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里岗小学学校安全管理与评价案例分析
学校安全管理与评价案例分析
要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建设,加快教育教学发展是第一要务,而保持学校安全稳定则是第一责任。出现安全事故,所有努力一票否决,所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和谐、稳定,为全校师生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案例:
2013年10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开着车像往常一样准时七点五十驶入学校大门,停靠在操场。我们校行政一行边走边讨论手头工作、文件精神、工作部署等,一步步向办公室走去。走到办公室门口,发现有一帮子人(我当时猜是学生家长)拥挤在办公室里吵吵嚷嚷,不难辨认都是回族,心里无端生出说不出的不快(看到这种状况,相信哪个管理者都会不快),我们行政几个于是也都停下了交谈,我安排他们各自去做好自己的事,独自向人群中挤了挤,挨着坐在里面的老师简单交流了几句,静静的坐着听他们的谈话。通过细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我了解了个大概:(二年级的X老师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听信别的学生告状说M同学找了一帮人要打S同学,介于M同学的平时表现,老师相信了,于是将M同学和S同学都叫了来,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当场批评M同学,语言有点过激,激动之余用高跟鞋踹了学生两脚,事了后学生回家,蒙着喊腰疼,他舅舅问又不说,于是他舅舅向同村的学生了解了情况,在舅舅的劝说下,学生如实交代了过程,M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去世几年了,母亲有事这两
天也不在家,出了这事,舅舅就带上一帮子亲戚找上了学校)。正听着,行政值日领导马主任带着M的舅舅从外面进来了,看当时的气色,就知道马主任的劝说有了实效,我心里的石头就放了下来,真的感谢这帮兄弟啊!我正想说点什么, 巧了,二年级的X老师手拿根条子摇一摇的就进来了,看样子刚下了课。X老师一进来就冲家长团问候了一下“你们是M的家长,你们听我讲,事情是这样的”,于是转身朝向M同学,批评加指责的口吻和M同学进行对质,M同学一句话不说,我也相信事情不会像家长团们描述的那么严重,我想事情就该这样算了吧!可是,随着X老师气势的攀升,两句歧义的话把事情给弄涨了起来。X老师说:“如果为你好管你打了你,你觉得不对,了不得啰,当着家长在这点讲,以后我不管你啰!”咋听这句话是气话,没什么,但这年头就不能欺负老百姓不懂法,看这家长说的:“什么叫不管?学生来学校读书老师不管老师教什么书?你还叫什么老师?老师管学生就得打吗?哪条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法你不懂吗?你再讲我要去教育局告你去!”嘿,瞧这话问得,我心里想,看来家长也是讲理的,只要讲理就有办法解决,X老师态度确实有点过激了!接下来就是X老师的解释与家长的质问争风,看着事情很明了了,而且焦点也转移到了老师的态度问题上,无休止的争论对问题的解决最终无意,我知道,最终拍板的还得是我,也必须是我。我简单的打断了他们正在进行的争论,我说:”我在这里听了半天,事情是咋回事我清楚啰!不管事情怎么样,所谓到哪里都有个头,今天,你们到我五里岗小学来,来到学校,有事讲要找校长啊,我在这里半天,你们也没有找我把事情讲一下,吵吵闹闹的,哪个看到都不雅观,好像出了好大的事一样,简直就没把我、把学校放眼里,你们还谈什么孩子的教育,尊师重教我相信你们还是懂的。”讲到这里,家长立马表态,说到了学校还是说找校长的,说没在才来办公室等,真不知道我是校长。听他们这么说,语气明显软和下来,也不像强词夺理,我心里就立马有了搞定的底气。紧接着,我对着X老师进行一番批评与劝解“X老师也是,家长不知道我是校长,你不知道吗?一进来你也不向我先打个招呼,给家长做个介绍,大大咧咧的就和家长对质。我知道,今天这个事情你是为了学生好,也没有那么严重,学生也确实讲了些不实的东西误导家长判断,但你的态度确实不对,你的讲法确实欠妥,你的做法也确实不合规定,你下来也要好好反省哈!”X老师认识到机会来了,也矫正了刚才和家长的说法,寻求家长的谅解!做为最先处理人的马主任看到情况好转,也过来围着我打圆场,一场纠纷就慢慢在各方协调下平息了下来,家长团也心悦诚服的散去了。
分析:
一、教师要坚守法律意识,不要枉害了自己。
在此案例中,X老师面对突发事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学生知错改错,而不能凭一时冲动体罚学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X老师踹了M同学两脚,致使其腰疼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
生的身体健康权。所以,X老师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应承担全部责任。假使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学校将承担很大损失,相关责任人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实,在开学初,我们就与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安全责任书、十破十立、十不准等相关行为条款,可往往由于教师的忘生成材,严师高徒,就不注意学生的行为教育方法,导致了不良的行为结果,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学校管理需要学校行政精诚一致。
在此案中,相关行政人员先接待了来访家长团,并提供茶水等服务,让家长团心理上就先有了把事情说好的打算。紧接着,作为行政值周的马主任主动与主事家长交流,打开了家长心结,了解教师教育学生的难处,试着原谅教师行为。我作为校长,当弄清一切后,选择时机,拍案叫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大家的配合下,最终解决了问题,大家一团和气。这些,少不了校行政的团结一致。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老师,领导能及时的处理好各种事情,合理分配好各个老师,调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与家长第一时间有了联系。所以整件事情学校都做到了该做得义务。很好很条理的处理整件事情。给社会,给家长尽到了学校该做得责任。同时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发生事故,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妥善处理家长与学校的纠纷。这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点。从另一点来看,学校管理的制度比较完善。能第一时间有序的处理发生的事故,表明了学校分工明确,各个老师的安全制度意识强,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到位。
