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促進就業的基本方針和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促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为切实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
第一,全面准确把握新的就业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并要求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新的就业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市场、政府在促进就业中应发挥的作用,必须全面准确把握。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的重大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促进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充实和完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的协调,加大公共财政对促进就业的投入,完善促进就业的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三,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扶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解决好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稳定的重要任务。
第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不断适应新的职业变化,增强就业稳定性,必须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第五,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要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络。
第二篇:当前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
当前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
摘要: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就业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定了关于“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中国政府最终通过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深化、都市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整备等促进就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的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致力于把失业率抑制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就业;形势;政策
早在2006年11月8日国家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就已经指出,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纲要”指出,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周五公布今年首季城镇人口就业情况。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09万人,一至三月新增就业303万人,完成全年900万指标的三成四,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是4.1%,与去年底持平。
现下,中国正在努力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的创造就业岗位
通过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中国政府把始终坚持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任务,把失业率的抑制和就业职位的增加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并且彻底实行内需扩大的方针,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通货政策,由于国民经济平稳,维持了格外快的发展速度,积极的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就业提高经济成长的推进能力。
为了使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扩大就业途径。以最终服务业的发展作为就业扩大的主要方向,使地区社会的服务、饮食、物流、观光等的职业种类发展起来,鼓励尽可能多的增加这些业种的就业职位。两千零二年,中国政府大规模的发展第三产业,开拓原有的服务业领域的就业职位,是旅游业发展起来,制定增加就业职位的扶助政策,重点开发地区社会的公益性的就业职位,帮助临时失业人员和其他的就业困难的人的在就业,把就业促进放在中心位置。
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鼓励扩大就职途径。中国政府重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强大,并且有一定性的好处,在市场上,加大力度吸收必要的劳动集约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和个人经营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吸收的劳动力占城市范围的就业增加人数的约百分之八十。两千零二年八月,中国公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进而规范化和推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多种多样就职形势发展起来,并且增加就业途径。中国政府用多种多样的方式鼓励实现就业,并且积极使劳动派遣机构和就业基地发展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就业上,提供服务和帮助。政府制定关于非全日制雇佣和临时就业者医疗保险等的就业政策,确立劳
动关系、报酬支给、社会保险等的关联制度。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保障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整备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构筑以市场作为方向的就业机构。中国政府积极地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把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雇佣主体,把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逐步确立地位。同时,调整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宅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性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市场机构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发展和整备公共就业服务系统。一九九零年后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致力于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确立。现在,大中型城市以及一部分整体条件好的小城市,在市和区中扩大设立了把公共职业介绍所作为窗口的服务设施。在地区级以上的城市,在地区上,大体上都设立了劳动保障设施,并且,最后整备了就业网络维修保养。在全国近一百个大中型城市,制造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根据市和区的就业服务机构间的计算机,实现情报网络化,并且,在一部分的城市,信息网络已经连接到地区。全国八十九个大中型城市每个季度都发表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需求的分析情况,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性配置和职业训练事业的发展方面,起了指导性的作用。政府鼓励和规范化民间职业介绍所的发展。到两千零三年末,在全国各种各样的介绍所合计有两万六千家,其中,各地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运营的公共职业介绍所有一万八千家。公共职业介绍所每年为共计两千万人提供就业服务,共计一千万人能够就业。
整备失业保险制度。一九八零年后半年,中国确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根据失业者提供失业救济和失业医疗补助金,管理失业者,提供服务,在失业保险方面,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起了非常的作用。一九九年一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进而整备了失业保险制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两千零三年的全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入是二百四十九亿元,支出是二百亿元,转入余额是三百零四亿元。到两千零三年末,全国失业保险加入者是一亿三百七十三万人,年末的失业保险领受人数达到了415万人。
促进临时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中国长期处于劳动力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都下岗了,从一九九八年到两千零三年,国有企业的临时失业人员达到了两千八百一十八万人,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促进政策,加大力度开发就业职位,着实提供再就业服务,增加再就业资金的投入,为了再就业,强化技能训练,积极地引导临时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的转换。从一九九八年到两千零三年,中央财政为了国有企业的临时失业人员,支出了七百三十一亿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在两千零三年,经过全国的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四百四十万人的临时退休人员能够再就业,在这其中,男性满五十岁以上,女性满四十岁以上的就业困难的人有一百二十万人。
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中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在包括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提供基本性的生活保障,支付代替他们的养老、医疗等的社会保险金,同时,提供一次就业指导,三次就业信息服务,一次免费的职业训练。
