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1、如何对小孩在普通社交中进行礼貌教育?
日常在与同事或街坊邻居的交往中,家长自认为自己已经很懂礼貌了,而且也一直对小孩进行礼貌教育,如见到邻居要问好啊,跟帮助自已的人说谢谢、聚会餐桌上注意用餐礼貌等,但收到的效果还是不明显,小孩还是没做到家长曾经教过的礼貌方式。这方面我很困惑,自己不是没教,也不是没有做到言传身教,但是为什么收到的效果甚微呢?小孩为什么不能养成大人眼中的讲礼貌的习惯呢?
2、如何培养小孩养成自觉整理床铺、书桌、自己的房间的习惯?家长一直想培养小孩养成自觉整理床铺、书桌、自己的房间的习惯,可是总是发现小孩起床后未整理自己床铺、书桌的书乱成一团,书架上的书拿下来看后就乱放在房间的任何地方,只有要求小孩去整理了才去做,有一种推一推动一动的感觉。对此我也感到困惑,不是没教,但为什么总没效果呢?也许是方法未对,请专家指点。
第二篇: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种困惑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种困惑
家长困惑一:孩子进了中学,在学习上,我是一点儿也帮不上忙了,他不会的问题,我也辅导不了。我该怎么办?
在我们农村遇到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家长文化水平会有高低。文化低的家长对自己能不能搞好家庭教育,心存疑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同样能搞好家庭教育,也同样能够辅导孩子把学习搞好。
因为,一个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除了要靠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可能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有能力具体地辅导孩子学习。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如果不能够直接辅导孩子学习,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人手,督促孩子自觉搞好学习。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了重大教育作用。
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您应该从哪几方面人手具体地去指导孩子学习呢?
1.家长可以以表率的作用促进孩子学习。
培养孩子好学上进的品质,激起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本人的表率作用。孩子感到家长对工作、对生活、对自己满腔热情、意气风发,就容易形成热爱生活、好学上进的思想品质,由此形成自觉学习、勤奋学习的思想基础。所以,家长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响孩子,做孩子的表率。
2.家长可以从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督促孩子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虽然不能在学习的具体内容上对孩子进行指导,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是有能力的。一是不允许孩子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教育孩子做作业时,要集中精力,专时专用,不要三心二意。二是要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回家,不允许孩子在外打闹、游逛,避免形成不良习惯,使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规律。这样,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也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大的进步。
3.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学习。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孩子安心学习。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一是尽量给孩子一个单独学习的地方,以减少干扰。二是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应为做家务而搞得家里响声不断,电视机声音要开小,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三是要让孩子在学习时有良好的情绪。家长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儿指责这,一会儿批评那,唠唠叨叨。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若要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应尽量在学习前或在学习完以后,这样既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又能收到一定效果。如果是必须中断孩子的学习而马上指出某个问题,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和蔼恳切,让孩子能够接受,用商量的口气比较好。
4.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促进孩子学习。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经常关心孩子,主动询问情况,与孩子交流情感。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时要有耐心,做到平等相待,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于是孩子就会有良好的心境学习,就会亲近家长、信任家长,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家长。这样,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5.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配合的行动来督促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家长应该掌握,以便配合老师对孩子及时进行教育。若长期不与老师联系,等问题成堆,老师找到家长时,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孩子成绩差的家长更应经常与老师联系。由此可见,父母自身的基本素质对孩子影响极大,所有的父母亲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地搞好家庭教育,把子女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
所以,家长千万别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不过,在生活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仍然是搞好家庭教育的一大障碍,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切有进取心、有责任心的家长都应该做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家长困惑二:最近,发现孩子撒谎,编瞎话张口就来。老师留了作业,说没有留作业;作业没有做完,说做完了;考试成绩不好,说试卷没发;需要买什么东西,报价要高一些;周末,几个孩子去玩,却说班上搞活动„„这些瞎话在事后我们都知道了真相,却因为是一些小事而没有追究,也不知道到底该怎样跟孩子说起这些事?
