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之有道教之有方 行之有效(信息稿)
教之有方学之有道行之有效
市行政服务中心“导师帮带”机制彰显活力
2009年8月,机关党总支在“中心”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为进一步提高年轻党团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办理能力和干净干事素质,建立了“导师帮带”制度。期初,印发了“导师帮带”文件、举行了帮带签约仪式,首批结对9个,确定两年为一期。时历一年,教得如何、学得怎样。从近日机关党总支召开的“导师帮带”工作交流会反馈:教之有方、学之有道、行之有效。
首批帮带活动的9位导师都是党员、都是窗口、分中心或处室的负责人。期间,他们不但循循善诱,而且严以律己;有共性化的指导,但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帮助。师傅式的叮嘱、朋友般的帮助、家人似的激励,互动型的交流、操作时的指点、生活上的关心,使结对的年轻员工感慨万千、受益匪浅。工商窗口导师徐忠平“育才与育人并举”的实践,经委窗口导师吴吕娃“快速提高新员工服务能力”的做法,建设项目交易分中心导师杨丹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的体会,政府采购分中心导师戴勇伟“真心帮带、平等帮带、互动帮带”的经验,给大家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
首批“拜师学艺”的9位年轻人大多数在窗口、分中心一线工作。经过导师们面对面地指教、点对点地帮助,感触很深、体会颇多。有了名正言顺的导师,他们可以不懂就问、有难就问;有了身边的学习榜样,他们可以边学边干、边听边干。公安窗口的小徐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财税窗口的小杨为导师能让她承担综合业务重任而兴奋,国土交易分中心的小吴感到这一年来业务水平较快离不开导师的“耳提面命”,建设局窗口的小隽深感导师姐妹式的帮带使自己的成长更快,热线办的小黄在导师那里学到了许多排忧解难的好方法。导师的点拨加上自己的努力,不少年轻人已被“中心”评为“文明三星”、年度先进,有的还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或已被列为发展对象、后备干部。真可谓是成果纷呈、活力彰显。
实践说明,“导师帮带”使读书学习的氛围更浓了,使师徒之间的情意更深了,既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好载体,也是师徒相互促进、携手创先争优的好方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们一致认为,“导师”这一称谓重于泰山,必须处处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要用心教导、精心指导、细心引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徒弟”们的共同心声是:一定更加主动地学习、虚心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不辜负党组织和导师们的期望,尽快完善自己,早日达标“满师”。
(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党总支/2010年8月)
第二篇:《道教之体》笔记
《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施舟人:《道教之体》(The Taoist Body)
序言
《道教之体》(The Taoist Body)是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先生在汉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原书以法文初版于1982年;英译本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译者为凯伦C.杜瓦尔。
美国学者诺曼·吉拉尔多为本书撰写了题为“施舟人与道教之体的复兴”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诺曼教授首先引述了《庄子·天下篇》中的一段话: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the way that is sagely within and kindly without),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段话反映出,由于“内圣外王之道”既隐,后世学者不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导致真正的“道术”不再被人们明确地、完全地认知,天下各执一端而皆蔽于一隅。推崇与探寻蕴含着“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的“道术”,是中国古代道家学说以及道教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正如《庄子》中的这段话所反映的那样,天地之纯、古之道术,皆是终极性的存在和最高的自然法则;而通此道法、得其精髓的“古之博大真人”则是后世推崇与向往的理想目标。因此,在“古之人其备乎”的前提预设下,“古人之大体”、“古之道术”就成为后世学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诺曼引述这段话,也许正是为接下来的“论道”工作提供一个整体的定位基础和深厚的历史语境。
诺曼指出:我们不能通过一个后世学者的著述而宣称道教之体(即作为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物质之终极本体)被重新发现或完全复兴。我们今天在追溯道教历史和研究道教理论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一种充分严肃、冷静的学术态度。当道教的故乡宣布放弃其古老的方式而采用一种外来逻辑的时候,依据中国古代先哲(老子、庄子及后来的天师道)原初模式构建的“道术”(art of the Tao)难免被误读和分裂。毕竟,中国的文化革命试图消除一切旧有的“封建迷信”残余。
由于在过去被封建王朝的传统史家和西方学者所忽略,加之近代以来基督教传教士的极力诽谤,道教长期被遮蔽、淡化和孤立;但是,道教仍以其古老传统的方式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边缘继续存在。即使是在现代工业化的变动时期,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中向全世界呈现自身,虽然表面上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作用。诺曼认为,对这一特定事实的揭示与展现,应归功于施舟人(这位在巴黎接受专业的学术训练、曾在上世纪60年代工作和生活于台湾岛的年轻荷兰学者)的偶然发现;正是施舟人的努力,使道教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方式受到了公众更广泛的关注。
同时,诺曼对法国前辈学者和一些日本学者在20世纪后半叶的道教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这些研究不同于老庄哲学式的诠释方法,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施舟人在上世纪60年代在台湾的发现所带来的启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温施舟人最初关于当代道教的一些研究,这将会为我们充分理解《道教之体》的体验性、权威性以及综合性提供基本的背景。实际上,我们可以说,《道教之体》代表了施舟人二十余年以来对道教生活的体验、思考的不断积累与融会贯通。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从西方学术立场撰写的道教研究著作,都自觉不自觉地关注道教传统的一些特定方面,这得益于施舟人在台湾的原始经验和在巴黎的后续研究之启发。在这个意义上,施舟人的《道教之体》仍然是各种语言(著述)中唯一堪称关于实践观察、社会学以及道教传统科仪的象征性意义等内容的一般性导论。
