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能被遗忘的美德(范文)
不能被遗忘的美德
中华民族有许多国粹,有许多被我们传承下来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被我们所遗忘,甚至丢弃,中华美德似乎渐渐远离我们了。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我们痛心疾首,当小悦悦被车辗过的时候,就没有人告诉他一声:“车来了,躲一下。”当小悦悦被车压过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肯过去把她拉到路边,在送到医院吗?令人失望的是,看着车辆从小悦悦身上压过的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把小悦悦抱到路边,送到医院去吗最后还是以为清洁工大妈把小悦悦抱到一边,可见当时社会的冷漠。
但是这只是少数的。中华美德还是有不少人所传承的,所亲身所做,以身作则的。
2008年那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牵动了中国亿万人的心,全国人民涌跃捐款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地赶往再去进行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很好的体现这里,白衣天使们也在这里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救人。
还有一种就是自古以来的一种美德--尊老爱幼,《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不定一。《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果。”《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他人。”如果知正作到爱自己的父母,那必然会一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
千百年来,寻多文化被历史磨灭,但是为中华美德很好的传承下来,可见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现代人所丢弃,我们不能让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在我们手里磨灭。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汇报:不能被遗忘的时刻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校学习期间,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我们走进首义广场,首先看到的便是孙中三的雕塑。他高高地肃立在红楼门前,仿佛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看见他的雕塑,我们的小组成员都开始激动起来。那不能被遗忘的时刻,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100年前,这个身材不高但是具有宏伟大志的人,率领着那些爱国人士,一起策划,然后发动起义。
我们仿佛看到了类似电影《十月围城》里面那个紧张又危险的时刻,1911年10月到了,革命的策划就快要完成了,孙中三不断地奔走着各个地方,广州,香港,武汉,然而社会各界对他以及他所策划的革命却虎视眈眈,在他还未到来之际,准备谋杀他的人已经在等待了。然而,正义永远是会战胜邪恶的,支持他的人远比谋害他的人多,孙中三安全地奔走于这些地方,最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策划,发动了辛亥革命。
今天,我们置身于这个具有革命气息的地方,感受着伟人们的神圣。我们拍照,然后开展小组活动。我们在首义广场找了一块地方,围成一圈然后席地而坐,大家开始逐一地讲述我们对辛亥革命的了解以及发生在其间的一些小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牛丽娟同学讲述的关于辛亥革命废除许多陋俗的规定,也许在我们现在听来,似乎觉得当时颁布的那些法令和条例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但是听了牛丽娟同学的讲述,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没有孙中山,我们社会将有多少陋俗啊,多少人会受到封建思想的摧残啊!就拿裹脚这一陋俗来讲,古代的封建士大夫们,为了凸显自己的伟岸,凸显自己的男子本色,就对女子的外在提出了要求,要求女子都要体态婀娜,三寸金莲,这样才能让这些封建伪道士们得到自信。
而女子呢,因为要裹脚,这一辈子都活在一种疼痛中,从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双脚用布抱起来,保持成一种曲状,然后脚就在这种扭曲中变烂,渐渐地成型,成型以后趾甲就嵌到肉里去了,并且一辈子嵌在肉里面不断地生长,这些裹脚的女人就疼痛了一辈子。留学归来的孙中山发现了这一陋习,也是在他的改革下,终于使得这一陋习得到了废除,从此女人放开了脚,得到了解放。