三、尊重对方的想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万事有个头,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看法也不同。家长的爱子情切,教师的爱生情切,都是一个意思,为了学生好。但由于角度不同,对待处理事情的看法不同,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如果都为对方想一想,可能就不会把事情上升到学校层面了。加上对质过程中假如教师多一份理解,家长多一份了解,就不会弄得不可开交了。所以在学校管理中,要相信、尊重每一方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管理问题。
四、我是校长,事情过我了吗?
作为一个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所发生的一切要主动掌握,只有调查清楚了解了一切,才可能在保护好学校利益与解决问题中游刃有余。假使我不先旁听清楚,对家长团和教师偏听偏信,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造成更大的麻烦!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畅开展的前提,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杜绝学校的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我们责任,我们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对学生的安全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争创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以保障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
总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第二篇:学校安全管理案例与分析
学校安全管理案例与分析
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虚的,是飘渺的,是幻想的。因此,学校校园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校园安全是确保班级教育教学工作顺畅开展的前提,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排除学校一切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是首要任务,也是压在每一位教师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对学校来说,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以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对学生的安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争创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保障学校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下面,结合平时学校工作,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些思考。
[案例描述]
2012年的一天,学校被突如其来的停电影响了晚自习正常上课,这对于一所寄宿制学校来说,无异于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就在停电时,学校各班级都在上晚自习,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安安静静的坐在班里等待来电。正在这个时候,学校初二学生刘某乘停电看不见之机,打开教室后门,偷偷溜了出去,翻越学校围墙出了校园,并伙同校外人员一起玩耍,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和监管。等学校来电之后,任课老师由于担心学生趁机出教室,急忙清查本班人数,才发现刘某不在班里,早已不见了踪影,于是立即上报学校,学校即刻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动员学校老师寻找,一方面通知孩子家长,告知他相关情况。经过全校老师两个小时的寻找,最后找到了刘某,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案例分析]
这次事件虽然以老师找到刘某给予批评教育而结束,也给学校敲响了安全警钟。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动心里,所以更需要教师时刻留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时时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如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时应及时制止,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尽到教师应尽的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此案例中,刘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应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其任然违反校纪校规在上课期间趁黑溜出教室,如果在外出学校的时间内受到任何伤害,过错也是明显的,其民事责任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时而会有一些学生给老师找麻烦,上课时偷偷溜出教室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这些违纪的学生往往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溜出教室,而老师对此也经常难以发现,如果一旦逃课的学生发生意外,老师就很容易惹上麻烦,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学生如果在上课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就要看学校或者学校的老师是否具有过错。因此教师在上课期间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维护课堂纪律的责任,还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
[心得体会]
以上案例给了我如下一些提示:
1、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对缺勤的同学问清缺勤原因,做到心中有数;
2、如果有学生无故没到学校,应将情况及时汇报学校,及时向家长反馈,询问原因,以防止学生无故逃学;
3、如果上课时教师发现已到校的学生没有上课,应及时查询原因以防止学生逃
学出现意外;
4、教师在上课期间,严禁无故擅自离开教学场地;
5、教师应当细心维护课堂秩序,发现学生有打闹等违反纪律和存在危险的情况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6、在上课期间,其他教师及各部门不宜叫学生出教室。
第三篇:学校安全案例分析与反思
学校安全案例分析与反思
【案例1】
