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⑴ 浏览各类就业信息网站,包括中央有关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站、地方主管部门主办的就业信息网站、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及校内bbs求职版面、其他专业性就业网站等(主要网址见附表);
⑵ 参加各类招聘和双向选择活动,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各地、学校、用人单位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各类现场或网络招聘活动;
⑶ 参与校企合作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活动;
⑷ 查阅媒体广告,如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视频媒体等;
⑸ 他人推荐,如导师、校友、亲友等;
⑹ 主动到单位求职自荐等。
附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网站
???
1、?中央有关部门主办的就业网站
网站名称网址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http:///bjbysnew/
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
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http:///
山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cn/
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cn/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cn/
江苏毕业生就业网
http://.cn/jiuye/
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
http:///
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
http:///
福建省人事厅网站
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山东人事信息网
http:///
(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
http://.cn/
广西毕业生就业网
http:///
海南大中专毕业就业指导信息网
http:///
云南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http:///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
甘肃教育信息网
http:///
青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
新疆人事人才信息
http:///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人才网
http:///
第二篇:获取就业信息有哪些渠道
获取就业信息有哪些渠道?
收集就业信息不能只靠自己到处跑着找单位或发求职信,一般说来这种办法的成功率并不高。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这些渠道和途径主要有:
第一,通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得信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高校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与各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需求信息往往汇集到这里。而且,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他们会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有关需求信息,进行就业指导,让毕业生大致了解当年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状况及有关就业的政策规定,学生本人也可以就有关问题进行咨询。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主渠道,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性强。
2、可靠性高。
3、成功率大。
第二,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获得信息。国家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地也陆续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交流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第三,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获得信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了,在那里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各类不同的机构和职位,而且还为你提供了一次极好的锻炼面试技能和增强面试中自信心的机会。
第四,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每年大学生毕业就业之际,报刊杂志上一般都会刊登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信息,信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年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情况。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受到了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共同青睐,如《大学生就业》等每期都刊载有数量不等的招聘信息,除此以外,还辟出“择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专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
第五,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在寻找就业信息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忘记了你周围的亲戚、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也许他们会给你提供一些机会。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更愿意录用经人介绍和推荐进来的求职者,他们认为这样录用进来的人比较可靠,如果你有这种机会最好不要放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招聘单位每天收到数百封求职信函,而且这些求职信函在内容上并无太大的差别,所述的求职资格和工作能力也都相差无几,谁也不比谁更为突出。那么招聘者面对如此众多的没有多大区别的陌生人,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分辨出究竟哪一个更强些,强多少?所以,在求职中,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多地注意你,就必须想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所以,在关键时候找个“关系”帮你推荐一下,也许是最为有效的。当然,关系要靠自己去发掘,途径也应该正当,切不可不择手段。
一般可以为你提供信息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
1、家长亲友。
