们削笔,没有本子了我就给他们买。现在天越来越冷,学生带的水都凉了,我就从家里带一个大暖瓶来打热水给他们喝,嘘寒问暖。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传授给他们知识。学生就会回到家中告诉家长,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对我们好!都亲切的叫我“老师妈妈”。对孩子好,自然而然与家长拉近了距离,他们就会依赖和爱戴你。沟通起来很容易。
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老师工作顺利!
7楼 张彦青 红星学校 的确是这样。虽然在教育孩子方面和这些情况特殊的家长很难产生共鸣,但我觉得在生活上,对孩子多些关心,家长会感激你、认可你,然后再谈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这样教育工作更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8楼 李晓静 东坝实验
我认为跟家长的沟通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把孩子的表现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长,并希望家长跟孩子沟通好,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也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工作比较忙的家长,那就只好电话联系,就算他们再忙,这几分钟总该有吧。其实,我们跟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不然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真心地希望这些家长理解我们,关心自己孩子以后的成长,这样才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9楼 李金 昱颖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性格素质各异,与家长交流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交给家长一些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让家长从心里认为你很关心孩子,那么家长就会配合你工作,不给你找麻烦。
10楼 王志东 春华学校:
我和九楼的看法一致。我认为和家长沟通其实就是了解家长的难处,处处为孩子为家长着想,要让他们清楚一点:老师就是为孩子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最重要,这样以后的工作就好做。
11楼 于艳春 腾龙学校
我同意楼上的意见。我认为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好学生,所以首先要多表扬他们的孩子,因为家长在老师面前也很要面子,即使学生一无是处也要委婉地说,讨得家长的欢心,你就把握了主动权;其次创造和谐的氛围是最好的添加剂,谈话时要面带笑容心平气和,遇到极端的话题不能硬碰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别人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然后在家长完全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说出孩子的不足,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讨论今后如何共同教育好这个孩子,最后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你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就达到了。
12楼 李凤 自强实验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认为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二父母。要想使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全方面地了解学生,要从不同的方面关注学生。那么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教师怎么样才能和谐地和家长沟通,使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呢?依我个人意见: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要相互尊敬。教师不要因其家庭条件、环境及年龄等因素而歧视家长。
二、沟通。沟通是桥梁,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谦虚谨慎,讲究礼貌,平等地与家长交流,不要盛气凌人。
三、移情考虑,教师应体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态。不要以分数衡量学生,而要以人为本。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我们不要因其成绩低而去放弃学生,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他总有出众的一面。所以不要把分数挂在嘴上和家长交流。最后希望教师们要与家长和谐共处,使孩子快乐成长。
13楼 郭娇艳 新苑学校
与家长沟通的办法,我认为:
1、在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在孩子的作业里夹纸条,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
2、在孩子的作业中多表扬,多夸奖。从而让孩子们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家长。
14楼 王义臣 星星小学
我也说两点吧,教师与家长沟通主要有:
1、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孩子这座桥梁,和家长交朋友,制定在校和家情况表。通过数字,时间,科学体现孩子动态变化。
2、不定形式:主邀家长。邀请家长参加校活动,班会、听课、家访、电话联系等。给我们以肯定,达到心心相通,家长满意和放心。共同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把彩虹托向蓝天。
15楼 罗海城 长店实验
我的看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觉得在如今这个忙碌、现实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埋头做事,于是忽视了身边的人或事,这样就拉开每个人的距离,我们需要的是多点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由于工作的原因现在好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了解越来越少,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比如在星期天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说说话,这样在陪孩子玩的同时,家长们也就能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也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老师要想和家长沟通,需要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好。
16楼 李有为 清莲学校
家长只能了解孩子的一个方面,还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共同理解才能教育好孩子。
与家长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客观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然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与家长交流,想出最好的办法解决。
17楼 冯振中 向上学校
首先,要进行家访;其次,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细节;最后,要注意家访内容的安排(关注学生生活、家庭情况、成长经历、成长空间等)。
18楼 汤灏
班主任如果遇到冲动型的家长,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那么面对这类家长,班主任又该如何与他们沟通?
