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垃圾:被遗忘的风险
建筑垃圾:被遗忘的风险
在北京呆了20年,徐福生已经因为“拆迁需要”搬了10几次“家”,“从四环被撵到了五环,又马上要被撵去六环。”
不过,每一次“被搬家”的时候,徐福生的心里却总会窃喜一番,“还要拆,还有生意做。”
徐福生现在的生意是建筑垃圾回收,平时,他最关心的“国家大事”就是“北京城的建设进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好在,“最近几年,回收生意都处在旺季。”
不过,在徐福生眼里,建筑垃圾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施工现场废弃的破旧门窗、泡沫板、铜铝铁,都是他眼里的“好东西”,而渣土、碎砖石则是“真正的垃圾”,“连我们‘捡破烂的’都不要,还有谁要?”
答案是土地。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地理系博士高世扬告诉记者,北京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4000万吨,其中,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部分还不到40%,而其余的建筑垃圾都要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而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北京每年700万吨的生活垃圾产出量。
换句话说,就在我们为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而焦头烂额之时,建筑垃圾,正如一头无人约束的猛兽一般,悄悄地吞噬我们的城市。
“无人约束。”高世扬再三强调这四个字。
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考察,高世扬发现,在北京市,只有不到10%的建筑垃圾会被运往指定的消纳场所,而其余的建筑垃圾或被随意倾倒,或被运往非法运营的填埋地进行处理。
“真正要来围城的,恐怕是那些建筑垃圾。”
“每年都像是发生过一场大地震”
徐福生说自己是在 “7,8年前闻到商机的”,那一年,他发现建筑废品的产生量和需求量同时大增,于是,将自己的事业重点从生活垃圾转向了建筑垃圾。
后来,徐福生听说2003年正是围绕奥运会进行的城市建设启动年,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北京的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如芝麻开花般从3000万吨节节激增至了4000万吨,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一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
在一份由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崔素萍撰写的《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报告中,记者发现,因老旧城区拆迁和市政工程动迁而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75%以上,而因意外原因造成建筑坍塌以及建筑装潢而产生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20%。
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刘欣葵教授认为,“城市化的大跃进是建筑垃圾产生的主要动因。” 北京的现状显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发言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对于西方建筑的百年寿命,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25-30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是必然现象。”刘欣葵告诉记者,“但问题是,是否一定要以这么高的建筑垃圾产出量作为发展代价?”
刘欣葵指出,其实很多老旧城区的建筑并未到达50年的标准使用寿命,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改造的方式完成城市化所需要的功能置换,将其居住功能转化为商业功能。
事实上,改造还是重建,这样的手段选择将直接影响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根据行业标准,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
也就是说,在这一加一减之间,通过改造而不是重建的方式完成建筑的功能置换,将有可能每万平方米减少10000吨左右的建筑垃圾。
“在技术上,已经100%可以做到,但在现实中,因为一些原因吧,很难实现。”刘欣葵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周立军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的研究团队曾经用了一年的时间为一条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方案设计,可以“不伤一兵一卒”地将住宅区转化为商业区,但最终,方案在开发商的手里夭折,历史街区变成了百货大楼。
“只剩下一面花了几百万保留下的古墙,他们说这代表了对街区的保护。”周立军回忆,“其他的都没有留下,其实,本可以什么都留下的。”
“留下的是无人问津的建筑垃圾山!”高世扬略带愤怒地展示他拍摄到的照片,被随意倾倒的碎砖石堆成了小山,就像一座刚刚化为废墟的微型城市。
“就像汶川。”高世扬面露无奈地告诉记者,在一次实地勘探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他们在拍地震中救人的画面,将拍摄地点选在了这里。”的确,如果按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计算,北京每年都像是发生过一场大地震,1995年的日本神户大地震产生建筑垃圾1850万吨,1999年的台湾921大地震产生建筑垃圾2000万吨,唯一“无法比拟”的是产生了1.7亿吨建筑垃圾的汶川大地震。
“再加上广州上海,就差不了多少了吧!”高世扬开了个小玩笑,但随即便绷紧了面孔,“其实,它们都是灾难。”
“一条黑色的建筑垃圾消纳链”
偷运建筑垃圾是秦伟每天的工作。
每天白天,秦伟都要和工地的工头们谈好价格,“看运距远近,一般一车200,熟人便宜20。”一入夜,那辆他花4万块钱买的二手卡车就要奔驰在五环路上,往返于工地和填埋场之间,顺利的话,一夜能“倒三车”。
“万一被城管逮到了,一个月的收入就泡汤了,不过别的地方都还好,就东五环的城管查的严点,不过他们就要钱,不要那些东西。”秦伟朝着身边的工地方向努了努嘴。
秦伟说,“跑车的”全都是私人,那些填埋场也都是当地村民承包的,消纳程序很简单,“倒进坑里就得了”。
实际上,早在2004年,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对于工地建筑垃圾的消纳工作,《通告》也早已明确原则:建筑垃圾产生单位要到工地所在区的渣土管理部门办理渣土消纳手续,并申报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的路线把渣土运输到指定的消纳场,然后进行填埋等处理。
在调查中,高世扬发现,垃圾渣土管理处渣土办公室却一共只有5名工作人员,“这是5个人和4000万吨建筑垃圾的战斗啊,怎么打!”