青少年中“说谎话”的现象比较多,家长确实要费一番脑子对待这个问题。通常认为,青少年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说谎:
1.为了讨父母欢心。
如有些初中生并没有受到老师表扬,为讨父母欢心,可能会告诉家长老师如何表扬他的。如果您能确认他说的不是真话,可以对他说:“只要你努力学习,我就很高兴,至于受到没受到表扬,这没关系。”
2.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为了逃避惩罚,会以“谎言”抵赖。父母的做法首先是不给他们说谎的机会,正面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如果他不承认,可以先让他平静地想一会,再引导他承认错误;一旦他承认了错误,应及时给予表扬。
3.为了表现自己。
十几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处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既有些幼稚,又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再加上他们对事物没有正确的鉴别能力,说谎的原因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倘若家长发现孩子明显地说谎,可视情节轻重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批评。如果孩子有违法的行为,却对您说谎,那么应当对他进行严厉批评,使他警醒,知道这样做是绝不允许的,要迅速改正;如果是一般的谎言,比如为讨父母欢心、为虚荣心而说谎等,则可以用平静、委婉的语气指出他的弱点,这样,孩子易于接受您的批评。在批评孩子说谎时,全家的态度要一致,不能有的批评,有的放任。
父母可以这样来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满足时,不要采用哄、骗的方法,可向孩子做出解释。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应该承认并改正,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 榜样,这样会使孩子觉得说真话是应该的、是正确的。
二是父母可有目的、有意识地问孩子这段时间做错了什么,他说了真话,就给予表扬。
三是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家长困惑三: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一到公开场合或跟人说话就脸红,有时到了新的环境,也会局促不安,不敢说话。参加什么活动,他也会畏缩不前,胆怯害羞。
有些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了个环境,孩子就表现得扭扭捏捏,从不主动打招呼。
孩子的害羞,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天生秉性如此,缺乏安全感或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另外,如果孩子从小很少见到陌生人,缺乏在众人面前露面的体验,也会使孩子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事物。不管是天生秉性如此,还是对陌生的客人或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如果孩子过分害羞,都会妨碍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跨过害羞这道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
其实,害羞的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孩子在言语上吞吞吐吐,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去,会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家长就要注意措辞了。
尽量以鼓励为主,不要在言语上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平时,不要在别人面前给孩子戴上“这孩子就是害羞”之类的“帽子”,这种定性的话只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时间长了,孩子会以为他就是害羞的孩子。建议家长找老师帮助:让自己的孩子当个小组长、科代表等,增加他锻炼的机会。
害羞的孩子在一群孩子中往往不显眼,因为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躲在别人的后面。因为害羞,他会失去在人前表现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少了,孩子更害羞了。这是一个容易打击孩子自信心的恶性循环。
家长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害羞的孩:
1.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生人交往。
与孩子同行的时候,停下来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几句。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外出买东西,办一些简单的事。
2.允许、鼓励孩子结交活泼外向的朋友,让朋友带着他结识其他的孩子,逐渐加入伙伴们的群体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怕羞,千万不要讥笑孩子。有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形,是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所做的可笑的事向别人讲述,这些也许父母没有意识到,可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以后孩子就更不敢在生人面前露面了。
家长困惑四:不少父母还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大与自己之间越无话可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实际上是由家长长期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造成的。在非假期的时间里,孩子忙着上课、做作业,家长忙着工作和应酬,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有些孩子和家长无话可说,而有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往往也是停留在无效层面上,如问:学习怎么样啊?答:还行。时间都安排好了吧?答:差不多。这基本上就属于对孩子了解较少,交流较浅的无效沟通。要改变这一现状,家长必须运用好假期这个时间,同时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一般要把握主动、平等、耐心的原则。改变原来可能存在的居高临下,动辄打骂,要不不说话,说话就吵架的状态,改善关系,做到和谐。