辛亥革命的影响无处,直到现在民族,民权,民生这样的词语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我们也都耳熟能详。红楼门前我们看到两面大旗还在招展着,丝毫不减当年首义的风采,众多参观的人来来往往。是的,这样时刻是不能被忘记的,它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铭记这样的时刻,时刻告诉自己要学习伟人们的首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冲在第一,一心为人民干实事!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不能遗忘的记忆
1013班7号汪红华
不能遗忘的记忆
——读《伤痕》有感
有些错一旦造成,就没有回转的余地。正如你给人一巴掌,事后虽然道歉了,但在心里还是会有一个疙瘩。而历史不能抹灭的是一个人的记忆,再怎么扭曲,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对国家,对党的热爱。
除夕夜——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离家出走的王晓华,却在不停前进的火车上,陷入深深的回忆。当宁静的车厢忽然传来小孩子的呓语而又恢复安静时,她开始觉得列车“铿嚓铿嚓”的响声仿佛是母亲嘴里哼着的催眠曲,列车就是母亲手下的摇篮。只因为远离了家人,对“妈妈’这个词也觉得陌生,但又重燃起对生活的热切期盼。
九年前,十六岁的王晓华身为“红卫兵”,但因为有个“叛徒妈妈”而被撤了,也受到歧视和冷遇,因而怀着极度矛盾的心情,没有毕业就报名上山下乡,只为与家里脱离关系。因此,认识了一个名叫苏小林的男同学,和同学一起扎根在辽宁省临近渤海湾的一个农村里。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妈妈的叛徒问题,她申请入团而公社团委却没有批准,直到第四年春天才勉强入团。在异乡的节日里无异是最痛苦的日子,但有小林陪伴总算是少了一分孤单。
但有一个下午,她去小苏的宿舍,看到他的日记,才知道因为与自己走得近,而害的小苏的工作不能外调,因而渐渐地与小苏远离。直到八年后收到母亲的来信,因为改了地址,才纳罕地拆开,才读了信。然后在那天晚上梦见妈妈了,正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心里还是惦记着妈妈是叛徒那件事,想要回家的心又犹豫不决了。直到除夕前两夜,再次收到妈妈单位的一封公函,才匆忙收拾回家去。
等到回家时,才发现早已是物是人非了,妈妈也于当天早上去世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最后的那段时日里,有小苏的陪伴。
在文化大革命时,许多忠心耿耿的革命家被判断成为叛徒,对其家人也是百般不公平的对待,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耻辱。作为时代的牺牲品,谁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夹缝中寻求光明,等到平昭的那天。
因为有阻力才会有动力,只有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化悲愤为力量,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而那些永不抹灭的记忆,则会时时鞭笞着自己,不能走上与历史相同的错路,才能找到正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有些伤痕不只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生路上的导航,指引我们去寻求真正的适合我们走的道路。
第四篇:被遗忘的季节
被遗忘的季节
恰似仙女遗落人间的胭脂粉,满地堆积的落叶不断的盘旋,抓住一片,轻
轻一舔,残叶附有的胭脂味是否如初,是否拾起了那早已遗忘的季节,回味依旧?
——题记
彩蝶飞了,踏着祥云,伴着和风,轻轻的走了。不经意,美好的季节飘走,想念的季节零落。遗忘的季节,俯身、拾起、永存这残余的记忆。
秋风萧瑟,枯叶飞舞,微凉的风不住的刮着。曾有的记忆似乎已如枯叶般的早早凋零。无奈,唯有踏着他们仅存的微浅痕迹,才能重新追寻那遗失的美好。遗忘的季节里,装载着青春的点滴,酸甜苦辣、喜乐泪忧一切都已成为永恒的曾经。
遗忘了那季节,丢失了记忆。于是我开始重新寻觅,企图修建记忆的堡垒。
寻觅点点滴滴,寻觅丝丝缕缕,开始重新编织记忆的彩绸。层层缠绵,紧
紧裹住,束缚着手脚,我无法动弹。终究遗忘太久了,断断续续的线我已无力再将其重新规整。于是,我慌了,当遗忘了过去时,当脑袋里总有一片空白时,仿若丢了刺得刺猬,只能无助的四处窜逃。
被遗忘的季节里,轻轻拾起地上的落叶,对着有阳光的地方照射,透过树
叶,你是否看到了过去的什么?树叶如故的四处飘飞,不停的向上盘旋着。离开了根,家归何方呢?只能飞呀飞!何时,累了,再落地,于是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如此的往往复复,永不休。但遗忘的记忆是否也如这落叶般虽离开了根,但也能找到另一个栖息地。每一个和风拂面的季节;每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每一个落叶纷飞的季节;每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装载着过去的印痕。然而,一切都已随时间之风飘散到了不知名的远方。庆幸的是,风拂过后,我依旧能闻到过去的芳香,那是他仅存的气息。毕竟太久了,气息那般微弱!
遗忘了那季节,沿着微微的气息,重新寻觅,企图将“ 遗失”拾起。
遗失了太多的美好,人生的拼图已不再完整。少了一块,完美将瞬间被击
碎。这是一件多么凄凉且残忍的事。也许企图重建记忆、寻找过去是一件贪婪的事。但,我仍旧诚心的对着星星说愿望,一闪一闪的星星啊!你的眨眼我是否可理解为一个永恒的允诺?
