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2:4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

第一篇: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

XX大学XX专业XX级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任课老师:教师职称:姓名:性别:学号:手机号码:论文字数:论文成绩:《形势与政策》论文

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仅2009年全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超过600万,但全国平均就业率仅为70%,加之经济增长的放缓、求职人数的激增,使得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正确科学地认知自己,如何在就职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了大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大学生不能以传统的“养尊处优”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自己,要结合新的形势全面提升就业认知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1.论题背景

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已经显得尤为突出,虽然今年经济总体形式是企稳回暖,但就业形式依然不容乐观。那么,在埋怨经济危机的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什么能力才是我们就业中强有力的敲门砖,什么素质才是我们在职场中不败的法宝呢?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

通过本次论文的写作和前期工作的调查准备,可以对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形成一定的客观认识,从中得出同学们就业能力的水平高低,看出同学们是否对自己进行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是否对社会就业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并从中明确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充分认知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明确自己的位置,以便采取积极的行动迎接挑战。

2.论题实施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形势与政策论文,使论文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实践上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科学性,我认真复习和研究了以前学习的课程,特别是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中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相关内容,我希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充实我的论文写作素材,达到论文写作目的。

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每一个调查环节,力求调查所得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整个调查和访谈活动以我校学生又特别是我院学生为主要对象,充分考虑到我校以理工科为主的现实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个论题调查实施(含写作)共约一周时间,当然整个过程也并非我一人完成,很多部分由我组成的团队共同努力完成的,最后由我整理成成形的论文,以期能使本次论文写作圆满完成。

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下面只是对论文最后的总结部分进行论述,对于具体调查过程和调查内容分析等问题不再赘述。

3.总结

3.1论文素材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论文素材调查,除了针对调查主题得出了一定结论外,我还获得了其他的收获,如我懂得了活动计划及明确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时候,集体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人的力量的。另外,此次活动也让我对调查方法的选择,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等一些客观的技术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结论:通过对所得素材的分析,关于目前我校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我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①同学们对就业问题关注较早,但是大多数同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②同学们认为在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实践能力,而相对来说自己比较缺乏的也是实践能力。

③大多数同学将自己的未来劳动身份定位在普通劳动者,这一点说明大家的定位还是比较理性的。没有受到 “养尊处优”传统思想的束缚。

④在对未来工作的选择上,大多数同学更倾向于有保障的国企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外企。

3.2存在问题

通过分析所得素材,我发现同学们的就业认知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同学们在巨大的就业竞争环境下,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无法转换成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同学们虽然关注较早,但缺少一个明确的就业思考和规划。正因为缺少一个明确的规划,就很容易出现同学们在找工作时盲目、随波逐流、自我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同学们就业主要是选择单位,寻找单位来接纳自己,很少有人选择自主创业,说明很多大学生缺少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勇气。没有充分利用社会有利资源,没有充分利

用国家鼓励创业的利好政策,变就业为创业。这也不符合当今大学生本应具有的魄力。

3.3 原因分析

(1)同学们平时更多的是关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实际应用以及社会的现实变化较少,和容易把东西学死,缺少一定的应变能力。学校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考核也有一定的欠缺,不能很好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大学生难以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实践经验。

(2)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热情不高。由于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仍较粗浅,并且实习期比较短,能做的事情比较少,加上企业担心会影响正常工作,或者担心泄漏商业机密等原因,很多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方面持保守态度。

(3)大学生的实习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受英语等级考试、会计师、司法考试等证书热、考试热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甚至假期里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各类考试的准备上,忙于学业、忙于考试或忙于找工作,却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实习锻炼。

(4)很多同学缺少实践的精神,虽然经常关注就业的相关问题,但是具体到自己身上来说除了恐惧和担忧外很少做出具体的行动来提升和规划。同时,很多同学求职书的视线局限,缺少一定的突破和创新精神,在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上比较单一。

(5)我校在校外缺乏实习基地,校企联系不够紧密,我校很多专业没有条件组织实习活动,不能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我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实验室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6)我校学生实习活动的组织有待加强。受师资和教学环境限制,我校部分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尤其缺少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大学生难以在单纯的课堂学习中获得实践经验。

3.4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从学生角度:

①大学生要从思想上改变观念,理性地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和爱好选择就业单位,明确所学专业与想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充分展示自身的特长、实践经历以及社会工作能力等,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②主动寻找社会兼职和实习机会,到社会中磨练自己。大学生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客观地接受结果,而且要通过改变自己并做好实际的规划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有利资源,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拓展就业门路,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认知能力。

(2)从学校角度:

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通过职业指导、主题班会、毕业生毕业前集体动员大会网络宣传等方式和渠道帮助毕业生端正求职意愿,引导毕业生正确理解前几年高就业率的现象,防止误解大中城市需求旺盛的假象,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从思想上转变广大同学的就业观念。

高校在培养大学毕业生时,应从内部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理论结合实际,反映社会需求,减少高校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应用的知识和技能,使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工作后更快的适应工作,成为企业青睐的专业人才。

②就业指导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实施职业生涯设计和学业规划,提供就业实践,传授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这些内容涉及多门学科,不是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可以解决的。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又包括职业方向定位、个人分析及咨询服务等内容,它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指导和实践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

③学校校应在“学校就业中心+院系就业辅导”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既是一项学生工作,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学校的就业指导与院系的就业辅导应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④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大学就业指导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职业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者”。因此,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运用工作分析,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职能、责任以及任职资格做出明确的描述。就业指导教师除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并且可以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更好地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3)社会角度:

①企业及时公布岗位信息,便于与大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使广大同学更好地认识到社会就业的现状,把握好就业动向。

②相关部门多组织不同规模的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③相关部门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保证用工合法性,创造良好的就业、求职环境。④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想法较少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弄清造成大学生创业少及创业成功率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创业,从一定层面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第二篇:走出营销的困局

近期小灵通发展建议

从全国来看,小灵通营销普遍存在一个困局:一方面采用大量成本发展了大量用户,但离网率居高不下;另外一个方面,受激烈竞争的影响,大客户特别是签约到期的大客户流失比较普遍。受成本考核的巨大压力和竞争影响,小灵通入网门槛越来越低,但发展用户已然没有前两年那么顺利,增量不增收甚至投入成本后根本不增量或者增量极少的情况在一些地方也开始出现,这里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试图从营销上给出一些回答,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以期走出营销的困局。

一、当前大的背景分析

小灵通的营销要放在大趋势面前进行分析,这样才不至于引起以后的被动。当前的大趋势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第一就是3G上马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小灵通的营销必须考虑和3G的关系;第二,是考核以收入、利润为导向,也就是变规模增长为效益增长,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第三,移动、联通对小灵通高端用户的争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地步,这种局面只能是越来越激烈而不可能有丝毫缓解。这就是当前最大的三个背景,小灵通营销政策的制定一定要考虑这三个大的背景。

这三个大的背景对小灵通目前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G发展之初的成本显然是不能和目前的小灵通的成本相提并论的,无论是终端还是系统都是这样。真正形成3G放号能力应该是明年底的事情了,目前这时候发展小灵通用户就必须要考虑3G的用户到底何在,那时我们能期望ARPU只有30的用户使用3G或者电信赠送手机给这些用户吗?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因此,现在发展小灵通用户就一定要考虑ARPU较高的用户,从3G的角度考虑,无论是新发展还是保留都必须认真考虑ARPU真正较高的用户,而不能仅仅简单地以当前考核指标为导向,盲目发展用户。由于移动、联通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强大的竞争手段,在3G发展之初才考虑高端用户的发展问题,在竞争中必然处于下风。考虑到移动渗透率逐年提升,特别是城市内移动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3G真正建网完成形成放号能力时移动渗透率将更高,如果现在不发展、不挽留,那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已经不剩下什么高端用户给电信了。虽然电信有捆绑套餐的优势,但这

种优势要发挥出来,从营销渠道、政策、品牌等方面目前就应该开始考虑并实施,但是乎电信并没有这方面比较全面的考虑,或者考虑了没有坚决地实施,到时候是否真正能发挥捆绑套餐的优势现在看来还很难说。

电信运营商使用较大的成本发展用户特别是高端用户是必然的,国内国外概莫能外,这里的根本不在于是否使用成本,而在于成本使用的效率。考核体制本身也正在向这个方向转变,至于到底怎样使用成本更加有效,稍后进行讨论,目前暂不详细叙述。