(1)主动:特别是平时与孩子交流较少的家长,更要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保持主动。但是主动并是不是盲无目的的乱问,没话找话说。说的前提是听。只有多听多了解,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交流。不要把所有的话题都放在学习上,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体育、明星、电影、新闻等等。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并且自己也了解孩子喜欢的事情,才能够更有共同语言。这方面,家长不要奢求孩子会主动地了解家长的兴趣爱好,然后去学习相关的的内容,寻找共同的话题。家长可以在这一方面采取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了解不同年代的生活。(但是避免每次都是,我小时候、、、、、、,这种对比往往很难引起孩子的共鸣。论点最好能够与时俱进。)
(2)平等:孩子现在已经十四五岁,属于自以为成熟的年龄。但是这个时期,可能也就三四成熟。那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是一味的居高临下,那与孩子的交流很难深入、有效。如果两期(更年期和青春期)相对,那更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往往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见的,要不不说话,说话必吵架的境界。做的比较好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既传统又现代,既是家长又是朋友。让孩子能坦然的说出自己的心事和困惑。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坐下来平等的交流。
(3)耐心:孩子讲得很多事情,可能作为家长并不是很感兴趣。可孩子却觉得是天大的事,家长可能觉得很无所谓。但是如果想与孩子能够有效地交流,就要耐心的听孩子把话说完。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当一个能干且雷厉风行的女同事成了妈妈,就会不厌其烦的讲述孩子的趣事。即使其他人听的并不是那么有趣,自己仍然是乐不可支,而且口中经常会出现叠词:吃饭饭,睡觉觉等等。这就是由对孩子的爱带来的转变。那孩子到青春期这个年龄,对他一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耐心的像原来对待婴儿的时候,那样去细致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与孩子的交流,家长要把握的大致原则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多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通过科学的交流去影响孩子。因为孩子在自以为成熟的年龄,比单纯的不成熟时还难以交流,不会轻易的接受别人的观点,感觉自己有主见。所以只有爱心加上科学,才能够与孩子真正有效的交流,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家庭教育困惑与成功经验
时间:10:00—10:30
地点:搜狐网络大厦·大演播室
嘉宾: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搜狐教育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做客今天的搜狐教育会客厅。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中小学马拉松《搜狐教育会客厅》访谈接力赛,非常高兴关注今天上午的节目。今天中小学马拉松《搜狐教育会客厅》访谈接力赛请到的第一场嘉宾是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先生、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
教育中心主任 施钢先生。
首先请两位为我们贴上今天第一场访谈的关键词。感谢两位嘉宾,两位嘉宾已经把今天家庭教育关键词贴上去,第一场关键词就是家庭教育。很多80后独生子女已经升级成了家长,他们所面临的孩子更是新新人类,如何避免火星撞地球的惨剧在家庭教育当中发生。今天请两位嘉宾为我们做详细解读。陈先生您
接触孩子和家长当中有没有反映,具体哪个年龄段孩子最难管,是青春期还是幼儿园小朋友?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我接触家长当中一类反映七岁到八岁小孩是最难管的,我们都知道从幼儿园,到了小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适应过程,觉得很新鲜,很好奇,但是他可能过了一年之后,可能我们目前的评价机制,就会对学生贴标签,家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叛逆反映。第二点跟孩子青春期到来相关,一般初一初二,十四五岁男孩出叛逆问题比较多,与我们孩子阶段性相关,中小学毕业到了初中,到了初一之后,一般记忆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差异是不大的。但是到了初
二、初三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评价能力就开始产生差异。如果这个过程当中,男孩和
女孩相关教育跟不上的话,这里可能出现相应的叛逆。这一方面施教授有更多权威的解读。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直接从难管角度来讲,我同意刚才陈老师分析,但是从发展角度上来讲,其实人生发展第一个关键期在三岁左右。因为太小,可能家长提不起来难不难管,一吼就害怕了,但是这个时候很难相处。因为三岁左右儿童在自我人格慢慢开始独立与外界区别的时候,很多当爸爸妈妈有感觉到,这时候的孩子,尤其男孩有强烈的攻击倾向,是行为上过化的东西,需要通过撕纸拆东西区别他的存在,这是孩子人格发展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相处好坏直接取决于到了七八岁进入学龄过程中有无同伴的关系,女孩子11岁左右是不是跟很多大人有逆反和对抗起到关键作用。最关键三岁左右
是很重要的时期。
搜狐教育主持人:不知道那句俗语对不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有一点意思,人格开始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搜狐教育主持人:年轻爸妈在孩子三岁左右特别关注孩子行为能力,还有日常的表现。不管三岁,七八岁,还是青春期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现在家长根据时代发展会遇到一些更新的内容,比如说孩子很早的跟小大人似的,因为看的动画片,接触到的网络,接触到大人的世界非常多,而且还有像网络游戏,网瘾,现在父母和孩子沟通上,哪些话题会是禁区呢?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我在做家长方面,我觉得我不是特别成功的。我的女儿是八岁,然后有一天就说:“爸爸,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帮买本书”。我说什么书,“《笑猫日记》,我不知道那本书存在,那天特别盲目,答应她了,但是没有买到,孩子说爸爸承诺我买的书,你没有买到吧?当时我楞住了,不好意思,爸爸工作太忙了,检讨自己,一定要原谅自己。女儿说你知道《笑猫日记》有多少本吗?又问住我了,我们中间容易犯一个错误。我们都在说一个家长,或者一个大人在忙碌,在忙碌自己的事业,在赚取自己的财富,在赢得自己的社会名声,好象自己在成长了,恰恰忽略了个人成长家庭成长,特别是和孩