某男孩,小学一年级学生。3月某日的一天下午2点钟左右,提前到校,当时学校下午2点30分打预备铃,2点40分正式上课,学校在3月开学时已经明确书面告之家长学校的作息时间,并与家长签定了安全责任书。男孩到学校后没有进入教室,当时该班班主任正在教室守护学生,而该男孩与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操场的篮球架下档秋千玩耍,学校大队部学生发现后进行了制止。但当大队部学生离开后,男孩和其他同学又继续在篮球架下吊着玩耍。2点12分左右,该男孩因手滑未抓牢篮球架下栏杆,当即坠落,造成其头部损伤。事后教师和年级组长立即通知家长到校,并与家长一道送往市区最好的医院进行救治,在医治过程中,学校也多次安排干部前往医院进行看望。
【分析】
1、男孩的监护人未完全尽到监护之责,致使男孩过早离家到校;
2、男孩到学校玩耍中不注意安全,在学校明示“不能翻爬栏杆”之处玩耍而手滑未抓牢篮球架下栏杆,坠落受伤,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原告及其监护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3、被告小学在学生离校期间敞开校门,疏于管理,篮球架老化,不符合国家标准。因此,该小学应当承担一定的相应责任。
【案例2】
下课时,某校五年级的一名男生走向走廊,用手扶走廊上的不锈钢栏杆,从教室一头滑向另一头,突然听到男孩的喊声:“我的手出血了。”老师急忙从教室跑出来看,原来是不锈钢栏杆割破了小男孩的手臂。原来这里有一处有裂缝,没打磨光的不锈钢,因为没有严重的损坏,老师平时也没有注意,更不可能及时上报处理。男孩手滑过此处时,正好割伤了男孩的手臂。
【分析】
1、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第九条中的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的责任情形规定,因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2、此案例应该属于以上两规定范畴,学校存在过错,学校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篇: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以人为本 强化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汝城县文明镇中心小学 官小平
案例:
A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县属中学,学校的管理基本属于校长一言堂,校长几乎不听取其他副职领导及教职工的意见,采取的是铁腕管理手段,学校缺少民主管理的氛围,教职工当面从不敢提任何意见,背后却议论纷纷、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学校缺少人情味,各种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学校的社会声誉也每况愈下,告状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教职工却暗自偷笑,反而希望学校出点什么事似的。
B校是与A校同处一地的农村小学,学校的管理民主氛围浓厚,领导之间精诚团结,教职工之间亲如家人。几届校领导都很注重对教职工的情感投入,很多教职工都说:“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B校的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声誉极好。
要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办学目标,其决定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是学校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和实现教师使用上最优控制的标志。因此,学校领导应致力于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理解学校追求的目标、价值理念、问题的所在、改革策略的选择,使每一个教职工都学会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位臵,确立自己的目标,把自身的发展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高度融为一体。
一、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些学校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浮于事,劳逸不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个人能干完的事情三个人干,一个真正干,一个在看,一个却在捣 1
蛋,分发奖金却大家一个样,校内普遍存在着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引发了教师间的一些矛盾冲突,也势必造成当事人的一些心理问题继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二)集会或其他一些集体活动时,教师们大多表现散漫而没有效率,每周一次的教职工例会常常要因为等待众多迟到人员而耽误时间,而相关的一些规定形同虚设。教职工精神面貌低迷。
(三)青年教师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指导,在实践中处于一种盲目或者说实效性不高的自我探索、彷徨状态。
中年教师则因度过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时期,部分没有走出骨干(特色)发展之路的人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教师职业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谋生方式来对待,缺乏进取精神和动力。
部分老年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仅仅是“发挥余热”,对自己的明天基本不会加以太多思考,已经成了事实上的“打折商品”。
(四)领导班子不能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反而互相拆台、扯皮,造成教师群体中拉帮结派,影响恶劣。
二、问题解决方案与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必须对学校进行一番大调整、大改革。需要把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论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建章立制,促进学校和谐,提升教师工作动力。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全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其他相关的制度,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义务。
早在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做过一个实验,专门探讨集体行为对个体行为效率的影响。他要求被测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人或8人为一组拉。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是63公斤;3人的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的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力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你不出力我也不出力,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成绩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因此在集体活动中降低个人的努力,或者不全力以赴地努力。
