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工资就业的多维审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零工资就业的多维审视
作者:王晓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年第02期
严格地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并非是一种就业模式,而仅仅是一种谋职的方式。虽然零工资就业的只是极少数大学生,是“极个别现象”,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弊端和危害,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予以认真审视。
从法律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属于一种违法行为。“零工资就业”践踏了劳动力社会价值,属于用人单位不守道德、不守法则的行为。少数大学生之所以选择零工资就业,就是因为自己中意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太高,为求“进门”不得已采取的另类手段。用人单位录用这样的毕业生,毫无疑问是以用人权力挤榨掉了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这是对被用者的不公。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保障就业者的获酬权利,并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试用期双方也应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且报酬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劳动保障部门明确指出:“零工资就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做法,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方式选用或接受劳动者从事无报酬工作。因此,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其行为是违法的,所签的是无效合同,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
从市场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求职者在廉价推销甚至无价贱卖自己的同时,给其他大学生求职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非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单位自然会利用这个“供过于求”的机会,借机人为地不断提高招聘条件和录用门槛,以此招聘和录用更多的零工资就业大学毕业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零工资就业的做法类似于商业上的恶性竞争,是不正当的,给其他求职者增加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突破正常就业的底线,严重干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从经济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额外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一般要投入十几甚至几十万元,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投资得不到回报,不符合市场规律。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其家庭的负担。不仅如此,还将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从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第二篇:零工资就业
一. 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
“零工资就业” 只是一种求职方式,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并没有签订合同,并且自动放弃所有的报酬,因此,这种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这样一来,零工资就业的求职者一旦在就业期间遇到纠纷或者遭遇意外伤害,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且“零工资就业”具有双向的风险,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有关部门既要不断探索,针对劳动者的流动性制定出有利于积累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要对那些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惩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不再“主动牺牲保障”。
二.加强对用人单位领工资就业情况的惩罚力度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本条的规定,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义务,包括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不支付劳动报酬时的法律责任,既包括行政责任也包括民事责任。对那些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惩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不再“主动牺牲保障。
三.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新的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零工资”就业问题,更应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对就业人员来说,要想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实习或者兼职,积累一些实际经验!
四.完善就业立法,加强执法深度。
“零工资就业”显然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求职者寻找发挥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既然这种社会现象能够产生,就有其出现的原因和必然性。因此完善就业立法,提供执法上的基础,加强执法深度从宏观层面上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篇:电视调查类节目的多维审视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多维审视
在社会变革中,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层出不穷的问题,人们需要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问题的前因后果、现象的根源本质,电视新闻类节目正是契合人们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报道特点在于:第一,调查目标明确,致力于揭示对公众有重要意义的事实的真相;第二,调查行动由媒体与记者独立完成;第三,调查难度在于对方着力掩盖真相。在调查类节目中,调查性报道更强调事实真相的揭秘性、真相调查的原创性。《新闻调查》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调查性报道为目的,迄今最成熟的调查性报道节目,本文也以此节目为主要例子阐述作者对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多维审视。
一、调查性报道的功能
调查性报道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一个调查性报道引起一个行业的震动,影响到政府的行为,政策法规的出台,甚至对国家历史产生影响的例子并不少见。“水门事件”的报道,直接导致美国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总统辞职,四十多位在任政府官员受到控告,多名政府官员承认有罪或被判有罪;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对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的报道,给一家企业到来了几近灭顶之灾,却在全国范围内激醒了企业的诚信意识;2003年4月《南方都市报》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被誉为当年引发最大社会共鸣的报道之一,这一报道促使国务院废止收容遣送制度。
调查性报道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有力保证。一个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主要取决于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人物出现后,是否有记者的调查行为,记者能否依靠自己的采访调查获得更多的背景和细节、发现更多的事实和展示事实的角度。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一个媒体的品牌形象。调查性报道是栏目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其采访调查的压力、获取事实的艰难,往往是对一个记者职业能力的最大挑战;同时,还要有成熟稳定的制度、方法,以保障报道的成功制作播出,保护记者的安全、利益不受侵害。这种高标准抬高了调查性报道的涉入门槛,也成为栏目的独特竞争资源。
二、调查性报道的题材选择
一则调查性报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前期的选题策划。调查性报道在选题上遵循的衡量标准有:重大性、公共性、独家性和故事性。