子成长之间关联性。
如果一味为了自己所谓的成长发展而成长,而忽略了你的孩子那一半成长发展的时候,可能就会出很多的问题。你刚才问那家长与孩子在对话当中有什么样的禁区的时候?我的理解大概有几个。比方说孩子他最害怕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第二个最害怕家长说你怎么总是不听话,或者你怎么总是给我惹事啊。能
不能人我省一下心,能不能把自己的事管好,你看人家的孩子。
我想在中国接触七八岁,八九岁这种孩子当中接触这种语言最多的,发现这种冲突对抗比较多的。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环境的一种变化,我们现在的男孩、女孩特别是女孩子的青春期都有提前的趋势,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发现面对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孩子会有他很多的秘密。比如他可能会有一些不良的爱好,或者打游戏,或者谈男朋友,女朋友,或者做一个什么恶作剧等等,这时
候他是不愿意让家长知道的。
家长如果能够与孩子无保留的沟通,那是多大成就。而恰恰家长太忙了疏忽孩子沟通交流,突然一天发现孩子出了问题,说你怎么能够交男朋友,或者怎么能够打游戏呢?有没有你的前途,还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等等,马上就产生对抗和冲突。我见过大量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现象,“问题孩子他和他父母之间是冲突的,是冷漠的表情,是对抗的心态。如果孩子是“问题孩子”的话,我突然想
家长是不是“问题父母”。
搜狐教育主持人:家长忙着自己的成长,把孩子成长忽略了,双方成长不同步,不兼容的。这样也就造成了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只能简单粗暴的指责。想请问施老师,家长怎么样做到和孩子共同成长,有没有好的方法。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关于禁区的问题,陈老师讲了很多观点,包括主持人的提问,明显带有教育当中所说成人化的东西。从理论上讲大人和小孩之间没有禁区,所有禁区都是成人化标准设定了一个界限,决定此时不该问这样的问题。其实这句话同我于早年很关注于女中学生早恋的时
候,我们国家很著名的冰心老师女儿吴清给我们说过早就不恋,恋就不早,其实是一个意思。
我们认为是禁区它就是禁区。谈论禁区有一个切忌误区,以大人之心度小孩之腹。所有孩子问到最尴尬问题有关性的问题,有关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我曾经在另外媒体上做过这样的节目,人家问我施老师问过这样的问题吗?我说当然问过了。我记不清楚,刚刚记事的时候问过我妈妈从哪里来的,我妈妈回答是从树林边捡来的。主持人问那么因为这个问题自卑过吗?我说真没自卑,因为我底下有一个弟弟小不到两岁,我妈妈回答是从河边捡来的,就没有自卑。但是同时做节目,坏了,我就老自卑,因为她的妈妈回答是从垃圾筒捡来的。现在都有毛病,衣服穿两天就要闻闻有没有垃圾味,这就是典型大人不会回答的时候,反
而误导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经典个案,四岁左右男孩问妈妈我从哪里来,这个妈妈有心理学基础的,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儿子这个问题非常到位,但是妈妈一时回答不了,得请教专家做功课回答你。这个妈妈问了一些懂行的人,找自己认为一个很好的答案,把孩子交到身边,一五一十给孩子讲了。孩子听完之后小嘴一崛这么麻烦,我隔壁小林说他是从山东来的。禁区问题当中,家人往往用成人评价揣摩孩子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大的问题。
我认为没有禁区,这一次澳门开两岸四地心理健康的会议,我们业内有一句话叫“尊贵是宝,平等是金。”大人学会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带着没有问题的眼光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交流就是畅行无阻的。反过来带有评判的世界,总是对其应该不应该,对还是错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这个沟通就会受阻,孩子听不进去。他那个世界看的东西跟你是不一样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大人真的得学会蹲下身子来,当你用八岁孩子跟你沟通,你是试图用八岁年龄段跟他交流沟通的时候,你的尊重就有了,平等就有了,可能变说为听,这个很关键的。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您的孩子有没有问过?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我的孩子没有这样问过,比这个问题还要雕琢一下,我的孩子是我爸爸妈妈带我们孩子,有一天爸爸妈妈身体不好回老家修养,平时我爱人上卫生间把门关上,有一天上卫生间没关门。我孩子非常认真看完妈妈上完卫生间,为什么爸爸解手你要站着,你要坐着呢?
他问这个问题不到五岁,我爱人很棒,说你爸爸是心理专家,你问他,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
我下班回家,孩子问我这样的问题,孩子问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能简单回答,大人一定怀有好奇心跟孩子交流。我说儿子你特棒,为什么想起问爸爸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他说不止看过你这样,我们幼儿园也是这样,我说这个问题非常棒,很认真观察生活的一个人。但是这个问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你,我说想想怎么回答你。后来具体怎么回答,我写了一篇博文告诉他的,幼儿园应不应该男女分厕问题。其实孩子自发
性性别区别跟他的人格稳定是同步的,一个孩子在三岁左右,他已经开始有社会化的,完全是身体差异上,性别差异的时候,这时候成人如何引导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在家庭教育当中,或者亲子教育当中
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时候,要蹲下来,跟孩子有一个平等的交流,这是一个动作上的。还有一个在回答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说对或者不对,或者这件事情没想好就不回答
你。或者找了一大堆的专家资料把小孩弄蒙了也不行,这也是平等交流很好的案例。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父母要带有好奇心,跟孩子沟通去交流,父母要善于发问,善于跟他分享,不是简单说是或者不是,这个东西不对,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这就是一个不平等的交流。
