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我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首当其冲是毕业生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加以重视和治理。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从供给看,“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为2708万人,年均毕业生供给542万,毕业生规模年均增长11%,增长速度与“十五”时期相比明显回落,尤其是“十一五”后两年增长速度下降更快,2010年毕业生规模只比2009年增长3.1%。从需求看,“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年均需求为477万,年均供求缺口为65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2%。从不同学科门类看,法学和哲学等学科失业率相对较高、工学和理学等相对较低、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处于平均水平,失业率最高的法学(19.5%)高出工学(9.2%)10.3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毕业生失业率(10.8%)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失业率(17.8%)相对较高。从学历层次看,硕士及以上层次失业率相对较低、本科层次居中、专科层次失业率相对较高。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相对较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据此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在3983万左右,年均毕业生规模为758万,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将超过850万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年均增加232万人。从需求看,“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年均需求为658万,年均供求缺口为100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3.2%,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不仅年均供求缺口绝对值有所增加,失业率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也上升了1.2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我国平均高校毕业生供给在988万左右,年均高校毕业生需求在856万左右,年均供求缺口为132万,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平均为13.4%。与“十二五”相比,供求缺口年均绝对值增加31万,失业率也略上升0.2个百分点。结构方面,由于产业升级、结构性调整以及有效供给不足,未来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更显突出。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矛盾持续存在,就业结构矛盾问题依旧会延续“十一五”以来的特点,并可能会更加突出。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扩招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重背景下产生的。既有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所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也存在城镇化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比重相对偏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过于务实等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关键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产生,对毕业生个体影响而言,直接意味着其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自给能力,更意味着其个人或家庭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产生任何收益,而且还由于人力资本的自然损耗将降低其未来的收益。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看,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其失业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国民财富的创造并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从教育发展方面看,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来自县城及农村的占到48.1%,任其下去会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减慢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步伐。从社会影响看,失业毕业生群体已逐步到达结婚成家的年龄,失业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家庭和谐,更主要的是失业毕业生群体大部分选择生活或留在城市里,有强烈的城市生活要求,是城市失业队伍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些不良诱因的刺激下,就会做出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甚至会诱发多层面的社会危机。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治理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对策建议
治理高校毕业生失业需要继续把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既要努力扩大就业需求,还要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更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一)努力扩大就业需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需求既包括需求数量的增加,又包括需求结构的调整,但关键在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
1.落实就业优先,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要在适应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在产业结构上,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在进行产业选择时,应向人力资源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型的第三产业倾斜,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更大限度地吸纳毕业生就业。在企业结构上,注重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注重从资金、信贷、税收、经营场地和设施等方面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在区域结构上,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或东部地区内部之间)产业转移政策的扶持力度。吸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培育就业增长点,为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创造“事业”条件。在机构形式上,注重发挥非营利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提高社会组织就业人员的身份认同,为社会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加强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通过资质认定,形成就业培训网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训科目,组织实施针对性强、具有实效的就业培训。在对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达标后,由政府给予培训机构以培训经费补贴,以切实提高就业培训的效果。全面加强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校要将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早期介入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对创业者在创业方法、创业项目、创业知识等方面给予全面培训,以降低毕业生的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以及办理落户等方面的政策,调动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3.建立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机制,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
在注重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也要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以及民族、贫困、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要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才配置宏观调控的统一协调。理顺中央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之间人才配置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部际协调机制建设。建立部际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各部门鼓励毕业生就业项目(措施)之间的政策衔接,增强人才配置宏观调控效果的整体效应。要注重运用各种调控工具来完善人才配置。综合运用收入分配、产业、税收、政治待遇等政策,并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以及毕业生未来发展上切实给予更多的经济政治考虑。长沙新
华电脑学院
(二)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置于高校的中心位置
改善毕业生供给需要从数量、结构、质量共同出发,使毕业生供给与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1.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并适度“前移”