实行税金、费用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扶贫政策。下岗职自己找工作,从事个体经营人员,免除三年的关系税金费用的征收,自己找工作,自主创业的下岗
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府设立担保基金,财政方面提供利息补贴。
实行社会保险补贴金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增加就业职位,雇佣国有企业的临时失业人员的各种服务型企业和商务贸易企业,政府提供社会保险补贴金,为了奖励企业雇用许多的临时失业人员,每年增加就业职位,对于在新增加的雇佣人员中,临时失业人员达到了百分之三十的服务型企业、商务贸易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小企业以及地区的小型加工企业,减免三年的税金。通过再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的人。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热情的男满五十岁以上,女性满四十岁以上的就业困难的下岗人员作为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及时工作岗位等多种帮助。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的工作岗位优先让就业困难的高龄者先就业,地区级开发的公益性的工作岗位,让原来的国有企业就业困难的高龄者先就业,政府支付社会保险补贴金和工作岗位补贴金。
奖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剩余从业人员的配置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脱离主要业务和辅助业务,转变辅助业务的体制,奖励剩余从业人员的配置的改变。转换体制的企业和其经营的经济实体配置的剩余从业人员达到了一定比例的情况下,减免三年企业所得税。
强化对于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各地区的公共职业介绍所为下岗人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一系列式”的服务,免费的进行职业介绍和职业训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为下岗人员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信息。对于自己找工作,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特别窗口,提供工商登记、纳税业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系列式”的服务。为了提高下岗人员的就业能力,进行多阶段、多形式的再就业训练。对于有创业条件的人,进行创业训练和开业指导,提供规划、顾问、跟踪等服务,培养先创业的人,进而促进更多的人就业。
整备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
确立《三条保障路线》制度。一九九八年以来,中国政府把国有企业的临时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内容确立了《三条保障路线》制度。设立了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在同一中心可以得到最长三年的基本生活费用。三年期间满离开中心后没能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其他的失业者,加入社会保险,缴纳规定数额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根据规定可以得到最长两年的失业保险金。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的下岗职工、根据规定可以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三条保障路线》的成立,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再就业紧密联结在一起。
强化社会保障服务。中国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在企业和事业体上积极的摸索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一九九八年以来,制定了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制度,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下岗职工离开企业的时候,它到社会保险费缴纳年限和个人帐户继续被保留,再就业后继续加入养老保险的同时,合计出根据规定缴纳保险费的人前后缴纳保险的年限。对于非全日制、临时、弹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就业的下岗职工,根据其就业的特点初步制定了适合的社会保险和劳动管理制度方法。
构筑新的类型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国政府在“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协调”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通过劳动契约积极地推进树立劳动关系制度的确立。劳动契约制度已经在城市的各个企业被广泛的实施。政府和企业不断强化员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功能,整备职工民主参与制度、通过平等协商积极摸索
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奖励推动。两千零三年末,在全国集体合同契约 六十三万 五千件被系结,这些合同填补一百二十七万家企业和八千余万名员工。其中,缔结关于工资的集体合同的企业有二十九万三千家公司,这些合同完成了三千五百七十九万名员工的就业。中国开始全面构筑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府、工会、企业三者相协调的机制的构建,交流和协调关于和劳动关系有关的重大问题。现在,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的三者劳动关系协调会议制度被确立,地区级的三者协调机构设立了五千零六十二个。与此同时,中国确立了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法律诉讼制度,记载了以劳动纷争为法律的处理轨道。
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中国的法律、劳动者的就业、根据民族、种族、性别、宗教的信仰的不同,规定了不能有差别待遇。中国的法律, 严禁未满十六岁周岁的未成年人的雇佣,在我国严禁使用非法童工、严格取缔和处分介绍童工工作的行为。中国政府更加致力于执法监督,企业关于法律、认真的执行和监督法规的平等就业的规定, 纠正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差别对待行为,禁止在媒体上登载和播放差别的招聘广告。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在舆论方面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劳动就业权益。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有关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在一九九年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其认证工作全面展开。两千零三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 两千零四年一月一日起开始施行。
参考书籍:《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走向市场的中国就业》
——姚裕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01出版
《中国就业60年》
——赖德胜 李长安 张琪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10-01出版
第三篇: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发表(附全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法律,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就业,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一、就业基本状况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人口与劳动力 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亿(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99889万人,其中城镇42375万人,农村57514万人;经济活动人口7607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6.2%。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中,初级占61.5%,中级占35%,高级占3.5%。就业总量 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村48793万人,占65.6%。就业结构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二、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2003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49亿元,支出200亿元,滚存结余304亿元。2003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373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5万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中国长期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从传统产业分流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2003年,经过全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共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有120万为男50周岁、女40周岁以上的困难人员。――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到2003年底,全国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覆盖企业127万家,覆盖职工8000余万人。其中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29.3万家,覆盖职工3579万人。中国全面启动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协商机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建立起省级三方劳动关系协调会议制度,已建立各级三方协商机制5062个。