被遗忘的季节,伴着遗忘的记忆。尽管贪心的我企图拾起,企图扒开丛生的灌木寻觅,但完美终究不是人生的形容词,终究要缺一份美好,多一份空白,无奈!只能慢慢回味残留的丝丝缕缕。
高二(3)班
徐盼2010-4-25
第五篇:被遗忘的诗性
被遗忘的诗性
——论《沧浪之水》的误读成因
刘 朝 勋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70003)
《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6期
摘要: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关键词:阎真;《沧浪之水》;读者批评;误读
《沧浪之水》出版后,好评如潮,普通读者和批评家都对它给予了极高评价。普通读者(也就是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把它视为人生圣经,推崇备至。文学评论家白烨则称它为“当下现实题材难得之力作”,还有评论认为“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真切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而且非常生动地写出了知识分子在逐渐放弃操守时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作品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①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②这些观点有其自身的道理,但肢解了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文本的存在价值,难说不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产生误读有读者接受过程中的畸变和文本自身的分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读者接受的歧变与单一审美向度
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只依据与自己阅读期待契合的文本部分片面肢解作品,从而产生误读,尽管正向的误读会丰富作品的审美价值,但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却只有一种口径统一的解读,而且是误读,也委实是一种遗憾。批评家则依据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用惯性的思维模式从作品主人公一段经历中武断的得出结论:作品的主题是体制对人的同化以及人在体制中被异化。也就是文本的本意与读者的实际接受产生了抵牾。
从接受的角度来讲,它的部分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每一作者都依赖于他的接受者的环境、见解和意识形态;文学的成功所要求的是这样的书,③”“它表现了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它为该群体描绘了群体自己的肖像。④”“根据作品的意图与社会群体的期待的吻合程度来确定文学成就的客观主义作法总是把文学研究引入两难困境。⑤”所以强调作品符合特定时代阅读心理的文本意义和文学价值,而忽视作品作为整体的艺术价值,把一个丰富的、矛盾的、具有跨越时空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弱化为被官场吞噬了价值取向并被同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虽满足了当前的读者阅读心理,却未必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沧浪之水》以池大为的人生动向为主线,所以我们把池大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大学和研究生生活的学生阶段(包括埋葬父亲),进入卫生厅之后到当上厅长之间的仕途爬升阶段,成为厅长之后的人格回归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分配和权力持有经常形成同一的关系,但这个操作过程在普通人眼中很神秘,实际生活中很无奈;人们渴望了解每天发生在身边却又琢磨不透的那些潜规则,同时也出于一种规避风险保护自我的需要,乃至从中获益。《沧浪之水》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心理期待,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把心理能量全部放在池大为的第二个人生阶段,也就是池大为进入卫生厅后艰难的适应中,抓住机会进入仕途快车道,乃至当上厅长。这让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平民仕宦梦想;而且小说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政治宣传品一样的主旋律作品显然提供不了这些。于是在有意无意中其它的两个人生阶段被忽视了,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审美宽度和理想主义气息的人物被单一化了。
读者津津乐道于作品主人公的仕途过程,除去读者的接受需求之外,与作者把主要的文墨放在第二阶段也有很大关系,全书523页,其中对池大为第二人生阶段的描写占到了423页,而且这一部分的确显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力量。但这并不能掩盖小说的诗性光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放在一起尽管只有一百页的篇幅,却寄寓了作者全部的文化理想和人性关怀,它不是鲁迅放在《药》的最后放在夏瑜坟上的一束白花,仅仅是平添的一点亮色。这种文本内在的分裂助长了误读产生的可能性,但也正是这种分裂使作品有了多种解读可能性,从而聚变出独特的魅力;多重意蕴是经典作品的必要内核因子和作品得以产生经久魅力的素质。我们有必要回到作品,从小说的整体出发,结合“序篇”和池大为当上厅长之后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希求得到一个更为全面的结论。
二、《序篇》蕴含的审美寄托与“焚书”映照的理想回归