他们都相当关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来自社会的各个方向,与社会有多种联系,可以从不同渠道带来各种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家长亲友提供的职业信息主要来源于其个人的社会关系,相对固定,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一般不反映职业市场的实际供求状况,也往往不太适合那些专业比较特殊、学生本人就业个性比较强或具有某些竞争优势(如学习成绩优秀、共产党员、学生干部、有一技之长等)的毕业生。但信息的可靠性比较大,传递到毕业生本人的职业信息,一旦被接受,转变为就业岗位的可能性比较大。毕业生由家长亲友提供的职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个人差异。对有些毕业生来说,家长亲友提供的职业信息是其主要的选择,对有些毕业生而言,则可能只是聊胜于无。
2、学校的教师或导师。
由于本专业的教师,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在与校外的研究所、企业、公司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和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对口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了解得比较详细。毕业生可以通过专业教师获得有关这些企业的用人信息,从而来不断补充自己的信息库,而且可以直接找他们作为推荐人或引荐人。
3、自己的校友。
校友提供的职业信息的最大特点是比较接近本校、尤其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发展状况,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更有着对职业信息的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和竞争择业的亲身体会,这比一般纯粹的职业信息更有参考、利用价值。
第六,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过程获得信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开发职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信任,取得职业信息甚至直接谋得职业的大学生不乏其人。因此,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要做一个收集职业信息的有心人。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毕业实习,实习单位一般比较对口,通过实习可以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在实习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第七、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求职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人才交流方式,对许多求职者特别是高校应届生来说不再陌生。网络人才交流,是通过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将求职信息及招聘信息上网公开,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互相选择、直接交流。网络人才交流,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求职者身在异地也能获得大量招聘信息及就业机会。网络人才交流,突破了人才信息与招聘信息沟通的种种限制,实现跨越时空界限、打破单向选择的传统人才交流格局。网络人才交流,讲究的是规模效应,因此其信息容量之大是其他人才交流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毕业生不仅可以自由地从因特网上取得各种职业信息,而且还能利用因特网把自己的履历放入网中。
第八,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会”获得信息。这类活动有的是学校主办的,有的是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因为是供需双方之间见面,不仅可以掌握许多用人信息,而且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信息获得的渠道外,你还可以通过自己在有关专业报刊上刊登广告,或者直接向数百家公司投递求职信件和个人简历,或者查阅电话簿后电话联系用人单位和亲自拜访等等方法来取得有用的就业信息,但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一般不提倡这几种方法,因为要花的精力太大,而且收效很小。
从费用角度讲:关注校内信息和网上招聘信息所需的费用最少,而参加社会上的人才招聘活动除了需要门票开支外,还需要做必要的文字材料准备和衣着准备。求助于亲友虽然有时并不需要花费什么,但是感情投资却是相当的。对学生而言,查看各类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并不需要太大的花费,而在报纸上刊登个人求职广告的开支却与借助中介机构持平甚至高于想象的费用。从周期角度考察,不论何种途径都需要漫长的等待,但是相比较而言还是有所区别。求助亲友花费的时间或许是最短的,而到刊登招聘广告的单位应聘,如果被选中,会通知你参加面试,到录用还要等待。参加人才招聘会,尽管也有面试的成分,但是由于招聘活动的规模过大,竞争比较激烈,所以需要耐心的等待。虽然说网络的发展缩短、缩小了人与人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决定一个人是否被录用的事情上,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不会草率行事,面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等待的时间与参加人才招聘会时等待的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样,求职于中介机构,不论是登记本人信息还是查找单位信息,时效性都会打折扣。
对个人而言,花费力气最小的求职方式莫过于浏览网上信息,在网上不仅能迅速查阅到需求信息,而且能够了解到单位动态,从中掌握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从而为就业决定奠定基础。虽然关注校内的就业信息是每个毕业生的本分,但是还是有些毕业生过于迟钝,等、靠、要,对那些重要信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参加人才招聘会与找一家中介机构相比,一个好的中介机构似乎更难找些,参加招聘会更耗费心力和体力一些。
在困难的时候,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会使大部分人很快地确定就业单位,然而针对性强的东西势必选择面窄,有时朋友好心推荐的单位并不见得让你满意。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广告,大多数是针对社会上有一定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而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少。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1)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咨询与就业指导;收集、整理、发布用工单位的就业信息;毕业生基本情况的收集、整理、发布;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编制、上报就业计划;毕业生派遣及遗留问题的处理等。整理和发布就业信息,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广,是高校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专门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与各部委和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用人单位向学校寄送需求情况的信息集中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与用人学位的多年交住中,与用人学位取得了相互信任,并建立起了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经过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筛选和分类的用人单位,其可信度高、信息量大。可以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 要渠道。
