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作文:1+1=几
一年级作文:1+1=几
广东省深圳市 龙岗区坪地镇第一小学四(2)班 曹润波
小明刚上一年级,什么都不会。数学课,老师问小明:“1+1=几”小明说:“不知道。”老师温和地说:“回家问爸爸妈妈,明天再来回答。”
放学一到家,爸爸正在看足球赛。小明问爸爸:“1+1=几”爸爸还以为是问足球赛的结果呢,兴奋地说:“中国队赢了!”小明有点不放心,又去厨房问妈妈:“1+1=几”由于抽油烟机的声音太大,妈妈跟本就没听见,见小明来了,赶紧说:“翻一下青菜,再放点盐。”
第二天上数学课,老师要小明回报结果。小明大声回答:“爸爸说1+1=中国队赢了,妈妈又说1+1=翻一下青菜,再放点盐。”顿时,教学里哄堂大笑。
曹润波,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第一小学四(2)班;指导老师:彭忠诚
指导教师:彭忠诚
第二篇:1+1策划书
共掀晨读风
助学风建设 促和谐校园
活
动
策
划
书
“1+1”社团 数学系学生会2013年10月图书管理委员会
共掀晨读风 助学风建设 促和谐校
启动仪式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荏然光阴,白驹过隙,转眼间大一新生开学已有一个月之余。他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开始规划着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但从压力比较繁重的高中生活过渡到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的大学生活中,大多数同学还是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懈怠情绪。与此同时12级学生也即将面临英语四级考试。前不久学院下达新时间表,安排了早自习,可见学校对此也十分重视。考虑到图书馆学习氛围浓厚,开放时间长。为此,1+1联合数学系学生会及图管会掀起“晨读风“的活动,意在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营造学院良好学习氛围。
二 活动目的使我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以后的数学竞赛垫定一定的基础,推进学风建设。
三 活动意义
开展“晨读风“活动,借助高中惯有的学习方式,帮助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自主学习的跨越。一天之计在于晨,晨读能帮助新生调动学习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也为今后数学竞赛及英语的四六级做准备打基础。另一方面,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也是大有益处。
四 活动主题
共掀晨读风 助学风建设 促和谐校园
五 组织结构
“1+1”社团、数学系学生会图书管理委员会
活动对象:“1+1”全体会员,数学系全体学生,图书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六 前期准备
与数学系学生会联合作业
成员分工:
学习部:开场演讲稿,选定学生代表
信息部:PPT的制作和播放
组织部:会场布置
宣传部:宣传海报的制作和张贴
体育部:维持大会纪律
文艺部:主持活动
卫生部:确定早读地点和和活动地点并负责好卫生工作 编辑部:预约与会领导,编撰主持稿等
办公室:提前通知大家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
七 现场安排
1.现场布置
(1)舞台布置(地毯.喷绘.桌子.凳子.)
(2)礼仪安排、确定礼仪位置,现场引领路线。
2.音响和LED屏
(1)音响,话筒,话筒电池,话筒架,笔记本电脑;
(2)调试音效,试听音乐
(3)ppt的制作与播放
3.现场彩排
主持人,礼仪以及现场工作人员走台彩排。
4.具体流程见附录一
八 后期工作
1.做好活动启动仪式的反思与总结;
2.由学习部将本次活动落到实处。
九 活动经费预算:
1.地毯:100元
2.礼仪服装:100元
3.喷绘布:40平米X10=400元
4.相关打印:150—200元
5.音响,话筒的租借:100元
总计900元
(与学生会联合预算)
启动仪式流程
一迎宾并邀请嘉宾入座
二主持人致开场词 宣布活动开始 介绍本次活动
介绍到场领导和嘉宾
三领导致辞
系领导发言
学生处领导讲话
图书馆馆长发言表示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四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
五由刘主任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启动
六学生代表领读
七宣布启动仪式结束
第三篇:红色1+1
一、活动主题:红色铸就信念,爱心回报社会
二、活动目的:
二、活动目的:
1、加强在校学生对于军犬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同学们对军犬的认识。
2、通过同学们,将这一理念传播出去,带动全社会的同胞去认识他们。
三、主办单位:理研1402、1406党支部与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党支部
四、活动形式及内容:
(一)活动形式:讲座与播放影视
(二)活动具体内容:1.活动前期:(1)邀请共建支部代表
由支部牵头,与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党委联系,交流想法,找到愿意与他人分享军犬知识的嘉宾。
理研1402、1406党支部自己联系部队代表来校讲座(2)审核确定
由理研1402、1406党支部与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党支部共同确定1-2位讲座嘉宾(3)活动宣传
海报宣传:在北区食堂门口前放置海报进行宣传
网站宣传:在学院网站上发布讲座公告,进行讲座宣传 2.活动当天
(1)嘉宾先以讲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有关军犬的知识以及他们在训练时发生的又去的故事等,然后分享自己在训练时的工作,内容中可以夹杂实例,方便和同学形象生动的交流。(2)嘉宾讲演结束后,现场同学可就嘉宾的讲演及自身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自由提问,由嘉宾解答。
(3)需要深入了解的同学可离位,单独找嘉宾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4)讲座结束,整理教室。3.活动后期
(1)整理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照片记录,留下珍贵的纪念。
(2)总结本次活动,对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并反思,为以后的工作总结经验,为本次活动划下圆满的句号。
活动形式:义卖 活动具体内容: 1.活动前期:
(1)拍摄收集校园和环保科普中心内流浪动物的照片
由理研1402、1406党支部与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党支部分别拍摄流浪动物的照片,收集后进行汇总,确定最终的照片。(2)制作明信片、书签
支部成员分工合作,对明信片,书签进行设计制作。(3)制作活动当天宣传所需的横幅与广告宣传单(4)活动宣传
海报宣传:在北区食堂门口前放置海报进行宣传
网站宣传: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义卖公告进行宣传 2.活动当天(1)在食堂门口设立摊位,并将义卖物品摆至相应位置,贴上价格标签,做到明码标价。(2)参与义卖的同学可以在横幅上进行签名,达到一定数额可以赠送小礼物。3.活动后期
(1)汇总并统计所得善款,捐去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以完成本次义卖。(2)整理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照片记录,留下珍贵的纪念。
(3)总结本次活动,对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并反思,为以后的工作总结经验,为本次活动划下圆满的句号。
第四篇:新闻1+1
北京公车“缩水”因统计口径过窄 民众“看不透”政府账目(2011.4.4)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1+1):从去年北京公布治堵措施以来,公务用车不再增加引起关注。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一个数字:62026辆。大家觉得比预期少了很多,甚至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