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一定时期在师资、资金、设备、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鼓励部分位于大中城市且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往市县“前移”或举办分校,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培养急需的、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高校应主动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根据我们调研,35.3%的失业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服务表示不满意,37.6%的失业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为此,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不断跟踪和调整所设专业并按照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形成办学特色,增加有效供给。高校要单独设置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内置于中心地位,保证经费,配备专职专业教师,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职责及任职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对就业指导业绩实施考核。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3.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或假期打工,与社会职业多接触,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在职业搜寻过程中,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自我定位,适时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标准,理性确定保留工资,转变就业观念。
(三)完善政策,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分割,促进公平就业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各级政府保护本地生源就业的政策,放弃就业歧视政策,把户口制度还原成“登记管理”意义上的户口,支持毕业生在区域间和城乡间自由流动,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来调节毕业生的流动。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增强毕业生的流动性。尝试建
立全国性大学生档案管理中心,下设档案信息数据库中心,所有毕业生的档案资料都输入进去。全国每个单位都与档案管理中心联网,每个人发展的每一步都能及时的在档案中得到体现。用人单位可凭有关代码,按预定的程序申请去查阅毕业生的档案,而不再使档案“跟人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快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险形式,为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创造条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性建设,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消除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垄断行业等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同时加强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长沙新华电脑学院
2.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
据我们调研,80.4%的失业毕业生对国家就业促进政策并不太了解,半数以上认为目前网络招聘信息虚假和信息过时问题严重,为此,要加快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及地方就业促进政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等全部进入该系统并全国联网,以实现就业岗位供需的无缝对接。依托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以实名制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追踪制度,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动态,研究毕业后的就业特点及就业质量,为国家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依据。加强信息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求职就业行为,严厉打击和杜绝虚假信息,避免信息重复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3.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建立适合国情的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办法,合理界定毕业生就业内涵,并与现行劳动统计并轨。在进行毕业生就业统计时将升学、出国、出境留学的人数从就业中去除,只统计就业和失业,逐步取消毕业生待业统计,适时启动毕业生调查失业率的发布。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统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实名制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建立就业登记与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制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核查举报制度,确保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细化指标,建立多维度的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维度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对毕业生就业的描述和评估,并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
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失业社会救助模式,降低失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和失业风险。尤其是要使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失业毕业生,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
服务。取消现行高校毕业生失业救助的户籍、生源地等限制条件,只要失业毕业生到当地民政部门所在地进行合法真实登记就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加快建立健全毕业生失业保障信息系统,失业保障信息统计指标应进一步系统化,增设反映毕业生失业的客观评估和调整改善等方面的指标,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指标体系和信息管理方法,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失业统计调查办法与监测体系。在促进宏观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各项操作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毕业生失业保障监管的制度建设,增强毕业生失业保障监管的透明和公开程度,加强各种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宣传,增加公众尤其是保障对象的知情权,严格规范毕业生失业保障基金使用和管理,对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第二篇:关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
关于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其治理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在缓解民众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以及教育过度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着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断创造出新的毕业生数量,2008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万人、611万人和620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660万人。巨大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人口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同样也深深的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出不明朗的前景,就业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走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缘故,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造成的原因是高校短期之内的扩招;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就业中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指引而得到有效延缓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中心问题是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目前深层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主要原因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目前现有的工作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当前存在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别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发展方向,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没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相比较差,离职辞职率高,薪酬待遇不好,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奔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受关注程度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能力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长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造成技能增长缓慢或者减退。当前大学生看重薪酬待遇的同时,也注重所工作的岗位是否能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所追求的需求,因此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家中待业,也不愿加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可见,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像大学生这种高学历、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非常稀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并不十分突出。