竞争态势对小灵通营销政策的冲击。小灵通已经过了大规模发展新用户的时代,竞争正走向白热化。经过多年的发展,ARPU较高的用户基本上已经进入移动、联通的网络,最有潜力成为移动话音大客户的就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但这部分人要形成消费实力还尚需时日。同时,受学生群体流动性的影响,在当地发展的学生未必在毕业后还留在当地,对学生用户挽留的最好办法就是全国性的统一品牌以长期吸引学生群体。移动的ARPU不过90多一些,联通也不过5、60元,从目前各地移动联通的促销政策上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盯着月消费能力在100元左右的用户,所采用的政策也非常简单明了:承诺话费并签约送手机。这种方式被国内外运营商广泛采用并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消费者来讲也非常习惯。认真观察一下移动、联通的促销政策,我们会发现:他们对ARPU只有30多的用户基本上没有什么促销政策,自然发展而已,这部分用户对资费高度敏感,谁的东西便宜就买谁的,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但电信恰恰花了最大的力气来发展这部分移动联通根本不管的用户。实际上,如果电信不给任何促销政策,这部分用户最好的选择也就只有小灵通,无论是从资费还是终端上,小灵通毕竟还是要便宜一些,现在小灵通通过猛烈促销只不过让他们提前入网罢了,对增加收入是有一些良性的带动作用,但其效益并不好。如果考虑到低端用户发展和高端用户流失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宁肯少发展一些低端用户也不能流程一个高端用户。小灵通的营销政策制定要充分考虑竞争的需要。

简言之,大客户越来越少,从3G、从考核、从竞争的角度看,发展或者是挽留都是当务之急!

二、为什么增量不增收?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简单就可以回答。但从营销上讲,下列现象是一

些非常重要的原因:

1、大客户流失。小灵通大客户指ARPU在90元以上的这部分用户,各地经济条件不一样而有所不同。普遍来看,电信各本地网很少采取行动对这部分签约到期用户进行挽留,即或是进行了挽留,但营销政策往往过于复杂而没有任何吸引力(移动联通的送手机活动简单直白,消费者已经形成习惯),最终就是被移动、联通的优惠套餐吸引走了。这部分用户不在少数,他们的流失就直接导致了小灵通收入的大幅度减少。一个ARPU在90的用户流失,就相当于新发展3个ARPU为30元的用户,而保留他们在终端上所花费的成本大体上还不到一个ARPU为30元用户的1.5倍,实在不划算。

2、低端用户重复入网。电信运营商经常搞活动,低端签约用户在到期后往往会舍弃原来的号码而重新入网,目的是领用一个新的手机。这种现象在很多本地网大量存在:每当一个活动结束,就会发现大量用户退网,尽管可能放号达到20万,实际上真正新发展的用户可能也就10万多一些。实际上电信花费了大量成本来保留低端用户。相反,由于大规模促销所采用的低端手机档次实际上是不高的,和ARPU在90左右的用户心理有差距,受移动、联通政策影响,电信期望用低端机型挽留大客户的构想往往落空。

3、用户“有理”撕毁未到期合约。因大量发展用户的需要,受成本的巨大压力,往往大量需要低端机型,而一般正规大公司的产品往往无法满足电信在价格方面的需求。无论是从质量控制还是售后体系建设方面,大的供应商往往都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一些产品质量和售后都没有什么可靠长期保证的小厂家就趁虚而入:极低的价格满足了电信大规模采购的需要,售后就靠换机解决,一时之间显得非常好:不好就给你换新的。但这些小的供应商在小灵通市场根本没有什么长期考虑,说走就走,然后留下很多的问题手机。消费者没有地方维修,而使用这些小灵通的往往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用户,又不舍得花钱购买新的,就只能不用小灵通,撕毁合约后电信还很难和他们理论。就在大半年前还很火暴的金鹏、中迅天创、泰丰、甚至普天、朗讯,这些厂家都到哪里去了?现在依然还是有一些这样的厂家存在,和这样的厂家合作如同饮鸩止渴,不但大量的成本血本无归,而且给小灵通的品牌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挽留大客户、发展大客户是小灵通目前发展的关键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ARPU较低的用户最好的选择就是小灵通,过分促销不一定对成本的使用效率最高,发展并挽留大客户是走出营销困局的关键。

