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缩印版)
文学的性质:文学是人学。1957年春,中共开展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1“样板戏” 的培育。“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成长”甚至取决于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克服和斗争的作品相比,仍然受到了明显的冷落。露民间生命生活的真相。
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十七年文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6月8日,《人民日报》《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升华这种个人仇恨。始终在复仇意识中延宕的3.《“锻炼锻炼”》(1958)虽然“是想批评中农艺术成就: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学(1949-1966);文革文学(1966-1976);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形势陡然一变,中共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朱老忠,在等待着神启和拯救,等待着对自第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1)毛泽东《在延安发动了反右派运动。6月18日,公开发表毛泽家浜》。1970年达到高潮。被作为“文艺新纪元”我的超越。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干部,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但客观上却表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奠定了中国当代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从的标志 他强烈的反抗性。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现了当时农村中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一经王蒙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文学的发展方向(2)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关于1957年的6月至9月,中国作协党组连续举行2文革时期的小说。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金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发表,便受到了批判。
一、《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时代语境和写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文学从属并影响政了25次扩大会议,从丁玲、陈企霞对1954年光大道》等。手抄本小说:张扬的《第二次握性。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4.处在既无法回避,又不愿违心地说假话唱赞作原由:
治。“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都是检查《文艺报》不满的所谓“反党”行为开始,手》 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歌的两难境地的赵树理,1959年8月向《红旗》(1)王蒙对自己以往激情式的歌颂青春和革命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进而指责冯雪峰1936年从延安到上海后与鲁知青的小说: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开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杂志投寄《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的旧作不满意,酝酿和寻求突破。
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活互迅、胡风的合作,“造成了革命文艺事业的分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 二文本叙事逻辑和作家主观意图的错位 见》,正赶上“庐山会议”,文章被陈伯达转批(2)苏联文学界兴起的“干预生活”的改革潮相对立的艺术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党的文艺裂 ”,进而延及诗界的艾青、美术界的江丰,3文革时期的诗歌。公开的诗界:红卫兵的诗;主要表现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作为作给作协党组,成为“反右倾”运动的靶子。流波及中国。
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戏剧界的吴祖光等一批党内的老艺术家,都被工农兵的诗。代表作:张永枚的《西沙之战》;家主观意图中的中心人物而在文本中实际呈现
(六)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原因(3)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革命任务的”。打成反党分子,右派分子。这场斗争以周扬的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72年之后,李瑛等的为非中心人物的错位 三中被遮蔽的知识分子1.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却几乎没变,方针
革命对文学的规范性要求: 题为《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作结。《文艺诗穆旦的诗:不能公开发表的诗。形象 仍然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为农民说话。特别
三、作品解读:
(1)题材:工农兵生活 报》1958年第二期开辟专栏,对1942年在延安天安门诗抄 起因:纪念周总理。时间:1976年江涛:英雄人格的内在缺陷。张嘉庆:阶级谱系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他总是“右
(一)开放性叙事主题:1.揭露官僚主义2.个题材的处理、方法、艺术风格:塑造先进批判过的一批文章(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1-4月。实质: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形式:中的另类。严萍:男性权威下的性别符号。严知倾”,一再受到批判。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3.党文化与人物和英雄典型;主要写生活的光明面,即以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广场集会,张贴、传抄诗歌。被指控为“反革孝:“道”与“势”冲突的苦痛灵魂 四具有鲜2.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也努力知识分子文化的冲突。
(二)苏联文学界兴起的歌颂为主;必须揭示历史本质,展现生活的客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艾青的《了命政治事件”。性质:政治事件。历史意义:美明的民族风格。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新“干预生活”的改革潮流波及中国。
(三)中观规律;表现对历史发展的乐观主义; 解作家、尊重作家》,以及丁玲的小说《在医院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的典型体现。
1、《红旗谱》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
2、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方法、艺术风格:风格、形式要通俗中》进行“再批判”“白洋淀诗群” 食指(郭路生),芒克,多多,刻画人物形象,既采用白描手法,让人物自身《“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茹志鹃
易懂、明朗,反对晦涩朦胧;文学批评要坚持
五、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批示(1963—1964)根子等。代表作:《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又适当吸收了西方小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百合花》《如愿》《春暖时节》《静静的产院》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1)批示出台的背景:a毛对政治形式的错误估未来》等诗人大多是北京知青,出身于知识分说心理描写细腻的长处
3、在语言方面,小说从3.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恰恰相反。时代要
一、选材特点: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
(2)关于文化遗产:言行不一继承文化遗产是计,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b子获“高干”家庭 词汇到语法、都注意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有选择的,50年代将民歌确定为新诗的发展方文艺再次成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突破口,提出
(四)本时期小说形态:“单一化”是这一时生活化
4、小说还注意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的斗争”和两个阶级的斗争,但他在实际生活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如《百合花》,向,对苏联文学的推崇,对欧洲文化的态度,写“十三年“的口号,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急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画与风景画中认识到“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争再如写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作品。作者从来不去对“言必称希腊”的批判。剧地向左转。(2)1963—1966的一系列大批判 表现在:1.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
五、其他著名作品 并不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正面描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搏斗,往
(3)关于文学队伍——新文化的建设者。依靠“有鬼无害论” “时代精神汇合论” “中间位2.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3.诗化、1《红日》吴强2《红岩》罗广斌1924杨益言4.当时文艺界激进主义的文艺思潮越来越高往是从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在夫妻之间(《春暖时工农兵,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学队伍;始终对资人物论”和“现实主义深化论” 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4.与小说形态的1925 ,“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为“叛徒文学”。涨,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越来越严重。节》)、母子之间(《如愿》《里程》)、婆媳之间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保持高度警觉。“卑贱者最
六、“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3革命历史的传奇化:革命英雄传奇 :曲波《林
(七)民间立场的曲折表现:《锻炼锻炼》 绵(《在果树园里》)、妯娌之间(《妯娌》)、同志聪明,高贵者最愚蠢”。1966年2月2日至20日,江青在上海纠合陈伯刚健、热烈 海雪原》 “它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里藏针,用“春秋笔法” 之间(《静静的产院》)所激起的波澜,来描写当代文学的起点 达,张春桥、姚文元,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 杨沫及《青春之歌》 的现实性,”、“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1.《锻炼锻炼》所反映的50年代新农村“大跃人们怎样与旧的东西告别,向新的目标前进,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意义:1949年7月2日会。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生平:原名杨成业,祖籍河南湘阴县。先后做更富于传奇性。”《林海雪原》的“独创性”体进”的现实: 反映出时代面貌的变化。
二、人物塑造上的特-19日在北平召开,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于4过小学教师、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职。1933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方面的“民族特色”,A.从干部与群众角度看:小说名为《锻炼锻炼》,点: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月10日由中央批发全国。年入党,1934年开始写作。之后,主要做文职即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说岳”指干部需要“锻炼锻炼”,而暗含群众需要“改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成立“文联”(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最重《纪要》内容:
(一)文艺黑线论:理论黑、作工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丹花》,等的结构和叙事方式。二是夸张、神奇化赋予造改造”。B.从民主与专政看:在作品中写民主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要最活跃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品黑、队伍黑
(二)唯心主义理论 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青春之歌》、《东故事、人物的“传奇性”,这包括人物活动的环有两种形式:大字报和大辩论,这是整风时期心灵奥秘。《如愿》中的何大妈不愿“闲”;《静年9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即现在的“作协”。“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方欲晓》、《芳菲之歌》。境(深山密林)群众发扬民主的武器,利用他们向领导提意见。静的产院》中,作者对主人公谭婶婶对自己由第一次文代会缺席作家:沈从文,张爱玲。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文本解读赵树理的小说 但在“发右运动”以后则变成了领导干部整治先进到后进到最后的觉悟的过程的描写。(潘奶概述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1.情节与主题:小说以193109018—193501209
一、赵树理,山西人。《小二黑结婚》《李有才群众的工具,而且干部嘴里口口声声挂着“法奶—谭婶婶—荷妹)
三、构思精巧:根据自己当代文学是指从建国后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这段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运动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院”“乡政府”,他们对群众的蛮横态度是依仗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出最主要英雄人物。“主题先行论”是指:“老为主线,艺术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
(一)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 了国家机器作为后台。辩论中干部句句逼人,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1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灵变化和精神面貌。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1.在解放区文学中,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并不断。写。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高高的白杨树》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的成功演绎。形象地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农村题材以赵树C.从理想和现实看:当时的理想是“共同致富”,中的白杨树,《里程》中的大石头,《如愿》中学。2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体性。3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党的领导下才能的得到解放,才有值得歌颂的理和丁玲为代表,战争题材则以孙犁和马烽、事实上一方面农民想发家致富,一方面又具有的大苹果和小绒狗,《春暖时节》中的清水虾等,特点:“新时期”文学:文艺战线进行了拨乱反
(一)五十年代:“双百方针”:毛泽东于1956青春。西戎为代表。无法根除的小农意识(争而不先,甘于落后;既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寄托,又是作者展开描写正,从内容到形式恢复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
2、林道静的形象 2.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合作不合,各怀私心)这是50年代中国农村实的凭借,它们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很巧妙地把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理论批评空前活跃;“二为”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个性解放的新内涵。子君:大胆的叛逆者 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况。D.表达方面:小说是评书体小说,讲究故全篇各部分的内容贯串起来,构成一个艺术的方针扩大了文学的功能;从“伤痕文学”到“反
(二)“双百”方针的影响:如何贯彻“双百”沙菲:迷茫的叛逆者。林道静:进步的叛逆者 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事性、情节性,小说讲了五章,五章环环相扣:整体。
思文学”“到改革文学”等文学大潮的走向标志方针,毛泽东明确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2)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实型”,一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大字报**—动员—拾花—偷花—转变。通过新时期文学
着文学对现实的关注;文学主题开阔与深化;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形象。林道静的双重性(起
(三)赵树理被树为旗帜的原因 故事情节将人物带出,结构紧凑,悬念设置巧伤痕文学
创新与探索活跃。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点)、余永泽:人道主义(第一阶段)、林道静: 1.赵树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他虽然曾受妙。E:语言运用方面:语言通俗流畅,用的是刘心武《班主任》 50-70年代的文学界批判运动: 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卢嘉川: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江华:中到“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想绕过新文学传地道朴素的农村语言。内容:小说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年)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完成阶段)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站 挽救 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
2.对萧也牧的批判(1951年)小说《我们夫妇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3)形象意义:作者通过林道静这一人物的性在农民的立场上,用小说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的柳青《创业史》 的故事,作者以“救救孩子”的呼声,震动了之间》 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格发展,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声音。2.为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 1.生平与创作:陕西人。a.尝试期:(1935—被文革麻木了的人们的心灵,拉开了人们回顾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的主要特点:他们接受革命常常是从个人遭遇用”的创作理想,即以文学的通俗方法,宣传1942)b.转折期:(1942—1951)c.成熟期、丰苦难的序幕。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出文-1955年)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和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当时的收期:(1952—1956)革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如何危害着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胡风曾写有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阶级矛盾,从求个人解放到争民族解放,从个实际工作。3.自觉的民间立场形成了赵树理小梁生宝:社会主义的创业者 青少年的纯洁心灵。
30万字的申辩文章。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其代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集体说特有的叙事美学和艺术风格,并与毛泽东的1、将梁三老汉设置为继父,切断了梁生宝与传卢新华《伤痕》伤痕文学的标志,1978年8月5.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及对丁玲、冯雪峰反党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2.突破的阶级斗争、革命的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讲话》精神相一致。统农民的血缘关系,摆脱了伦理关系的缠绕,发表于在《文汇报》
集团的批判(1957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
(四)新中国小说的右倾典型 成为“党的儿子”。梁生宝近乎圣徒,天生地具内容: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6.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的批判(50年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级感情。并且,作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
1、新中国的小说创作 有一种新农民的品质:对党忠诚,对私有制本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代后期到60年代初)1963年开始哲学、史学、材的禁区。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1)50年代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解放区小说的基能地仇视。
2、梁生宝的行动:买稻种、分稻种、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全面批判运动。
(三)六十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 3《青春之歌》解读 础上起步的。以赵树理、柳青为代表的农村题砍竹子、实行新法栽秧、组织互助组等意味着广泛的争论,而讨论最终得出的肯定性结论,7.1966年开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a情爱故事 b寓言故事: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材小说,以孙犁、杜鹏程为代表的战争题材小社会主义是实现经济正义的唯一手段。梁生宝又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
一、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青春之歌》将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主体,同时说,都直接继承了解放区小说的传统和风格。的情爱生活凸现了他的道德境界。定文革的先声。(揭示“左”倾思潮对青少年的批判的焦点:A: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到会作《在文艺工也创造了这一叙述的基本范型,即“反抗/追求(2)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3、严家炎指出梁生宝形象塑造上的“三多三不毒害与创伤。)产阶级改良主义B: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强/考验/命名”。c成长小说:在性与政治之间李孙谦、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以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反思文学
义和个人苦行主义C: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调要“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要改变扬的小说解读定位到了“性别游戏”与“政治当地的农村生活为创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主题: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婚恋主题的开的否定,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动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认同”的纠葛关联中:即私人的“性”与超然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山客观描绘不足。