但伴随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再加上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人才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相对的落后迟延,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无法较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毕业生与市场脱节,就会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看来,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挤占”效应非常明显,专科生的工作岗位被本科生挤占,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又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挤占,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识别功能大大降低。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下,势必造成人才的过度浪费和高消费,同时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从社会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来看,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多,专科毕业生普遍缺乏竞争力。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总体看来,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专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我国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中,无论本科岗位还是专科岗位域,本科毕业生都比专科生有明显竞争优势,这种高等教育层次性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失衡。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其特点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通常在15%以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向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过渡,但是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扩大,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而大学生的就业和薪酬期望往往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结构的误导,更多的大学生盲目认为所谓的“高层次”就意味着“高薪酬”,造成毕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承担着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目前,一方面,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是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却过于单一,并未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一味培养了过剩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则发展缓慢,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促使高校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盲目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大学生难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
2.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结构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发展不平衡和分割问题会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不平衡和分割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更多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某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些热门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更是存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面对人满为患的求职大军,众多毕业生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职瓶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则是求贤若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一些小型企业和乡镇部门紧缩腰带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优厚待遇经常无人问津,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调查表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32.3%和32.3%。最能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中深圳则是吸收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城市。实际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是城市高于乡镇,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发达地区就业就更加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造成众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会造成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
平衡,中西部地区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域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继续拉大。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企业及部门的人才供应日趋饱和,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们对应聘者的学历和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变高。某些原本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本科生来完成,原本某些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完成,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起薪被大大降低,还出现个别零薪酬就业的现象。由于人才供给已经出现饱和,以及竞争性人才市场的存在,致使不少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刻意压低大学生工资水平,使劳动力市场人才价格严重失实。这种现象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热门部门和企业及高薪酬的单位对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以及人才的供过于求状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大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中心化也对人才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设施使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城市生活,无论是从收入状况还是从得到教育回报以及培养后代的角度来考虑,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3.教育过度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教育过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储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受教育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者学非所用,以及受教育人口要从事比自己学历层次低的工作等几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教育过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结构性失衡尤为突出。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在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堡垒”。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不仅重复,而且口径狭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造成专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从就业市场看,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科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的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的79.1%。同时经贸和IT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处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2)技能结构性失业。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或是所拥有的相关技能与职业相匹配的概率越来越小。实质上,这种情况就是毕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的表现。其主要在于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学科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缺乏信心,难免屡遭失败。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形形色色的,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高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政府应当引导高校明确立校之本,寻找自己的特色。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基础是高校自身的特色与禀赋,关键在于自身的定位及相互间的竞争。政府可以在这个方向对高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当摒弃那种只看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当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到大众的丰富内涵而非表面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基础,再结合高校自身培育人才的模式与理念来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校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失衡的根本措施。