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A、针对性强。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才向学校发出需求信息的,这些信息是完全针对该校应届毕业生的。而在人才市场和报刊杂志上获得的需求信息,大多是面向全社会的,往往都要求求职人员具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能适用于应届毕业生。
B、可靠性高。为了对广大毕业生负责,在把用人单位发送给学校的需求信息公布给学生之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先对就业信息进行审核,从而保证了就业信息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并善于把握好自己话,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时,供需双方面谈合适,马上就能签下协议书。
(2)学校老师
毕业生所在学校工作、任教的教师,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以及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与校外的研究所、企业、公司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或兼职教学、培训活动中,教帅会熟悉这些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情况,他们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强,更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老师获得有关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库,且可以直接通过老师作为推荐人或引荐人,以此增加自己求职成功的系数。用人单位在发布用人信息后,通常希望较多的求职者前来应聘,能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招聘者又往往难以在众多的求职者中挑选出最佳人选,因为他们毕竟对求职者的过去不太熟悉。这时.如果自己的老师稍加推荐,那么被录用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据介绍,近年来,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经常性地深入企事业单位搞调研、搞课题,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河北省鼓励利用院系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等的社会人脉资源帮助大学生开拓就业渠道,并不是增加他们额外的任务负担,而是倡导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之余自愿承担“推荐者”的角色。这样不仅为政府分了忧,还提升了自身威望。此外,教师们也可以把为大学生推荐工作的过程当成一次调查研究,哪些专业学生受欢迎,哪些专业人才过剩,做到心中有数,便于为调整高校 学科设置建言献策。
(3)校友
校友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大多在对口的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行业的情况比较广解。通过他们,毕业生可以寻求去他们单位实习的机会,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就业信息。校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其最大特点是比较接近本校、尤其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对人才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发展状况更了解。尤其是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更有着职业倍息的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和竞争择业的亲身体会,这比一般纯粹的职业信息更有参考、利用价值。由于校友和求职者曾经在同—所学
校学习、生活过,有共同熟悉的师长、近似的专业,他们容易将对母校、老师、校友的情感扩散,常会不遗余力地为“师弟”、“师妹”们提供有用信息和种种帮助,尽可能多地 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应该列出社会关系网中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帮助求职的人的名单。然后,通过打电话、写信、拜访、E-Mail等各种力式,与他们取得联系,确定会晤和电话交谈的目的,尽量争取和对方会面,作好每一次会晤的准备,事先难备好想了解的问题,现场做好笔记。另外,别忘了让对方提供更多的联系人、在联系被推荐者的时候,是否可提及推荐者的名字等等:同时,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无意或无法帮助白己的 人,也要礼貌待之。(4)家长、亲朋好友
对于尚未步人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家长和亲友是他们社会关系网的主要构成。而他们也都非常关心自己家庭亲友的就业问题,又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与社会有多种联系,可以从不同渠道带来各种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家长亲友一般比较了解毕业生本人的求职意向,提供的信息也就比较直接、有效、可靠;毕业生一旦接受家长亲友提供的信息,由此进入就业岗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毕业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他们十分了解自己工作的单位,并与各部门有着较广泛的接触。知道本单位哪个部门要进人、待遇如何,其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家长和亲友们都可以直接告知毕业生本人。所以.这也是毕 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6)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
全国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教育部,且县级以上的教育和人事部门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的管理机构或指导机构。这些部门会定期收集所在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经过整理,分单位和专业汇编成册,然后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出去。这些信息几乎涵盖了当地各行业的需求信息,因此地域性较强:对于有明确的就业地点要求的毕业生来说,这种渠道的就业信息显得尤为 重要。
(7)供需见面会及人才市场
高校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各地市举办的主要面向本地区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及定期举办的人才市场招聘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集众多用人单位和大量的需求情息,因而时效性很强。对于毕业生来说,高校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针对性更强。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洽谈的一种择业活动方式,毕业生将直接面对招聘单位,通过彼此的交流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应聘的成功率,用人单位也可以挑选列自己满意的毕业生.目前,各地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资源,也纷纷举办毕业生 专场招聘会。部分省市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固定市场.毕业生可以常去查询。供需见面会有多种形式,如:
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一般规模适中,效率较高;
各地有关主管部门每年也要组织几次大型供需见面会,有的还分季节、分专场等,这些供需见面会组织正规、规模大,参加的用人单位多,信息量丰富;