【质疑】
3月31日,北京市财政局网站给出了公车数量的官方版本:62026辆。首都在全国率先公布公车数量。北京到底有多少公车?这一问题的升温与治理交通拥堵有关。北京2010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480万辆。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是北京市的承诺。而市民则同样关心存量。公众感知与数据差距过大。市民认为北京市公务用车至少有70万辆。
人大代表叶青:国有企业买的车就不算公车吗?部分非直接预算购买的车辆也未纳入统计。
【分析】
特约评论员王锡锌:公车概念界定是一个问题。公开的数量和百姓感知之间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市已经给公车划定一个范围:只限于北京市党政机关,不等于在北京地面上跑的所有公车数。另外一个,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就对拥有公车的主体做了进一步界定。国有企业、差额拨款的单位就不包括在内。最根本的问题是统计口径的问题。统计口径如何更加合理是一个问题。
特约评论员王锡锌:即使选择了最窄统计口径数据也可以统计得更细。譬如各个单位的数量。公布得越细,监督越有力。
特约评论员王锡锌:政府公开公车数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众肯定了这种做法。民众质疑的是公开的结果。
【现象】
财政部“晒”账本,却并未公开公众最为关注的“三公消费”。今年两会上,三公支出公开已经有了明确时间表。
【解读】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三公支出统计应该覆盖所有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该分门别类详细公开。
特约评论员王锡锌:“三公消费”花了多少钱知道,干了多少事不知道。从公开的行动上看每个人都说好,但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公开应该有质量,把账算得更明白,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懂。既要说明花了多少钱,还要说明办了什么事。另一方面,民众还应该有一定的耐心。
主持人(李小萌):《新闻1+1》。从去年北京市公布治堵方案以来,有一句话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公务用车不再增加。那时候很多人就说,你得把总数告诉我,我才能监督是否有增加。今天北京市财政局就公布了一个数字--62026辆,这个数字一出来,大家都觉得似乎比预期地少了很多,甚至不足1/10。究竟是谁搞错了?如果这是阳光财政向前走的一步的话,下一步如何走得清晰?走得坚实?今天我们关注这个话题。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
3月31日,北京市财政局网站给出了北京市公车数量的官方版本,尽管总体描述不过四十几个字,又适逢假期临近,但丝毫无碍这一新闻占据公众的视野。
首都北京率先公布公车数量,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而这实际是如约公布。北京市到底有多少公车?一直受人关注,升温则与这里交通拥堵有关。这座城市截止去年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80万辆,去年底,北京公布交通治堵方案,其中明确表示,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
不再新增,这是北京市的承诺,而市民则同样关心存量,因为这样才能把实际效果看得清清楚楚。去年底,北京市民叶晓静向北京市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北京市公车数量和具体型号两个问题。北京市财政局依照程序回函表示,将于今年3月答复。于是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践行承诺,公布公车数量,并表示这些数据是根据决算要求初步汇总,尚未经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市民:6万多我觉得应该不算多,这么多机关单位,怎么会多呢?
市民:我觉得比例有点太小了,占的比例太小了。
市民:我觉得大街上那么多车在行驶,就6万多辆公务车,好像数字不太准确。
市民:我觉得可能偏少吧。
市民:公务用车,我相信。
首开先河的北京,无疑引来赞誉,但同样也有对数据真实的疑惑,因为这个数字与感知不同。有人就指出,按照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减去私家车数量的算法,至少为70万辆,这个6.2万让人不太相信。面对质疑,北京市财政局对媒体表示,此次向社会公布的公务用车数量是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的实有数量,包括小轿车、载客汽车等所有车辆。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小口径的公车,就是行政、党政、机关、全额预算的拨款单位,所以大家自然认为这样的数字肯定是偏小的。在老百姓看来,公众看来,什么叫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车,现在都是公车,所以大家觉得还是不太过瘾。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在他看来,公众感知与数据差距过大,与统计口径有关。而公车的概念,不应限于党政机关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车。
叶青:像国有企业,财政局认为它买的公车不应该叫公车,当然我们就要问国有企业购买的车,难道可以算私车吗?因为国有企业,最终要给财政上缴一定的税后利润,如果车买多了,实际上也意味着它以后能够上缴给财政的利润减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国有企业买的车应该也是公车。
除此之外,叶青还指出,部分非直接预算购买的车辆也尚未纳入。比如通过项目经费购买的公车,在决算报告中未必能够体现。尽管仍有不足,但北京的做法还是被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公众看作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与此同时,期待也在增加。数量之外,公务车具体型号,公务车开支数额又将何时公布呢?
主持人:62026辆,究竟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先请王教授给我们清晰地来说说,到底是哪个范围里边的一部分公车?我们看它原有的表述,这是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原文的表述。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等等。北京市这个划定的范围,它区别于了什么?把什么刨除在外了?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其实我们原来在谈到公车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公车,它其实首先就是一个概念界定、范围界定的问题,所以这次大家看到北京市的公务用车公布的数量,和老百姓所想象的数量,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差距,可能有很多方面,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市已经划定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里面我们看到,这里面说到,我只限于北京市党政机关市一级和区县一级,这个概念不等于在北京的地建上跑的,所以这是一个空间概念。
另外它涉及到,我说的是叫做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就对拥有公车的主体再进一步做了界定。比如国有企业就不符合这个范围,还有差额拨款的企事业单位。什么叫差额拨款企事业单位?比如说许多行政机关内部有一些研究机构,有一些事业单位,有一些财政拨款,但是可能还有一些数额是要由事业单位来自己获取其它收入。那这些国有企业,差额拨款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定义的范围,其实都没有被划作单车统计的范围,所以我觉得最根本的实际上是统计口径的问题。这里其实也通过公开的结果,让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就是公车的范围和数量,它的统计口径如何才能够更加合理,更加让民众能够接受。
主持人:为什么引起这么大关注的一个首次公开公车的数量,选择最小口径的一个部分?