我有个例子,班里两个学生发生争执,一个孩子磕在地上门牙磕掉一小块。班主任处理好学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受伤学生家长据说以前是“道上人”,当他得知女儿受了这份委屈立刻赶到了学校,不依不饶,并对班主任扬言,要把伤到他女儿的同学找出来教训教训。不管班主任如何解释、劝解,家长却说,老师你不要光来说的,如果今天是你的女儿,你会怎样?当家长冲进来跟老师说,一定要见见那个学生时,老师就冷静地说:“因为这个孩子也是我的学生,也是在我的保护范围之内的,我也要保护他。虽然孩子犯了错误,但是老师绝对不能把他交给另外一个家长。在学校,老师是第一责任人,我负责去教育他。你没有必要在学校里面,当着我的面去教育那个学生。你要相信老师,我会帮你去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老师也要让家长发泄情绪,叫他稳定下来,诉说完,然后再讲道理就会有效。
第三篇: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怎样和家长沟通好,是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态度,交流方式等等,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联系的成功与否,因此,要与家长和谐互动,家园公育,教师必须要掌握沟通的技巧,我在平时的实践中深有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在这儿抛砖引玉。
一、用委婉的语气反应情况
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我们在向家长反映情况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平和,情况要客观。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好,教师要如实反映,不能夸大其词,如果夸多了,家长会感到老师报喜不报忧。孩子在园发生问题,教师应先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对的一面,再指出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这样先扬后抑的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觉得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信赖感。
二、用常交流方法取得配合
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长的帮助配合,如: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搞活动需带材料等等。可是我们不能等需要配合时才去与家长沟通,这样效果常常会不尽人意。我们可以这样做:利用家长里哀怨合理圆的实践平时常和家长交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学习、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本班开展的一些活动。如特色活动、游戏活动、早操活动、课堂教学等的一些集体、个人掠影发布在网上,让家长感受教师教学活动的认真,负责,让家长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巧,从而理解教师,积极配合教师。
三、用换位思考取得理解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很多,遇到棘手的问题,因自己有时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成为了一种桥梁。所以,和家长沟通,要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只要能从换位体验中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与家长达到最佳的交流状态,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只要我们彼此能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观点、角度上看问题,都能换位思考的话,我想我们的大教育就会走的更远,祥和安宁溢满每个家庭,拥有着美好的生活与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和谐教育的人间天堂。
第四篇: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首先“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错时,轻率地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教师在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差错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安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再次.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又无教育学方面的修养,或者由于工作繁忙,从而对老师表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能为力,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只有打骂才是让孩子屈服的唯一办法。此时,要帮助学生家长改进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对家长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的教育方法熟视无睹,无论家长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还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须加以帮助,促其纠正,使家长的教育学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只要学生家长真正地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对孩子多加督促与关心,把孩子教育好。
1、“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催化剂。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3、“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4、“文明用语”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油。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多使用文明用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常用的文明用语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过得好吗?
⑵.您有空吗?我们谈谈您的孩子好吗?
⑶.谢谢!多亏您的支持与帮助,这件事才办得这么好。
⑷.请您放心,我们会记着提醒他„„。
⑸对不起,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吗?
您好,需要我的帮忙吗?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进步很快。
⑻.请问您是来接哪位孩子的?
⑼.对不起,请您稍等片刻。
⑽.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但直接具体落实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而在家庭和学校直接对孩子实施教育影响的则是教师和家长。我们很难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家长学校教师论文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一、新时期对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时期。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走到尾声,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是各个国家和部门争夺的对象。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获取精尖的专业知识也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知识经济带来的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一)联系方式的种类有所调整
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些传统的联系方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的状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传统联系方式具有恒久的使用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方法、指向目标上也做出了符合新时期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使得许多优秀的商业头脑有了施展的空间。移动公司、各大网络争相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中介,于是许多现代联系方式产生,电子平台成为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
(二)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
新时期使得国际间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中国教育在继承传统精华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逐渐使得教育科学化、教育者专家化、教育制度规范化。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不仅要考虑到使用哪种联系方式,还要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具体到实施某一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形成了很多成功的范式。
(三)联系方式的灵活性增强
新时期不仅改变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教师不仅面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成绩考核的重压,同时还往往要面对超负荷运转的班容量,这在普通城市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工作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做到有叫必到。时间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教师逐渐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力求简单、快捷,减少时间成本。
二、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的运用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一般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和班级的规定,第二是进行批评与表扬,当然最主要的是指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被点到的学生家长要耐心倾听老师罗列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没面子,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家长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因此,分数既是考查学生知识量、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标准。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家长会上以成绩为核心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把教师的个人发言与对学生的批评改为家长座谈会,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问题产生往往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于是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举行家长会、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上面陈述过的家长工作类型与时间的原因,导致本身闲暇时间就不多的教师不方便进行家访。加之现代人生活更注重隐私,所以教师对家访这种方式的使用也很慎重。目前仅有28.7%的教师使用过家访的方式,而且49.5%的教师认为家访已经不太有必要甚至可以退出教育舞台了。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通常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而找家长时更是需要打到家长所在单位让人去找,很长时间家长才能过来接电话。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细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新方式