接下来,诺曼简单介绍了施舟人的学术履历:施舟人最早在巴黎的学术研究工作就备受关注、相当卓越,在初步关注了东方艺术之后,他于1958年在两位杰出的法国汉学家马克斯·康德谟和罗尔夫·斯坦因的指导下转向了对中国宗教史的研究,并深深得益于两位老师以技艺精湛和学识广博著称的研究风格。在法国高等研究院(EPHE)学习期间,他还与在佛学、中国历史、人类学、宗教通史等相关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许多法国学者进行了接触和交流,从中获益匪浅。
然而,直到施舟人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他在高等研究应用学院的学习并拿到文凭之后,他的汉学研究生涯才出现真正的转折——即他在博士论文中对《汉武帝内传》(六朝末期的佚名道教中篇小说)的文本研究。因此,在1962年,他决定听从罗尔夫·斯坦因的建议,作为法国高等研究院远东考察团的访问学者,赴台湾从事关于当地民间宗教的实地考察。施舟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跨越巴黎图书馆(西方汉学研究的外部视角)的藩篱,“绝不躲在外部看中国”。
施舟人在台湾经历了几年艰辛岁月。他与位于台北附近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研究民间木偶戏(这对道教仪式研究很有意义)。后来,他决定不再按照官方学术特权和人类学观察的正规程序,而是以亲身融入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内在体验的方式进行关于民间传统的研究。正是对当代台湾木偶剧传承所呈现的传统民间形式的充分认识,才《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促使他作出深入民间的决定。于是,施舟人结束了作为研究学者在台北的官方生活,前往台南,就像道教提倡的“隐于市井”观念那样,开始深入基层民众的生活。
1964年春,刚刚在台南住下的施舟人暂时还没有确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应一个中国朋友之邀,他参加了一次非常重要的道教仪式——即通常所说的“醮仪”,是为了祈禳瘟疫而按照惯例数年举行一次的祭祀飨宴仪式,属于“文醮”的一种。这种传统呈现出社区联合组成的宗教团体现象。这次“醮仪”在台南市北部的一个庙宇内举行了数天。这次偶然的机会作为对道教认知和学术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性事件,使施舟人的研究事业进入成型时期。作为一个局外人,施舟人亲睹了道教法师们在宫观殿宇内极其私密的“纯”仪式①,并能精确地将之描述出来。
1964年秋,在一位道教醮仪高功的许可下,施舟人正式成为当地的一名道士,开始了他在道教团体中的学徒生活。在此后的几年里,这位曾在巴黎与一些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汉学专家共同接受学术训练的年轻荷兰学者,成为了首位学习道教法师口传秘诀和科仪范式的西方人士。
这就是施舟人探寻道教之体的内在核心的故事,这并非他的圣徒传记,而是一个实践的训练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言,在这段充实的道士学徒生活中,应该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来接受训练。当然,在成为道士之后,施舟人从未舍弃他的西学传统。虽然道教秘传之术可能反对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行为,但施舟人的神职身份并没有使他转向遵守信仰仪轨或立誓保密的潜在规范。
施舟人在亲身体道的生活中,始终将学术性奉为最高标准和规范,并将这种规范与道教生活传统相连接。1968年,他在关于自己这段经验的临时报告中,并没有轻率地进行概括。1970年返回巴黎之后,他在法国高等研究院取得教席,并与一批从事《道藏》整理出版的新锐学者一道,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创作。这些学者成为他在哲学和历史传记方面的有力帮手。经过十二年的全面综合研究,施舟人出版了“Le corps taôiste”(《道教之体》法文版,巴黎,1982),作为他为“广大观众”提供的关于道教传统科仪的一般性论述。在此书中,施舟人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道教极其丰富的传统,也揭示了道教在过去长期不受重视甚至被误读的历史根源。
最后,诺曼盛赞《道教之体》是道教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广大观众”了解道教传统科仪以及老庄哲学深妙玄理的基本入门书籍:“不言之教”同时包含着老子和老君的 ① 道教神职人员的科仪,即他们举行道场法事所依据的主要程序、典章制度、仪轨范式(程式、法式、礼式、仪式等),通常只在本教团内部秘密传授。《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双重维度,而整个道教启示文献与科仪规范在根本上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类普遍本质的方式。这就是《道教之体》有力传达出的“不言之教”。
作者的话
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道教依然存活。道教部分地保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没有明确定义的文献资料。为了对道教进行探索,我们必须考察所有与其相关的构成元素,包括涉及物理之体(对人的生理、身体的关注)的元素和涉及社会之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联系)的元素。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养生之术和神仙之道,还要关注道教的科仪典章、神话学说和神秘主义理论。这些方面相互之间虽然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道教的特定体系内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本书是关于道教理论的一般性论著。如此大量和鲜为人知的(道教)主题使其难以全面把握,我很清楚自己从事的研究活动所具有的风险。我之所以进行这种尝试,是鉴于当今西方对中国的认知状况。很多人论述过中国正史、帝王和封建官吏,以及现代的革命共和国;但是,中国还有着非官方的一面,这是更鲜为人知的:普通人的社会、区域性的地方文化、寺庙殿宇及其覆盖的联络网。中国的这一面代表了其市民的广阔多元性,而并非仅是官方宣传所谓的“愚昧、迷信的农民群众”。民间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仰传统,这种强烈的传统足以使其宗教形态从一切宗教迫害的暴力中死里逃生。民间的道教保持着自己的圣山、宗教节日、戏剧形式以及最重要的文献宝库——其中以《道藏》为最重要的代表性经典。中国的民间宗教因而能够被认为与官方文化及意识形态分庭抗礼(这种平衡力的作用在社会结构内和历史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本书的原始资料来源是双重的:首先是《道藏》以及其他地方保存的道教文献,其次是我在1962年至1970年间以Ecole Francaise远东考察团研究学者的身份在台南市及其周边村镇的实地考察工作。我在本书中尽可能地传达作为道士而不是作为我自己的思想观点。
从那以后,又能够在中国大陆做道教研究。我因而有机会在大陆环境下验证我在台湾的发现。当然,有人会被相当大的差异所震惊,但经过仔细推敲,这些差异更主要地呈现了这样一种实质:北京曾经有一千间庙宇,今天只有少数保留下来。在诸多方面,某种宗教基本上保持着一致性。因此,我认为本书所传达的信息,除了局部变化之外,在中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有效性。
本书英文版的出版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利哈伊大学的诺曼·吉拉《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尔多教授,他对我的工作表现了充分的兴趣和善意的引荐,并推动了本书在美国的出版。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本书英文版的译者凯伦·杜瓦尔先生。„„向以上诸位,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道教
《庄子·大宗师》中记述了四个隐士(子祀、子舆、子犁、子来)的对话: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逐相与为友。