从成本的使用上分析,保留老用户到底有什么好处?简单算一个帐就可以(为计算方便,全部取一些整数):

ARPU为100元,在网两年,一共产生收益2400元,减去手机成本600元,电信毛利为:2400-600=1800元。

ARPU为30元,在网两年,一共产生收益720元,减去手机成本360元,电信毛利为:720-360=360元。

从收益上讲,保留(发展)一个大客户相当于保留了(发展了)5个低端用户,成本仅仅高了62%,带来的收益却是500%,用户数量虽然少一些,但效益却大大增加。更为关键的是,这部分高端客户稳定后,对未来2年的收益就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保证,大客户已经和大熊猫一样,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了!

各地经济条件不一样,ARPU不一定都定为100元,但帐都是这么算的。正如前面分析提到的,ARPU较高的这部分用户保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移动、联通有大量的针对这部分用户的优惠,如果电信不挽留,基本上可以肯定会被移动或者联通挖走。移动全国的ARPU大约在90元,联通在60元左右(广东联通的高端用户ARPU为200元),小灵通的ARPU在100元已经是非常优质的用户了。

对挽留大客户来讲,关键是要选择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手机,营销政策要直白、简单,不应该指望用低端机型挽留大客户,在移动联通的竞争面前、在消费习惯面前这种希望不太现实。一方面手机要足够吸引人,另外一个方面,成本不能太高,太高了电信就很难接受。机型选择和套餐制定至关重要。

四、未来

从3G发牌照到形成放号能力开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段时期内,电

信收入的增长点基本上应该还是小灵通、宽带和IPTV,真正能够带来大量现金流和收入增长的还是小灵通。目前小灵通的营销一定要走出一方面大量输血,一方面又大量失血的困局,花大力气在挽留、发展大客户方面,适当转变低端用户发展策略,有效地、高效率使用营销成本,以有效地面对未来和现实的竞争。岁末就要到了,移动通讯市场又迎来了一个高峰,应首先稳定大客户以期对明年收入增长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再着力发展新的客户。

一家之言,多有幼稚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第三篇:大学生怎样才能走出就业

大学生怎样才能走出就业“寒冬”

作者:xgcph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http://.cn2009年02月18日 16:22山西日报

编者按: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系一项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工程。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正面临“寒冬”。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连日来,记者通过招聘会,体验大学生找工作的心路历程,并走访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感受党和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提供的多项优惠政策,采取的有效措施,做出的各种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投身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

“积累经验最重要”

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波及效应让人们猝不及防。而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也遭遇了就业的“寒冬”。今年我省将有17万大学生毕业,比去年增加近2万人,这还不包括外省高校毕业回来的学生。

1月29日,正月初四,小张就从老家朔州来到太原。“我想早点来看看,了解点情况。”去年毕业后,小张在朔州一家小型机械厂工作了3个月,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现在不景气。“我是学机械的,虽然找到工作,但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我更愿意到规模较大的企业去工作。今天先填个表留在这儿,这段时间,只要有招聘活动我就来,毕竟积累经验很重要。”2月7日,在省人才市场,小张平静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之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依然首选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这些部门、行业就业稳定性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相反,因为发展的机会少,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2月11日,在省人才市场,记者见到了小程。她讲起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去年年底,我应聘到一家期货公司,月薪1000元。培训3天后,公司的人说,工作后是200元底薪加销售提成。薪酬低不说,去了后我才知道,这家公司是在火车站附近的大厦租了一间房子,给我的感觉是,如果管事的人走了,公司也就完了,那天我离开了公司。

从武汉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太原,在人才市场拼搏了几次,小程感到“文凭不代表能力,但它却是一块敲门砖,如果门都进不了,又何谈发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小程对自己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去年毕业后,我不知道自己的发展前景应该朝哪个方向。我们这些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好工作。”说话间,小程还不时看看公布用人单位信息的大屏幕。“回来后我发现,这儿的一些中小企业不是很正规,很难体现自身的价值。现在,我想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一方面积累点经验,主要能腾出时间看书。明年想继续考研,我的理想是到天津。”

