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学卷3(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2:2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教育学卷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教育学卷3》。

第一篇:高中教育学卷3

《中学教育学》补修考试试题三(高中)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个4分,共20分)

1、学校文化

2、地方课程

3、道尔顿制

4、教学组织形式

5、榜样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个8分,共40分)

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9、学校文化有哪些特性?

1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20分,共40分)

11、结合实际谈谈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12、结合实际谈谈在德育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篇:教育学 11定稿3

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中世纪(12世纪)著名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1)高度自治(2)深刻的宗教性(3)国际性(4)随意性近代德国洪堡(高等教育之父)创办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基本原则(1)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三者统一(2)教、学与研究统一(3)科学统一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3)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政治、法律等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机哦阿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影响广泛,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二年华的功能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在西方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可追溯到西周。近代中国最早的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洪堡柏林大学)(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引发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系统(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具体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与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2)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3)现代工人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5方面 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社会为中心,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11.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发展的人才,实行的是博雅教育。特征:(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特征:(1)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

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设互岗位的需要。

1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敬爱快发展速度(2)自爱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3.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1)高等教育的自愿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2)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3)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二)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一统一的范畴(1)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2)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二是指目前仍然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实现,而职能用发挥在那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自愿多元化,多方筹资,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自愿(2)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自愿优化配置。(3)高价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

14.高校教师聘任制:是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阿华中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重点和方向:(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自愿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聘任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和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

15.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1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的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见的指责、权限的划分等。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2)权利分散型的(美国)(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德、日、英)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首先,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利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再次,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特点为(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利机构,适当实行权利中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校人事制度(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20.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狱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和微观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学科、技术因素(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4)教育因素

21.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户奥于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多样化模式特征:(1)目标是维学习能力、动机等不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2)不同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3)其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4)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尽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的区别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总体上说,高等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一)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持点,做到与记过疟疾社会的发展相协调1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专科层次的规模2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理规划3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承认高等教育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4在能级结构上,终点支持少数大学发展,鼓励其他学校探索5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间教育落差。

(二)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中央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终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总和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基本的)(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个体性与群体性 高校教师的结构:(1)职务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学历结构(硕士、博士)(3)年龄结构(要有一个合理的梯队,即老中轻结合)(4)专业结构 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3)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1)在社会学意义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在心理学、论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洪,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家谱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3)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爱能来影响学生(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25.专业:狭义指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广义指专门职业优质需要经过高等专门化教育后方能从事的复杂劳动的职业。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却相关3,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专业设置和调整地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地教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专业的重复建设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高校专业设置过细,造成有限资源的分散实用,影响了重点专业、短线专业的建设,降低了规模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跟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持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符合高级人才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争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3,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2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4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28.教学过程的属性: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得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高等教学的基本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

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的个性品质。教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30.教学原则: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学原则:根据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1,必需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2,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任何要求必需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3,教学原则的确立必须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大学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的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相结合的原则4,面向主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1.课程:狭义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循序的总合。广义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课程体系: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4,大中小课程5,显性与隐性课程

32.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的组成:1,专业培养的目标和基本规格2,课程设置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

33.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时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地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2,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3,教材能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拣选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4.课程建设的意义:1,建设各门课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课程建设的内容: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2,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4,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组织实施。课程建设的要求:1,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2,教材要合适;3,教学资料要完整;4,考核手段要科学;5,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35.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和班级教学制)

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变化的趋势: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

36.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一)课堂教学1,备课2上课3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

(二)实验课的教学:1,实验课的准备2,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3,实验报告的撰写4,实验课的总结

(三)毕业设计:1,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目的2,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要求3,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a选择课题确定题目b查阅文献收集资料c全面思考拟定提纲d撰写初稿修订定稿e论文答辩评审质量4,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a教育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37.学年制的特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容易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学分制的特点:1,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2,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3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实行学分制的意义:1,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2,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3,有利于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8.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地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高校教学方法分三类:1,教师指导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39.讲授法优点:1,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2,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法的费用低的多;3,通用性强。讲授法的缺点:1,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转递,过多的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2,作为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3,对记忆的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的课程尤其明显。讲授法的使用范围:从教学内容上看,适宜于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也适于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复杂的课程;从教授对象来看,需要给予更多指导的学生和刚刚开始大学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讲授;从教师素质看,讲授适合于那些知识丰富、了解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充满自信、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从教学环境看,讲授法更适合于规模较大的班级。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的信息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2,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3,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4,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5,教学手段的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定。