搜狐教育主持人:现在普遍的社会评价都是用好和坏很简单区分,父母眼中有好孩子坏孩子,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奥数英语考第一名就是好孩子,淘就是坏孩子,家长这种评判会不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当然,我记得我慢慢陪伴我孩子过程中,刚才陈老师说一个观点我特别同意,亲子教育当中存在两方面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家长与孩子相伴成长,我们能丢掉我们那个时代成长带给我们的印记和创伤,特别是一些个性化评判标准在陪伴自己孩子成长。你要先掏空,所以在成长过程当中,我们的评判显然是带有社会压力的。我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他的期末考试的时
候,语文成绩考了92.5分,陈老师如果听了我孩子考92.5分什么概念。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还不错嘛。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但是我再告诉你他们班平均成绩是97分。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这和我们家孩子成绩差不多。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为什么这么问陈老师,我现场演绎了大人怎么评判小孩,我的太太刚刚跟我问你一样,我可告诉你语文考了92.5分,我第一反映不错啊,可是他们班平均分97分,他几乎跑倒数去了,那个话刚听很生气。我等她发完火很安静跟她讲,媳妇,冷静的讲,你仔细想想,一个一年级的小孩,97分跟92.5分之间有多大的差距?除了这个数字概念上差距之外,你能说儿子不聪明,可能这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对他辅导少了,或者考试临考前管得少了一点,稍微多管一个晚上可能考98分,这是孩子的错还是我们的错?她慢慢平息了,我讲的就是这个。我们是顾及了我们的面子,是一个对比产
生的效果,这种攀比会严重损害孩子自尊性。
其实我在工作当中接触过很多十岁左右的孩子,都比较反感的一个事情,我的爸爸妈妈老拿我跟邻居家某某孩子比,你看人家小孩怎么怎么样,是很烦这个事情的。我后面写了一篇文章,攀比打掉的是孩子自尊心,攀比打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你老说人家孩子好,他就怀疑是不是我不好,或者爸爸妈妈不够爱我,会失去爱的感觉。这种爱的失去和恐惧对幼儿心理安全感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告诉一个小孩八加一等于多少,孩子说八加一等于十,老师同学可能会哈哈大笑。而比较有先进理念的说,这个老师会他回答的问题其实离准确答案就差一个数啊。一个是欣赏,一个是宽容,一个是标准答案似的教育,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我在搜狐微博上有这么一条,一个国际课程,是联合国他们教科文里面去打造的。这个课程是为移动的家庭的子女和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这个课程叫培养学生12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欣赏,第二种态度是承诺,第三信心,第四合作,第五创造,第六求知,第七包容,第八热情,第九自立,第十政治,第十一尊重,第十二宽容。
这十二个心态当中没有一个心态让你非要考试得第一名的,我们知道人生当中它的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会有第一名。即使今天在这个方面不是第一名,并不意味着未来不是第一名。我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高考考了三年,即使考到第三年的时候,他的数学也就是十几分,而最终这时候被北大录取是当年英文比较好。北大录取体制靠英文、数学等等加分,那北大肯定不会录取俞敏洪的,那中国就会少了一个新东方。考试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干农活总是第一名,插秧插得最快,第一名,家长说最棒,插秧第一名。
这时候他知道我在社会当中属于我的第一的。同样像我自己,我是农村的,小时候上学是复试班,小学一年级二三年级是一个教室,自己小学四年级时候经常写错别字,父亲说河南秀才错字布袋,马上五年级马上成为好的学生。我和爱人说的也是一样,孩子90多分非常不错的,小时候的孩子如果这一方面不好的话,说明别的地方是好的。这一方面稍微有差距的话,恰恰为他后面的进步和成长有更多的空间,等他有进步夸奖他该有多好啊。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们要蹲下身子来跟孩子对话,蹲下身子来眼
光才能和他的眼光交流,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蹲下来,你的心这时候也和孩子一样拉平了,这时候用孩子心和他对话交流。
第三点,你其实在蹲下身子来的过程当中,也是对大人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你自己的很多认知
进行一个重新归零,清零过程中,建立更好的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
施钢【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我记得讲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妈妈跟我讲真实的个案,这个妈妈参加心理学培训的时候,跟我临座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她的一个女儿在五岁左右的时候,他们俩很忙,妈妈和先生全是公职人员特别忙,经常容易加班。他们以前是错开休息今天她加班,丈夫不加班,在孩子六岁之前夫妻双方都陪伴孩子很重要,后来夫妻统一错一个时间带孩子玩。困难
出现了,星期五明天爸爸妈妈都休息带你出去玩,孩子会非常非常开心。
问题来了,每一次去很开心,一般五岁左右的女孩夫妻俩牵着孩子中间走,去开心,玩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哭着闹着要回家,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次牵着玩的时候,一低头不小心看到女儿鞋带开了,妈妈蹲下身子系鞋带,一个大人蹲下身子高度跟五岁左右女孩差不多高。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这个高度,她根本看不到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好玩的东西,这个孩子全是看到熙熙攘攘逛商店的大人的屁股,非常无聊。这时候一下子在跨在爸爸身上,然后说妈妈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看的,不闹回家了。如何平等关注孩子,赏识孩子,宽容孩子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做到蹲下身子跟孩子打交道,在孩子高度跟孩子平等交流,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情绪,今天生活情绪压力很大,特别是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先要处理自己这个愤怒,你怎么怎么这样做呢?其实一点用都没有。跟孩子交流过程当中首先要止怒。搜狐教育主持人:把家长从高度和思想上都要变成孩子的心态。非常高兴陈老师给我们分享12个联合国推荐的心态,您的工作当中有没有跟国外家长和孩子密切接触,国外的家长和孩子更像朋友成分多一