4、柳青认为:“梁生宝只不过掘,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主要作品:茹志娟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子的“五字登科”的作法。的“政治”相互借力,政治的审美表达通过“性”药蛋派”或“山西派”。(3)在50年代的创作是一个由于新旧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记忆》、刘真《黑批判内容:
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2.广州会议: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剧协的征服显示魅力。中,刚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众的无比伟大,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努力琢磨旗》等。表现手法: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心理独点分析和评论《红楼梦》。
2、形式主义地理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余永泽拯救的是身体,它是传统“英雄救美”多作家竞相描写的热门题材。受抗战以来形成党的教导,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朴实农民白,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
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代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模式的再现;卢嘉川拯救的是灵魂,是一个必的“战争文化规范”影响,在创作中普遍存在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一句话来说,我要把伤痕和反思: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疼痛的本能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陈毅也于3月6日作了报告,他们在报告中,然伴随革命者勇猛前行的战斗单位。余永泽的着“二元对立”思维模式。(4)这时期几乎所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反应的话,那么反思文学就是对疼痛原因的追而且有时不免流于烦琐 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进步失败、卢嘉川的成功标志着革命阶段性的转折。有的作品都以“歌颂”为主,即使是赵树理敢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问。
三、胡风集团的批判(1955年)和作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讲话标志4艺术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语言和行动于揭露现实矛盾的小说也是以歌颂为目的的。“旧农民”序列 1“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
胡风文艺思想:(1)主观战斗精神:认为“主着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酝酿着一个重大刻画人物、性格与命运结合、语言抒情色彩。
(五)赵树理成为右倾典型的过程 A梁三老汉的形象:既有小生产者意识,又有勤A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从主题上看,这观战斗精神”来源于“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转变。梁斌及《红旗谱》 1.《邪不压正》(1948)是赵树理第一次遇到批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大”,来源于“作家的献身的意志和仁爱的胸3.大连会议: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梁斌原名梁维周,《红旗谱》1957.12.中国青年评的小说。中农女儿软英被地主的儿子看中,性。B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 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可以说,怀”。(2)“写真实论”:真实的生活写照——不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邵荃麟主持会议。出版。狗腿子小旦为虎作伥,强下聘礼。解放后,农富农、中农占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因而他《人到中年》是一篇典型的人道主义的宣言。B断揭示民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会议的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浮一朱老忠形象朱老忠是一个处于动态的时间关会主席小昌唆使成为积极分子的小旦逼迫软英们比一般贫农更容易发家,引发乡村人际关系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真实的体验传达——高扬“主观战斗精神”。夸思想和人物形象上的单一化。邵荃麟在总结系中的不断成长的新的形象。朱老忠的成长动嫁给自己的儿子。最后,小昌挨批,软英与小紧张。这被看成是一种新的阶级斗争的表现,状态,同时指出他们的生存状况及价值实现与
(3)关于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认为现实发言中,对文艺现状进行了分析,正式提出了因——个人复仇,起初共产党对于他具有的只宝终成眷属。以革命方式把庄稼人中的另一部分看成是革命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样便使作品具有主义创作方法可以弥补作家世界观上的缺陷。“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是“靠山”意义,与“一文一武”的复仇理想2.《三里湾》(1955)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的敌人。在修辞上采用了政治道德化的方式。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以对主
(4)关于民族形式问题:强调吸收外来文艺和文革文学 如出一辙。按照无产阶级的阶级理论,阶级意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评价:从《创业史》看,一方面是柳青显而易流意识形态的关注性,成为社会问题小说中的外来形式。文革文学的特征:政治的直接审美化,革命浪识的建构意味着对个人意识的超越,阶级斗争月圆》和各种舞台剧。但与《不能走那条路》、见的激进主义企图,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篇出色作品。
四、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漫主义,“三突出”的创作原则。终将取代个人复仇。在某种意义上,朱老忠的《创业史》,以及《山乡巨变》等表现农村阶级真实的力量。这种民间的力量使得文本不断暴婚恋主题的开掘:
确立爱情的位置,呼吁婚姻选择的自由,是八文化探索的意义: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的是新闻技术与写实手法的互相妥协。十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显示了内在的充分自由性,而对自由境界的自片断,这些片断只是靠了马原的叙述“强制性”(4)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粗糙素朴的不明
一、第一类作品或针对影响“爱情”正常发展的觉追求,折射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与自地拼合在一个小说之中。
(三)马原将小说的叙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合异质性的和外部阻力进行描写,或将爱情放在讴歌“善”或觉超脱的意向。王一生的人生哲学恰是中国文述过程与叙述方法视为其创作的最高目的,他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简明扼要的没有抨击“恶”的道德层面上进行描写。张弦的短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具体表现在:不随流,不的故事也因此丧失了传统小说故事所具备的意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通过偏僻山村中一合污,矢志弥坚,操守如一,超然于世,解忧义,他更关心他的故事形式。的生活状态的统一。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家三个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爱情遭遇,揭示散怀,寄情养性,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1.以剧中人物构成小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不具有理想化了封建意识如何凭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贫两忘,离形去智。说故事行动者。“我”、“马原”、叙事人三者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尤其注重写困和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状况,在二十世纪
六、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1)韩少功合而为一,或各自独立。人称多变转换频繁。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七十年代之交继续吞噬着年轻的生命,扭曲着认为文学“寻根”,“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2.小说情节具有发散性特点。以非逻辑的因果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正常的人性,压抑着美好的感情,小说中明显“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人类生存的根”。关系组合成复式结构。3.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充溢着对自由“爱情”的呼唤。《被爱情遗忘的角(2)郑万隆认为:“寻根”是“力求揭示整个的借鉴。失重的生活。“
落》重心并非”爱情“而是”婚姻自主“。《人生》民族在历史生活积淀的深层结构上的心理素“马原叙事圈套”及其对经典现实主义“似真方方:《风景》的主题:是对这一类主题的深化,小说讲述了质,以寻找推动历史前进和文化更新的内在力幻觉”的瓦解。《冈底斯的诱惑》中“元叙事”(1)小人物的生存哲学:小说写的是武汉底层农村少女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她的美好、善量。”(3)李庆西说,文学成文化的“根”,并手法的运用。马原的叙事革命在当代文学史上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故事情良、痴情结合起来构成的”爱情“攻势在高加林不在儒学里面,而是在区域文化中--发源于西的重要意义。节的主线是父母与七哥的故事,其中又依次串的”事业“面前崩溃,最终只好含泪嫁给一个老部诸夏的老庄哲学、以屈原为代表的绚丽多彩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起其他八个孩子的经历。小说对每段故事的叙实本份的丈夫。作为补充,城市姑娘黄亚萍则的楚文化,以幽默、风骚、游戏鬼神和性观念中篇小说《1934年的逃亡》是苏童的成名作。写都集中于对生存景象的刻画,所有人物都为在高加林事业受挫时立即放弃了与后者的”恋开放、坦荡为特征的吴越文化等等。(4)郑义、原载于《收获》1987年第5期。《1934年的逃他们的生存境况所紧紧捆绑着,他们生活中任爱“关系。尽管路遥从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进行阿城还对五四以来新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亡》是一篇家族史小说,它以凄艳哀伤的笔调何跌爬滚打和生死忧乐都生成于他们最基本的了抨击,但在路遥眼中,”事业“无疑要高于”爱扬弃提出批评,认为五四运动“对民族文化的叙述了陈姓家族史上惊心动魄的悲剧性衰败,生存欲求与所处境遇之间的磨擦和冲突。情“这一局限于”儿女之私“的人生插曲,在”现虚无主义态度”,“有阻碍民族文化之嫌”,造成叙述了畸形、疯狂和充满肉欲的性爱与不可捉(2)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实“,后者更是不堪一击。了民族文化的断裂。总之认为五四以来的文化摸的灾变、狂暴和死亡。在小说之中,生命显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由死者的视角来讲
二、另一类作品则对”爱情“本身进行了反复的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得是那样的苍白、沉重、脆弱而且无常,而由述生存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诘问与思考,而且进行这种深层思考的大多是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强烈的“寻根”意识和这一切所组成的家族历史又是极其晦暗与缭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3)女性作家的创作。《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扑朔迷离的形式感来发掘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乱。小说对偶然性因素的强调。小说讲述了陈突现出生存本身的意义: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对作品在叙述的口吻更加切近作者本人,它是从不化的国民劣根性。神奇的意象,把丙崽作姓家族的历史故事,但是作家却并无理性地审其生存处境的应对方式来使生存意义得到明确个体的角度,从个人经历遭遇和现身说法中来为一种意象成人生的象征,把他所生活的氛围视历史进而索解历史之谜的主体意向,而是”力无疑的显现。《风景》的文化意义正是在于使我表现婚姻悲剧,呼吁爱情位置的。这是一个非和环境看成一种凝固了的社会空间。作者把一求将其未经选择和误读的原生态呈现出来“,小们对生存本身恢复了应有的警醒与思考。常值得重视的信息,它意味着除了泛泛的爱情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说的”历史背景与氛图以及所呈现的主题意蕴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一地鸡毛》
