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12:1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

第一篇: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

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

岑松镇位于剑河县东北部,与三穗县台烈镇和镇远县报京乡毗邻,距县城22公里,玉凯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岑松镇镇辖18个行政村21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5230户,2.5万人。全镇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23亩,其中田7708亩,土2415亩,森林覆盖率为41.7%。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水稻、马铃薯、辣椒、玉米、花生等为主。土质以黄壤、黑壤为主,土质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初具规模的钩藤、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本成型。

近年来,围绕县委、县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我们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和温泉小城镇建设的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党委政府主要起到了引导、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以专业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村级集体积累和乡级财政收入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了我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我镇屯州村和报谷村的小康示范建设情况形成如下自评报告:

一、示范村建设基本情况

1.经济发展。屯州村目前的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6500

元,预计到14年底能达到7000元的年预期目标;报谷村13年人均纯收入为6200元,距小康目标人均1000美元还有差距,两个示范村村虽然快达到同步小康的指标,但岑松镇70%的村小康任务是相当严峻的。这也是岑松镇在同步小康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

2、基础设施建设。

屯州村和报谷村由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基础,通村路、通组路已全覆盖,报谷村通村公路13年由县交通部门承建,尚未完成硬化;屯州村13年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全村均已实现自来水到户,水质、水量和取水距离都超过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报谷村也实现了自来水到户;小康电和小康讯除互联网尚未普及两个村都已实现全覆盖;砖房覆盖率达70%以上。

3.社会和谐。示范村的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在政府和村委会的积极作用下已达到了90%;屯州村作为岑松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相当一部分外地人口和其他民族也在这里经商生活,但在政府党委和各部门的联合组织下,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现在已经达到了100%的团结率;在贫富差距上,现在该村的贫富差距一直保持在2.2—2.9之间;就社会和谐而言,该村已初步达到了小康的水平。

4.民主法制。示范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率和农村社区实验建设全覆盖率分别为80.66%、86.58%,均已达到

了今年的预期工作目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2%以上,万人刑事犯罪率这几年一直维持在4.36%与5.51%之间,万人刑事犯罪率与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都一起达到了小康水平。

5.文化教育。示范村的小学入学率为100%,达到义务教育阶段预期目标。

6.生态环境。屯州村是一个流动人口比较多的村寨,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工业带来的环保问题,现在该村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达标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95%和82.87%,距离目标100%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气排放、水利设施建设不健全、部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原因。报谷村因距离国道较远,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

三、主要做法

1、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资金的申报、管理和运用,制定宣传和落实好惠民利民政策,以资金为基础,用政策为保障,大力加强岑松镇基础设施建设。

2、通过加大产业扶持促进农民增收。在“工业强镇、城镇带镇、旅游兴镇”三大战略重点,做好“三个服务”工作,即做好屯州工业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做好小城镇建设项目工程服务下,发展现代养、种植产业。加强合作组

织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合作组织搞科技研究,争取资金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农产品龙头企业把货源网络延伸到屯州,延伸到合作组织,确保农村生产的农产品能种得出、卖得去、赚到钱。同时,利用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生产和消费优势,占据市场,引导鼓励成立各个行业领域的合作组织,帮助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两个村优越地势的环境下,大力发展“工业强镇、城镇带镇、旅游兴镇”三大战略重点,包括杨梅、钩藤、养猪等养种植业。引导群众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养种植技术。积极组织宣传、培训;多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加快转型,把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进一步重视原始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强鼓励和重视包括民族服饰、民族刺绣、民族歌谣等民族文化的继承。

4、加强驻村组自身建设。加强同步小康工作组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每月签到情况登记、干部民情日记和工作纪实的记录,并纳入驻村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为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流入流

出台账管理,做好农村基础党组织建设经费的规划和预算。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做好各村党组织建设,多鼓励和留住有知识的有志向的青年人加入党组织的大家庭,每年要发展新党员2名左右,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队伍,给党输入新鲜血液。尤其是同步小康示范村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进驻的工作村,在这方面更应该做好带动工作,作为全镇是试点,亮点,积极开展做好党的基础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务村务公开,使人民群众更好的对政府党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和了解,积极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民主法制宣传,做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和发扬民主法制,提高群众的民主法制素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成果。