还有社会各级人才市场举办的与大学毕业生有关的招聘会,人才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向用人单位提供场地,让他们进场招聘所需要的毕业生,组织者向用人单位收取摊位费,向毕业生收取门票费。这类招聘会往往以赢利为目的,规模较大,但参加单位成分较复杂,有时难免鱼目混珠。
毕业生参加供需见面会和招聘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准备。毕业生事先应准备好个人简历等有关应聘材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学习经历及求职意间表达清楚。在材料中别忘了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除了书面材料的准备,特别要提醒毕业生注意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准备,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要表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充满自信,精力充沛,志在必得。(2)
整体把握。毕业生要及早进入招聘会现场,以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了解行情,整体掌握到会单位的情况。注意不必太早与招聘者交谈,先测览一遍整个会场,对到场的单位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确定重点应聘单位,按主例顺序进人交谈。(3)详细询问。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面谈时要仔细地询问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包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所有制的形式、招聘的岗位和工作的内容、用工形式、工作的时间、薪金待遇等等,同时注意听一下招聘者向其他求职者介绍的情况是否与你了解的情况一致,倾听其他求职者的议论,或征求别人的意见,待确认用人单位的情况比较适合后,再报名参加面试。(4)注意形象。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时要适当打扮,“包装”自己。在招聘现场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在与用人单位交谈时要运用必要的礼仪和谈话技巧。面谈时,最好不让家长跟随在身边,以免会给用人单位一种缺乏独立性的印象。
(5)谨防受骗。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才招聘会行骗的事时有发生,一些毕业生被骗钱财,对其求职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心灵上也留下不小的阴影。虽然一些骗子的手法往往并不高明,但却屡屡得手,其主要原因是不少毕业生涉世末深,又求职心切,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6)及时联络。离开人才市场后要及时整理在人才市场搜集来的求职信息,并将其中重要的加以标记和摘录,对约定的会见要准时赴约。毕业生在招聘会后不能被动等待。因为用人单位会收到很多简历,可能有所遗漏,及时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一方面表示自已对用人单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传递出自己的诚意,给用人单位以深刻印象。
(9)国际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学位,高等院校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大量的技术、资金和用人信息,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网页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些网站以就业政策咨询为主,一些网站以提供就业需求信息为主,还有一些网站为毕业生介绍求职经验.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通过网络求职是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比较流行的方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将招聘信息与求职信息上网公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选择、直接交流。网上求职,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毕业生身在异地也能获得大量招聘信息及就业机会,它跨越时空界限,突破了人才信息与招聘信息难以沟通的种种限制,打破了单向选择的人才交流传统格局。随着我国就业工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上搜寻就业信息已成为如今大学毕业生最常用的求职手段之一 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注意事项
A、有选择地进人适合自己情况的正规、权威的网站。目前,人才招聘类专业网站不下数百个,但相当一部分的招聘网站是“滥竿充数。有效信息量少得可怜,所谓的”最新招聘“常常是一个月前的信息。现在政府教育、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机构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纷纷上网,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这些正规网站发布的信息比较可靠,值得毕业生留意。B、及时下载重要信息。在求职招聘的高峰期,招聘网站上的内容特别多,岗位、条件罗列一大堆。为防遗漏,又节省时间,最好是把网页上的内容先分门别类地下载到自己建立的专用文件夹的各目录中,等下线后再细细”品味“。从网上下来后,要及时整理、处理信息,把网上有用的求职信息及其来源网站记录在笔记本上。有的网站需要登录密码或设有个人信息记录密码,要及时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C、仔细分辨,谨防受骗。参加网上招聘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辨析。
(10)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这些传统媒体历来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些用人学位的简介、需求信息、招聘启事等都会在当地主要媒体登出、播报,或在报纸辟出专栏登载招聘信息。—些专门针对毕业生
就业的期刊汇集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和就业需求信息。由于是当地就业主管部门创办的,所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每年在大学生毕业择业之际,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都会有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包括就业政策、行业现状、职业前景、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报道和分析。这些信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年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受到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共同青睬。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媒体不断增加。
比如,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大学生业》,各地的《就业指导报》、《人才市场报》、《劳动信息报》等等;电台、电视台也都辟有专门的栏目,成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的一种可靠途径。新闻媒介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涉及面广,信息传播也很及时,是毕业生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的就业信息搜集渠道。