此书的稍后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另外三个人(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的对话: “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这些文字来自哲学家庄子的著作《庄子》,它本身就是一部流传至今的古代道教(道家)文献。“莫逆于心”,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一致、心意相投的内在状态,从最自然的意义上看,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可以成为朋友。《大宗师》的这两段内容反映了“天道无为”之宇宙法则在人(自身—他人)的心灵体验层面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分别自足又互相契合的多层次结构,传达了关于物理之体(the physical body)、宇宙之体(the cosmic body)以及社会之体(the social body)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的连接状态正如同“道中之友”。即便在今天,道教法师在他们见面时都互称“道友”。这些真正的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信徒们如今已经不多了。至于他们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于古希腊(及希腊化世界)的原始神秘宗教,在古老时代就消失了。如今,道教被相似的命运所威胁,它的消失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那样的结果将留给我们关于这一古代中国宗教非常不完整的知识。
人们至今还没有给予中国宗教足够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中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了解和吸收了世界上的各主要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甚至还有印度教(通过密教为中介引入),所有这些宗教在被中央帝国吸收、整合而融入自己的文化之前,都经历了各自或长或短的兴盛时期。中国文化对各种外来宗教的这种吸收、融合过程并非没有经过深刻的改造。在(涉及中国宗教与文化)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和著作中,这些外来宗教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许多论著致力于研究佛教或耶稣会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相比之下,却很少有人研究道教——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可是,要理解其他宗教的历史和命运,必须参考道教,因为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信仰在其改造、转变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道教的重要影响。《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仅从一个例子来看,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后)转换成了与原本非常不同的中国佛教形态,即禅宗。(他认为佛教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参照了道教思想和实践方式)参见The Taoist Body, Calif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宗教”概念
对于道教的普遍忽视,决不能归咎于中国宗教的本质:直到上个世纪以来对于道教的迫害降临,道教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和发展着,并且是可见的、可理解的。道教作为中国民间宗教的最高形态的表达方式,拥有超过一千部之多的丰富文献资源,涵盖了其传统的各个方面。当然,我认为西方学者关于道教研究缺乏兴趣的原因在于理解中国宗教的困难。西方定义下的宗教概念形成了一种障碍,大量的研究者已经由于误导而未能认识到:在一个与西方社会迥异的社会中,宗教体系也必然是极其不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宗教活动没有固定的名称与形态,正如法国汉学家马塞尔·葛兰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宗教原本就没有与一般性的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甚至其中最独特的道教也是如此:道士们通常聚集于世俗社会,并未处于任何特殊的形态。在现代化和西化的社会文明中,在西方定义的宗教概念(即把人性从自然本质分离出来的某种东西)之下,当局试图将民众的宗教信仰分门别类,并告诉人们要么信仰儒家、佛教、道教,要么与政党的路线保持一致,而这仅仅是“迷信”。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当然没有人会自称是道教徒,因为这种指定名称总是意味着加入神秘组织的行为,但如今地方庙宇中还有供奉当地圣贤人物的。(也就是说,按照西方定义的宗教概念,中国民众并不符合教徒的身份定义。例如原本属于道教信仰的庙宇,被用来供奉地方上的人物,这体现了一种兼容性,而西方宗教在崇拜对象问题上是不具有兼容性的。这种兼容性是道教的内在特征之一。)
就传统而言,并没有特定的术语表达宗教活动。为了翻译“religion”一词,现代汉语使用了“宗教”这一术语,其字面意思是“宗派的教义”。这也许适用于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但当这一词语用在中国民间宗教及其最高表达形式——道教的时候,只会引起误解。也就是说,道教认为自己并没有强制教规、绝对信仰以及教条主义,是置于群生之中的社会团体。(第3页)这种意义上的团体组织并不符合西方意义上所定义的宗教概念,即道教并不是典型的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形态,并不具备西方定义的宗教团体的一些基本条件。但是,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实际作用却是类似于西方宗教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与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宗《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教占据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可见,宗教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下有着具体的内涵与适用对象。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无疑具有一些独特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我们并不能因其不尽符合西方的“宗教”定义而拒斥之。
“道”
或许有人会说“缺乏明确性”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基本特征。我不知道其他文化是否也构想出了一个类似于“道”的概念,但“道”的概念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按照定义,“道”是不可名的、只能由其无穷无限的本质特征而被理解。其超越性的内在原则,表现在“道”是不可命名的、难以形容的而又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它不仅是一种“规则”,而更重要的意义是“道路、方式”:作为一切事物转换、变化的某种内在基础。这种自然的进程决定着整个宇宙的运行。在此过程中,沿着这条道路(按照这种方式),世界呈现为我们所看到的景象,人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寻找到自己作为个体与整体所具有的一致性。