王锡锌:这里统计口径从财政上来说,因为我们也看到这是财政局来公布的,财政上我所理解的公车就是全额由财政拨款,直接来购买的,反映在财政里面。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比较容易理解它为什么选择了一个最窄的统计口径。
主持人:即便是我们认可选择了最窄的统计口径这个前提,有没有可能比现在做得更好一些?
王锡锌:现在看来,民众首先对公车的问题始终是高度关注的。我今天也看了一下,通过百度搜索北京公车的数量这个关键词,发现民众关注的网页接近800万个,所以关注度非常高。关注度高之后看到的问题就是民众,很多人觉得差距太大了。我觉得这里面首先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对北京市首次来公布公车数量的行为,毫无疑问是赞成的,我觉得是一大步。
主持人:态度我们待会儿再表明,回到刚才我这个问题,我们即便认可了这个最小口径的统计方式,有没有可能比这几行的文字做得更好?
王锡锌:其实我觉得完全可能在这一步态度的基础上做得更细一点。公车这个事可以说得细一点,比如说至少有两个方面,如果我们在这一次做到的话,老百姓就可能心里会更有底。
比如第一,我统计了全市公车的数量,能不能够讲各个单位所拥有的数量也能公布,因为如果你公布了每个单位有的具体的数量,那么很多人就可以看看我公布这个单位的数量到底是不是准,因为一旦具体以后,民众的监督,包括内部和外部监督就能够有谱了。主持人:还有提出信息公开的市民,他不仅要求数量,也要求了车的型号或者是规格,但是这些信息我们并没有能够找到。
王锡锌:对,我觉得公车这个型号的请求,应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请求。当然北京市也说了,在后续决算的时候也会来公开,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公车有没有超标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做得更细一点,其实两方面的差距,感受的差距,我想完全可以再小一点。
主持人:您刚才要讲的被我打断,就是这个态度问题,比如说我们作为公众,如何看待这一次往前走了一步的公开?作为政府,又如何看待公众对于公开的一个质疑?互相之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王锡锌:可能有的时候我们老在说,你不公开可能没什么事,但公开了会有很大的事。这时候一方面反映出从公开的主体,比如说政府部门,我觉得它必须要有一个意识,公开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管理的理念,所以不公开不等于没有事。
我想从态度上来说,第一步来公开,主动来做这个事,毫无疑问,我觉得应该是顺应了这个潮流。当然从民众的角度来说,其实我们肯定它公开的这种做法,我觉得民众索性质疑,或者有些不太理解的是你公开的数据结果,这两者不能混在一起。对于数据我刚才说了,如果把公开的工作不仅做了,而且做得更细一点,其实民众和政府的这种感受是可以走到一起的。
主持人:公开是一个共识,如何公开还需要更大的一个坦诚和智慧,稍后我们继续。
4月1日,当北京官方公布公车数量的新闻被公众传阅,财政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部门预算,成为今年首个晒账本的国家部委。中央部委公布部门预算已经不是新闻,人们更关注这一份账单的成色。和去年相比,去年收支预算总表仅列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等七个大支出内容,共计15行,而今天的收支预算总表,虽只公布了6个大支出内容,表格内容却达到了46行。而解释收支预算总表的说明性文字,也随着内容的细化水涨船高。从去年的1200余字,猛增到近3000字。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它的意义就是能够落实公众的知情权,这个实际上已经引出公众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财力使用方面的质询权、建议权、参议权,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最后落实到人民群众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权。
除了收支预算总表,公开内容细化的进步更体现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中。去年的这张表单,同样仅有15行,列出的内容也只包括科目、合计、基本和项目支出四项,而今年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却扩充到42行,并首次列出了去年支出预算数和执行数。今年预算数,今年预算数与去年执行数的增减对比。
叶青:老百姓关心每个部委它的钱增加减少有没有道理,通过把上一年的预算数、执行数和今年的预算数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此次配合去年支出执行与今年支出预算的增减幅变化,财政部还公布了多达4000字的说明文字。除了对有关支出口径进行界定外,还逐一对各支出项增减的原因进行解释。相比之下,去年的财政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说明,却只有不足300字的界定性文字。更具体、更细节、也更读得明白,但公众在比较这些变化的同时也发现,三公支出并未见到,而这已经成为自今年两会以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杜黎明(全国政协委员):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每年的消费支出已达1500亿至2000亿之多。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室占三分支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支一。
也正是在今年两会上,三公支出的公开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将在今年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就会公开去年的三公支出。而在两会后不久,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在离承诺日期只有两个多月的当下,此次财政部公开部门预算,公众强烈关注三公支出内容也就顺理成章。
贾康 :现在还没有把这些数据从各个科目里边抠出来,据我们所知,要把这些数据抠出来,这个工作量很大。
主持人:三公消费的公开,要怎么样做才能实在、有意义?难度在哪儿?我们先听听专家观点。
蒋洪(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首先它在统计上面,应该覆盖整个政府所管辖范围,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另外就是就每一类的公共、公款消费,应该分门别类进行报告。比如说餐饮费、差旅费,出国费、会议费、接待费要分门别类。第三就是分门别类以后,还要把它具体化。比如说差旅,你必须细化到一定程度,公众才能够判断这笔差旅费合理不合理。所以我说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如果能够加强透明的话,那我觉得就是三公消费信息公开,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主持人:前面专家提到了公开、透明,细化这是关键词,但似乎做起来有难度,难度在哪儿?
王锡锌:其实刚才我觉得贾康先生说得很清楚,比如三公这一块儿,我们通常说的公款招待,公务的招待,还有公费的出国考察,以及公车消费,是所谓的三公。在我们现有的整个预算支出的科目里边,其实并没有列出,因为我们现在财政是按照支出的功能来分类的,不是按照支出的经济分类。这样的话,花了多少钱可能知道,但是干了什么事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如果你再反过来说,三公必须要公开这一具体花费了,那么总理也承诺了要推进这个事,这就变成把原来分散在各类支出的,涉及到三公的费用拎出来,然后重新再做一个加法。
主持人:原来并没有这样的项目,甭管是外行和专业人士,你看到这个预算,也看不到这几项?
