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

时间:2019-05-12 12:5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

第一篇:《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

被遗忘的“人”

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绝不可能没有冲突。《桂河大桥》也不例外。

电影的开场很直接,这似乎是一场日军与被俘英军之间的冲突。野蛮还是文明,这是个问题。

大卫•里恩会如此简单吗?当然不会,接下来,日军与英军俘虏之间的冲突不再是电影的重点。于是,有人认为,电影试图表现一种国民性格的不同,美国人务实灵活,却不免有些狡猾和无赖,英国人刻板,身上一股强烈的贵族气质,日本人被武士道精神弄的既愚蠢又没有人性。更有甚者,居然还在电影看出了种族歧视,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大卫•里恩这么寒碜日本人,不是歧视是什么。这样的看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中国观众就是觉悟高,大卫•里恩就差远了,也难怪,他们没有政治思想教育这门课。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正的冲突并不是与具体的人或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大卫•里恩一直在试图避免人们落入他的陷阱里。他想让观众注意到,无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他们首先应该是“人”,他们有共性,其次才是特性。电影里有一处细节可以说明这点,逃走的最后一个日军士兵被干掉后,镜头在一张日军士兵落下的照片上停留了几秒,以让观众看清楚照片上的人。这短暂的几秒足以让观众的思绪从情节中暂时走开,停下来思考,倒下来是敌人,但也只是敌人,他有家人,有自己爱的人,他是有感情的人。而战争让这一切不再重要,无论他是谁,孩子的父亲或是父母的儿子,你都要把他当成目标而不是人。加拿大人与日本士兵正面遭遇时的不知所措,也是电影想表现的矛盾之一,加拿大小伙心地善良,他不是怯懦,从他第二次与日军遭遇时的表现就能看出。那次,他就毫无犹豫地上前干掉了日军上校,而这次,他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杀人,因为他是从背后而不是正面,敌人不再是活生生面对自己的人,不会让他有产生丝毫同情心。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当讨论选择炸桥任务的人选时,希尔兹同意加拿大人的参加,他的理由之一竟然是这样可以让队伍国际化点,他或许有点恶搞。或许也在暗示我们,这些人来自哪个国家不值得我们去注意,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比较英国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区别在哪。如果我们能跳出表面的特性,才能看到深处里的共性,那么,也只有首先要看到共性,才能看到真正特性或者实质。

于是,我们能看出,表现在尼尔森上校和希尔兹身上特性之间的矛盾,是电影的主线,也是电影真正的冲突点。对于尼尔森来说,再没有什么比 rule、law、principle更重要的,不仅自己不怕死,其他士兵的性命他也可以放弃,所以,日军上校以关闭医院来要挟他屈服这招,在他身上一点也不灵。而对于希尔慈,则恰恰相反www.xiexiebang.com,别说什么法律了,就算是军事任务,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一起执行炸桥任务的英军上尉受伤,就算命令希尔兹放弃自己执行任务,希尔兹也不服从。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并没有太多对手戏,他们只在电影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碰过面,但只是简单一带而过。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导演其实有意安排的一场二人之间的“暗战”,这二人浑然不觉,观众也不一定能发现的了。

可以说,这场暗战以希尔兹的出逃和回来炸桥为划分,分出两个回合。第一回合,尼尔森与希尔兹在关于逃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希尔兹圆滑世故,在俘虏营里混的还不算太糟,但他却清醒的认识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主张,一定要想办法逃走才能活命。尼尔森凡事坚持原则,分析问题讲究逻辑和法律。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既然决定投降的命令是上级做出的,如果逃跑就违反了这一命令。这次小小的分歧虽没有大的**,却将二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一问题上,他们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一个从生存的需要出发,另一个则处处讲法律,讲原则。

第一回合里,尼尔森的坚持原则在这种特殊境遇下似乎很不合适宜,甚至可以说有点愚蠢。他不光不打算逃跑,还非要跟日军上校讲什么日内瓦公约,坚持要求日军执行长官不参加劳动的规定。为此,他受尽苦头,险些丧命。为了得到不干活的长官待遇值得他这么不要命吗?甚至,不惜搭上其他士兵的性命。但原则就是原则,“It is principle”是尼尔森最爱说的一句话。即使如此,尼尔森的倔强却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支持。那次分歧后,仅有一名士兵跟着希尔兹逃跑,而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最后,尼尔森看似愚蠢的行为战胜了日军的野蛮,他不光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待遇,还为俘虏们赢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大减少了俘虏营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希尔兹的第一回合则要逊很多,出逃的三个人里只有他一个人虎口脱险,逃出丛林更让他九死一生。这一轮,尼尔森与希尔兹的暗战比分1:0。

接下来,第二轮里,希尔兹成功出逃,脱离险境,却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回到日军俘虏营并炸掉桂河大桥。此时,留在俘虏营的尼尔森身体刚恢复好,就决定好好整顿一下下属,不仅能鼓舞士气,也为了他们能修好大桥。而他打算帮助日军修桥的决定让军医斯里普顿吃惊不已,能老老实实干活就算对得起敌人了,可尼尔森的行为就太过了头。他不仅要造桥,而且要造一座好桥,尼尔森似乎忘记了他是在帮谁在造桥。对此,尼尔森有番理论,他对军医说,你给病人做手术时会不会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救呢?医生被他的反驳弄得无话可说。对于尼尔森而言,哪怕处在战争中,也不能背弃自己的人生信条,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里或许关乎职业道德、人的名誉和个人品德。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尼尔森一直以来就秉持某的东西,这种东西并不因战争或对方是敌人而放弃,应该说,这就是社会道德。