与此同时,中国还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法律诉讼制度,将劳动争议纳入依法处理的轨道。――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中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中国法律严禁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严厉查处非法使用童工和介绍童工就业的行为。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中有关平等就业的规定,纠正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歧视行为,禁止在媒体上刊登或播出有歧视性的招聘广告。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劳动就业权益。中国政府不断完善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于1999年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并全面开展了认证工作。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普及中小学教育。200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初中毛入学率达92.7%;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共有学校31900所,在校生324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3.8%。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共有学校14800所,在校生1254万人。――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2003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7%。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就业前培训。2003年,有126万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了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2003年,全国的企业在职职工中,当年接受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的达3400万人次。――加强再就业培训。2003年,全国共有近28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其中有近14万人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发展远程培训。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就业问题。中国政府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农业产业,扩大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66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8%。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业 200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的人数已超过9800万人,是1990年1500万人的6倍以上。
第四篇:(参考)促进就业
促进就业:我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作 者】蔡则祥/刘银凤
【作者简介】蔡则祥,刘银凤,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蔡则祥(1958-),男,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在职博士,长期从事金融和经济理论研究 ;刘银凤(1963-),女,南京审计学院副教 授,从事金融和证券投资研究。
【内容提要】从我国近年来实际经济运行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保持 顺差,唯有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问题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为此,必须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小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摘 要 题】政策选择
【关 键 词】促进就业/政策目标/市场化就业 /社区就业
中图分类号:F04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0-8780(2003)01-0006-04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从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以上,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长7.8%,大大高出人们的预料。但是,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莫荣,2002),甚至有人认为,十五期间我国失业率可能会超过12%,达到14%(张曙光等,2002)。对此,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
一、促进就业目标的意义
促进就业目标是从充分就业目标转化而来,是针对我国失业问题严重,下岗再就业难度加大,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的实际提出的。宏观经济学所说充分就业,是指把非自愿失业率保持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的一种高水平就业,强调的是就业的充分性。而我们所说的促进就业是力求失业率尽可能降低,就业人数尽可能增加,全社会各种类型就业尽可能多的一种积极就业状态,强调的是对就业的促进和推动。从我国实际就业状况来看,我国在短期内还达不到充分就业,还需要促进就业,使之在若干时期以后达到充分就业。换言之,促进就业是比充分就业要求低一些但更为迫切的一个宏观经济目标。我们之所以认为应该把促进就业作为首选目标,是因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中的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都不会存在大的问题,只有就业问题突出,根据相机抉择原理,自然要将促进就业作为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选择促进就业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人问题的需要。就业是指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工作的人找到了自己所适合的工作,从事创造和实现价值,服务社会。人,不仅是自然人、经济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就业不仅是人谋生、乐生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纳入社会关系总和成为社会人,并保障人的本质,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和不断升华的基本条件(刘福垣,2002年)。对于个人来说,劳动就业是最基本的人权。有就业条件个人不利用是个人放弃就业权,而个人努力社会条件不具备是社会的责任,即政府的责任。一个国家失业人口超过自然失业率就说明资源分配结构过度失衡,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失业者的社会保障不过是保障其生存权,还没有满足他的发展权即就业权。选择促进就业目标是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需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宝贵的要素,人力资源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失业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超过自然失业率的失业更是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追求的是个别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政府应该追求社会总资本的效益最大化。社会总产值的微观成本和宏观成本是不一致的。微观成本的节约往往是宏观成本的浪费,尤其是活劳动成本,它是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货币表现。活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能力,降低活劳动成本,微观经济效益提
高,但节约的活劳动如果不用于其他劳动过程,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因为产生这种劳动能力的必要生活资料从社会意义上说已经浪费了。只要劳动者继续生存,这种耗费就要继续下去。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是以社会资本运营为对象的,因而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失业人口,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不断降低社会成本,才能达到宏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政府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目标的首位。
选择促进就业目标也是解决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需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不能充分就业。所谓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本质上也就是就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得不到改造,农业不可能发展,农民不可能富裕,全国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变农民为市民、农业现代化都需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所以,我们应该把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指标体系中第一位的基础目标和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的定性指标。
二、选择促进就业目标的依据
选择促进就业目标,不仅有前所述的理论依据,更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和现实依据。首先,创造就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任务。当前,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发展的最大难题之