但是,我们应该避免将“统一”概念延伸到“道”本身。“道”本身能将万物统一为整体,但它本身并不是整体。它生出“一”,它能成为“一”,它又能将这个整体分离为部分。《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这种生成运动被称为其“功能”,这个词有时也翻译为“德”,但是“德”来源于拉丁文“virtus”,以及词根“vir”,意思是“雄性”;然而“道”在运行中,它的创生动力反而来源于“雌性”。
“道”是流变不息、相反相成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的时间规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
缺乏明确的定义,不仅是道家哲学的特征,也是道教实践以及道教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方式的特征。两千年以来,人们在当地庙宇周围的社区中生活,庆祝传统的宗教节日,按照道教科仪制度举行典礼仪式,招请道士却并未自觉地宣称信奉道教。作为一个宗教的、仪式的公共机构,道教是地方社区的社会之体,却从未拥有过任何真正的统治权和(成文)标准教规以及关于忏悔一项的教义。(第4页)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道教各派系并不曾放生大规模的互相竞争与敌对迫害,因为策划阴谋、派系内讧等行为被认为最偏离“道”的精神。相反,道教倾向于吸收与协调其各个流派,以便克服内部矛盾和在社会变迁中保全自身。道教不是依据某种规则或教义而是凭借着对“道”及其日常功用(关注人的身体)的效法而争得了生存。正如圣贤所言:“道不远人,近在吾身。”(道教以很强的功能性适应社会民众的需要,获得自身的发展,P4)《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相对于社会和文化系统,人类的身体被赋予了优先性,这体现于我们内在世界相对于外部世界的优先性,以及对寻求我们主观思维中的绝对事物的否定。道教总是根植于具体的、确实是生理的、同时也是普遍的东西。这就是道教排斥西方思维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尚难知晓的详细性质。
道教的历史
我们很难断言道教起源于何时。在大量的道教文献中,缺乏相关的历史资料数据。《道德经》作为主导整个道教神秘传统的奠基之作,其中却并没有包含日期和具体人名,不能与确切的历史年代联系起来。
关于《道德经》的作者,据说是老子(一说为老莱子),但这主要属于传说,其次又属于神学;历史传记资料从未给予他更接近常人的真实记述。②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区别老子其人(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与归于他名下的著作《老子》(即《道德经》,一本关于“道”与“德”的书)。《道德经》这本书应该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后才采用其今天流行的版本形式的。
《道德经》的非史实性也是为几乎所有《道藏》文献所共有的性质。在稍后几个世纪出现的包括大约一千五百部代表着道教经典文献的著作,多有未署名的、未表明日期也不见具体历史人名的作品。仿佛其作者认为线性历史完全没有意义,而且个体创作者的身份被认为违反事物的本性。并且,中国的官方正史传记虽然准确而充足,但几乎对道教主题保持沉默,因为道教对国家祭祀礼仪和官方意识形态采取回避甚至反对的态度。确实,编年史作者宁愿尽可能地忽略道教。因此,封建王朝的编年史并未反映其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而,人们也许想了解更多关于道教的历史。但是,这么多年以来,至今还没有关于道教历史的认真研究。我的目标主要是从历史维度关注道教在当今时代受到的毁坏,而不是要为其撰写必定不充分的编年史。
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哲学思考和对人性和人生意义进行一般性探讨的时代。最早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以及墨翟(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关注道德哲学,但还没有关注个人的自由与命运。由贵族阶层主导的宗教,即属于封建阶级的,认为人类依据其社会身份而有等级之别,这在其礼仪中有着严格的规定,反映着整个封建秩序。这种秩序似乎构想了一种只有贵族先祖才能享受的死后生活。正如一部儒家文献中所说的 ② 在关于老子的传记中,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承认他在《史记》中也未能分辨关于老子其人的神话传说与史实。《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礼不下庶人”那样,普通百姓在死后只能默默无名赴黄泉。
至于自古以来的民众的宗教,我常常使用“萨满信仰”(原始巫术信仰)这一术语来表述。在一些专家看来,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像中国民间宗教这样如此广泛、丰富、精致和富有诗意的社会文化现象,可能并不充分,甚至是不恰当的。(第6页)
确实,我们如果必须局限于(官方)经典文献所提供的信息,那么我们可能会忽略几乎所有涉及民众的宗教(民间信仰)。但是,中国的巫术信仰延续至今,并被公认为更高形态的道教的穷亲戚,而大概还具有充足的活力。
我认为,巫术信仰应该被视为道教的“底层基础”,在某些时候是道教的竞争对手,而在当代中国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补充。(第6页)在各个时期,道教的定义都与巫术不无关联。因此我们也必须将中国的萨满信仰(巫术信仰)作为我们研究的一个出发点。③
我们先回到道教本身。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汉代墓葬中,我们发现了第一件与道教(道家)有关的精美(鎏金)青铜制品:一件小型山形熏香火炉(博山炉)。我们看到山形炉盖上镌有表现树木、野生动物和带有延长的头的奇怪图案(道家神仙形象)作为装饰。山的顶端宽而向底部变窄以形成一个圆盆,表现一片海洋的形象。实际上,这是一种采用从水中升起的蘑菇形状的颠倒的山峦造型。它表现了神仙的地域,或为昆仑山(司掌落日与死亡、通过邀请赴蟠桃盛宴的方式赐予长生的女神仙——西王母的住处),或为位于东海之中、日出之处的海外仙岛。
《庄子》首篇向我们介绍了这些地方:“藐姑射之山④,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世界的极限)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⑤
博山炉用于辅助进入神秘冥想状态。⑥ 坐在火炉前,看着从山形炉盖的洞穴中腾起的缕缕烟圈,使人的意念到达那奇妙的国土,仿佛成为上述提到的那些神仙一样:轻盈、绰约、清静无为而惠泽万物,通宇宙而化,齐物我为一。在洪水、热浪等具有启示意义的灾异事件中,只有真人会幸存下来。我们还发现这里提到他们禁食谷物,这道教服食方式的一个典型 ③ 在古代中国存在着与今天的中亚、蒙古、西伯利亚等地类似的萨满崇拜(巫术信仰)及原始宗教仪式。然而,作为宗教活动一部分的出神入迷状态实践应用更为广泛,并应用于祖先崇拜和占卜预测。道教实践有很多通神的形式,但道教并不认可被外部精灵所附身。④ 这座神秘的山峦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也被描述为一处有九个洞穴的中空山谷。这种景象让人想到了那山形的焚香火炉。⑤《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⑥ 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一件熏香炉上留下了这样一段铭文:“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据《艺文类聚》收录的刘向《熏炉铭》)《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方面。可以想见,古籍中的简单提及足以引起后世广泛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实践。
道教的饮食与民众的日常饮食不同,这和存思、导引一样,成为在社会中识别道教修行者的特征。这些修行者被称为隐士,即道教文献中常见的退隐深山幽谷的形象。然而,这并不是必须遵守的规则,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隐居生活还包含着许多其他的实质内容。修行者不必脱离人类社会或者使自己与他人隔绝。一个人跟随其他人在一起,才是自由的代价。(One follows others,for that is the price of freedom)第7页