采访中,省政协委员刘月红说,当前大学生应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正确就业定位,求职择业当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必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可先就业后择业,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价值,为以后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调整心态 应对挑战

想在太原寻求发展的小温,已在人才市场寻觅了好久。爱笑的她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找工作太难了,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不敢想象。”去年从内蒙古民族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的她和同学一道来到太原,但几次招聘会下来,找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每天的工作就是往网上张贴信息,这让她感到精神空虚。她说:“我只能到人才市场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岗位。”

2月2日,省、市人才市场均举办了2009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两场招聘会共有530余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约1.2万余个,涉及金融、教育、医疗、房地产、通信、汽车等多种行业,营销、管理、工程师、教师、医师及设计人员等岗位待聘,约2万求职者进场。由省教育厅举办的 “山西省2009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及省外院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双周活动”也于当日启动,视频招聘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2月14日,为期两天的山西省人才春季大型招聘会上,210家单位提供了1.4万个岗位,两天逾6万人进场应聘。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千方百计为求职者提供各类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新增就业群体找工作难,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依然有许多 “人造壁垒”亟待破解。

采访中,一些学生说,有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满后,并不签约,会以各种理由让你离开。晓燕去年和60名同学被一股份制银行招去试用,但最终只有几个同学签了就业协议。对此,民盟省委社会服务部康国强部长说,利用“试用期”廉价使用大学生劳动力的现象在我省一些企业用人单位中较为普遍,大学生有付出没回报,这不仅耽误了他们找工作的宝贵时间,使大学生的求职信心受挫,也给他们的就业心理造成较大影响。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试用却不录用,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意识,看重管理型和技术性的岗位,不愿做基础性工作,更不要说是到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工作。而企业在招人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有关人士说,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社会实践能力、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踏实的人。而一些大学生不具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交际、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是他们的软肋。

齐心协力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就业市场发育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就业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大学生人数急增,就业压力大。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田老师说:“高校的任务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

为解决就业难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相关部门都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创造就业空间,我省出台了8条促就业措施。记者从省社会劳动保障厅了解到,为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我省今年将实施高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和“创业培训工程”。对参加创业培训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对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支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乡村就业。对到街道、社区和乡村社会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

和社会保险补贴;对到农村担任“村官”的高校毕业生,比照当地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在职管理人员的政策纳入社会保险。

据了解,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各高校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杨国庆主任说,去年我们学校有80多名毕业生应聘“村官”,学校对每个应聘者奖励1000元。今年我们将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继续鼓励学生到基层,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对此,政府也可以拿出一些公益性岗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天天都有招聘会。记者从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除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外,从3月份开始,中心将天天举行招聘会。组建一支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队伍,同时吸纳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从事信息采集工作。把网上招聘和现场招聘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讲师团,到各高校进行演讲,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第四篇: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出人才困局

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出人才困局

江苏响水县委常委 组织部长郭 云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崛起,更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一些地区面临人才总量偏低、素质不优、结构不够合理、人才难引进、外流多的状况。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制约,走出人才困局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口。

坚持务实,引的进更要留的住。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在引进人才之初,不仅要考虑是否引得进,还要考虑是否留的住。这就要求引才时,立足实际、立足脚下,不盲目跟风、好高务远,提高引才成功率,降低人才流失率。一是在引才区域上,舍富近贫,选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在这些地区举行专场招聘会,向当地人才推介本地情况,靠本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吸引人才。二是在引才属地上,内外并重,注重选择熟悉县情实际、适应岗位较快的本籍人才。实行回乡工作大学生与外籍人才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通过乡情和亲情留住人才。三是在引才层次上,高低兼顾,根据县内人才需求实际,结合本地行业、产业因需引进,因岗引才,在力所能及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在中等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淘金挖宝”。