显然,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如果规章制度不健全也会产生“社会懈怠”现象。如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照样领,奖金照样拿”的管理体制下,随时都会出现这种“懈怠”现象。解决的基本办法就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工作责任制,个人分配与个人过程和绩效挂钩,提高个人工作积极性。虽然这不是绝好的办法,但是作为管理者,这也不失为是顺应管理科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所有规章制度都不是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摆样子让别人看的,必须落实在各项工作中,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每个教职工在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包括校长在内。校长的权力、职责、行为,要受师生监督,受制度约束,避免“一言堂”、“家长作风”、“独
断专行”等不良作风。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运行中,还要不断修订、完善,以保持可行性。
(二)利用管理激励理论,满足教师情感需求,提升群体凝聚力。就角色而言,领导者所要强调的往往是组织目标,教师所看重的往往是个人目标。教师的个人目标与领导的组织目标常常会不一致,有时甚至会互相悖逆。精明的领导往往在强调组织目标的同时还十分注意照顾并满足教师的个人目标,尽量使两者协调统一起来。比如:我们提倡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但也不可忽视作为自然人教师的个体欲念和利益;我们提倡服从工作的需要、服从学校的螺丝钉精神,但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尽量满足下属正当的个人欲求是合乎天理人性的,是正当的,也是无可非议的。只有把精神追求与个人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使下属愉悦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形成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一个好的学校领导,在做好下属思想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下属的个人欲求,关注下属的个性成长,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理想的人际氛围和工作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和谐愉快,积极进取的心理氛围中才有可能发挥其才能,创造性的工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注意研究各类教师们的不同需求,并且要注意需求的发展和变化,从而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是其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进行物质化,其实大部分教师渴望赏识、渴望尊重、渴望成功。
教师这个群体,往往十分敏感、多情,他们在工作中有成功的快乐,有挫折的失意,有获得认可的喜悦,也有遭受人家非议的苦恼,盼望校长能不能给予合情合理的帮助,哪怕是一句公道话都好。应该说,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短处。但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事事都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老师,那么,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会产生摩擦,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愈演愈烈,这很容易降低教师队伍这个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这不仅是做校长的不幸,更是学校事业的悲哀。所以,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展现和锋芒的显露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自信心理、成功心理的满足创造条件。“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校长把我当牛看,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这就是教师最渴望赏识和尊重的最直白的最朴实的心理描述。所以说,校长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注重情感因素的影响。
感情激励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人倾注真挚的、炽热的感情。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感情激励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关怀。关怀能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效应,提高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密切学校领导者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于他们的需求,学校领导必须首先要了解、分析教师的各种需求,要十分重视和关心教师的合理需要的满足,要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把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作为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根据教师需求的特点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动机诱导,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每一位领导在学校管
理中必须注意“情感”投资,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校可以建立类似“五必访制度”:教师生病、产假必访;婚假、丧假必访;家中发生意外事故必访;直系亲属中生病必访。学校为住校教师改善住宿条件,配备家具、微波炉等生活必需品,过年过节学校领导与家在外地的教师团聚同乐,过集体生日,外地教师教师回家探亲送上一点土特产表表心意,事情虽小,却大大促进了干群之间、教师之间的融洽亲情,增强了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激励其主动自觉发展。