肯定外,作家的个性正在觉醒,对个体的生存方式呈现在读者回前,意在把愚昧、蛮荒、冥也更为多义和不确定“,这样,历史仍然是浑茫(1)《一地鸡毛》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带微讽的价值,情感要求的呼吁和追寻,意味着新时期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和杂乱的。笔触,叙写出了极其平庸琐碎的当代日常生活文学正从朦胧、混浊中一步步向人、同生命逼这种原始意识表现在:1万物有灵论2畏天祭神余华小说的特点 景况。小说揭示出作者所理解的生存本相:生近。3千奇百怪的迷信解释、预兆、禁忌和行为4咒先锋性:余华小说最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活就是种种无聊小事的任意集合,它以无休无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 语拜物教5巫师文化6盲目的祖先崇拜和长辈漠叙述”。在他的大量作品中,余华总是近乎偏止的纠缠使每个现实中人都挣脱不得,并以巨在对人的各种社会属性进行思考的同时,经历权威7对人的兽性摧残,人、好勇斗狠、集团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大的销蚀性磨损掉他们个性中的一切棱角,使了对个人权力、力量甚至生命极端无视的”文革仇杀叙述语言都表现出近乎残酷的冷漠,叙述者的他们在昏昏若睡的状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的作家们把目光投放在对个体”人“的生命力目的:小说中揭示出的这种生命形态成为我们主体意向已降至感情的冰点。《古典爱情》《现觉。
量的肯定和赞颂上,因此塑造出一批被称为”硬边远地区和落后地区至今还保存着的民族生存实一种》(2)小林的迷失:考察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汉子“的人物形象,如《迷人的海》中的”老海形态,同时,它也成为一种稳态的意识结构渗颠覆性:主题性颠覆(作为一种极端的后现代可具体看出这种生活的严峻性及其对个人精神碰子“、《北方的河》中沉默、冷峻的”他“、《新透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韩少功将主义叙述方法,余华的冷漠叙述极好地实现了磨损的效用。《单位》是写生活迫使小林在公共星》中的李向南、《今夜有暴风雪》中的曹铁强 它进行变形的夸张与放大,其目的是想引起疗对于历史、时间、理性、爱情、伦理的彻底颠生存空间中(即工作场所)放弃了自我的个性改革文学 开篇之作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救的注意。覆。理性:《河边的错误》爱情:《爱情故事》。追求,而在《一地鸡毛》中,这种生活的严峻厂长上任记》小说在文体上的贡献:全文弥漫着一种飘忽不文类性颠覆即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性和销蚀力则更渗透进他的私人生存空间,使背景: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整个作品在神秘的由于已经程式化的旧有文类更多接纳和保留的他在更本己的层面上也必须彻底摈弃自我意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叙述之中所透露出来的象征意蕴,能促发读者是封建社会及其他历史时期僵化的价值观念与识。(3)冷静客观的写实:小说始终以不动声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去思考更探层的意蕴。小说对山地的风俗和自正统意识形态,因此余华小说”文类颠覆的目的色的平静口吻叙述小林遭遇的林林总总,把创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然景观的描写,以及糅进的神话描写则为小说依然是价值现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作主体的感受与判断几乎完全排挤干净,只是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的内容表达和形式表现增添了赏心悦目的色彩抗战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是对古老的才子按照日常经验逻辑,依次地呈现出各种琐碎事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效果。佳人小说的颠覆。件,其中极少有观念意义的直接添加。
划分(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 ”农村题材“"艺术手法:采用了“打破生与死,人与鬼的界余华的《现实一种》 冷峻深刻的人文意图:小说隐约闪烁着一种尖城市题材” 限,打破时空界限,吸收欧美现代派时序颠倒、主题:小说讲述的是兄弟仇杀的故事。故事情锐的讽刺精神。它活生生地勾画出人们所处的农村题材:代表作: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多角度叙述、幻觉与现实交错等艺术手法”。节: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无意间摔死了自己的那种无可抗挣的处境,揭示出这种处境的荒谬何士光短篇《乡场上》,张一弓短篇《黑娃照像》,先锋文学 堂弟即山峰的儿子,由此便引发了一场家庭内性,从而体现了通常认为新写实小说所缺失的张炜中篇《秋天的愤怒》,蒋子龙中篇《燕赵悲文化背景: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中国,在部的互相仇杀。先是弟弟山峰出于复仇踢死了现实批判立场。
歌》,贾平凹中篇《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五四”时期已有过先例,其结果导致了新文侄子皮皮,接着哥哥山岗又杀死了弟弟山峰,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
家》。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文学主张:先锋小说作最后山岗因杀人罪而被枪决。叙述策略:冷漠。(1)90年代中期,河北的“三驾马车”——谈背景: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家公开宣称文学的“非功利性”,追求主观内省余华在叙述这一家族令人惊心动魂的灾变与毁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式的“唯美主义”的“纯文学”。灭时所用的叙述语调却是惊人的冷漠与安详。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人称为“现实主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审美倾向:其作品有时刻意渲染“丑”,他们笔在讲述这一悲剧时,叙述主体既无激愤,亦无义冲击波”。
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下的美与丑也不再具有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力悲悯,相反,却是用一种极其精细且略显调侃代表作:谈歌的《大厂》、关仁山的《大雪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度,不再承担疗救社会、指导人生的责任。特的语调来叙述一系列的死亡与杀戳,包括一群无乡》、何申的《信访办主任》、刘醒龙的《分城市题材: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改革更加点: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医生对山山岗尸体的肢解。享艰难》、张继的《黄坡秋景》、张宏森的《车繁杂艰难,因而作家们反映城市改革的小说作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现实一种》以一种极端的叙述对伦理文化及间主任》和范小青的《百日阳光》等。
品也更为多样、深刻。城市题材的改革小说涉指向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人性本质实行了极端的颠覆,其先锋性是极为现实主义冲击波(评论界称:他们的创作是对及的领域上至国家的要害行政部门,下至街道旧的真实现,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突出的。新写实小说的全面超越,是“现实主义的大潮小厂、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家对社会、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新写实小说 再起”,是“主旋律”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时代的广泛思索。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叙事策略)标志:1987年,池莉《烦恼人生》的发表。主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写实”的比较:(与新写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男人的风格》李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要作家: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 实小说相比,他们的创作仍有着对于人的生存国文《花园街五号》,柯云路长篇《新星》 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 “新写实”是理论批评界对这一创作现象的概本质的勘探、对于个体生存困境的表现的特色,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括。但他们小说的当下性特征和情感性特征显然得 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1)“新写实”产生的文化背景:“新写实主义”到了强化,艺术表现上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寻根文学 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并为90年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先锋小说的意义: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性。)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新历史小说:(概念阐释)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生存艰难答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学”。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韩少功、郑万着一定的影响。先锋小说的局限:它将“叙述”小说道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隆、李庆西、郑义、阿城。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显然过的双重反应。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主要作家作品: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于偏颇,它对意义的放逐也使自身丧失了广泛(2)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陆文夫《美食家》。的交流基础,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这都是导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代表作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主要观点:理论倡导文化寻根派的作家们始终致其渐趋衰落的重要原因。品: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不谈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保留着一份政治、人文理想。先锋作家代表作品:苏童的《妻妾成群》,叶兆爱情》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刘震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阿城的《棋王》 言的《枣树的故事》,格非的《敌人》,余华的云:《单位》、《一地鸡毛》 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妻妾成主题:小说蕴含着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格的追《古典爱情》等。(3)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具有了一种新的群》、《红粉》、《红高梁》、《鲜血梅花》。展现求。一个是“吃”,一个是“棋”,阿城津津乐马原小说的特点 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一个家族历史 :《家族》、《纪实与虚构》、《丰道地写王一生们的“吃”,既有社会主义,更有
(一)他在小说中频频出现“马原”的形象并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从作家队伍的构成上乳肥臀》、《许三观卖血记》。直接针对、解构历生命意义,因为吃乃是生存之必需。而下棋是以此来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使得小说看.新写实小说是先锋作家和现实主义作家的史的作品:苏童的《新天仙配》 池莉的《以当精神之必需,是对自身的一种精神修炼。小说呈现出既非虚构亦非写实的状态。