其次,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完善相关补偿体制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平台,保证人才支援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再次,扩大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自主权。2002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六所大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这是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举措。实际上,西方国家不少大学的专业设置权是下放给教授的,教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设立某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或课程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或很少有学生选修,就会被淘汰。相比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较小,限制了高校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果政府能更多地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给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程度将会大大降低,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
2.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具备更加多样化的结构、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更加先进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人才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不同条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做到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意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要对人才需求提出更为清晰地表达,各部门和企业要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用人规划,职业资格标准认证要更加符合现实和规范且要具备更高的效能。例如在美国,职业分析得到社会相关行业组织及劳工部的密切关注,对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岗位描述、职业特征、雇员特征及任职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阐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以规范人才市场并使之良性发展。我国的政府,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等也要高度重视职业认证这项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科学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并通过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的信号,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专业不对口和缺乏相关技能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社会总体的人才饱和现实不相符也是另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消除那种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树立“锻炼为先,成长为重”的想法,丰富自己的内涵,做到更加了解社会,强化本领。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带动就业。因此,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治理失业的共识。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加强创业教育,制定一系列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假期兼职,为就业做好技能和经验储备。
第三篇:、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一、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
(一)总量性原因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二)劳动力素质原因
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就要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那么非国有经济就必须参与进来,但是一部分处于劳动年龄的人,由于就业观念作怪不愿进入非国有企业,从而为失业者。
(四)技术进步的影响
“机器排斥工人”历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现象。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排斥工人”的现象无时不存在着,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经济,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等资本吸纳的话劳动数量明显减少,这样,在新增投资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资本总额给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会增加,反而减少,失业人数的增加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技术进步还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引发失业人口的生成。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兴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逐渐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劳动力,而那些新的产业部门则需大量劳动力就业,由于技术素质要求的不同,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又不能完全甚至大部分进入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装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并且科学技术进步越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也越快,含有传统旧技术的企业与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越差,排斥和失业的人数就越多。
(五)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同时随着投资增长,建筑业需要从农村招收大量的建筑工工人,从而也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
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此时,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O,国外企业的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会加大,这就更加大了我国就业的压力,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六)就业观念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导致一部分失业人员观念陈旧,影响了他们的再就业。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政府安置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主动性不强,宁愿靠国家、企业拨付的基本生活费勉强度日,也不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再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铁饭碗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铁饭碗观念”的职工。这种“铁饭碗观念”,反映在就业领域上,存在“重国有、轻集体、厌个体”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到国有经济单位工作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不愿到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单位工作,自愿失业;表现在就业形式上,认为只有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因而不愿从事一些新的就业形式,如临时工、非全日制工、小时工等。
综上所述,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目前体制改革引发的分流、下岗问题,也有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结构性失业,还有我国人口原因引起的新就业问题等等。对失业原因的多方面、多层次认识,有助于我们根据产生失业的不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
三、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面对现实,而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失业现象,只是失业率有高有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也不例外。第二,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劳动者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失业未必是坏事,而是提供了重新创业的机会。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就业机会是永存的。当前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还有许多新的就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失业人员择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要逐渐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劳动光荣的观念;要不卑不亢、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2.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当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反失业措施中的重要一项;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也是我国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国内外实践表明,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能有效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且,这要比单纯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生活补助等措施积极得多。因此,国家应该从失业救济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失业人员的就业转岗培训,使失业救济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第三,积极开辟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增加人力投资,扩大职业培训范围,在资金上保证培训的长期化和制度化。