说到这,尼尔森与希尔兹之间的不同特性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对于二人所代表的这种矛盾,我更愿意称之为是一种“个体存在的内在矛盾”,只不过在二人身上这种特性被放大了一些而已。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来说,一方面,个体要个体本身的生存而付出,我们称之为“自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为整体的生存而付出,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我们称之为“无私”的一面。这里,我用的是引号,意思是这两个词的使用并不带感性色彩,也无意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只是为了说明而用。举个例子,你有生理反应,比如打喷嚏、打嗝或放屁,出于健康考虑,你这么肆无忌惮的反应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周围有人,你就不得不会收敛许多,搞不好还要不顾及健康因素而努力憋住。为什么?因为你大公无私,怕损害别人的利益吗?不,因为你和尼尔森上校一样,受制于社会的某种规则、法律或道德要求,自然会这么做,不去问理由。同样,尼尔森算不上无私,俘虏营的士兵待遇提高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但不幸的是,他也失败了。当他将坚持过了头,终于忘记了些什么时,他所秉持的到最后竟成了他所反对的。“What I have done?“ 尼尔森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是否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在我看来,他是太投入修桥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第二轮里,二人的再次碰面让彼此吃惊不小,电影却只安排一句了极为简单的台词,那就是”You”。这一会面意味深长,又极富戏剧性,我认为,这正是电影的经典之处。这一次二人的碰面,不仅让尼尔森幡然醒悟。同时,也让观众对二者的不同之处足以明了于心,表面上,希尔兹虽显得圆滑世故、总是服从于本能而不循于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教条,可在关键时刻,他却能同样不惜生命为了正确的选择;而尼尔森,他只知道誓死捍卫他的原则外,并不会真正思考这些原则背后的意义。正如希尔兹对负伤的英军上尉所言,什么所谓的军事任务也好,狗屁命令也好,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战争让人忘却了人性,只让人记住仇恨,为的只是博一个输赢,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几人能象尼尔森上校一样最后幡然醒悟,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

2009-07-19 00:20:02 来自: 安昙野

第二篇:桂河大桥影评

篇一:桂河大桥影评

——城邦之外非神即兽,而人就是人,必须区别于两者,必须忠诚于人间的政治。一篇《桂河大桥》影评 这个故事要从二战说起。那是1943年的亚洲战场,英国军队的尼克尔森上校和他的600名部下被日本军队俘虏,押送到缅甸丛林的一处战俘营接受改造。所谓的改造,就是做苦工,以及茫然等待死亡的降临。尼克尔森们被分配的任务是在营地附近的桂河上修建一座大桥,连通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铁路,以便日军顺畅地从新加坡增兵印度。那么,作为指挥官的尼克尔森该怎么应对呢?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英国人是俘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宁死不屈的壮举毕竟只属于星星之火般的少数人,要求每一个英国士兵都去实践“暴力不合作”或者“非暴力不合作”的伟大真理,正如让每一个欲火中烧的登徒子都效仿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实在苛刻到不近人情。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任务,问题只应该转化为:对于大桥的修建,应该一心一意,还是两面三刀?

这个问题到了电影《桂河大桥》的后半部才由军医斯里普顿提出,他很惊异地看到,尼克尔森上校为了建设好这座跨河大桥,真的是不遗余力,全身心投入。由于缺乏人手,他居然把心思打到俘虏营里的伤病员身上,而这正是斯里普顿的管辖范围。所以,他不得不提醒尼克尔森:上校先生如此认真地帮日本人建桥,简直就是叛国行为。可上校却回答:“战争总得结束,以后使用这座桥的人会记得,这座桥不是一群奴隶,而是一批英国军人建造的。”——这里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修建大桥,不是着眼于现在的军事之需,而是未来的民生之用;此外,或许在上校眼中是最重要的一面: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挽救英国军人日渐沦陷的尊严,如同他对美国军人希尔斯所强调的那样:“我们不是奴隶,是士兵。”而确切的说,他们既是奴隶,又是士兵,是作为奴隶的士兵,实用主义的希尔斯更看重前者,理想主义的尼克尔森更看重后者。