四、存在的几个问题

1、乡级财政基础薄弱,运行极度困难。

在财政运行方面,由于受地理区域限制,我镇乡镇企业发展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乡镇建设项目多,上级补助资金少,靠乡级财政投入资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2、乡镇人员不足,职责过重。

乡镇人员不足,工作任务重,上级部门多重结果,轻过程,且职能交叉,任务重叠,一项工作报多个部门,造成基层工作人员负担过重,缺乏精力和时间参与示范点的建设。

3、报谷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劳动力不足,且文化水平低;屯州村由于园区建设征用了大量农田,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存在极大困难,只能靠进厂转移剩余劳动力。

五、几点建议

1、强化功能,推动改革。本着“少花钱、多办事,重管理、求实效”的原则,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克服过去项目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实现运行效益最大化。以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积极探索提高体系运转效能和支撑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理顺相互关系,提高运行效率。

2、充实人员,补充经费。为了更高效的完成各示范点的建设,镇政府应该统筹安排工作人员,做好职责分工,实行专人专项,避免重复工作,减轻人员负担。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纠纷维稳问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协调沟通,且同步小康示范点建设需要大量的宣传经费,在工作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完全施展不开。望县级部门能为乡镇一级协调更多工作经费,以便加快示范点建设进度。

3、培训转移,保障就业。建成小康示范村取决于群众思想素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否得到提高,近年

我镇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方式扶持了有劳动力、有脱贫意愿的群众,但是在帮扶过程中一些县级部门并未到村到户进行帮扶,对同步小康创建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希望县级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到村对群众进行培训,“扶贫先扶智”,通过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就业热情,从就业技能、创业技巧、种养殖技术等方面展开全面培训,对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篇:小康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材料

小康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材料

依托城市谋发展打造特色奔小康

各位领导:

我们**镇地处县城,现有20个农业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1万,其中农村人口3.5万,耕地面积1.8万亩。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县委、县府建设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以及赋予我镇2010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依托城市,服务

城市,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争当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领头羊”的镇域农业经济发展构想。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开局良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小康建设氛围。为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后,镇党委、镇政府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全镇全面建设小康镇动员大会。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专栏、讲座和学习会等形式,对全面建设小康镇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面部署。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康建设的热情。目前,全镇上下已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小康”的良好局面。

二、合理规划,科学制定小康建设目标。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牵头,聘请相关涉农专家逐村调研,因地制宜,制定了全镇和各村详细规划。大胆提出了:淡出传统农业,以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规划到2010年,通过7年左右的时间,把我镇建设成为川中丘区的经济强镇、教育名镇、旅游重镇和农业特镇,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三、狠抓落实,小康建设初现成效

(一)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农业结构调整

瞄准城市“菜篮子”,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精心规划,启动了6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一是以王爷庙、南井沟为重点的2000亩精细、反季节蔬菜基地。二是以白马庙、白莲山为重点2000亩旱地时鲜蔬菜基地,三是以大堰、磨咀、宝塘等村为重点2000亩水生蔬菜基地。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吸引外地业主,扶持大户进行示范,引进好范文版权所有和提供优良品种,现已建成蔬菜基地4000余亩。继去年我镇获得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后,今年,四季豆和莴苣两个品种又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蔬菜”认证。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名优水果。利用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川中项目等工程,引进名优品种,改造原有老化、劣质品种,现已建成以大堰、磨嘴、中沟等12个村为重点的3500亩名优水果基地。目前,果树长势良好,大多数已开始挂果。