古代道教(道家)的先驱,除了老子之外,正如庄子所介绍的,还有一些有趣的人物形象,例如“葫芦”、“无牙”、“有灵感的狂士”等。孔子也被描述为一位先驱,然而是作为一位道行尚浅的先驱。中华文明的伟大先祖黄帝关于“道”的体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性主题。
在庄子的时代,还没有“道教”这一称谓。被称为道教的那种宗教形态,一定是建立在更高级别的、具备了信众组织仪轨的维度之上。正如今天仍存在的问题那样,道教的传统是存在的,道士们明明知道(他们表面上不知道的东西)。
在道教信仰中,基本的礼仪与原始巫术的神秘主义结合成为神秘性的宗教形态,由此产生了科仪典章和神学理论。庄子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仅仅是为了超越之。他表明并没有传说英雄、神兽懂得那些“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的逍遥。
由于第一个帝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建立,这种关于“道”的宇宙论图景与“黄老”思想联系起来。“黄老”学派后来发展为一种拥有广泛追随者的神秘宗教,并使很多思想家受到了启发。
在随后的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1年),墓葬中出土了与追求长生不死有关的物品;作为覆盖物的寿衣上装饰有表现人死后飞向极乐世界的图案。用于陪葬的花瓶上所刻铭文契约确保墓主人在死后世界有一个家园。这种契约的文本内容使其带有了一种象征符号,即由巫术预言符号所组成的铭文。这类似于一种“口令”,被用于识别进入天堂之门的资格。这样的象征物被称为“符”,其字源意义类似于希腊词语“入场券”。(第8页)
另外,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些与炼金(丹)有关的物品,这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通过将朱砂(丹)炼化为汞,中国炼丹者试图制造阴和阳的周期性交替,以便将这种技艺融入宇宙模式。炼丹者们的命运随着道教历史进程而变化,但是关于朱砂炼丹的理论成为了道教主题的一个基本部分。
中医学方面也存在着相同的情形。并不是所有的医者都是道教徒,但追求长生不死的观念确实影响着中医学研究,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中医学最古老的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道教之体》读书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群韬
中构建的理论体系。
在汉初的统治时期,“黄老之道”被引进了朝廷。但是这种情形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6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其他诸派学说被罢黜。古老的儒家哲学,作为封建秩序的主要支柱,面临着陌生的命运——成为帝国专制主义的教条、中央集权统治的道德哲学!尽管经历显而易见的变化,但一种深刻的、在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分歧也由此形成。一方面是国家行政、官方政府宣称自己尊奉“儒学”传统;另一方面是在实际的乡间和地方结构上表达着区域性的、非官方的宗教形态。正是在这时,道教自觉地呈现其自身的同一性身份,并有了其现在的名字。
由于被斥为异端,道教并未得到官方支持——虽然道教时常受到帝王的惠顾——而成为了“乡间”仪式组织的基础。地方上的首领、领导乡村的长老、有时乃至少数民族部落的酋长,在官方行政体系之外,在道教中查找和崇奉能够使其权力合法化的祭典仪式。(道教早期发展过程就与乡间的、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植于民间社会的土壤。)(第9页)
这种情形内在地包含着反抗、**的因素,并且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出现了由道教发起的带有救世主色彩和建立“太平盛世”理想的运动。“太平盛世”被认为曾经在史前时期存在过,并且注定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再次出现。这些由某个政治领袖利用民众对救世主的期待而发起的运动,受到政府的武力镇压。爆发于公元182年的“黄巾大起义”,波及范围极其广泛;东汉政府由于镇压黄巾之乱而导致削弱、疲惫,名存实亡。就像罗马帝国一样,汉帝国的衰落,使那些原本被官方帷幕所遮蔽的地方道教组织得以浮出表面:某些地方区域内出现了具有实际的独立自主权的神职结构组织;社区组织由宗教神职法师授权管理,在区域内由乡邻地方的首领们平等联合而组成的社区团体,保障内部成员的自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可与古希腊比拟的民主形式。
当时作为中国一部分的——最富饶的西部地区,天师道发展的重大影响。老君在四川向张道陵的启示,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张天师具有领户化民的权柄,新的丹书铁券,必须消除六天故气,废除旧的信仰传统和社会习俗。„„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当代式微。
日常宗教,民众的信仰生活。节日、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过程。P25-27.食物30-31 日常生活(Daily life)这部分讲道教对人民的聚集和教化活动,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俗状况。参见Kristofer Schipper, The Taoist Body, Calif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08-212.
第三篇:静悄悄的革命之应对有方
静悄悄的革命之应对有方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是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里一个核心的概念。作者在“序”中就说:“‘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里的对话,也就是应对,与物应对,与他人应对,与自己应对。
倾听就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有了倾听才有应对,才能更好地对话。佐藤学先生说:“对于学习这一能动性的活动来说,应对这种被动的应答是基础的基础。”
老师需要应对孩子,佐藤学先生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就好像是和孩子们玩棒球,能否准确地接住孩子们投得标准或不标准的球,就是老师的应对能力了。如果老师准确接住,投球的孩子即便不说什么,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孩子投得很差或投偏了球老师也能准确接住的话,孩子后来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孩子投来的球,就是孩子有声或无声的言语表达,接住孩子的“球”,才能与孩子的想法产生共振,交流中才能与之进行心灵的碰撞。
学习活动中,老师的应对如接球,那么孩子的应对呢?这里就要提到佐藤学先生的以“学的课程”为中心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了。
什么是“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呢?佐藤学先生在介绍“应对”时是这样描述的:“对具体表现教学内容的教材‘被动的能动性——应对’;对主导的组织课堂学习的教师的言语‘被动的能动性——应对’,对其他孩子的言语的‘被动的能动性——应对’;对自己的感情、印象或思考中的犹豫的‘被动的能动性——应对’”。
在讲到学习时,佐藤学先生说:“所谓学习,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孩子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认知实践、交往实践、自我的内在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由此可见,所谓“三位一体论”就是孩子与学习内容(被认知世界)的应对,与老师同学的应对,与自己的应对。这个过程相仿于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
在我们的教学话动中如何体现呢?