3.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
从理论上讲,在技术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定的劳动力投入与相应的资本结合,推动经济按一定的速度增长;反过来,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即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一般说来,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就业增长下降趋势,呈现出“有增长,无就业”的特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扩大,其作用越来越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作用,还必须注重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现阶段来看,模式的选择优于速度的选择,只有在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我国应该选择创造就业的增长模式。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包括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有关政策,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狠抓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吸收更多的劳动,创造更大的产出。
4.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它不仅是制约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产生大量失业人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为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从所有制结构来讲,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其次,从产业结构上讲,在调整、改造加工产业,推进基础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各国的经验看,在第三产业中,社区和个人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领域,发达国家目前的这个比重一般在40%—50%,而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目前社区和个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左右,发展的潜力还相当大。第三,从企业结构上讲,要在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造就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
5.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劳动力市场越规范,越透明,交流越活跃,越有利于各种劳动力参与公开、公平和有序的竞争,有利于调节劳动供求,促进劳动就业。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清除那些分割市场阻碍要素流动的过度干预,创造一种面向全体城乡人员和劳动力的平等竞争的劳动市场,这样的市场既可为失业人员创造平等竞争的求职机会,又对下岗职工形成就业竞争的外部压力,迫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向市场自谋职业;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择优聘用人才创造条件,有利于创造劳动需求。建设劳动力市场,要加强和完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加强职业指导和转业转岗培训,减少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再就业困难。中等以上城市要加快实现市级劳动力供求信息计算机联网,并积极推动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统一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晓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都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究竟如何?笔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预期的工作很难。同时,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向不均衡,导致行业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既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又存在人才短缺的状况。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不断攀升。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到2006年就增至413万,增幅高达28%,但就业率却由82%降至为71.9%。据 统 计 数 字 显 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由2008年的532万人增至610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上一年待就业的 70万至80万人,2009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近700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就业者的转变,而这个转变非常不易。而去年全球性的经济震荡,又使国内发展速度减缓,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乃当务之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扩招、人才过剩所致。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深刻变化,这些都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二是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相比较,不仅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有许多新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不可能把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而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业率必然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明确了这个标准,就明确了当前就业问题不仅事关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而是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狭隘。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原因。首先,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可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可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和专科生就业困难程度加大。其次,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达到20%到 30%。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的价值不同。再次,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有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毕业生素质有所欠缺。一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我国的就业体制已从“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很多毕业生仍不能适应这一趋势,贪“高”工资高、待遇高)求“好”区域好、环境好、岗位好),使毕业生就业难与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毕业生团队、职业、责任、行为、品格等意识不强。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思上进,认为大学就是“混”个毕业文凭,以致在应聘时因无真才实学而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三是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企业提到,现代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需一批可以很快派上用场的人才,这既可以节约培训时间,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然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上手慢。浙江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针对500 名杭州高校大三 学 生 开 展 的 一 份 调 查 显 示,37.9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占各个选项之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首先应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就业率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打通供求双方择业和择人的渠道,使双方距离缩短、环节减少、手续简化,达到择人择业便捷高效。
2.建立信息网络,全面收集就业信息。信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极为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注意通过报刊、网络收集信息,主动与当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了解就业的方针、政策、人才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归纳、整理,为学校决策提供建议,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3.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区域偏好明显、过于注重个人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因此,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功利思想。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择业观教育,把思想教育和整个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偏差。