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扶持大户,典型示范,现已发展花卉大户20余户,拥有花卉基地500余亩。其中文衍丰、向贵良、蔡开吉等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如今,花卉产业正在成为我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35万头优质肉猪工程。我们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的“重头戏”来抓,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专门领导班子,根据各村条件和传统习惯,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了以太空村、大堰村等为重点的养鸡示范基地,以平安村、佛南村等为重点的养猪基地,以王爷庙村、太空村等为重点的养牛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供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资金,扶持奖励等措施,使得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百牛村”4个,“千猪社”4个,“万只小家禽户”8户,养殖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城市“后花园”。我们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引导农户发展休闲观光假日经济。现已发展遍布城郊、风格各异的“农家乐”50余户,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年创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较大的“九香园”、“正豪园”、“悠然山庄”等,年纯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发展优质粮油,实施订单生产。对部分不适宜种蔬菜等经济作物,或无能力种植经营经济作物的农户,我们协调粮油部门签定订单种植合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面提升传统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二)扶大户,建协会,促进规模经营。通过以大户牵头建协会,协会联合带农户等模式,现已建成以陈杰“大自然公司”为首的无公害蔬菜协会、以郑大兴生态养殖场为首的郑葛养猪协会、以蔡绍云“九香园”为首的农家乐协会,发展会员300多人。通过牵线搭桥,协调服务,促进我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260亩,发展种养大户486户。

(三)抓“六通”,建新村,让农民过上城市生活

我们利用城市拆迁还房,在凉帽山、黄磉浩、保河、佛南等村狠抓“城镇型”新村建设;根据地理特点,在王爷庙村设计了风格独特的——“别墅式”、“街村型”农民新村,按照“山上精品果园、山脚小康家园、山下绿色菜园”的模式新建农房80余户;在磨咀等村,对旧房屋进行包装改造,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模式。从今年起,全镇新建农房均由政府负责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新村规划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房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对全镇农村面

貌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利用前锋渠节水改造工程,引进国家投资40余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2000余个,对年久失修、渗漏严重长2.6公里的王爷庙支渠进行翻新整治。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在磨嘴、凉帽山、佛南、平安、蟠龙、太空等村,建标美化水泥路13.8公里,标美化碎石路23公里,用城市拆迁的预制板、水泥块等废旧材料,在王爷庙、磨嘴等村硬化入户道路10余公里。组织群众改水、改厨、改厕、改风貌近400户,改善了人居环境。今年,新安装农村电话330余部,保证了农村信息畅通。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现已规划沼气池1000口,在建400口,投入使用312口,发展液化气360户,并正在筹划武安集镇天然气建设。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到目前为止,全镇农村光纤电视入户率已达90。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助农增收

我们通过抓产权改革,催生民营,抓招商引资,发展民营。到目前为止,全镇集体企业,基本上实现了100转制的目标。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5000余户,民营企业197家。

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抓组织化、技能化和专业化的劳务输出,今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800人,共计输出7554人,依托县城务工、经商、兴办服务业,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

(五)抓示范点建设,促进全镇奔小康。今年初,我们确定了磨咀11社、王爷庙1社作为我镇的小康示范点。目前,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磨咀11社有农户33户,已建沼气28口,安装电话22部,光纤电视入户达100;新建拦河堰1口,社道路水泥硬化500米,入户道路硬化1500米;劳务输出46人,发展“农家乐”4户,种养大户9户,发展蔬菜21亩,水果56亩,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达3216元。王爷庙1社有农户66户,已建成新村30户,正在建15户,人畜饮用自来水100。如今,王爷庙和磨嘴两个村的小康示范扩面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王爷庙村由1社扩大到1—9社,磨嘴村由11社扩大到9、10、12、13等社,两村均占全村半数以上的农户投入到了示范建设之中。我们正以示范点作为突破口,召开好各种流动现场会,调动全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过去半年多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府赋予我镇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使命差距甚远。我们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增强执行力,以加快发展为己任,矢志奋斗,不懈进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发展新跨越!