到底有多少建筑垃圾是通过私人车辆运输到五环外的私人填埋场倾倒掉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给出了一个“很保守的估计”——“90%以上”。
一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曾经告诉过陈家珑“行里的潜规则”,由于承载力有限,那些北京市指定的20多家正规消纳场也“不愿意消纳建筑垃圾”,但是由于“上面规定大工地一定要与指定消纳场签署合同”,所以双方在底下达成了默契,“合同照签,但是消纳场只收很少的消纳费,交换条件就是工地自行消纳。”
于是,一条黑色的建筑垃圾消纳链就此形成,至于“到底有多少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在五环外,又有多少私人承包的野填埋场”,陈家珑忧虑地表示“根本无法统计”。
连秦伟都觉得“垃圾真不少”,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坑都要排号等着”,甚至那些填埋场都不再填埋,而是雇车将这些建筑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
“这些建筑垃圾,就像定时炸弹一样。”曾经主持过《首都环境建设规划》项目的刘欣葵表达了她的担心。
实际上,建筑垃圾填埋带来的危害性并不亚于生活垃圾,由于缺乏有效分类,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埋底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
而最大的风险则在于其占用了大量土地,根据陈家珑教授的计算,每一万吨建筑废物将占地2.5亩,而在未来20年,中国的建筑垃圾增长会进入高峰期,将直接加剧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冲突。
“城市化是一个外扩的过程,有朝一日,当我们需要在被建筑垃圾填埋的土地上进行建设的时候,建筑成本将大大提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总工程师刘航认为,如果缺乏事先的规划,被填埋的建筑垃圾根本无法作为地基使用,还要面临建筑垃圾再转移的问题。
“这些建筑垃圾,好像只要埋了,就不再是垃圾了,就没人知道了。”高世扬一遍遍地重复这句话。刘欣葵教授则告诉记者,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成本并没有很好地纳入城市运行成本的计算,“建房是住建委的事儿,而建筑垃圾却是市政市容委的事儿。”
“连分管的市长都不一样了。”
“正确的路,我们走过,只是忘记了”
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看来,95%以上的建筑垃圾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循环利用,只是,100%的难以实现。
吴建民就是最好的证明人。
可以说,他的商业眼光远比徐福生“高明”,当徐福生还在琢磨收建筑垃圾能不能赚钱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进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的研发了。
2003年,做沙石生意起家的吴建民投资6000万人民币,建成了北京市首家建筑垃圾处理厂,并建成了年消化100万吨建筑垃圾的生产线。
让吴建民措手不及的是,原料来源成了最大的问题,由于厂子建在6环外,很少有运输车愿意承担过高的运费,而更习惯将建筑垃圾就近填埋,如果厂子自主承担运费,“赔得就更多了”。
7年来,吴建民已亏损上千万,工厂也已经停产。唯一能让他心里一振的事情,就是新闻联播“还在宣传循环经济”,对他来说,“这意味着希望。”