些,有没有值得中国家长来分享的。
陈向东【新东方执行总裁】:对啊,我们看西方的影片,看到那边的父女,母女,特像朋友,我们这边就特别像家长和孩子,这跟西方过去几百年倡导的平等,倡导的家庭的很多东西是密切相关的。我想这个在整个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比方说像咱们施教授等等,现在我们也在变化特别是随着整个中国的民众的教育素养的普遍的提升,也特别包括今天这个节目,我们在培养大家的素养,提升整体的教育孩子水平,这个教养提升之后,我们发现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里面,见过很多新东方学习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到母女两个,或者父子两个,觉得关系特别亲切,特别亲密,特别有西方那种感觉。因为我们毕竟是在过去的一二十年才有这种积极的变化。所以我想我们如果中国的教育,要想有更大的提升的时候,那么就要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等等教育中间有更好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的家长有很多很多的转化和转变,在这个转化和转变过程当中,最重要一点家长的榜
样作用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叫榜样呢?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家长能够平等待人,孩子看到的是平等待人的一个典范对象,同时家长再把平等待人应用在孩子身上,孩子自然用平等待人思想对待人。我们两个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点,换句话说有一些孩子家庭稍微贫穷一点,我们教育孩子,比如孩子你得好好学习,用心学习,然后孩子就说爸爸为什么要用心学习啊?是不是用心学习可以赚到很多钱?我说不对?赚钱其实重要,但是它不是最
重要的。你用心学习,学到很多知识,就相当于你吃饭有力量,有力量之后,你都能够帮助别人。能够帮助到别人多快乐啊,你看你现在,谁在帮助你啊,家里爷爷奶奶在帮你,比如爸爸妈妈有时候走不动,爸爸要抱你,有一天你要抱别人。但是你有体力了,你能够抱动别人,当你用知识的时候可以给别人帮助,能够帮助别人的时候,这时候价值很大,别人都需要你。天天开心,今天又帮助别人了,这样就很好。到现在我发现我有一个进步,我的女儿以前和我相对疏远的,因为她发现爸爸很忙,最后我也试图
在新东方稍微和孩子对话,我看到一个说法爸爸和女儿一块洗澡,有人说七到九岁,晚上我要回家早的时候,和女儿一块散步,出去跑步,跑得一身臭汗。我说孩子一块洗澡,孩子兴奋得一起来洗澡,爸爸激动兴奋,爸爸太爱你,拿着小嘴亲了半天,那时候有泪。有时候家长成长和进步蛮重要的,突然发现再累也是值了,这个背后还是榜样。试图更多的陪伴孩子,可能做起来很难,但是相对挤时间多一点陪陪孩子。同时和孩子真正的融入他,用正确世界观教育他。我们家因为有爷爷奶奶,我爸妈在我们家,我们家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在国外生的,我们家人很多,我们父母说标准的河南话,有一个家长曾经给我建议,陈向东为了你的孩子更好成长,得把你父母送到老家一段时间。孩子正在学语言关键时期,结果你的父母说的河南话,这个孩子出来一口河南话,将来在外面怎么跟人沟通交流。我说你犯一个重大错误,人活着之所以能够很好的活着,是因为他具有爱的力量。一个孩子我要从小培养大爱的能力,知道谁在帮他,谁给他提供支持,我们这个孩子现在这一块做得特别好。谢谢奶奶,就是用这种心态,刚开始学习可能会差,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做不了主持人,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会做一个合格的人,时间越长之后会做得越好的。搜狐教育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给我们做的分享,两位平常言传身教,对其他人孩子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刚才提到教育,父母和孩子住在一起,可能对孩子有一定影响。下一个话题提到隔代教育,年轻的家庭一定要把孩子托给父母教育,有老的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的冲突,下一场有请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和人
民大学哲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路军老师为我们做一个隔代教育的解读。
第四篇:当前家庭教育家长十大困惑
调查:当前家庭教育家长十大困惑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父母家教需求,为父母科学育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省妇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天涯社区、网易、奥一网、大洋网、广东女性E家园、广东省妇联家教通等各大网站,联合发布当前家庭教育家长十大困惑调查问卷,向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困惑调查。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把“扶持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纳入我省十项民生实事中,由省妇联牵头组织开展家教知识进社区(乡村),家教知识进家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传播尊重友爱儿童的新儿童观、营造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呵护关爱少年儿童的良好氛围。为落实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民生项目”,更好地服务广大家长,省妇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将通过网上调查,梳理出家庭教育家长十大困惑,邀请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为广大家庭父母解疑释惑,传授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
●困惑一:【是无条件的爱,还是为爱附加条件?】
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他漂亮,也不是因为他可爱,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正因为如此,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当看到孩子理所当然地享受爱,甚至无休止地索取爱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无条件的爱 ”与“无条件的溺爱 ”的分界在哪里?我们不禁常为爱附加条件:“你乖我才爱你!”、“你考了100分我才爱你!”„„
●困惑二:【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
网瘾的后果令人害怕。但现在的社会不懂电脑等于文盲。究竟怎样才能两全其美,既让孩子掌握电脑知识,又能抵御虚拟世界的诱惑?孩子多大接触电脑比较好?