军人的尊严,或者说人的尊严,是尼克尔森上校所认为的被俘士兵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的潜台词是,我们可以在肉体上被日本人打倒,但精神上绝对要战胜他们——这难道与中国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脉相传?为维系高贵的尊严,他与战俘营的最高领导人日本军官斋藤大佐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斋藤命令所有的英军指挥官必须像普通士兵那样去参加建桥的劳作,而尼克尔森则举出《日内瓦公约》的相关条款——被俘军官不必与士兵一起从事体力劳动——表示反对。这不是说英国军队的官兵们不能同甘苦共患难,而是——我推测尼克尔森的用意,就是要保守一种既定的传统,一种明文规定和经久流传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让600名部下感觉到,他们还是一支秩序井然的军队,并非散兵游勇。这种坚持的后果,是一向要强的斋藤恼羞成怒,将尼克尔森丢到偏狭的囚笼,其他几名军官关进阴暗的禁闭室。可是在不久之后,斋藤发觉以前使用的得心应手的威权统治于今却意外失效,英国士兵们纷纷消极怠工,以抗议日本人的暴政。因为建设大桥的任务迫在眉睫,斋藤只好一再退让。最终,差点见了上帝的尼克尔森和他的同僚被光荣释放,他们一同坐上议事桌,他们的意见也被采纳。他们与看管他们的日本人似乎不再是主奴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如此说来,尼克尔森执意建造好桂河大桥就有些顺理成章。他教谕部下,日本人都做不好的事情,我们能做好,足以挽回我们在战场上丢失的面子。因此他说服斋藤,原来大桥的选址是错误的,要移到下游;原来的工序也不够完善,要重新来过??就这样,一座本来预计难以实现的工程,在尼克尔森及其他英国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奇迹般地化为现实。天堑变通途,而且没有超出日军上峰指令的期限。大桥完工那天,尼克尔森特意在桥头钉下一块木牌,上面铭刻着他们苦心坚守的尊严:“此桥系由英军战士设计建造,1943年2月5日”。这让他们的日本对手羞愧不已,斋藤大佐甚至准备在第二天大桥通车后切腹自杀,以明心志。我们应该承认,故事发展到这里,不管尼克尔森未来的命运如何惨淡,他确实赢得了这场关乎尊严的虚拟战争:他们不是奴隶,是士兵,奴隶干不成这样的事儿。不幸的是,尼克尔森必须直面更为严峻的冲突:他所属的军队派遣精明强干的突击队员,千里跋涉,要在大桥通车的当天炸毁它,以及一辆适时经过的军列,上面乘坐着日本军方的要人。执行这一任务的,就有尼克尔森曾经的难友,从该战俘营成功出逃的希尔斯。他们趁着无边夜色泅渡过河,埋下引线和炸药。可是在第二天,桂河的水位下降,部分引线暴露出来,被在大桥上等待火车经过的尼克尔森发觉,他带着一同候车的斋藤走下去探察真迹,却看到正是他的战友要摧毁他费尽心力的作品。那一刻,尼克尔森满面困惑,但随即就清醒过来,他要扯断引线,阻止希尔斯等人的计划。接下来的肉搏中,斋藤身亡,希尔斯与爆破手也壮烈牺牲,惟有尼克尔森重伤未死。这时汽笛已然鸣响,列车即将到来,尼克尔森摇摇晃晃站起来,蹒跚着走向炸药的控制器,一颗炮弹降落,激发的气浪将他吹倒,巧合的是,他的身躯正好砸中操纵杆,于是,火药引爆,桂河大桥轰然倒塌,行驶到桥中央的火车同时灰飞烟灭。一切都结束了,上书“此桥系由英军战士设计建造,1943年2月5日”的木牌断裂成碎片,黯然漂浮于水面。“疯了!疯了??”站在附近山顶上目睹这一场景的军医斯里普顿的感慨为电影拉上帷幕。《桂河大桥》的震颤人心之处,就在于导演大卫·里恩的“歇斯底里”,他不断地将电影人物推向一个又一个伦理困境,最终是没有出路的死角。尼克尔森上校必须死,斋藤大佐必须死,连假冒的希尔斯司令员都不能幸免。最终,桂河大桥亦荡然无存,成为他们的陪葬品。而在这里,则不妨抛开电影既有元素的限定,来做一轮过度诠释。正如我所发问的,尼克尔森的做法到底具备何等程度的正当性?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乃至我们可以追根究底,尼克尔森置身的语境,可能有多少种正义观在相互冲撞?还有,桂河大桥为什么会倒塌?当然,倒塌是事实,我们进行的是一种姑妄言之与姑妄听之的精神探究。

当被战友指责为背叛国家的时候,尼克尔森回答,我的做法早已超越了战争,超越了国家。用如今流行的表达,尼克尔森的立场是,战争与国家之上还有更有普遍的人性存在和闪光。正如他为了维护尊严而不惜承受肉身的苦痛,他为了追寻这种人性的价值,亦不惜背负叛徒的罪名(这里有一个细节耐人思量:他的600名部下,难道都认同他的观念,不然怎能那样卖命的工作?这是英国的特例?)。可以说,他既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前者体现为他对传统近乎顽固地坚执,后者体现为他将人性设想地如此美好,以至他真的不愿相信自己的战友会来炸毁桂河大桥。这两种精神肯定有所冲突,可在尼克尔森身上,却没有得以散发,它沉积在这个人的心灵深处,从而构成一种悲剧型的人格与命运。

尼克尔森的观念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作为一个人,一个英国公民,一个驰骋沙场的战士,他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生长的地球,至多只是被理想主义的因子所刺激,悬浮在半空,成为又一种“鸟人”(不同于所谓的哲人)。姑且不论他的部下,单说军医斯里普顿和美国士兵希尔斯,就无法像他那样临空飞翔。他们的头脑被国家或民族主义强烈桎梏,不是说他们没有丝毫的人性,如果当作为普世性的人与作为某个国家与民族的人发生争端,他们一般都会不加思虑地选择后者。我们只能说,斯里普顿们的精神没有达到尼克尔森的高度,甚至他们无法理解处于这个高度上的同类。所以,电影的结尾盘旋着斯里普顿的喃喃自语:“疯了!疯了??”——我觉得这是对整场战争的盖棺论定。

这就要说到桂河大桥倒塌的原由:可以说,这隐藏着导演大卫·里恩的价值取向,他让“鸟人”尼克尔森苦心打造的梦想折翅,从而试图告诉人们,没有人能够逾越敌我之间的二元对立,去守护堪称永恒的事物。城邦之外非神即兽,而人就是人,必须区别于两者,必须忠诚于人间的政治。桂河上那座企图抹杀城邦与战场的敌我之争的坚固桥梁,最终倒塌于一颗偶然的炸弹,我们只能认定这是命运之力的显灵。它在诉说尼克尔森这类“鸟人”的悲剧的同时,也通过对战争的讽喻(“疯了”)来警醒人类:“那些超越城邦而寻求新神的人往往发现自己拜倒在野兽的脚下。”篇二:《桂河大桥》观后感 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战争------观《桂河大桥》有感 作为一部经典的二战影片,我认为《桂河大桥》想呈现给人们的首先是战争,至于故事中在民族、文化和人性方面的冲突,都是导演为了表现深层次主题而借助的工具。