陈家珑表示,在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还有20多家,但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类似困境,“相比于韩国、日本90%以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还不到5%”。
另一个数据是,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3亿吨,而50-100年后,每年将出现26亿吨的建筑垃圾。
陈家珑说他永远都记得韩国在推行《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时,一位专家和他开过的玩笑:“再不强制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这三千里锦绣江山,就要变成三千里垃圾江山了。”
“其实,正确的路,我们走过,只是忘记了。”在调研过程中,高世扬发现,在1978年以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拆除下的城砖由规划局分配,首先要拨给有建设需要的单位进行再利用。
“那时候,它们被称为拆除旧料,而不是建筑垃圾。”高世扬坚持认为,是1988年土地市场的成立,让“建筑垃圾”变成了“市政市容问题”,而土地开发则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中心”。
“建筑垃圾就是钱的问题!”徐福生掰着手指头计算着,“能生钱的就要重视,不能生钱的,当然没人管了。”
还有2个月,徐福生又要搬“家”了,他住的地方被划入了“50个即将拆迁的城中村”范围,这也意味着,他生意的旺季“又要来了”,只是这次,徐福生有点喜忧参半。
“再撵就有点远了,废品的运费又该提高了。”
第二篇:被遗忘的季节
被遗忘的季节
恰似仙女遗落人间的胭脂粉,满地堆积的落叶不断的盘旋,抓住一片,轻
轻一舔,残叶附有的胭脂味是否如初,是否拾起了那早已遗忘的季节,回味依旧?
——题记
彩蝶飞了,踏着祥云,伴着和风,轻轻的走了。不经意,美好的季节飘走,想念的季节零落。遗忘的季节,俯身、拾起、永存这残余的记忆。
秋风萧瑟,枯叶飞舞,微凉的风不住的刮着。曾有的记忆似乎已如枯叶般的早早凋零。无奈,唯有踏着他们仅存的微浅痕迹,才能重新追寻那遗失的美好。遗忘的季节里,装载着青春的点滴,酸甜苦辣、喜乐泪忧一切都已成为永恒的曾经。
遗忘了那季节,丢失了记忆。于是我开始重新寻觅,企图修建记忆的堡垒。
寻觅点点滴滴,寻觅丝丝缕缕,开始重新编织记忆的彩绸。层层缠绵,紧
紧裹住,束缚着手脚,我无法动弹。终究遗忘太久了,断断续续的线我已无力再将其重新规整。于是,我慌了,当遗忘了过去时,当脑袋里总有一片空白时,仿若丢了刺得刺猬,只能无助的四处窜逃。
被遗忘的季节里,轻轻拾起地上的落叶,对着有阳光的地方照射,透过树
叶,你是否看到了过去的什么?树叶如故的四处飘飞,不停的向上盘旋着。离开了根,家归何方呢?只能飞呀飞!何时,累了,再落地,于是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如此的往往复复,永不休。但遗忘的记忆是否也如这落叶般虽离开了根,但也能找到另一个栖息地。每一个和风拂面的季节;每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每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每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装载着过去的印痕。然而,一切都已随时间之风飘散到了不知名的远方。庆幸的是,风拂过后,我依旧能闻到过去的芳香,那是他仅存的气息。毕竟太久了,气息那般微弱!
遗忘了那季节,沿着微微的气息,重新寻觅,企图将“ 遗失”拾起。
遗失了太多的美好,人生的拼图已不再完整。少了一块,完美将瞬间被击
碎。这是一件多么凄凉且残忍的事。也许企图重建记忆、寻找过去是一件贪婪的事。但,我仍旧诚心的对着星星说愿望,一闪一闪的星星啊!你的眨眼我是否可理解为一个永恒的允诺?