困惑三: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
圣人说“诚实是一切人性美德的基础”,我也要求孩子要诚实,孩子如果对我撒谎,我会很愤怒。但我也担心,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现实当中,撒个小谎便得好处咱也没少见过,诚实吃亏咱也见不少,我该坚持教导孩子诚实吗?我自己都做不到诚实,我怎样教孩子诚实呢?
●困惑四:该不该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
我也知道比较不好,但是忍不住,不比较孩子能自觉追求上进吗?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总要激励他不甘落后,不比较怎么激励?其实,我们逃避不了比较:考试就有比较;孩子也跟同学比较谁的球鞋是名牌、谁家的汽车最高档、谁爸爸的官最大„„虽然我拿他与别人比,他很不高兴。比较确很伤人的自尊,但除了比较,我怎样激励他?难道由着他沉沦?
●困惑五: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是督促孩子按时休息?
现在的孩子真是“压力山大”,功课到晚上十一、二点还没完成,再熬下去,休息肯定不够。如果让孩子放下作业,既怕孩子回校挨老师批评,又怕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我也心疼孩子压力大,但我敢减负吗?我减别人不减,自己的孩子岂不吃亏?虽然担心过度学习会影响孩子的身体,但不抓紧学习又会影响前程,真纠结啊。
●困惑六:该不该让祖辈带孩子?
隔代教育一直颇受争议,我是想自己带孩子,但工作确实忙,根本没时间与孩子沟通游戏。就算知道祖辈带孩子有问题,我也不好出声,免得得罪老的、苦了小的。这孩子与事业不可兼得,也只好将就吧。一些问题等他大一点再来纠正,但是,到时候纠得过来吗?我很担心。
●困惑七: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
如今教育孩子,古今理论各持一词,中外观点互不相让。美国出了个“虎妈”,其实就是中国式典型妈妈。这样的妈妈放在美国,世人称奇,放在中国,熟视无睹。试问,中国妈妈,谁没“虎妈”的影子?我不想当“虎妈”,可是我没办法。孩子发展路子已经定在那里了,名园—名校—好工作—好生活。在好生活之前,哪一步少得了考试?哪一段不看成绩?说是素质教育,弹钢琴也是要过级的,哪一级不需要勤学苦练?电视里,欧美儿童成天玩,身体棒棒,笑容满面,我心里很苦涩。让自家的孩子脱离中国式儿童发展模式?我有胆量试一试吗?我输得起吗?
●困惑八:孩子为何与我们对着干?
孩子小时候你讲十句他才动一下;大了以后你讲一句他顶你十句;再大一点你问十句他不答一句„„孩子到底怎么啦?我们该如何跟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懂得比大人还多,特别是在新科技、新产品上。我既为孩子的长大高兴,又为自己的“失势”担心。孩子会不会瞧不起我?我的话还管用吗?我还凭什么来管教他?我已经发现,对孩子的教育,自己越来越无能为力了。我该怎么办呢?
●困惑九:我怎么越来越像我父母?
最近流行一个观点——“父母皆祸害”。我感觉自己也是一个深受父母祸害的“受害者”,所以我要求自己,决不像我父母那样对待我的孩子。但是,我发现,我父母的话会不知不觉从我嘴里说出来。天呐,我从受害者又变成祸害者了。我真伤心啊,我妈也说,你还不是和我一样,教子就这老三套!都什么时代了,过去的教育方法肯定不适合现在,但我为什么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呢?
●困惑十:如何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
现在生活日渐富裕了,我们有条件给孩子更多的“爱”。我们平时忙,没时间陪他,所以,孩子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给他。但孩子不懂事,不领情,对于礼物,小时候还看看,读小学后,连看都不看了。对我不说冷若冰霜吧,也是不冷不热。这些礼物都表达了我们的爱,难道还不够吗?如何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
●困惑十一: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
全国妇联作过调查,98%的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我们确实也尽到了为人父母的本份:我们供养他好吃好穿的,满足他玩乐的,为他选了好的学校,也努力督促他好好学习、完成作业。教育不是学校的事吗?与家长有关系吗?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育什么呢?家长学校通知我们去学习,我哪有时间啊?我已经读完十几年书了,还不够吗?我学这些个婆婆妈妈的学问有必要吗?这不是学校把教育责任推给家长吗?
●困惑十二:人生大事,该不该让孩子自己做主?
孩子要中考了,我们希望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即使花钱择校,我们也愿意让他去重点高中“借读”。但是,孩子却告诉我们,如果理想的重点高中不上线,他就在职高中选择一个喜欢的专业就读,因为他认为优秀“蓝领”也挺棒。这可是影响一生的抉择,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吗?求学是人生大事,该不该还让孩子做主呢?
