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登记卡说明
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登记卡说明
一、登记对象:
辖区内常住人口(在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年龄16周岁)包含因务工租住以及走访等各种原因居住辖区内而户口不在本辖区的人员。
二、填写内容:
全部人员均填:“基本情况”,有下岗或失业经历的人员填写“下岗失业情况”,现在就业的人员填写“就业再就业情况”。
三、指标解释
1、下岗: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的正式职工(不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式)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职工,出于单位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离开本人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单位从事其他工作,尚未解除劳动关系,又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
2、失业: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目前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人员,含新成长劳动未就业。
3、就业:为获取工资、实物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实际从事的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性劳动,无论现行身份是否离退休,下岗(内退)或失业。
4、离退休:按规定的离、退休条件,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定期领取离退休生活费的人员,含退职人员。
5、技术等级和职称: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划分的技术等级
和按照国家标准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
6、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给
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使之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制度。
7、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从未有过稳定的固定收入的人员,含初、高中、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
8、就业方式:
(1)正规就业:在传统的大规模的经济组织中,以稳定的劳动契约关系为基层:全日制、有完善社保及工资福利政策保护的就业。
(2)非正规就业:通过参与社区的便民服务或公益性劳动,为单位提供的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务以及家簇作坊形式进行的生产自救,无法建立或暂时无法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就业。
9、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及福利待遇等内容。
四、指标选项:
1、文化程度:分为(1)大学及以上(含硕士、博士研究生)。
(2)大专(含高职)(3)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职专)。(4)初中、(5)小学、(6)文盲或半文盲。
2、婚姻状况:分为(1)未婚、(2)已婚、(3)离婚(含丧偶)。
3、健康状况:分为(1)健康、(2)有病、(3)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户口性质:分为:(1)本市城镇、(2)本省城镇、(3)外省城镇、(4)本市农村、(5)本省农村‘(6)外省农村。
5:技术等级和职称:分为(1)初级工、(2)中级工、(3)高级工、(4)技师及高级技师、(5)初级职称、(6)中级职称、(7)高级职称。
6、人员类别:分为(1)新成长劳动力未就业、(2)下岗职工、(3)就业转失业人员、(4)在岗职工、(5)离退休人员、(6)在学人员、(7)个体、(8)私营、(9)其它人员:除以上项目外的内退、现役军人等。
7、就业方式:分为(1)正规就业、(2)非正规就业。
8、单位性质:分为(1)机关团体、(2)事业、(3)企业。
9、单位经济类型:分为(1)正式离退休、(2)城镇集体单位、(3)个体(4)私营、(5)其它。
10、现参保所在地:分为(1)本省、(2)本市、(3)外省。
11、自然减员:分为(1)正式离退休、(2)在职人员伤亡。
12、失业人员类别:分为就业转失业、新成长劳动力未就业。13现为就业的原因:(1)没有就业愿望、(2)照顾家属、(3)无劳动能力、(4)其他。
14、择业意向中的行业:分为(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5)建筑业、(6)
交通运输、催促和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8)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业、(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
15、就业再就业渠道:分为(1)跨地区外省、(2)跨地区本省(以上两项为跨地区就业人员选择)(3)社区外机关企事业单位、(4)社区外个体私营、(5)社区外自谋职业、(6)社区外其他、(7)社区内家政服务、(8)社区内公益性岗位、(9)社区内自谋职业、(10)社区内灵活就业。
第二篇: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内容
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内容
(1)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咨询服务;
(2)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
(3)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4)发布培训信息,组织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5)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6)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
(7)开展就业援助服务;
(8)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9)离退休(职)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10)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1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管理
(1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服务
(13)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服务
第三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设计人陈云宁刘艳娜
审核人张晓慧
初二历史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编号19
班级姓名组号
【课题】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授课时间】2013.6.17
【学习目标】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知道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压力容器登记卡》及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登记卡
压力容器登记卡(基本信息)
《压力容器登记卡》填写说明
此卡为使用登记用(A4版印制),无关的项目可以不填,但尽量填全,所有填写的数据应代表设备现时状态,并由使用单位加盖公章。
1.注册登记机构:由注册登记人员填写负责注册登记的登记机关全称,并加盖公章。2.注册登记日期:由注册登记人员填写注册登记的年月日。
3.设备注册代码:由注册登记人员按《特种设备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编制规则》填写。4.单位内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容器设备编号。
5.使用证编号:由注册登记人员按《特种设备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编制规则》填写登记机关发放的使用登记证编号。
6.注册登记人员:负责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进行有关内容更新)的人员签名。7.使用单位:填写容器使用单位名称或容器业主姓名。