第三篇:关于实施镇区总体规划暨小康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

全州县黄沙河镇关于实施镇区总体规划暨

小康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镇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树立广西北大门新形象,根据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康示范镇发展的指导意见》(桂建办字[2004]4号)精神和我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镇目前的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发展城镇经济,扩大城镇规模,健全城镇功能,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环境,把我镇建设成具有地方风格、民族特色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有较强的产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较完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边贸城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强化城镇管理

我镇于2003年完成示范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对规划区内成片开发的片区和主要街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划分建设区控制黄线、道路规划控制红线、生态区控制绿线等,确定土地开发性质、开发强度及市政设施配套内容。该项任务由镇城市建设组负责,国土资源管理所与村建站具体实施,力争在今年7月份前完成。对规划区内的建设要严格按示范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改造“竹筒房”,使镇区主要建筑和沿街立面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经济美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加快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目前我镇已建成文化科技中心大楼、镇福利院等。今年将投资改建体育活动中心和影剧院,强化城镇的文化中心功能,依法完善建设申报、审批制度,抓好建筑设计和工程监理,加强镇区内建设项目的管理,“一书三证”发放率要达到100%,建房合格率

达到100%,优良率要达到40%以上。加强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强化镇区综合治理,提高镇容镇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条件。

(二)集聚产业,夯实基础,加快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城镇特色经济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壮大城镇经济总量,夯实城镇发展的基础,通过8年左右的努力,到2015年,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去年翻一番;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建成镇区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树立产业兴镇、依市兴镇、以城促市的观念,认真谋划一批兴镇项目。我镇具有典型的“沿边”“沿江”“沿铁”“沿路”区域优势。我们要从依靠区域优势,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市场带动型、边界贸易型和城市辐射型的现代化小城镇。今后几年,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下面几项:一是加紧规划、论证、筹资在2013年内建立占地面积60亩的全州县湘桂物流汽运中心。二是充分利用粮油贸易综合市场,达到依市兴镇的效果。三是尽快引进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效益高的生产性企业。目前要加快球式热风炉冶炼厂的建设力度和以石灰石为原料的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建立河西工业园,以园拓业,以业兴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镇区内安家落户,争取在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五是搞好涉农企业的引进和政策服务工作,并以此带动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镇拥有大米加工厂近20家,其中年产1.8万吨的大型加工厂有2家。今年,我镇将与二家大米加工厂联合开发附加值较高的大米深加工产品,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另外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六是将全镇耕地规划为五大种植区,即河东黄岗、石城水稻种植区、竹下桑蚕种养区、秀峰以蜜桃为主的水果种植区、河西竹塘、新甫里蔬菜水果种植区、右江、麻川、大路底林业发展区,完善农村耕地的流转政策,引进农业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模式。今年农业开发组要加紧田园化项目的申报、建设工作,为以后农业开发打好基础。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努力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到2015年,开发建成以商业街为中心的商住小区,以新菜市为中心的汽运站居民小区,以河东高管区为中心的商居小区,基本实现每户拥有一套功能齐全、综合质量较高的住宅,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力争大于25平方米;筹建河西水厂和液化气供应站,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兴建河东滨江大道和黄阳大道,改造新华街路灯和现有排水管道,使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大于12平方米,道路铺装率大于85%;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地水排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加强居民小区、道路绿化工作,在滨江大道沿河建成滨江公园,力争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

(四)建立健全城管队伍,抓好镇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镇容镇貌管理。我镇现有示范镇管理机构5个,即交警、环卫、市管委、城管、村建站。近几年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镇政府成立镇容镇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建立健全长期管理机制,创造整洁、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强环卫、绿化设施的配套建设,突出治理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不断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年内完成火车站菜市的建设和河东高管区市场建设,解决经营场所,杜绝“马路市场”。加强古树名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镇区内古树名木全面普查,进行挂牌保护。

(五)因地制宜,探索加快我镇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城镇政府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引导职能;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转入城镇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探索引导第二、三产业向镇区集聚,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委托经营等有效实现形式;推进经营城镇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改革,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相