在研究者中,大多对小说的《序篇》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而整个小说的灵魂就是这块不足二十页的《序篇》,很多小说家重视小说的开头,因为开头就意味着为小说定下了基调,象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句话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则气象万千,普鲁斯特前后五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才确定了这一句,这表明作者是在回忆中写作,在写作中回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个经典的开头风靡世界,曾经影响了一代的作家,开创了一个时代。中国的作家也很重视开头,而且留下了经典范例,张爱玲的“《封锁》的第一句:“开电车的人开电车”;、阿城的《棋王》“车站的人是乱的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甚至王蒙的“那天的火锅吃的很不成功”。不论是普鲁斯特开头尝试了十六种写法,还是马尔克斯的开头构思了十五年,都说明他们十分重视这个切入小说的第一笔。回过来看看《沧浪之水》的开头:“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整个序篇都在写父亲及父亲的死带给自己的影响。和现在不同,以前的人在父母亲晚年都会找人给他们画像,意在去世后作为遗像,缅怀前辈。但这个肖像不是找人画的,在第三页有这样一段话:
我准备把书合上的时候,发现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纸,抽出来是一个年轻的现代人的肖像,眉头微蹙,目光平和,嘴唇紧闭。有一行签名,已经很模糊了,我仔细辨认才看出来: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
这段文字明确的告诉我们,开头所说的张画像是父亲的自画像,而且是年轻的自画像,这就产生了一层悬疑,这样处理,究竟是作者悬挂在人物头顶冥冥中的征兆,还是池永昶对自己的命运结局有预感呢?
接下来是“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这个看似荒谬的句子表现了一种艺术上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那就是池大为对于父亲的死感到不可思议,父亲的去世对池大为造成的空虚与空白使他“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所以有理由相信,小说中反复提到的“仰望星空”中的“星空”布满了父亲的影子。
这个开头笼罩着整个《序篇》,但《序篇》似乎与全书是游离的。也就是说去掉了这个序篇,仅就故事情节的整体性而言,对全书的阅读构不成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在那个炎热的上午,我走进了省卫生厅大院„„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插上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池大为的往事就可以了。那么显然序篇的作用不仅仅是小说情节上的一环,告诉读者池大为优越的学历背景(在当时),这样一个功能作者完全没有必要用将近一万五千字的篇幅去做铺垫,也不符合阎真惜墨如金的风格,作者显然有更深的寄寓在这部分文字中;而不仅仅是有意扔出的一块香蕉皮⑥。
“父亲”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几十本医学书,其中重点提到了一本很薄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
书的封面已经变成褐黄,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算算已经二十八年了。我轻轻的把书翻开,第一页是孔子像,左下角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铅笔字,是父亲的笔迹。翻过来是一段介绍孔子生平的短文。然后是孟子像,八个字是“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一共十二人。
这十二个人物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的精神品格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浩然正气敢于担当,而到最后是一张父亲的自画像,折射出池永昶宽广的精神世界与高洁的生命品格,他完全是把这十二个人物当成自己的标尺,既用来比照自己,又把自己放到和他们相同的高度上。这就和小说的主体部分池大为在官场的起降沉浮构成了鲜明对比,围绕在池大为周围的一大群知识分子勾心斗角丑态百出,其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商品经济的裹挟下都迷失了自我,马垂章、丁小槐包括我自己都在风潮的影响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形以自保,变形和被压扁也是一种适应和生存的手段,你不去变形,不同意被压扁,就只能选择被压碎,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和霸道的逻辑。失去反抗力量的本身说明知识分子脊梁的缺失,精神退位与人格阳痿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语。在这种大背景下,池永昶的坚守在高贵的同时也掩不住透心的悲凉。当这样一个人物出现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孤零零的,在和现行社会规则的交手中屡战屡败,象一枝压伤的芦苇。池永昶的死和王国维的跳湖一样,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甘情愿的殉葬,即使池永昶在文革中不被朱道夫恩将仇报、反咬一口,也一定会在以后的风暴中被拧得粉碎。在死前的最后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同时也薪火相传,把全部的希望与期待寄托在池大为身上。
从走进卫生厅的那天起,池大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就不断地受到冲击,简单纯真、孤高自许在侯门深似海的卫生厅里,像一个傻小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提出厅长用车太浪费,招致不动声色的马垂章的清除,他必须清除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后生,很快研究生的高学历优势化为乌有,最后竟然被调到了卫生厅的下属单位中医学会,如果没有特殊事情的发生,池大为的政治生涯就结束了。在这过程中,池大为没有分房子,生了孩子后和岳母住在一间房子里,中间用一层木板作为隔墙;没有职务上的升迁,也就没有了一切,连捡丁小槐用剩下的东西都难,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池大为从父亲那里承袭了太多,一直在固守清高的知识分子立场,还笼罩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的神性光辉之下。
