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2: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

第一篇: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

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

骆鹏

【摘要】在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受阻的情况下,促进沿海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妇女的就业具有与农村男劳力显著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就业灵活,就业成本低,工资报酬要求低,就业技术含量低等;但在就业中存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差、就业性别歧视、就业渠道狭窄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妇女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建议:政府督促相关企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落实农村妇女就业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农村妇女就业的社会环境,以不断拓宽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

【关键词】农村;妇女;就业;对策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导致我国部分企业生产尤其是民营外贸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农民工的非农就业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据“三农”问题专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估计[1],我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0.2亿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户家庭纯收入的40%,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势必直接带来农民收入的减少,客观上增加了我国经济走出低迷的难度。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把促进农民增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在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乡的同时,农村妇女却有着农村男性劳动力所没有的就业优势,其工资性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但农村妇女同时也存在一些就业上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2]。为此,笔者结合2008年10月对沿海某村妇女的就业情况调查,探讨了影响农村妇女就业的因素,为相关部门落实农村妇女就业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农村妇女就业的社会环境,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提供参考。浙江某村概况

某村是浙江中西部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型村,工业主要是承接清洁用品有限公司的委托加工装配。该村2007年人均收入7134元,户均收入为27109元,其中,妇女就业收入7000元左右,约占户均收入的25%左右。全村有村民2367人,其中,妇女人数1135人,30~50岁妇女约400人中,有一半左右在该村的清洁用品加工点从事加工装配。据笔者等观察,加工点工作的大多为女性,而在其中的1个清洁用品加工点,所有的操作人员全是女性(除了门卫)。妇女的就业特点

2.1 就业灵活

该村男性劳动力一般去外地打工,至少也是在当地城市找工作。而妇女出于家庭需要,大多在当地就业,一般有活来时就干,没有活就回家;家里空闲就到加工点干,家里有活就在家里干;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到加工点干活。除了个别时间要求很急的订单,一般是随时来随时干,按照计件付工资,无点到制度,不必为迟到早退或中途退出而担心被扣工资。这种灵活的“弹性工作制”让该村妇女能够做到家庭赚钱两不误。

2.2 就业成本低

该村女性在当地的加工点工作或接一些加工活在家做,从而减少了很多就业成本,如交通费、租房费,还有一些在其他城市生活的额外开支等。就业风险成本也更低,比如在外地工作,工资发不到手是常有的事,而在本村就业,老板一般是本村或附近村的人,大家都知根知底,干了活得不到工资的事就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比较容易追讨。

2.3 就业工资偏低

经对妇女随机调查发现,妇女计件报酬相当低,以装配清洁球为例,1名妇女装配10个清洁球的工资为1角8分,最多能装配清洁球2000个/d,最高工资为36元/d。当问及为什么这么低的报酬也干时,她们的说法也基本相同:“闲着也是闲着,到这里做点活,多少也能赚点”。说明,能够赚点钱养家,又不希望受太多的约束是她们愿意接受低工资的主要原因。

2.4 就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虽然农村妇女就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但对工作的耐心和细致要求较高。由于加工装配的低技术含量,农村妇女既可以干这种产品的装配,也可以干那种产品的装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仔细。如装配国际象棋,不能把棋子装错了。这既适应了订单灵活性的要求,也与农村妇女的干活特点相吻合。在当地的加工点中,最高的技术活也不过是缝纫,大多数妇女的工作就是手工装配,这是一些农村男性劳力所不愿意干的活。还有一些企业如承接了简单装配性质的业务,也乐于把这些业务放到农村加工点中,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订单需要随时调整人力,同时还能够为农户来一些收入,赢得一些不错的口碑。3 农村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妇女就业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从长远来看会制约农村妇女就业的稳定和增长,也不利于农村妇女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值得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3.1 无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

企业主一般不会给女工缴纳任何保险金,也没有劳保措施,完全是一种临时雇用的做法,更谈不上有用工计划。如果妇女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或生病,则与企业主无任何关系,有的企业主可能会支付一点医药费,但不承担任何契约责任。这对企业当然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但对农村就业妇女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和目前的劳动就业保护法规是不相符的,长此以往,必然打击农村妇女就业的积极

性。

3.2 报酬水平低

工资水平低既是妇女就业的一个特点和优势,也是妇女就业的一大问题,体现了对妇女就业的歧视。在访谈中了解到,加工点工作的妇女中,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即使一个月每天都上班的妇女也不过拿到1000余元,这与男劳动力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村干部介绍,一般这个村的男劳力去城里做点体力活,至少可以拿到1500元以上。农村妇女这样低的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相比是不相称的。