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如灾难性报道,对社会有极大危害、反常并带有悬念的题材,对政府部门或者官员滥用公共权力的报道,对企业和政府管关系以及投资环境的报道等。例如《新闻调查》最近播出的《日本大地震》,让公众更多地认识了解灾难,《新闻调查·揭秘“东突”恐怖势力》使观众了解了“东突”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其进行的恐怖活动,《透视运城灌溉工程》揭开了虚假渗灌工程的真面目。公共性要求选题与公共利益相关、贴近公众生
活,如三农问题、城市生存状况问题、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等。《新闻调查·村官的价格》揭示了有人愿意花近两百万元去竞选村委会主任一职背后的推动因素。独家性强调通过记者独立调查揭示出事实的真相。《新闻调查·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中,记者在有人企图隐瞒实情的情况下,在现场独立采集证据,对证人行走路线进行验证,对跳楼现场进行独立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断。
三、电视新闻调查节目中的记者
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观众们都会十分关注,但无法直接进入对事件的调查。这时候记者就是有着强烈解开谜团欲望的观众们的得力代表,他们代表观众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甚至冒着各种危险进入事实本身,逐步揭开真相。记者们的调查进程或对事件的理性分析往往成为调查性报道的叙事主线。优秀的调查记者总会很好的把握住观众们的心,他们在有逻辑、有步骤地进行调查的同时,会不停地代表观众提问题,不停地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观众面前。这让观众们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有一种亲自参与的特权式体验,被牢牢地吸引在电视机前。而调查记者又比观众们有着更强的质疑精神,他们运用对采访对象的质疑,既可以提高证据的准确性,又激发了采访对象的回答兴趣,让观众们获得更多的事实真相。
在《新闻调查·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中,记者对事件目击者的派出所民警的提问让人印象深刻;“当时你们三个人的位置是怎么排列的······他是先跳到窗台上然后再跳下去,还是直接就跃出去了······刘骏跳到窗台后手有没有抓住窗户······他跳下去的时候你距离刘骏有多远······”,在他步步深入的提问中,最后不同当事人说出了互相矛盾的说法,不用等媒体下结论,观众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在对一些既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对社会问题敏感的洞察力、对相关问题的广泛了解往往让人钦佩,也引导者观众们对问题的思考。他们在细心、耐心的调查中,社会问题的原因所在逐渐被发现;他们的善解人意、亲和力、对采访对象的理解和尊重得到了采访对象的信任,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让观众们真正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处境。
在《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与小学生的有效沟通让孩子们说出了心中想法,表达出他们一直以来对大人们的不信任。在《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中,柴静又让同性恋者说出了心中对社会的强烈呼声,再加上对专家的采访,让我们对同性恋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同性恋者的处境给予更多的理解。
调查记者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无谓、智慧、坚毅、坚守自己职责的精神让调查性报道在受众心中树立起权威,发挥了它对社会应有的作用。
向辛勤工作的调查记者们致敬!
参考书目
【1】叶子,李艳.电视新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7
第四篇:健全零就业
关于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
摘要: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不太景气,出现零就业的一些情况,因此我们国家
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健全就业状况,帮助就业缓和民生矛盾。
关键字: 就业、扶助、政策措施、民生矛盾、贯彻国家政策
根据淮再就《关于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推动就业再就业救助工程的深入实施,切实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难问题,今年以来,淮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展了以“关注民生,情系零就业家庭,我们真诚相助”为主题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营造了一种全社会都来关心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良好氛围。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摸底,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档案
为了摸清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深入到居民家中,逐一调查核实,对“零就业”家庭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就业能力、择业意向进行登记造册,共认定“零就业”家庭36户。按“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实名制档案,为有针对性地做好“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将“零就业”家庭成员全部纳入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范围
针对零就业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全部办理并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使其享受到免费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为零就业家庭中有创业愿望的推荐小额贷款2笔,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发放《劳动合同法》、《再就业促进法》等宣传资料3258份,得到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好评。
三、开展对零就业家庭“一帮一”就业援助活动
积极开展“零就业”家庭结成“一帮一”对子,定向帮扶活动,从政策、技术、岗位、信息等方面,真情帮助“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主动帮助落实工作岗位、政策咨询、信息反馈,要求做到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挨家挨户对“零就业”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及时送去岗位、信息、技术等服务,春节期间慰问特困零就业家庭8户,接对帮扶32人,积极引导和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四、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因人、因地而异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对号入座,并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一人一策”、“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服务,帮助零就业家庭早日实现再就业。淮河路社区下岗职工尹良多原是粮食二库职工,下岗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候社区及时为他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吸纳他加入了社区治安巡逻队,叶春芝和丈夫尹家斌双双下岗,突然之间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这时候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鼓
励她参加职业技术免费培训,现在她在一药厂当仓库保管员和丈夫都已经实现了再就业,东城社区零就业家庭陈勇原是淮南肉厂职工,妻子无业,孩子上学,下岗后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得知情况后,积极鼓励他战胜困难,推荐他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学习了面点技术,现在他和妻子做起早点生意,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截止到2010年底淮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30余名“零就业”家庭提供了免费再就业培训,社区治安巡逻队公益性岗位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10人上岗,35人实现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五、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实现就业。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机构,为“零就业”家庭人员量身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对492名自愿外出务工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实行了全免费技能培训,内容涉及建筑、水电、家政、保卫等方面,同时为他们开设了基本权益保护、职业安全保护、法律常识、签订劳动合同、城市生活、就业工资指导价等务工常识的引导性授课,发放了宣传资料1552份,受到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好评。仪陇县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全县的师资、设备、场地等优势,组织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创业裁剪学校开设了缝纫、电车、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了“短、平、快”的培训服务,为“零就业”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就业创业条件。
