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新居民事务站工作职责
企业新居民事务站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的政策和规定,从本企业实际出发,组织开展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
二、调查掌握本企业新居民的基本情况,负责本企业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信息的采集、汇总、统计、上报及下达。
三、做好对新居民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化解本企业新居民矛盾纠纷,做好新居民维权、政策享受、困难帮扶等服务工作,依法保障新居民的合法权益。
五、配合街道新居民事务所抓好本企业的新居民教育、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六、建立健全与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有关的台帐资料。
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新居民事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0年xx镇新居民事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新居民事务局的关心支持下,全镇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坚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创新机制、关注民生、健全网络,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优化对新居民的服务与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一)组织架构逐步完善。一是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xx镇新居民事务所于去年7月14日挂牌成立。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专门机关统一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工作体制,依托现有的镇综治中心,全镇30个行政村(社区)设立了新居民事务站,一些规模企业也相继成立了新居民事务室,经过深入调研,出台了《关于村(社区)、企业建立新居民事务站(室)的指导意见》,全镇各村(社区)及新居民人数达500人以上或在企业集中居住的新居民人数达50人以上的企业,依托现有的村(社区)、企业综治室或警务室建立了新居民事务站(室),镇、村(社区)、企业新居民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已初步形成。二是加强村(社区)新居民事务站(室)领导班子建设。站长由村(社区)主要领导
兼任,副站长由村(社区)治保调解主任或计生服务员兼任,全镇27个新居民事务站各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其中后山村协管员达到4名。
(二)制度建设有效推进。一是出台系列文件,提供机制保障。经过深入调研,多方征询意见,相继出台了《2010年xx镇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计划》、《xx镇新居民信息登记工作稽查考核办法》、《xx镇新居民服务工作镇考核办法》、《关于成立xx镇新居民稽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二是加强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等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镇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并会同公安部门就居住证发放组织督查;会同市计生局开展流动人口孕育管理指导工作;配合镇大人开展《xx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列》实施一周年调研工作。通过部门协作,加强了部门间联系沟通,真正做到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三)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专项行动展开良好。按照新居民事务局的统一安排在3月到5月开展了为期一百天的专项整治行动,在此次行动中排出逃犯两名,新登记新居民1000多人,有效的维护的辖区的和谐稳定。二是信息采集工作良性发展。根据居住证制度改革的要求,新居民信息采集登记的内容从原有的公安信息过渡到含劳动、计生、卫生、组织等综合信息,组织新居民信息员、稽查员参加市局组织的培训,召开新
居民专管员专题会议,组织信息登记、信息摸排等专项培训。全镇新居民信息采集内容不断完善,采集方式不断规范。三是居住证发放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加大居住证发放力度,使居住证制度改革深入人心,通过深入基层,面对面宣传,对一些符合发证条件的新居民,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上门登记和发证,有效提高了发证工作的效能。
(四)、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我们以居住证制度改革及提升新居民精神文明素质为重点,拓展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新居民分类进行适宜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和社会效应。一是广泛开展居住证制度知识宣传。先后印刷分发《新居民居住证申领宣传手册》1万本、《新居民居住证介绍及相关待遇》宣传图版8套,举办各类居住证申领咨询、讲座等专题活动。三是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在企业、新居民集中的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活动。四是及时市新居民事务信息网沟通。通过市信息网将我镇出台的新居民政策、法规、服务内容、工作动态上网,便于市新居民事务局及时掌握我镇的新居民情况
(五)服务管理不断优化。一是优化新居民就业服务。与镇劳动保障所一起为新居民就业搭建平台,发放本镇企业招工信息。二是保障新居民维权。在镇新居民事务所内配有专职社保人员,为新居民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劳动维权服务。三是丰富新居民精神生活。镇新居民事务还积极组织新居民开展市级优秀新居民评
选活动。四是积极为新居民子女就学创造条件。镇新居民事务经常与镇所属学校、镇文教办联系沟通,为新居民子女提供与本地孩子同样的教育待遇,解除新居民的后顾之忧,使新居民能全心的投入到xx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来。
(六)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从完善机关内部规章制度入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请(休)假制度》、《服务大厅工作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增强了新居民事务所职工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感。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执行力摆上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市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开展好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做好本单位服务管理工作、日常工作、各项突击性工作结合起来,与推动各项新居民问题的有效解决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新居民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2010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0年下半年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平安海宁”、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契机,以保障安居乐业为着力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八有”目标,把我镇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新居民服务管理水平。
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切实提高做好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做好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性,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促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建设,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新居民的素质,将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注重智力资源的引进,吸引具有一定专长的技能人才到我市就业,切实缓解我市技能人才紧缺问题。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优化服务新居民职能。加强新居民党建工作,政治上给予新居民更多的关怀。加强新居民中党组织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吸纳新居民加入到党、团等组织中来,让新居民感受组织的温暖。切实改善新居民生活条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落实我镇新居民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的政策,为新居民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落实新居民子女就学政策,新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零费用。切实保障新居民的合法权益,落实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各项权利,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拖欠新居民工资等行为。积极探索改善新居民居住条件新路子,配合规划建设部门做好新居民“安居工程”。加强新居民计划生育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新居民计划生育信息采集登记工作,(三)理顺工作体制,建立协作配合工作新机制。