40.讨论题目的类型:阶段性复习讨论题和学习新内容讨论题。讨论法的使用范围:从教学内容看,更适用于应用概念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也适合与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从教授对象来看,高年级的学生更适合于讨论法,班级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也用此法;从教师素质看,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愿意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心平气和的进行讨论,善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教学环境看,适合较小的班级和小组。

41.自学指导法的适用范围:从教学内容看,主要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从教授对象来看,更适用于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学生;从教师素质看,应能够支持、鼓励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从教学环境看,自学指导法不受场地的限制,但要有较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自学指导法的要求:1,在学生确定题目、问题前,教师应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参考文献;2,帮助学生确定独立学习要达到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3,随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42.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2,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43.教育技术:就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完整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的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教育技术的领域:1,学习者;2,学习资源;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a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b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c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4.传统教学媒体应用原则:1,目的性原则;2,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

45.教学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测量:是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在教育活动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说,他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的决策或资源的分配决策等相联系。

学业评价步骤:1,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2,编审试题;3,建立试题题库;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5,评卷评分;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适合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守的原则:1,社会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3,科研与教学相促进的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5,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强综合研究。

4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3,通过现实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1,目的统一性;2,活动的主题有差别,3,所获知识的层次不同;4,知识获得的环境有差别。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关系:1,两者的目的与结果的总体一致性;2,两者的活动对象有差别;3,两者的活动方式有差别,4,两者的活动环境有差别。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别: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2,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3,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

几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1,军事训练;2,专业实习;3,生产劳动:4,社会调查;5,智力扶贫;6,参观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程序:1,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2,编制活动计划:a活动目标b参加人员c过程安排d预算活动经费;3,组织活动过程;4,评估和总结:a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方面所发生的变化b对社会做出了那些贡献及社会对实践活动的评价c经费的运用及收支情况d总结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1,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3,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4,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对关系:1,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2,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3,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5,集体活动与个体行活动的关系。

4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广泛的群众性;3,很强的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1,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

1.高等教育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8.教育方针

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20.高等教育结构: 21.一体化模式: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高等教育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8.教育方针

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20.高等教育结构: 21.一体化模式: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高等教育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8.教育方针

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20.高等教育结构: 21.一体化模式: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高等教育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8.教育方针

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 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 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20.高等教育结构: 21.一体化模式: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25.专业:

2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28.教学过程的属性: 2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30.教学原则: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31.课程:课程体系 32.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33.教学大纲: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34.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求35.教学组织形式

36.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37.学年制的特点: 38.教学方法: 39.讲授法优点:

40.讨论题目的类型:讨论法的使用范围 41.自学指导法的适用范围: 42.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43.教育技术:

44.传统教学媒体应用原则: 45.教学评价: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4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8.高校思想政治 任务工作特点 地位和作用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25.专业:

2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28.教学过程的属性: 2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30.教学原则: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31.课程:课程体系 32.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33.教学大纲: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34.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求 35.教学组织形式

36.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37.学年制的特点: 38.教学方法: 39.讲授法优点:

40.讨论题目的类型:讨论法的使用范围 41.自学指导法的适用范围: 42.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43.教育技术:

44.传统教学媒体应用原则: 45.教学评价: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4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8.高校思想政治 任务工作特点 地位和作用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25.专业:

2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28.教学过程的属性: 2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30.教学原则: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31.课程:课程体系 32.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33.教学大纲: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34.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求 35.教学组织形式

36.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37.学年制的特点: 38.教学方法: 39.讲授法优点:

40.讨论题目的类型:讨论法的使用范围 41.自学指导法的适用范围: 42.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43.教育技术:

44.传统教学媒体应用原则: 45.教学评价: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4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8.高校思想政治 任务工作特点 地位和作用

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25.专业:

2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28.教学过程的属性: 2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30.教学原则: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31.课程:课程体系 32.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33.教学大纲: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34.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求 35.教学组织形式

36.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37.学年制的特点: 38.教学方法: 39.讲授法优点:

40.讨论题目的类型:讨论法的使用范围 41.自学指导法的适用范围: 42.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43.教育技术:

44.传统教学媒体应用原则: 45.教学评价:

4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4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48.高校思想政治 任务工作特点 地位和作用

第三篇:教育学答案3

《教育学》15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A)。A.专职性

B.拥有高深知识 C.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2.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C)。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初期

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C)。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感知因素

4.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B A.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5.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作是(C)。A.《学记》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6.社会主义个性发展观是(D)。A.个性就是个别性 B.个人本位 C.社会本位

D.全面发展个性观

7.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B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C.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8.素质教育是C A.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 B.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C.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D.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

9.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初期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现代社会

10.教学是(C)。A.学校的辅助工作 B.学校的全部工作 C.学校的中心工作

D.学校的教师工作:

11.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C)。A.启发学生思维 B.呈现教学材料 C.激发学习动机

D.进行教育评价

1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B)。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3.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B)。A.教师讲授过程 B.学生学习过程 C.校长管理过程

D.教材呈现过程

1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15.“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C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7.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C)。A.教育的社会现象和内部现象 B.教育的认识现象和外部现象

C.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D.教育的内部现象和外部现象

18.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B)。A.客观性 B.强制性 C.价值性

D.教育性

19.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C)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2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选择:BCD

2.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A.教学实践经验 B.教师主观思想 C.教学规律 D.教育目的

-----------------选择:ACD

3.当前智育中的主要问题()A.智育内容过窄过深 B.忽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 C.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D.德育方法单一

-----------------选择:AB

4.中国最早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系统编写的教育学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学》

C.《现代教育原理》 D.《教育ABC》

-----------------选择:AC

5.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A.教学 B.科研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选择:ACD

6.我国德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具体方面?()。A.集体主义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法制教育 D.世界观教育

-----------------选择:ABCD

7.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要素()。A.教师专业能力 B.教师专业知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专业精神

-----------------选择:ABD

8.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 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等教育

-----------------选择:ABC

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A.儿童中心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选择:CD

10.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选择:ABCD

《教育学》15春在线作业3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人的发展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A.错误 B.正确

-----------------选择:A

2.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A.错误 B.正确

-----------------选择:B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A.错误 B.正确

-----------------选择:B

4.杜威认为儿童的兴趣和经验是组织课程的出发点,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教材为中心。A.错误 B.正确

-----------------选择:B

5.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人的社会化问题。A.错误 B.正确

-----------------选择:B

6.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此,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A.错误 B.正确

-----------------选择:A

7.教育目的应当反映社会要求,应与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A.错误 B.正确

-----------------选择:B

8.“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最优的”、“最理想的”、“最好的”意思。A.错误 B.正确

-----------------选择:A

9.有了各种网络教育、远程教学等新的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教育可以取消了。A.错误 B.正确

-----------------选择:A

10.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A.错误 B.正确

-----------------选择:B

第四篇:高等教育学答案(A卷)

高等教育学(A卷)答案

一、选择题C2 C3 B4 C5 C6 D7 A8 D9 C10 C11 D12 C13 D14 B15 A16 B17 C18 C19 B20 A

二、填空题洪堡2(15)3 萨莱诺大学4 专业教育5 历史唯物主义莫雷尔法案直接为社会服务8 水平结构9 斯宾赛自由教育10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练习卷A

高等教育学练习卷A

一、判断题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洛克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2、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教授主编于1985年出版。

3、高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科学。

4、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将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高校。

5、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仿照手工业行会形式组织起来的。

6、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概念是由美国的马丁·特罗率先提出的。

8、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了“文化繁殖”的理论。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初期采用苏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计划性强,但是没有建立学位授予制度。