(二)马原所“合谋”。从艺术态度上看,新写实主义小说则代为背景的历史掌故》。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40年代的新诗:
艾青 《太阳之歌》 “太阳是美的,且是永生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
《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艾青诗歌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2)善于运用生动准确的意向,寄情言志(3)具有别具一格的散文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
(1)通过典型意象的描写,塑造了大堰河的形象
(2)成功通过排比、对比等多种手法,借以抒发感情,起到了情深意愿的艺术效果
(3)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
(4)语言朴素清新,满含激情,句式自由,不拘一格,具有散文美 《手推车》的艺术特色:
(1)真挚浓烈的情感:表达对民族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人民坚毅品格的赞赏,对造成民族和人民苦难的一切因素的抗议(2)语言朴实(3)结构重复:
(4)运用动静结合、色彩与声音相结合的电影化的表达效果
九叶诗派 :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主要阵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选《九叶集》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他们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九叶诗人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在内容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有超越性的形而上沉思。在艺术表现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代表诗作有穆旦的《活下来》、唐祈的《三弦琴》、郑敏的《金黄的稻穗》等
30年代新诗(现代派诗歌):
戴望舒诗歌创作成就 《雨巷》 《我底记忆》
(1)以诗歌的情绪节奏来代替字句节奏,凸显了诗歌的主情功能,又大大增强的诗歌语言的表现能力。例如《我底记忆》选用了亲切自然的口吻,叙说着诗人幽怨哀郁却真实的心境,注意情绪流动的自然,所有的艺术手段都服从于娓娓诉说式的特定情调。意象物境日常生活化,诗句的排列自由化。
(2)将散文化的句式和现代日常生活融入新诗,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江南“雨巷”的凝视,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的“记忆”,深闭而荒芜的“园子”,相对而视的一盏“灯”《秋蝇》中一只寒风中垂死的“秋蝇”都开掘出了令人深思凝望的诗意。(3)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意蕴(意境,意象)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隐喻,象征)相结合,推动力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例如《印象》连用七个意象组合成一个虚幻飘渺的境界,来暗示某种缥缈恍惚的记忆,情思隐约,意境深邃。在“雨巷”阶段主要受魏尔伦的影响,追求诗的音乐性和形象的流动性,以及主题的朦胧性。《雨巷》的音乐美表现:
(1)大量融入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双声连绵词和叠音词融入其中。例如《雨巷》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寥、巷”等都是采用“a”韵,而“悠长“等重叠词舒缓语气的作用,使诗的节奏更鲜明。
(2)首位音节的大回环。例如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的重复,使诗歌首尾呼应,加重了诗人的哀彷与幽怨,使诗歌传达着诗中主人公彷徨、空虚、寂寥、无助之感。
(3)押韵,不仅每节诗中讲求押韵,而且还使用间韵‘江扬’韵贯穿全篇,全诗二十四行,属于相邻江扬韵的字有64个。例如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巷、香、娘”等字,都是采用押韵,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头到尾不换韵,使全诗流露出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使全诗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诗自由化,不受限制。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关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林庚 《春天的心》
40年代小说
钱钟书 《围城》主题:
(1)显性层面:从侧面表现抗战环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
(2)文化反省层面:通过对这群文人的人物刻画,反省批判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脸面观(3)哲理层面:揭示人生处处皆围城的寓意,并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围城》语言艺术:
(1)讽刺:随意性、广泛性(无人不讽,无事不讽)(2)比喻:新奇、幽默风趣、知识性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他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贫嘴滑舌地能逗人开心。但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爱情上,他都无力处理好,是一个失败者,是他自己性格把他自己送进了人生的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艺术特色:(1)意象丰富、新颖、别致
(2)介乎雅俗、新旧之间的语言风格(文言句式的使用)(3)电影技法、外国语言技法的借用(4)独特的讲故事视角 《金锁记》中人物分析:
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封建礼教制度的受害者。丈夫是个“骨痨”病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七巧还是一个人性扭曲,患有畸形心理的,尖酸刻薄的泼妇,虐待狂.但她也不乏人性善良的一面。
长安: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相较于七巧的疯狂,她的悲剧更让人同情。她的悲剧是母亲七巧一手造成的。她软弱,但她的软弱并不是绝对的软弱,她也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过抗争,只是她的抗争在母亲面前不堪一击。对于婚姻,她是一个很纯洁的人。她希望能有一点幸福,希望能够好好找一个人。
萧红《小城三月》艺术特色:[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美和诗画美。a,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的特点。b,女性意识 抒情特色1.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2.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1)生活化的场景呈现人、物活动(2)童年视角,回忆往事(3)以民情民俗作为人事活动背景(4)设置自我抒情主人公(5)象征隐喻的使用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艺术特色:
(1)借冷静、客观、写实的笔墨描写可憎可笑的人与事,从而进行辛辣的讽刺(2)场面描写充满生活气息、地方色彩(3)精湛的结构特征,明暗线交织 《在其香居茶馆里》人物形象分析:
方治国:国民党政权基层组织的当权者,凭借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敲诈民财,见钱就拿。阴险狡诈,是个“软硬人”:碰见老虎他是绵羊,如果对方是绵羊,他又变成老虎了。邢么吵吵:是回龙镇有钱有势、惯于仗势欺人的地方豪绅,实力派。他的性格特点是粗野。因为有强硬的后台,所以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得粗鲁而蛮横,但也绝非是头脑简单的草包。“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老舍《茶馆》三部: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 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
(1)结构上,吸收评书艺术以人物带出故事、以小故事构成情节的方法。(2)叙述上,多用白描,抓住特征,简约干练。(3)具有故事相缀、结构单线、语言通俗的特点。
赵树理三大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万象楼》 《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
(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吸取其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优点。全文十二章,各有其小标题,它们即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接成文,人物故事交代有始有终。
(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来写,并吸取评书体小说写法,将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融入故事讲述中,简约明快。
(3)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富有幽默感。《小二黑结婚》人物分析:
小二黑、小芹:他们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在婚姻爱情问题上,他们完全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和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公开、理直气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们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为此作斗争。
二诸葛、三仙姑: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和封建思想荼毒、以旧观点旧思想处世、最终有所改变的老农民形象。
赵树理的创作贡献:
(1)以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题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格局。反映了根据地解放区农村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既写了新时代条件下,农村各阶层的冲突,又重点表现了民主思想与封建观念的冲突。
(2)赵树理为新文学小说人物系列中增添的翻身农民的新形象。
(3)在小说艺术通俗化、艺术化方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与民间说唱艺术中有生命的东西,融合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长处,视情节、故事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作品的完整性是和情节的连贯性联在一起的。
(4)他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汇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过程之中,通俗而不庸俗,口语化而又有艺术感染力,看似浅近却耐人寻味。
(5)把现代审美与传统民间审美成分有机融合在一起,把五四文学精神与乡村文化调制在一起,以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性意识、忧患意识写出了中国农民在现代革命中那痛苦艰难的精神变革历程。孙梨该期的的小说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嘱咐》 抗战时期的朗诵诗人:高兰 代表作:《哭亡女苏菲》(悼念病逝的女儿)、《我们的祭礼》(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而作)
田间 代表作 《假如不去打仗》 《给战斗者》
词:光未然(张光年)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抗战初期朗诵诗歌的社会功用: 1.作品多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表现抗战初期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抒情的方式大多是宣言式的战斗呐喊,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议论。这适应了现实性、战斗性的时代要求,容易产生鼓动性效果,却难免空乏,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审美效果。
2.民族的形象、民族的命运和民族的感情与意志在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观:[20年代《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六部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实事求似”观,以求似,传达出真正的历史精神,失事在历史框架内大胆假设(2)借古讽今观,在历史精神和现实精神之间找到契合点(3)诗情观,历史剧中的诗的灵魂,诗的意趣,诗的韵律 《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1)以情用史,将人物理想化,例如:屈原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虚构史实,例如:女弟子婵娟