一,创造就业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最大任务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长期性挑战;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大量的公开失业人口,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新兴工业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先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衰退的两次冲击,也导致失业率大幅度攀升。当今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通货紧缩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千方百计争夺国际资源,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以便直接为本国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大力发展出口导向贸易与经济,扩大各类出口商品和贸易服务的国际市场,以便间接为本国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我国总劳动力人口为7.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劳动力人口(4.35亿)的1.73倍,相当于欧盟国家总劳动力人口(1.36亿)的5.5倍,相当于美国劳动力人口(1.43 亿)的5.3倍(胡鞍钢,200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为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而美国则用世界上16.02%的自然资源、31.1%的资本资源、34.93%的技术资源、24.24%的国际资源来为世界上不足5%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就业岗位。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国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所谓结构调整就是创造性地摧毁,一方面在那些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的领域、新的经济成分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那些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旧的经济成分中不断摧毁大量的旧的工作岗位。当摧毁旧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次,促进就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给增量由于人口因素的推动有所增加,而劳动力需求增量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WTO 等因素有所下降。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镇单位就业情况表明,当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继续减少。2002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减少4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同比减少462 万人;集体单位同比减少194万人;其他单位同比增加246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同比减少130 万人(向笑颐,2002)。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相当数量的国有和集体中小型企业转制,部分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减员增效以及各种原因产生了新的不在岗职
工。另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全国78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也表明,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状况,失业人员占求职者的比例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将持续较长时间。2002年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登记招聘各类人员129万人,而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近176万,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劳动者所具备的素质不符合新增就业岗位的需要。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2年一季度全国78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看,劳动力市场对学历、技能要求有提高趋势,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8%以上,而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要求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16岁到34岁之间的劳动者。总之,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较大,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创造而来的体制性失业,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周期性失业交织在一起,使失业矛盾错综复杂,就业难度突出。因此,促进就业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三、实现促进就业目标的政策建议
(一)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但却未能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是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就业的增加。为此,应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采取九大政策措施(胡鞍钢,2002):实施就业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工作行动计划;建立更加富有灵活性与流动性的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加快调整正规就业结构,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采用鼓励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工时、降低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旨在扩大就业、缓解失业、提高低收入人群就业能力的良治;促进城乡就业统筹,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纳入国家的就业规划;积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科技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
(二)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政府不能对就业问题完全承包,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应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实现劳动力自主择业,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的新机制。首先,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城镇职工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我国工业化中期所特有的就业矛盾,随着城乡壁垒打破,歧视性的地方就业政策被逐步清理,城乡劳动者互相竞争就业岗位的趋势愈益明显:农民兄弟进城打工,城市工人下乡承包。为此,政府只能疏导,制定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鼓励城乡劳动者流动。同时,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适应国际就业竞争需要,构建世界制造中心,扩大国内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也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内在含义之一,就是中国正在参与对世界范围内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争取把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将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再次,促进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一是在设计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时,保障水平要量力而行;二是要加大发展补充保障,用补充保险来弥补基本保险保障水平的下降;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将乡镇企业的职工和城市中的民工纳入到基本社会保险中;四是要积极探索解决养老保险空帐问题的有效办法,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五是要建立由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新型的养老模式,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和医疗压力。