战俘题材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能最大化地映射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日本人愚蠢而又缺乏人性的武士道思想,英国人刻板教条的贵族气质,美国人灵活狡猾的务实主义,都围绕桂河大桥工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一定要贵在典型和真实。《桂河大桥》中没有绝对的英雄主义,所有角色都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凡人,人物的刻画在亦正亦邪间让人窥见了生活的原貌。

抛开民族矛盾等因素不说,斋藤上校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日本军人。在日本这个国家的思想里,武士道精神高于一切,战败者是没有什么权利可言的,斋藤甚至没有把这些战俘当作平等的人去看待。可是为了使造桥工程如期完工,他居然可以忍受这些战俘的指手画脚,自己默默地悲伤哭泣,这不能不说是天皇至尊、命令至上的训导结果。因此虽然斋藤给人一种懦弱无能缺乏人性的印象,可这也正是这个角色的可悲之处。

如果说尼尔森上校最初以死抵制斋藤军官的造桥命令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保护下属们的利益,可他后来的行为就太过了头。他不仅要造桥,而且要造一座好桥,他似乎忘记了他是在帮谁在造桥。对此,尼尔森自有一番理论,他对军医说,你给病人做手术时会不会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救呢?医生被他的反驳弄得无话可说。但其实这是荒谬可笑的,作为一个战俘,能老老实实给敌人干活就已经很不错了,谁还会尽全力去干好?然而这正是尼尔森所坚持的,在他看来规矩和法律就是一切,捍卫了这些就是捍卫了作为军人的荣誉,这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即使到了死板教条愚蠢可笑的地步,他也在所不惜。

美国人很会适应环境。在日本军营里,油嘴滑舌地辩解,再用高级打火机说服日本军官批准自己的病假,让他可以在大热天休息。不过就这种人而言,他们不会为组织做太多的工作,也不会对组织抱有太大的希望,他们所理解的国家利益不知什么时候能兑现,所以,他们在行动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其次才是执行国家计划。这种想法没错,一个人的生死得失在战争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如果自己在被俘过程中或残或死,没有人会为你去做些什么。希尔兹是个真正的乐天派和务实派,他懂得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相比其他人,他总能获得最多的快乐。

于是,这些角色发生矛盾的背后意义就在一次次的情节冲突中逐渐明朗起来。从整个造桥过程中,不难看出所有的悲惨、荒谬甚至是疯狂,都因为战争变成了可能。影片的最后,二人的交锋让人记忆犹新。表面上,希尔兹虽显得圆滑世故、总是服从于本能而不循于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教条,可在关键时刻,他却同样能不惜生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尼尔森,他除了知道誓死捍卫他的原则外,并不会真正思考这些原则背后的意义。正如希尔兹对负伤的英军上尉所言,什么所谓的军事任务也好,狗屁命令也罢,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战争让人忘却了人性,只让人记住仇恨,为的只是博一个输赢,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几人能象尼尔森上校一样最后幡然醒悟,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 我从电影中看出的,是对战争深深的无奈和谴责,这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它凌驾于社会矛盾、民族冲突之上,甚至泯灭了人性。

王宇 体育传媒系四班 1081028篇三:电影猩球崛起影评 电影《猩球崛起》影评 故事的背景设在现代的旧金山,基因科学家威尔-罗德曼(詹姆斯·弗兰克饰)为了治疗人类神经萎缩类疾病研发了一种药品,可以治疗老年痴呆一类的病症,新药在黑猩猩身上做实验时,发现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智力,症状眼睛变为绿色,智力达到人类水平,这只试验成功的黑猩猩生下小猩猩后,为了保护其子母性爆发,袭击了工作人员而被射杀。其后研究所被迫对剩下所有黑猩猩进行了安乐死,研究项目被迫停止。为了救新生的小猩猩,威尔收养了他并起名凯撒(安迪·瑟金斯饰),在喂养凯撒过程中,因治疗猩猩的伤,威尔-罗德曼遇上了动物学家凯洛琳(芙蕾达·托饰)并相恋。凯撒因为遗传其母的基因,从小就有很高的智慧,同威尔一家人一直幸福的生活着。威尔看到凯撒的实验效果后,给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注射了同样的药品,奇迹般的恢复了大脑功能,但是数年后威尔发现人体对这种病毒药品产生了抗体,威尔的父亲病情恶化。威尔向上司展示药品成果,要求使用更猛烈的病毒进行实验,并在猩猩实验中取得成功,威尔将药品带回了家。在一次误伤人类之后,凯撒被迫与威尔分离,并被送进了看护所。在那里他受到了无情的对待,继而开始对人类产生敌意。有着高智慧的凯撒顺利逃离了看护所,回到威尔的家后偷走了药品,带回看守所给其他黑猩猩使用,并开始领导他们,最终带领其他猩猩逃出了看守所。而此时已经证明这个药品对人类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但是对猩猩无害而且能大幅提高其智慧,病毒已经开始传播,形势在逆转,一场不得不与人类对立的战争即将开始。

小说出版于1963年,作者皮埃尔·布尔 pierre boulle(1912.02.20 – 1994.01.30),法国作家,以两部经典作品儿闻名于世,一部是著名的战争题材小说《桂河大桥》(原名le pont de la rivière kwai,英译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kwai),另一部就是科幻经典《人猿星球》(原名la planète des singes,英译planet of the apes/monkey planet)。这两部小说先后于1957和1968年被搬上大荧幕。

看完电影,相信每个人一定对影片中的主角--猩猩凯撒的那些眼神久久难忘。

忧郁,来自于自幼丧母的少年时代:出生于基因实验室的他,尽管被人类照顾长大,看上去衣食不愁很幸福。他会穿着红汗衫开怀地笑,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孤寂中度过的。观众揪心地看到,他只能隔着封闭的窗户偷看邻家小孩玩自行车,只能被主人勒着项圈牵着出门散步,还要遭受周围歧视、排斥的异样目光。我们永远记得,凯撒背对狱门,用粉笔画着家里窗户的镜头,表达只是想要回家的愿望。对于―被‖拥有人类智慧的动物来说,这是一种何等的压抑和悲哀?