(2)以情写戏,情节线索与情感线索双向推进,同步发展。例如:第一幕,交代人物关系,第二幕出现冲突高潮由郑袖陷害而激起屈原愤怒情绪,接着城外交锋、南后下毒,冲突层层推进,情节推向高潮,感情也推向大爆发。这里,情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物诗意的展现内心世界。
(3)以情写人,屈原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作者自己,屈原是作者的感情喷火口。《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1)爱国者的悲剧,屈原爱国爱民的坚定立场,合纵抗秦的正确主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主降派的陷害和楚怀王的问罪中遭到了毁灭。
(2)高尚者的悲剧,屈原忠贞高洁,光明磊落,却在邪恶势力的造谣中身败名裂
夏衍《上海屋檐下》现实主义题材 田汉《秋声赋》、《风雨同舟》(多场式戏剧结构)以报告员串起全剧,多头线索有条不紊,灵活归一 40年代国统区戏剧发展特点:(1)风格上,由冷变热(2)形式上,由独幕到多幕
(3)取材上,由以现实题材为主到以历史题材为主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毛泽东分别于1942年5月2日、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是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a,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讲话》从解放区的实际出发,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b.指明“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普及”的辩证关系 c.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证中,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文艺标准第二
影响:1.确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间的文艺走向。2.对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对文艺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作用。
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晚晴文学改良的主要内容:在文学界掀起了以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改良运动。
论述:一,梁实秋的文学基本观点:梁实秋发表《文学与革命》、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他说“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
二,《狂人日记》的主题: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的形象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
三,分析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的性格是丰富的,他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的性格特征。
四.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首先在思想上的表现,《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这表现在,第一,它以“直面惨淡人生,正是淋漓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毫无讳饰,深入地壮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第三,《呐喊》《彷徨》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任命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其次在艺术上:还由于它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创新精神,给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广泛吸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的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形式服从于性格刻画和主题表现。
五.《女神》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发展的地位和意义:(1)《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勃发的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2)《女神》的意义在于它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在诗的形式上,作者反对并冲决一切旧形式的至好。主张形式应“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3)它决定让内在的感情波澜自由支配诗行,如激昂悲愤的小鸟。(4)以博大魁伟的思想内涵和全然新创的诗歌形式,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诗歌史上掀起了一场大革命。
六.论述浪漫主义的特色:《女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的强光照亮了诗集中大部分的诗作。(1)在表达方式上,《女神》采用了内在情感强化、极化以及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2)在想象方式则是具有想落天外的奇特下想象,与本来的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形变性的极度夸张。(3)在形象描绘方式上则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格调。(4)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瞻丰美的特色,诗人广泛运用从远古神话到现代科技的各种典故、术语,丰富了诗的词汇。七.胡适在文学史上的主要功绩: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最早创作和发表新诗人:《尝试集》中国现代第一步新诗人。
八.《屈原》的形象简析:(1)《屈原》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决战中全力以赴塑造了屈原你崇高形象。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是古代的一个人文主义者。(2)《屈原》剧中另一感人的形象是婵娟。
九.文学研究会的创作热潮:(1)问题小说,五四时期第一热潮代表作家冰心,(2)乡土小说(乡土文学)十.简述周作人小说散文的艺术特点:(1)真正代表了周作人散文艺术风格因而影响更大、艺术成就更高的,还是那些“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2)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和知识性。(3)恬谈从容,真摔亲切。周作人的小品不但取材随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写法随便,不娇揉。不造作,没有情感与笔墨的夸张。(4)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简单味”。
十一.冰心的诗歌创作:(1)冰心不仅是“问题小说”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同时她又是当时风霏一时的“小诗”派主要代表。(2)所作《繁星》《春水》。(3)主要内容是对母亲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已浑融一体。
十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1)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烩炙人口的最重要原因。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伤感、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任能够满
着那一种诗意”,文中有笔,话中有诗。(3)慎密精巧的构思,以父亲的“背影”为全文布局谋篇的中心和行文遣笔的线索,结构慎密吗,反复点题。(4)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5)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是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十三.结合“三美”“理论”评述闻一多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在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五四”时期,郭沫若那样积极倡导自由体诗的诗人,开始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历程,但是,由于新诗作者国语藐视传统与追求自由表现,也使得新诗显得有些散漫与随意。作为这种反拨的,是闻一多等人提倡“格律体诗”,在这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诗发展的偏向,对诗歌艺术进行了严肃的探讨,规范了新诗的发展道路。
十四.真挚地独抒性灵,自我的感情:追求个性解放的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3)章法整伤、灵活多样。(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十五.子夜的艺术特色:《子夜》的出版标志着矛盾创作的一个高峰,1933年的问世,奠定了矛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去足轻重的地位,是左翼文学的主要成就。(1)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作品以吴荪莆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从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独特的心理描写和性格刻画:《子夜》在心理描写上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十六.简述吴荪莆的形象特征: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游历过欧美,学会了一套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然而,在强大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面前,他的公司连连失败,在沉重的一击之下,那种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的性格本质就充分暴露出来。动摇、悲观、虚弱、颓废乃至企图自杀,等等。
十七.老舍的创作特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老舍继承了从鲁迅开始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2)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3)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有浓烈的京味。(4)老舍把幽默看成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命的润滑剂。他的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老舍笔下的幽默就以悲喜剧交融的形式、讽刺与抒情的参透,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十八.祥子的形象:祥子的悲剧命运三部由祥子性格的变化。祥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在祥子不幸的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小说开头,祥子初到北平,坏抱着寻求新的生活的希望,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命运相同的穷人。他自信,自尊,连遭厄运,这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然而命运让他的追求不可得,他躲避的妻被强加,纠缠了他,他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抗、挣扎。自此,他任然是使人同情,作者抱的也是可怜他的态度,最后他妻子病亡,又得知自己意中人不在人世,这是致命的一击,导致他以前的那股正气没了,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灭了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十九.《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这部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而写成被征服者的:痛史、恨史、愤史。祁瑞宣作为“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传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前辈所不曾接受过额新式教育,既想“尽孝”又想“尽忠”,优柔寡断、苦闷不也,最后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二十.