(11)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
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中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无论是现在“北京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还是各地纷纷建立的见习机制,都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可靠的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开发职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信任,取得职业信息甚至直接谋得职业的大学生不乏其人。因此,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也要做一个收集就业信息的有心人。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踏人社会的前奏曲,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所以每个毕业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份非常难得也是很有价值的经历。通过实习,一方面使用人单位对你有所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择业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
(12)通过黄页掌握各单位地址、电话,通过打电话、写求职信或登门拜访获取用人信息。这种渠道主动性强、盲目性大、准确性低。但是,偶然的机遇,也有成功的可能,在缺乏就业 信息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
个人走访收集是指毕业生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直接到自己感兴趣或向往的企业、公司等,面对面地和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交流,表达愿望的一种信息收集途径。
有关研究表明,漫无目的地随便把个人简历邮寄给用人单位,这种方法成功率最低。但是,直接上门走访,叩响每个令你感兴趣的工厂或公司的门,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将成倍地提高(当然对那些明确表示谢绝来电、来访的单位,就不必选用这种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识别信息准确性的时间,还能通过实地考察,对用人单位的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待决策时参考。如果,主管人员因事务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待你,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求职函件,当面交给他或转交给他,并附上一个贴好邮票的回函,以显示你求职的诚心和求职的急切心情。
(13)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及其组织的有关活动获取信息。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专业机构。毕业生可通过他们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才交流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活动获取需求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2、就业信息处理的过程
(1)鉴别获取的信息。信息既蕴藏着机会,也可能潜伏着陷讲;有无比珍贵,有时却是一堆”垃圾"。鉴别获取的信息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由于所获取信息不一
定都全面、准确,因此要对信息进行严格的鉴别和判断,并加以澄清和剔除,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择业服务。鉴别信息,首先,要确定信息的可靠程度,对于不可靠和心里不踏实的信息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知情人士去打听;
其次,要鉴别信息的内容是否齐全,特别是发现自己所想知道的细节没有或者不清楚时,耍抓紧时间进行一番实际考察,旁敲侧击地询问一些情况,或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还可以在应聘时向主聘人提出。总之,要等信息基本准确之后再作决定,这步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随后的工作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相反,这步工作判断错误,则会让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很可能对自己心理和行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加:第二步:招聘信息的分类整理——就业情息收集到后,毕业生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分类、分析。搞清楚哪些是国家的规定,哪是省市的规定,哪些是所在高校的规定,哪些是就业需求信息,哪些是供需见面会的信息,哪些是用人单位的具体规定——把这些情息分门别类地摘抄到专门的本子上,或保存在计算机里,以后用时就能非常方便地查找到,从而使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a就业信息的专业分类。即根据招聘单位的所有制特点、专业性质及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学历程度、特别要求等进行分类,然后,以白己的现实情况为标难进行排序。b就业传息的时效分类现在是信息经济的时代,面对大量的就业信息,特别是从报刊、互联网上收集来的信息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仔细加以辨认,就会发现有许多已经过时的信息,所以首先要对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分析,剔除那些已经过时的信息,然后按时间的远近顺序排列整理。c就业信息按地域类即根据招聘单位所在省、市进行登记分类,然后采取不同的应聘方式
(2)按照自我标准,将信息排序,重点把握。在信息加工之前,先给自己草拟一个职业选择提纲,确定择业标准;再按照标准进行初选,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剩下的信息耍进行再一次的分析和处理。因为,即使真实的信息,也不是每条都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实际情况的,毕业生要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看看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哪个单位更匹配,哪个单位更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从中选出重点。对重点单位的内部信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它需要的人才的特点,它对人才使用的方向,以及该单位未来发展的前景等等。在把握这些情况以后,毕业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应聘材料,从而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3)善于挖掘潜在信息。许多信息的价值往往不是浮在表面上的,必须经过深人挖掘才能发现。比如,根据有些单位的现状,可能还难以判断、预测单位和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些单位虽然目前可能条件差一些,但从长远看是有前途的,能够给人才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站在高处,从长远的、大局的方向看职业、单位的趋势,又要留意信息的细枝末节,由表及里地挖掘信息的内涵价值。有时,还需要有一些专业知识和经验。譬如,从单位的组织结构发现其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从单位的人事、财务报表分析它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从单位历年的招聘岗位和人数的变化了解它的经营方向变化。