借脑引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高层次人

才紧缺的矛盾较为突出。针对这一实际,欠发达地区应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改变传统引才模式,变“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着力引导用人单位采取柔性引才方式,解决发展中的人才制约问题。一是 “挂”,挂靠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在有关院校设立人才工作站,在本地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二是“借”,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假日教授”、“双休日工程师”,邀请他们定期到本地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为本地发展提供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三是“租”,以人才市场为主体,开展人才租赁业务,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中介选聘急需的人才,用人不“养”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培“优”挖“潜”,释放本地人才活力。要促进本地科学发展,不仅要注重“引才”,更要重视现有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释放本地人才活力。一是 “选”,坚持公开选拔、实绩优先的原则,选拔出优秀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积极创造条件,把他们推向干事创业的前沿阵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二是 “培”,着眼于各项事业发展需求,结合人才自身特长,进行综合开发、分层培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大批事业需要的人才。三是 “挖”,积极开发各种潜在人才资源,建立相应的人才库。比如,在农村,注重把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回村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种养大户、乡村企业技术工人、初具规模的个体经营户、善闯市场的农民经济人等“土专家”、“田秀才”纳入选拔视野;在城市,关注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群体中的人才资源。

拴心留人,营造创业乐土。欠发达地区必须树立求才若渴,真心实意为人才服务的理念,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优化,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聚集力和感召力。一是落实人才待遇。认真落实在政治待遇、薪酬福利、成果分享、住房安置、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许诺的各种政策优惠,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人才”的用人导向,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激发人才活力,把各类优秀人才导向经济发展一线,让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得到有效转化,人才的价值在干事创业中得以实现。三是营造舆论环境。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大力表彰奖励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表彰优秀人才;建立人才健康体检、定期休养和培训深造等制度,扎实营造“四尊”氛围。

通联:江苏响水县委组织部 刘志杰 转

电话:***

第五篇:走出“学习不能自理”的困局

走出“学习不能自理”的困局

教育观察南桥2014年04月26日

Mia Liu 根据《经济学人》2014年2月的一期报道,联想总裁杨元庆40岁之前几乎不会英语。自从2005年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之后,杨元庆搬到了北卡罗莱纳州,专门学英语。我在YouTube上看他最近在国外的几次公开演讲,发现他现在的英语还很溜,就是还有不少中国腔,且中间“啊”字这种中式口头禅多一些。不过只要观众听得懂,我估计也没有人会在乎这些,可以说他是学成了。

可能大家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我要是有他这条件,全家搬到北卡,没准英文更流利。可是为什么不少人在美国生活多年,英文并不好,或者说得不伦不类?唐人街的大妈,拎着篮子去买菜,她们的交谈中,你会听到一些奇特的语言:“Sho完pping啦?”就这么混搭着说,而且自觉十分正常。反正人都在美国,甚至都成了美国公民,英语好又怎样,不好又怎样?

这种心理,恐怕多属破罐子破摔的移民老一代。新来的年轻人还是想把英文学好的。语言好,在异国他乡发展就好。但心想未必代表事成:有的人分明在美国、欧洲、澳洲、新西兰留学,却趁暑假机会,回国去新东方之类学校进修。韩国也有这样的情形,在外留学的学生跑回去上英文补习学校。这是何故? 一种可能是这些学习者患有教师依赖症。这种依赖症起因是缺乏自主学习的思维框架结构和能力,继而又导致习得性学无能心态(learned helplessness), 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缺乏好学校好老师,自己无能为力。

如今各种网络教程随处可见,多到过剩,爱学习者欣逢盛世,不出家门,也可接触一流学习资源。但有的人放在这丰富的资源里,却如同“花岗岩”,水都泼不进去。在英语国家生活很久,却还要找人补习。诚然,回炉学习的“出口返内销”,有学习和应试之间不对等的因素,但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缺乏吸收学习资源的能力。以我接触的学生来看,美国学习者自主性更大,自由度高,但消费这样的自由,需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习惯都是可以蓄意培养的,由于我自己多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这里我有一些如何学习英语的建议:

从苦学到乐学。学习需要花功夫,但不是所有功夫都必须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功。以英语为例,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说的相反,联想总裁杨元庆把苦读变成了“乐读”—— 他每天看几个小时的英文电视。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接受本地人的语言文化也有些困难,我也是通过看《人人都爱雷蒙德》这样的肥皂剧,了解美国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潜规则”。现在的技术手段更为发达,我们随时可以控制什么时候开展这样的“学习”。比如每个月投资八美元征订Netflix,或者在国内一些视频网站观看正版剧集,可以连续看很多流行美剧,这是学习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社会的绝佳机会。在这方面的投入既愉快又有效,何乐而不为? 从找老师到找圈子。一些朋友如果一直无从自主学习,始终依靠他人指点和辅导,不妨去找学习的环境或者圈子。比如加入行业组织,去听一些讲座,做“TED”或者“一席”的发烧友,等等。甚至自己开启一个俱乐部、读书会或圈子,组织一帮人来相互学习。更好的办法,是自己去讲,没有比预备一次讲稿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了。但是需要警惕的时候,同一个行业和圈子,有时候信息比较封闭,类型单一,所以有时候需要走出去,通过其他的圈子,触类旁通地激活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扶轮社”之类跨专业社团存在的一个作用。中国学生刚到美国,面临“融入”难题,其实有一部分是习惯了老师指导下有结构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过渡,不妨加入一些有结构的圈子或组织,蓄意地去“融入”,可能效果更佳一些。比如我就通过儿子参加的“童子军”(帮助少年儿童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建立责任感的公民组织),了解到周围社区的各种社会活动,并由此进入美国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听老师教到跟众人学。我在美国一家小学墙壁上看到过一句话:Everything and everyone around you is your teacher(以众人为师,以万物为师)。这和中国“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一说并无两样。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最近一周来学到的东西都来自哪些人?我相信这一定包括老师,但也一定包括你的家人、亲戚、朋友、玩伴、同事、闺密。你最近一周学到的东西都来自于哪些场所?或许包括学校食堂、单位咖啡机旁、邻居家阳台、餐馆、茶馆、微博、Twitter。

从教室学习到以万物为课堂。很多人到美国来之后,英语材料四处皆是,可是他们的水平却不见增长,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习惯了老师把学习的材料喂给他们,自己被动接受。可是如果转变思维,周围的学习材料何其多也,而且都是原生态的。房屋代理的广告中,可以了解到美国房屋类型的所有词汇。慈善机构为难民群体的劝捐信里,可学到关于生活用品的丰富词汇。我甚至在报税的时候发现,一个报税软件,可以让你了解美国人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你可以从中发现美国人有那些收入类别,有哪些经营活动,有哪些抵税项目,甚至可以了解美国文化中的一些侧重。比如你会发现,学费可以抵税(重视教育)、房屋能源改造可以抵税(重视环保)、各样捐款可以抵税(重视慈善)。每一次报税,都是对美国文化的一次有效的学习。这么多年来,我还通过孩子从学校里带回来的各种材料,了解到美国基础教育的不少观念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我出了好几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人如果观念转变过来,把所有的日常杂务当成学习机会,生活也会有趣得多。

从技术消遣到技术整合。我一同事最近车门坏掉,他说过几天自己来修。我说你怎么会修车门的?他说看YouTube.我们常说,美国男人普遍能干,这“能干”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一直在学。传统的学习,强调学习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使用(just in case),而今的技术,不仅是娱乐消遣手段,也是学习利器。它使得学习可以根据需要(just in need),随时发生(just in time)。YouTube和各种各样的网站上,汇聚着爱好者们所发布的形形色色各种教程。这种有需要时候的寻找,是“拉”的学习。与此同时,大家也可以用“推”的方法来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内容,比如征订RSS feed, YouTube频道,podcast节目,加入兴趣邮件组,这些都可以把相关的材料,及时“推送”过来。如今这些材料非常之多,没有人会缺少资源,但是如何选择则非常重要。我建议大家征订那些可靠来源的尽量原始的、一手的资料,而不是通过他人汇聚、改编后的“某某微信学堂”的二手材料。经过过滤和编辑,内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作为学习材料的价值不大。