3.3 工作环境差

加工点工作环境比较差。不仅工作场所非常拥挤,材料、机器、产品混在一起,塞满了车间,妇女们的工作空间非常狭窄,通风也很差,空气污染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不良工作环境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3.4 就业行业和渠道单一,工作单调枯燥

大多数农村妇女就业集中在加工装配业务上,很少从事其他形式的就业。如果这个行业经营不景气,则会面临无工可做的局面。另外,在加工站干活完全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劳动,几天甚至几个月就是装配同一种产品,工作纯粹是为了赚点钱补贴家用,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因此,加工点中很少看到年轻的姑娘,大多数是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而且受教育水平多为初中及以下。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忍受不住这种单调枯燥,并且也看不到发展前景的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就业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规模化高效农业尚未建立,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决定了从事农业只能是保本经营。靠农业不可能使农民收入有大的提高。所以,家庭务农之外的就业收入就成了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沿海地区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稳定农村妇女就业,不断提高她们的收入水平是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一环。同时,农村妇女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就业群体,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与政策的支持。为此提出如下促进农村妇女就业的建议。

4.1 制定合理的报酬标准

政府有关部门要督促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制止对农村妇女就业歧视。由于企业的强势地位,农村妇女没有能力与企业谈判工资发放水平。因此,建议政府劳动部门按照有关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法的规定,指导有关企业建立与农村妇女就业特点相适应的工资制度。如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和一般的劳动强度来确定计件工资,防止随意压低报酬的现象发生。

4.2 建立各项与农村妇女劳动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

建立各项与农村妇女劳动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尽可能改善农村妇女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切实防止工伤劳动事故的发生,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要按照农村妇女的就业特点,积极推动农村就业妇女的社会保险工作,可以按照企业发给的报酬按比例提取各项基本的保险金,提高农村妇女的劳动保障程度[4]。以农村妇女就业保障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满足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需求。特别是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广覆盖,使农村妇女逐步做到老有所养。

4.3 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牵线搭桥和扶持工作

利用信息优势,把相关企业的需求和农村妇女的就业结合起来。政府和金融机构要运用扶贫资金、小额信贷和实施项目等形式[6],为农村妇女的规模就业创造条件。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吸纳农村妇女就业的特色产业和项目,大力开拓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和发展新兴行业。如扶持旅游观光农业、农庄经济,开展家政服务[5]等,使农村妇女就业更能发挥自己个性特点,改变目前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单一的局面。如在城市越来越喧哗,空气污染越来越来严重的今天,与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市居民在休息日来农村放松心情,呼吸新鲜空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正好发

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农庄经济等,让城里人来到农村体验农家生活。农村妇女可以作为向导,为到来的城里人作介绍服务、示范各种农活等,这样可以带动农村的餐饮、住宿、商场、交通运输、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使农村妇女的非农就业有更广阔的选择余地。

4.4 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

加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消除制约农村妇女就业的各类环境因素。如推动寄宿制办学,办托儿所、养老院、农村社区医院等,使农村妇女能够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其就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2008年约两千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返乡[EB/OL].http://news.qq.com/a/20090202/000592.htm.[2] 顾栋.统筹城乡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攀登,2005(2):25-28工.[3] 李旻,谭洪波.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妇女就业模式

[J].农业经济,2006(4):49-50.[4] 侯俊香,牛习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出路[J].经济论

坛,2004(2):113-114.[5] 张存生,张新敏.关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6(4):25.[6] 曾艺.我国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4):55-57.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第二篇: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园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吴兴区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村劳动力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问题事关城市化进程的稳妥推进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稳定大局。尤其是面广量大、转移就业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妇女,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一、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特点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就近性。从转移就业的地点来看,大多数妇女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一般选择在本区、本乡(镇)、本村务工,不离开家庭,不在外居住,离土不离乡,呈现出以就近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特点。

2.兼职性。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多数妇女特别是已婚妇女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的大部分家务,部分妇女在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家庭承包土地上的农活。打工兼顾家务、务工兼种地是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突出特点。

3.自发性。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在宣传就业信息、加强技能培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当前我区农村妇女就业的渠道看,无论是流入城市打工,流向本地私营企业,还是从事服务等行业,转移就业仍以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多数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仍然属于自发转移。