王锡锌:没有这种科目,其实它的难题一个是预算编制的时候,原来可能我们没有关注或意识。
主持人:这种新的模板出来,才能看到这些东西。
王锡锌:对,我觉得毫无疑问,在整个预算的编制里面,将来为了减少所谓的难度,毫无疑问,从科目上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具体的用途,比如三公这一块儿。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你用这些钱到底去干了什么?这个东西如果清楚了,将来决算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
主持人:其实这也提到一个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既然要想公开,就要让公众能够一目了然,看得清楚。比如像北京市刚才这个车辆统计,这么几行话,我们还要通过更多的语言进行分解才能理解,所以这也是财政公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王锡锌:其实我们今天关注的两个点,一个是北京市的公车数量公开,还有财政部关于预算的公开。从公开的行动上来说,每个人都说好的,但是公开了以后,为什么大家都会提出更多的需求?我觉得这就回答了公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公开就它的内容上来说,必须要有质量,没有质量、没有成色的公开,你引来的可能是更多的问题,可能被别人觉得你还不如不做。如果要想有成色、有意义,无非是把账算得更明白一些。刚才包括蒋洪先生谈到,你怎么样做得具体、细化,然后不要简单地只是按照功能支出,要按照它支出的经济来做,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懂。所以我觉得总理讲的我们花了多少钱,干了多少事,都要让民众知道,但可能还需要有一点,逐步地让我们知道干了什么事。如果这样的话,整个财政的信息公开,可能不仅仅做了,而且做得有成色。
主持人:那我们可不可以期待三公消费的公开一步到位?
王锡锌:从每一个纳税人来说,应该说我们有理由来期待。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从信息公开的需求,比如对三公的支出,具体的信息来说有强烈的需求,我们也看到了有比较明确的、积极的回应,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我觉得民众在考虑这点的时候,也许我们还需要看到有一些耐心,比如我们今年看到有一些按照新的统计方法,有一些具体的数据出来。如果开启了,明年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你说在这个基础上不再增加,明年有更多的比较。
海南:“离岛免税”开闸!(2011.04.20)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可以说在世界各地很多的免税品商店当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的身影。海南三亚离岛免税政策开始实施了,这样一个政策除了给在那购物的顾客带来一定的实惠之外,还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 主持人 李小萌:
可以说在世界各地,几乎很多免税品商店当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的身影。不过刚才这个热闹的场景发生在今天海南的三亚,离岛免税政策开始实施了,这样一个政策除了给在那购物的顾客带来一定的实惠之外,还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
(播放短片)
梁小姐:
4月20日有免税的,所以就拖到明天走了。
消费者:
特地换到早上来购物,晚上再走。
解说:
岛内的,岛外的,专为购物而来的,观光旅游顺道而来的,还有众多媒体,这个位于三亚鹿回头广场对面,营业面积达七千平方米的免税店热闹非凡。今天,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正式实施。
常臻 中国免税品集团市场部总监助理:
热情确实有一些超出我们的预测,这样的热情会有一个释放的过程,我们也会有一些限流的措施。
解说:
事实上根据财政部3月2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原本定在5月1日正式实施,政策内同样商品的免税零售价格,低于国内有税价格约15%-35%。而不出国门就可以免税购物,这样的吸引力让本来即将进入淡季的海南游,也重新热了起来。
谢凌豪 导游:
(现在)到月底,这个行程已经排满了。
赵韵 携程旅游业务部机票业务经理:
原来穿梭巴士是在三大湾之间,现在是专门加了免税店一站。
张陵捷 中国国旅总社国内旅游部总经理:
游客参加国旅的团,可以享受每人进店购物150块钱的减免。
记者:
你好,我想问一下,我想买两瓶香水,一个化妆品,是在5000块钱以内,是怎么来办理呢?
销售人员:
就是出示您的身份证和详细航班信息就可以了。你去机场提货的话,我们会给你一张提货联,到时候我们就会把这张白联给你,签字完之后,凭这张联,加上身份证,加上你的登机牌就可以去机场领货。
解说:
店内购物,机场提货,在今天实施的离岛免税政策,依然采用的是惯有的离岛消费模式。尽管价格便宜了,购买方便了,但是对于购买金额和次数的限制,人们还是有些不满足。根据规定,这次的离岛免税政策,非岛内居民旅客,每人每年最多可以享受两次,岛内居民旅客每人每年最多可以享受一次,每人每次累计购买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消费者:
额度的限制肯定是不够用,如果买大件商品,在这里买肯定不合适,买小件商品的话还可以。
消费者:
不够用,刚才还在说这个问题呢,不够用。
消费者:
如果按现在的算法,要比外面还要贵,因为我在外面看这块表是两万三,在这里面算完以后要两万四,感觉比外面还要贵,我不明白为什么。
解说:
根据政策规定,单价超过5000元以上的进口商品要征收行邮税。例如店内价格在5000至10000元的手表,必须全额交纳20%的行邮税;价格超过10000元的,需缴纳30%行邮税。这样算下来,一些商品的价格或许比有税商店里还要高。
谭力 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
这个政策对海南的旅游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这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举措。以后我们还要寻求更加便捷的方式,这个(5000元)额度究竟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
对于整个游客的吸引力有多大还要进行评估,但是从一些新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出来,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措施,而且即便这个措施也会进一步地改善完善。
主持人:
买到便宜的东西当然令人高兴,不过现在执行的离岛免税政策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次数上、在金额上。岩松,怎么看人们这种不过瘾的感觉?