新时期涌现了许多20年前难以想到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为媒介。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基于电话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对其安全非常重视,于是移动公司首先抓住商机,推出平安卡,学生到校后刷卡家长就可以收到学生平安到校的短信息。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离家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平安卡给自己通报平安的时间判断出孩子在路上是否贪玩。
智能电话可以存储学生的学号,教师使用教师无线IC卡在智能电话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就可以直接拨打到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教师无须记录大量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了与家长的沟通。
家校通系统整合了手机、电脑、网络的功能。学生进入校门后,无须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短信报平安。学生离校时走出校门,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它还具备其它与家长联系的功能。如一般的智能电话都可以储存6000名学生的ID,收发2800条的短信。②教师随时可以将学校规定、收费通知、家长来校通知、当天作业、成绩通知群发给所有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资讯,并据此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近期状况等发送给家长。家长亦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留言。家庭教育由此可以和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并实现有效互动。部分教师对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方式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③。
(二)基于网络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电子联系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进入了E时代。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50.8%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建设良好、更新及时的网站本身就会为家长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教师不必分别去发布这些信息,只需告知家长学校网址就可以。学校的条件、教育目标、具体规章、主要活动等等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公布。21.1%的学校网站都建有家校互动的平台,既有家长必读这样的版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也有家长之窗这样的版块,家长可以随时留言,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或教师以及班级建设的看法。有的学校网站(如北京实验一小)还分设班级版块,各个班级把自己的合影、活动图片、奖励与表扬、每月情况总结、假期生活学习指导等消息都放置到班级版块上,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言和信息,甚至如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在得知某些场馆有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都会将信息贴到班级版块上,为家校共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
很多教师还利用个人的网络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据调查,61.3%的教师有自己的聊天工具,20.7%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60.2%的教师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一般说来,学校论坛往往面对学生群体,而教师私人电子联系工具的使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与家长进行联系,有的教师戏称之为“电子家访”。电子邮箱的使用往往是教师采用的比较郑重的网络联系方式,博客和聊天工具则更随意。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心得、对班级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博客的内容对教师有更全面和感性的了解。聊天工具尤其是语音聊天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联系方法,不过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环境也有要求,应尽量避免形成对他人的干扰。这些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
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0.9%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家长委员会通常可以分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和校级家长委员会两种,有的还设有年级(或段)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必须能够代表各个层面家长,一般经过竞选方式产生,也可以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候选人,具体条件由家长和学校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3-5位家长组成,校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18-24位家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特殊问题也可召开临时会议。教师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这一平台,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的学校连订做校服这样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决定款式、面料和价格,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了家校和谐。
四、运用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方式的改进与新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联系方式的使用不够科学
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是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将各种不同的传统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为每一种方法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更勿谈具体到不同工作类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应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式。这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方式时随意性强,以达到一定效果为满意,不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使用这些方式后,不善于总结、交流,从而总是在原水平上重复。为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每一种联系方式的科学使用方案,提供给所有教师,供他们进一步在使用中改进。其次是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目前各种联系方式的目标呈众星拱月型分布,中间是学习成绩,四周散布的群星是品德、劳动、体质、心理等等指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环节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得当的联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要服务于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才能使教育得到实质的发展。
(二)新联系方式使用的形式化
不可否认,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新联系方式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出了贡献,但新兴事物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平安卡和校讯通等服务,更多是为教师和家长服务,而忽略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联系方式感到愉悦,而是产生时刻被监督的不自由心态。有的学生干脆常常“忘记”带智能卡,以逃避这种监督。对学生采取无监管的放任措施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将这种方式调整到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学校网站的家校交流版块上,更多是学校建立的形象工程,摆上若干专家建议、家教妙招就算了事,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网站自建站后就没有更新过,导致互动有其名无其实。像北京中关村二小那样把家校交流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网站实在少之又少,有的网站版块家长甚至无法发帖,所谓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发布罢了。拥有电子联系方式的教师不少,但只有8.3%的教师使用过博客与家长进行交流,3.4%的教师使用过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0.9%的教师使用过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交流。出现新的联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而熟练并科学地使用这一方式同样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还处在雏形状态
由于商业因素的渗透,电子媒介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推广,但制度化的联系方式却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与校领导才能够把握。目前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还很少,而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还处在雏形状态,不够完善。家长委员会是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参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习惯,所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我国,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往往不够高,有些校方领导对于校外力量的参与也不够习惯。有的家校委员会成员都是校长或者班主任的熟人,所以这一长效机制形同虚设,只是作为学校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已。有些家长委员会参与一些学校活动,但主要限于联欢会的布置,户外活动的组织等辅助工作,对学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方针的制定则从未介入。个别学校有一些成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经验,成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好帮手,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政策的权利需要捍卫,但家长也会犯有一些严重的错误⑥,如何引导制度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在科学轨道上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的学校已经将家长学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家长学校多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许多个案仍难以解决,因此这一制度同样需要不断完善。
总之,任何联系方式都是在使用中不断完善的,而且所有联系方式的使用都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鼓励家长沟通的积极性,增强沟通效果,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