关政策,进一步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有偿流转的途径与方式。

三、规划实施措施

(一)法规措施

本规划为黄沙河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规划经镇人大审查通过,上报审批。总体规划方案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变更,如对一些重大问题需进行修改须经论证,按程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强化村镇规划法制管理,完善村镇规划和管理的立法,依法进行村镇建设的管理。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按规划进行建设,严肃处理返反规划的违法建设,实现规划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行政措施

1、建立规划公示制度

规划一经批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地宣传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让公众自觉遵守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监督和反馈本规划的实施。

2、建立实施规划的目标责任制度

镇政府与有关领导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目标责任管理。

3、为了确保规划的实施,必须理顺管理体制,要集权而不能分权。在规划区范围内,要严格按照城镇规划来进行建设,国土管理部门和镇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镇区建设原则上应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4、加强村镇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镇区用地实行统一的审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的要求。

5、对现状不合理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规划作局部调整,以求得合理科学的利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本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

6、有计划地分期实施本规划,注意实施步骤的合理性和项目分布的协

调性。

(三)经济措施

利用经济杠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1、镇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尤其要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新型镇区的基本格局,必须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

2、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允许房地产依法流转,一方面可以筹集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促进镇区合理布局。

3、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筹集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在工业小区茫,启动工业小区建设。

(四)技术措施

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发挥规划对村镇发展建设的指导、控制和服务作用。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要抓紧进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对镇区重点地段,如中心行政、商贸区和旅游商品市场,要尽快组织,进行规划研究、论证,编制详细规划,为建设实施做好规划准备。

加强镇区建设动态监测,保证规划顺利实施。通过镇区建设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镇区建设状况,并发现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和保证本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动态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变化了的情况,从而为进一步修订本规划提供依据。

四、组织与实施

(一)实施时间:总体规划及小康示范镇的试点时间为8年,即2008年11月至2015年11月。

(二)组织领导

1、为加强我镇小康示范镇试点工作的领导,经三家班子研究,成立黄沙河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丁永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何永昌(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成员:黄新盛(镇政府秘书)

经恒(镇财政所所长)

杨宝权(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

龙建文(镇村建站站长)

刘斌(派出所所长)

唐世晨(城管中队队长)

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开发办,由黄新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有关实施与示范工作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2、制定将实施规划和示范镇试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的三家班子议事制度,制订书记、镇长及分管领导示范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每月10日晚7:30分定为三家班子示范镇试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示范镇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建立联系汇报制度。由规划实施和示范试点办主任将示范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分别于每年的6月和12月向自治区建设厅及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示范进展情况。平时,示范试点办要与县建设局加强联系。

黄沙河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

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

金华镇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金华镇紧紧抓住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首批启动的建设全面小康示范镇的大好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镇情,精心制定示范镇建设工作规划,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层层落实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小康示范镇建设。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

不紊地向前推进,示范镇建设开局良好。其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示范氛围。为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后,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全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进行了深入动员、全面部署。镇上还利用广播、电台、专栏、讲座和学习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示范县建设的动态情况和小康示范镇的建设情况,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关于示范县建设的系列文件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康示范镇建设的热情,目前,全镇上下已形成了人心思干、共创示范的良好局面。

二、立足全镇实际,科学制定规划。镇党委政府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托已形成的人文风景和良好的区域条件,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力争在未来5年内,充分依托金华现有的资源优势,按照“农业富民、旅游立镇、工业强镇”的思路,抓好“农业产业基地化,乡镇工业规模化,旅游发展市场化,城镇功能现代化”四篇文章,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5—20,乡镇工业每年递增20,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5,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2010年前将金华建成全县工业重镇、农业产业化基地镇、盆中旅游文化名镇和全省经济强镇,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以“六通”为重点,以“一园、一村”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二是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清见桔橙商品、水产养殖、绿色蔬菜和优质畜牧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建设劳务输出和农民技能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四是拓展规模企业,壮大工业经济,把乡镇工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的支柱产业来抓。五是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将人(陈子昂)、山(金华山)、湖(金湖)以及金华独特的寺庙文化等人文自然资源加以整合,加快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六是加强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规划,加强集镇管理,力争在2010年把金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区域特色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城镇。