让孩子先被动,老师安排切实可行,孩子可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孩子课前预习,自己先去发现,去思考;做好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准备,课堂交流中师生其实都要训炼“接球”的技巧;然后孩子与新的自我对话,内化实践。
三位一体的交流对话也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对话,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只有自己去穿越,别人无法替代,并且在穿越的过程中,如果某一重对话没有落实,后面的对话就将受阻。
老师在课堂上与孩子的交流应对,佐藤孩子用了两个比喻“量体裁衣”和“交响乐团”,老师要做出适合每个孩子身材的衣服(因材施教),要注意乐团发音的和谐,更要注意乐团里不和谐的发音。
因此,老师要特别重视让孩子们每一步都走实。课前重布置,课中重交流,课后重反馈检查,不落实的要及时提出并告诉孩子如何去克服困难,课后提升要注重与孩子交流谈话或认真批阅孩子们留下的作业,作业要尽可能的“量体裁衣”。重视训练孩子们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倾听、交流对话,对话提升,这样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会强一些,对成功体验也会更深刻,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我们自己(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当然无法完成的,一定要让孩子懂得求助于老师或别的什么人,要让他们明白,解决问题是目的所在。
第四篇: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中国道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与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综合与提升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的肥田沃壤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①在《而已集·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再次诠释此义:“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的大半。”这一论断,可以说“一语中的”。显然,他把道教当作是解开全部中国历史之谜的钥匙。这把钥匙的沟槽结构是相当混杂精密的,而这些沟槽的组成怎么也离不开女性。可以说,懂得了中国女人,就懂得中国道教了,换句话说,要想懂得全部中国历史,首先得了解道教与中国女人的关系。中国社会自汉朝以来,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董仲舒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的“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概括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钢,父为子钢,夫为妻钢”和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行这套“纲常”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这种尊卑有等、唯上是从的社会环境中,男性成为家庭、社会的主宰,妇女所受的排挤、压抑、束缚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以男人为主宰(家长)的社会(家庭)结构里,男人所享的特权是“天经地义”的:他可以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以继承爵位家产生活无忧;可以妻妾成群、嫖娼狎妓;可以休妻卖妾、卖儿卖女;可以要求妻妾生前守空房,死后守寡保贞节;可以„„,多少女人是在冷月孤灯的陪伴下渡过凄楚哀怜的一生的。粱漱溟先生曾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激烈抨击封建道德对人的压抑时说:“到处弥漫着义务观念之中国,其个人几乎没有地位,此时个人失没于伦理之中,殆将永不被发现。„„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上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粱老先生是在为中国人整体受压抑、束缚而悲鸣,其实这受压抑、束缚的人中最深重的受苦受难者则是妇女。一个女人最高的要求是盼望自家的男人把她当“人”看待,而不是象对待畜生那样。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生个儿子,以好在婆家能挺直腰板,为娘家争口气。她的一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被三个男人所支配左右:父亲、丈夫、儿子。所谓“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②她们对人生幸福的向往异化、蜕变为夫贵妻荣,子达母尊,女人的全部人生价值以取悦、服侍男人而讨得些许荣耀。在男尊女卑的等级秩序社会里,女性不光受压抑、束缚,而且饱受欺凌、侮辱,那些贞节牌坊后面淹埋了多少女人自然正常的情感需要、生理需要,男人们的“天经地义”的享乐下面剥夺、吞噬了多少女人鲜活的生命!所谓的“生持节操心,死作坚贞鬼。至今坟上春,草木无花卉。”③正是被压迫生灵的无声哀泣!而男人却除把女人当做生理上玩乐、享受的工具外,女人还可以充当男人猎取功名利禄的工具、桥梁,一俟垂败,女人便成为他们咒骂、杀戮的首选对象,大肆发泄他们同性恋、性无能、性变态之情欲、兽欲的高潮时机便是以女人的受难作为代价。试看《水浒传》里的那些被中国男人称许的所谓的英雄好汉,那一个是从心底里惜香怜玉,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那一个不是以杀戮女人来成就他们的英雄美名的?!他们的英雄事迹背后是残暴、凶狠,是被践踏、侮辱女人的血泪尸骨和冤魂!不管是达贵夫人还是丫鬟婢女,不管是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的主妇还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女子,女人一个个都被礼教纲常伦理毒害变态的江湖男人们所丑化,都被钉上了耻辱的十字架,就连被粱山好汉认可的孙二娘也是一个用蒙汗药麻翻男人、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连贤良淑德、屈死的林娘子也被视作红颜祸水,因为按照他们这帮男人的思维逻辑和道德伦理尺度,他们以为,若不是林娘子外出被高太尉之子相中,林冲哪能惹祸上身,乃至落草为寇?!要不然林冲八百万枪棒总教头当得好好的,说不定还能高升。所以女人是祸水。这种思想(包括感情)谈不上是健康的,可谓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以这种下流、猥琐、亵渎的心态对待妇女的男人,不管他们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不管他们成就多大的事业,但他们的心底都是自卑的、渺小的。