优化和完善新居民事务组织机构建设,重点推进基层所、站建设,建立运作完备的运作机制,做好经费的落实。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建立部门定期沟通联系制度,按照职责分工,互联互通,形成工作合力。配合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日常督查力度,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500:1要求配齐配强协管员,建立协管员考评奖惩机制,发挥协管员作用,确保新居民采集信息准确无误。
(四)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居住证发放力度。
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开展新居民服务管理调研,了解民情,为新居民解决困难。继续加大新居民服务管理政策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力度,重点在居住证发放数量上有所突破。积极探索建立与居住证相配套的有关优惠政策,让领取居住证的新居民得到真正实惠。加大新居民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尽早建立完善的新居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新居民信息,建立新居民信息共享和数据支持工作新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新居民技能教育培训,重点对新居民进行法制教育、科学知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新居民综合素质。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新居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新居民的精神生活。树立新居民的先进典型,做好优秀新居民评选活动。
(五)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新居民事务部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新居民事务队伍整体素质。结合创建服务型机关建设,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争创一流的新居民服务管理团队。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切实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机关廉政建设,提高新居民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能力,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党员战斗力。
xx镇新居民事务所 二0一0年七月五日
第三篇:新居民性别比综合治理
男女比例协调本是自然进化的规律,然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已成为社会一大“顽疾”。近年来流动人口在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偏高,因此我街道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新居民生育和怀孕信息的全过程,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问题,我街道计生办明确了工作职责,规范对新居民妇女怀孕、生育等情况的摸底工作,做好新居民妇女生育情况的登记管理,落实随访服务,建立孕情消失报告制度等。
新居民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几点原因是:
(一)落后的传统生育观念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受数千年农耕文化影响,多子多福、男尊女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认为生育男孩不仅可以传承家族香火,还能增加家庭劳动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是导致男婴出生率偏高的直接原因。虽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禁止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可操作性不强,查处“两非”的法律依据显得苍白无力。高额的回报利润、低廉的违法成本驱使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从事这一行当,地下黑市难以禁绝,街头巷尾“两非”广告随处可见。
(三)流动人口孕情监管不到位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采用的是以户籍所在地(流出地)管理为主,居住地(流入地)配合的体制。这部分人群流动性大,监管难度大,计划外超生情况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流动人口孕妇一般选择去费用低廉的医院分娩。
综合治理新居民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工作对策:
一是要充分认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大意义。由于新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生育观念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根本上转变新居民的生育观念。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思想。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计划生育国策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良好风尚,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通过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同时,大力宣传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
二要加强生育全程监管,从源头上堵绝生育漏洞问题。全面落实生育对象全程管理服务等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工作制度,加大“两非”整治力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实行有奖举报,凡举报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或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人和事,经查证属实的给予重奖。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协议管理和信息通报制度。
三要加大联合打击力度,依法治理“两非”问题。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协同作战,综合施治,依法严厉打击“两非”案件,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从事“两非”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加强领导,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工作形势,寻找工作差距,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工作任务落实。
四要健全各项制度,实施规范管理,1.健全孕情跟踪服务制度。进一步加强孕产期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配合,建立健全孕情消失倒查机制,对发现政策内孕情消失和出生婴儿死亡的,要及时调查取证,确保孕情监测、政策内孕情消失和出生婴儿死亡追踪调查到位。2.健全凭证终止妊娠制度。从事
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要有合法的资质,并实行统一备案;对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凭《嘉兴市不符法定条件终止妊娠证明》才可实施。
3.健全信息通报制度。计生、卫生实行信息互通,医疗单位定期向人口计生部门报送住院分娩、引产等数据信息(含各种登记材料复印件),以便及时收集、掌握、分析相关情况。4.健全B超管理制度。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B超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B超机要指定专人操作使用,制定严格管理办法和登记制度。对符合政策生育条件的孕妇用B超进行胎儿健康检查的,必须有两名医生同时在场予以检查,并做详细记录,操作人员及在场医生签名。
总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大力发扬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担当精神,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进取精神,克难攻坚、强势推进的拼搏精神,全力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大局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四篇:综合事务工作职责
1.营销数据统计与追踪。
2.相关大型会议的筹备、组织与协调。
3.部门日常事务管理。
4.营销团队工具支援。
第五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工作职责
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工作职责
1、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及配套法规,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负责辖区内就业人囗和下岗失业人员摸底,登记统计工作。
3、负有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办证审核工作。
4、负责为自谋职业下岗失员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有关手续。
5、开展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再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工作。
6、开展辖区空岗调查摸底,收集发布就业信息。
7、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和困难就业人员托底安置工作。
8、积极与辖区用工单位建立用工协议,优先安置本辖区下岗失业人员。
9、加强外来劳动力管理与服务等。
10、协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