三、强化工作措施,力争开局主动。镇党委、政府坚持面向未来,着眼当前,按照“全面规划,综合试点,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思路,全面推动示范镇建设,努力实现示范工作实现开门红。争取通过省级川中项目立项,对西山坪生态农业园区及附近的7000亩农田进行综合开发;发展优质柑橘3000亩;迁建精华服装学校,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建成沼气池2000口,新增电话2000门,建成油路10公里、村级水泥路8公里,完善新村建设4处,启动平坝院落型、山区分散型新村5处;支持港发饼业、华星硅业抓好技改;实施千户小康示范工程和2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实施集镇建设工程,改造南片区300户居民住房和扩建金华中学,新建子昂文化广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920元。其具体措施是:

(一)着力抓好示范村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办法,迅速启动了小康示范点建设。全镇确定了中坪村、陡磨子村2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00户小康示范户,由镇村干部联系,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力争4-5年内使两个村在全镇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利用中坪村地处绵渝路金华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具有交通、信息、名优果示范等优势,突出抓好农户甘桔增收项目、新村建设项目,拓展劳务输出业务,把中坪村打造成观光农业型小康示范村,2004年完成1.8公里水泥路建设,新建沼气池150口,新增电话100部,扩建水果基地150亩,劳务输出300人,实现劳务创收人均增加200元。利用陡磨子村交通、信息、规模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突出抓好庭院经济、乡镇企业、劳务输出,把陡磨子村打造成综合经济型小康示范村,2004年完成金复路至村办公室的水泥路面工程和12米长钢混桥的建设,李家沟3个社1300米的社道水泥路建设,牯牛坝各社5公里机耕道维修整治,新建沼气池200口,安装电话200部,整治山坪塘2口,兴建蓄水池30口,发展无公害蔬菜200亩、水果200亩,户平养猪3头。目前,两个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推进较快。

(二)倾力打造庄园经济。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业大

户,依托农业大户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一批集农业开发、生态观光、餐饮娱乐、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农业庄园。重点抓好西山坪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大力发展优质柑桔。力争在5年内将现有2500余亩优质日本清见桔橙扩展到1.5万亩,达到农民人均拥有优质果园0.3亩,建成绵渝路优质水果经济带。目前,在镇村干部和柑桔技术协会的发动下,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发动4000余户农户与金华清见桔橙公司签订了发展优质柑桔的协议3000余亩。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校、镇中、精华服装等技能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宽培训范围,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吸引民间奖金开展农民工培训,变劳动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大幅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形成一大经济支柱。投资80余万元,迁建了农民工培训基地,添置专业设备200余台套,将原丰隆小学改建为农民工培训基地,扩大了办学规模,第一期已培训结业学员50余人,全年可培训学员800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

(四)加快“六通”工程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村民自治,典型示范”的办法,切实推进“六通”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在电通的基础上,加强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和使用,确保农村安全用电。坚持沼气池建设与农户“五改三建”相结合,采取农民自筹一点、村社补助一点、政策扶持一点的办法,激励广大农民发展沼气经济,目前沼气池建设推进较快,已完成220口沼气池的全面建设,改造农户圈舍150余户。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电话和光纤电视,目前已安装农村电话300户,年内可新增农村电话3000门,全镇电话入户率达到30。大力实施路通工程,切实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坚持政府引导、村社自治、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群众自筹一点、村社投入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的办法集资,2004年完成两个小康示范村的通社道路硬化工程,目前,陡磨子村已建成李家沟通社水泥路1.5公里,中坪村已建成标美化通社道路5公里,全镇计划启动通村油路10公里。

(五)切实抓好新村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民自建”的方式推进新村建,大力推广平坝院落型、山地分散型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居民新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吸引本地、外地农民参与新村建设,目前已启动了两个新村建设点的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对已建成的4个新村示范点水、电、气、路、绿化、美化的全面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将新村点全部建成小康示范点。