白岩松 评论员:
我觉得今天是第一天的开始,场面可以用小品当中说的人山人海。但是你去仔细评估一下,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叫小恩小惠。但是请注意,这块小恩小惠可不是贬义词,甚至都不够中性,可以说是一个褒义词。小恩是针对海南岛来说,为什么呢?真正的大恩是去年国务院国际旅游岛整个设想这样一个规划,这是一个大恩。因此今天的离岛免税不过是在让它变成国际旅游岛,变得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方面一个新的辅助政策,因此是小恩。
小惠是针对消费者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第一个,要限定很多种类。第二个,也没有那么便宜。第三,还要限定5000块钱。第四个,你在这买到机场拿货。还有第五、第六等等,所以只不过是锦上添了一点花,所以还需要将来观察。我觉得今天最重要的是一个标志性的试点的开始。这一试可就让今天具有了点意义。
主持人:
为什么这样一个离岛免税政策会有这样一些限制,我们来听一听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个概念提出者迟福林先生他的观点。
迟福林 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这样主要的考虑,免税的额度在五千块,每一次大概可以享受一千块钱左右的免税额度。第二,游客可以一年两次,对游客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个主要是讲冲绳岛、济州岛,现在应该说我们比韩国要明显大一点,比日本要低一点。现在我们介于中间数,还是比较稳妥的考虑,恐怕最大的区别还不是在免税额度上,而是开始考虑一下对我们的游客到底能不能有一定吸引力。五千块钱在我看来,比如可以节省一次单程机票,对游客还是有一定吸引力。这两个因素结合到一起,起步阶段把它定在五千,考虑多种情况,采取一种比较稳妥的,具有吸引力等这样几点考虑。
主持人:
尽管是不过瘾,但是我们看到消费者还是非常的热情,有点如饥似渴,这种热情我们又怎么来看它?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个热首先有它热的道理,第一个,今天是开始,我觉得大家是尝鲜。而且对于尝鲜来说,对于已经在海南岛的所有这些游客来说,有点意外之喜的意思,因为他之前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订票等等,他一定不是为了这个来的。但是在旅游期间突然发现,我的身边开了这样一个免税店,干吗不去看看。在这一看的时候,的确价格又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个一定我们不妨看看PPT,不妨比较一下,尤其小件的,五千块钱以下的,尤其体现在比如类似化妆品这样的。
比如我们说第一种产品,它的免税品价格就比市场价要便宜将近200块钱。还有便宜更多的,这都是相当有吸引力了。所有这种吸引力会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接下来我们再说热有热的道理的同时,恐怕这句话人们不一定特爱听,但是这种热不会是持续的。
主持人:
为什么这么说?
白岩松:
因为它的价格还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其实在国外,免税店的这样一种模式,对于相当多总去国外的免税店来说,已经要相当靠去拉中国团,或者说拉这样的团进免税店,而且大部分的免税店里相当冷冷清清,为什么呢?有了奥特莱斯这样一种模式,有了其他的像香港这种本身就是自由岛,它的价格非常具有模式,另外,种类非常多的时候,免税店的吸引力其实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大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更看重的是我们迈开了这一步,在尝试让进口的奢侈品方面,居然在我们国内也有了降税的空间,拉开了一个大闸,我觉得这个给人们的畅想空间远远大于今天的人山人海。
主持人:
你有两个词让我注意到,你说了“居然”,而且你提到“奢侈品”,为什么在国内奢侈品居然也开了一个闸门,会让我们特别注意它?
白岩松:
我们以前似乎有一种叫奢侈品的歧视,就是高高在下,这是什么生活方式,因此要用各种方式限制大家的奢侈品消费等等。但其实人性当中有这方面的因素,因此你发现人民币相当热络的就跑到国外去了,每年中国出境游客数量是相当大的,相当多的购买因素就体现在了对奢侈品的购买,他有这种需求。
到了国外之后,我曾经说过,我说在国外听的最多的三句汉语就是:太便宜了,我都要了,第三句是还有吗?他有这种需求,相当多的就刺激了外需了。非常引人注意的是今天开闸,而昨天商业部的新闻发言人说,我们国家正在研究进口商品的降税的问题,其中包括化妆品、珠宝首饰等等,就是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的奢侈品,所以这似乎居然背后有一个,我们的观念在改变,在务实地面对现实,而不是有一种奢侈品的歧视,我们开始尊重现实了。
主持人:
可以把海南这个离岛免税看成是一种试探吗?
白岩松:
我觉得它这个试探是好几个方向,首先我觉得它还是跟海南的国际旅游岛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小恩成为大恩当中的一部分。但是另一方面让大家展开联想的是,除了海南岛,我们整个国家是不是在进口,包括奢侈品过去的“歧视”,也会发生很大的一种变化,我觉得这个联想空间今天给我们似乎更大,要比这人山人海的刺激大。我不认为在目前价格比较的情况下,海南的免税店可以永远保持这样人山人海的状况。
主持人:
但毕竟今天火爆的场面让我们看到了非常旺盛的购买力和购买需求,像这样的购物需求我们怎么样来化解它,甚至说怎么样把它利用好,稍候我们继续。
(播放短片)
淡季变成旺季,航班紧俏,游人有的推迟行程,免税店三亿商品迎客。今天,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第一天的火爆有目共睹。
北京游客 杨小姐:
我买了香水,香奈儿的,我来休年假了,顺便来购物,以往购物去香港,来这里不用了,价格是一样的,我觉得挺好的。
解说:
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出手大方,这已经是共知的事实。数据表明,去年国内高档消费品增长了23%,在境外消费这些高档品的人群增长了30%。目前,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仅略低于日本,处世界第二位。2015年,预计将超过日本,成为高档消费品最多、最大的国家。有这样的消费能力,海南免税离岛新政第一天的火热并不奇怪。
中国游客:
就是品牌的可能就便宜一点,顶尖品牌的更便宜。
中国游客:
买了酒,买了个包。
解说:
热衷海外购物,原因之一是内外价差过大。根据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的国内外差价,国内市场比法国高72%,比美国高51%,比我国香港地区也要高出45%左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把钱留在国内,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人们追问的话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做出表态。
陈德铭 商务部部长:
让国外的产品,特别是国外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通过一些便利的手段,能够直接在中国转成内销,就是所谓的内销便利化,这样使老百姓能够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得到更大的实惠。
解说:
也同样是在“两会”之上,海南省长罗保铭对记者表示,即将推出的离岛免税政策,“国内居民不必出国,就可以购买到国际高档商品”。媒体将之总结为让肥水不流外人田,将对启动国内消费起到重要作用。
陈德铭:
中国也正在激励自己的国内市场尽快的扩大消费,现在我们国内的消费已经一年达到了2.4万亿美金左右,比我们的出口要多将近1万亿美金左右。
解说:
而在财经人士看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海南岛,不限定在旅游。
叶檀 财经评论员:
离岛免税之后,购买国际上的奢侈品,它的动力就比较足,这样的话,外汇留在手里这种情况会减少,其实是扩大进口战略里边的一部分。第二个是扩大消费的战略。
主持人:
有数据显示说,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是中国人购买的,而购买奢侈品的中国人60%是在境外完成的,同时又有预测说,到2015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一系列数字,岩松你看说明什么?