所以薄薄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就构成了《沧浪之水》全书的精神轴心。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它:
我在坟前跪下,从皮包中抽出硬皮书夹,慢慢打开,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的放在泥土上。十年来,这本书我只看过两次,我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打开它去审视自己的灵魂。我掏出打火机,打燃,犹豫着,火光照着书的封面,也灼痛了我的手指。
可见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深。“焚书”是小说中的重要细节和场景造型,它说明我已经焚烧了这本有形的书籍,把这些包括父亲在内的人物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是所谓化有形为无形;同时也宣布了这些历史名人在当代的“死亡”。它既阐释池大为对现世的理解,也是他人生姿态的展现。这个场景成为池大为这个人物与其它小说人物的典型区别性特征之一。犹如黛玉葬花,惜时伤春,宝钗葬不得,王熙凤更葬不得。“焚书”是池大为给父亲上坟的一个片段,上坟象征着回归,因为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整体上是一个“离去---归来”的结构模式,序篇中“去北京之前我到了坟地,在父亲的墓前跪下了”,这是池大为离开三山坳去上学、工作的起点,而在小说的最后,“我”再次来的父亲的坟前,“上坟也需要勇气,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那是一个圣洁而不屈的灵魂,所以,“与父亲的灵魂对话,”“我心中忽然有一种怯意,”因为面对这样一个灵魂,任何人都要接受来自内心的拷问,任何的龌龊猥亵都显得卑微。回到父亲坟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回归;坟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小说在具有令人震撼的现实主义力量的同时,又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辉。
三、并非异化
这样看来,池大为并不是一个人格失落的被异化的人物形象,相反,是一个既能仰望天空执着理想,又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格类型,这是一种具有弹性张力的人格类型,池永昶似的纯洁理想和马垂章治下的冰冷社会现实是天平上的两极,一端是水至清则无鱼;一端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一端,池大为秉承父亲的薪火衣钵,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于是矫枉过正的滑了另一端,阳奉阴违也好,明枪暗箭也好,总之在一路顺风顺水中取代马垂章成为了卫生厅的厅长,但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并不能逝去池大为内心的矛盾痛苦,因为他是池永昶的儿子,他不能成为将物质享受和占用当作人生最高目标的“猪人”,于是他往中间滑动,既能契入当下的社会和眼前的官场,又能因为自己站在厅长的位置上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利民举措,只要内心有一点起码的情怀,“我和别的官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一点平民意识,愿意从小人物的角度去想一想问题。”在两极之间滑动的过程也是池大为的人格调试过程,调试到最佳状态是在当上厅长后。
当上了厅长,就意味着池大为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然王国”,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思路去处理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这样或者必须那样,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当上厅长之后的池大为人物性格特征更为复杂,融合了池永昶和马垂章双重特征,只是池永昶的比重更大一些,做个不恰当的量化比例就是六比四,这多少影响了人物作为一个文学典型的魅力,也为一些人认为对最后一部分的诟病留下了口实;如果把这个比例反过来变成四比六,也就是马垂章的比例大一些,可能会更加合理。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人物性格转向的塑造还是成功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最后,让我再次用池大为的一句话作为他的人格代言,也作为我观点的辩护陈词:“毕竟我是苦出来的,毕竟我是池永昶的儿子,毕竟我还算个知识分子。”
注释:
①余三定:《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
②王永进:《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异化,以〈沧浪之水〉的人物转变为视角》,《辽东学院学报》。
③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④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⑤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⑥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在这部谈话录中马尔克斯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评论家看到书中描写的人物加布列尔带着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这样一个情节,就认为发现了作品的重要关键。这位评论家声称,有了这个发现,这部作品中人物穷奢极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释,原来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学影响所致。其实,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块香蕉皮;后来,不少评论家果然都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