观众看到凯撒龇牙暴戾的―兽性爆发‖时,也许会感到有些紧张,但相信这不是困

兽犹斗的垂死挣扎,更不是异形变种的歇斯底里,而是对自身不公正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决定生活的渴望。一个已经具备了人类行为能力的动物,他要拒绝的不只是粗暴的虐待--这也是其他天下生灵共同的愿望,更要拒绝的是自私排他、利欲熏心的人类劣根本性。他和他带领下一起越狱的同类们,要以叛逆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们有资格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归宿。我想这应该是影片给我们所带来的最深启示。正如导演鲁伯特·瓦耶特说的那样:―这部影片将讲述一个新文明的崛起。那些猿猴抗争的目的,并非单单针对人类个体,而是针对整个人类文明,对抗我们所能达到的、对抗我们所能毁灭的。‖ 电影的主角凯撒是一只差点被处理掉的猩猩,机缘巧合下被男主角抚养长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不是和其他猩猩一样,被人类当做宠物甚至畜生看待,而是被视作―人‖。在爸爸、妈妈和爷爷的关爱下,凯撒和所有小孩子一样,快乐无忧地渐渐长大。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人类最大的武器——爱。亲情、友情、爱情,凯撒都懂并且享受其中,这为他日后为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影片最后的高潮戏,人猿大桥之战,当猩猩群起攻之时,凯撒一直秉持着不杀生的原则。因为他知道,仁爱并非懦弱,而是比武力更强大的力量。

当―爸爸‖来到囚禁室带凯撒回去的时候,凯撒轻轻将铁门关上,留给父亲一个背影,即使早已泪流满面,但他知道,他的与众不同应该为更多的猩猩带去自由。于是,一场追求自由的战斗开始了!多么简单的愿望,凯撒只想带着被囚禁在各个角落里的猩猩回家——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一大片红杉树林,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攀爬,在树枝上荡秋千。再也不用被人类当作试验品饱受折磨,或是常年蹲坐在动物园里被扔香蕉。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而看清并做到这一切的,只有凯撒,这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猿!

影片是科幻经典《》的前传,聚焦于人猿进化为高级智慧生物、进而攻占地球之前的种种际遇。当然,主题不外乎是带有警世性质的——人类疯狂的野心所产生的恶果 一句话评论

既包含了对人类的隐喻又有对科技的质疑,《猿族崛起》完全可以和老版的《金刚》并列影史。——《时代杂志》

强力的动作戏,出色的特效,至今为止最可信的人猿―表演‖,这些捶胸不已的大猩猩会震撼票房的。

——《好莱坞报道者》

《猿族崛起》做得很不错。聪明、有趣,非常富于娱乐性。这应该是暑期大片的一个模范之作,绝无侮辱观众智商的行为。——《洛杉矶时报》

《猿族崛起》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你知道这个前传发展到《人猿星球》系列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悲剧结尾。——《综艺》

《猿族崛起》是这个夏天最值得观众去影院观看的最佳电影。——《纽约每日新闻》

猿类横冲直撞的动作形象,非常震撼人心,堪称好莱坞目前最高水平的电影制作。——《娱乐周刊》

故事简单明了,由演员通过动作捕捉完成的猿族的表演,不夸张又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环球邮报》[1] 生命失去自我,就犹如猩猩失去自由。因实验药物异常了高智慧的猩猩,不光懂人性,懂人的手语和言语,还想做领导,并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在拿到更多的长智药后,它把药物给同类共享了,并纠集同类先去研究所捣乱,报了母亲当年被杀之仇,然后一路有组织有计策地奔往金门桥对面的红树林,在那片天地自由的开展新生活...在片中,人类在高智慧猩猩面前显得太弱,或者说有智慧的猩猩变得文武双全把防守的人类打败了.结尾很有创意,先出了一小段大概20秒的字幕后有彩蛋,之前被猩猩主角咬伤的民航飞行员,被致命病毒感染了.不明要害的他携带病毒从美国执行飞行任务飞到西欧...之后病毒便以几何级数,通过无数的民航航班传遍了全球各地了,意味着地球上的人类将因此病毒而灭绝,未来则变成是猩猩称霸了...就这样,凯撒和主力巴克,还有红毛猿以及其它猩猩们,对人类发起了反攻„„巴卡将一名骑兵连马带人掀翻,红毛猿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枪兵后„„但巴卡为了凯撒,为了猿群,不顾枪林弹雨地跳向正在空中扫射的直升机,巴卡死了,直升机也炸了。最终它们回归了自然,凯撒到家了!

第三篇:被遗忘的季节

被遗忘的季节

恰似仙女遗落人间的胭脂粉,满地堆积的落叶不断的盘旋,抓住一片,轻

轻一舔,残叶附有的胭脂味是否如初,是否拾起了那早已遗忘的季节,回味依旧?