他们所谓的杀富济贫,有多少是出自对“贫”的爱?还是更多的出自仇恨和报复?!用他们的这种有严重缺陷的人生观建构的社会必定矛盾尖锐激化,最终导致两性分离。[!--empirenews.page--]道教重人贵生,《度人经》开卷即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道教的重人贵生,理当包括广大妇女。综上所述,道教对妇女的尊崇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彻底落实的。同儒家礼教对妇女的轻视、漠视、藐视不同,道教对妇女的赞颂是发自肺腑的。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宗教往往都有轻视或贬低妇女的倾向。而道教却对妇女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这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在道教中,女性决非是可有可无乃至可辱可贱的,而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神仙谱系“三仙”、“九品”中均有“成仙真”的女子的位置。中国原始母系社会中的女神崇拜为道教尊崇妇女开启了信仰之河。女道士跻身道教领导地位,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实际的贡献。道教的成仙理论及修炼功法,为女性打造了追求精神超越、自由自主地决定人生命运的钥匙。道教戒律保护妇女不受侵犯。历代统治阶层中有地位、有影响力的女性大力弘扬道家思想,为女性崇道做出榜样。女冠诗充分表达了女修道者的不凡才情及坚贞信仰。道教重人贵生,《度人经》开卷即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有学者讥评道教“‘圆首含气,孰不乐生而畏死’„„人不是都不想死吗?好办,道教这里有的是长生不死的丹药与方术;人不是都想过神仙日子吗?也有办法,道教这里有的是导引吐纳、食气、辟谷、升仙、羽化的方法;人不是都害怕病疟、鬼魅、水旱之灾吗?也有办法,道教这里有的是斋醮祈禳、禁咒符箓供你挑选。总之,道教是‘主生’、‘主乐’的门径,会让你乐不可支,乐不思蜀,根本不想去死,享受人间快乐,要钱它能点石成金、化铜成金,要女人他能教你房中御女合气之术。这种宗教的教旨就是让人享乐,而且永远地享乐的,对于世俗人们来说,它既是人生缺憾的心理补偿,又是实际生活中应付日常困难的具体工具,因此,它有着颇大的诱惑力。”④这种观点的偏颇就在于它以男权社会里的男人为中心,把低俗、昏迷的男人们所向往并追求的东西当作女人们所信仰的。看看男人们学仙的诗词就可见这种议论的确有市场:上仙传秘诀,澹薄与无营炼药□□□,变姓不变形。三尸既无累,百虑自不生。是知寸心中,有路通上清。祖龙好仙术,烧却黄金精。⑤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其信仰道教并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从礼教的重压下以求解脱身心之束缚、压抑,寻求精神的安宁、平静,可以说是在寻求精神超越。既然世俗社会不给女人以伸张自由的机会,既然女人连“话语权力”都被剥夺了,那么,在思想心灵世界里,任意遨游,恣意发挥,尽情想像总该是可以的吧?!总不能把女人潜意识里的那点“自由”也要被男权社会里的男人攫取殆尽吧。绝大多数的女道士修炼女丹功法的第一道程序就是斩赤龙(自绝月经),即断绝性欲、屏黜情欲。由于女子以血为本,筑基入手工夫就先要补血炼形,返还童女之身,炼血化炁,使乳房缩如男子,月经自绝(斩赤龙),恢复如处女之体后,才可继续修炼上乘功法,如采取生药,炼结还丹,会合胎息,调养出神,合道成仙。可见,女子之修道这一苦行凋形的艰苦修炼绝对不是为了享受所谓的房中快乐,相反大多是为了获得身心的超越,是为了自主生命,与色欲绝对不沾边。即使是普通的信者,她们尽管有世俗的功利目的,但与虚无缥缈的点石成金没有多大关系,她们大多首先是为了保全家庭子女的平安、健康、长寿,是为了在险恶、艰难的人世间寻求一安生立命的避难所。毕竟对于生活在世俗之中的女子来说,家庭就是一切,丈夫、儿子就是一切,所求的富贵也就是“乐无事,常得意,美人会,竽瑟伺”或者“商市程,万物平,老复了,复生宁”。不可否认道教有其粗俗、卑劣的一面,但这种粗俗、卑劣是建立在有粗俗、卑劣的人群之中的,否则,它怎么可能有信众?不能否认道教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超越,它让许多女人从平庸、琐碎、沉闷、乏味、压抑、苦痛、艰难的生活中畅想“丹晖映云庭,紫烟光玉林。焕烂七宝花,璀璨瑶灵音。宫商自相和,妙灵开人矜。玄唱种福田,广度无界心”⑥,体验到悠悠我意、逍遥自在的快乐和自由。第一部道教史的作者傅勤家写道:“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⑦道教的成仙境界其实是崇尚超越精神,不但超越精神上的束缚,还要超越生理上的束缚,以达到自主和自由,鼓励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为人们争取更大的精神空间。中国妇女似乎早已领悟到这一要旨,《女仙张丽英石鼓歌一首》可谓是代表:[!--empirenews.page--]石鼓石鼓,悲哉下土。自我来观,民生实苦。哀哉世事!悠悠我意。我意不可辱!王威不可夺余志。有鸾有凤,自歌自舞,凌云历汉,运绝尘罗。世人之子,其如我何?暂来期会,运往即乖。父兮母兮!无伤我怀。据《云笈七鉴》记载,说作这首诗的女子是位十五岁的少女,名叫张丽英。该女有异于常人之处,面有奇光,不用普通的铜镜,用白绢作的扇子即如照镜。长沙王吴芮听闻其有异质,领兵来聘娶。张丽英坚决不从,随即上了金精山,在石鼓处取义,并在石鼓上留下此诗。从其诗来看,显然有羡仙、成仙意向。在她看来,作一个有悠悠我意的人,比作世俗王的妻妾要幸福的多。甭说用权力鞭及天下的男主,就是当今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泥沼里打滚的女人们,恐怕已经无法理解张丽英的所作所为了。《云笈七鉴》卷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的“赞颂部”大多为女性歌诗、诗赞辞。从中反映出女性的卓越的才华,超越了世俗的丰富的细腻的情感,《云林右英夫人授杨真人许长史诗二十六首》可为代表。兹举其十七:玄波拯沧涛,洪津鼓万流,驾景眄六虚,思与佳人游。妙唱不我对,清音谁可投。云中骋琼轮,何为尘中趋?这首诗把仙境中的妙唱清音一一道来,美妙至极。拯、鼓、眄、游、投、骋六个动词极具神意,一句“何为尘中趋?”真有神来之笔,把云中漫游与红尘驱使作了鲜明对比。告诉人们尘世生活乃有尽之缘,神仙生活才是无限风流。注释:① 《而已集·小杂感》② 《仪礼·丧服·子夏传》③ 劭谒《贞女墓》见《全唐诗》卷605-3④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⑤ 劭谒《学仙词》卷605-19⑥ 《太微天帝君《赞大有妙经颂》一章》见《云笈七鉴》卷九六。
第五篇:信息会考题之四
2008年海淀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
第一大题:单选题(40 分)
1.(1分)数据库的数据表中,列称为________,行称为_________;如果一个数据表 的表头为“雇员号
雇员名
部门号
工资”,该表的关键字为 ________。
(A)字段 记录 雇员号