4.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了自身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关政府部门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引导其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学校也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为大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使之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入了解社会。同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前往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到一些部门、企业,为他们学以致用地解决这些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帮助。这样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业实干精神。
总之,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个人各方面的努力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2〕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3〕 刘明鞠.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
第五篇:高考作文趋势分析及对策
高考作文走势分析及对策 华蓥市溪口中学 杨奇平
语文高考近几年一直有细微调整,如减少客观题量,加大古诗文的背诵与鉴赏力度,总体趋势是强调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人文素养,说明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渐趋理性。作文素有半壁江山之称,这里仅就作文谈谈自己对高考备考的一点理解。
高考作文从“改写”到“命题”到“供料”,走过了20多年的漫漫长路,才有了为人一时称好的“话题作文”。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的研究来看,大家似乎有如下几点认识:(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20多年的限制束缚中挣脱出来,走向了尽可能多的自由和开放。(2)文体选择中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矛盾解决了,记叙、议论各取所需,考生尽可能扬长避短,一展其才。(3)“海阔凭鱼跃”。题目或材料不再是制约学生思想的“七步”牢房,而是思想自由驰骋之广袤草原,“纵一苇之所如”之大海。(4)命题的特点被概括为“三自一包”。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题自拟,这是“三自”,所谓“一包”就是所写内容在与话题相关的前提下达到规定的字数。(5)命题的结构呈现出材料(或故事)+提示语(或说引导语)+话题+要求(或注意事项)的基本模式。历年高考题大都如此,各地的模拟题也大致相似。从材料引出观点和判断发展到从材料中引出话题,这是一大进步,只要“相关”(或“有关”或“范围内”)就行。这样就便于测试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写作能力,让长于议论的同学写说理文,长于记叙的学生写记叙文,长于抒情的学生写散文,让学生创新有了可能,且解决了过去一道命题作文对学生能力测试难以周到照顾的难题。这是高考命题人性化的体现。(6)从命题选材来看,非常注重道德、伦理方面的材料或故事。这样做,事实上就把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把作文检测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测试,让学生洗涤灵魂,提纯思想,其功能远远超出了单一的写作水平和能力的检测范围。
随着话题作文的不断被命题专家接受和连续使用,它的负面作用也充分暴露出来了。(1)话题有变伪的趋势。“假如记忆能够移植”这一话题得
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命题本身则遭到大家非议,因为有时答案就是唯一的,尤其是“诚信”,走向了“代圣人立言”的“伪圣化”老路,其用心让人作呕,“心灵的选择”提供的是一个有违常情常理的材料,客观上产生了引导学生说假话、乱编故事的后果。(2)话题过于宽泛,而内容又集中在伦理道德范畴内,客观上无法杜绝抄袭、套作,致使命题者只好加上“不得抄袭”,寄希望于考生的道德良知。事实上学生的套用非常普遍,以前的优秀作文是现成的范文,《读者》《文摘》当然更是顺手拈来,为阅卷带来了难度。(3)由于文体不加限制,淡化了文体要求,于是教学训练中只抓话题作文,学生最起码的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都没有了,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非驴非马的“四不象”,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下降。
有鉴于此,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命题权威人士指出:“话题从哪来?从现实生活中来。”我们的作文训练要重视增强写作的现实意识,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这样一种意识:接到一个话题,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候,就往现实方面去想,要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思考的方向正确了,文章的生活气息与新鲜活力就容易出来了。生活是源,书本也是源,尤其是对生活积累不厚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通过范文(尤其是高考作文)启发学生,有了熟悉的生活,有了丰富的题材,任何话题都可以得心应手,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两到三种题材上积累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源头活水”,这样就不至于拿到作文题无话可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尤其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哲学、美学、历史、未来学、生存学等不同的角度扩展和审视话题,学生的思想才有可能丰富,见解才有可能深刻,这样在考场上才有可能写出高品位的作文。(二)加强基础,使作文训练有较大的覆盖面。“文无定法”,但任何文章都应有一定章法,高考作文淡化文体要求,但不等于模糊文体界限,各种文体都要训练,新教材中各种表达方式的要求与标高其实非常明确,切不可忽视小看。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基本的表达能力和各种
文体的写作样式的训练一定要到位,记叙流畅,议论透彻,抒情自然,描写生动,说明清楚,让学生写什么文体就像什么文体。尤其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写作习惯本就不好,成功率又低,一定要严格规范,使其作文初具规范,至少要保证一个平均分。那么,应试作文的技巧要不要教呢?当然要教,但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能误导学生套作取巧,这既非为文之道,更非为师之道。我们应当研究高考作文成功的秘诀和闪光处,实事求是地指导学生在基础等级上狠下功夫,要相信功到自然成,规范上去了,作文水平自然提高了。
值得重视的是,据透露,今年高考作文评卷时,会对语言有所侧重。这是新教材实施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背诵篇目很多,《语文读本》又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一点必然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其实作文本就是语言的游戏,这一点从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在发展等级标准中有“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这两条,这两条都从语言出发,对学生的写作语言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语言正是我校学生的软肋,据我了解,绝大部分同学平时读书极少,思想的贫乏自不待言,连语言也是干瘪粗糙,或干脆句不成句,段不成段,根本谈不上语言的储备,甚至影响到学生政治历史科的学习,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材料丰富、语言精彩,是文化积淀的表现,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作文备考,要加大能够显示文化基础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力度,每周都要准备相当的语言材料,供学生积累。同时要注重运用材料能力的训练,增强考生“调动”和“选用”这两个能力。“调动”是指善于调动课内训练材料这个库存,包括经过改造加工的材料;“选用”是指灵活选用社会上新鲜材料来用,力争做到材料丰富。语言的风格多种多样,或俏皮幽默,或庄重大气,或华丽锦绣,或含蓄深沉,但只要特点突出,个性鲜明,作文的语言自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要求我们平时在训练中提醒学生有所侧重。
(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重要
的文化载体。”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强调语文的人文熏陶渐染功能。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普遍认识到语文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上、在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上的独特作用。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训练题应尽可能地关注社会、自然、人生等方面的热点与亚热点问题,不能只在伦理道德上做文章。追踪热点,决不是将语文上成政治课,而是进一步拓宽思想内容的范围,在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深刻透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的标准,这一点应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在训练中应让学生明确,另外,作文部分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在“发展等级”里新增“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一条,可以预料,从命题方面说,所给话题或标题势必有利于表现考生的理性认识,表现思维的深度。不光是理性,还有善良、尊重、生存关怀、宽广视野、文化传承、目标与超越等,都应当进入我们的写作范围。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面朝大海”等优秀话题的长处,模拟训练时,不妨结合学生生活思想情感的实际设计话题,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不必每次作文都让学生经受灵魂的拷问和道德的选择。
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明确高考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特别是将发展等级分解,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相信学生可以逐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