六、情系“零就业”家庭开展“零距离”服务。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千方百计开发后勤保障、夜间巡逻、环卫清扫等岗位,因人、因地而异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对号入座,并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一人一策”、“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加快了再就业服务窗口建设。市就业局规定副科长以上干部,每人至少走访5户“零就业”家庭,开展一次“零距离”服务。同时,提出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贴心口号,在全局开展了为“零就业”家庭献爱心的捐款助困行动,集资1500余元全部用于帮扶“零就业”家庭成员。
2007年淮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虽然在“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部分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对接性不强,致使不少“零就业”家庭成员不能适应,即使已得到安置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由于工作环境、工资水平等原因自动放弃的较多,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再加上部分“零就业”家庭成员要求过高,过分挑剔,主动就业意识不强,也给解决“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2010年我们仍将以消除“零就业”家庭作为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并落实好各项补贴,保证“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稳定,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
总之,解决就业是一项长期和持续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就业状况,失业者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来为就业积累资本,要知道一味的靠国家就业是不现实的,我们更多的要靠我们自己来实现就业,这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我们要有信心和平和态度,要相信现在的失业是暂时的,现在的失业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好的就业。
第五篇:冷眼审视 大专生就业难
冷眼审视 大专生就业难
近两年来,大学专科生毕业后一两年仍找不到工作的是随处可见,包括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专科生也不那么受欢迎。难道真是人们所说的那样:现在我国的大专毕业生太多了吗?社会上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了吗?显然不是的。在此,我们不妨把我国的大中专学生情况与外国作一对比:
从大专生招生人数及其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我国大专生明显比别的国家少。据有关材料显示:在招生方面,韩国不仅对职高实行无偿教育,还动员引导中学生报考大学专科,在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的需要调控下,他们将本科生与大专生的比例由60:40调整为58:42,增加招收大专生,而减少招收本科生。加拿大高中毕业生也由28.1%升入大专性质的社区学院,23.4%升入大学本科。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人数也逐步增加。然而这些国家的大专生就业难度并没有因为其在学生中所占比例扩大而增加,相反,还远比本科情况好得多。如韩国,1989年大专生就业率达到79.4%,并且随后在不断增加,比本科生的就业率32%高出一倍多,加拿大一部分本科生因为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不得不再到大专性质的社区学员中去重新学习,日本的大专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而我国,专科生与本科生比例远远小于这些国家,以去年为例,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为43.8万人,专科生为51.5万人,几乎对等,但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生相提并论,相反“毕业就失业”的大专生随处可见。
难道是我们国家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别的国家少吗?也不尽然。我们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条件比别的国家还落后不少,不少生产不能机器作业,还得靠工人手工劳作;同时我国幅员辽阔,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的用武之地显然不比其他国家少,再加之我国由于十年“文革”导致许许多多的人丧失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的机会,不具备有操作机械的能力,由此看来,目前我国的生产第一线还急需大批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掌握一定技术的专科层次人才。然而事实上大专生就业近年来一直低迷不振。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一是大专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一些专科毕业生自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应该到大城市、到机关,应该坐办公室。如果大学毕业后再到基层去干体力活、技术活、脏活,就会觉得脸面无光,大学白读了。于是,拼命通过各种
途径去挤那为数不多的城市指标,甚至宁可待业也不愿下到农村、厂矿基层,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二是用人单位在用人上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攀高”,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吸纳人才,而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这样以来,专科毕业生难免遭冷落。
三是专科生的培养不尽如人意。大学专科应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如今不少专科学校(包括本科院校的大专班)在培养模式上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专科毕业生即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加之有些专科是从中专升格上来的,有些热门专业更是匆匆上马,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难以得到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欠佳,这也是专科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让他们不敢到基层去。不说别的,就是户籍、编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束缚就让人无可奈何,大专毕业生在决定之前往往要考虑,基层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去了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出人头地?还有没有回到大城市的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就业怎么办?等等,因为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一旦户口落到基层,以后要改动无疑难于上青天,所以这些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如不改变,大专生下基层的道路仍难于真正打通。
面对这些矛盾怎么处理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大专生就业指导,引导他们人情趋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到基层去。其次,要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大专生献身基层事业提供广阔的天地。其三,学校要大力提高专科教育的质量,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赢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其四,要改革有关制度,不要让那些不利于人才流动、制约经济发展的陈腐制度约束了大专生的手脚,应该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