二、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较重的家务负担,制约了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空间和时间。调查显示,多数农村妇女依然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认为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照顾家庭、赡老扶幼是自己的本份,不想外出,缺乏转移就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农村妇女家务繁重是影响外出就业的客观原因,在不愿外出务工的妇女中,50%以上是因为要承担照顾老人、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责任,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在寻找就业机会时,多数会倾向于离家距离近,工作时间短,工作压力小的轻便型工作,这极大地制约了就业的空间和时间。

2.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匮乏的劳动技能,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虽然,我区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妇女培训力度也在加强,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3.65%。但农村妇女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仍然整体偏低,尤其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和领域。

3.单一的信息渠道和滞后的就业服务,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区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劳动、农业、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各级妇联更是广泛开辟渠道,积极为农村妇女就业牵线搭桥。但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通过政府部门了解企业招工信息和成功就业的数量依然不多。同时,作为容纳农村妇女劳动力主渠道的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整体经济实力不足,法制意识较弱,在女职工劳动保护上存在不少不规范行为,如:没有严格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在业女性多为临时工、季节工、钟点工;只缴纳部分或不缴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等。

三、我区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强化“四方联动”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村妇女的竞争能力。一是强化主体意识促转变观念。要使农村妇女走上转移就业之路,最重要的是转变传统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向农村妇女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促进妇女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规定,宣传优秀妇女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创业致富优秀”的浓厚氛围,消除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博、敢于创业的新观念,走出家门,认识世界,发展自我。二是强化继续教育提文化素养。目前,农村产业结构迈开了升级和调整的步伐,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势必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的继续教育力度。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学历教育等纳入国民教育计划之内,根据农村需要和实际情况,优先考虑教育经费,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扫除文盲和半文盲,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三是强化按需培训增劳动技能。每年,我区科协、妇联、农业、劳动等部门依托企业、职业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网,开办了各类妇女就业培训班。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变动,各部门要在现有培训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市场需求和农村妇女特点,多渠道、多形式、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对就近打工和新迁居住地的妇女,着重培训服务技能;对外出务工的妇女,要根据意向岗位,集中定向培训劳动技能;对农村中年女劳力,要培训种植养殖适用技术和市场经营能力等,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四是强化规划指导助创业梦想。近年来,我区逐渐涌现出胡琴娣、胡文娥等一大批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支持妇女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农村妇女创业热情更加高涨。劳动、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妇女创业指导,广泛搜集和认真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创业的项目,联系创业导师提供项目推荐、风险评估、技术指导等服务。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女企业家、女经营管理者,为农村妇女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历程、共谋创业之路。

2.依托“四业并举”的发展优势,拓展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一是发展工业企业吸纳一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扶持本地主导产业,及时沟通联系有关劳动用工情况,在女性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建立再就业扶持基地,给予一定扶持补助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吸纳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吸引发展前景好、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双赢”。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依附一批。要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型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和农业原料,由农户自主生产,向企业提供产品成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要扶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依托农业园区、农业基地,招募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为园区、基地员工,解决本地妇女就业。要引导农村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协会、女经纪人联谊会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培养壮大一批妇女营销和经纪人队伍。三是发展第三产业转移一批。城镇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地。它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有利于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妇女的就业空间。同时,充分运用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农村离市区距离近的有利优势,鼓励妇女走出农村,在中心城区从事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四是发展家庭特色产业帮扶一批。家庭特色产业有着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城乡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的特点。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举措,鼓励会管理、懂经营的农村妇女发展巾帼农家乐,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吸收本地农村妇女就业。要采取“企业+分包商(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来料加工业,在各个环节做好对接工作,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着力克服来料业务货源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等困难,帮助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3.健全“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妇女的就业步伐。一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加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立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职业学校为重点,以农广校、农函大和乡镇文化站、科技培训中心为依托,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和村级合作组织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健全就业推介体系。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详细了解各村妇女劳动力具体分布情况、就业状况、就业意愿等,主动联系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引导本地劳 务中介组织共同构筑劳务供需信息平台,以多种形式向农村妇女发布劳务信息,提供就业机会。重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招聘大会,推荐农村女大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优先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加快转移步伐。三是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当前,区妇联和吴兴农村合作银行已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巾帼创业创新贷款”工作的通知》(吴妇通〔2013〕6号),各级妇联和银行要认真向妇女群众宣传“巾帼创业创新贷款”政策,帮助她们掌握贷款的准入条件和程序,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要建立绿色通道,在确保法律要素齐全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审查效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努力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四是健全维权保障体系。维护农村妇女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是保证妇女正常工作的需要。法律、工商、劳动、妇联等部门要深入工业园区和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保障。)