●困惑十三: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早教、名园名校、琴棋书画一个也不能少,不光孩子累,陪太子读书也是一件苦差事。现在都只要一个小孩,谁也输不起啊,一招输,全盘输。早教要趁早,营养要最好,若要成富贵,不能输起跑。对孩子的教育倾尽全力,还是怕孩子竞争不过人家,但孩子往往不领情,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困惑十四: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将来就没有希望。为了孩子爱学习,好话说尽、家教请遍、重金择校,但孩子对学习总是无精打采,成绩总是榜上无名,家长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困惑十五:夫妻之间教养孩子的方法不一致怎么办?
夫妻俩学历都很高,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只是教育理念和方法各持己见。书上也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夫妻要保持一致,但看到爱人在“毒害”孩子,就忍不住要出手干涉,夫妻俩为教育孩子没少吵架,甚至还闹过离婚。有没有办法化解这个矛盾呢?
●困惑十六:要避免孩子受各种伤害,除了担心家长还能怎样做?
现在社会上伤害孩子的因素很多,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拐卖欺骗、黑色网吧、校园暴力等等,让家长对孩子安全提心吊胆。我们也要工作,不可能老盯着孩子,学校也不管校外的事。但除了担心和焦虑,我们还能怎样?
●困惑十七:该不该让孩子交异性朋友?
现代社会离不开人际交往,特别到青春期以后,异性交往总带有一丝青涩味。我们并不反对异性交往,但对“早恋”却小心提防。不仅怕早恋影响了学习,更怕早恋酿成苦果。孩子的秘密我们想窥探,孩子的行踪我们想掌控。但孩子却很讨厌这些,把他逼急了,麻烦可大了。做父母的真为难啊。
●困惑十八:我看到孩子不吃饭就发愁
现在物质丰富了,孩子吃饭却成了问题。正常吃饭磨磨蹭蹭,吃饭就像受刑。不该吃的却兴高采烈,不准吃还偷着自己买来吃。有人建议孩子吃不下,就不要硬逼他吃。但不吃营养够吗?好歹逼他吃点,还不至于缺乏营养。这吃饭怎么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困惑十九:怎样赏识孩子才会进步?
我们参加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赏识”是经常被专家提到的育儿原则。但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对我们的“赏识”有点不屑。常常觉得自己的赞赏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对孩子的进步促进不大。难道赏识失效了吗?
●困惑二十: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吗?
孩子似乎有点不良行为,如:偷同学的文具、撒谎、打架、逃学等等。他们是坏孩子吗?怎样转化他们呢?说教已经没用了,打骂也用过了,孩子没有效果。我们怎样教?
第五篇:困惑中探索
困惑中探索,探索中前进
----浅谈课堂改革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高一英语组 吕春花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我校实施了一系列的课堂改革举措。在“三段六环”课堂模式的引领之下,我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力争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高效的课堂。但在此期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也有一些让我们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地方。作为英语教学我认为结合我校的课堂改革模式我们的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此《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转变了自身的角色,确认了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我们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共同发展。学校对我们的“三段六环”课堂教学的要求一再强调要突出互动探究环节,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必须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育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不但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要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情境,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自主地总结归纳。教师的引导要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针对我所授课的高一新生来说,一开始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很不适应,加之刚刚进入高中对高中的学习,生活都很不习惯,因此课堂进展非常的慢,有时甚至觉得是失败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学生逐渐的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慢慢的开始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尽我所能的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课堂中尽可能的凸显互动探究,让更多学生参与并且经常采取两人活动、小组活动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积极性也高。
但在此过程中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比如,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小组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每每老师提出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等待老师的小组交流指令。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的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一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针对简单的问题他们已经会了,而基础差的却一头雾水,不知原为,那么基础好的同学就会觉得讨论对他们意义不是很大。而针对老师提出的难点问题,却又讨论不出来,因为在一个小组中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屈指可数。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的成效。
针对普通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要给与他们较多的时间去讨论难点的问题真正参与的学生就是一两个,那么这样就会使那些差生更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加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这样又何谈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上述两种情况都不能真正体现合作探究的意义所在。尤其是英语这门较特殊的学科,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互动探究,无论你的课堂形式如何的多样化,多么的丰富,教师都必须要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能让学生课堂中讨论激烈,很开心,课后却不知道学到了什么。这样的课堂就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我们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耍花样,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完成了你的教学目标,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针对课改的困惑我认为,要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指导好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新课的基础。预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新课的程度。而该环节却往往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个学习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要学生有指导、有目的地预习新课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将预习流于形式,有的仅仅局限在表面的认识上,没有将文章真正领会,有的就是讲参考书中的解释照搬照抄,更笨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说明学生不懂得预习,甚至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预习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将预习这块工作做扎实,只有学生的预习落实了,我们的课堂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
二,要尽量使上课内容当堂消化。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千万不能让学生留尾巴,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死记硬背。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少老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语法、习题,讲得学生昏昏欲睡。细想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孰不知这样只会加重学生对英语的厌恶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的限定时间内快速地背诵,然后通过做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运 用、巩固。这样学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记忆带来的成就感也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郭沫若说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凡是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先自己思考然后再交流。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比如知识点,语法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讨论,及老师的指导将其整理在笔记中,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形成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