被遗忘的季节,伴着遗忘的记忆。尽管贪心的我企图拾起,企图扒开丛生的灌木寻觅,但完美终究不是人生的形容词,终究要缺一份美好,多一份空白,无奈!只能慢慢回味残留的丝丝缕缕。
高二(3)班
徐盼2010-4-25
第三篇:被遗忘的诗性
被遗忘的诗性
——论《沧浪之水》的误读成因
刘 朝 勋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70003)
《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6期
摘要: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关键词:阎真;《沧浪之水》;读者批评;误读
《沧浪之水》出版后,好评如潮,普通读者和批评家都对它给予了极高评价。普通读者(也就是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把它视为人生圣经,推崇备至。文学评论家白烨则称它为“当下现实题材难得之力作”,还有评论认为“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真切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而且非常生动地写出了知识分子在逐渐放弃操守时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作品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①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②这些观点有其自身的道理,但肢解了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文本的存在价值,难说不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产生误读有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畸变和文本自身的分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读者接受的歧变与单一审美向度
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只依据与自己阅读期待契合的文本部分片面肢解作品,从而产生误读,尽管正向的误读会丰富作品的审美价值,但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却只有一种口径统一的解读,而且是误读,也委实是一种遗憾。批评家则依据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用惯性的思维模式从作品主人公一段经历中武断的得出结论:作品的主题是体制对人的同化以及人在体制中被异化。也就是文本的本意与读者的实际接受产生了抵牾。
从接受的角度来讲,它的部分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每一作者都依赖于他的接受者的环境、见解和意识形态;文学的成功所要求的是这样的书,③”“它表现了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它为该群体描绘了群体自己的肖像。④”“根据作品的意图与社会群体的期待的吻合程度来确定文学成就的客观主义作法总是把文学研究引入两难困境。⑤”所以强调作品符合特定时代阅读心理的文本意义和文学价值,而忽视作品作为整体的艺术价值,把一个丰富的、矛盾的、具有跨越时空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弱化为被官场吞噬了价值取向并被同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虽满足了当前的读者阅读心理,却未必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沧浪之水》以池大为的人生动向为主线,所以我们把池大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和研究生生活的学生阶段(包括埋葬父亲),进入卫生厅之后到当上厅长之间的仕途爬升阶段,成为厅长之后的人格回归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分配和权力持有经常形成同一的关系,但这个操作过程在普通人眼中很神秘,实际生活中很无奈;人们渴望了解每天发生在身边却又琢磨不透的那些潜规则,同时也出于一种规避风险保护自我的需要,乃至从中获益。《沧浪之水》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心理期待,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把心理能量全部放在池大为的第二个人生阶段,也就是池大为进入卫生厅后艰难的适应中,抓住机会进入仕途快车道,乃至当上厅长。这让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平民仕宦梦想;而且小说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政治宣传品一样的主旋律作品显然提供不了这些。于是在有意无意中其它的两个人生阶段被忽视了,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审美宽度和理想主义气息的人物被单一化了。
读者津津乐道于作品主人公的仕途过程,除去读者的接受需求之外,与作者把主要的文墨放在第二阶段也有很大关系,全书523页,其中对池大为第二人生阶段的描写占到了423页,而且这一部分的确显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但这并不能掩盖小说的诗性光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放在一起尽管只有一百页的篇幅,却寄寓了作者全部的文化理想和人性关怀,它不是鲁迅放在《药》的最后放在夏瑜坟上的一束白花,仅仅是平添的一点亮色。这种文本内在的分裂助长了误读产生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分裂使作品有了多种解读可能性,从而聚变出独特的魅力;多重意蕴是经典作品的必要内核因子和作品得以产生经久魅力的素质。我们有必要回到作品,从小说的整体出发,结合“序篇”和池大为当上厅长之后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希求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结论。
二、《序篇》蕴含的审美寄托与“焚书”映照的理想回归
在研究者中,大多对小说的《序篇》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而整个小说的灵魂就是这块不足二十页的《序篇》,很多小说家重视小说的开头,因为开头就意味着为小说定下了基调,象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句话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气象万千,普鲁斯特前后五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才确定了这一句,这表明作者是在回忆中写作,在写作中回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个经典的开头风靡世界,曾经影响了一代的作家,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的作家也很重视开头,而且留下了经典范例,张爱玲的“《封锁》的第一句:“开电车的人开电车”;、阿城的《棋王》“车站的人是乱的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甚至王蒙的“那天的火锅吃的很不成功”。不论是普鲁斯特开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还是马尔克斯的开头构思了十五年,都说明他们十分重视这个切入小说的第一笔。回过来看看《沧浪之水》的开头:“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整个序篇都在写父亲及父亲的死带给自己的影响。和现在不同,以前的人在父母亲晚年都会找人给他们画像,意在去世后作为遗像,缅怀前辈。但这个肖像不是找人画的,在第三页有这样一段话:
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
这段文字明确的告诉我们,开头所说的张画像是父亲的自画像,而且是年轻的自画像,这就产生了一层悬疑,这样处理,究竟是作者悬挂在人物头顶冥冥中的征兆,还是池永昶对自己的命运结局有预感呢?