——题记

彩蝶飞了,踏着祥云,伴着和风,轻轻的走了。不经意,美好的季节飘走,想念的季节零落。遗忘的季节,俯身、拾起、永存这残余的记忆。

秋风萧瑟,枯叶飞舞,微凉的风不住的刮着。曾有的记忆似乎已如枯叶般的早早凋零。无奈,唯有踏着他们仅存的微浅痕迹,才能重新追寻那遗失的美好。遗忘的季节里,装载着青春的点滴,酸甜苦辣、喜乐泪忧一切都已成为永恒的曾经。

遗忘了那季节,丢失了记忆。于是我开始重新寻觅,企图修建记忆的堡垒。

寻觅点点滴滴,寻觅丝丝缕缕,开始重新编织记忆的彩绸。层层缠绵,紧

紧裹住,束缚着手脚,我无法动弹。终究遗忘太久了,断断续续的线我已无力再将其重新规整。于是,我慌了,当遗忘了过去时,当脑袋里总有一片空白时,仿若丢了刺得刺猬,只能无助的四处窜逃。

被遗忘的季节里,轻轻拾起地上的落叶,对着有阳光的地方照射,透过树

叶,你是否看到了过去的什么?树叶如故的四处飘飞,不停的向上盘旋着。离开了根,家归何方呢?只能飞呀飞!何时,累了,再落地,于是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如此的往往复复,永不休。但遗忘的记忆是否也如这落叶般虽离开了根,但也能找到另一个栖息地。每一个和风拂面的季节;每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每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每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装载着过去的印痕。然而,一切都已随时间之风飘散到了不知名的远方。庆幸的是,风拂过后,我依旧能闻到过去的芳香,那是他仅存的气息。毕竟太久了,气息那般微弱!

遗忘了那季节,沿着微微的气息,重新寻觅,企图将“ 遗失”拾起。

遗失了太多的美好,人生的拼图已不再完整。少了一块,完美将瞬间被击

碎。这是一件多么凄凉且残忍的事。也许企图重建记忆、寻找过去是一件贪婪的事。但,我仍旧诚心的对着星星说愿望,一闪一闪的星星啊!你的眨眼我是否可理解为一个永恒的允诺?

被遗忘的季节,伴着遗忘的记忆。尽管贪心的我企图拾起,企图扒开丛生的灌木寻觅,但完美终究不是人生的形容词,终究要缺一份美好,多一份空白,无奈!只能慢慢回味残留的丝丝缕缕。

高二(3)班

徐盼2010-4-25

第四篇:被遗忘的诗性

被遗忘的诗性

——论《沧浪之水》的误读成因

刘 朝 勋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70003)

《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6期

摘要: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关键词:阎真;《沧浪之水》;读者批评;误读

《沧浪之水》出版后,好评如潮,普通读者和批评家都对它给予了极高评价。普通读者(也就是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把它视为人生圣经,推崇备至。文学评论家白烨则称它为“当下现实题材难得之力作”,还有评论认为“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真切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而且非常生动地写出了知识分子在逐渐放弃操守时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作品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①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②这些观点有其自身的道理,但肢解了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文本的存在价值,难说不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产生误读有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畸变和文本自身的分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读者接受的歧变与单一审美向度

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只依据与自己阅读期待契合的文本部分片面肢解作品,从而产生误读,尽管正向的误读会丰富作品的审美价值,但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却只有一种口径统一的解读,而且是误读,也委实是一种遗憾。批评家则依据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用惯性的思维模式从作品主人公一段经历中武断的得出结论:作品的主题是体制对人的同化以及人在体制中被异化。也就是文本的本意与读者的实际接受产生了抵牾。

从接受的角度来讲,它的部分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每一作者都依赖于他的接受者的环境、见解和意识形态;文学的成功所要求的是这样的书,③”“它表现了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它为该群体描绘了群体自己的肖像。④”“根据作品的意图与社会群体的期待的吻合程度来确定文学成就的客观主义作法总是把文学研究引入两难困境。⑤”所以强调作品符合特定时代阅读心理的文本意义和文学价值,而忽视作品作为整体的艺术价值,把一个丰富的、矛盾的、具有跨越时空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弱化为被官场吞噬了价值取向并被同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虽满足了当前的读者阅读心理,却未必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沧浪之水》以池大为的人生动向为主线,所以我们把池大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和研究生生活的学生阶段(包括埋葬父亲),进入卫生厅之后到当上厅长之间的仕途爬升阶段,成为厅长之后的人格回归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分配和权力持有经常形成同一的关系,但这个操作过程在普通人眼中很神秘,实际生活中很无奈;人们渴望了解每天发生在身边却又琢磨不透的那些潜规则,同时也出于一种规避风险保护自我的需要,乃至从中获益。《沧浪之水》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心理期待,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把心理能量全部放在池大为的第二个人生阶段,也就是池大为进入卫生厅后艰难的适应中,抓住机会进入仕途快车道,乃至当上厅长。这让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平民仕宦梦想;而且小说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政治宣传品一样的主旋律作品显然提供不了这些。于是在有意无意中其它的两个人生阶段被忽视了,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审美宽度和理想主义气息的人物被单一化了。

读者津津乐道于作品主人公的仕途过程,除去读者的接受需求之外,与作者把主要的文墨放在第二阶段也有很大关系,全书523页,其中对池大为第二人生阶段的描写占到了423页,而且这一部分的确显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但这并不能掩盖小说的诗性光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放在一起尽管只有一百页的篇幅,却寄寓了作者全部的文化理想和人性关怀,它不是鲁迅放在《药》的最后放在夏瑜坟上的一束白花,仅仅是平添的一点亮色。这种文本内在的分裂助长了误读产生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分裂使作品有了多种解读可能性,从而聚变出独特的魅力;多重意蕴是经典作品的必要内核因子和作品得以产生经久魅力的素质。我们有必要回到作品,从小说的整体出发,结合“序篇”和池大为当上厅长之后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希求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结论。