白岩松:
我认为说明第三点可能还提前,60%就让你受刺激了,相当多的原本有可能内销的转成外销了,其实增量部分非常大,我觉得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在消费理念上,我们可以说,仿佛消费观念不成熟,怎么都去买附加值并不很高,但是另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奢侈品等等。但是你再这么去说,也拦不住人们要购买消费品,在这个特殊阶段,这个发展刚富起来,可不是两眼都放光嘛。
我们在这个改变的观念当中,如果要是说我们把税提得特高,让他买不起奢侈税,就都捐希望工程了,那我同意。但是绝不会因为你把奢侈品在国内把税弄得倍儿高,人们就捐希望工程了,不,都捐国外的希望工程去了。所以如果国内的税率能降下来,反而有助于大家平常心。什么意思呢?比如出过国几次之后发现,在我们这卖一万多的,原来那才两千多,奢侈的概念一下子降下来,你心平气和了。
主持人:
是。
白岩松:
接下来还有,如果国内能购买的话,买吧,你有钱,你买吧,我们国内增长,促进内销了,反而有很多钱可以去做民生。所以背后最重要的是务实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要看待可能起码有十到三十年,这样一个中国刚刚富起来的时候,没办法,炫耀性的消费。日本也走过这样的道路,同样如此,现在欧洲已经慢慢淡下来了。也许中国再过三十年或者二十年,这种东西也会淡下来,但是你得先让他经历过,就像我说,中国人一定有一天会把车扔了骑自行车一样,但是现在骑了那么多年自行车,他得先开车。
主持人:
尤其在拉动经济三架马车当中,消费现在对于中国来讲还是很弱,应该站到更重要的位置,如果把这些奢侈品引进到国内来,能够让消费者非常自由地买到它们的话,解决这个问题是重要的一步。
白岩松:
对。其实我觉得它所占的比例会只是一部分,就像今天我们说到海南,好象这个事特别大,我只是觉得标志性的事特大,你想想总量能有多大,但是对海南的形象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它拥有了某种竞争的平等,比如说跟韩国的济州岛或者怎么样,海南岛也具有了国际化的这样一种平等的形象,我认为这个形象大于它实际上获得的收益。
另外,仔细回到免税店看,相当多的国外奢侈品消费价格会在五千以上。但是今天我研究了一个价格,在这个店里有一块表,我们不说什么牌子了,它卖的价格跟现在香港的港币价格是一样的,一万九千多,可是别忘了,港币现在等于天然打九折还多,等于我们就已经卖不过它了。最不幸的是,超过五千块钱的物品,又超过了一万,都要加收30%的税,这么一加,咱这比香港的贵快一倍了,它还是没有吸引力。
所以现在有这五千卡住,有只能两次这样的因素卡住。另外,去海南也不会是为了购物去的,它的成本相当高,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春节或者节假日去海南还不如去泰国呢,泰国更便宜。
主持人:
所以对于海南来讲,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到海南消费,还是以这个为诱饵让人们去旅游。
白岩松:
我觉得大恩放在那了,要使它变成一个国际旅游岛,而使它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岛,需要往里面添加很多的积木,这个离岛免税只是其中一小块的积木,但是我们通过这件事情,没只关心看海南岛的问题,对于它来说是在添加积木,逐渐的让它变得更符合那个形象。对于我们来说,更看重的是,开始试着让奢侈品靠近老百姓了。接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其他地方也可以实施。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我们现在每年有无数出国游的人,但是在北京和上海机场里面,这一两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在北京的机场和上海的机场里面,价格已经几乎是全亚洲最便宜的了,不管是化妆品还是烟酒等等,因此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由国外对这类商品的消费变成了我在这买,回国之后回来取,这笔回笼资金你回头去想的话,它正在成为刺激内销的一部分,这很有意思。
主持人:
你说的这点感触很深,我们春节正好去法国采访,法国机场免税店商品的价格就比我们机场免税店价格要高,所以我们已经有竞争力了。
白岩松:
我们的奢侈品歧视,有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们的税太高了,把它真的变成了奢侈品,是有关系的。如果这个税能够降下来,会有改变。
[每周质量报告]追踪“限塑令”(20110605)
中国网络电视台(每周质量报道):今天(201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的也是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话题。保护环境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大课题,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把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了,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说就是一种贡献。比如我们每天都可能用到的塑料袋,一旦废弃就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我国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个被称为“限塑令”的规定是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限塑令实施的三年时间里,我国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省了360万吨石油;但是与此同时,限塑令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限塑令的实行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效,现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在对北京、上海、云南、四川等地进行了调查之后,记者发现,和“限塑令”实施之前比较起来,现在各地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在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明显减少。
但同时记者也发现,在一些集贸市场中,“限塑令”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按照“限塑令”的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是记者和执法人员先后走访了北京等地的多家集贸市场,发现这些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商贩都在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而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还发现,这些农贸市场中除了没有按规定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收费外,还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
在“限塑令”中,还有一项重要规定就是,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薄塑料袋。
然而就是这种被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在“限塑令”实行三周年后,依然在集贸市场中大量存在。记者和执法人员在北京某市场看到,商贩们使用的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同时,一些商贩还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是没有合格的塑料购物袋,但因为这些合格袋是收费的,所以平时很少有人要。之所以放在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记者和执法人员接连走访了北京的几家集贸市场,发现不少摊位使用的塑料购物袋,都是超薄的。而专家告诉我们,这种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非常容易破损,基本没有重复利用的价值。
翁云宣,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参与“限塑令”的制订工作。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翁云宣:那么收集了一些被风吹起来的一些袋子,进行厚度的统计,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说,对0.025(毫米)的袋子经过一些重量检测以后,从回收的价值上面,那么觉得这个厚度相对来说,具有比较好的回收价值。另外一个就是说,对不同厚度的塑料袋进行一些物理性能的检测,包括跌落性能、冲击性能等等这些,那么也觉得是0.025(毫米)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线。
记者在集贸市场上免费拿到了几个塑料购物袋,找到专家进行检验。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用这个厚度仪,检定过的厚度仪测这个塑料袋的单层,发现它的厚度是0.005毫米,下一个点是0.006(毫米)。经过刚才精确测量,发现这些塑料袋的单层厚度还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一半,甚至有些达不到标准厚度的1/5。
这些厚度严重不合格的超薄塑料袋,质量又如何呢?专家首先根据国家标准,对其中一个超薄塑料袋进行了试验。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当这个摆锤下落冲击到这个薄膜上,看它破裂不破裂,下面开始试验。大家发现,当这个摆锤从这个固定高度掉落下来的时候,冲击到薄膜上,它立刻破裂,就是说明不合格。
随后,专家又对这种超薄塑料袋的提吊效果,也就是塑料袋提手处的耐用程度进行了检测。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高维:我们向这个塑料袋里装了1公斤的沙子,作为模拟物,下面来做实验,看它的提吊效果。
记者:22次。
这个国家标准是要求这个袋提吊3600次的时候,无破裂、无损坏,但是发现这个袋,当提吊22次的时候就已经断裂了,并且里头的东西全都洒了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超薄塑料袋的提吊效果连国家标准要求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达到,其质量水平可见一斑。
这种超薄塑料袋除了质量无法达到日常生活需要的要求,同时也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一只超薄塑料袋在土壤中的分解时间长达上百年,严重浪费土地资源。如果采用焚烧的办法,则会产生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二恶英等有毒气体。而如果垃圾中混入了塑料袋,在对垃圾进行堆肥或填埋处理时,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 王琪:实际上垃圾在填埋厂当中它还会发生反应,如果塑料袋比较多的话,有时会把里边产生的气体阻碍在里面,会造成一些像爆炸、着火。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少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没有贯彻落实限塑令的要求,一方面一些商户依然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也是屡禁不止。那么这些超薄塑料袋究竟来自哪里,限塑工作又该怎么去突破监管瓶颈取得更大的进展呢?