1、(1)巴金小说前后期风格的演变:巴金在早期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2)到了后期,巴金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3)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形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到了后期家庭内涵比较复杂所以这个小说是从《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维护者。在《寒夜》中,汪文宣的婆媳不和,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叹息着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他为这个家的破裂而哭泣。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这是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二个标志,“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
3、抗战后期,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越来越复杂,具有生活和立体感的特点。同事有那种平庸、懦弱、的小人物,创作情绪的演变,早期作品充满了激情,主观色彩浓厚,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后期创作感情趋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显示,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色。
二十一.分析《边城》中“边城世界”的特点和意义:
1、(1)特点:《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于善好施,商人亦好义远利,人人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2)集中体现“边城”,世界人性美的,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作者所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无意发掘悲剧产生的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因素。
2、意义:沈从文在所创造的“边城”世界里,寄托着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作者写一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此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即对“边城”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的思辨与批判。
二十二.简析沈从文创造了三种基本文体形态:
1、一是描述湘西与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如《丈夫》写实故事所采用的是温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表现纯粹的人性。二是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浪漫传奇采用浪漫主义的奇想与荒诞,表现出奇幻优美的风格。三是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讽刺小说是用批判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二十三.分析《雷雨》的话剧结构:
1、语言个性化,且具有动作性、抒情性等特点。例如《雷雨》这出戏,时间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不到24小时内,作者用几条线索把他们连串起来。第一幕矛盾不断展开,矛盾不断激化,波澜起伏,第二幕种种矛盾汇聚在这一瞬间爆发,剧情也就被推上了高潮,其结构严谨,戏剧冲突之尖锐,情节安排之巧妙,无不令人击节赞赏。曹禺在《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剧作中塑造了繁衍、周朴圆、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直到今天任然保持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至于曹禺戏剧语言,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文化教养情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内涵丰富。
二十四.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剧作结构严谨,语言个性化,且具有动作性、抒情性等特点。例如《雷雨》这出戏,时间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不到24小时内,作者用几条线索把他们连串起来。第一幕矛盾不断展开,矛盾不断激化,波澜起伏,第二幕种种矛盾汇聚在这一瞬间爆发,剧情也就被推上了高潮,其结构严谨,戏剧冲突之尖锐,情节安排之巧妙,无不令人击节赞赏。曹禺在《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剧作中塑造了繁衍、周朴圆、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直到今天任然保持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至于曹禺戏剧语言,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文化教养情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内涵丰富。二十五.论述《画梦录》的艺术特征:《画梦录》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与散文的抒情美、形式美的创造上,何其芳极其重视情调调和氛围的创造,往往采用复合的意象,来传导他奇幻的想象,将读者推进他设置的“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天地。他大胆起用能引起新的联想的中外典故和传说,在文字的运用上,属于从旧诗文中写寻觅、汰选一些富表现力和独异性的词语,通过词语奇异搭配来创设美妙的新空间。《画梦录》自成一种格式,成为时人称谓的“何其芳体”。
二十六.简析《上海屋檐下》的戏剧结构:作者利用上海弄堂房子的特殊结构,将五户人家用一个场景画面,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剧作的情节,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视觉,(2)作者还把剧情发生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气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如黄梅天一样晴雨不定、郁闷阴晦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
二十七.论述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比如《小二黑结婚》是一个大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在结局都一一有所交待,在人物塑造上,也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以简练传神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小说语言则注意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行文用笔尽量避免学生腔和书卷气,小说中的语言具有通俗晓畅。简介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
名词解释:一,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文章侧重于文学的语言形式的改变。
二,周作人于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提出我们应当提倡新文学,提出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他解释“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文学。三,文学研讨会:成立于1921年1月的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新文学社团,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文学研究会有刊物《小说月报》。三,被称为“异军突出”的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的东京日本。发起人有七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他们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表现出四,1926年4月,徐志摩、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这是《诗携》的基本主张。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的主张。以承报《诗携》为阵地。
五,“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六,1942年5月毛泽东作了称为“引言”的发言。5月23日,他作了成为“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七,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近代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
八、乡土小说:现代“乡土小说”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主要指一批大都市的游子,代表人物有鲁彦、蹇先艾、台静农等,他们目击现代文学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
九、美文:1912年周作人发表提倡“记述的”“艺术性”的散文创作,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地。十、三美: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派诗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音乐美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2)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3)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均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十一、翠翠: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她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果,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的形象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十二、繁漪:是《雷雨》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她聪明美丽,有自己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最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地变为乖戾、悒郁、甚至阴勤的人了。她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走向极端。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
四、觉新:首先是一个懦夫,同时又是一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悲剧性命运的懦夫,他受过新思想的影响,清楚的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本身又是这一行将崩溃的家庭制度的产物,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溃烂了的家庭,不惜牺牲别人包括自己的幸福为代价,由此产生了绝望、悲观、深度自卑以至精神崩溃等种种心态。
五、东北作家群:“九.一八以后”,出现于文坛一作品,这些作品一出现,便以其激昂、悲愤的感情色彩和浓烈的乡土气息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主要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纯良。
十三、曹七巧:是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哥哥为了省一笔嫁妆,将亲妹妹曹七巧送进了大富户的瘫痪少爷的新房里,这个失去人伦之乐的少妇熬了半辈子,才熬到“夫死公亡”的时候分得一大笔遗产。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完全被扭曲了婆婆亲手斩断了自己还算美满的婚姻。
多项选择:一。须从八事入手是指: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二、《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白话诗、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步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三,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择、沈雁冰、叶绍钧。
六、“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
七、被认为是“五四”诗坛上“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是湖畔诗人。
八、祥子悲剧的原因探析:(1)旧社会的强迫(2)祥子自身的个人主义的缺陷(3)虎妞的诱惑。
九、社会剖析派代表作家有:矛盾、吴组缃、沙汀、艾芜。
十、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被称为“汉园诗人”。
十一、张爱玲公认的代表作有《沉香宵: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单项选择:一,京派作家的第一人是沈从文。
二,《故事新编》收历史小说8篇。
三,诗人的张扬自我的个性主义思想和浪漫气质,又构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的泛神论思想。
四,郭沫若的早期思想:个性主义,泛神论思想。
五、在“五四”时期最早发表新诗的是:胡适
六、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诗者》
七、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
八、郁达夫的成名作《沉沦》
九、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再别康桥》
十、冯文炳的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代表作是《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十一、被鲁迅赞叹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
十二、李金发的代表作是:《弃妇》
十三、最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称:诗怪。
十四、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原籍北京,满族旗人。
十五、老船夫,是“善”的化身。
十六、《雷雨》是“五四”以后出现的第一部多幕话剧,也是曹禺的成名之作。1926年出版《日出》。《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十七、《北京人》是曹禺的剧作。
十八、新感觉小说的代表作家:施蛰存。
十九、《莎非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
二十、“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二
十一、张天翼是暴露讽刺小说家。二
十二、沙汀的代表作:《在其香居茶馆里》 二
十三、艾芜的短篇小说:《南行记》、《南国之夜》 二
十四、田汉的成名之作是《名优之死》
二十五、林语堂主张幽默文学以“性灵”为命脉,以“闲适”为格调。二
