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小学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为了使学校与家庭形成强大而有效的教育合力,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了解教育,3月23日上午,我校隆重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
家长与班主任及代课教师进行了亲切充分的交流。本次家长会,各班精心布置,布置教室、撰写发言稿、制作宣传展板、标语等等,班主任们除展示班级风貌、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反馈外,还设计了家校互动内容,如:请教子有方的家长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话题;亲子互动;家长自由谈等等。其中亲子互动“××,我想对你说”环节,孩子的真情告白让很多家长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声情并茂地谈了自己的感受。家长会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和谐交流中圆满结束。
通过家长会,我们听到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也听到了家长对学校建议和希望。(箭口小学刘兆刚)
第二篇:诸城市工商局舜王工商所简介
诸城市工商局舜王工商所简介
诸城市工商局舜王工商所设立于2002年7月1日,坐落在诸城市舜王街道站前街58号,管辖区域258平方公里,辖区133个村,共有24个社区,人口13.5万。现有干部职工20人,担负着17处集贸市场,三处专业市场,各类企业690户,个体工商户2729户(其中食品流通业户293户)的日常监管和服务工作。近年来,舜王工商所运用一流的办公条件和设施,为辖区经济提供透明、公开的、零距离的服务。连续多年被诸城市工商局评为先进单位,被舜王街道党工委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被团省委、省工商局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舜王工商所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促进了队伍正规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建设起较高标准的“四队一厅”(三个巡查对、一个执法办案对、一个登记服务厅)和“五小工程”(小食堂、小菜园、小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小澡堂),配备了三辆12315执法车辆。在软件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政务公示,对各种行政工作资料及信息作了文字资料与电子档案相对应的管理,增加了现办公的科技含量,为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创造了一个舒适的花园式环境。
舜王工商所坚持以人为本,以责为先。努力推进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执法到位。通过实行网络化监管,将所辖区域划分了四个网络,明确界定了管理人员的监管区域、监管对象、监管职能、监管重点等管理目标及责任追究办法。形成了以“数字工商”为依托、以信用信息为主导、以监管责任区巡查为重点、以强力推行食品经营户“一票通”制度为保障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有力地强化了对所辖区域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全方位常态化监管。
舜王工商所坚持把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健全12315申诉举报网络建设,设立12315申诉举报站,紧紧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加强内部12315值班制度,随时处理消费者的商品质量申诉举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本着“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严格管理,标本兼治”的原则,确保了舜王街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篇:愚公移山说课稿(箭口王辉)
《愚公移山》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历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二、教学目标
本文安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达成以下几个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3、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三、学生分析:
经过初
一、初二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二三十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很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四、教法及学法:
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教法主要采用激趣、启思、点拨法。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一: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7分钟)
文言文教学还是以背诵和语言积累为主。所以本课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背诵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汇进行。
1、激情导入。播放FLASH动画《愚公移山》的故事(1分钟)。请同学们概述故事情节(学习小组内展开即可)
2、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主要有跟读,个人自由读、小组内读、班内集体读等方式。(3分钟)
(1)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参看课下注释,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3分钟)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教师翻译方法指导用1分钟)
4、小组内讨论翻译课文并积累文言词汇。(10分钟)
教学板块之二:学生进行“发现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
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a.杂然相许b.杂曰。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5.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a.“年且九十”(说明年老)
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目标之宏伟)
c.“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你说我说
A、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B、最后故事的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为什么要这样写?
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在与自然斗争中,人们往往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样写,寄理想的实现于神话,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教学版块
三、写作特色(5分钟)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c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愚公之妻:“献疑 ” —— 关切、忧虑
智叟:“笑而止 ”——嘲笑、讥讽
版块
四、拓展训练。
一、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横向拓展延伸,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进行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设计题目,印发讲义,让学生进行训练。(甲)文为《愚公移山》第三段,(乙)文为《山海经·北山经》里面的《精卫填海》,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古人有执着意志的例子。
【比较阅读(讲义内容):
(一)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何苦而不平()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
(二)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饺。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白喙(2)文首(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名曰:“精卫”.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
(2)
3、读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4、你能再说出古人有坚强毅力和意志的例子吗?请把你知道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二、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三、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还需要吗?
补充图片:愚公村生活剪影
补充资料:
王屋山下愚公村(2000.09.3017:06:03)
愚公村,位于河南省济源县境内的王屋山下,是一个仅有42户人家的小山村,是愚公的故乡。过去由于耕地少,这里的人靠粮食只能解决温饱,如今,他们改变了昔日开山种粮的传统,转向开发山地资源。村里半数以上的农户靠种植食用菌、编织苇席、加工药材获得收入。70%的农户购置了机动三轮车成了运输专业户。199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
老师的话: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结束语
古人愚公能移山,气壮山河美名传。
少年皆做新愚公,四化大业早实现。
五、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第四篇: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真正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2011年3月4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会议先由各班班主任向学生家长谈学生开学初的学习状况和班级整体情况,本学期的各班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家庭教育,老师们对家长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言传重于身教
2.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
3.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常与老师沟通。
4.家庭教育的合理分工,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5.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
6.甚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接着就请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很多家长说,这次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一次很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我校中学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好,教师责任心强。班主任和老师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有的当场作了解答,有的记录下来,待研究后回复。
班主任要求家长注意学生的饭菜营养,注意青春期的心理健康辅导。
通过家长会,家长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新认识;学校近距离的接触家长,更为真切地知道了
家长的愿望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次会议,为把我校学生培养合格的人才起到了极好地促进作用。
那就让我们架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辜负“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的使命,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的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青春的风帆,在科学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金兴北路小学召开一年级家长会
为了帮助新生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让家长有效地与学校、老师合作交流,从而更有序地开展新生入学工作,2013年8月30日,金兴北路小学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完成了一年级新生的报名入学事宜。
家长会分别在各一年级教室内由班主任主持召开,家长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会议开始,班主任向各位家长介绍了各科任老师并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班主任就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对家长一一进行说明。最后,在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配合下各班顺利完成了新生入学的各项手续。
此次家长会使家长、教师、学校迅速的配合起来,形成了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合力,为一年级新生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前提,打下了稳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