接下来是“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这个看似荒谬的句子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那就是池大为对于父亲的死感到不可思议,父亲的去世对池大为造成的空虚与空白使他“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所以有理由相信,小说中反复提到的“仰望星空”中的“星空”布满了父亲的影子。
这个开头笼罩着整个《序篇》,但《序篇》似乎与全书是游离的。也就是说去掉了这个序篇,仅就故事情节的整体性而言,对全书的阅读构不成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在那个炎热的上午,我走进了省卫生厅大院„„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插上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池大为的往事就可以了。那么显然序篇的作用不仅仅是小说情节上的一环,告诉读者池大为优越的学历背景(在当时),这样一个功能作者完全没有必要用将近一万五千字的篇幅去做铺垫,也不符合阎真惜墨如金的风格,作者显然有更深的寄寓在这部分文字中;而不仅仅是有意扔出的一块香蕉皮⑥。
“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几十本医学书,其中重点提到了一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二十八年了。我轻轻的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一共十二人。
这十二个人物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的精神品格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浩然正气敢于担当,而到最后是一张父亲的自画像,折射出池永昶宽广的精神世界与高洁的生命品格,他完全是把这十二个人物当成自己的标尺,既用来比照自己,又把自己放到和他们相同的高度上。这就和小说的主体部分池大为在官场的起降沉浮构成了鲜明对比,围绕在池大为周围的一大群知识分子勾心斗角丑态百出,其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商品经济的裹挟下都迷失了自我,马垂章、丁小槐包括我自己都在风潮的影响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形以自保,变形和被压扁也是一种适应和生存的手段,你不去变形,不同意被压扁,就只能选择被压碎,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和霸道的逻辑。失去反抗力量的本身说明知识分子脊梁的缺失,精神退位与人格阳痿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语。在这种大背景下,池永昶的坚守在高贵的同时也掩不住透心的悲凉。当这样一个人物出现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孤零零的,在和现行社会规则的交手中屡战屡败,象一枝压伤的芦苇。池永昶的死和王国维的跳湖一样,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甘情愿的殉葬,即使池永昶在文革中不被朱道夫恩将仇报、反咬一口,也一定会在以后的风暴中被拧得粉碎。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同时也薪火相传,把全部的希望与期待寄托在池大为身上。
从走进卫生厅的那天起,池大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就不断地受到冲击,简单纯真、孤高自许在侯门深似海的卫生厅里,像一个傻小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提出厅长用车太浪费,招致不动声色的马垂章的清除,他必须清除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后生,很快研究生的高学历优势化为乌有,最后竟然被调到了卫生厅的下属单位中医学会,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发生,池大为的政治生涯就结束了。在这过程中,池大为没有分房子,生了孩子后和岳母住在一间房子里,中间用一层木板作为隔墙;没有职务上的升迁,也就没有了一切,连捡丁小槐用剩下的东西都难,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池大为从父亲那里承袭了太多,一直在固守清高的知识分子立场,还笼罩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神性光辉之下。
所以薄薄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就构成了《沧浪之水》全书的精神轴心。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它:
我在坟前跪下,从皮包中抽出硬皮书夹,慢慢打开,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的放在泥土上。十年来,这本书我只看过两次,我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开它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掏出打火机,打燃,犹豫着,火光照着书的封面,也灼痛了我的手指。
可见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深。“焚书”是小说中的重要细节和场景造型,它说明我已经焚烧了这本有形的书籍,把这些包括父亲在内的人物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是所谓化有形为无形;同时也宣布了这些历史名人在当代的“死亡”。它既阐释池大为对现世的理解,也是他人生姿态的展现。这个场景成为池大为这个人物与其它小说人物的典型区别性特征之一。犹如黛玉葬花,惜时伤春,宝钗葬不得,王熙凤更葬不得。“焚书”是池大为给父亲上坟的一个片段,上坟象征着回归,因为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整体上是一个“离去---归来”的结构模式,序篇中“去北京之前我到了坟地,在父亲的墓前跪下了”,这是池大为离开三山坳去上学、工作的起点,而在小说的最后,“我”再次来的父亲的坟前,“上坟也需要勇气,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那是一个圣洁而不屈的灵魂,所以,“与父亲的灵魂对话,”“我心中忽然有一种怯意,”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灵魂,任何人都要接受来自内心的拷问,任何的龌龊猥亵都显得卑微。回到父亲坟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坟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小说在具有令人震撼的现实主义力量的同时,又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辉。