10、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11、卢梭认为完全“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社会个人是无意义的。

l2、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与现实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

13、研究生教育需要犬量外部资金支撑。

14、学位制度适合于弹性学制的教育,学历制度适合于固定学制的教育。

15、19世纪的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蔚然成风,许多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纷纷成立,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16、21世纪初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l7、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由国家负责安排就业、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

18、高等教育地区结构是指按学习形式不同而划分出来的结构。

19、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打破教师职务的终身制,、树立竞争观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0、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1、经过职前教育训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得教师就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

22、l7-22岁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己基本成熟。

23、人的大脑素质与蛋白质有关。

24、人的智力高低,取决于脑容量及其结构。

25、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尼采。

26、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27、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28、现代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首先以学科为基础,同时又要适应和满足一定社会对专门人才和专门技术的需求。

29、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30、高等学校学科单一,不利予以学科发展。

31、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全人类都可以共享的知识财富。

32、大学科技园不能按大学的机制和办法来管理、运行和评价。

33、高等学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34、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

3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36、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先导性的特点。

37、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辐射功能。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基本法律。

39、建国以来第一部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0、国务院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法规。

二、单项选择题

1、实用主义教育家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爱弥尔》的作者是()。A、洛克B、卢梭C、赫尔巴特D、斯宾塞

3、解放后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苏联教育家是()。A、凯洛夫B、布卢姆C、布鲁纳D、赞可夫

4、欧洲中世纪大学一般设文、法、医、神4科,其中()科属大学预科性质。A、文B、法C、医D、神

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A、私学B、辟雍

C、泮宫D、太学

6、()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在北大的教育实践,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

7、新中国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于()年召开。A、1949B、1950C、195lD、19528、最早洞察了儿童自然发展阶段,提出个人本位教育本质论的人物是()。A、贝特兰·罗素B、让·雅克·卢梭C、纽曼D、洪堡

9、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A、柏林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芝加哥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

10、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的标准是()。A、学位B、学历C、职称D、薪金

ll、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层次分为()。A、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B、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C、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D、文科教育、理科教育和工科教育

l2.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提出了著名的()理论。A、文化哲学B、完美生活预备C、自然教育D、自由教育

1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的高级人才。A、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B、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C、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

14、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于()。A、清朝末期B、民国时期C、建国初期D、改革初期

15、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通过()来完成。A、课程教学B、个别指导C、社会实践D、科研工作

16、我国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是在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17、明确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最大任务的会议是()。A、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B、九届人大二次会议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D、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l8、标志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确立的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1956年);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高校60条”D、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l9、被人们普遍认为属于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典型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20、一般来说,对于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其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多为()。A、金字塔型B、倒金字塔型C、柱型D、卵型

21、夸美纽斯的“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句话表明了教师具有()的职业角色。A、传道者B、示范者C、管理者D、研究者

22、在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中,反映教师队伍基础训练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结构是()。A、职务结构B、学历结构C、专业结构D、年龄结构

23、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导向是()。A、一元的导向B、多元的导向C、分层次的导向D、单一的导向

24、在高校教师的培养途径与形式中,适用于帮助教师开设新课程,提高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形式是()。A、岗前培训B、助教进修班C、单科进修班D、专题研讨班

25、法德论的观点是()。A、正确B、基本正确C、不正确D、基本不正确

26、()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A、专业B、学科C、学系D、学校

1同一个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组合来达到:○2同

27、在课程内容选择时,经常会出现:○

一课程内容可以通向不同的教育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选择。这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A、适时B、实践C、经济D、量力

28、学生()的考核是学生学籍管理的主要依据。A、学分B、学时C、学业成绩D、在学年限

29、专业是一个()范畴。A、教学B、专业C、知识D、课程

30、开发研究的第一阶段是()。A、工艺发展研究B、工程性发展研究C、市场发展研究D、管理研究

31、世界最高科学奖项是()。A、诺贝尔奖B、国家自然科学奖C、科学进步成果奖D、国家发明奖

32、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的国际惯例是()。A、单位自评B、国家评价C、同行专家评价D、领导评价