8.使用、制造、安装、检验等单位代码:填写由有关机构按规定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9.使用单位地址:按市、区(县)、镇(乡)、村、街道填写使用单位的地址。10.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容器管理的内部机构。11.安全管理人员:填写使用单位负责容器安全管理的人员姓名。12.容器名称:按容器的实际名称填写,如干燥器、稳压罐等。
13.容器类别:指《容规》规定的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超高压容器、医用氧舱,汽车罐车、铁路罐车,罐式集装箱。
14.容器分类:按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容器、储存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填写,对球形容器则填写球形储罐(不填储存容器),超高压容器、医用氧舱、罐车、可不填,划“—”。
15.产品监检单位:填写设备制造过程进行产品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单位。16.所在车间分厂:填写固定式容器的安装地点。17.壳体重量:填写罐车的空载重量。18.充装重量:填写盛装介质的额定重量。
19.壳程介质:医用氧舱填写加压介质,如空气、氧气。20.有无保温绝热:填写“保温”或“绝热”。
21.氧舱照明:填写内照、外照。22.氧舱空调电机:填写内置、外置。
23.氧舱测氧方式:填写热磁、固态电极、液态电极。
24.产权单位:设备的使用和产权不是一个单位的,要填写产权单位。25.罐车牌号:指车辆管理部门发放的车辆牌号。
26.安全附件及有关装置:填写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表、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罐车液泵等。
27.检验单位:填写设备进口、安装、定期、修理、改造、事故检验的最后检验单位。28.检验日期:填写检验工作完成后正式出具报告的年月日。
29.检验类别:填写最后的检验类别,包括安装监检、进口监检、修理监检、改造监检、事故检验、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单独检验项目,也包括共同进行的内部、外部检验;外部、水压试验;内部、水压检验;内部、外部、水压检验等。
30.主要问题:填写检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腐蚀、变形、裂纹、泄漏、材质劣化等;进口设备填写进口许可证书、文件资料、材质、结构、外观及几何尺寸、焊接质量、压力试验、其他等问题。
31.安全状况等级(检验结论):按最后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填写,该报告依据设备的实际检验结果和《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规定,分别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评定为1、2、3、4、5级。
32.事故类别:填写爆炸(重大)、严重、一般等。33.事故处理:填写结案、未结案。
34.设备变动方式:填写设备本体最近发生的变动方式,如改造、修理、移装等。
35.变动主要项目:填写发生变动的主要部位或部件,如筒体、封头等。整体移装可填“无”。36.变动承担单位:填写承担修理、改造、移装等变动的施工单位。
注:所列栏目,没有该项目的填写“无此项”,无法填写内容的填写“无”,不需要填写的划“—”。不要空项。
第五篇: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为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根据《就业促进法》要求,现就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重心下移,有效整合资源,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基层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转移就业公共服务需求,促进全省农民增收致富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夯实基础,规范服务、分步推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一阶段:到2012年,在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以公共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为重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用3年时间,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立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并基本实现“六到位”,全面建立充分转移乡镇和村级平台建设联动机制。阶段性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省配备专职人员村级平台建成率达30%以上;2011年底,村级平台建成率达70%以上;2012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
第二阶段: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目标,民众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三、农村基层平台组织建设
(一)统一机构名称和标识。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在批准的限额内综合设置,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可使用“××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名称或加挂相应牌子。标识由省统一设计,县(市、区)统一制作,悬挂于办公场所。
(二)乡镇(街道)平台主要工作职责。负责辖区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工作,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审核、上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资料,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负责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充分转移(就业)乡镇、村(社区)活动。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资料,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辖区内社会保险扩面、参保、缴费及待遇发放等服务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做好辖区内劳动监察投诉受理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负责对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承担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村(社区)平台主要工作职责。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咨询工作。负责城乡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建立基础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和初审,承担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了解、掌握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协助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展创建充分转移(就业)村(社区)活动。掌握有创业意愿人员的信息,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开展就业援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账和及时更新信息库,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上门入户援助服务。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协助做好农村社会保险和被征地农民保障的后续管理工作,协助开展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承担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各地应根据辖区内的服务对象数量,综合考虑辖区内就业人口、用人单位数量、辖区面积、工作任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配置基层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定岗定责并实行动态管理。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一般按每6000名左右服务对象配备1名工作人员,所需人员可采取内部调剂、公开招聘、政府购岗等办法解决。村(社区)可设置特定公益性岗位,每村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工作量较大的可适当增加人数,负责人可由村(社区)主任或大学生村官兼任。