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有很多的好处。
1、能得到更多的决策方案。领导者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最后博采众长,修改最终的决策方案,这样的决策能使大家认同执行。
2、能促使教职工自觉树立责任意识。教职工看见领导那么信任自己,让自已参与议政议事,他们会更主动、积极、努力工作,责任意识更能自觉地树立起来。
3、能满足教职工的心理需要。因为领导认同了有自己一份内容的决策,他们有了成就感,心理得到一定满足,更能自觉认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职业感和使命感。
4、有利于决策内容的贯彻落实。因为有自己一份内容的决策,教工们对执行决策计划的具体措施没有理由持反对意见,更有利于决策内容的贯彻和落实。
5、有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团结。领导和教师关系和谐了,组织气氛浓厚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了,那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也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肯定。
应该注意的是,让教职工参与决策并不意味着校长可以放弃责任。如果领导以“决定是大家做出的,出了问题大家负责”为借口推卸责任,那么民主决策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校长要敢于对决策执行的结果负责,主动承担责任,这样民主决策才有意义。
(四)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办公系统,激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不妨建设一个学校内部的网络办公系统,一是适应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处理智能化的要求,二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时空和渠道,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平台和手段。
学校网络办公系统应具备以下多种功能:
1、聊天功能。
2、传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文件的功能。
3、发帖讨论话题的功能。
4、浏览共享功能。
5、发布重要公告和消息的功能等。通过学校网络办公系统,教师们可以参与、反思、讨论,共叙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共享教学资料,探讨教学案例,研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艺术,可以说,实现了教师间的智慧共享。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的学习态度日渐自觉化,学习潜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首先,突破了传统教研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们参与研习讨论的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其次,在学习效率和同伴互助上,为教师们交流有用的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平台,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不必受一言堂众
人听的限制。讨论结束后,保留的发帖或聊天记录为对此感兴趣的教师继续思考提供了文字资料。校长或学校各部门领导,可以利用系统的功能,发布一些校园公告以及热点话题讨论。自发的踊跃发言势必会在校内形成一种强大的良性的舆论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校上网运用网络的模式,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无形中凝聚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周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学校工作确实难做。有时会做一些小事而让领导为难,曾经在排课中因为不顺他意而不去课堂上课。领导对他真是得罪不得。周老师是正式的师范毕业,可他的教学业务水平一般、工作能力一般,在学校里是个得过且过的人物。学校交给他的工作只能算是完成,没有什么成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平时不会认真去备课,拿着书本教,简单批改作业。不会去研究教学,从不参加什么教学评比。对于利益有时会看的很重,可以在不明真相的时候乱发布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引进竞争机制。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且得到良好的评价,才能在评优评先上优先选择,并且跟利益挂钩。在这样的情况下,周老师开始转变,工作状态也开始步入正轨。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首先可以看到竞争的力量,不过教师竞争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①竞争作为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活动,在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教师之间有了竞争,就能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位教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不断地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②在竞争中很多的优秀教师会脱颖而出,学校也可以从中发现所需人才,选拔骨干教师,着力培养,打造名师工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②在竞争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更多的教师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于是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使得学校更富有生气,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消极影响。在教师的竞争中必然会表现出“利己”与“排他”。这也是导致不恰当竞争或恶性竞争的罪魁祸首。而今,每位教师都越发地感受到各种竞争带给自己的恐慌与焦虑,失败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物质代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教师必然由一种教学常态衍生为恶性竞争,形成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优秀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愿与他人分享,成果得不到推广;年青教师由于求师无门,不得不“闭门”摸索,教育观念和视野不可避免地陷入狭隘和单一,阻碍了专业成长;整所学校处于封闭、保守的教学氛围。于是,直接导致了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与学生的交往,甚至如案例中“为争先进,扯皮揭短”那样,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加剧了矛盾。也可能由于竞争带来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于是对教育产生了不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个人发展处于停滞。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一、完善教师的评价观