第三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连云港市海州区现有农村人口14.43万,其中女性8.52万,25-50岁之间3.86万。近年来,区妇联将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当前农村妇女就业需求,积极整合资源,为她们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她们多少存在小富即满的思想,存在科技素质偏低,事倍功半现象,但致富愿望强烈,希望政府帮助寻找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机遇。

1、加工业是农村妇女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在区妇联的引导下,大约1.3万名妇女走上了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大型超市等不出家门就能当上工人的岗位,大约8000名妇女依靠自己的关系,做起了服装、鞋帽、手编、钩织等来料加工项目,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2、“加工点+农户”是农村妇女最欢迎的创业模式。如板浦镇王秀花的柳编项目,带动周围近2000名妇女增收致富。锦屏镇张春萍的禽蛋公司,带动了近3000名妇女加入产销队伍。新坝镇陈玉红的蘑菇孵化基地将周边3000多零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变单一的种植向菌种繁育、种植、销售及深加工转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宣传教育是加快农村妇女就地转移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就业观念还不同程度制约着部分农村妇女的自身发展,认为妇女种好责任田、照顾好家是本份,不愿走出家庭、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阻碍了女性走出家门寻求致富的路子。为此,区妇联通过树立典型,言传身教,增强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意识。

二、存在问题

1、加工项目少,覆盖面较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一些适合妇女的加工项目,如:服装、手编、鞋业、针织等。这些“家庭工厂”、“炕头车间”的手工加工项目成为农村妇女的最大愿望,但仍存在着覆盖面小、覆盖点不全的问题。

2、农村妇女的观念与规范化管理不接轨。通过调查了解到,年轻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农村妇女大批向城镇转移,留守在家的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思想比较自由散漫,家务拖累严重,很难适应规范化管理。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重视农村妇女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合适项目,吸引走不出家门的农村妇女就地转移,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妇女就业体系,为农村妇女提供平等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竞争发展的新观念。

(三)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走村入户,到农户家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广大妇女破除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

(四)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妇女组织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

(五)推选年纪轻、文化高、有经济头脑的“开拓型”妇女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加快转移,实现增收致富。

第四篇: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镇位于安图县西南部,距长白山34公里,全镇总面积1986.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区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农村人口4500人,其中妇女人口2051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领域和新渠道,也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妇女已成为发展本文转载自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农村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已经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合理开发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农村妇女平等就业的问题,我们采取摸底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展开调研。

一、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及当前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内部妇女就业总量。根据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妇女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少数妇女依托村、镇项目发展规模养殖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种养内部的调整,由于受资余、技术、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转移速度慢,影响妇女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解决农业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村城镇化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不仅带动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限制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二道镇二道村为例,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不仅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也拉动了以女性为主的商贸流通、养殖种植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镇上个体户占总户数的65%,且大多数为女性,拓展了农村妇女充分就业的空间。

3、外出务工末形成规模,输送渠道不畅。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能缺位,尚未形成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镇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外出就业妇女靠亲朋好友、同乡,盲目外流、乱闯,加之民间中介组织的不规范经营,外出务工妇女上当受骗、碰壁回乡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一部分妇女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

4、农村妇女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722人,占35.1%;中学1065人,占51%;高中以上74人,仅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3.6%。文化素质低、技能低、外出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成为已外出或想外出务工妇女的最大难题,没有技术也成为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二、农村妇女就业的根本出路和对策

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都有参与生产、劳动,发家致富的迫切愿望,她们思想活跃,认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很多,务农能致富,外出打工也能致富,只要勤劳就能获得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实现妇女充分就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立足当地农业,又有针对性地组织输出,这样才能切合妇女的思想实际,满足妇女就业需要。

l、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妇女在农业内部的就业量。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开辟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围绕我镇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手工制作业等以妇女为主的优势产业,着力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在妇女中大力推行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新品种,并给予技术信息指导,以女科技示范户、双学双比女能手的示范帮带作用,发展优势、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妇女小额信贷、连环脱贫,带动周边妇女发展规模生产,形成一村一业的块状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女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推进城镇化战略,使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积极本文来源于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鼓励更多的农民从土地、农村中走出来,到城镇务工、经商、置产兴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利用我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开发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给当地妇女带来就业、增收致富的机遇。降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实现有序转移妇女剩余劳动力。