二、《序篇》蕴含的审美寄托与“焚书”映照的理想回归

在研究者中,大多对小说的《序篇》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而整个小说的灵魂就是这块不足二十页的《序篇》,很多小说家重视小说的开头,因为开头就意味着为小说定下了基调,象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句话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气象万千,普鲁斯特前后五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才确定了这一句,这表明作者是在回忆中写作,在写作中回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个经典的开头风靡世界,曾经影响了一代的作家,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的作家也很重视开头,而且留下了经典范例,张爱玲的“《封锁》的第一句:“开电车的人开电车”;、阿城的《棋王》“车站的人是乱的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甚至王蒙的“那天的火锅吃的很不成功”。不论是普鲁斯特开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还是马尔克斯的开头构思了十五年,都说明他们十分重视这个切入小说的第一笔。回过来看看《沧浪之水》的开头:“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整个序篇都在写父亲及父亲的死带给自己的影响。和现在不同,以前的人在父母亲晚年都会找人给他们画像,意在去世后作为遗像,缅怀前辈。但这个肖像不是找人画的,在第三页有这样一段话:

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

这段文字明确的告诉我们,开头所说的张画像是父亲的自画像,而且是年轻的自画像,这就产生了一层悬疑,这样处理,究竟是作者悬挂在人物头顶冥冥中的征兆,还是池永昶对自己的命运结局有预感呢?

接下来是“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这个看似荒谬的句子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那就是池大为对于父亲的死感到不可思议,父亲的去世对池大为造成的空虚与空白使他“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所以有理由相信,小说中反复提到的“仰望星空”中的“星空”布满了父亲的影子。

这个开头笼罩着整个《序篇》,但《序篇》似乎与全书是游离的。也就是说去掉了这个序篇,仅就故事情节的整体性而言,对全书的阅读构不成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在那个炎热的上午,我走进了省卫生厅大院„„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插上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池大为的往事就可以了。那么显然序篇的作用不仅仅是小说情节上的一环,告诉读者池大为优越的学历背景(在当时),这样一个功能作者完全没有必要用将近一万五千字的篇幅去做铺垫,也不符合阎真惜墨如金的风格,作者显然有更深的寄寓在这部分文字中;而不仅仅是有意扔出的一块香蕉皮⑥。

“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几十本医学书,其中重点提到了一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二十八年了。我轻轻的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一共十二人。

这十二个人物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的精神品格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浩然正气敢于担当,而到最后是一张父亲的自画像,折射出池永昶宽广的精神世界与高洁的生命品格,他完全是把这十二个人物当成自己的标尺,既用来比照自己,又把自己放到和他们相同的高度上。这就和小说的主体部分池大为在官场的起降沉浮构成了鲜明对比,围绕在池大为周围的一大群知识分子勾心斗角丑态百出,其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商品经济的裹挟下都迷失了自我,马垂章、丁小槐包括我自己都在风潮的影响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形以自保,变形和被压扁也是一种适应和生存的手段,你不去变形,不同意被压扁,就只能选择被压碎,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和霸道的逻辑。失去反抗力量的本身说明知识分子脊梁的缺失,精神退位与人格阳痿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语。在这种大背景下,池永昶的坚守在高贵的同时也掩不住透心的悲凉。当这样一个人物出现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孤零零的,在和现行社会规则的交手中屡战屡败,象一枝压伤的芦苇。池永昶的死和王国维的跳湖一样,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甘情愿的殉葬,即使池永昶在文革中不被朱道夫恩将仇报、反咬一口,也一定会在以后的风暴中被拧得粉碎。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同时也薪火相传,把全部的希望与期待寄托在池大为身上。

从走进卫生厅的那天起,池大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就不断地受到冲击,简单纯真、孤高自许在侯门深似海的卫生厅里,像一个傻小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提出厅长用车太浪费,招致不动声色的马垂章的清除,他必须清除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后生,很快研究生的高学历优势化为乌有,最后竟然被调到了卫生厅的下属单位中医学会,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发生,池大为的政治生涯就结束了。在这过程中,池大为没有分房子,生了孩子后和岳母住在一间房子里,中间用一层木板作为隔墙;没有职务上的升迁,也就没有了一切,连捡丁小槐用剩下的东西都难,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池大为从父亲那里承袭了太多,一直在固守清高的知识分子立场,还笼罩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神性光辉之下。

所以薄薄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就构成了《沧浪之水》全书的精神轴心。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它:

我在坟前跪下,从皮包中抽出硬皮书夹,慢慢打开,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的放在泥土上。十年来,这本书我只看过两次,我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开它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掏出打火机,打燃,犹豫着,火光照着书的封面,也灼痛了我的手指。

可见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深。“焚书”是小说中的重要细节和场景造型,它说明我已经焚烧了这本有形的书籍,把这些包括父亲在内的人物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是所谓化有形为无形;同时也宣布了这些历史名人在当代的“死亡”。它既阐释池大为对现世的理解,也是他人生姿态的展现。这个场景成为池大为这个人物与其它小说人物的典型区别性特征之一。犹如黛玉葬花,惜时伤春,宝钗葬不得,王熙凤更葬不得。“焚书”是池大为给父亲上坟的一个片段,上坟象征着回归,因为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整体上是一个“离去---归来”的结构模式,序篇中“去北京之前我到了坟地,在父亲的墓前跪下了”,这是池大为离开三山坳去上学、工作的起点,而在小说的最后,“我”再次来的父亲的坟前,“上坟也需要勇气,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那是一个圣洁而不屈的灵魂,所以,“与父亲的灵魂对话,”“我心中忽然有一种怯意,”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灵魂,任何人都要接受来自内心的拷问,任何的龌龊猥亵都显得卑微。回到父亲坟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坟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小说在具有令人震撼的现实主义力量的同时,又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辉。