学校必须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建立平时教学绩效与年终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因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全等同,关键要让教师找准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大胆地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摆脱“防御性教学”的束缚。
二、明确教师的工作目标和结构 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实体,它由不同的资源组建而成。其中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全力落实“教师第一资源”。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师岗位配置和本校教师的年龄特点、学科特长较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落实责任,让各位教师尽到“在其位而谋其政”。其次,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个别教师的优秀与否所决定的,必须看整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关注教师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的教研机构,要根据教师的配置,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比如骨干教师的结对活动,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通过制定方案,参与活动,评估验收等过程,营造一个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再次,教师间要有竞争,这已成为共认识。学校要鼓励竞争,但也应考虑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来竞争。要视教师的年龄、任教年段、任教学科、专业水平加以区别;明确竞争的范围,竞争的量与度;引导教师恰当、公平竞争,尽量避免教师为竞争所困、所累。
三、竞争的同时,提倡合作
不少人认为,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竞争的双方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其实不然,竞争虽然能激发教师的潜能,但竞争也能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合作则能使任务更出色地完成。如果学校一味强调竞争,没有教师间的合作,则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内耗。相反,如果善于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消除阻碍教师合作的消极因素,引导教师既竞争又合作,采取合作与竞争的交替方式,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教师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变“内耗”为“共享”。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应设法把关注考试成绩的竞争转化为关注教学水平、专业成长的竞争,把“单打一”的个体竞争转化为互助合作的群体竞争,把竞争的压力内化为自我唤醒、责任感强、专业提升的内驱力。如①引导在教育科研中竞争与合作。如今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素质,培养研究型教师。学校成立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确定教学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都参与,使不同程度的教师都有再提高,再发展,有贡献。在研究中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尝甘苦,共同体验成功与喜悦。②引导在教学改革中竞争与合作。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为此,每学期各级都会举行教学竞赛活动。学校可以进行校内比赛,要求绝大部分教师参加,通过比赛评出优秀,参加学区竞赛。无论是校内教学评比,还是推荐教师参加学区教学竞赛,都是全员参与,参与的过程是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人得以提高的过程。这样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例如,一个教师要参加教学比武。执教者即使有再多的能耐,毕竟显得单薄。而真正捧给观众的那节课,其实已凝聚了指导老师,教研组,其他老师的心血和智慧。类似这样的互助合作的群体竞争已成为时尚,值得推广。
四、友好的竞争
为了激发全体教师的干劲,学校里必然会设立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名誉。通过竞争,势必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被评为先进。引导教师以“道德”为基点,恰当、友好地进行竞争,就不会有“钩心斗角,扯皮揭短”事情发生。在公平的竞争中,教师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而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同时,学校也应从公正、公平和师德、师能兼顾的角度出发进行评选。这样所评先进就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不是被人诋毁的对象。
当前学校正面临着合作与竞争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的新时代,教师更是面临着广泛合作、内外竞争的局面,摆在绝大多数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合作与竞争关系,而教师间适度竞争与充分合作的引导工作正是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