(六)积极发展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的主攻方向,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通过内引外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型工业和抓好水电资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纺织、丝绸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6户规模以上的工业。目前,港发饼业已完成一期方便面生产线建设,5月中旬正式投产。新增了纯净水厂、编织袋厂等3户民营企业。

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执行力。为了强抓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把示范镇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建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下设了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民工培训、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等12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小组设立了月报制、检查制、奖惩制,每月一次情况通报,一个季度一次进度质量检查,将镇干部的奖金与之挂钩,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配套措施到位。各村组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组,并落实了包组包户责任人和工作目标,形成了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抓的良好局面,有效确保小康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第五篇:同步小康示范

西冲镇小河村申报贵州省文明村事迹材料

小河村位于西冲镇东部,全村总面积3.83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851户,2838人。耕地2479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2199亩),人均耕地0.9亩;境内森林覆盖率达22%,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水域面积47.1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小河村以蔬菜种植为主,现已成为盘县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郊型经济良好发展,群众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如今的小河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

近年来,小河村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营造氛围,立足村情、真抓实干,凝聚群众力量,勾画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

一、大力开展村民文娱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随着小河村特色农产品畅销、农家乐的兴办使群众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但是小河村群众的业余生活还不够丰富,于是村支两委商量,自筹资金,发动起一些妇女扭秧歌、搞活动,建起了第一支秧歌队,但万事开头难,第一支秧歌队在起始阶段,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据当时参与秧歌队的一位村民回忆,在秧歌队建立的初期阶段,有一年县里组织“盘州春韵”系列活动,邀请西冲镇小河村组队参加,当时

小河村一些妇女同志因忙于搞生产、做生意,需要村支两委支付“出场费”才肯参加,村支两委积极同他们商量,讲解参加文娱活动的好处,使小河村第一支秧歌队顺利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妇女们感受到了这样的娱乐方式既能缓解干农活的疲累感,又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便纷纷又发动其他妇女同志加入到秧歌队中来,妇女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娱乐方式,一到傍晚,村民们不再是各回各家,而是你约我,我约她,集体到村活动场所扭起了秧歌,欢歌笑语传遍了整个村落。“如果现在再参加县里的“盘州春韵”活动,那我肯定第一个报名,再也不要“出场费”了”。一位村民如是说。为让村民在农闲时能过上更加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小河村经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蓝球场、娱乐室和“农家书屋”,结合村民的业余爱好,又鼓动一些热爱文娱活动的村民组建了秧歌队、男女舞龙队、歌舞队、蓝球队,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组织村文娱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组队参加省、市、县各种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2年6月组队参加贵州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荣获舞龙两项三等奖,2013年参加盘县“盘州春韵”舞龙比赛荣获三等奖,秧歌队在“盘州春韵”系列活动中也多次获奖。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村支两委还发动群众大力实施改厕、改灶、改圈、路面硬化、庭院硬化等,全村进户路、庭院已全部实现硬化,以农村沼气池建设带动改

厕、改圈、改厨全面开展,完成房屋调脊、外墙粉刷,全村环境整洁、卫生,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建成了农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实现了农电网改造,享受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实现电视、电话覆盖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齐全,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也不断改观,活动器材也更多了,还建起了“农民网吧”,群众既能在里面学习,也能在里面游戏娱乐,这也巩固了支部阵地建设,保障了党支部正常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随着村活动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小河村建立了群众工作室,进一步解决了“方便群众办事”的问题,并在村活动室和每个组安排了一名代办员帮助群众代办各种事项,这一举措受到群众的大力称赞,大大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村妇代会牵头开展的以“学习在农家、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内容的“星级文明户”、“清洁示范户”评比和“巾帼洁雅”等活动,大大改善了农村妇女生活,促进了妇女增收致富,提高了妇女地位,让广大妇女积极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2009年小河村荣获全国巾帼示范村荣誉称号。