(五)切实保证基层平台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乡镇(街道)服务所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按单位性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村(社区)服务站人员经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市、县(市、区)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安排工作经费。乡镇(街道)服务所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落实。基层平台聘用人员的工资收入待遇,应不低于同类人员标准,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四、农村基层平台基础工作
(一)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基层工作平台要摸清辖区内人力资源和用工底数,做到对辖区内城乡居民、外来劳动力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及用人单位用工需求情况清。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相关信息基础台账,基础台账实行实名制,并及时更新,动态管理。
(二)完善规章制度及流程。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各项工作制度,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监察投诉处理、劳动争议调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各项制度,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流程,优化管理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实行“一站式”服务。制度和流程要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树立良好服务形象。
(三)统筹安排场地设施。乡镇(街道)要统筹解决乡镇(街道)、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站)的办公场地和服务场所,完善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现有场地、设施作用,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满足农民群众服务需求,苏北地区要结合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在村综合服务中心开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窗口。新建或合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在便捷地方分别预留不少于60平方米、20平方米的基层平台办公场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要优先预留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场地,根据工作需要,为基层平台配备必要的电脑(网络设备)、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档案橱柜、信息发布栏等办公设备和设施。省对苏北地区基层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等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四)优先推进信息化建设。各地“金保工程”二期立项和实施,要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倾斜,优先保证基层开展公共服务必需的设备、软件开发和网络建设投入,尽快实现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信息联网。研究制订统一的编码体系和信息标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全覆盖。在当前乡镇(街道)、社区基本实现与市、县(市、区)联网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村级平台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实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村村通”工程,促进村级平台与市、县(区,市)、乡镇(街道)四级联网,实现业务协同处理、信息资源共享。
五、农村基层平台能力建设
(一)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人员聘用办法,制订聘用资格标准,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队伍。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苏北志愿者等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
(二)加强人员培训。建立日常学习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加强定岗定向培训,努力实现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一岗多责、一专多能。注重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专职人员持有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90%以上,建设一支专业化、多功能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队伍。
(三)提高运作能力。结合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职能。加强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管理,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励,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增强服务意识,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实施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地方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调落实,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合力推进。农业部门要将农村基层平台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门要落实农村基层平台建设所需经费;民政部门要将农村基层平台建设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内容;编制部门要协调解决好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编制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平台建设取得实效。
(二)制订实施方案。各地要加强统筹规划,将农村基层平台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抓紧制订推进方案和实施办法,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当前,要尽快落实乡镇、行政村平台场地、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完善服务设施,合理确定人员配置,研究制订各项工作制度。各市的农村基层平台建设方案,要于2010年9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三)加强检查考核。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平台建设的分类指导,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优先发展,加快建设进度;其他地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基本服务功能。强化农村基层平台建设的检查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完成任务较好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不得参加全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评先评优。对创建充分转移(就业)乡镇、村(社区)工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重点倾斜。要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