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是有名的“塑料之乡”,这里生产塑料袋的厂家非常集中,记者和执法人员走访了十几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结果发现几乎家家都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超薄塑料袋。
在安徽万通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这里什么规格的塑料袋都能生产。
也就是说,这个厂家在明知道国家禁止的情况下,依然在生产这种超薄塑料袋。而这样做的厂家,在当地不止一家。
桐城一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虽然限塑令已经实施有三年时间了,但是对他们这里的塑料袋生产厂家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禁止生产的超薄塑料袋一直是禁而不止。
塑料袋厂家负责人介绍,超薄塑料袋之所以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因为超薄塑料袋便宜,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而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桐城的一些塑料袋生产厂,为了让成本降得更低,还有更隐秘的高招。
在桐城的另一家塑料袋生产厂,记者看到用来加工塑料袋的原料就是这种切割好的塑料颗粒。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降低塑料袋成本的秘密就在这种塑料颗粒当中。
这家厂的负责人还说,回收料的价钱比新料低很多,因此回收料使用的多少决定了生产出来的塑料袋的价格。
在对桐城其他塑料袋生产厂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和执法人员发现,有些厂家生产塑料袋的原料甚至全部都是回收料,没有新料。
专家介绍,这种回收料加工的塑料袋如果用来盛装食品,有可能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翁云宣:超薄的塑料袋,如果是用回收料做的,那么因为回收料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有可能是医药垃圾,有的可能是接触过一些废弃物,那么这样的话,这里面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一些物质,它有可能会迁移到食品里面,那么这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就是健康的隐患。
那么如果用回收料做的,那么我们知道就是塑料在高温下面,那么在一些油性的物质情况下面,里面的一些物质更容易析出,那么对回收料来讲,回收料里面的一些就是说,我们不明确的物质,它就可能会析出来,这样危害就很大。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些地区对“限塑令”执行不力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也正是他们下一步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地方还在大量使用(超薄塑料袋),这个我们也注意到了,下一步我们将跟有关部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突出的问题,准备把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开办者的责任,让开办者来履行,所以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和检查力度,同时也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塑料购物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也没有非常合适的替代品出现,所以对塑料购物袋不是要“禁”,而是要“限”,多次循环使用以减少塑料袋进入环境的数量。经过三年“限塑”的工作,已经有很多消费者逐渐养成自带购物袋,少用塑料购物袋的习惯,“限塑”的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应该说我们整个在商场超市,这个塑料袋的使用量大量减少,特别像一些大型的商厦、商场、超市,它的使用量减少了2/3以上,那么全国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三年以来,减少塑料袋生产的量,是60万吨的塑料,相当于360万吨的石油制品,同时折合成标准煤5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
正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说的那样,三年时间里,限塑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农贸市场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制度落实不彻底的问题和超薄塑料袋屡禁不止的问题比较突出。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表示,将加大监管力度,尽快解决这些限塑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同时,相关部门还在研究扩大限塑令实施的范围,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在餐馆、药店、书店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制度。另外,专家还指出要想让限塑令取得更大的效果,还需要社会公众的普遍参与和支持。而对于我们每个消费者来说,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说是举手之劳,并不困难,而我们每个人都做出的这一点点努力和贡献汇聚在一起,就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最有效保护。
第五篇:1+1经验交流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估标准,我对于这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
回想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本上的数学公式、法则、性质等都已经叙述的很清楚详细了,可是我们老师就是不放心学生的能力,老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样我们就在不自觉中剥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权利,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过彼此进行交谈、倾听,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并发现到了自己的价值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小组的建设和互动上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我觉得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这样几点要我们教师注意:
1、要求学生起立回答时声音清晰洪亮,注意站立姿势和位置,尽量不挡住其他同学们的视线。
2、老师首先要强调使用各种规范的展示语言,学生尽量用简洁、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要有时间限制。
3、整个过程老师要致力于学生倾听、补充和质疑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耐心、包容、尊重、礼貌等品格的形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会倾听更为重要,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制止。
4、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讲解不透彻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分解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把问题讲透。
5、课堂讨论中要适时控制优势学生的发言,以便给其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所有这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给我们现代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气。通过学习这一课堂模式,我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上的几点体会,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把我们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自己都有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1、小组交流的时候,如何组织其他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不随便说话。
2、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如何适时引导?怎样寻找引导的切入点。
3、当有学生发言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别人的发言和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5、对于低年级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如何应付乱说乱聊,无重点性。
6、发言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主互助教学反思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在我校全面铺开,在这轰轰烈烈课改大潮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投入课改中有收获也有疑问,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收获:
一、优生的能力提高了。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组内通过讨论就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题目,优等生当小先生教会其他几位问题学生,这样锻炼了优生的表达叙述能力。
二、节省时间了。应用此模式过程中,全班不必都听同一道题(以前60%的学生不会的题目需要统一讲),这样那一部分已会的学生在浪费时间。采用此模式后,每个组中会的讲给不会的听,每个组中的疑难问题各有不同,到每节课统一讲解极个别难题时,也就是组内解决不了组际互相交流也没解决的统一讲,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三、有利于问题的暴露。组内讨论过程中,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疑问,这比以前老师问“有问题吗”,许多学生没有回应要好得多。在组内那些内向的孩子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样有利于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它的优点也有不足,在这里谈谈与大家一起来想一下解决办法:
一、分组后总有一些不均衡现象,一个组内优生差生多少不一,这样就在评价环节产生分歧,是可以按组内学生情况来进行评价,可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我们答对了不加分而他们加分,造成表面看是偏向的现象。毕竟学生是有差异的如何才能分组合理?