33、承担把科学技术原理变成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在科学发现和产业化间架设桥梁的是()。A、基础研究B、工程科学研究C、人文科学研究D、社会科学研究。

34、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美化校园B、绿化校园C、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D、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5、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原则。A、学术性B、趣味性C、系统性D、连续贯性

36、校园文化具有()的特征。A、易变性B、趣味性C、系统性D、连续贯性

37、《高等教育法》从酝酿起草到最后通过,前后历时()年。A、10B、11C、12D、1338、教育基本法律与教育单行法律的法律放力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高于后者B、后者高于前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

39、地方政府教育规章与部门教育规章的法律效力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高于后者B、后者高于前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

40、依法治教的客体是()。A、学校办学B、教育经费C、教育费附加D、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活动

三、多选题

l、按智育程度分,教育分为()。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2、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创办过()等高等教育机构。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上海大学D、湖南自修大学

3、l999年,()等文件的颁布,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4、《高教法》中所规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A、服务社会B、培养勤劳、有责任感和自主精神的人才C、发展文化D、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5、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特点是()。A、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B、研究生教育与本国的学位制度密切相关,以培养高级学位人才为具体目标。C、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D、研究生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6、大学的产业功能是指()。A、大学是生产知识的产业B、大学是生产人力资本的产业C、大学创办高新科技企业D、大学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办学

7、美国课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完成()。A、44个学分B、学位论文C、3个月以上的实习D、1—3个有创见的课程设计

8、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是()。A、财政性教育经费B、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投入C、社会捐集资D、学费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A、参与学校民主管理B、参加进修C、开展教育教学改革D、思想与学术自由

lO、高校教师主要是通过()来继承、传播、创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A、学术交流B、科学研究C、科技服务D、产品制造

11、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包括()。A、整体性原则B、正面教育原则C、情理相融原则D、开放性原则

12、下列不属于影响高等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A、量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满足原则

D、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13、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具有()。A、可重复性B、可延续性C、统一适应性D、经济实用性。

14.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可以把科学研究分为()。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开发研究D、社会科学研究

15、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培养良好校风B、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C、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D、人文景观建设

l6、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要求是()。A、机构设置精简高效B、规章制度要因时、因地制宜C、规章制度的要求应一致D、规章制度要有教育性

17、《高教法》确定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大原则是()。A、积极发展原则B、多主体、多形式发展原则C、公平和平等原则D、量力而行原则

18、设立高等学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A、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B、符合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C、不得以营利为目的D、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兼顾营利性

19.唐代高等教育“六学”中的()属于专业教育。A、四门学B、律学C、书学D、算学

20、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的特点是()。A、就业制度市场化B、就业渠道多元化C、就业指导专业化D、就业关系合同化

下载高中教育学卷3(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教育学卷3(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教育学简介3

    幸福教育学简介与有记载的几千年历史比,现在人类的幸福程度提高得太快了,绝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它、欣赏它、赞美它、庆祝它,让它发扬光大。人类已经用充分的实验和事......

    学前教育学资料3

    学前教育学试卷B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___________年。2.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______________》。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8.课程是一个体......

    教育学重点笔记3

    第七章 教 学(上) 本章重点: 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 教学的过程的结构(简答) 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简答)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述)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

    学前比较教育学3(精选5篇)

    作业1.第8题 下列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中,被称为“就让孩子玩”的课程模式是 A.零点计划课程 B.河滨街模式 C.发展适宜性课程模式 D.直接指导模式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题目分......

    高中英语语法卷

    1 高三语法复习9 1. Visiting fast-food restaurants frequently has made him_____ overweight. A. a bit of B. bits of C. some bit D. a bit 2. She exchanged her s......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最新《教育学》答题卷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答题卷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 1、( √ )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 √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

    学前教育学试卷2011年A卷

    学前教育学试卷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类独有的 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经常更换托班教师,可能......

    《高等教育学》考试卷(A卷)参考答案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 《高等教育学》考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4分,计16分)1.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1分),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