(三)大力发展小企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密度。小企业、大就业是一条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大力发展小企业,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也有利于就业机会的持续增长。首先,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进一步扩大小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要适度放宽对小企业的某些限制性标准,在外贸政策方面,应扩大小企业的进出口权与进出口服务代理权,使小企业享受间接的退税待遇与便利;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应放宽小企业进入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的限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增加就业。同时还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小企业主群体。大力提高小企业主的素质,主要途径有三个(杨宜勇,2002):一是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提升小企业的发展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小企业倒闭,而且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二是鼓励大学生创办各类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大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开设小企业创业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国家可考虑通过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创办小企业提供实际经验。三是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去小企业就业。国家可以出资,由政府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促进更多的下岗者自己创业、自己就业。
(四)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农业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之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第二、三产业的大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根本依托,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的升级,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由于中国目前是一个低度城市化国家,因此必须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削弱中国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壁垒,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继续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解决国内需求在城乡分布不对称现象,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就业不仅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城市化真正成为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五)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社区服务、餐饮、商贸等服务业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领域。近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是发展服务业和社区就业。根据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同,社区就业岗位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便民利民服务类;二是公益性服务类;三是后勤保障服务类。当前,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加剧,社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区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由于社区就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为此,我们建议:一要重视发展社区就业。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要把降低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政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业纳入本地区经济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社区就业的全面发展。二要积极倡导灵活多样的社区就业方式。社区就业大多属于非正规就业,它们既是正规就业的重要补充,又是就业的一个蓄水池。在肯定非正规就业的同时,要设计与该种就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方式,以减少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从而真正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三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微利服务项目应落实各种税收和减免行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人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业;努力提供灵活的社会保险入口,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可以较低费率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大对社区服务小企业和个体户的贷款支持。四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社区服务产业化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服务产业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社区服务多元化;社区服务市场化;社区服务规模化。五要加紧完善社区就业管理。实施分层管理,即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就业管理体制,使社区就业逐步走上正规;建立公益性载体,即社区服务机构,所有管理和服务均免费,其
经费开支由政府解决;协调合作,简化手续。社区就业所涉及的工商、税务、计划、劳动保障、城管、卫生等管理机构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调配合,简化手续,为符合要求的经济实体提供方便,从而使社区就业真正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选择就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N].南京日报,2002-5-25。
[2]向笑颐.2002年4月份宏观经济形势月评[N].金融时报,2002-5-24。[3]陈淮.就业岗位正成稀缺资源[N].南京日报,2002-6-10。
[4]袁钢明.把再就业放在突出位置[N].南京日报,2002-6-10。
[5]刘福垣.就业是首要目标[N].中国证券报,2002-5-28。
[6]莫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R],汝信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杨宜勇.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2001-2002年.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R],刘国光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张曙光,赵晓,高清辉.经济增长超预期,内在动力仍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2-7-24。
[9]杨宜勇.以促进就业为国家重要责任[N].中国证券报,2002-7-20。
[10]杨宜勇.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N].光明日报,2002-6-11。
第五篇:促进老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
促进老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
转变观念促进老年产业发展:(1)、转变发展观念,老年产业需要政策支持(2)、转变企业观念,老年产业大有可为(3)、转变就业观念,促进从业人员专业化
发展老年产业的困难:一是老年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老年产业利润率低,社会资本不愿进入。三是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影响老年人消费能力。
养老服务的类型有:1.独立生活,住在老年公寓或老年聚集住宅,个人按月支付房租和服务费用。2.协助生活,住在协助生活区或居民照料区。3.独立和辅助生活。4.辅助医疗生活,住在护理院。5.居家生活,住在家庭照料社区。6.为健康老人的服务。老人们可以经常得到各种个人和集体的服务,包括:(1)交通和陪伴服务。(2)老年食堂。(3)专门服务。
(4)老人日托中心。
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二)床位缺乏三)资金无保障(四)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五)分布不均。
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
(一)机构少
(二)护理人员少
(三)入住老人少
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能力不足
(二)政策落实不足
(三)护理资源不足
(四)政府投入不足
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1.护理员队伍文化素质偏低2.护理员的流动性大 :(1)工资待遇低(2)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护理是伺候人的工作,社会地位低下(3)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4)有“临时”思想,缺乏归属感 3. 缺乏系统的培训 对策:1.转变思想观念2.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3. 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4.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二)加大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
(三)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政策扶持力度
(四)加大护理人员培训力度
(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力度
(六)探索灵活的经营形式1.公建民营2.民办公助
(七)建立政府购物服务制度 养老机构内外设施的设计
(一)安全
(二)舒适人性化
(三)卫生健康
(四)便于交往沟通及保护隐私
(五)便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