从学知识到学做事。我一外甥学习美术设计,他发现,有时候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并不多。他开始学着做婚纱设计网站。当你实际做一件事的时候,这种事情会“倒逼”你去动用各种资源来学习,比如如何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如何购买域名,等等。这中间学问多而大。总体上说来,学习包括基于知识的学习(knowledge-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过去我们说的书呆子太多,乃因正规教育多提供基于知识的学习,没有进化到问题和项目层面。在知识-问题-项目的层层递进当中,学习者会将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相互结合,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主动学习。这种学习也需要人们时常反省。比如做一个网站,是否必须使用某项工具(Dreamweaver), 可不可以用WordPress之类博客网站,达成同样的目标?我们学校好多项目作业上,老师同时都要求学生写“反思周记”(reflection journal), 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项目中,能时常反省自己,不致偏差太远。以上乃是我个人的点滴体会,权作抛砖引玉,期望读者能有更好的建议。归根到底,能否优化利用学习资源,关键要看在课堂之外,有无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标签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大家说“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非正规学习”(informal learning)、随机式学习(accidental learning)、整合式学习(holistic learning)等等。这些标签强调重点各异,共同特点是结构更为松散,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是学习者自己,而不是一个或一群指导老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课程目录。

在八十年代初等学习资源较为匮乏的时候,靠着自主学习而“自学成才”的神奇传说屡见不鲜。我的几个英语老师,都是在文革期间,在田间地头甚至牛棚里,偷偷自学,在恢复高考后成了英语老师。如今这种提法少了,因为学生和家长,把目光转向了正规教育资源的争夺当中。家长在“小升初”、奥数、报考名校之类争夺战中战红了眼,过度强调学校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可是从古至今,学习都是正规非正规的相互结合的。一生当中,甚至可以说学校的学习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靠着我们平时这种随机的学习。没有一个学校能预备他们所需了解的一切。学校更大的作用,是给我们的终身学习提供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上的预备。

在自主学习当中,学习者往往缺乏明确指导,过程比较杂乱。可是杂乱也不是浑水猛兽。《完美杂乱》(A Perfect Mess)一书甚至称,杂乱的系统更容易和外界社会发生和谐的关系,如果整理过度,会让系统与外界隔绝。容忍杂乱,也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这个学习资源丰富的时代,学习者应有明确目标,自主组织各种学习资源,自发去学习。时刻反省自己需要什么,可能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曾称,如果你想建一艘船,不要告诉手下人如何锯木头,如何缝帆船,如何准备工具,如何组织工作,而是让他们渴盼远方,迫不及待地要杨帆出发。

南桥,曾做过多年文学翻译,现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关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跨文化语境下的转换和借鉴,著有教育文集《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等。

下载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出就业困局,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突围(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的困局

    大学生的困局:大学的不作为与大学生的不自信 曾经,我们以大学生这个称号为荣,象牙塔便成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天堂!那时,大学生不仅有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信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

    大学生村官应从大全

    大学生村官应从“三点要求”找准自身定位 11月4日上午,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在石家庄接见了前来参加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并作重要讲话。对大学生村官,张庆......

    宁夏如何走出羊产业的发展困局

    宁夏如何走出羊产业的发展困局? 文章来源:塞上新农村作者:发布时间:2010-08-04 18:13:35 封山禁牧前,宁夏养羊传统的放养由于投入低,利润相当可观。封山禁牧后,圈养使饲养周期缩短......

    中国蜂产品连锁经营困局突围之模式创新

    中国蜂产品连锁经营困局突围之模式创新 行业经营环境及困局解剖中国蜂产品连锁专卖模式经历前十来年的高速发展,从以汪氏为龙头的品牌开始采取连锁加盟的经营模式,带动了一大......

    大学生就业展示自己很重要 简历应从六方面入手

    大学生就业展示自己很重要 简历应从六方面入手 发布时间: 2010-04-09 来源:今晚报 作者:[ ]文章摘要: 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无疑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第一机会,求职简历要达......

    职业教育帮你走出就业困境

    学真技术找好工作就到临沂南翔技校 职业教育帮你走出就业困境 对于每一个青年来说,无论你曾高考失意,还是获得过高等文凭,最终总是要服务于这个社会;想要就业,就必须要掌握一项职......

    高学历人才如何走出就业误区

    高学历人才如何走出就业误区 1月9日到10日,全国百万考生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不少高校延续了往年的扩招政策,但考研的竞争依旧激烈。与此同时,“考研热”也得到了升......

    大学生创业,走出象牙塔

    大学生创业,走出象牙塔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形势下,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组织、指导。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