二、重宣传引导,提升群众创建小康社会的凝聚力 小河村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导向,说身边人,看身边事,感受身边变化,激发群众参与同步小康创建意识。一是以村支两委每月例会为契机,扎实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让村组干部把同

步小康的声音送进村寨,传遍每家每户,真正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小康创建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小康建设的激情。二是以编辑印制“四在农家”建设宣传画册1000余份,建设廉政文化长廊、自编歌谣等方式,大力宣传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加坚定创建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以组织党员上党课、参加全镇举行的“七一”建党庆祝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坚定信仰,以一颗忠诚之心履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全村营造了争创小康的浓厚氛围。

三、结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让群众感到实实在在地变化

小河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实际、大力引导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多种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着力发展“亮点多、有特色”的城郊型经济,实现了村级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为小河小康村的建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支两委全面分析本村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提出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线,全面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思路,新建大棚5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广泛种植市场看好的蔬菜,提高蔬菜种植科技效益,建设成为盘县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产品供应红果、城关两城区;因地制宜种植猕猴桃、雪梨、板粟、核桃、樱桃等经果林98

2亩;大力扶持本村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发展36户村民从事炒米加工,每天加工炒米3000余斤,产品远销云南曲靖等地;16户加工面粉、粑粑;3户酿酒;12户加工生产水豆豉、糟辣椒、腌菜等产品已占领盘县市场;还有12户养鱼,10户畜牧养殖,26户运输专业户,城郊型经济初具规模,下一步将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将村民小作坊做大做强,让糟辣椒、水豆豉、腌菜等作坊合并建厂,使炒米、粑粑、面粉等合并建立食品加工厂,扩大覆盖面、闯出新市场,打造出小河特色品牌。支委成员看准小河已有的发展优势,率先兴办农家乐,现已经带动开办6家。村主任张道经在不明市场前景情况下率先开办的“麻尚农家乐”年收入达50余万元,生意火爆,市场前景看好,这将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农村休闲服务,形成小河新的产业和亮点。

四、大力抓好教育培训,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为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村支两委邀请县、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600余人次,主要以蔬菜种植、经果林栽培技术、养殖等为主的适用技术培训,同时还组织村民参与各级举办的绿色证书培训。通过培训造就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加速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小河村向小康村迈进的步伐又多前进了一步。

“党的政策好处多,家家过上好生活,农忙时节搞生产,闲时休息搞娱乐”,村民自编的颂歌就是小河村人幸福和谐的真实写照。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树造了“实力小河、魅力小河、幸福小河、文明小河、和谐小河、特色小河”,干群距离拉近了,感情更深了,群众过上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娱乐生活,群众大拇指又竖起来了,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群众对全面小康创建有了更大的动力和热情。

西冲镇小河村村民委员会

2014年5月8日

下载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岑松镇小康示范建设自查报告(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岭镇2017年同步小康示范创建工作自查报告2017.12.25

    马岭镇2017年同步小康示范创建工作 自查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州......

    示范镇建设汇报材料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

    **镇**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典型材料

    绘就发展蓝图共建小康新村--**镇**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典型材料**镇**村位于**县西部,峒河河畔,319国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目前总人口420户,1820人,其中贫困户131户......

    创建小康自查报告

    创建小康自查报告还地桥镇创建全国文明镇自查报告中共还地桥镇委员会还地桥镇人民政府(20**年12月)还地桥镇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北部,东临黄石市铁山区,北接鄂州市,区位优越、资源......

    岑松小学跆拳道兴趣小组学期总结2014

    岑松小学跆拳道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潘伟 本学期,我在我校开展了跆拳道兴趣班活动,担任了我校跆拳道的指导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各项工......

    岑松小学四班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四(2)班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一、目的: 1、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习惯的自觉性。 2、让学生能辨识好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班会的......

    岑松小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岑松小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2012年9月10-13日全体教师酝酿讨论9月14日通过) 为了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充分调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社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社的发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丘区示范县及全县农村工作流动会议精神,加快全面小康示范点建设进程,促进全镇于2010年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的实现,结合实际,特制定磨......