二、组内互助交流过程中产生疑问的问题,别组已经解决的,可以采取组际交流,这样就有下位的,到其他组去请教,造成纪律乱,不好控制课堂秩序,如何更好的进行组与组织间的交流?
三、通过互助交流之后,大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题目作为集体讲解,这时是师讲还是生讲,怎样把握这个尺度?要求老师讲解不超过15倒20分钟,最好是少讲,又有的说不要学生讲代替老师讲,那么究竟该如何掌握何时讲、讲多少?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弊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利也有弊的,知道了它的利与弊,就争取合理的应用它的优点,尽力的去克服它的不足之处。说一千道一万还得进行课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金点子
教育发展到今天,原有的教师“满堂灌”和“满堂问”,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与新课改的目的背道而驰。安丘市贾戈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在提升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快乐地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开展小课题研究,找准制约“课堂高效”的瓶颈及解决的切入点。
为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找到制约“快乐高效民主课堂”实施的瓶颈,学校引导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行为进行剖析,组织了“快乐高效民主课堂论坛”、“课堂教学大家谈”等活动,并设置“学生建议箱”。在“快乐高效民主课堂论坛”上,教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初步确定了一些影响课堂“快乐高效”的问题,如:异质学习小组的动态管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调控和互助问题、学生的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效评价、课堂知识结构的形成与课外知识的延伸的结合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本着“先分后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其分解进行小课题研究,将小课题分配给每个年级组、每个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并力求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阶段总结、交流,达到逐个解决、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大家谈”活动中,课堂向每一位教师开放,并通过“聚焦课堂”教学研讨会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头论足”,相互借鉴,对制约“快乐高效课堂“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而学生的想法、看法及建议则通过建议箱及时收集,并引领教师进行分析,收集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的课堂我主宰”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含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是思考的主体,是活动的核心,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法官”,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设计),对课内、课外学习活动的每一项设计及组织,学生有权利进行审视、质疑和“问难”,乃至“向老师和学校发难”,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通过“我给老师的一封信”、“学生建议箱”、“快乐高效课堂大家谈”等方式反映出来,对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建议,可以直接找到老师反映或将看法和建议写在小纸条上夹在作业本里向老师反映。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老师关注不到的或者是所忽视的影响课堂效率的问题从学生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补充。从学生的成长和意识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我的课堂我主宰”、“学校是我家,我爱我家”落实到实处,同时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开展创模、建模、入模、出模活动,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引导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改要求,在学习先学后教、探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成功教育等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对现行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树立“基于问题研究,精心提炼模式”的意识,对小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再实践、再探索、再思考,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解决思路,从而使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日臻成熟。在此基础上,将小课题进行整合,引领教师初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发展、发挥学生主动、互助的教学模式。对在课堂上存在的“假互动”现象、如何把握“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对学生“质疑“的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合作,什么问题需要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明确对老师提出课堂的基本要求: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激发“三兴”----兴奋、兴趣、兴情;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本主义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坚持以“爱”统领教育教学改革。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学生都得到成功发展,让学生在自主、互助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学校遵循教师“精讲点拨、注重提升规律“、学生“精学多练、以练促学、自主互助”的原则,归纳提炼出“学案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新授课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复习课模式和矫正课模式。不论是新授课模式还是复习课模式,强调和注重的是:学习目标自主确定、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学生互相指导、展开和谐竞争、促进互动合作、师生民主平等;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个体学习为主为合作学习为主。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教师双主体”的高效高质课堂,使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和体验获取知识的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实行捆绑评价,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为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构建符合学科特色的教学流程,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达标和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比促学,以学促教,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为提高班主任、教研组长、靠科校干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制订了班教学组、教研组和年级组捆绑评价制度,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达标情况作为评价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据,作为考核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依据,各级部达标的人数作为评价靠科校干的依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导学案的优化、学习小组的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制订了导学案的要求和关于学习小组的暂行规定,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为引导教师适时反思,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学校先后开展了金点子教学案例评选、教学创新评选、优秀导学案评选、教学成果评选、教育教学难题破解等活动,增强了教师自身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及今后的打算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学校承担的市级科研课题《初中物理“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现已结题,结题论文《初中物理“互动----探究”式教学改革的探索》被省教科所评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现在,学校承担潍坊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协同自主化班集体管理研究》,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自主互助学习型”实验点校。从教学成绩上,已初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的魅力,从今年的中考成绩来看,我校共有209名学生参加中考,普高统招录取148人,普高统招录取率达70.2%;从各科良好率来看,在全市前60名教学成果奖中,我校有8名老师;各科竞赛在全市名列前茅。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我校要开展好校本教研,抓好课题实验的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完善,进一步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达到“自主、互助、快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