三、并非异化
这样看来,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一端,池大为秉承父亲的薪火衣钵,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于是矫枉过正的滑了另一端,阳奉阴违也好,明枪暗箭也好,总之在一路顺风顺水中取代马垂章成为了卫生厅的厅长,但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并不能逝去池大为内心的矛盾痛苦,因为他是池永昶的儿子,他不能成为将物质享受和占用当作人生最高目标的“猪人”,于是他往中间滑动,既能契入当下的社会和眼前的官场,又能因为自己站在厅长的位置上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利民举措,只要内心有一点起码的情怀,“我和别的官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一点平民意识,愿意从小人物的角度去想一想问题。”在两极之间滑动的过程也是池大为的人格调试过程,调试到最佳状态是在当上厅长后。
当上了厅长,就意味着池大为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然王国”,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去处理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这样或者必须那样,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当上厅长之后的池大为人物性格特征更为复杂,融合了池永昶和马垂章双重特征,只是池永昶的比重更大一些,做个不恰当的量化比例就是六比四,这多少影响了人物作为一个文学典型的魅力,也为一些人认为对最后一部分的诟病留下了口实;如果把这个比例反过来变成四比六,也就是马垂章的比例大一些,可能会更加合理。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人物性格转向的塑造还是成功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最后,让我再次用池大为的一句话作为他的人格代言,也作为我观点的辩护陈词:“毕竟我是苦出来的,毕竟我是池永昶的儿子,毕竟我还算个知识分子。”
注释:
①余三定:《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
②王永进:《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以〈沧浪之水〉的人物转变为视角》,《辽东学院学报》。
③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④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⑤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⑥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在这部谈话录中马尔克斯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评论家看到书中描写的人物加布列尔带着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这样一个情节,就认为发现了作品的重要关键。这位评论家声称,有了这个发现,这部作品中人物穷奢极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释,原来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学影响所致。其实,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块香蕉皮;后来,不少评论家果然都踩上了。
第四篇: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勿忘国耻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
7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战火硝烟的岁月年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这一代是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的残酷、那些悲痛欲绝无人诉的绝望和家破人亡时通天彻地无人回应的哭喊!
一切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我们都依赖于一份份历史资料和影像照片,通过这些也许我们不能切实体会到那场战争对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忘记战争带来的灾难!
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中国人那段屈辱却自强不息的历史!其中最叫我记忆深刻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南京,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屠杀—南京大屠杀!
历史课本上的叙述,让我知道在那里,那个今天风景秀丽人头攒动的城市,在仅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30万人被残忍坑杀,其余内容却不详尽。而且最叫人恨得咬牙的事情是日本政府不仅不承认那段历史,还不断在扭曲并美化他们的行为!然而这样却使得我就迸发出更加想要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原貌的冲动。
在抗战电影电视剧中有大量的镜头描述过这段历史,但我总觉得不够,所以找到这本美籍华人张纯如所著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想要借这位美籍华人的眼去了解这段也许描述得更公正的历史。
张纯如小姐是在1997年出版了这本书的,书本用英语记叙了侵华日军在南京期间屠城的罪行。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三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让欧美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那段被日本人不断抹杀丧失人性的真实历史。
放下书本,提起纸笔的我并不是想说侵华日军的行为是多么的残暴不仁,也不想评论当时的政府有多么无能懦弱。真正想写下的是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故屠杀了那么多人,竟毫无悔意。非但不正视历史、承认那段历史背景下所犯下的错误,反而却以此为荣。不但修建了供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多位首相甚至还每年参拜。他们的行为是在侮辱历史的意义,这种行为与同是战败国的德国截然不同!