(B)记录,字段,雇员名称
(C)字段,记录,雇员名称
(D)记录,字段,雇员号
2.(1分)电子计算机的划代原则有许多种,若按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第四代电子 计算机是指_______。(A)电子管计算机(B)晶体管计算机
(C)集成电路计算机
(D)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1分)以下图像文件格式中,_______是经过压缩,虽然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但 能达到占用较少磁盘空间效果的图像格式。
(A)BMP(B)GIF
(C)JPG或JPEG
(D)PSD
4.(1分)WORD文件默认的扩展名是_______。(A)DOC
(B)BAS
(C)XLS
(D)EXE
5.(1分)使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向对方发送电子邮件时,并不要求对方开机(B)可用电子邮件发送附件
(C)一次发送操作只能发给一个接收者
(D)邮件的主题可以省略不写
6.(1分)_______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A)存储器、控制器(B)运算器、控制器
(C)内存储器、运算器
(D)内存储器、控制器
7.(1分)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_______组成。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系统硬件
(D)软件系统
8.(1分)_______是Windows为挽救那些被删除之后又可能需要找回来的文件所设置的。(A)收藏夹
(B)回收站
(C)资源管理器
(D)桌面
9.(1分)以下文件类型中,_______是动画文件格式。(A)MPEG(B)RM
(C)SWF
(D)DOC
10.(1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_______。(A)ENIAC(B)IBM
(C)INFO
(D)PC
11.(1分)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________。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12.(1分)MP3类型的声音文件存储容量小,是因为_______。(A)只存储声音开始部份(B)只存储声音结束部分
(C)采用了压缩处理
(D)使用了MIDI技术
13.(1分)HTML语言是________。
(A)程序设计语言
(B)超文本标记语言
14.(1分)在WORD中用拼音输入文字“绿色”,正确的输入是_______。(A)luse(B)liuse
(C)lvse
(D)livse
15.(1分)IP电话采用的是什么技术?_______。
(A)电路交换
(B)共享交换
(C)时时交换
(D)分组交换
16.(1分)算法是______。(A)计算方法(B)计算公式
(C)程序
(D)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17.(1分)有一个工厂,需要管理4000名职工的工资及档案等,应该采用_______。(A)文字处理技术(B)网络技术
(C)人工智能技术
(D)数据管理技术
18.(1分)下列关于IP地址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
(B)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表示IP地址
(C)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D)对于所有上因特网的用户,都必须先申请一个IP地址才能上网
19.(1分)在_______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计算机)都是通过点对点的通信介质首尾 相接,形成闭合的通信网络。
(A)总线型
(B)环型
(C)星型
(D)网型
20.(1分)下列_______是浏览器。(A)Internet Explorer(B)Telnet(C)Yahoo
(D)OutlookExpress
21.(1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显示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B)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C)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D)外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22.(1分)浏览互联网上的网页所需要的协议是_______。(A)SMTP(B)HTTP
(C)URL
(D)FTP
23.(1分)我国科学家________在机器证明领域里做出了重要贡献。(A)吴文俊
(B)陈景润
(C)华罗根
(D)王选
24.(1分)如果用Excel软件管理全班同学的姓名、性别、通讯地址等信息,那么当需 要快速列出全班女生的信息时,要使用该软件的_______功能。(A)编辑→填充
(B)数据→筛选
(C)工具→信息检索
25.(1分)因特网最初创建的目的是用于_______。(A)政治
(B)经济
(C)教育
(D)军事
26.(1分)以下描述哪一个不是信息的特征:_______(A)信息具有普遍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
(C)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D)信息具有价值
27.(1分)以下设备中,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_______。(A)显示器
(B)打印机
(C)扫描仪
(D)绘图仪
28.(1分)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Byte)为单位,其单位换算关系为:1KB=_______ Byte,1MB=_______KB,1GB=_______MB。(A)1000、1000、1000(B)1024、1024、1024(C)2000、2000、2000(D)2048、2048、2048
29.(1分)用户在网上最常用的一类查询工具叫_______。(A)ISP(B)搜索引擎
(C)网络加速器
(D)离线浏览器
30.(1分)进入某个网站时看到的第一个网页称为该网站的_______。(A)主页
(B)Web页
(C)主题
(D)www.xiexiebang.com/。(5分)
6、将素材文件夹中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doc”内的表格添加到恰当网页 中,并设置恰当的表格边框颜色和表格背景颜色,同时表格及数据居中显 示。(5分)
说明:
1、考生可以设计出网站的各个栏目,再对其中的部分页面进行具体设计。
2、考生可以使用通用(public)和专用(private)两个文件夹中的素材。
3、考生可以使用任何一款网站设计软件(推荐使用Frontpage 或
Dreamweaver,版本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