三、并非异化

这样看来,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一端,池大为秉承父亲的薪火衣钵,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于是矫枉过正的滑了另一端,阳奉阴违也好,明枪暗箭也好,总之在一路顺风顺水中取代马垂章成为了卫生厅的厅长,但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并不能逝去池大为内心的矛盾痛苦,因为他是池永昶的儿子,他不能成为将物质享受和占用当作人生最高目标的“猪人”,于是他往中间滑动,既能契入当下的社会和眼前的官场,又能因为自己站在厅长的位置上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利民举措,只要内心有一点起码的情怀,“我和别的官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一点平民意识,愿意从小人物的角度去想一想问题。”在两极之间滑动的过程也是池大为的人格调试过程,调试到最佳状态是在当上厅长后。

当上了厅长,就意味着池大为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然王国”,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去处理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这样或者必须那样,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当上厅长之后的池大为人物性格特征更为复杂,融合了池永昶和马垂章双重特征,只是池永昶的比重更大一些,做个不恰当的量化比例就是六比四,这多少影响了人物作为一个文学典型的魅力,也为一些人认为对最后一部分的诟病留下了口实;如果把这个比例反过来变成四比六,也就是马垂章的比例大一些,可能会更加合理。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人物性格转向的塑造还是成功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最后,让我再次用池大为的一句话作为他的人格代言,也作为我观点的辩护陈词:“毕竟我是苦出来的,毕竟我是池永昶的儿子,毕竟我还算个知识分子。”

注释:

①余三定:《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

②王永进:《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以〈沧浪之水〉的人物转变为视角》,《辽东学院学报》。

③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④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⑤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⑥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在这部谈话录中马尔克斯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评论家看到书中描写的人物加布列尔带着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这样一个情节,就认为发现了作品的重要关键。这位评论家声称,有了这个发现,这部作品中人物穷奢极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释,原来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学影响所致。其实,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块香蕉皮;后来,不少评论家果然都踩上了。

第五篇: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勿忘国耻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

7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战火硝烟的岁月年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这一代是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的残酷、那些悲痛欲绝无人诉的绝望和家破人亡时通天彻地无人回应的哭喊!

一切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我们都依赖于一份份历史资料和影像照片,通过这些也许我们不能切实体会到那场战争对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忘记战争带来的灾难!

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中国人那段屈辱却自强不息的历史!其中最叫我记忆深刻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南京,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屠杀—南京大屠杀!

历史课本上的叙述,让我知道在那里,那个今天风景秀丽人头攒动的城市,在仅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30万人被残忍坑杀,其余内容却不详尽。而且最叫人恨得咬牙的事情是日本政府不仅不承认那段历史,还不断在扭曲并美化他们的行为!然而这样却使得我就迸发出更加想要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原貌的冲动。

在抗战电影电视剧中有大量的镜头描述过这段历史,但我总觉得不够,所以找到这本美籍华人张纯如所著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想要借这位美籍华人的眼去了解这段也许描述得更公正的历史。

张纯如小姐是在1997年出版了这本书的,书本用英语记叙了侵华日军在南京期间屠城的罪行。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三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让欧美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那段被日本人不断抹杀丧失人性的真实历史。

放下书本,提起纸笔的我并不是想说侵华日军的行为是多么的残暴不仁,也不想评论当时的政府有多么无能懦弱。真正想写下的是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故屠杀了那么多人,竟毫无悔意。非但不正视历史、承认那段历史背景下所犯下的错误,反而却以此为荣。不但修建了供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多位首相甚至还每年参拜。他们的行为是在侮辱历史的意义,这种行为与同是战败国的德国截然不同!

德国人为希特勒的曾经的暴行进行了忏悔,并通过积极补救的行为告诉全世界人民,一个民族敢于去面对过去犯下罪责并改正,这依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

不论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有多少,基于他们不能尊重历史,不能认识错误的态度,我们就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因为忘记历史的人总有一天会重蹈覆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外科 楼烨芸)

下载《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桂河大桥》被遗忘的“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被遗忘的月亮(推荐阅读)

    被遗忘的月亮 街边的梧桐斜斜地躺在车窗的阴霾里,夜色的漆蒙凃染其上,融着水水的月光,在我的心头丝丝荡漾 我无精打采地躺在车上,心里像卡了些什么,滋生出一种钝缓的疼痛。我微微......

    读后感被遗忘的钥匙(模版)

    被遗忘的“钥匙” ——读《80层楼》有感 二三班王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告诉我们在自己年龄小,年轻时要好好学习,奋斗,不要让自己老了而感到后悔......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No7初中作文被遗忘的角落作文sui著时间的推移,我们終于慢慢地长大了,我们也逐渐懂得,原来这個世界并不像wo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被遗忘的农村电力

    被遗忘的农村电力时下,电力短缺成为一个大问题。在稀缺资源面前,城市与农村的电力配置并不平衡,城市是优先的,而农民的电力消费显然更容易被忽视。笔者将电力资源配置看作宪政问......

    《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

    《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 在这段视频中,我看到了很多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亲属们对病人的细心照顾,还有政府给病人们提供的良好的医疗环境,从接受治疗到修养期间的照顾和周围的环境,......

    不能被遗忘的美德(范文)

    不能被遗忘的美德 中华民族有许多国粹,有许多被我们传承下来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被我们所遗忘,甚至丢弃,中华美德似乎渐渐远离我们了。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我们痛心疾首,当小悦悦被......

    被遗忘的岁月时光

    被遗忘的岁月时光 时光浸至在一片光亮之中,那时花开青涩的岁月末流长出苍白的微笑,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吞噬着泯灭的一刻,指针走过钟面,灯光晃过。“嘀嗒”打破满室的静寂。 锁芯被......

    被遗忘的民族烙印

    被遗忘的民族烙印 随着敬爱的习主席上台,逐渐被我们所遗忘的国学文化又重新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说到国学,身为炎黄子孙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