十六、何其芳的《画梦录》同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
二十七、《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实际上也是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别传。二
十八、戴望舒是雨巷诗人。
二十九、《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被当时戏剧界和称为“好一记鞭子”。三
十、艾青诗歌中的心意象:大地、太阳。三
十一、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
十二、1937年,夏衍创作了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 三
十三、《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方鸿渐。
三
十四、《白毛女》新歌剧的代表作。它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问题小说——五四启蒙思想,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青年作家积极思考现实人生,尖锐提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是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庐隐等。初期的问题小说大多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以冰心为代表的作家也试图用爱的哲学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但“爱”不是万能的,问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爱的作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并且问题小说的创作比较概念化,存在着文笔空虚、人物成为作者某种“主义”的传声筒等弊病。
新诗格律化——闻一多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张“为人生而艺术”,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被称作“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④创作方法为写实主义; ⑤会刊为沈雁冰改编的《小说月报》。创造社—— ①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②主要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田、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 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④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主要倾向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⑤以1925年五卅运动为届,分为前后两期,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
文明戏——以写实的对话、动作替代传统戏曲的唱念做工,采用幕表制演出,并衍生出定型化的角色分配制度,这种中国初期话剧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戏,故被称为“文明戏”。在剧中常常出现所谓“言论小生”,直接代表作者向观众发表长篇讲演,进行政治鼓动。但由于小市民趣味的日益加剧,文明新戏于1916年后便全面衰落。
二、简答题
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的核心即精神胜利法。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他永远都是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而从人类学内涵来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一次绝望的轮回,只能无奈地返回自身。这样,“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提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
这部作品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幻想当一个有稳固生活的劳动者,可是他被腐败的环境锁住,受“逃匪”“侦探”等的欺压、“虎妞”的陷阱,加上他自身固有的缺陷,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赚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都更沉沦堕落一层,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最后完全变了个人,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想向命运搏斗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他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提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人们从中可以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的忧虑。
简析张爱玲小说的主要特色。
苍凉、奇异、亦中亦洋、既雅又俗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张爱玲出身于前清官宦大族,父母离异,家庭生活支离破碎,充满暴虐和摧残,这使她较早地感受到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规定了她后来小说创作的基调。在《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中,张爱玲放笔描写沪、港洋场上中层华人家庭中情欲的幽灵的猖獗、黄金的魔影肆虐和由此而出现的种种疯狂的变态心理,曹七巧、白流苏、葛薇龙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从小说中走出来,展示出一个畸形扭曲的、苍凉没落的、又是习见为常的世界。在张爱玲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中,燃烧着外国现代派常见的题材的沉香、性心理、性变态、情结、人格分裂等,处处显出作家的主情主义倾向。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婚恋为题材,表现她的纯洁真挚的两性之爱的崇高和金钱社会对人类感情生活的侵蚀。《金锁记》直接抨击了买卖婚姻,《倾城之恋》与写了婚姻苦涩的算计,《沉香屑——第一炉香》、《留情》等许多作品都描写了金钱社会中千疮百孔的两性之爱和寡情淡味的地夫妻生活,而对这些,张爱玲感到无限的苍凉。总之,苍凉、奇异是张爱玲小说的基调,同时,她的小说又是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
简述老舍的创作轨迹。
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特别在长篇小说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26—1929年:在英国期间对“国民的劣根性”的探索,初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老张的哲学》写中国的政治腐败,《赵子曰》写一位阿Q式的北京新式大学生,《二马》写“老马”马则仁,“小马”马威父子两代在伦敦经商和求学的故事。老舍1931—1932年回国初在小说上的新尝试,均遭失败。《小坡的生日》写新加坡华侨儿童小坡的生活,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小说,而《猫城记》则是一部具有政治色彩的寓言式作品。1933-1934年“求救于北平”的幽默回归。《离婚》是老舍重返京味小说的重要作品,《牛天赐传》在艺术手法与《离婚》相似,但艺术成就稍差。1936年以后,老舍的创作走向成熟。《骆驼祥子》写人力车夫的痛苦和不幸。《月牙儿》写社会底层的一个少女因生活所迫沦为暗娼的故事。《我这一辈子》写一个旧时代巡警一辈子不断走下坡路的人生经历。《四世同堂》以北平沦陷为背景,描写了祁家四代人在国难当头时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1957年发表的讽刺喜剧《茶馆》将老舍的幽默艺术风格完美地引向了极致。《正红旗下》写于1961至1962年,是一次集中而深入的旗人文化省察
茅盾的小说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其次,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其性格塑造更能显示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此外,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他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也是他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在小说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对提高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
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其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吴荪甫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搏斗,其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地让位于后者。吴荪甫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与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使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在表面的果决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在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他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华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小说的思想:1)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零余者”的悲哀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是一些受过现代思潮洗礼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在异国日本饱受民族歧视,如《沉沦》中的主人公,或在国内受社会的压迫被世人遗忘,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中的知识分子主人公。2)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在《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以留日学生为题材的作品中,描写了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沉沦》主人公在投海自尽前,迸发出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盛起来的呼声,表达了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民族歧视进行了血泪控诉。这也是作者自身经历的体验。3)性的描写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这种性的描写,就其主要倾向而言,第一,具有反叛封建道德、抨击虚伪礼教的意义。人的情欲,人对于异性的渴望要求,是自然的、正常的,应予以肯定。封建礼教道德把情人视为卑鄙的可耻的罪恶的,这是违背人性的、虚伪的。郁达夫对于性的描写不是对性行为、性活动的无意义的展览,而是以直率坦诚的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的主要,表说
简述老舍与京味小说的关系。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他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色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
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两次“张爱玲热”有什么不同特点?
提示: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第一次“张爱玲热”,其特点是张爱玲一出现就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虽然被归入了鸳鸯蝴蝶派的行列。与其他鸳鸯蝴蝶派作家不同的是,由于大家看到了她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因而,她受到了不同政治倾向和文学趣味的文学界各方面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二次“张爱玲热”,与上次不同的是,张爱玲被重新“挖掘”出来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且先是受到“专业阅读”的重视,然后再进入商业炒作范畴。1981年张葆辛的《张爱玲传奇》的出现,应该说只是“文革”结束后在社会上普遍出现的“文坛忆旧”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对第二次“张爱玲热”出现起重要作用的是,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版对张爱玲的推崇所引起的大陆文学界的重视。1984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将张爱玲写入文学史,成为张爱玲研究全面展开的一个标志。可以说,从此以后,第二次“张爱玲热”才正式形成。
试述《骆驼祥子》对于病态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提示:《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对于病态城市文明与人性关系进行了探讨。在老舍看来,祥子的悲剧在于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伤害,而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又正是通过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狱”就是那个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落的社会,也是为金钱所腐蚀了的畸形的人伦关系。祥子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的人的灵魂,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从“道德审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病的病源进行探讨。作者对城市中“欲”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反感,都是出于这种道德的审视。人们从《骆驼祥子》阴暗龌龊图景中,能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带来伤害的深深忧虑。在20世纪30年代,像《骆驼祥子》这样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又试图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是独树一帜的
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第五篇: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复习资料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矛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在1951年开展了对电影
《武训传》的批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
(3)、清算“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