3、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好途径。外出妇女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不仅挣了钱,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思想观念,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为农村妇女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应加大“外出挣钱光荣”的宣传,本着转移一个,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的高度责任感,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了解用工信息,用人需求,扩大女性就业范围。

4、加快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增强

第五篇: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镇农村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镇位于安图县西南部,距长白山34公里,全镇总面积1986.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区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农村人口4500人,其中妇女人口2051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领域和新渠道,也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妇女已成为发展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农村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已经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合理开发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农村妇女平等就业的

问题,我们采取摸底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展开调研。

一、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及当前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内部妇女就业总量。根据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妇女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少数妇女依托村、镇项目发展规模养殖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种养内部的调整,由于受资余、技术、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转移速度慢,影响妇女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解决农业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村城镇化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不仅带动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限制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二道镇二道村为例,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不仅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也拉动了以女性为主的商贸流通、养殖种植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镇上个体户占总户数的65%,且大多数为女性,拓展了农村妇女充分就业的空间。

3、外出务工末形成规模,输送渠道不畅。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能缺位,尚未形成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镇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外出就业妇女靠亲朋好友、同乡,盲目外流、乱闯,加之民间中介组织的不规范经营,外出务工妇女上当受骗、碰壁回乡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一部分妇女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

4、农村妇女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722人,占35.1%;中学1065人,占51%;高中以上74人,仅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3.6%。文化素质低、技能低、外出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成为已外

出或想外出务工妇女的最大难题,没有技术也成为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二、农村妇女就业的根本出路和对策 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都有参与生产、劳动,发家致富的迫切愿望,她们思想活跃,认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很多,务农能致富,外出打工也能致富,只要勤劳就能获得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实现妇女充分就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立足当地农业,又有针对性地组织输出,这样才能切合妇女的思想实际,满足妇女就业需要。

l、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妇女在农业内部的就业量。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开辟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围绕我镇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手工制作业等以妇女为主的优势产业,着力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在妇女中大力推行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新

品种,并给予技术信息指导,以女科技示范户、双学双比女能手的示范帮带作用,发展优势、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妇女小额信贷、连环脱贫,带动周边妇女发展规模生产,形成一村一业的块状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女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推进城镇化战略,使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积极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鼓励更多的农民从土地、农村中走出来,到城镇务工、经商、置产兴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利用我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开发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给当地妇女带来就业、增收致富的机遇。降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实现有序转移妇女剩余劳动力。

3、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好

途径。外出妇女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不仅挣了钱,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思想观念,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为农村妇女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应加大“外出挣钱光荣”的宣传,本着转移一个,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的高度责任感,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了解用工信息,用人需求,扩大女性就业范围。

4、加快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增强妇女就业能力。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首先,加强对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不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就地务农,科技文化素质是妇女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鉴于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障碍是无技术无技能,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和家政服务人员,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妇女树立“四

自”精神,使妇女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彻底解放的先决条件,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第三,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抗拒外界不良诱惑,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在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三、利用政策,注重引导

l、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妇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妇女向二、三产业转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2、市场引导。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传统的种养模式、就业方式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引导妇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敢为人先,依托项目和信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服务引导。加快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和基层组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发挥农技推广站、再就业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的作用,全力保障妇女合法的劳动权益。

下载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现状调研

    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现状调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领域和新渠道,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契机,也给新......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共五篇)

    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妇女的人身权利得到了保障,其相关的政策日趋完善。然而,由于广大农村大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仍然低下,对新兴科技产业较......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研究综述 作者:仝雪 张艳玲来源:《基层工作研究》2005/12农村妇女占农村总人口半数以上, 是农村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也是参与村委会选举、推动村委会......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来源:兰州张律师:日期:2009-05-21我国农村妇女尤其是离婚妇女和出嫁女的土地权益损害非常严重,其原因复杂多样。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是由土地资源的稀缺、......

    关于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意愿及需求调查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十八大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妇女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是促......

    专家解析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现状

    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发展战略,但面对如今的农村市场,任然有绝大部分的农村妇女未被调动起来,对劳动力资源带来了极大浪费。经调查,我们发现自主创业妇......

    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xx镇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10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作为“半边天”的妇女同志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农......

    通辽市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调研

    通辽市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调研 如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始终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年来,通辽市妇联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