(4)及时反馈信息。在当今变化万千、节奏加快的时代,就业信息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共享程度高,毕业生得到的信息仅仅代表着一种可能的机会,而且充满着竞争,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毕业生获取信息后,一定要尽快分析处理并向信息发布者反馈信息,早动手未必一定 能得到这个岗位,但反应迟钝几乎肯定就会失去这个岗位的。
3、用人单位发布就业信息的途径
毕业生在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前,有必要弄清用人单位发布需求信息的一些方式或 途径,以针对性的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工作:
1、网络(目前上网登记毕业生需求计划的大多数都是企业单位,涉及医学毕业生的 都是一些医药单位,毕业生在选择时注意加以区分)
2、各级各地人才交流中心
3、书刊杂志以及各种媒体
4、参加各级各类双选会议
5、与学校联系或到学校单独面试毕业生
第四篇:获取信息渠道
《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分析信息获取的相关渠道。
此教案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结构图、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等内容。
一、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分析信息获取的相关渠道。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意识到信息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要即时的利用信息,就必须准确的获取信息,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多样性。在本节内容中的难点是根据问题确定任务需求和信息来源,并获取信息,这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分析出信息的需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二)教学内容分析结构图
(三)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教学内容有一条: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多样性。本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致力于使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如何实行信息需求的分析,最后理解和掌握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很重要,是本单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本内容学时安排 “获取信息的渠道”部分为 1 课时。
二、教学背景 (一)学校 提供机房供学生和老师每人一台计算机、提供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并且能够连接互联网。
(二)学生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己经感受到生活中的信息是丰富多彩性,而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提升了他们理解信息世界的水平,所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个节的过程中会自不过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五篇: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
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
一、收集就业信息
收集就业信息是求职的第一步,收集的就业信息越多,选择就业目标的范围就越大。毕业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搜集信息:
(一)校内的毕业生就业机构
1、学院就业管理部门(学生处招毕办)发布的重要就业信息;
2、学院各系部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发布的阶段内所有需求信息;
3、学院就业网站经常发布的重要就业信息,用人单位在我院网站登录招聘信息;
(二)社会上的就业服务机构
各地市县的人才交流中心和面向社会的常设人才市场提供的需求信息;
(三)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1、学院举办的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
2、我省重点高校(浙大、浙工大、杭电等)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3、各地市县在寒假前后举办的地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和专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四)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
各地市县的人才网上会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招聘信息,就业网址参见《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通讯录》;
(五)利用招聘广告
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经常会发布一些招聘消息和广告,目前还有一些专门的人才报、人才专版,为求职者提供较为集中的招聘信息;
(六)利用私人关系
寻找工作的一条最常见途径是依靠用人单位里的亲朋好友这一类的私人关系;
(七)在社会实践实习中积累信息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实习活动,是直接了解各用人单位的大好机会,有许多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得到用人单位的录用;
(八)在校学习过程中积累信息
各系部专业任课教师一般对本专业的情况比较了解,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很多教师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往年的毕业生都有着密切的往来,通过他们可以获得相当准确的信息;
二、筛选需求信息
从各个渠道搜集了众多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从而确定求职目标。筛选需求信息的原则有:(1)善于对比;(2)掌握重点;
(3)了解透彻;(4)适合自我;(5)有利发展。
具体说,一方面,首先把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然后逐条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选出重点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最后将自己选出来的重点信息再分别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包括对用人单位环境、条件、发展前景及对人员需求的情况、录用条件等。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素质、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考虑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性格特点等,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和愿意获得这个职业,并做出决定。一旦确定之后,就要认真制定自己前去参与竞争的具体方案。
提示:搜集信息时,要特别留意报纸上的工商注册公告,进行注册公告的公司大都是刚刚开始创业,还没有来得及发布招聘信息,而此时却是公司最缺人手的时候。此时前去自荐或寄去求职材料,非常有效。更重要的是,一旦公司录用了你,你也会成为公司的创业者,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的概率就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