德国人为希特勒的曾经的暴行进行了忏悔,并通过积极补救的行为告诉全世界人民,一个民族敢于去面对过去犯下罪责并改正,这依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
不论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有多少,基于他们不能尊重历史,不能认识错误的态度,我们就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因为忘记历史的人总有一天会重蹈覆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外科 楼烨芸)
第五篇:被遗忘的月亮
被遗忘的月亮
街边的梧桐斜斜地躺在车窗的阴霾里,夜色的漆蒙凃染其上,融着水水的月光,在我的心头丝丝荡漾
我无精打采地躺在车上,心里像卡了些什么,滋生出一种钝缓的疼痛。我微微抬起眼帘,一汪月潭陷入双眸,浅浅的,湿湿的。我小声地呢喃:爸爸,你现在好些了吗?
爸爸是在捉贼的时候受伤的。记得从前他也捉过好几个贼骨头,每一回都是单枪匹马,威风凛凛地揪回一个又一个。他总是这样,见不得一点罪恶。自从当上村支书后,他的责任感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通公路.修花坛.培养党员.解决矛盾大事小事,样样都放在心上。看着日渐消瘦的爸爸,我们都为他感到忧虑;但一见到他那执着的眼神,又只好作罢:谁叫咱摊上了这么个犟骨头呢?
那天,大约也是这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平和的云雾下蛰伏着几丝不安。那个可恶的贼偷了邻居家的电瓶车,没命地逃。爸爸和一位叔叔追得很紧,正义的呵斥和着有力的脚步声,搅碎了一潭月光。那穷途末路的贼许是因为惊慌,居然一头栽在了地上!而我那亲爱的爸爸啊,我那捉贼心切的爸爸,就那样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难道他不知道吗?!前面是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啊!月色哗哗地碎裂,空气中充斥着危险的气息。穷凶极恶的歹徒疯狂地挥舞起大刀!月下,人影晃动;世界,腥红一片
我不敢想象爸爸受伤的样子。一大片的殷红,深深刺痛着我的心。爸,你的手指一定特别疼吧?那种断裂的伤,该是怎样撕心裂肺?我多想立刻飞到你身边,好好看看你,亲自问问你的伤势啊!我多想紧紧握住你的手,用自己浅浅的体温温暖你,多想让自己替你承受伤痛啊!可这一切只能是想,我只能呆在这儿,什么也做不了!爸爸对不起!为了明早哪个重要的比赛,我甚至都不能去医院看你你,能原谅我么?
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落,滚烫滚烫,似两道深深的烙印。昨晚打电话回家时,爸爸的声音是那么干涩;而无知的我,却只顾眉飞色舞地叙说些琐事,完全没预料到这样的不幸!爸爸!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怕我分心?怕我难过?你知不知道,你这善意的隐瞒,让女儿有多么深重的自责!心里就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隐约地悬浮在流动的月光中。究竟,有多久没这样认真地想过爸爸了?心房里这份潮湿的爱,有多久没被翻晒了?
回答的只是一声叹息。爸爸,一直都在我身边。我的作文获奖了,他比我还高兴;我高烧一周不退,他,第一次偷偷落了泪而我,却始终是个自私的孩子,习惯了在宠溺里任性,习惯了一句句叮咛,习惯了他无私的爱。记得爸爸曾经调侃过这样一句:你写过不少作文,啥时候放下妈妈写写老爸啊?我当时只是敷衍地笑。总觉得爸爸的爱不够细腻,总觉得他在过去亏欠了我什么。殊不知,爸爸对于我,就是一座山。不动不移,永远的山。
现在,我终于在电脑上敲下了这么多写给我最亲爱的爸爸。很惭愧,如果不是这场灾祸,我不知还会遗忘多久。难道只有伤痛才能唤起一个女儿的爱与伤痛么?多么讽刺!泪水开始汹涌,模糊了天幕下的那轮明月。我突然明白,普天下的父亲,不都是一抹月光么?习惯是可怕的。它磨灭了我们的情感,教我们无耻地遗忘。或许,所有习惯于幸福的孩子,都应记得抬起头,望望
被遗忘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